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摄影美学七问读后感1000字

摄影美学七问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04 08:30:34
摄影美学七问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12-04 08:30:34   小编:

通过阅读《摄影美学七问》,我对摄影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七个问题,引发了我对摄影美学的思考。文章内容简洁而有深度,让我对摄影的表现形式、构图技巧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这篇文章启发了我对摄影的热情和探索欲望。

摄影美学七问读后感第一篇

身边摄影爱好者朋友大多是器材党,他们经常和我谈论他们的设备更新,谈论如何花上几个小时等待日出日落、潮起潮退、飞鸟走兽......然而作者所谈论的摄影美学是超越技术和构图的摄影本质。是瞬间的故事或者延伸的含义,是纪实或者情绪的表达,是意识形态。很难得在众多摄影速成和作品集锦中有这么一支探讨摄影本质的清流

摄影美学七问读后感第二篇

最初拿起相机的时候我就有疑问:什么是好照片,为什么好,好在哪里。一些书籍和平时感悟也仅仅是提升直觉,觉得这样的照片会是好照片,依然说不出所以然。所幸我遇到了阮义忠先生的《摄影美学七问》。

市面上的摄影书籍分三类:技术指导类、史料类、评论类,首类占九成以上,评论类极少。摄影技术类书籍只能告诉我怎样拍好照片,却回答不了终极的疑问。《摄影美学七问》是本摄影评论类的书,且是一本难得的全面系统的摄影美学著作。它虽然没有完全解开我的疑问,但让我找到了寻找答案的方向。

在序文里,阮先生关注到了当前的手机摄影,“手机摄影尤其使大家不再注意周遭环境,只对自己有兴趣。今天穿了什么、吃了什么、去了哪儿、跟谁在一起都变成了照片,强迫亲友分享。事实上,人们已把自己变成了情感绝缘体,对旁人丝毫没有了解的兴趣。”我觉着如今“声音太多,没人在听“的现象不能怪手机,那只是一种表现。相机就像铅笔,只是工具,拿来进行艺术创作,捕捉万事万物的意义,并表达分享,永远是少数人的事情,不用苛求所有人都如此。不过缺乏交流的漠然世界也的确让人灰心,就像阮先生所说,”有人分享、共鸣的世界才是温暖、幸福的,也才能看到希望“。

我发现,在文艺和体育方面,做的越好的人越是痴迷,越是痴迷做的越好。这是为什么呢?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一件事物,就会从普通的兴趣层面转向成为一种信仰。所以这本书阮先生的发心也是希望唤起爱好摄影的人对这门艺术更深一层的思考,从兴趣层面跨入信仰。

真正的热爱摄影是逃不开和我一样的疑问的。要回答,必须先回答什么是摄影,能概括出定义的内涵和外延,然后才能为此设定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但是从哪个角度以哪种方式来定义概念呢?从技术的角度是无济于事的,例如摄影是用光学设备记录影像;需用对艺术进行分析的角度来定义才行,即从表现与存在的关系来说明,这是此书的第一部分:摄影与存在。

这本书包括七个部分,即”七问“。第一问:摄影与存在。我从书里得到的答案是,摄影和绘画、文字艺术一样,是对存在的主观表达,不同的是表达的方式和语汇。有何不同呢?如今的绘画和文字艺术已经几乎不再依附眼前的客观存在,他人的经验和思维的想象都可以作为表达对象,但摄影比较特殊,它必须依附与眼前的客观存在,否则就不成为摄影。接下来书中主要讨论摄影在艺术创作上的特征,以及具体有哪些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语汇等。包括其它问:“摄影与心理”、“摄影与伦理”、“摄影与批评”、“摄影与科技”、“摄影与表现”、“摄影与人文”。

可什么是好照片呢?虽仍没有准确答案,但我从书中得到了不少有益的启发,例如:其一,好的照片本身具备欣赏价值,而不是照片表现的存在。也就是当人在看照片时,不是只能看到照片拍到了什么,不仅仅是”你看那时的谁谁什么样子,那里的风景有多漂亮”,而是照片本身有多美。或许可以概括为好的照片需要有主观意识的表达,而不仅仅是客观的记录;其二,好的照片同其它类型艺术一样会有风格,会有对美的关怀,需要把客观存在的美抽离出来,一样有色彩、结构、象征、情绪、价值观等等,具有符号性,不仅仅可“看”,还可”读“;其三,好照片需要关注主题,具备命题,有人文价值,为人服务,这就回答了开始所讲,分享并使人间温暖和幸福才是所有艺术的意义。

因此如何拍出好照片,对于个人来说,仅仅拥有摄影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这仅仅是前提和基础,综合的艺术修养是必须的,以及不断的实践和专研。还有阮先生提到的摄影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有声音,也有倾听。

