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可喜可贺的临终经典读后感有感

可喜可贺的临终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25 10:20:35
可喜可贺的临终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5-25 10:20:35   小编: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患有绝症的老人,在即将离世之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陪伴,度过了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时光。文章彰显了生命的可贵和家庭的温暖,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和家庭的重要性。

可喜可贺的临终读后感(一)

“临终”绝对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说实这不是一本能够让你一口气读完的书。书中故事有太多的感动需要停下来回味平复。当下,生命教育的缺失让人们“只知生,不知死”。面对死亡的恐惧在“无知、无觉”中悠然而生。在经历过身边至亲离别后,方才能理解死亡的意义。我们无法选择“生”的方式,但是否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安排死亡呢?《可喜可贺的临终》通过46个故事从多个方面介绍了末期病人在选择了居家安宁疗护后获得了善终,在悲伤之余,的确让我们体会到了死亡时刻也可以是心存欢喜的。如果死亡不可避免,那么无论是对逝者还是家属,能够在最后时刻心无挂碍、甚至心存感激的接受死亡,将这份对亲人的感情积极的延续下去,不被悲伤、痛苦所淹没,也不失为“可喜可贺”的离别。另外,本书也比较细致的介绍了日本居家安宁疗护体系的结构和运转方式,对于建设和运营居家安宁疗护具有借鉴意义。所以,不论从生命教育还是从研究借鉴的角度,都推荐阅读。

可喜可贺的临终读后感(二)

目前,居家安宁缓和医疗的概念尚未统一,但它的内涵已经越来越被大众认可:居家安宁缓和医疗中的“居家”,是指受照护者的生活居所(注:可以是自己的家,也可以是一起生活的孩子的家,或者养老院等);“安宁”则不仅关注生,也关注死,思考怎样的照护方式对于即将离世的患者才是最为恰当的;而“缓和”是指缓解患者的痛与苦,且不限于临终的患者。居家安宁缓和医疗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帮助与关怀,关照被照护者的愿望、表达及灵性需求,帮助他们点燃每一天的激情,让所有人充满力量感和价值感。

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最后的日子能在家中度过,但是却不知道最后的日子“能”在家中度过。

目前,日本有多达 75%的人是在医院离世的。但实际上,由于照护保险制度的实施以及居家医疗品质的提升,即便是独居的癌末患者,也能实现最后一段时光居家度过这一愿望,可以选择在自己喜欢待的地方离世。

可喜可贺的临终读后感(三)

2015年经济学人智库发布了一项关于全球死亡质量排名的报告,关注各国缓和医疗实施情况,报告结果显示,在80个国家和地区中,英国排名第一,中国大陆地区排在第71名,几乎垫底。而且报告中指出,中国是对缓和医疗有极高需求的国家,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满足病人的临终关怀需求对中国医疗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死好”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一个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对“缓和医疗”提出了三个原则:重视生命并接受死亡是一个自然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它是从现代医学无法治愈疾病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对于处在生命终末期的患者,专业的安宁缓和医疗团队会通过早期识别、积极评估、控制疼痛以及治疗其他症状(包括身体、心理、社会支持、灵性的困扰),来预防与缓解其身心痛苦,以改善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不加速、不延后死亡,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 2021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表了《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这意味着政府对缓和医疗也开始重视并行动了起来。本书由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联合推荐,倡导并推广安宁缓和医疗的概念和方法。

可喜可贺的临终读后感(四)

今年初,2021年全球死亡质量排名报告出炉了,中国大陆相较于2015年的71名,提升至53名,我国安宁缓和医疗在中国政府和广大医护工作者的努力下有了巨大的进步。中国是对缓和医疗有极高需求的国家,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满足病人的临终关怀需求依旧对中国医疗提出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开诚布公地谈论生死、如何坦然地接受死亡的自然规律、如何“死好”依然是摆在普通中国人面前的一个问题。

