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白洞》读后感100字

《白洞》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01 00:35:19
《白洞》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5-01 00:35:19   小编:

《白洞》是一篇令人震撼的科幻小说,讲述了一位科学家在研究黑洞过程中意外发现了白洞的存在。与黑洞吞噬一切不同,白洞则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信息。小说通过描述科学家的发现和探索,引发读者对宇宙奥秘和人类未知事物的思考。文字流畅清晰,情节紧凑有趣,令人难以放下。阅读后,我深深被作者对科学与未知的探索精神所感染,并对宇宙的无限可能性产生了深深的敬畏之情。

白洞读后感篇一

卡洛·罗韦利有多厉害呢?我的朋友里,喜欢理论物理和天体物理的,看见他的名字就尖叫着呼朋引伴开始ALL IN。我的朋友里,完全不看理科和科普、只读文学的,狐疑着开始看、看着看着也爱他了,甚至愿意接受我按头安利其他的量子力学科普书。

作为一个很喜欢读科普的读者,我对意大利人写的科普其实相当敬谢不敏——意大利的科学家们很喜欢写出枯燥乏味、调理完全不清晰、单纯堆叠理论和信息却不梳理内在关系、还厚得可以砸死人的科普(很科但是完全不普)。但是卡洛·罗韦利绝对不是这种让人恨得牙痒痒的糟糕作家,他是他们的反面——他是旁征博引,丝滑地信手拈来古典学和西方正典中的经典隐喻就能优美地把理论物理里虚无缥缈且数学门槛很高的概念和假说给一个零基础的读者把关键逻辑都讲明白的家伙。

如果这不是大神,那就没有神了。

我不打算评述关于白洞和黑洞的具体内容,大神说得比我好多了。作为读者,读有关黑洞和白洞的科普最引发舒适的地方就在于不断突破自己对时空的理解的限制,一点点挣脱我们所熟稔的欧几里得几何的世界观——为了适应作为人类的时空和维度的世界观、我们注定无法作为人类以肉身的沉重超越的世界观,学会用另一种视角看待世界——摆脱了作为人类的沉重肉身的视角、自我消弭但数学、时空和质量仍存的世界的视角,努力接近会弯曲的时空的概念。

虽然已经看了一筐理论物理和天体物理科普,我还是不知道要怎么整合这种时空概念,但并不介意这种模糊性。我就像一个喜欢大象的盲人,被卡洛·罗韦利和其他优秀的研究者与科普人带领着,今天摸一摸大象的鼻子、明天摸一摸大象的耳朵,虽然从没见过完整的大象,但还是很喜欢这个过程。

从黑洞到白洞,从霍金辐射到量子隧穿。卡洛·罗韦利给了我们一个奇异的解,把过去与未来统一,像涅槃一样超脱了时间的束缚。我忍不住想起七肢桶,这种奇异的生物在特德·姜的故事里生活在时间并非线性的世界,他们的视角在时间之外的更高处,可以同时俯瞰过去与未来。我忍不住怀疑他们是否来自白洞——虽然根据白洞理论的计算和推想,他们不太可能是七肢桶的样貌,也无从想象要怎样才能实现与地球人类的一次握手。《星际穿越》里的墨菲爹同理。

其实我有一本《黑洞真是黑色的吗?》已经在案头摆了大半年都没有看。24年似乎更关心真实世界的问题而不是遥远的想象。卡洛·罗韦利翩然到来,一如既往优美的写作和总能抓住最关键问题的科普似乎又帮我打开了去往宇宙深处的门。

星辰大海,也是一种浪漫飞行。

白洞读后感篇二

2019年4月10日21时,人类首张黑洞照片面世。这样一个过去一直在理论上被论证的物理现象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也让我们对于物理学的世界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其实我们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一直都是秉持在这样的过程,一直都是在不断的颠覆着过去,重塑着新的理论。日心说是对于过去的一次颠覆,牛顿力学同样是对于过去的颠覆,可是这些物理学结论在现在看来也都并不严谨,也都一次次的又被颠覆。

