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教授》是一部温馨感人的小说,讲述了一位母亲在经历离婚后,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努力奋斗的故事。小说通过描述母子之间的爱和成长,展现了家庭的温暖和力量。读后让人感动,引人深思,让人更加珍惜家庭和亲情。
《妈妈教授》读后感(一)
这本书的对象是生育学术两把抓的女性,给有生育想法的女性找到一条学术道路,以及展示未来可能会遇到的麻烦。可能是我本身没有强烈的生育欲望,看完后更不觉得生育有什么好处。但是学术研究的部分还是有些帮助。比如申请课题项目、拓展人脉等等,倒是解答了不少疑惑。
最后一句提醒了我,自己的聪明和能力应该被更多看到才对。
我也参加过这种没有含金量的参编,但还好并没有拿出自己好的研究。确实这种度不好拿捏。
这应该是我下一步要考虑的。
不太了解国内的出版社是不是在不出版的情况下也会仔细审稿。
这点我确实之前没想到过,以后可以多尝试。厚脸皮就行。
读完这本书发现学术女性困境在全世界都存在,且在美国这种孩子应该由母亲亲自(甚至是全职)照料的观念更加根深蒂固。这本书多少有点“水土不服”,我们评职称和美国申请终身教职也不完全相同。发展路径也不一样,选择性参考就好。总之,虽然不是一本女性主义的好书,但仍然展示了多种可能。(看来书还是要通读,不知道在什么犄角旮旯能找到点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妈妈教授》读后感(二)
关于职场、关于做学术、关于成为母亲、关于如何在学术界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这是我迄今读到的最好的关于“妈妈教授”的书,没有之一。强烈推荐给同样处境的妈妈教授们。如果你没有时间去读所谓的“闲书”,如果你的时间只允许你读一本,相信这本书将成为你目前最好的选择。书里面的每一句话,都让我深刻感受到:这两个妈妈教授作为过来人,是有多么诚心诚意地告诉我们,这条路,怎么走会比较好。虽然我们不可能事事做到完美,但无需质疑:“你可以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学者、一位认真投入的老师、一位慈爱细心的妈妈。”(p. 81)——我们女性教授们完全有可能成功将学业和家庭结合起来。
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一位母亲,左半边身体穿着正装,左手拿讲义(又或许是论文?);右半边身体穿着家居服,右胳膊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背后则是无数双无形的手,做饭、喂奶、读文献、回复信息……把妈妈教授们那种手忙脚乱、鸡飞狗跳的生活日常描绘得淋漓尽致。
“做研究应该是你钟爱的事业,也是你选择读博的初心,让你感到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为什么众多资深教授已经完成所以的晋升任务,却还在不停地发文章?因为他们乐在其中。这是一种人生乐趣,一种自我满足。做研究能够让他们游历胜景,与有趣的人相识相知。”(p. 150)回想当初,是恩师带领懵懂无知的我走进学术的圣地,并始终以她对学术的热忱和敬畏之心感染着我、激励着我,让我能够真正地出于一种情怀、一份信仰投入到学术研究这份工作中。自从选择了这条路,就从未有过后悔或怀疑。我始终坚定地认为,做学术是我的天职,是我终生的志趣之所在。如果有来生,有来来生……我依旧会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学术研究这条道路上。如果你对自己是否适合走这条道路存在质疑,那么请问自己这些问题:“我为什么要追求精神生活?我所在领域内的学术争论会吸引我、启发我吗?我是否能够沉下心独立工作,推动我所在研究领域的集体知识发展?我能应对任何多产学者职业生涯中都会遭遇到的拒稿吗?我是否愿意接受个人生活妥协和物质牺牲,这样就可以生活在精神世界里,与一群重视学术抽象领域有如重视美味浓缩咖啡的人一起工作?”(p. 64)记得恩师在我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有一点骄傲地跟同门们讲,我是屁股最重的学生(此处为韩语直译)。其实是说,我是最能坐的住板凳的学生。是的,从早晨9点左右来到研究生院图书馆,除了中间出去吃个饭,基本上一直到坐到晚上11点关门。也正因为这份努力,让我可以在三年半的时间里拿到博士学位。当你对自己该如何选择而犹豫不定时,请问你自己,是否可以坐的住板凳?在研究没有进展,或者没有得到想要的研究结果、不知道哪里出问题的时候……是否能耐得住性子,持续地进行阅读和钻研。
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的。相反,它通常是布满荆棘、暗潮涌动的。且不论平时是否有教学和科研考核的压力,仅凭前两年刚刚经历的非升即走的考核,就足以摧毁一个妈妈教授的精神状态。对于我自己来说,虽然非升即走的考核结果是圆满的,我也算是拿到了所谓的终身教职。但其中过程的曲折,难以言说。辛酸、焦虑、抑郁、不安等各种负面情绪,牢牢地笼罩了我三年之久。而这三年,正是我养育儿子的头三年。每日在喂奶、哄睡、安抚、备课、写论文等各种事务的折磨中,身心俱疲,痛苦不堪。“事到如今,难熬的时光都已逝去,我们也能更客观地做出评判:那段时间糟透了”(p. 148)是的,糟透了。我想不出除了“糟透了”之外,还有什么词能够更好地形容那段时间我的身心状态。“不论有没有孩子,进入终身教职轨道最初的五六年都是学术生涯中最具挑战的一段时间。如果这个时候有了孩子,无异于雪上加霜。”(p. 148)在此,深深致敬过去三年的自己。
