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读后感精选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0-07 23:45:16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10-07 23:45:16   小编:

读完《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感受到作者对于完美与缺点的探讨。故事中的主人公虽然被人称赞为完美,但也因此遭受着孤独与无法真实展现自己的困扰。通过小说,引发人们对于完美与真实的思考,提醒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独特之处。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读后感(一)

追求完美的人往往会被认为是非常优秀和出色的,但事实上,他们的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这是因为追求完美意味着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可能会感到焦虑和不满。因此,他们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其实也存在着一种不完美的一面。

不完美并不是你的缺点,而是生命的常态 与自己的不完美和解,充分的去享受生活吧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读后感(二)

我爱那个可爱又尴尬的自己——读马丁·安东尼《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

2018年12月22日

如果完美是朵美丽的彼岸花,我们要告诉自己的是,不要沉迷幻象,不要苛责自己,你可以追求极致,追求卓越,但前提是你要接受不完美的现实。

完美意味着360度无瑕疵,完美是一种评价,无论这种评价是来自自己还是来自别人。我们都是凡人,凡人就会犯错,自然不能完美。完美分为完美的人和完美的事。你可以很优秀,可以是斜杠青年,可以是小有所成,也可以是成功人士,但你永远不可能是个完美的人。

我们可以努力修炼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技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却不能在自己完美不完美的问题上钻牛角尖。

真正的“美”不在别人怎么看你,而在于你怎么看自己,在于接受自己,悦纳自己。

很多女孩都梦想成为像维多利亚、安吉丽娜那样的女人,有着完美的面容、姣好的身材、过人的能力、温馨的家庭,在任何场合都能脱引而出,这种人的存在就是一种极致的美。但更多的女孩,更多真实的女孩,穿着松松垮垮的睡衣,摘掉隐形眼镜,卸妆,歪斜地躺在床上。可是这样的真实、特别与不完美,才最可爱。因为虽然不完美,但所有的难过、哭泣、任性都是真实的。

人生本来就不需要完美,请一定学着喜欢这个尴尬但无敌可爱的自己。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读后感(三)

我经常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把兜里的钱叠放的很整齐,这种整齐的标准是超过一般的,通常是按面额大小的顺序排列,把小面额的放在最上面,大面额的依次往下排列,不容忍折叠、卷边,而且都是正面朝上,连票面上人头的方向都是一致的,等全部收拾整齐,不再参差不齐之后,再统一从中间折叠放进兜内,在整个理钱的过程中,我一点也不觉得繁琐,整理好觉得很舒心,而有时因为太匆忙,没有整理好,就觉得别扭,没做妥当。现在想想,这其实就是一种在整洁方面过度追求完美的表现,这是我在看了《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一书之后才有的认识。《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作者是加拿大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安东尼,已经出版《不焦虑的生活》《行为疗法》《羞涩与社交焦虑》等书,深受读者欢迎,算是一位资深心理专家。仔细读了他的这本书之后,我感觉这本书通俗易懂,还是比较实用的!书中既有理论说明,又有具体操作指导,讲解、指导往往都很具体,从不空谈!算是一本很好的心理学自助读物。

封面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读后感(四)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

