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银河帝国:基地》讲述了人类文明衰落后,数学家哈里·谢顿创建基地计划,试图缩短黑暗时代。在政治斗争和科技发展中,基地逐渐壮大,最终掌握了银河系的命运。小说通过谋略和智慧展现了人类的力量和智慧,同时也探讨了权力与信仰的关系。
银河帝国 :基地读后感(一)
看了纸质书。(苹果tv拍的剧也看了)
味同嚼蜡(剧也没看懂)。可能是因为数学,数学题写多了,看课外书都在讲数学的话真的觉得无比厌烦。
我感觉基地就是在讲 一个数学家多强强强,他的方程多强强强,数学把整个帝国毁了。
我直接火了
银河帝国 :基地读后感(二)
银河帝国建立后12000余年,正在走向灭亡。
心理史学家谢顿前往银河边缘,建立基地,编著全书,欲将三万年的衰落岁月缩短至千年。帝国飘摇,银河边缘自立为王,进入“银河中世纪”。 此间150余年,各个英雄人物登上舞台。谢顿留下了“谢顿危机”,哈代继承并发扬的“科学性宗教”,以及商业王侯马洛的进行的贸易外交“经济战”。以科幻表现政治的进程,对科技、人性、想象力的控制展现的淋漓尽致。
银河帝国 :基地读后感(三)
将主观对话的艺术推到顶峰,简化了无趣的客观描述。到了故事后期,我甚至觉得已经可以通过对话完成全部的情节阅读,而其他的传统描述都显得多余。读完这三本书,又学到了新的故事叙事方式——对话。这也是阿西莫夫小说的特色之一了。
我有一个自己的想法:基地的发展历程,甚至可以看做是部分美国简史。脱离于庞大的日不落帝国,最后通过贸易全球化,完成了新的帝国的建立。
没有一个过多着墨的人物是无用的。
精彩
银河帝国 :基地读后感(四)
2022年春节回沪后第三次读,三个“天选”之子渡过三次谢顿危机:武力制衡(哈定)➡️植入宗教(彭耶慈)➡️渗透民生(马洛)。
PS:没想到21年基地系列真的出了美剧,不过就这主角剧就有点看不下去吧… #22我读#
第二次读纸质版:基地系列更多的手法是用信仰作为主线来展开情节,小说读起来很精彩,就是不知道要真拍成电影,跳脱的意识流、影像技术和叙事该如何表达,大概这也是这么些年了,三体和基地系列电影一直没有出来的原因…吧。
银河帝国 :基地读后感(五)
我相信时间倒退60年,诸如“核能”,“心理学”,“立体影像”这类名词一定是非常前卫的,然而对于一个21世纪20年代的读者而言,一个银河系级别的人类文明居然还没有进入信息时代,某些偏远的角落还在依靠火力发电,普通百姓还在凭借电视和报纸获取新闻是不可思议的。这不是作者思想贫瘠的原因,恰恰相反,这正是人类科技进步神速的有力证据。使得当年的一部“硬”科幻生生地让时代赋予了“蒸汽朋克”的味道。不过谁又知道,再过半个世纪以后“量子通讯”,“超弦理论”,“元宇宙”这些眼下时髦的词汇是否会遭遇同样的命运呢。
撇开略显陈旧的科技设备,利用信息不对等和技术优势让一个弱小的行星文明游走于强邻之间纵横捭阖,用非武力的方式化险为夷的故事框架还是挺有趣的。期待一下这个贫瘠的基地之后还会遭遇怎样的谢顿危机,又能想出什么样的应对之策吧。
银河帝国 :基地读后感(六)
看《银行帝国:基地》的时候,我正在甘孜州的大山里,感受着山坡上或星星点点或聚集成村寨的藏族民居。藏族民居红黄白黑的配色古朴而优雅,白墙反射着阳光,就好像藏族姑娘脸上的笑容,灿烂而迷人。走进民居,楼上大都是木地板,擦的纤尘不染,似有若无的诵经声令人心情平静。阳光从木质的窗户射进来,照在一长溜的沙发椅上,鲜艳的配饰让人感到的不是华丽,而是舒适与美好,带一抹异域风情。 《基地》勾画了可能是一两万年后的人类社会,高度的科学与社会发展令人难以亲近自然,这与甘孜州的大山和山民们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科幻与质朴交织,令我这个五一假期特别的精彩。《基地》打动我的第一个点是“心理史学”对人类社会走向的预测,这本写于八十多年前的小说,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困境如此致命又雄辩,让人肃然起敬。虽然我不认为有任何科学能够预测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也觉得之后的解决方式未免太戏剧性。但这不失为一本好的科幻小说,特别是前半部分。
银河帝国 :基地读后感(七)
惊叹于阿西莫夫的脑洞,读起来感觉他就是银河世界观里的谢顿,计算并布局谋划了一个非凡的宇宙 从阅读的直观感觉来看,并不算一本特别流畅的作品,因为是系列第一部的缘故,仿若一个陌生人闯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到处是陌生的概念,更惨的是刚以为自己对这个世界有所了解,下一章节就跳到了至少几十年后……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长的时间跨度,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过往所知人类的历史不过几千年,而银河帝国的历史以万为计,书中记载的一幕幕宛如时间长河中的小切片,将历史导向谢顿预设的未来。 关于书中的科幻,让我想起了多年前初读丹布朗作品的震撼,丹布朗说科学已成为新的宗教,阿西莫夫则创造出了一种科学性宗教,与其说作者的“科幻”是基于科学的幻想,不如说是基于人类本身的解答,虽然明知是故事,读起来却和我所知的历史不经意间相似起来,让我恍然觉得或许亿万年前,银河真的存在如此强盛的文明,在历史的岔路中迷失了方向走向湮灭,而后在地球的废墟之上才有了我们……