摄影美学七问读后感第三篇

“纯摄影是一种追求摄影本质的努力。其实有一点像抽象画,本身即是一种‘后设’的态度。‘后设的态度’在抽象画上,就是以绘画语言为处理对象,而非去画现实物的再现;因此,纯摄影的表现,如果要拍一只杯子,就不一定是只把杯子的形状、功能表现出来而已。”

“纯摄影的野心越来越大,想统合别的艺术形式。比如说,以往摄影经常替观念艺术及地景艺术服务,达成一种表达的手段。但是现在却反过来,纯摄影想将原属于观念及地景的东西占为己有,比如说,摄影家做了一个雕塑来拍,或找一件废弃的房子,在上面画画来拍,纯摄影完全改变了摄影与对象的主从关系。它不去客观地记录,而是将对象改造成为它的影像语言。”

“我个人觉得台湾摄影家的作品,观察性多余诠释性,印象多于分析;大部分都十分侧重视觉形式上的美感表现,当我们排开形式的美感不去看,内容优势那么稀薄,因此形成十分极端怪异的影像张力效果,这并不是好现象。我们的摄影家缺乏一种有系统性的笨办法,长期去拍摄一个对象。用社会学的观点去看事件,才会让自己在视觉美的感动上稍微冷静一些,而这也是他们所缺乏的。”

“纯摄影本根就是要打破存在物的‘直接指涉性’。在1922年史蒂格利茨就曾写过这么一段文字:‘我很早就在瑞典拍摄天空的云朵,我希望借着拍云来让我发现,我拍了40多年的照片,到底是在拍什么?我要透过云把自己的人生哲学放进去。云没有任何的特殊性,它是完全自由的,所以我才选择云……我要逐渐让我的照片看起来更像照片,而不是云。当别人在看我的照片时,就会比较自由,而不会被我的拍摄对象所绑住。’”

“史蒂格利茨并不希望别人借他的照片来认识对象,而是要观看者透过照片,反过来认识自己内心的影响,也就是所谓的‘心象’吧。这一套说法就是心理学上的‘投射’projection与‘共感’empathy,也是纯摄影的对应思想的核心所在。”

“用符号学的观点来看,报道摄影要用有直接意义的符号,而纯摄影却要用一个没有具体形象的‘语义场’。”

“沙龙摄影有两个大问题,一是依赖器材,二是依赖对象(夕阳、莲花、水滴)。摄影家完全以被动的态度来接受对象,他只是在经营他所看到的东西而已,一点也触及不了心灵的层面。我们几乎无法从照片上看出他们到底以什么样的观点来看夕阳和莲花。所有景象都是被抽离、虚构的,这是没有根的影响。如果一位摄影家没有透过拍摄的对象,在拍摄过程当中,了解照相机与他的关系、他与对象的关系的话,就等于没有人文精神。” 至少要放进自己的存在。

“我们不应该只拍物体的形貌,而应该拍出它存在的意义。”

影像文法的建立:

(1)史上第一张照片是尼普斯(Nicephore Niepce)于1827年拍出来的。尼普斯是轮船的蒸汽机工程师。直到1813-1815年这段时期,他才开始接触石版画的制作,而立刻被化学材料的变化所吸引。尼普斯试着在石板上涂上感光材料,曝光的部位会变硬,不会被酸性溶液腐蚀。反之,没曝光的部位就会被蚀刻成纹,这样的石板,就可印出图样。慢慢地,尼普斯将感光和腐蚀两个步骤区分开来,催生了摄影。

(2)达盖尔(Louis J.M. Daguerre)使影像的固定技术和清晰度达到最高峰。但达盖尔使用镀银铜板底片过于昂贵,且复制过程麻烦,从而无法普及。

(3)塔伯特的纸底片容易复制,虽有清晰度不够的缺点,但这项科技却能普及。

(4)1870年,赛璐珞片的发明,综合了达盖尔与塔伯特的长处,而完全没有前两者的缺点,奠定了摄影之复制性及传播功能。

(5)在片基的革命性改良之后,底片感光度也大幅提高,促使小型相机产生,便利户外摄影。

汉宝德:“艺术家最大的工作往往就是选择,而照相机的科技发展,正逼使摄影家步向艺术的要害处。……拿古代的园林艺术来说,常常是在自然环境中间,找一块地方来做,在没有挑之前就是自然,挑过之后就是艺术了。你并没有改变什么东西……但是因为经过你的挑选,甚至你把房子摆的面对景观的位置,也会成为艺术。”

黄春明:“如果你一开始就想把什么人生哲学表现在作品里,那就注定了这个作品的失败。创作应该是——你在平常生活中即追求理想,这样你对什么事情都会有观念、观点的,你内在有这些东西,很自然就知道要拍什么,在什么时候按快门。如果你平常没有,等要表现时才开始把眼前的对象和人类的什么什么扯在一块,那就完了。”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