我们不完美,但是我们喜欢追求完美,并且经常自以为很完美。这是一种病,得治!与其说这本书是本心灵鸡汤,倒不如说它是本分析自我和行动手册,也许这就是西方心灵鸡汤的特点吧。提出问题,展示现象,分析问题,列举出大量的数据,结合各种表格、图表,给读者一个非常具象的行为方法,而不是像中国人习惯的鸡汤那样,让你看了也得自己去“悟道”。这就是西方那种很直接的表达,如果你的心理模式符合以下ABC……那么恭喜你,你就是个完美主义的人,如果你是,那么请看下面的行为手册1、2、3,你这样做会有效……西方人就是这样“简单粗暴”的把事情交代的清楚明白。而一切如果是到了中国人手里,就都会变得很复杂,你看到的会是一大堆“引人深思”的小故事,里面的道理,对不起,自己去悟,悟出来了,是你幸运,;悟不出来,施主,你还得修炼;至于悟出来以后又该怎么做,你都悟了还不知道怎么做吗?中国人就是这样云山雾罩的把人忽悠晕的。所以我更喜欢这种很数据化的对照,很简明的行为模式参照,虽然可能确实不一定正确,但是至少它好操作、可复制。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读后感(五)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我摸摸鼻子无辜的说:哪有,我再追求完美的路上。我自认为自己是个没追求、心态有点懒散的人,可最近感觉到焦虑,翻看本书时,惊觉,我的焦虑来自我要追求完美,什么?不知你有没有,做任何事情要追求完美或者是很看重在别人眼中的评价,书中在第9页提到生活中不合理的高标准可能导致问题的地方,比如工作或学校的表现、整洁和美学、外貌、健康和个人卫生等,不知你有没有中招,我是有,只能倒没觉得,可能是现在对自己要求越来越高,原来这就是太完美的表现。

完美固然好,每个人都想让自己越来越好,或者在他人眼中那么完美,但人无完人,追求完美的人,会很在乎别人的眼观和评价,这种比自身的折磨更严重,你会嫌弃完美不好吗?不是不好,太过追求完美,会造成自己有心理疾病,有时没那么完美也挺好,自己的人生,何必在乎别人眼观,有句话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第53页真是说中自己的痛点:责任心过强以及控制欲过渡,我属于责任心过强的人,可很多事情和人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因此会导致人际关系出现裂痕。书中也给多练习释放这种思想,识别自己的完美主义思维,并理解思维与完美主义之间的关系,是克服过高标准的重要步骤,书中当然也根据这种问题给出解答,从思维和行为两方面入手,克服完美主义。

本书也非不要我们追求完美,而是教会我们学会将自己的标准变得灵活,它像一面镜子,让你我认清完美主义的真相,帮助我们从完美主义的思维和行为中解放出来。灵活不极端,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美好。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读后感(六)

今天我们主管双十一买的电话到了,她在那边摆弄了半天把楼下的装好后,长叹一声:“唉,我明天还要上楼去给他们装电话。” 我:“为什么要你装?楼上三个男生为什么需要你一个女生装电话?”

她冷哼一声:“你觉得他们那个智商装得好吗?我能指望上他们吗?你看楼上那个净水机,我在楼上办公室的时候我去换滤芯,现在我搬楼下了,他们根本就不换直接让别人来修,还没有发票,还天天跟我要钱!“

这怒气都要冲破天际了,这颗操劳的心都快碎了,而我们主管并不是一个中年妇女,她是92年的。

我第一次发现这种诡异的场景是很久很久以前了,我看着我们办公室的男生坐在那边悠哉游哉的看着主管给自己修电脑,当然,我想这个男生应该有能力自己修,但是没办法,他被嫌弃“蠢”。

修电脑,修电话,修灯,通下水道,因为在主管看来别人都太蠢,所以这一切的工作都落到了她自己的头上。她累吗?我想她迟早会累,但是她放不开手,因为她放不了心。

什么叫做完美主义?就是一张试卷我不仅要得一百分,还要以最快的速度交卷,卷面最整洁,字体最好看;一件事情,我不仅要达成我的目的,我还要姿态优雅,还要面面俱到,还要万众瞩目。所以啊,完美主义的定义不妨简单一点,直接一点,两个字:贪心。

贪心自然会导致过度重视,过度重视就会导致焦虑,人一焦虑了什么事都做不好,也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完美主义者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

1.无法相信别人。谁知道那些蠢货会不会把我刚买的电话弄坏呢?

