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正式开始。在这一天,春雷开始频繁响起,冬眠的动物也开始苏醒。人们开始忙着种田、养殖,准备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惊蛰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日子,让我们一起迎接春天的到来吧!
第一篇
二十四节气中,我最喜欢惊蛰。
惊,春雷滚滚,自带音响效果,是老天爷在玩摇滚乐呢!气氛不同凡响。蛰,自带动漫效果。小虫虫们被老天爷的摇滚乐惊醒了,蠢蠢欲动,挥舞着小手小脚小翅膀,出来探索新世界了。
春雷滚滚,春雨绵绵,惊蛰到啦!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蚕的习性和养育方法,我也开始了我的养蚕大记。
我用我的零花钱拜托妈妈在网上买了一大堆蚕,都是二龄的。这种蚕叫金丝蚕。据说,金丝蚕吐出的丝是金色的。
我的金丝蚕超级能吃,每天要吃掉一大半袋桑叶。每天下午,我都要到金山公园去采摘桑叶。采摘的桑叶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干,不然蚕宝宝咬不动。同时桑叶上不能有太多的水珠,水珠太多蚕吃了要拉肚子。每天我都把采摘的新鲜桑叶用保鲜膜密封好带回家。因为只要桑叶上带有一点儿异味,蚕宝宝们都坚决不吃。哎,我的这些蚕宝宝怎么这么挑剔呢!
每天早上,我会为蚕宝宝清理残便,并放入新鲜的桑叶,供他们食用。经过我的精心养育,我的蚕已经长到五龄了,马上就要吐丝啦!我迫不及待地叫妈妈在网上给我买个“蚕结丝网”。
我兴奋地把要吐丝的蚕豆放在结茧网上,哇,没过多久,结成的茧居然有69个。金色的、白色的、淡绿色的……不久的将来,它们会化茧成蝶,产下蚕卵,明年惊蛰又变成小蚕……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有说不出的高兴。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养蚕,更不会忘记那可爱的蚕宝宝……
第二篇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了,风不再凛冽反而夹杂着一股燥热,天地间的一切仿佛被那暖烘烘的太阳同化了吧。云淡风轻,嫩柳抽芽,微波荡漾。操场上绿草如茵,那种叫不上名字的树也发出棕红色的芽。秋天有飘零落叶铺成的毯子,现在同样有杨树落下的“毛毛虫”铺成的别致的地毯。
商业街上过往的人熙熙攘攘,距离一近,就能真切的感受到对方身上那种朦胧的热气。看到有人吃着在冰雪时光买来的冰激凌,着实羡慕,看到有人喝着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镇雪碧,那叫一个眼红。当我还穿着棉袄的时候,别人已经换上了褂子;当我换下毛衣的时候,别人已经穿上了短袖,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慢了半拍,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经过跳跃性阶段,最终换是追上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换上了短袖。
中午的太阳总是那么的光芒万丈,在操场上些许站上一会儿,身上就热的出汗。原本能够跑好几圈的同学,也不情愿再跨出步子了,一圈一圈的在操场上慢悠悠的走着,一边说笑一边埋怨着如此炙热的天气。
晚自习过后的操场是最热闹的。高亮度的照明灯不再像冬天那样辛勤的工作,默默的熄灭留给同学们一片漆黑的,有星星眨眼睛的,安静祥和的夜晚。温度也不算是很高,跑起不来也不会轻易的出汗,热爱跑步的同学们身影倏忽而过,一对对甜蜜的情侣们恩恩爱爱的围着操场一圈又一圈。此时我更喜欢跑个痛快,然后找个安静的地方静静的思考,自由的想象。
睡觉的时间到了,一番洗漱,盖着一床被,就这样舒舒服服的酣眠。
