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四种分叉》读后感锦集

《四种分叉》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9 07:10:38
《四种分叉》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9-29 07:10:38   小编:

《四种分叉》是一篇探讨人生选择与变化的文章。作者通过四种不同的分叉情境,生动地展现了人生中面临的抉择和决定的重要性。无论选择哪条分叉路,都会对人生产生不同的影响。文章引人深思,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个选择的机会,谨慎做出决定。

四种分叉读后感篇一

读书笔记364:四种分叉

关于思想的小书,涉及未来,选择和生存问题。

就时间来讲,人无法把控的是未来,只有神才能存在于无限的时空,时间既行进向过去,也走向未来,到又一起向现在聚集,我们只可以推断一部分未来。

伦理的两难在于取舍,火车轨道的选择困境在于本质上讲五个生命和一个生命并没有轻重,但人类的道德观赋予了生命的不同价值,年少的高于年老的,妇女优先男人。

人工智能的问题是生存毁灭还是战争与和平,现在的推论都是基于人类这一唯一智能生物之上,我们无法知道其他高级智慧物种的思维方式,从基本原则来看,一个智慧物种首先要保障其生存权,从这点看,还没有发现共存的必要。显然要么弱势的一方成为附属,要么就是毁灭。

四种分叉读后感篇二

共时性虽然可以建立内在空间,容纳诸多事物,但有限主体性的意识却无法超时间,既定是永恒的,但可能性却是另一种永恒。现时性是芝诺式的无长度的几何点。时间性的存在与意识创造的内在时间达到当代性(contemporary,也就是阿甘本所说个人与时代的不合时宜的接触) ,但现代性的自我肯定冲动(雅斯贝斯),否定了一切时代的当代性,如黑洞般吞噬了时间,只剩下无法解释自身并阻止意义流失的在场经验(阿伦特)。历史是超越因果性自由的主体性。莱布尼茨的共可能世界的最大化就是存在。先知之死,信仰凋零与作家诞生便是对必然性的挣脱。当代性是反现时的现时,它试图将过去当代时刻叠合复活历史的一切创造性问题。意识的诞生介于工具与图像(死亡)之间,语言——尤其是否定词的诞生是意识分叉的标志。电车问题的功利主义原则是唯一有可能达成合理的路径,伦理的意义在于分叉——进入反思。智能的冲击最大的意义是,揭示了人“悬置”这一回避形而上学困境的路径,但是这也是使得人沦为das man的陷阱,人工智能的另一种通向必然与永恒是另一种主体性的可能。

四种分叉读后感篇三

无论是在宗教文本,还是哲学家、文学家们的描述中,都一次次构想过诸如“世界末日”的图景——区别只是在于前面是否有一个天堂等着,还是历史彻底终结。它们让我们想到,人类活在这个世界上,真像是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历险。

到现在为止,政治、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风险无处不在,但并没有根本性的危险,想象中的很多事情并没有发生。原因可能是,有自由意志的人类能够在总体上控制没有自由意志的一切,无论它们是权力、自由市场、贫富悬殊,还是核弹、金融系统、移动互联网。

不过人工智能的那个世界日益临近,一个从未有过的、跟人类的“存在”直接相关的问题逼问而来。

7月20日,日本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发表了一篇主题演讲《信息革命指引下的新世界》,构想了30年后的图景:“物联网将使全球网络化,智能机器人将渗透我们的日常生活,人工智能(AI)将超越人类智力。”资本显然乐于推动科技在这方面的突飞猛进。

就在最近,因为《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两本书而在全球曝得大名的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来华演讲,也谈到了人工智能:“21世纪的人类将逐渐失去在上万年的演变过程当中获得的力量,这些力量将逐步从人类让渡给人工智能。”