在我写这篇书评的时候,我的儿子和他爸爸正在南京亲戚的家中玩乐。这是我第一次与儿子短暂分离。自从他出生到现在,在这接近五年的时间里,我第一次缺席他的夜晚。有过担心,有过不舍,有过牵挂……但现在,更多的是享受这难得的自由时光。真的,太难得了——一个完全属于我自己的周末。
很喜欢书中的一段话:“从事学术工作一开始像冲刺,但到后面它会变成一场马拉松。如果你在三十几岁拿到了终身教职,那么未来还有三十多年美好的学术生涯在等你。你的学术生涯会比育儿的时间更长久。那些出版的书、发表的文章、教过的学生跟你的孩子一样,是你馈赠给世界的礼物,值得喝彩!不论是做妈妈还是学者,都能让人获得满满的成就感,尽管尝试把两者结合起来会面临不少挑战。认清现实,但不要气馁。”(p. 248)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孩子,我也深深地爱着我的研究工作。尽管未来还有很多挑战在等着我,但我觉得,我可以越来越从容地、不慌不乱地去面对那些挑战。我想,这应该就是经验和阅历所赋予我的成长吧。
《妈妈教授》读后感(三)
女性在职业之中能够得到怎样的发展,历来都是一个需要着重关注的话题。这是因为漫长的历史原因,男女不平等已经成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而扭转这种观念的过程又面临着重重阻力。
对于普通的工作是如此,对于一些非常特殊的工作呢?对于一些高精尖领域的工作呢?女性又将面临着怎样的境地呢?她们是否能够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之中展现出自我呢,是否能够扭转对于女性不利的局面呢?
高等学院的终身教职,就是一项高精尖工作,它对于女性也会成为一道巨大的障碍。虽然现代社会女性教授已经越来越多,但却依然没有能够达到和男性同步的地步。而女性在成为终身教职的道路上也会遇到比男性更多的障碍,甚至很多障碍都会让女性不得不放弃,可这是公平的吗?有办法来解决这些障碍呢?
瑞秋·康奈利,大学教授,也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克里斯汀·戈德西,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是一位母亲,还是一位单亲妈妈。这样两位女性在成为终身教授的道路上,又面临了怎样的困难呢?她们是怎样克服的呢?她们能够给更多想在这一条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女性学者们提供哪些建议呢?她们合著的这样一本书《妈妈教授》就是在解答这些问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女性在成为终身教职上有着严重的障碍?因为在步入学术圈的头几年是她们学术的关键时期,必须在这时取得良好的成绩,为自己的学术打下基础,才有可能更进一步。这就需要大量的阅读、研究和书写论文。而这一时期恰好撞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往往就让女性面临着学术和生育计划的严重冲突,这种冲突有时还是不可调和的,这就让很多女性在这是放弃学术,退居时间更充裕的二线。
那么有办法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吗?两位“妈妈教授”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其实两者是可以同时兼顾,也能够同时兼顾的。那么具体要怎样去处理这种关系呢?在这本书中有着大量切实可行的建议,就是帮助女性们去度过这样一个艰难的过程。
当然代价也是必然存在的,毕竟怀孕、分娩以及哺育都是女性的任务,都是需要占用大量时间的。这也就让女性们对于时间的管理要求极为严格,在生育上所消耗的时间必须在其他方面补回。所以每一个能够成为“妈妈教授”的卓越者,都必然是时间管理大师,也必然牺牲掉自己其他的娱乐时间。
这就让“妈妈教授”们出来学生和养育孩子之外,不再参与其他额外事物,这就包括本书作者们给其他女性教授们提供的调查问卷。它们往往都被“妈妈教授”们忽略了,不希望让填写一张调查问卷来占用自己的时间。
当然妈妈教授能够成功,依然还需要着其他方面的支持,这包括但不限于丈夫的支持、社会机构的支持,这必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又不是一个不能完成的过程。 为了自己职业的生涯,这也是一个值得坚持的过程。所有女性朋友们都可以读一下这本《妈妈教授》,了解在高压的学术圈,妈妈们都可以突破重围,取得成功。那么其他方面,女性们也依然可以成功。而这本书中的建议对于所有女性成功都具有指导意义。来阅读一下这样一本,了解一些过来人所提供的建议,助力自己不断的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