第三篇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节暖日融天,和风扇物。惊蛰到,我们一起迎接春天。
惊蛰是春季中立春以来第三个节气,已没有了冬天的寒冷。这时,天气回暖,春雷始鸣,万物复苏,大地活了起来。那些冬眠的动物也在春雷“隆隆”声中醒来。惊蛰时节,各地习俗也有不同,最有趣的是“吃梨”。苏州及西山一带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谚语。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了梨可以让害虫远离庄家,保全年有好收成。因此那天全家都要吃梨。这样的习俗也太有意思了。惊蛰到,天气暖,雨水多。农民们也要开始忙绿了。他们播种各种农作物,只要勤恳干活,一定有丰收。因此有了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惊蛰叫醒的不只是那些动物,还有我们呀!我们也应该立下目标,并为目标努力。我要和农民伯伯一样勤勤恳恳学习,不浪费时间,争取也有丰收。
第四篇
“妈,水烫吗?”奶奶仰起头,问祖奶。祖奶艰难地摇了摇头,于是奶奶坐在了那个棕红色的木凳子上为祖奶洗脚。那个凳子是奶奶出嫁时的嫁妆,上面刻着精致的花纹,原本发亮的颜色也因年代的久远而褪掉了。
凉风吹拂着她们,祖奶伸出手,缓慢地为奶奶理好被风吹乱的发丝。奶奶抬起头,像个孩子一般对着祖奶憨憨地笑,然后她起身,蹒跚地走到了窗边,关上了窗户,重新坐回凳上。
祖奶的口水顺着嘴角往下流,滴进了木盆中,奶奶注意到水中泛起的层层涟漪,抬头一看,扑哧一声笑了。她立刻起来,擦净手,用身边的手绢为祖奶擦干净嘴。她轻轻地为祖奶揉搓着脚。那是何等小巧却饱经沧桑的脚啊,三寸金莲,脚骨定是被压弯了。奶奶轻轻舀起水,撩在那双布满皱纹,竟有些萎缩的脚上。
我耳边突然响起了一支曲子,是祖奶在轻轻哼唱,奶奶也摇晃着头跟着唱,这是……是奶奶在我儿时哄我入睡的摇篮曲!我听着这熟悉的曲调,看着祖奶在打着节拍,心中涌起了一种莫名的感动。
我就这样一直倚在门边,父亲从身后搂住我的肩,递给我一件衣服,说:“去给你奶奶披件衣裳,她光顾着我奶奶,忘了她自己。”我接过那件充满爱意的衣服,为奶奶披上,奶奶宠爱地望着我,笑了。
祖奶撩起发丝的动作,奶奶为祖奶擦涎水的行为,父亲的衣裳……仅仅是洗脚,却像连环扣似的,将四代人的爱融汇在一起。
这是惊蛰吗?偶然的画面,不经意的动作将我唤醒,这一惊蛰唤醒我,原来爱可以传递,原来爱是长久不息的。
第五篇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今年惊蛰在3月6日。惊蛰表示着暖和的春天要到来了,之前还是会很冷的。蛰就是指虫之类的动物还在睡觉。人们都说只要惊蛰一过天气就会渐渐地开始变暖,虫儿就会出来了。可是今年的惊蛰过后好像还没见到天气的变化啊。天经常下雨,于是惊蛰那天还是冷的。往年惊蛰的时候都是会打雷的,春雷一响,冬眠的动物就醒了。我在想为什么今年惊蛰没有打雷呢?也许今年的春姑娘想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春天吧。
惊蛰就像是春天的呼唤,也像是给春天吹起了号角。在惊蛰的时候,惊蛰像是把冬眠的动物召唤出来了,让它们开始新的生活。今年虽然没有打雷,我想冬眠的动物自己还会醒来吗?一定会的,你瞧路边的柳树都冒出嫩芽了,花儿也开了,鸟儿也叫了,大自然多么美呀!这时候连学校的山坡上的花园也变得五彩缤纷了。冬眠的动物怎么还忍得住呢?
我喜欢惊蛰这个节气,它把春天打扮得更热闹了。
第六篇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春季中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气温上升,天气变暖,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红梅也争相开放起来,这是多么的诗情画意啊!
