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设计沉思录》读后感1000字

《设计沉思录》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31 08:55:27
《设计沉思录》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5-31 08:55:27   小编:

《设计沉思录》是一本关于设计思维和创意思维的书籍,作者通过自己的设计经验和观察,深入探讨了设计的本质和思考方式。书中提出了许多有启发性的观点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通过阅读《设计沉思录》,我深刻感受到设计的力量和魅力,对设计思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设计沉思录读后感篇一

没有看书以前,我以为设计离我很遥远。

本书共分为五部分,包括演讲录、论述,对谈,策展手记,序与跋,作者从多角度来展示自己对设计领域的学术思考。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作者在书里讲到的设计的民主,什么是设计的民主,设计为什么要民主。

杭间先生指出,设计从来不是高大深远的事情,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与民生息息相关。它来自生活,来自于日常,来自于生活的所见。

设计沉思录读后感篇二

提到设计,你会想到什么?形象设计、

设计沉思录读后感篇三

去年十一月,在博物馆亲眼目睹了长信宫灯的风采。对这诞生于两千年前,以手袖作为排烟管道,兼顾环保与审美的巧思和工艺惊叹不已。

使用热敏科技的会哭的奶瓶,成为新手爸妈的好帮手。奶温合适时奶瓶上出现笑脸,高于适宜温度时出现哭脸。完美体现了科技与创意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从古至今,设计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随着时代变迁,思想、社会、体制、科技和艺术的变化给工艺和设计带来怎样的影响?大数据时代,设计未来又将如何发展? 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设计沉思录——杭间近作选》。这本书共五个部分,包括演讲录、论述、对谈、策展手记、序与跋,全方位展现了作者对设计领域的学术思考和探索。 无论是古代的长信宫灯,还是现代能提示温度的奶瓶,设计都围绕着人的需求,满足某个功能但又不限于此。作者说,好的设计让使用方式变得更有趣,让人感到体贴的关怀。 电商与自媒体时代,对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书中写道: 个体的力量远远大不过资本的力量,而且个体更多的时候呈现出一种“乌合之众”的状态。尤其是大数据到来以后,把“乌合之众”的缺点呈现得更明确、更明显。所以在大数据面前,“乌合之众”的这种理性会降到最低点,会丧失自已的表达能力和反抗能力:他们只会选择那种“价廉物美”的,这样的数据又会反过来提供给数据的采集者。 对平衡设计与商业的关系,作者引用了著名趋势专家丹尼尔•平克的观点:“产品、服务、体验或生活方式仅仅有实用价值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那些外表美观、新颖独特,又有情感内涵的产品,才能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个人成就感。” 由此,作者认为,从物质走向文化,从功能靠向情感,更注重情感属性,是设计的新趋势。 作为喜欢看各种展,对展品的选择和布展有好奇心的人,还惊喜地读到了作者关于策展理念的阐述。 在《设计》访谈中,作者提到了自己对社会上质疑设计博物馆展品“不就是旧家具”和“破铜烂铁”的回应。 他说,设计博物馆展出的不是单一的展品,而是一种“关系”,这个关系就是“生活方式和价值”。设计展品也不是一件,而是围绕一个或数个品牌所产生的系列,有多种形态。情境还原让展品回到生活情境中,揭示时代生活问题的解决与构想。 细细读来,发觉这本书的内容格外丰富,有关于设计过去未来的回顾展望,有对手工艺和工艺美术之路的探寻,还有关于设计学院和设计教育的思索…… 相信不同的读者都能从中得到自己的收获。