《可喜可贺的临终》的作者是日本居家安宁疗护界泰斗小笠原博士,他为超过1500位末期患者提供过居家安宁照护服务,实现了患者“最后时光在家里度过”的愿望。本书由致力于国内安宁缓和医疗推广的北京协和医院大夫宁晓红博士审阅,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CCTV《健康之路》联合推荐,共同倡导并推广安宁缓和医疗的概念和方法。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在为本书撰写的序言中写道:“死者善终,生者无憾。如何才能善终,这是本书致力回答的核心问题,也是安宁缓和医疗的终极课题。”希望那些因为“独自生活”或“害怕给家人添麻烦”而放弃居家医疗的患者,还有担心“无法照护患者”的家人们,以及还不知道居家安宁疗护为何物的人,都能抱着或许人生能有“多一种选择”的心态,阅读此书。

可喜可贺的临终读后感(五)

拿起这本书,是因为最近感觉身体不适。 人真是奇怪的动物,有时候会想一些未来之事。比如,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离去? 那天议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气氛一度很热烈—— “我只愿无病无痛地悄悄而去。” “我不必活太长,80岁即可。” “我不想在痛苦中离开,如果能笑着安详地走就好……” 社会的进步,让人不再忌讳和恐惧这样的话题,但如何面临重了,始终还是个沉重的话题。 人总归要回归天地,真的得哭着来哭着离开? 国外的安乐死,涉及的问题挺多的,国内并不提倡。临终关怀这样的事情,却开始有所耳闻。 2020年有过一本《辞世之路》,让人唏嘘,也让人思考着如何冷静地面对辞世之路。 走得自然、安详、无痛、无苦,应该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和社会的需求。 这样的探索之路并不容易走,毕竟对于人类来说,生命是最最重要的。 谈及生命,也是最最谨慎和严肃的。 小笠原文雄的《可喜可贺的临终》或许能给人们一些启发。 这本书在严重老龄化的日本社会引起巨大的反响和共鸣,瞬间成为畅销书。 这是一本教人如何笑着面对死亡的生命之书。 这里有46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写这本书的小笠原文雄是医学博士,日本居家安宁疗护协会的会长,他的理念是: 死亡绝不仅有痛苦和悲伤,如果患者能够笑着离去,家属可以笑着送别亲人,这是可喜可贺的临终。 怀着忐忑的心看着这些故事,不觉得害怕,反而是心痛、安慰、感动……复杂的情绪在交缠着。 一直喊着“我想死”的35岁的纯子,被鼓励唤起了“活下去”的愿望,虽然最终依然走了,但她传递给孩子们的信息是积极的,孩子们能够每天挺着胸膛去上学。 因为她们相信纯子说的—— 妈妈活到现在,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不幸的。 这或许就是居家安宁疗护所带来的疗愈作用。 它让纯子振作起来,让孩子亲眼见证母亲的努力和求生意愿迸发的生命能量,懂得生命的烛火如何慢慢熄灭,并感悟生命的珍贵! 还有那个40岁患了子宫颈癌的美树,生命最后的三个月想出国旅游……在居家安宁疗护的干预下得以实现,在心满意足后平静地离开这个世界。 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人生。 电影《遗愿清单》感动全网,不仅是这两位八十岁患癌老人的人生观刷新了人们对于人生的看法,更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地方是—— 人究竟应该如何面对最后的时光? 其实很多人,当知道进入生命倒计时时,会有许多未了的心愿,有许多想法—— 选择和心爱的人一起度过最后的时光;选择在平静的状态下离开;选择喜欢的方式弥补遗憾;选择回到理想居所…… 居所安定,人心才安定,安定下心或许能够创造生命的奇迹。 让生命安宁善终,这中间有太长的路要活着的人去走。 不管如何,生命至上! 让临终不再悲伤吧! 让生命的来去从容吧! 我是影半夏,陪你读书。

可喜可贺的临终读后感(六)

生命总是神秘又充满了意外的,它的强大和伟大让世界日新月异,让世界充满感动,它的珍贵和脆弱也同样让世间充满不舍和悲伤。从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已经注定了它的消逝,而生命进程中的每一份美好的瞬间都让必然会到来的消逝变得更加沉重。 生命只有一次,它义无反顾地向前流逝,总是会走向终点的。 当生命的尾声真的到来之时,我们究竟应该用怎样的心境去面对?无论是别人的终点,亦或是自己的终点。 人往往在临终之时,才会猛然发现自己的生命中还有很多精彩没有经历过,还有很多遗憾没有弥补过,还有想完成的事,想陪伴的人……于是,只能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忍受来自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痛苦。这并不是所有临终之人的常态,却也是大部分人在生命走向终点时的共同遗憾。