2.无法相信自己。我想你要是总逼自己拿一百分,一拿不到就在内心痛骂自己是蠢货,你也不会自信起来的。

3.强迫症,一篇邮件至少check5遍,越看越焦虑,越看越觉得自己写的不行。

当然,完美主义还有很多例如社交恐惧、抑郁、拖延症等一系列副作用,延伸开来就没完没了了,此处略去不表。

说到这里我们来说说,为什么我们会想要做到完美?从本质上来说,一个完美主义者其实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脱离了实际,忽略了现实中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阻碍因素,希望把自己的每一件事都做到尽善尽美,希望让所有人认可自己的能力。这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这样做只会事倍功半,累了自己,惯了别人。

我希望有一天我们主管可以向被她惯坏的同事说出这么一句话:“电话不会装?那就不要用啊。”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读后感(七)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具体来说是讲完美主义的危害及其科学应对策略的一本书。在不那么“完美主义”的人眼里,这个词汇就像一个形容人格特质的中性词,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时候还觉得自我标榜“完美主义”的人往往成功并且有一点点引以为傲。但是,作为一位“完美主义”者,其中苦楚还真是不少,为了精益求精,我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内心充满焦虑,生怕失败到来;有时候,为了避免失败而保持“完美”,我们时常拖拖拉拉,所以,号称有“拖延症”的人十有八九是个傲娇的完美主义者。我们不光要求自己达到一些严格的标准,还往往要求身边的人也达到同样的高标准,可是别人往往无法实现我们的期待,所以失落、愤怒也是家常便饭。作者是来自加拿大的两位优秀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而且咖位很大,其中马丁·安东尼为加拿大心理学会前主席、瑞尔森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及教授、圣约瑟医院焦虑治疗与研究中心科研部主任;理查德·斯文森为麦克马斯特大学健康科学学院精神病学与行为神经科学系荣誉教授及前任主任、圣约瑟医院焦虑治疗与研究中心医学顾问及精神科前首席医生。两位作者的作品已经有很多种出了中文版,如《心理自助系列:羞涩与社交焦虑》《不焦虑的生活》《克服恐惧感和恐惧症》《行为疗法》等,足见两位作者的专业背景之深厚。另外,不要因为作者的学术做得好就恐惧了,其实这不是一本大块头的专业书,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给被完美主义困扰的人提供实质行帮助,所以,我觉得小清新的封面更能体现作者的用意,就像斯蒂芬·威廉·霍金写《时间简史》并不是为了阐述专业问题,而是为了普罗大众能够从物理学中有所收货、有所了解一样。为此,作者别具心思地加入了很多生动、形象的小例子来帮助我们在保持兴趣的前提下获得专业、科学、已经得到证实的应对技巧。为了不使本书的讨论范围大而宽泛,作者特意指出,他们只剖析完美主义的危害及根源,并主要从认知行为疗法入手来提供解决对策。因此,这本书的逻辑架构是特别明晰的,还附带有各种各样的练习和评估表,以便使用者可以量化自己的问题的严重性或者跟实在地检验恢复的效果。作者在本书中精妙地总结了完美主义者的共有特质:对自己或者他人抱有很高的标准或期待,而这种标准或期待往往是无法达到的。而一旦无法达到这种标准或期待,完美主义者往往就容易产生大量心理问题,例如因为总是达不到标准而对别人进行的无理苛责或者表达愤怒,为了保持完美身材而节食,从而造成饮食功能紊乱,为了保证完美而无法完成任务时的焦虑或者抑郁。作者同时分析了完美主义者的思维和行为,以及如何运用认知策略才改变完美主义的行为和思维,真心挺有道理,正在实践中,希望同样为“完美主义”困扰的小伙伴们一起努力!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读后感(八)

相信大家平时都或多或少关注过星座吧,记得之前身边的人相亲的时候还碰到对方长辈拿星座来看双方是否匹配,是否合适,这里面到底有多少可信度这里不是讨论的重点。我之所以提起星座,是以为在我们日常所提起的这些星座里面有一个星座还是比较有特点的,那就是处女座。旺旺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很看到这样的情形,如果有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是想要追求完美,想要将身边的一切都收拾的井井有条,无法容忍任何混乱等等,这个时候我们都会开玩笑的说一句:这人是不是处女座呀?网上也有相当多的搞笑段子来调侃处女座(没有任何恶意哈),可以说处女座的人只是一个引子,这里想要讨论的是追求完美主义的人。追求完美,可以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这么想过。