常听爷爷说:“惊蛰育苗正适时!”说干就干,正好过两天就是植树节了,我和爸爸商量,决定去苗木市场挑选树苗,准备在田地里种一棵树。到了苗木市场,放眼望去树苗的品种繁多,有桂花苗,有香樟树苗,有榉树苗……经过卖树苗的师傅的介绍和多方面的了解,使我们更加懂得了如何挑选树苗。首先,我们要看苗木的根系是否完整;其次,要看苗木的高度和枝条分布是否合理;接着,要看苗木茎杆的粗细程度是否符合要求;最后,要看苗木整体的质量高低和健康程度。经过我们的精心挑选,最终选择了一棵榉树树苗。
买好树苗,我迫不及待地叫爸爸拿上种树工具去田地里种树苗。首先,我们确定好树坑的位置;接着就开始挖土,等坑挖好,爸爸就命令我扶正树苗,爸爸开始给树苗培土。最后,我们就给苗木灌溉水分,爸爸说:“水一定要浇透,使土壤吸足水分,只有这样才能使树苗成活。”栽树苗虽然辛苦,但是我乐在其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期待着看到小树苗茁壮成长的样子。
正所谓“栽树忙一天,利益得百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以后每年到了植树的季节,我还要和爸爸一起植树。
第七篇
2007太原中考满分作文:惊蛰
“先生,谢谢您唤醒了我。”
春去秋来,日升日落,一个个欢笑与泪水的记忆从我的脑海中逝去……
“明明,去把作业本抱回来。”先生说。我的先生是语文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个子不高,戴一个足有五斤重的眼镜,一天“之乎者也”的给我们念课文,所以,“先生”这个绰号就骑在了他的身上。
“哦,在办公室吧。”我是先生的语文科的课代表,可能是因为我在语文课上最捣乱或者语文成绩在班里最低。唉,又让我去干这干那,总有一天把我给累死了。我这心里总是和先生做对。可是不干怎么行呢?只有摆出一副自由散漫的样子去抱作业了。走到桌前,端起作业本就要回去,可是一个淡绿色的硬纸本映入了我的眼帘,右下角苍劲有力的三个字“日记本”又让我起了坏主意。嘿嘿,看看先生有什么秘密,在班里宣传宣传肯定会有很大的反响。一只胳膊夹着作业本,另一只就慢慢地翻开了带有书香的浅色日记本。
“咚——”作业本瞬间掉到了地上。又酸又涩的感觉一下子涌上鼻子。泪水在眼角不断挣扎奋力地冲出眼框。“明明这孩子不听话,有很大一部分是我的责任,明明没有妈妈,在他脑海里缺少着这份温暖。每次讲课讲到母爱时,我就不知怎么说出口……”
静寂,又是很久的静寂。我呆了,我真的发呆了。突然间我明白了为什么我屡犯错误却没有受到严厉的批评,为什么语文成绩很低的我会当了课代表,为什么我受处分而先生会落泪。为什么?为什么?这数不清的为什么瞬间变得这么明白……
初晨,一缕朝阳斜射在爬满露珠的小草上。先生,您就像“惊蛰”,唤醒了我那颗沉睡多年的心,也像一声春雷,唤醒了万千蛰居沉睡的生命。
“先生,谢谢您唤醒了我。”
在他乡,在远方,一首熟悉的诗词又在耳边响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八篇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知道怎样背诵那对我来说如同天书一般的二十四节气歌。不管它有什么意义,只要老师让我背诵,我都会用心背诵。那时,我对自然的变化一无所知。我只知道春天来了,大家都会脱下厚厚的棉衣,穿上轻便的衣服。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节气有了更深的了解,逐渐了解了民间谚语之中蕴含的深刻的自然规律。
当昆虫开始飞舞的时候,几乎一切植物都开始发芽,微风拂面,不再寒冷。阳光明媚,潮湿的空气之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带着这种感觉,我仰望天空。蓝天白云,长风轻柔。鸟儿似乎更加活泼,它们轻盈的身影穿梭在树梢的屋前,嘹亮的歌声仿佛向人们展示了春天的脚步声。柳树轻拂,婀娜的姿态改变了过去的笨拙,显得更加柔美起来,树枝随风舞动,给原本冬日固有的宁静带来了许多活力。仔细看山上,大地不再坚硬、冰冻,似乎有些松软的感觉。张开双臂,呼吸潮湿的空气。你的胸口会感到放松和快乐。
它不仅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也唤醒了懒惰的农民的心。他们会更加仔细地考虑今年的计划,最大限度地扩展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标。春天播下的希望之光,夏雨浇灌的希望之光,秋风吹拂的希望之光,将会红红火火,充满成功的喜悦。
冬眠的季节过去了,春天明媚,万物焕然一新。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刻,在这个充满奋斗的时刻,我们画出一幅美丽的心灵画卷,拾起年轻的心灵,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迈着人生的道路,走向理想的彼岸,心中的乐园。当我们醒来,我们将遵循自然规律的节奏。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将带着悸动的心进入人生的之下一个阶段,好吗?惊蛰带给人们的是希望和活力。
第九篇
“轰隆隆”一声惊雷响起,春姑娘敲起了大鼓,昭示着惊蛰的到来。雷声惊醒了冬眠的万物,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惊蛰日,阴雨绵绵,房檐上的雨水滴滴哒哒地往下落,犹如断线的珍珠般滋润着大地。深褐色的泥土中,那翠绿的小草吮吸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迫不及待地想要冲破黑暗,探出头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下午,雨过天晴,明媚的太阳照耀着潮湿的土地,小草经过一阵顽强的挣扎,终于钻破了土壤的束缚,冒出了尖尖的小芽,为大地增添了一抹新绿。
我在乡间的小路上漫着步,远远望见一片竹林,竹叶上滴落着一粒粒珍珠。竹林里十分幽静,听不见一点儿声音,能看见的,也只有外头那一棵棵如士兵般挺立着身板,严阵以待的竹子了。阳光透过茂密的竹叶,星星点点地照射到了地面上,将竹林黑色的面纱揭开了,竹林倾国倾城的美貌已露出了一丝。我将目光投向了地面,搜寻其它的景物。可不是吗?一棵竹笋赫然出现在我的眼前。它才刚刚冒出一点小尖,带着泥土,生机勃勃的!