然而,另一种面对生命尾声之时的声音,也在逐渐扩大开来。他们不再受困于哀叹生命即将逝去的悲痛和不舍,而是将自己全部的心神都用来寻找生命尾声中最后的幸福之中。身体的痛苦已经令人疲惫了,既然生命的流逝不可逆转,那为何不在最后的时间里最后一次感受生命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的一面呢? 死亡只有一次,我们又要如何去面对它呢? 死亡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恐惧和忌讳就停止脚步,笑着面对死亡的到来,也是一个人最后的尊严。在面对最后的时刻逐渐逼近的时候,生命的尾声又要如何度过呢?当痛苦、恐惧、逃避、遗憾都变得没有意义,我们也只有让自己平静下来,笑着面对,在生命最后的时光肆意地去拥抱幸福,享受快乐和安宁,才不枉这一生只有一次的死亡的来临。

《可喜可贺的临终》让我们见到,在生命尾声中的确还有一种不一样的面对方式,一种更加积极而安宁的最后时刻。死亡不再是“痛苦的”,病患哪怕离世也同样可以让生命享受到最后的幸福安宁。“居家安宁缓和医疗”是一个近些年才新型的领域,却也是在如今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所诞生的最温柔和人性化的领域之一。它让病人的离世变得平静幸福,没有遗憾和悲痛的同时,家属也终于能够平静面对,与病人一起享受最后的幸福时光。 《可喜可贺的临终》的作者是日本医学博士小笠原文雄,日本居家安宁疗护协会会长,名古屋大学医学部特任准教授,岐阜大学医学部临床系客座教授。1973年毕业于名古屋大学医学部,曾供职于名古屋大学第二内科,1989年于岐阜市内开设小笠原内科诊所。有为1500余位患者提供居家安宁疗护的经验,在此期间亲眼见证了太多微笑着走向死亡的患者,和微笑着送别亲人离去的家属。在临终之时,他们所面对的不再是死亡的冰冷和无可奈何,而是一段美好生命在尾声中幸福的终结,并怀抱着那份幸福继续走下去。

居家安宁缓和医疗中的“居家”是指受照护者的生活居所;“安宁”则不仅关注生,也关注死,思考怎样的照护方式对于即将离世的患者才是最为恰当的;而“缓和”是只缓解患者的痛苦,且不限于临终的患者。当生命走向尾声时,患者和家属将不再困于死亡的阴霾和离别的悲痛,而是充分呵护了心灵,点燃对于生活的激情和对于幸福感的体验,让所有人的心中都在此充满了力量。 《可喜可贺的临终》中所收录的临终前的温暖故事,无一不是在向我们传达着这样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哪怕在面临着生命最后时刻的逼近,患者和家属仍然能够平静地面对,能够最大程度地感受到来自彼此的温暖和力量,让他们能够有勇气笑着面对死亡,能够在临终之前仍然安宁地享受生命带来的幸福和满足。这与生命本身是同样的震撼人心,是生命的奇迹,不得不令人赞叹。 既然生命的消失已是必然,与其哀叹痛苦,不如选择让故去之人和想送之人都能够感到满足的死亡方式。不再困于痛苦不安,即便离别也可以平静安宁、心满意足、充满希望,让患者和家属都能够不留遗憾,这才是可喜可贺的临终。

可喜可贺的临终读后感(七)

6月初,母亲被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虽然后面安然出院,但一想到那些日子每天惶惶不可终日,心里还是害怕。我是母亲高龄生的小孩,从小到大会比同龄人更多经历亲人的过世,难以避免成长的过程中内心总有一种恐慌。如果父母在家突然出事怎么办?去了医院是不是长住下来排除所有隐患更好?上次母亲住院,在后面出院的决定上,我们还产生分歧,我希望她在医院多做些检查,多观察段时间,她更想出院回家,要打针就在门口的卫生院打。虽然后面还是依了老人家,但我始终心里抱着有事去医院,那里最安心的想法。直到看到《可喜可贺的临终》里说:

子女所认为的最好选择,对于父母而言,未必就是最佳的……因为,没有面临过死亡的人不会懂得将死之人的心情。当一个人知道自己行将死去,在面对剩余的人生时,所做出的每一项选择都是建立在深刻的觉悟之上的。

妈妈出院后我才知道,那次就医经历她是吃了苦的,身体痛苦万分时,第一家医院不收,等救护车等了一个多小时,路上几番颠簸更添加不适,第二家医院人满为患,病房里没有生活质量可言。

也是看了这本书,我的观念发生转变,到了一定年龄,人是要与病痛共存的,医院如果能够彻底治好还可以,如果只是勉强延长存活时间,却没有任何生存质量可言,选择安心的住所,度过剩下来的时间,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书的作者小笠原文雄是名古屋大学博士毕业的医学生,他的研究领域是心衰治疗,是一名心内科医生,在他自己在医院工作的时期,也认为化疗对患者来讲是最佳的治疗方式,但在为超过1500位末期患者提供居家安宁照护服务后,他彻底改变了这种观念:居家安宁疗护才是更好的临终方式

患者原本不得不放弃的愿望,有可能通过居家安宁疗护的干预得以实现。如果患者活在希望之中,那么他们的生活质量就会得到提升,并最终使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也得到提高。

什么是居家安宁疗护?

关于居家安宁缓和医疗的概念并未统一,但书中给出的解释能涵括它的内涵:“居家”;是指受照护者的生活居所(可以是自己的家,也可以是一起生活的孩子的家,或者养老院等);“安宁”则不仅关注生,也关注死,思考怎样的照护方式对于即将离世的患者才是最为恰当的;“缓和”,是缓解患者的痛与苦,且不限于临终的患者。居家安宁缓和医疗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帮助与关怀,关照被照护者的愿望、表达及灵性需求,帮助他们点燃每一天的激情,让所有人充满力量感和价值感。

居家安宁疗护有什么好处?

待在家里,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直到最后。大部分人到了最后,都是在医院里接受延命治疗,并最终痛苦地死去,但居家医疗比起医院,可以实现更多的生命关怀,当患者实现了“最后的时光在家里度过”这一愿望时,有时会发生令人感叹的生命奇迹。书中很多案例的患者,就是居家安宁疗护后,活出了比出院时医生说的剩余生命时长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这种远超医生预期的生命奇迹,是由患者内心“由衷地感到幸福”带来的。

居家安宁疗护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46个居家临终故事告诉读者,独居、没钱,都不是问题,但作者生活的日本,是已经建立相对完备的“医疗+社会”联动服务系统,居家安宁疗护是纳入到医保政策、法律法规各方面的支持保障中的。目前,中国在老年康复护理方面推出了多项措施,北京协和医院也有以宁晓红医生为代表的安宁缓和医疗组团队。我想,居家安宁疗护也可以是一种选择,一种心态,作为子女,不要在老人一感受难受,就叫救护车到医院,多听听老人的意见,也尊重他们的选择。多和老人处处,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子辈的关心,来自家庭的温暖。

阅读完,合上书,再看到封面的话,心里很平静:“如果离世的人能走得充满希望、心满意足、毫无牵挂,即便离别是伤感的,家人却依旧可以笑着相送。这,便是可喜可贺的临终。”

人的一生要经历三次死亡:第一次,心跳停止、呼吸消失,在生物学上被宣告死亡;第二次,下葬时,人们在葬礼上宣告,你在社会上不复存在,从此在社会关系网上悄然离去;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掉,整个宇宙将和你无关,是真正的死亡。

或许,当我们真的想清楚了“死亡”这个议题,人生就进入了“向死而生”的新境界,当死亡真的来临时,又会拥有不一样的呈现。

可喜可贺的临终读后感(八)