但是如果一昧地追求完美真的好吗?这个问题可以说在各个年代都有争论,但是有一点毋容置疑的就是如果追求完美走上极端的话那也是不好的。虽然知道走极端的好,但是如果想要说清楚还是比较有困难的。这本《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由加拿大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安东尼编写,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为什么太追求完美会不好,通过书中的十六个章节来将完美主义从外至里层层抽丝剥茧,系统的为读者展现出来。可以说作为读者我们可以通过本书来审视自己的行为,可以来检视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过头以及如何来避免过分追求完美。

例如书中的第七章“改变完美主义思维”就列举了一些方法将完美主义思维从完全抽象的形式具体转换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这样更方便读者来参考或者采纳实践书中的建议。而且书中还附有相关的练习,例如‘练习7.1 改变完美主义思维的日记’里面就提高了两个模版来方便我们模仿。

整本书阅读下来,我认为本书的实用性还是相当强的,但是也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我要提醒其他读者:不要力求完美地要求自己做到书中的所有要求!希望这本书能够给那些过分追求完美主义的人一些帮助。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读后感(九)

关于完美主义,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导演过《泰坦尼克号》的詹姆斯·卡梅隆,很多人说他是完美主义者,很难相处。 但是,他自己可不是这么认为的。他说:“别人说我是个完美主义者,但我并不是。我只是崇尚正确,无论做什么事,我都要做到正确,之后便转向下一件事。” 可见,在这个蜚声国际的大导演心中,追求卓越和完美主义是有区别的。 那么,这个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在《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这本书中,给出了精准的答案。 .完美主义者倾向于拥有难以达到的或根本无法达到的高标准和高期望。 .虽然拥有高标准常常是有益的,但是完美主义的过高标准,实际上恰恰妨碍了他们的表现。 .完美主义常常与其他问题联系在一起,例如焦虑和抑郁。 可见,完美主义的标准和普通的高标准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在,完美主义者的标准过高,很难达到。而且一旦达不到他们的高标准,就会引来很严重的心理问题。 那么完美主义分为几种类型呢?心理学界基本倾向于,把完美主义分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自我导向型完美主义、他人导向型完美主义,社交规定型完美主义。 自我导向型完美主义,是一种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不可能达到的高标准要求的倾向。这些标准是自我强加的,而且倾向于与自我批评相联系,同时无力接受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当自我导向型完美主义与生活中的负性事件或者可感知的失败相结合时,可能会导致抑郁症。 他人导向型完美主义是一种,要求他人达到自己不切实际的高标准的倾向。他人导向型完美主义者,经常无法将任务委托给他人,因为担心他人无法完美地完成工作。他人导向型完美主义者,也许经常会出现极度愤怒,难以处理关系中的压力等问题,以及其他一些与对他人过高期望有关的问题。 社交规定型完美主义,是一种假定他人对自己有无法达到的期望的倾向。而且社交规定型完美主义者相信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必须达到这些高标准。不同于自我强加期望的自我导向型完美主义者,社交规定型完美主义者认为,这些高标准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社交规定型完美主义可能导致愤怒(针对对自己有不切实际高标准要求的人)。有可能导致沮丧,如果自己没有达到高标准的要求。或者社交焦虑,害怕他人评判。 那么具体怎么样地克服完美主义呢?书中给出了具体答案。需要的朋友可以自己找书来看。愿大家都不被完美主义束缚~活出卓越又精彩的人生。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读后感(十)