在他眼中,人工智能改变了自生命出现以来最重要的原则,我们的生命将根据计算机智能设计,脱离原先有机化合物的限制,进入一个无机的世界。

著名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在他的新书《四种分叉》中也探讨了这个跟哲学、生物、科技有关的前沿问题。他把人工智能问题放在了最根本的人类思维和人的存在论角度进行深刻考察。

科技和商业可以给我们描述一个充满迷幻的世界,但哲学有助于我们看到这个世界是和不是什么。

本刊记者对赵汀阳进行专访。

四种分叉读后感篇四

赵老师曾在《论可能生活》的前言中说道:“世界和生活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我的一个朋友对此感到困惑。他原本期望在书中找到生活的谜底,可赵老师却几乎否定了某种终极真理存在的合理性,代之以看似更为费解的矛盾和悖论。

也许生活的事实就是无解的悖论? 也许是人们对生活的提问方式暗示了答案的无解?不论如何, 相关的讨论必将继续。至少有三个疑点需要澄清:1. 为什么世界和生活本身是自相矛盾的?或者说,世界和生活在何种程度上是自相矛盾的?2. 为什么在矛盾与悖论中,人类没有因为问题的无解而走向崩溃?3. 在矛盾和悖论的生活中,我们还能够凭借什么理由作为下一步前行的依据?

重大的问题向来无法用一两句话带过。我猜想,针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回应可能是《四种分叉》的初衷之一,因为这本书所论述的话题不是别的,正是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矛盾与悖论。从未来之可能性导致的时间的分叉,到思想之否定导致的意识的分叉;从伦理之多样化导致的道德的分叉,到思维之反思导致的智能的分叉。四个领域的分叉,注定了人类不可避免的悖论性命运:存在的意向永远投向未来,但未来却因并非必然而永远处于未知;意识的使命是寻找某种确定性,但意识的发生却源于对确定性的叛逆;伦理原则的建立是为了解决道德问题,但使道德问题无解的原因却是伦理原则冲突;思维的反思能力让人脱离动物性束缚,但人却因思维的超越而常常沦为更高存在之下的低等生物。

然而,悖论瓦解了理论,但尚未终止生活。其中的奥秘在于,理论的困境并不必然导致实践的停止。即便问题因“悬隔”而未解,行为和生活依旧可以遵循某种传统原则和理由继续下去(也许可以参考休谟,他用哲学怀疑一切,却不反对让实际生活回归常识)。可是,悬隔仅仅是缓兵之计。无关痛痒的悖论不思也罢,事关命运的难题却终将成为人类绕不过去的坎。历史上,人类因忽视命运问题而受到的惩罚数不胜数。但直到现代性的潘多拉魔盒打开之后,生存还是毁灭,才成为了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最终审判。因此,我们有必要将事关生存的根本问题重新提起。不是为了找到终极的答案,而是为了找到合理的对策。

“问题的含意在于回答的方法。告诉我,你是如何探求的,我就告诉你,你在探求什么。”也许我们可以换一种问法,也许我们可以换一种眼光看待生活。谁说那条通往“必然性”的大道是唯一的路呢?“可能性”的小径也许走的更远。毕竟我们并非全知全能的神,而事实可能正如Robert Frost所描述的那样: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四种分叉读后感篇五

著名哲学家赵汀阳新作《四种分叉》近期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分叉”借用了博尔赫斯小说《小径分叉的花园》的用语,描述了一张包含一切可能性的多维时间之网,无穷分叉生成无数未来。在本书中,赵汀阳讨论了时间的无穷分叉状态、人类意识的起源、有轨电车悖论和超级人工智能四个关于“可能性”的分叉问题。“当代”何以成为一个“创世”时刻?人类的思想、哲学与文明,统统都建基在一个词语之上?伦理学发展到现代如何作茧自缚?超级人工智能带来的是人类的进步,还是毁灭?这些都是一个哲学家对这个世界的深沉追问。近日,澎湃新闻就《四种分叉》对赵汀阳进行了专访。

时间:当代性标示了在时间中面临一个存在临界点的状态

澎湃新闻:《四种分叉》的第一个分叉讨论的是时间,您论述了时间的无穷分叉状态,过去因为不同的叙事成为复数的历史,将来因为不同的选择成为了复数的未来,历史与未来向此刻双向汇集过来,“当代”成为唯一没有时间分叉的点。而您认为“当代性”并非时间属性,而是一个存在状态,该如何理解?