设计沉思录读后感篇四

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将自己于乱世中的思索记录成书,中国知名设计研究学者杭间教授亦借“沉思”之意,将自己近十年间在设计领域的所思所得,编成这部《设计沉思录》。 本书分为论述、演讲录、访谈、序与跋和策展手记等五个部分,是著者近年来在设计领域细致而深入的思考成果集结。 杭间教授谈及这本作品,称是“以实践抗拒虚无的湖边沉思,是真实具体光阴的拾年记录”。 作者的社会身份众多。作为学者,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版设计相关研究、论著;作为教授,他教书育人,培养下一代设计专业人才;作为美术馆馆长,他策划一系列设计展览,将新时代的“设计”展现在大众面前。然而无论从属于何种身份,他一直扎根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期望能以“一粒灰”之力,探寻新的设计内涵。 在人们的一般印象中,往往会把设计和商业、资本或市场这样的词汇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实际上,设计应是以人为出发点,去解决人的问题。 人处在什么样的大环境之下,就会催生出适用于这种环境的设计。历史上有很多经典设计都是在一些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而如今,在全球被新冠病毒阴云笼罩的情况下,设计出的产品就必须能够适应往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隔离”常态。 因此,杭间教授认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能是一句空喊的口号。要真正实现给大众带来益处的目的,这就要求设计者具有服务意识。“服务背后是人的需求,需求背后是人的欲望。” 在本书中,包豪斯是不断出现的一个关键词。杭间教授推崇的包豪斯,既是指魏玛包豪斯大学,现代主义设计的发源地,又是指其作为一种影响力深远的美学思潮。在提及包豪斯建筑时,杭间教授称其“每一个空间都值得去细细探究”,正是试图从建筑设计本身看到其背后所体现的人的需求。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美观,更是实用。如果一幢房子漂亮而并不宜居,那么它就失去了被称作“家”的资格。 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生活,设计出的“产品”(而非“艺术品”)也要应用于生活。因其可以批量生产,而不具有唯一性,所以面向大众,满足更广阔的需求。 与此同时,让使用者在感受到产品的方便、实用的基础上,再感受到一种“美”,一种心灵的慰籍与满足,设计才真正地打破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墙,朝“艺术改变社会”的结果接近了。 有很多不是从事艺术专业的人,从小到大很少接受视觉上的教育。因此,设计领域也需要有引路的先觉,需要他们引领整个设计界在实践和反思中不断进步,也引领大众重修、深造,借设计美学的独特视角,感受生活的另一种丰沛。 这本《设计沉思录》或可作为开启这条康庄路的钥匙一读。

设计沉思录读后感篇五

这本书适合设计领域的从业者,以及任何对设计感兴趣的人。杭间先生肯定是位温柔的人,他谈论任何事都非常的谦逊,没有过多高深的理论,阅读感受极佳。

先夸一下最让我惊喜的点,这本书真是名符其实的「近作选」。本书收录的演讲录、论述、访谈等都是2015年之后的内容,其中很大一部分是2020年的作品。

内容之新鲜,比如疫情这个主题,杭间先生在书中多次讨论在疫情这个特殊的时期,设计应该有怎样的新思考。这种新鲜感所带来的阅读感受和以前读名家作品选的都不一样,让我感到他所谈论的是当下的设计,离我们非常近。

不了解杭间先生的读者,可以先阅读访谈《慢行,漫想,阅读无常态》这一篇,里面有对杭间先生的介绍。

这本近作选的内容很丰富,杭间先生在论述、演讲、访谈、办展回顾中,讨论了很多有意思的议题,比如:

西方设计学院办学是如何将设计结合经济学和社会学的;

中国设计的教育是怎样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是怎么样的;

什么是设计的民主,设计为什么要民主;

「大众」作为设计的对象,究竟指的是谁;

「中国设计」到底在设计什么,「国货」传递的是什么。

蔡元培先生在近一百年前就提出过「美育救国」,他认为通过美育可以「超越利害的兴趣,融合一种划分人我的偏见,保持一种永久平和的心境」。

这里的美育相当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而杭间先生对于设计的观点之一,正是设计不是高高在上的事情,而是来自于生活的学习,来自于生活中的审美。

深以为然。

回顾过去,可以明显感受到我们生活启蒙的发展过程。

设计的目标就是学习生活、学习创造。

我对此的理解是,好好生活,其实就是在做设计这件事。在疫情期间,大部分人包括我都被困在家里,家庭空间的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

就算待在小小的家里无法出门,也要舒适地生活。这段时间我也是这么做的,比如一点点搭建自己的小花园,在简单的环境里装点些可爱的小东西,装饰旧家具等等。

打造可爱的小角落

除了装饰自己生活的空间这件事会带来极大的愉悦之外,掌控这片小空间也能在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带来很大的安全感。

相信看完这本书的大家,都会对设计有新的体会。

设计沉思录读后感篇六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恰逢快过年,带着这本大部头书上了高铁,庆幸过年时期瑟瑟发抖地在床上读了50页……然后被湖北的冷空气打败了,直到回到广州才读完后半部分。