关于完美主义,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导演过《泰坦尼克号》的詹姆斯·卡梅隆,很多人说他是完美主义者,很难相处。 但是,他自己可不是这么认为的。他说:“别人说我是个完美主义者,但我并不是。我只是崇尚正确,无论做什么事,我都要做到正确,之后便转向下一件事。” 可见,在这个蜚声国际的大导演心中,追求卓越和完美主义是有区别的。 那么,这个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在《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这本书中,给出了精准的答案。 .完美主义者倾向于拥有难以达到的或根本无法达到的高标准和高期望。 .虽然拥有高标准常常是有益的,但是完美主义的过高标准,实际上恰恰妨碍了他们的表现。 .完美主义常常与其他问题联系在一起,例如焦虑和抑郁。 可见,完美主义的标准和普通的高标准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在,完美主义者的标准过高,很难达到。而且一旦达不到他们的高标准,就会引来很严重的心理问题。 那么完美主义分为几种类型呢?心理学界基本倾向于,把完美主义分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自我导向型完美主义、他人导向型完美主义,社交规定型完美主义。 自我导向型完美主义,是一种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不可能达到的高标准要求的倾向。这些标准是自我强加的,而且倾向于与自我批评相联系,同时无力接受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当自我导向型完美主义与生活中的负性事件或者可感知的失败相结合时,可能会导致抑郁症。 他人导向型完美主义是一种,要求他人达到自己不切实际的高标准的倾向。他人导向型完美主义者,经常无法将任务委托给他人,因为担心他人无法完美地完成工作。他人导向型完美主义者,也许经常会出现极度愤怒,难以处理关系中的压力等问题,以及其他一些与对他人过高期望有关的问题。 社交规定型完美主义,是一种假定他人对自己有无法达到的期望的倾向。而且社交规定型完美主义者相信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必须达到这些高标准。不同于自我强加期望的自我导向型完美主义者,社交规定型完美主义者认为,这些高标准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社交规定型完美主义可能导致愤怒(针对对自己有不切实际高标准要求的人)。有可能导致沮丧,如果自己没有达到高标准的要求。或者社交焦虑,害怕他人评判。 那么具体怎么样地克服完美主义呢?书中给出了具体答案。需要的朋友可以自己找书来看。愿大家都不被完美主义束缚~活出卓越又精彩的人生。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读后感(十一)

前两天刚读完杰弗里•科特勒著的《改变》,是一部心理治疗系的书。今天再次翻开的这本书是加拿大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安东尼和精神病学大咖理查德•斯文森合作的《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是献给那些被完美主义困扰的人士。

我的身边还真有这样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总想达到极致。举个简单的例子,写个笔记,一定要一点涂抹都没有;做一件事,一定要故其前后左右,做到面面俱到。林清玄曾写过一个追求完美的故事,题目叫《追求完美的老人》,故事讲的是一位老人在年轻时发誓,要找到一位最完美的女人,娶她为妻。于是,他就开始满世界寻觅自己的完美另一半。60年后,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镇,有人看到了这位老人,就问他,还没找到吗?他说,我寻找60年了。难道60年您都没有找到一位最完美的女人吗?他说,我30岁时曾经找到一位世界上最完美的女人。人们又问他,为什么你们没有结婚呢?他说,因为那个女人也在寻找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读了这个故事你可能会哈哈一笑,笑过之后,你会反思一下吗?我们其实也都做过这样的事情,有些时候,追求完美也是一种病。

