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败为胜》是一本关于商业成功的书籍,作者详细介绍了多位成功企业家的经验教训,指出了他们在面对挑战和失败时如何转化为机会,取得成功的秘诀。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领悟到在商业领域中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和技巧。
反败为胜读后感第一篇
斯利姆作为印缅战场第14集团军统帅,回忆自己的二战经历,和巴顿,李奇微回忆录截然不同。后者更侧重于自己的英明果敢。
斯利姆是一个不断反省,并且坦诚自己的错误的将军。他也充分展现了他在劣势局面下,面对日本7个师团如何实现缅甸的全面反攻的。
当时,甘地在印度成立国大党推动反英浪潮,昂山在缅甸成立国民军和日本军队合作,希望以此实现民族独立。所以,斯利姆当时接手发现,由于民间支持有限,英军情报能力几乎等于零。
从重建情报体系,到强化医疗和后勤补给。为了提高空投能力,甚至就地取材发明了便宜好用的黄麻纤维降落伞。斯利姆注重对对方将领个性和每次战役意图的分析,对于相对愚笨的佐藤将军,特意取消暗杀计划(留着更好打)。
从培养单兵的信心到建立团队的信心,增加敌后空降特种部队袭扰敌人的后勤补给,以此不断提高自己部队的士气。英国空军对日虽然数量劣势,但是可以达到1比三的战损比。(英国战时对航空发动机的改良也帮助很大,参见《我是如何设计航空发动机的》)
几个细节值得记录,史迪威在缅甸一度甘心接受斯利姆的领导,而蒋实际远程遥控着中国远征军,导致远征军战斗经常突然迟缓或者停止,错失战机。对中国军队孙立人,刘放吾,斯利姆评价很高,但对杜聿明连名字都没提,只说杜的第五军南撤回国时,军纪很差,造成当地民怨。但斯利姆通过和中国军队交流,了解了日军的弱点,即战斗意志虽然顽强,但脱胎于日俄战争成长的日本将领,固执而勇敢,多数只肯携带9-10天的给养。一旦给养断绝,部队会快速陷入绝境,只能撤退。
好的统帅类似于创业企业的创始人,要在困境中学会提振士气,要不断设法增加部队的补给和医疗后勤保障能力。先胜而求其战。
范弗里特在朝战中痛失爱子(轰炸机飞行员),故对于打过38线充满执念,不惜打出夸张的范弗里特弹药量。斯利姆则是一个强调平衡的统帅,每天会安排自己的读书和午睡时间。但对于反省自己的错误和自嘲,不惜公开,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无比坦诚的人。
反败为胜读后感第二篇
缅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南亚战区的一个特殊战场,那里丛林密布、河流纵横、气候恶劣、疾病肆虐、物资匮乏。缅甸战场在盟军战略中处于最末优先级,却有着世界军事史上最复杂的指挥结构。盟军缅甸作战的主要目的是打通并保持通往中国的交通线,以支持中国长期抗战。中、美、英三国军队在缅甸并肩作战,与日军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战斗,从耻辱溃败到光荣凯旋历时3年多时间。
威廉•斯利姆将军是盟军在缅甸的主要战场指挥官之一。他临危受命来到缅甸,亲身经历从全线溃退到全面反攻的过程,亲自组织计划制定、部队训练、后勤补给和战斗指挥,妥善处理了英军与美军和中国军队错综复杂的指挥关系,成功驾驭了史迪威、温盖特那样特立独行的下属,展现出一名高级将领的全面素质。这样特殊的经历在二战盟军集团军司令或集团军群司令中,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是寥寥无几。斯利姆被人们称作“士兵中的士兵”(Soldier’s Soldier),他为人真诚、谦逊、朴实,他赢得部下的信任靠的是坦率和关怀,他愿意与下级指挥官充分讨论作战构想,他重视向下级灌输清晰的意图,鼓励他们根据指挥官意图和战场情况创造性完成任务。斯利姆在处理友军关系中表现出理解和宽容,他在成功与挫折面前表现出理性和冷静,他在荣辱面前表现出不贪功、不悔过的风度。不论战争如何演变,领导指挥艺术的真谛是相对稳定的,而斯利姆将军堪称这方面的楷模。
《反败为胜》是斯利姆将军的缅甸作战回忆录。这部著作从一个高级指挥官的视角,全景记述了盟军在缅甸战场反败为胜的全过程,不论从内容还是文字看,都称得上是二战高级将领回忆录中的杰作。长期以来,国内关于二战缅甸战场的研究集中在中国远征军和美国“飞虎队”,相关人物传记也主要限于孙立人、陈纳德、史迪威等中国和美国将领,对英军战史和人物较少触及。谈到缅甸战场上的英军,国人脑海中很容易想到1942年日军大举入侵缅甸时,英军先兵败如山、后背信弃义,一路狂奔撤往印度,致使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尽管很多人对“仁安羌大捷”“密支那战役”耳熟能详,但国内普通读者大多不了解英军才是缅甸战场当之无愧的主力,也很少有人听说过“钦迪特远征”“英帕尔—科希马战役”,当然更说不清楚缅甸是如何光复的。这部回忆录中文版的出版,填补了国内二战史研究方面英军史料的重大空白,对于了解中缅印战区全貌,客观公正评价中、美、英三国军队的历史贡献有着重要价值。