银河帝国 :基地读后感(八)
阿西莫夫经典长篇系列小说中的第一部,讲述了基地的由来。盛名在外的小说,读来就像一位老人在讲故事,娓娓道来,波澜起伏。
哈里·谢顿的心理史学,就像中国古代的占卜术,让我想到袁天罡、李淳风的“推背图”。虽然说推背图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所谓卦象预示了后世的重要事件,和哈里谢顿用心理史学推算后世一样的道理。又感觉和《三体》中宇宙社会学的概念,有点接近。
《基地》讲了三次危机的解决,第一次是“联吴抗曹”式的势力制衡,第二次是形而上的宗教压制形而下的武力,第三次是经济力量战胜武装力量。如同人类社会,从蛮荒发展到文明一样,经历了联邦,宗教斗争,和国际贸易。就像现在的俄乌战争,为什么西方国家大量经济制裁,是不是就是用经济力量来压制战争的企图,从而达成“和平”!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自然有其特殊的历史机缘,但无可否认,看过之后,谁又能说它不过如此?
银河帝国 :基地读后感(九)
好久不读小说,在超级忙碌的时候,总是喜欢忙里偷闲,让自己的心境平稳一些。阅读的体验很好,没有过多的执念或对结局的渴望,又通过一个一个的场景体会这个思想的有趣。似乎最有特点的是你智能通过这本书看到一些思维中的图像,一小段思维中的视频,然后其余那个恢弘的宇宙,就要自己去想象了,银河外臂边缘的小行星。
以点引出全景的写作方式很有特点,其间的联系也是很紧密的,想到这,似乎这和有些硕士论文的情况又比较类似,是不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论文的一些关键点串联起来呐?这个可以记录下来,作为一个建议吧。
从文明体系的崩溃开始,社会学、统计,独立体系的形成,宗教信仰社会、商业社会基本的逻辑,一系列历史的缩影、社会经济学的发展规律,小说中蕴含了理性的光辉和积累。被广大读者接受,一方面是写作的功底、一方面是知识与对世界的认识的输出、以及创造性的科学想象,相互结合,形成了可以说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银河帝国 :基地读后感(十)
先说说我的感想,作为银河帝国系列第一册,从哈里谢顿建立基地开始至三次谢顿危机的落幕。出现的人物多如牛毛,三次危机串起了一个半世纪的历史。阅读中发现,阿西莫夫对整个宇宙的宏观描写并不丰富,更多的从个人的角度口吻去描述,描述帝国的历史、科技水平、政治现状等等。因此,我觉得与其说科幻,这更像是披着科幻的社会小说,于我而言,略有遗憾。
相较于刘慈欣的《三体》,更喜欢这类的硬科幻,拥有宏大的背景,更贴近、符合物理规则及科学设想。这就不得不说基地中的科技水平了,统治着整个银河,依靠原子能是不可能实现恒星级的跨越的,因此书中的人们也实现了空间跃迁(虽然没有明确描述跃迁的原理是什么,而是含糊其辞的以进入超空间来超越光速 一带而过),可见人们已经掌握了超维空间以及弦理论的应用,但是书中的帝国及帝国外缘却仍脱离不了核能,甚至有些地区还处于化学燃料的使用中。这明显是不符合发展规律的。当然,这也许是阿西莫夫所处时代的科学理论所局限的。
期待之后两部的表现吧。
银河帝国 :基地读后感(十一)
科幻文学接触很少,虽然早听说过基地系列的赫赫威名,知道它在科幻迷心中的地位,且电子版触手可及,但从来不曾动心。 这本书是共读,领到的是基地系列的第一本,抱着万一爱上科幻文学的想法去感受它,发现,爱不上,口味偏好,很难改变。 读完一本书,总有什么想说,这就是读书分享的必要性和魅力所在,即便没人听,自己说给自己也是好的。 这本书不费时间,270多页,开本较小,轻松读完。译著最挑译者,这本是叶李华的翻译,流畅简洁,有几处或许还是神来之笔。 故事在空间和时间上大开大合,立足整个银河系,但人依然是人,几十岁的寿命,脆弱的肉身,复杂的内心,与今世无异。星辰不变,政治无常,从谢顿到哈定再到马洛,基地三代领袖展现出各自睿智勇敢的特质。 人物对话中夹杂着“太空啊”“银河啊”等感叹,起初迷惑,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我的天啊”“额滴神啊”“my god”,书末出现了“银河在上”,哈哈,苍天对于地球是在上,不知道银河对于行星、星系、星区是不是还在上。
银河帝国 :基地读后感(十二)
多年后重看,对这本科幻爽文的认识从简单的膜拜又多了一层认识。