在这本书中,焦虑及认知行为疗法研究专家马丁•安东尼和理查德•斯文森会带你发掘完美主义的根源,探索完美主义对于生活的影响。现实中一些人想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对此有人会因此抑郁,有人会为了自己的所谓完美,把别人弄得心力憔悴。如果你的老版具有这样的特质,那么“恭喜你”,你惨了。一件事要做得漂亮,绝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一个团队的精诚合作,而且这个团队,还需要具备同样的高素质。老版如果是高人,而他的下属各个技能差,结果只有一个,老板被气死。我们都看过女排的比赛,特别是去年的奥运会,郎平指导的女排姑娘夺冠并非是以弱胜强。小组赛,女排姑娘没有发挥好,好悬被淘汰出局,可是进入决赛后,她们越战越勇,先后淘汰了自己小组赛时曾经输过的对手。有人说,那是郎平指挥得好,这一点我承认,郎平确实与众不同,总能带给大家惊喜,但同时大家也应该看到,郎平所带的队伍,并非是一只弱旅,她们也有骄人的胜绩,只是在那个时间结点,女排姑娘的奋勇拼搏,不服输的精神,让她们再一次一鸣惊人。有人说郎平指导的女排,以近乎完美的比赛节奏,让对手留下了遗憾和悲痛。我总觉得,郎平的高人之处不是她的技战术,而是她能把队员从很大的压力中解脱出来,让她们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不是为了夺取冠军而发挥失常。在奥运年,经常会看到一些竞技高手因为太想获得金牌而失去金牌。不得不说,过于追求完美,会让自己变得抑郁,焦虑,甚至惶恐。《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的作者在本书中就讲述了一些新的、被证明有效的应对技巧,帮助你克服犯错的焦虑,帮你改掉完美主义者难得的缺点。书中也讨论了完美主义与担忧、抑郁、愤怒、社交焦虑以及身体意象等问题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当你完成了书中的练习,你会越来越容易远离烦恼、享受生活。

追求完美是一件好事,但是千万别过了。不切实际地追求完美,只会给自己造成致命的伤害。但凡追求完美的人,都会给自己施加一些压力,让自己变得更完美。完美是什么?完美的结果是什么?有人希望别人做得完美,对自己的要求并不高,有人希望自己做得完美,对别人要求并不高,前者把别人累疯了,后者把自己累疯了,而结果呢?做了很多未必都是有用功,我觉得不论是希望别人完美,还是希望自己做得完美,前提是这件事是否有必要做得完美,如果事事都要做得完美,自然而然,没几个人能够达到要求,但是偶尔一次达到极致,就会带来一种扩散效应,女排姑娘奥运会夺冠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

我们做家长的每一次都希望孩子考出好成绩,自然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压力,而有想法的家长绝不会把这种压力传导给自己的孩子,高考过后,有人欢喜有人忧,为何?家长们不妨早点读读这本书,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下放松自己去参加高考,或许你就会收到意外的惊喜。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读后感(十二)

在1997年的电影《尽善尽美》中,杰克·尼科尔森(Jack Nicholson)饰演一位强迫症患者。在电影中,这个角色非常害怕污物(他只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吃饭,而且有强迫性洗漱仪式。他会很严格地进行一系列的活动,他每天都去同一家餐馆的同一张桌子用餐,并且只接受特定的服务员服务。虽然看上去好像十分机械可笑,但是相信现实生活中大家肯定也有这一些自己才知道的小习惯,例如出门之前一定要检查很多遍是否锁好了门等等行为。这些小习惯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只是有点麻烦,但无伤大雅,但走了极端也可能成为不少麻烦,完美主义就是这样的一个极端,想要很多事情做到尽善尽美,一切流程畅通无阻,在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今天基本上是完全达不到的情况,给很多人带来了困扰。

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书名为《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由马丁·安东尼和理查德·斯文森共同撰写,前者是加拿大心理学会前主席,瑞尔森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及教授,圣约瑟医院焦虑治疗与研究中心科研部主任。已出版25本图书、100多篇学术论文及专著,主要涉及认知行为疗法、焦虑障碍领域。后者是麦克马斯特大学健康科学学院精神病学与行为神经科学系荣誉教授及前任主任,圣约瑟医院焦虑治疗与研究中心医学顾问及精神科前首席医生。二人在本书中讲述了完美主义的定义起源,对于个人的影响,和行为思维的关系,再讲到如何改变完美主义思维的计划步骤,本书后半部分具体讲述了各种完美主义的体现例如强迫症、抑郁担忧等等,有类似情况的读者可以着重阅读相关章节。