合上书,回想这本书,就会对杭间老师此生所做的工作有些了解,感叹他阅读广泛,书中可以见到他谈论科学、政治、宗教、哲学等范畴,也正印证了“如果要将艺术研究作为终身的兴趣爱好,必须博览群书”这一言论。以及可以了解他目前的研究方向,对“民族工美美术”的推广,既希望有民族的精神,又希望不沦为“狭隘的民族主义”,融入世界,建构世界设计文化,毕竟,设计学太年轻了。

如果说要对世界设计史有个断代的话,那么“包豪斯”可以作为一个中点,在此之前是中外工艺美术史,在此之后走向一种机器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探索并风格转向。当然划分的标准可以很多种,但“包豪斯”的魅力不可小觑,直到今天杭间老师也在带领团队从事这个领域的研究。

之所以对这本书感兴趣,我想是因为之前写《中国艺术品鉴定审美基础》时读到了他写的《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他博士论文的成果,我当时觉得很特别,不像一般人写的毕业论文,是我想看的那种研究成果与书,和一般人对工艺美术“形而下”的看法不同,他强调了“形而上”的思想、美学思想层面,因此阅读时竟有一种喝了好茶的愉悦感,这是很难得的。

在看这边《设计沉思录》时,发现书中的思想与前书竟一脉相承,对“手工艺人”职业的尊重,对“非遗”的推广,对“设计”未来的发展,竟都输出了批判性的观点,甚至对于某些主流观念来说是“颠覆性”的,我想,这是我欣赏他的原因,也能够耐住寂寞把砖头一般的书读完的原因。

阅读时记录了一些吉光片羽,比如他谈到设计有两种,一种是“大设计”,讨论设计背后的权力、制度、惯例,一种是“小设计”,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而进行的设计。如果过于投入到“小设计”,会落入到“犬儒主义”的情境中,“设计”在新冠疫情中的失语,过于专注人的自私基因需求,为了商业利益最大化而停止对设计本身对人最有价值的探索。

“大设计”是有救世情怀的,比如100年前的张骞,关注产业的大格局,对民主与人类生存的思考,至今使人受益。如何拯救“设计”?使“设计”不再沉溺在“服务”中,让它活过来,是许多人在思考的问题。面对大数据、数字化,人与人的“疏离状态”,许多警醒的人都在避免成为“乌合之众”,而通过“设计”使人获得自省式的救赎,获得超越实在生活的状态。

他点评了近四十年、一百年设计学的状态,说了许多真心话,是一般的“教科书”中不会出现的大实话,颇感他的赤子之心与用心良苦,看到了设计这门学科背后的根系,并一生在此耕耘、思考,一些关键词掠过,留下了惊鸿,如一把利剑刺透了这时代,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事实上,本书关心的是“设计的责任”,设计不应只等同于实用技术与艺术,它还肩负着社会批判、引导公众价值体系建立以及从广义上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是伊甸园中亚当所要担任的“文化使命”,在设计领域中护理所属世界的一部分,被光照而散发活力的设计生态圈。

他从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直对工艺美术、设计、艺术领域有深度思考,深耕于此,为中国艺术前景,为“日常生活审美化”,为艺术也能走进寻常百姓家,在努力着。

他反思自己,也反思这个时代,反思国内外,是一位不仅搞学术的学者,也是日常生活中不断思考艺术设计的人。他自己也承认“反思”是他重要的思考角度。我想这也与设计学科本来就关注广阔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吧,因此,他常常从中国人的具体命运出发去思考,这是无法回避的。

可以说他是一位在为“中国工艺美术”“非遗文化”松土的“农夫”,中国工艺美术文化要得到发展,必须看清中外艺术本质的区别,只有解放中国手艺人的“镣铐”“手链”,让他们在思想和身体中释放自由,才不会逼他们只创作享乐的物品,使技艺产生本质的革命,从古至今皆需破而立。

设计沉思录读后感篇七

文:书侠麦克元

设计一词,看似很是高大上,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长头发的人,在那里画上一画。

设计,并不是什么高大上,而是真心的一种体会,还是提升生产力的工具。这是我读过杭间的《设计沉思录》最深的一个感受。

《设计沉思录》是选的是杭间近作,里面有他的近作,也有他的演讲,以及他为别人写的序和跋。杭间是艺术史学者,从设计的角度给我们展现设计语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以及对中国设计的思考,让我这个艺术小白对艺术有了新的认识。