赵汀阳:“当代的”(contemporary)词义是人或事件与时间的同步关系。显然,当代性(contemporariness)就是这种与时间同步关系的性质,而不是时间性(temporality)的性质。存在总是在时间中存在,因此,与时间的某种关系就是存在的某种状态(可以想想海德格尔的书名《存在与时间》的深意)。在当代性的基本词义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问题和理论语境,可以有多种进一步的含义伸延。我的讨论也是对当代性概念的一种含义伸延。

当代性标示了在时间中面临一个存在临界点的状态,即必须着手于生成某种未来的犹豫状态,称为“存在论的犹豫”。理由是,在现时中,或者说在此时中,面对未来性所展开的由许多可能性所构成的“时间分叉”(博尔赫斯用语),却又无法证明哪一种可能性是更可取的,因此进入一种超越了知识论的困惑,所以是“存在论的犹豫”。这里的要点是,必然性在此缺席,每一条路径都只是可能性,既找不到历史必然规律也看不见历史的目的(或终点),于是就形成了时间、存在、自由三者同一的存在论境地。为什么这种境地是犹豫?因为必然规律、先知、教师、榜样和目的地都不在场,甚至不存在,那么,这种犹豫就不再是挑三拣四、斤斤计较的得失犹豫,而是一种在存在论水平上相当于“何以创世”的创作犹豫。

澎湃新闻:您在思考当代性的时候,将它与现代性做了区分,认为两者存在相关又相背的关系。您能展开讲讲,现代性如何影响我们对于时间的认知,以及我们对当代性或生活现实的理解?

赵汀阳:当代性与现代性并不是同一个层次上的问题,也不是同一个系列里的概念。当代性不是现代性之后的新时段,后现代才是现代性的后继。当代性是个哲学概念,是一个关于存在状态的概念,而现代才是个历史分期概念,通常指1500左右至今的历史阶段,也有人把1968之后归为后现代。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历史阶段划分是欧洲人基于欧洲历史变迁事实的一种理解,这种时段划分与世界上其它地方的历史变迁并不吻合,最好不要混为一谈。不过,世界各地的历史变迁节奏正在变得越来越步调一致,这是全球化的结果。

欧洲的现代性观念确实改变了欧洲对时间的历史理解。古希腊主要是时间-历史的循环观;基督教建立了线性的时间-历史观,线性的历史进程有个终点;现代的时间-历史观部分地继承了基督教的线性观点,但有根本变化,最重要的变化是把基督教的“等待”替换为“进步”,于是,在历史终结之前每一步不再是除了等待就别无意义的过程,而成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主动进展,于是,现时(the present)就变成最具意义的核心时刻,因此,现代性的观念总是以现时为核心的现时主义。

四种分叉读后感篇六

《关于马哲与后人本心理学、长青哲学的思考》

鲲鳞鸿影 一七年八月十二日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不当之处,欢迎提出,讨论。

本文提出的疑问来自于《四种分叉》对物质与意识世界客观性永恒性和必然性的证论和探讨,其虽否定了马哲对意识的解释和划分存在问题,但我不认同赵对时间永恒性和多重分叉对意识的分叉必然性的决定。

其用来推理论证的有神论和创世论无疑是有原则性的问题,其脱离物质和宇宙的起源来讨论时间这一维度的永恒性和必然性,神并不存在,如果永恒的神存在,那么他在时间的维度上是无处不在的,那么他就是一条“四维虫子”,无法干涉低一级的三维宇宙。