我们现在都知道太阳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当然日心说也就站不住脚,而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呢?也已经被相对论、被量子力学完全颠覆,我们对于世界、对于宇宙的认识又提升了一步。

而黑洞就是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当然它也是对于过去的颠覆。比如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就不赞成宇宙中存在黑洞这样的说法,可是现在他的观点也被颠覆。而且爱因斯坦的其他一些认知也都并不一定是完满的,我们人类对于未知的认知不断前进着。

那么什么将颠覆黑洞的认知呢?黑洞的定义是宇宙之中致密的天体,它是由恒星燃烧殆尽之后坍塌而形成,这一天体连光线都无法逃脱。 在黑洞内部呢?它只能变得更加致密,体积越来越小,质量越来越高。但这一过程必然是会有终点的,那么我们不禁好奇,如果黑洞的质量达到这一极限点,跨过了奇点,那么它的下一步会呈现怎样的发展呢?科学家们也就提出了关于白洞的假说。

卡洛·罗韦利,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而他在科普领域也成就卓著,现在他就以这样一本对于普通读者极为友好,任何人都能够读得懂的科普著作《白洞》带我们走进黑洞的科普之中,也带我们去认识黑洞发展极致之后所延展出来的白洞理论。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大量的我们能够理解的生活现象来解释深奥的物理学知识。比如关于黑洞,作者就以漏斗模型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而关于白洞,作者就带我们通过球体触底反弹的现象,来认识了白洞可能到形成过程,作者把白洞理论建立在黑洞的反弹之上。

当然作为一本物理学的前沿科学,这本书中还有着大量的物理学发展细节以及相关科普知识。我如果我们想深入的了解顶级的物理学,那就走进这本书,就用这本书中的相关科普来感受顶级物理学的魅力,来了解最前沿的知识,来探索我们奇妙的宇宙吧。

白洞读后感篇三

我是作者卡洛·罗韦利的铁粉,他写的每本书我都追。这本书是他对白洞的研究成果。

他研究白洞是在马赛与哈尔一起讨论一个想法:黑洞经过内部的量子隧穿效应变成白洞,但其外部可以保持不变开始,一直研究了九年,然后有了这本书。

罗韦利的研究建立在戴维·芬克尔斯坦1958年的论文《点粒子引力场的过去与未来的不对称性》这篇论文基础上。芬克尔斯坦的计算表明,如果我们接近视界并越过视界,我们的时钟并不会慢下来,我们周围的空间也不会发生任何奇怪的变化。就像一艘船越过地平线,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时,船上不会出现任何异常情况一样。

世界之网由这些时间关系编制而成。世上不存在统一的时间,现实是一张网,在许多可能互相交换信号的地方的时间之中织就。从近处看,视界是一个正常的地方。从远处看,它是时间静止的地方。这就是戴维·芬克尔斯坦领悟到的事。

漏斗底部,即我们下坠之处,有一些时空弯曲的极为强烈的区域。在那里,我们预计量子隧穿效应会介入。爱因斯坦方程并没有考虑到这些现象,它们被忽略了。爱因斯坦方程不适用于这些区域,我们失去了向导。

这两个论点都是从远离黑洞、看不到黑洞内部并假设黑洞永远是黑洞的角度提出的。用外部坐标对黑洞进行的描述是不完整的。

1974年,霍金做出了一个意向不到的发现:黑洞会散发热量。这也是一种量子隧穿效应。

罗韦利的观点并不是一个人的异想天开,萨宾·霍森菲尔德(Sabine Hossenfelder)也提到了类似的想法:黑洞视界禁锢了光以及速度慢于光的一切,但非定域性连接可以跨过视界,帮助黑洞内的信息逃逸,于是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暗物质其实是一种错误的归因,实际情况可能只是普通物质的引力会因为时空中的非定域连接而增长和扩散。