慢慢地,更多的阳光射入了竹林,林子里亮堂起来了,我看见,在两棵竹子之间悬浮着一只似乎在挣扎着的虫子,定睛一看,是一张蜘蛛网,一根根青丝,交错地织着,既似田间的阡陌,又似机器中繁杂的电路。
惊蛰,是暖意融融的春水,是娇艳欲滴的桃花,是枝头跳跃的黄鹂,也是人们对一年美好的企盼。
第十篇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在雨水之后,春分之前。
惊蛰时节,春雷始鸣,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
深圳的惊蛰意味着雷暴天气开始增加,短时强降雨天气开始变多,按照气象台往年记录,惊蛰前后深圳都会出现第一次响雷,我想今年也不会例外。
惊蛰既然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我家种植的植物,养的盆栽,鱼缸里的金鱼也不例外。
家里阳台上种植的植物,前段时间叶子大部分都是灰黄色的,甚至还有些垂头丧气,即使我每天给它们浇水,尽量放在向阳的地方,它们仍然提不起精神,毫无生机。
立春前后,这些植物有所好转,颜色开始由黄变绿,到了惊蛰这段时间,这些植物像被施了魔法似的,叶子变得光亮起来,原来光秃秃的枝条上也能看到有些新芽冒出,向外一看,映入眼帘的已然是一片浅翠绿。
鱼缸里的金鱼好像也觉察到了惊蛰已经来了,冬日里无精打采,时不时还有几条翻白肚皮的金鱼,现在也恢复了活力,所有的金鱼食量开始增加,游动的速度也轻快灵活多了,有时还会顽皮的吐几个泡泡,为今年的生长开始发力。
由于疫情影响,在家里闷了一个多月的我,很无聊,趁着疫情高峰已过,周末我们溜到海边人少的地方赏了赏春色,温暖的海风吹在脸上很舒服,岸边的堤坝上有一排椰子树,有些树开了小花,有几棵还结了鹅卵石大小的椰果,宽大的树叶在暖风中摇曳,享受着惊蛰带来的春意。
我在海水不停冲刷的石滩上继续往前走,有趣的是,当我走到一座天桥下的时候,突然觉得胳膊一疼,我被什么东西蛰了一下,仔细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我被天桥上钓鱼的人的鱼钩勾住了衣袖,钓鱼的人不知道下面钩住的不是鱼,还在继续往上收线,原来钓鱼的人把我当成了惊蛰时节开始苏醒的一条海鱼。
下午时分,我们回家的路上,我还看到了许多其他开始复苏的小生命:发出了嫩芽的小草,开始盛开的勒杜鹃、焕发活力的兰花……
农谚语有“过了惊蛰天,锄头不停歇”,意味着以春雷为鞭策,农忙季节重新开始了。现在我们新学期开始了,今天我们学校也开始由普通网课变为讲授新知识,我也做好了开始努力向前的准备。
第十一篇
不知什么时候
你已经来到
当我知晓
是在失去亲人之后
你陪我可能不止二十年
还可能是三十年
或者更多
因为你的到来
我的命运就多舛起来
失去了亲人
失去了至爱
失去了人生中的好多美好
这是我梦魂音绕的二十年
寻寻觅觅
劳顿奔波
我多想和你失之交臂
你却是不请自来
挥之不去
却让我一步一步深陷其中
让我的生活蒙上阴影
何时才能拨云见日
风和日丽
我真的很期待
至少你能停下脚步
让我能苟延残喘
这是我梦魂音绕的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