脱离意识的本源讨论存在和必然,这无疑是闭门造车,纸上谈兵。

本文观点的基础理论条件:

一,全知全能的神是不存在的

二,永恒和必然在终极逻辑上是不存在的

三,宇宙和物质的起源不可知

四,微观世界能否继续无限细分不确定

五,生命诞生和衰老死亡的秘密

六,人的需求符合需求层次论

七,其余观点仍建立在马哲的基础上

本文论证和推理的原则:

1.感知能力的局限性

2.语言文字是意识的作品,目的是“减少物质的信息量”,方便表达概括记录和交流,本质是用精简通用,方便解读的符号来重现物质的形象,表达客观物质的信号,功能和特征。

但由于1,意识的“不自觉主观色彩加工”,在“表达者概括特征(外观,功能,含义)”→接受者在意识中再现形象→接收者再描述(想象其他特征,即加入“自己的理解”)

这一过程中,由于意识个体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其对客观物质的主观映像会加上有色眼睛,特别是再描述的过程,会使得主观映像失真。

3.描述的局限性:由于字数,时间,表达者语言运用能力的有限,“描述”的字数越短越笼统,信息越容易失真,字数越长越详细越全面,那么接收者更容易得到比较具体,详细,接近真实的形象。

(例:盲人摸象)

4.任何存在反义词的“概念词”,都是相对的,有层次,有程度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如黑与白,运动与静止,美与丑,他们是“标尺”而不是“标签”,会在参照物改变时发生变化。

……

由于条件限制,不进行典型个例分析和精确的数据说明,所用举例论证皆为常识,如有不当,欢迎指出讨论。

正文:

马哲将世界和人简单狭隘地区分成两个对立的存在:物质与意识 它虽否定了心学和机械唯物以及朴素唯物和宗教神学的错误观点,但它过于笼统的概括只解决了唯心和唯物的基本问题,只提出了方法论,其对世界观的解释在自然科学和心理学发展了一百多年之后显得牵强。

特别是长青哲学和后人本心理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开始怀疑马哲的正确性。

因为它并不能精确反映“物质”与“意识”复杂的矛盾和辩证关系。

第一点,量变的形态和质变的结果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它们的形态更像是双重分叉,甚至是“交叉”。

简单来说,一种量变可能导致多种结果,一种结果也可以由多种形态的量变产生。

其次,用量变和质变简单概括物质的“反应”“变化”“现象”,这实在是不够精准。

举个例子来说明: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和粒子的重新组合,那么:电子的转移(可视为量变)→生成新物质(质变)。

但从更微观的角度来讲,反应前后物质微粒的总量是不变的,改变的只是它们组合的形态(新的化学键代替旧的化学键)。

所以发生改变的不是物质的量,而是物质之间联系的方式!

这是第一个无法解释的问题。

或者说,从更微观的角度(光的粒子与量子的双重性,微观粒子是否可以无限划分?现代科学仍没有确切的答案),或者说从整个宏观世界的角度(宇宙本身的物质量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但宇宙的形体一直在变化和扩张)。(科学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否定“科学”)

第二,赵汀阳所提出的“绝对性”和永恒性是不可能存在的,无论是从世界的客观性(宇宙起源无确切证据)还是从逻辑(精神意识的第二性)上来论证,都会得出自相矛盾的答案。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永恒首先是一个相对的,比较级的概念:人和虫子做比较,人的生命是漫长的永恒的,但人和神的生命作比较,神的生命就是永恒的。

假设作者的观点成立,那么只有“无”才是永恒的,作者提出只有“精神”是近似永恒的,但精神的存在需要物质载体和传播介质,而已知的所有载体:书籍,磁盘,人脑,都是容易损坏,丢失,失传的,从客观条件上讲,永恒的精神存在的可能性近乎于无穷小。