上述都是没有实证支撑的猜测,我对它们不是很感兴趣。我提到这些只是为了表明,物理学家已经认真考虑过了横跨整个宇宙的非定域性连接。它们确实过于牵强,但也没有什么明显的错误。《存在主义物理学》P196

存在主义物理学

8.7

[德]扎比内·霍森菲尔德 / 2023 / 中信出版社

根据圈量子引力理论,这与宇宙大爆炸时的情形非常相似。大爆炸可能是一次大规模的宇宙反弹,压缩的宇宙达到了量子所允许的最大密度,然后反弹,并且开始膨胀。在黑洞里,反弹的不是整个宇宙,只是恒星,但两者的物理原理十分相似:在极大的密度之下,量子是离散的,产生的压力阻止了进一步的压缩,并导致了反弹。在这两种情况下,量子引力现象产生了压力,将塌缩变成了反弹。被压缩到极致的恒星被称为“普朗克恒星”,因为它已经达到了量子引力的尺度,即普朗克尺度。

内部只过去了片刻,外部却过去了亿万年。如此迥异的时间视角在我们的宇宙中同时存在。这就是普朗克恒星的反弹,一条通往未来的捷径。

大型白洞是不稳定的,它会再次变成黑洞。普朗克质量就是一根头发丝的质量。天空中的白洞就像一根悬浮的发丝。由于量子引力的作用,一个非常小的白洞(普朗克质量的白洞)是稳定的。

天文学家早就观测到,宇宙中充满了神秘的不可见尘埃,它只是因为其引力才被发现,这种尘埃被称为暗物质。

一部分暗物质也许就是由数十亿个精巧的微小白洞组成。

一个蒸发了很多的黑洞,其中仍然可能存在很多信息。装球的盒子里有更多的能量,装弹珠的盒子里有更多的信息。黑洞能量很小信息却很多,这像不像量子计算机?

其中罗韦利的科学哲学部分我专门摘录出来:

如果一个人没有勇气发表错误的东西,他就成不了爱因斯坦。

他没有勇气相信自己理论的奇特暗示。

这并不是一种批评,而是科学的魅力所在。改变想法并没有错,这说明我们在学习。最优秀的那些科学家就是那些经常改变想法的人,比如爱因斯坦。

改变一些看似显而易见的基本观念,正是我们真正学习的方式。要消化这些观点,困难并不在于获知新观点,而在于摆脱看似显而易见的旧信念。困难不在于学习,而在于抛弃。

如果我们丢掉太多东西,便没有了前进的工具;但如果我们带着太多东西,便没有了通往新知的路……我认为除了尝试和犯错以外,再无成功的秘诀。尝试再尝试。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怀着深爱,长久学习。

我们以各种方式组合、重组已知之事,寻找一种能够阐明某些东西的组合。以前看似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阻碍了我们,我们便将其舍弃。

科学思想充分利用了逻辑和数学的严密性,但这只是它获得成功的两条腿中的一条,另一条是概念结构的不断演变所释放的创造力,而概念的演变正是以类比和重组为基础的。

这也是艺术运作的最佳方式。科学和艺术都是关于不断重塑我们的概念空间,重塑我们所说的意义。艺术不在于艺术作品本身,更不在于某种神秘的精神世界,而存在于大脑的复杂性中,存在于万花筒般的类比关系之网中。

就像所有陷入困境的教条主义者一样,他们四处寻找巧妙的想法来拯救教条。

你的目标不是去说服周围的人,而是去理解。清晰的答案自会显现。你需要有无限的谦卑以免过分自信,但也需要有无限的自大,才有力量走上荒凉的平原。所有开辟道路的人都是这样做的。

知识是大自然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关联,理解则是我们的头脑与现象之间更抽象也更亲密的共性。

语言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交流,而在于让事物和我们在一起,让我们和事物保持关联。当我们与朋友、与所爱之人交谈的时候,我们并不是为了告诉他们什么,恰恰相反,我们是以想告诉他们什么为由,来与他们交谈。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