开篇本书对完美主义进行了定义,并和其他一些可能混淆的概念进行了区分,譬如适当的高标准就不属于完美主义。作者提到,虽然完美主义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是他们存在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倾向于拥有难以达到的或根本无法达到的高标准和期望,并且这种标准期望会妨碍他们的表现,完美主义还常常与其他问题联系在一起,例如焦虑和抑郁。符合这些定义的读者可以尝试思考,自己身上的完美主义起因如何?是因为从小长成的环境?还是曾经的经历导致有这方面的问题?了解完美主义的起源是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一个步骤。

接下来作者谈及了完美主义的影响。其中包括了各种各样方面的情况,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看到某个例子自己身上也出现过,但当时确实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也没觉得有何不妥。亦即本书在谈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时提到如果你因为没有得到A而一直抱怨,可能会冒犯到为了得B或C而努力的朋友,对我像是当头一棒,因为我自己确实出现过这种问题,我最好的朋友高中跟我差不多水平,高考失败去了一所不知名学校读马克思,后来读研也是一个不算很知名学校的会计硕士,我有时候会说一些自己申请学校没能申请上TOP校的遗憾,她也只是安慰我。读到这里真是后知后觉认识到,她应该也是抱了很大的耐心和宽容在听我说我的烦恼,我却不会理解她的心情,还好朋友一直宽容,不然友谊也是快要破裂了。除了工作学习生活等等,作者还着重介绍了几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也和完美主义紧密相关,例如抑郁、广泛性焦虑和担心、社交焦虑和强迫症行为等等。

在一些基本的问题讲完了之后我觉得本书的关键内容在于阐述了完美主义与思维行为的关系以及如何去制定改变计划和进行改变。本书给的内容非常详细,而且在步骤方面也是写得很有操作性。我觉得这里一个很大的重点在于我们都需要认识到克服完美主义的一个基本点在于,你要去理解自己是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的,每一个行为背后的理由是什么,这个理由才是关键所在。因为正如本书所说,“人们往往不是对事件本身做出反应,而是对他们对于事件的解释做出反应”。对于一个事情的不同解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结论,例如台上演讲时如果卡壳,有的人可能觉得这非常正常无所谓,一笑而过不是很在意,有些人却会一直担心焦虑,生怕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误造成很大严重的后果(本书也提到这是完美主义思维的一种亦即灾难性思维)。很明显后者的思维方式就更容易让人觉得焦虑难受,以致于难以继续好好演讲或是害怕这种场合。本书列举了很详细的完美主义思维模式,并且对比给出了一些替代性思维模式参考。例如“ 完美主义表述:‘我该怎么办?我的英语考得很差。’替代表述:‘这次考试的成绩不太可能会影响到我一年后做的事情(我的工作、收入、人际关系等)。’”改变思维方式通常就是克服完美主义的第一步。

在认识到自己的思维之后,改变有如下四个基本步骤:识别完美主义思维、列出可能的替代思维、思考原有完美主义思维和替代思维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选择一种更加现实和有益的方式来看待问题。其中我觉得对我最有启发的一条就是容忍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为我是一个工作上喜欢严谨认真的人,喜欢列步骤做事情,因此在团队工作时就很容易因为一些控制之外的小事乱了节奏,其实再想起来却并没有很大影响,因此本书建议的方式是,在不确定性出现时,问自己这种不确定真的会带来什么问题吗?每一种可能性的结果是什么?在问完这些问题之后,通常你会发现情绪就好很多了。

高标准固然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但是完美主义在影响到正常工作学习之后确实应该被纠正而不是任其自然发展。读完本书最大的感受是,一些可能日常生活中对于我们造成困扰的思维方式,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更加深层的因素在作怪,因此只有仔细地了解评估自己这些心态的由来,再辅以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克服完美主义给我们带来的问题。希望每一个被完美主义困扰的人都能从本书找到答案。能够像歌词里说得那样,笑迎浮生千重变,而非为所有无法掌控的事情惴惴不安。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