包括精神在传承的过程中,总是会受到社会环境,文化态度和政治意识的影响甚至重新解释,使得精神原本的内涵变味失真。

人类对永恒精神的追求源自于对生命时间短暂的恐惧和对超越人类生命形态的存在的恐惧。

但人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对物质世界的改造能力有限,特别是当人类发现宇宙是如此广阔古老,在动辄几万光年的距离和动辄几十亿年的时间里,人类的历史和建设几乎可以被忽略不计。

宇宙和死亡包含着人类无法揣度无法猜想的秘密,在面对这片冰冷血腥恐怖的“黑暗森林”时,人类所有的成果:智慧,道德,精神,风骨,品格,文化……所有的物质财富,都会在无边的恐惧中瓦解。

感官是畏惧的来源,情绪是人对刺激的条件反射。

第三,作者虽然否定,批判马哲的部分观点,但他本身从一开始也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之前我有提到,马克思将人类碳水化合物组成的躯体里饱含的灵性、灵感、顿悟、智力,知识,善良,思想,道德,情绪,感情,脾气,精神力,自觉,心理,忍耐力,意志力,观察力,注意力,创造力,潜能力乃至神性,简单概括成“意识及其能动作用”,这样的概括是不太精确的。

这些特质对于人来说如同灵感之于作家,是可遇不可求的,并非通过努力就可能得到。

有许多证据

人的思考是建立在对感官的接受并且主观加工上的,外界刺激或心理变化都能够直接影响情绪:恐惧,喜悦,紧张,厌烦,渴望,感动,愤怒,悲伤。

情绪可以被形容而不能被分割,在很多状态下人的情绪都是复杂的甚至矛盾的,甚至是容易受外因刺激发生转变的。

更为凸现的矛盾是:体现在所有人类个体身上的“个体精神的超脱性”和“感官需要和情绪和生物体本能的物质性和生物性”之间剧烈的,冲突的矛盾。

个体精神的超脱性体现在意识的主观选择:品味,道德,理想,精神自由和独立,对美的需求和对实现自我价值,达到心灵圆满的需求。

(萌生→成长→巅峰→萎缩→死亡

特别是意识的成长过程呈现着巨大的差异化,个体意识成长过程中,其家庭,受教育,社会交往等等外部因素,极大地影响着意识的生长方向,决定着一个人的人格,性格,世界观,价值观,品德,习惯的形成)

感官需要和情绪和生物体本能的物质性,生物性则驱使着人们摄取需要,做出满足欲望和生理需求的行为,回应各种刺激,对感官刺激作出情绪反应。

这些本能和条件反射是不可主观控制的,受到冷暖饱饿危险死亡等各种客观刺激的影响和控制

比如一个俘虏,他既不想出卖自己的国家,也不想接受肉体折磨甚至死亡。

其中负面的消极的生物性与超脱的精神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如:

食欲,色欲,占有欲,破坏欲,贪婪,嫉妒,仇恨……这些不可控的意识活动,能够理解成“意识的能动作用么?”

如果把它们看成意识的一部分,那么一切动物野兽,甚至植物,微生物也具有这些近乎本能的生物性。那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所有生物都具有意识

但马哲对意识的定义是:人脑的机能

这个大大的bug,无法调和的尖锐矛盾,求祖师爷显个灵解释下?

四,正戏来了:物质和意识的界限关系,对立性和“同一性”?

从宇宙的起源讲起,

至今科学仍无法给出能够完全确信的解释和证据(大爆炸理论无法解释大爆炸是否存在制造者)。

是否存在和我们的“宇宙”同等级别,甚至更高级别的生命?

刘慈欣说我们的宇宙实际是大爆炸的余烬,那么在爆炸之前宇宙和物质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是否能被感知被定义?

《求魔》一书也启发了我,我们的宇宙是否只是一种生物死亡后留下的“遗骸”?或者说是更高等级生命的“制造品”?