反败为胜读后感第三篇
第七章至第十一章
随着1942年5月英印军撤至印度,缅甸军解散,斯利姆调任十五军军长,归属负责印东防务的东部军,并采取了自建舰队,加强部队丛林战训练,革新司令部运作当时等措施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
然而英军还未到达最低点,尽管经过了缅甸的失败后,英军开始了第一次反击的尝试,第一次阿拉甘战役。本次战役从头到尾都透着混乱,原本负责此方向的斯利姆和十五军部奉命与东部军指挥部对调,战役顺理成章由东部军接手,具体到实施层面主攻的英印14师被加强到了九个步兵旅,接近一个军的兵力,这种超越职权指挥不禁让人联想到pla军史上的第三次四平之战和邸平里之战。反观日军213联队两个大队在梅宇半岛根部的山地发挥了自己土木工程的优势,建立了优秀的防御工事,使兵力和火力都占有绝对优势的英印军在其面前一筹莫展,斯利姆在回忆录中都感慨日军工事之牢固。另一方面,日军再次展现了轻步兵长距离山地进攻能力,迂回并击败了后方的英军,迫使英国放弃第一次阿拉干攻势。这场战役成为了英国在印缅战场的最低点,英军是在占有兵力优势的情况下攻攻不下来守守不住,,横向对比一下1944年同样是进攻日军驻守山地防御工事的松山战役,同样是最终6:1的交换比,中国取得了胜利而英印军失败了。抗日名将牟田口廉也经过此战后对英印军的评价是不如中国军队也是有很道理的。
到了谷底就意味着反弹的开始,战役结束后盟军的指挥层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原先东部军负责的整个印度东部地区,就连斯利姆的十五军也需要同时负责阿拉干和孟加拉部分地区的防务,再加上临场对调指挥部导致整个战役极为混乱。经过此战后,东部军中负责印缅方向的部分单独剥离出来成为了由斯利姆负责的十四集团军,专心负责对日作战。
除了和之前在十五军时采取的措施一样加强训练,改善医疗,改善后勤之外,凭借美英航空部队在此战区的绝对优势,斯利姆还用了大篇幅来说明如何准备采用空投和空运支持作战,这点将是未来胜利的重要保障。
另外,斯利姆回忆录中还特意记录了与英印军司令部与史迪威负责的北方战区中国驻印军关于指挥权的大讨论,最终以史迪威自愿归属斯利姆指挥而告终。了解缅甸保卫战才能明白这段史迪威的用意,第一次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处于一种多头多层次管理的混乱状态,英方,史迪威,中国各层次指挥机构都可以对远征军施加管理,混乱且自相矛盾的命令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甸失败的主因之一。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史迪威决定独揽驻印军的指挥大权。对中国国内而言,山高皇帝远且掌握了物资分配权,没什么问题。对于英印当局这种名义上的上级,史迪威表面上归斯利姆领导,实则靠斯利姆来堵住更上级英军的干预,这也是特殊情况下的一种妥协,也确保了中国驻印军在关键时刻没有沦为英印军陪衬。
1943年雨季结束,军事行动期开始,检验斯利姆和十四集团军成果的大考即将来临。从哪里跌倒在从哪里爬起来,斯利姆将目标选择在了前半年英印军败走麦城的阿拉干半岛。作战计划同第一次阿拉干战役差不多,英印第五师沿半岛南下进攻日军,日军的应对也是如出一辙,正面抵抗的同时派遣轻装部队迂回包抄英印军后方。这一次不同了,经过了丛林战训练的英印第7师在被日军穿插分割包围后并没有溃退,而是凭借盟军航空部队的空投补给就地固守,待师长梅塞斯回归指挥后一举退了日军。战场的另外一端,面对梅宇半岛南端在第一次阿拉干战役中曾经让英印军一筹莫展的日军土木工事,在此次进攻中英印军按照斯利姆的装甲部队集中进攻原则,先用高爆弹洗地压制日军火力,坦克推近用穿甲弹射击。在如此土豪的打法下日军的土木工事根本无力支撑,必经不是太平洋火山岛的坑道。第二次阿拉干战役英印军取得了圆满的胜利,这是英印军对日军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也是整个印缅战场的转折点。斯利姆及英印军的努力终于得到了收获。
不过日军也不是一无是处,也许是在加丹河谷击败了81西非师让日本找回了1942年的感觉,抗日名将牟田口廉也开始为了天皇黑卡策划一场空前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