作为一本以《罗马帝国衰亡史》启发并代之以银河帝国衰亡为背景重述的科幻未来史,基地代表了开明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和理性的科学精神,然而它却时刻处在野蛮的君主独裁政体、地方军阀、寡头专制和帝国残余势力的包围下,基地即使拥有高科技的知识,却无法将其转化为绝对的军事霸权,代表人类文明火花的基地随时都可能在野心、野蛮与愚昧的威胁下覆灭。
阿西莫夫在第一部中通过塑造三次危机与三位英雄(哈里·谢顿、塞佛·哈定、侯伯·马洛),将围绕基地的政治斗争写得通俗、简洁又激动人心。
或许作为一部科幻小说,要在适当的篇幅交代银河帝国最初几百年的衰亡与斗争,《基地》跟很多文学性较强的小说相比缺少了故事纵深、人物刻画与深刻的伦理学思辨,但这样的粗线条的文本无疑更符合普通读者的期待,而《基地》系列也是阿西莫夫一次建构心目中理想社会与政治形态的尝试。
银河帝国 :基地读后感(十三)
剧情的推进都建立在哈里·谢顿的心理史学对未来的预测之中,总觉得这种设定有些玄学的感觉,但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理论上是也许可以做到的,但要考虑无限多的因素,它的计算量将是巨大的。
三次化解危机之法:势力均衡、科学化宗教的统治、自由贸易的“糖衣炮弹”。特别是最后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令我思考良久,结合看的上一本书——《无政府时代的到来》,经济贸易的能力有时或许比权力更大,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个强大的商贸公司,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其在政治领域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甚至堪比一个国家。
书中人物的政治角逐都让我影响深刻。基地立身于一个小小的行星,其力量与四大王国、银河边缘的其他势力以及其背后尚未灭亡的银河帝国相比,是微弱的,甚至是不值一提的。但基地的历代领袖凭借自己的政治智慧,以非武力的方式解决了危机。这一系列的过程都足够吸引我再读一遍。
书中基地的敌人都是笃信军事力量强权人物,我觉得他们与基地领导人相比,都缺乏足够的政治智慧,对手略弱,读下来感觉化解谢顿危机没有“力挽狂澜”之感。
但它仍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不该贬低它,也不该神话它。
银河帝国 :基地读后感(十四)
所有的科幻小说都像是披着科幻的外衣在讨论ZZ。
科技——宗教——贸易:这部小说没有太多的讲述未来科技,而是更多的聚焦于ZZ与社会形态的发展历史上,与其说这是在写一部未来史,不如说更像是发生在未来的古代史。基地所拥有的先进科技让其以近乎神明的姿态周旋于周边的帝国蛮夷,并且以此建立宗教,类似于中世纪梵蒂冈的教廷对于欧洲各国所施加的影响,之后行商的诞生像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基地得以通过把握各国的经济命脉实现对各国紧密的控制。
虽然在这部小说中有关于未来科技的想象不多,但是还是能看到其对于后世SF的影响,比如大刘的一些作品 and 电影版流浪地球中对于不同危机到来时间的预报。
说到这里貌似又不得不探讨这部小说基石般的设定——心理史学,当知道初始值就可以推导得到任一时刻的运动状态,虽然只是预测事件发生的概率,本质上这就是logit模型这些行为分析模型罢了,只能说我很难认同这一设定。
在第一部中,一切都按照谢顿的预想在发展着,但是在给定的命运下那么人的自由意志又为何存在,自由意志的意义又何在呢,感觉后面还有很多可以写的东西。
银河帝国 :基地读后感(十五)
盖尔去应聘谢顿的心理史学研究课题,遇到谢顿被流放到端点星。谢顿表面上是要编纂《百科全书》,实际目的是在端点星建立应对帝国崩溃的基地。
50年后,端点星的行政负责人哈定叛乱,推翻科学家负责的体制。
又30年后,四大王国之一的安纳克里昂王国摄政王决定攻击基地,哈定利用科学宗教的力量击败了安纳克里昂。
又75年后,基地和各王国之间在贸易、间谍和宗教上进行着博弈。
马洛与某个国家商讨进行自由贸易,基地具有更好的技术和产品,也是科学宗教的基地,马洛谈判的内容像极了当年列强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形。
马洛揭露了瑟特的阴谋,成为基地的统治者。
科瑞尔王国进攻基地,马洛抛弃宗教,认为这次危机的解决之道是“贸易”,以“小玩意”对抗“大国重器”,取得了胜利。
“不要让道德影响你做正确的事”
作者给“心理史学”如此高的地位,就像《三体》给物理学的地位一样,实际上哪一个都不能单独决定历史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