我们没法跳出宇宙之外去观察宇宙,人类的脚步甚至还不能走出太阳系!

宇宙也许本身没有边界,但人类的知觉边界就是宇宙的边界。

包括诸多“神秘体验”和各种“灵异”“神秘”现象和种种未解之谜,现代科学仍然没有答案!

旧宗教和神以及亡灵仍作为死亡和宇宙这两大终极课题的解释和寄托到处存在着。

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并不是如镜子的影像对物体的直观反映。

马克思说物质决定意识,这个论证太过武断!

在很多条件下,即生物性与超脱的精神发生冲突时,即面对饥饿,折磨,死亡,等威胁时,超脱的精神并不总是占据优势(理想崇高的革命队伍中不乏叛变者),但有时超脱的精神也可以完全不受这些物质刺激的影响(苏武牧羊)。

在大多数情况下,精神是通过物质的符号和形象讯息存在和表达自己,但超脱的精神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不依赖物质而存在(神秘体验)。

意识对物质的作用并不都是间接的,比如:意识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脑,控制大脑的活动:筛选和发出各种讯号,这些讯号本质上是生物电讯号…这难道不是意识与物质直接连接的证据么?

但如果要深究,人对大脑的研究程度还远远不够,目前谁也无法解释。

感知与情绪有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刺激),现象经由感官直接影响情绪,从主观精神的差异性和客观世界的复杂性来说,意识这个“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实质上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差异体和矛盾体。

它不能简单概括而需要结合客观条件和主观精神的独特性和存在层次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物质符号也可以概括和表达精神,甚至作为精神的象征,精神可以表述,发现物质的行态特征,联系,和深层原理(宗教符号,图腾形象,雕像,文字与艺术)。

它们之间的界限并不是为了隔断而是作为区分的标识,是表达彼此的方式而不是客观存在的方式。

第五个观点:实践,劳动和审美活动是意识产生的源头,但不是点燃湿柴的第一粒火种!它是客观条件但不是意识产生的关键,它经历十几万年的漫长的原始积累艰难地哺育着意识,在文字和语言终于代替野性的嘶吼和爪牙之后,蒙昧混沌的意识世界终于挂起了大风,微弱的灵性之火冲天而起,以短短数千年的时间完成了萌芽到觉醒和成熟的历程。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也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不可分割。

它们之间的矛盾和联系通常直接集中体现在“人”的身上。

我认为大脑并非是意识产生的基础,意识不是在“人脑”这个物质性的器官成熟后,像火花和电流一样“啵~”的一声突然产生的。

意识来自于漫长的“生命经验”的原始积累,它基于人类认识世界和交流经验的方法方式呈现阶段性和跳跃的发展速度:

1.原始时期:语言文字产生前,人们交流,记录,表达,接受信息的方式非常原始,简单的“叫声”和身体动作只能表示简单有限的信息:

如警告 ,求爱 ,威吓 ,注意等。

这一时期,意识空具强大学习能力和脑容量,获得经验和知识的方式十分有限,只能通过自己观察和模仿。

人类只能通过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来认识世界,但是所有的感知能力都是有界限的:视力,听力,嗅觉,味觉,触觉。

它们都有着距离界限和时间界限,人的脚步和生命和观察事物的角度是第一限制,

客观物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是第二限制,

现象的深一层原理实质上仍是现象,人类只能用现象解释现象,这是第三层限制。

意识本身的理解方式和理解能力是第四层限制。

根本来说:人并不能通过观察简单的短暂的现象直接发现物质的原理和本质和它们深层次的联系和矛盾。而需要复杂的理性意识的加工[注:见人的九层存在之链]。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我喜欢这个表述,意识只能反映事物的特性形象而不能全面地表现表达物质的终极性质和存在状态。

人对新事物的印象会局限在人对它的简单直观知觉上:视觉,味道,功能(对于原始人来讲,应该就是形状和色彩,能不能吃?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