设计远远不至于设计

设计是设计者用设计的语言给大家展现出来的,但是设计不仅仅是美术,也是哲学、政治、宗教等。

设计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但是设计学却是个年轻的学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很多设计其实是跟随而不是自己。

设计所传递的能量,远远不至于设计,它背后的能量不是某一个点而是某一个大的范围,若问边界在哪里,那就是没有边界。但是设计者很容易给自己设置一个空间,因为设计者本身的经历和学识,决定了他是一个怎样的设计者。

我们在欣赏艺术的时候,有时候很快能分清哪个是国内的,哪个是国外的,就是这个原因。

设计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传承的发展的。国货在近些年的表现就是相当亮眼。但是依然有很多的路要走。

设计不至于设计的另一个原因,是文化的内核。流于表面的设计像是一层薄膜,很容易消散的,基于文化内核的设计,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在现代设计当中,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我们的文化,给了我们的设计者一个新的思路,也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设计也是生产力

看到生产力以为是什么,其实设计本身就是生产力。

在设计工艺上,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忽略设计所带来的价值,好像内容远比设计重要的多,或者不需要设计,但是事实上我们可以了解的是,设计也是生产力的一种。设计不仅仅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设计。因为设计本身就不分内外,只是我们自己把他区别对待。

杭间举了个例子,诺基亚和苹果的故事。这就是两种设计语言,我们知道最后苹果的设计思路赢得了市场。设计难就难在如何选择上。

中西方的设计有很多不同,外在只是内在不同引起的结果。内核的不同才是造就外在不同的原因。

未来中国的设计者,在中国文化语言的设计之中,能够体现出怎样的生产力,目前的国货已经开始在发力。未来大有可观。

结合融合而又创合,是设计者的新思路,同时也要保持真我,也是对本书最高的认识。

设计沉思录读后感篇八

工艺美术是指以日常生活用品或装饰品为媒介的美术,是实用价值与审美需求的结合体。

广义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几乎贯穿华夏文明的悠悠岁月,假如以高庙文化(今湖南湘西)掀起的第一次艺术浪潮为起点,千家坪遗址出土的白陶已然凭借其丰富的装饰性和神秘的宇宙观向我们展现约7000年前中国人的物质、精神文明发展状况。先民的智慧结晶在对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与思想性做出肯定的同时,也在追问我们,当下的中国设计在时间与空间纵横交织的网络中,处于什么位置?

当我们谈论设计时,我们会联想到新艺术风格的家居彩绘玻璃、不对称台灯和无处不在的动物造型,会联想到以曲线表达动势、自然和无限的高迪,会联想到哥本哈根的椅子历史设计博物馆,会联想到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而中国设计失去了它昔日的声名。

奥赛博物馆,新艺术展厅

金拱门中现代灯具,与建筑空间相宜

餐具

巴塞罗那家居店餐具

杭间在《设计沉思录》中承认,今天的中国工艺美术与西方存在着短期内无法消弭的差距。与西方的设计呼应技术、材料、大批量工业生产的时代需求不同,中国设计学院教授的设计史更多着手于工艺美术史和手工艺史。当以美国和法国为首的设计学院投身于将设计与商业、社会和经济密切结合时,中国的设计学院刚刚在包豪斯传统的素描、造型和色彩课程基础上引入欧美的现代设计教育观念。这一时差具体表现为,中国的设计学院缺乏社会层面的批判精神,缺乏对关乎人的本质性问题以及人与物的关系问题的思考,脱离社会现实的孤立设计无法成为可以自我言说、自我生产、自我消费的自在之物。黑川雅之在《素材与身体》中阐明:在这个物质泛滥的时代,我们应该找寻的是“人和工具”,“人和物”的关系。人身体的一部分使用工具,所以工具一定具有身体性。因此我们应该更多考虑设计的身体和情感属性,同时使工艺设计兼顾经济价值、道德伦理和需求多样性。

包豪斯从20世纪以来一直是中国工艺美术借鉴的优秀典范,我们在学习它设计理念的同时也应该从它的局限性中提取有效经验。包豪斯在德绍时期没有形成明确的市场意识;社会乌托邦思想限制了设计理性;包豪斯在美国褪去理想主义色彩转向商业化发展,以上的三个时期在当时都饱受争议,然而我们不能否定包豪斯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对当时和对今天的积极意义和借鉴价值。

我们在坚持“东方设计”,“中国式设计”时,应该时刻记住威廉莫里斯的设计理念:如果艺术不能与众人分享,那么它便失去价值,设计或艺术不应该仅仅面向小众群体。设计的价值不仅立足于它的民族性,还有它的包容性和流动性。前多摩美术大学校长辻惟雄认为“美术并非总以同一张脸孔呈现。它如同气流,到处流动,没有国界;不断地传播和交流,使得它适应不同的地域,形成各自特有的表情”。

设计沉思录读后感篇九

“现代设计”包含的范畴很广,小到食品包装设计、服装设计;大到生活用品设计、汽车设计、建筑设计;甚至航天飞机,航空母舰设计等领域都涉猎了。

当你在网络上查找有关“现代设计”的相关解释或资料,就会发现,有的人将“现代设计”的理念总结得很简单,有的人概括的却又颇为复杂。

那么,不妨来看看这样一本书,你一定能深受启发,又收获颇丰。

学者、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所著的新书《设计沉思录:杭间近作选》,这是一本有关“设计”的大著作,是作者在设计领域深耕十年的产物。

这本作品集里,杭间教授对现代设计的中外先驱走过的路进行了回溯,并结合了当今的社会、思想、体制、人性、科技和艺术的变化,给工艺和设计带来的深刻影响,重新在现代设计和工艺美术等方面注入了新的思考,是一本思想精华集。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出口的农产品,香菇木耳菌子等都用竹筐盛装。外商收到货品后,对其重新进行了包装设计后,价格提高了数十倍,商品附加值暴增,可见设计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后,国内逐步引进了家用电器、手机等新技术,国人对产品设计才有了初步的认知和提高。

随着鸟巢、水立方的建成以及苹果手机的出现,这种具有美感及服务理念的设计都对国人产生了设计认知上的冲击。

书中有两个核心词汇“民主”和“大设计”。

作者认为,“民主”并不应该只视为政治学词汇,它同样适用于设计范畴。要真正做到“设计以人为本”才叫做“民主设计”,而不应该仅仅是一种标榜的口号。

比如,瑞典家具和家居零售商--宜家就一直提倡“民主设计”,公司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仍始终如一地坚持“以人为本”和“环保”的理念,基于对使用者的感受和经济成本的考虑,设计师们创造了很多经典又物美价廉的设计作品,至今还有很多消费者在购买。

所谓“大设计”,它需要设计师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来构建作品,在“服务与人”“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还需考虑与社会环境、自然、科技以及与未来的关系,并能进行批量化的投放市场。这是一种设计生态链。

你看,如果设计师要设计出既满足于当代大众需求,又能历代不衰的跨时代作品,这就需要他具有 “全方位的思考能力”。

但,这并不容易。作者在书中强调,这些是现在和未来设计师及设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洞察与素养。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设计。

比如,出土三星堆的考古面具、玉器、太阳鸟等金属制品,都是美轮美奂的设计,当属精品。还有皇家使用的器皿、家具、瓷器等都是古代设计的顶级创作。

近代著名工艺美术家及教育家雷圭元,是五四之后贯彻中国式设计的先驱。他奠定了中国工艺设计的基础。

随着著名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黄作燊将德国“包豪斯”设计理念引入教学中,国内的设计开始受到“包豪斯风格”的影响,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体现出一种对大众的关怀。

杭间教授也是“设计博物馆”的积极创立及推动者,志在对大众进行现代设计理念的普及并推动更多的设计师具有“大设计”思维,创作出更多服务于社会的“产品”。

同时,他也以“大设计”的理念培养了众多具有高素质的现代设计人才。

《设计沉思录:杭间作品选》的书封装帧精美,采用凝石纸硬朗灰,沉稳大气,散发独特的艺术气息。

这部花费杭间教授十年的思想集结,串起中国设计教育、设计博物馆建设、欧美现代设计与中国设计关系等内容,给后来的设计研究者提供观察和有价值的参考,给设计专业的学生、设计爱好者带来启迪,也给非设计专业人士提升精神修养和审美的能力。

改革开放让国人学习了很多西方的观念,但在设计中也不能盲目崇洋,设计师也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为世界贡献有中国特色的设计。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时候,根据现代设计的理念,设计更多的美学乡村、美学城市。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