6月初,母亲被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虽然后面安然出院,但一想到那些日子每天惶惶不可终日,心里还是害怕。我是母亲高龄生的小孩,从小到大会比同龄人更多经历亲人的过世,难以避免成长的过程中内心总有一种恐慌。如果父母在家突然出事怎么办?去了医院是不是长住下来排除所有隐患更好?上次母亲住院,在后面出院的决定上,我们还产生分歧,我希望她在医院多做些检查,多观察段时间,她更想出院回家,要打针就在门口的卫生院打。虽然后面还是依了老人家,但我始终心里抱着有事去医院,那里最安心的想法。直到看到《可喜可贺的临终》里说:

子女所认为的最好选择,对于父母而言,未必就是最佳的……因为,没有面临过死亡的人不会懂得将死之人的心情。当一个人知道自己行将死去,在面对剩余的人生时,所做出的每一项选择都是建立在深刻的觉悟之上的。

妈妈出院后我才知道,那次就医经历她是吃了苦的,身体痛苦万分时,第一家医院不收,等救护车等了一个多小时,路上几番颠簸更添加不适,第二家医院人满为患,病房里没有生活质量可言。

也是看了这本书,我的观念发生转变,到了一定年龄,人是要与病痛共存的,医院如果能够彻底治好还可以,如果只是勉强延长存活时间,却没有任何生存质量可言,选择安心的住所,度过剩下来的时间,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书的作者小笠原文雄是名古屋大学博士毕业的医学生,他的研究领域是心衰治疗,是一名心内科医生,在他自己在医院工作的时期,也认为化疗对患者来讲是最佳的治疗方式,但在为超过1500位末期患者提供居家安宁照护服务后,他彻底改变了这种观念:居家安宁疗护才是更好的临终方式

患者原本不得不放弃的愿望,有可能通过居家安宁疗护的干预得以实现。如果患者活在希望之中,那么他们的生活质量就会得到提升,并最终使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也得到提高。

什么是居家安宁疗护?

关于居家安宁缓和医疗的概念并未统一,但书中给出的解释能涵括它的内涵:“居家”;是指受照护者的生活居所(可以是自己的家,也可以是一起生活的孩子的家,或者养老院等);“安宁”则不仅关注生,也关注死,思考怎样的照护方式对于即将离世的患者才是最为恰当的;“缓和”,是缓解患者的痛与苦,且不限于临终的患者。居家安宁缓和医疗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帮助与关怀,关照被照护者的愿望、表达及灵性需求,帮助他们点燃每一天的激情,让所有人充满力量感和价值感。

居家安宁疗护有什么好处?

待在家里,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直到最后。大部分人到了最后,都是在医院里接受延命治疗,并最终痛苦地死去,但居家医疗比起医院,可以实现更多的生命关怀,当患者实现了“最后的时光在家里度过”这一愿望时,有时会发生令人感叹的生命奇迹。书中很多案例的患者,就是居家安宁疗护后,活出了比出院时医生说的剩余生命时长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这种远超医生预期的生命奇迹,是由患者内心“由衷地感到幸福”带来的。

居家安宁疗护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46个居家临终故事告诉读者,独居、没钱,都不是问题,但作者生活的日本,是已经建立相对完备的“医疗+社会”联动服务系统,居家安宁疗护是纳入到医保政策、法律法规各方面的支持保障中的。目前,中国在老年康复护理方面推出了多项措施,北京协和医院也有以宁晓红医生为代表的安宁缓和医疗组团队。我想,居家安宁疗护也可以是一种选择,一种心态,作为子女,不要在老人一感受难受,就叫救护车到医院,多听听老人的意见,也尊重他们的选择。多和老人处处,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子辈的关心,来自家庭的温暖。

阅读完,合上书,再看到封面的话,心里很平静:“如果离世的人能走得充满希望、心满意足、毫无牵挂,即便离别是伤感的,家人却依旧可以笑着相送。这,便是可喜可贺的临终。”

人的一生要经历三次死亡:第一次,心跳停止、呼吸消失,在生物学上被宣告死亡;第二次,下葬时,人们在葬礼上宣告,你在社会上不复存在,从此在社会关系网上悄然离去;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掉,整个宇宙将和你无关,是真正的死亡。

或许,当我们真的想清楚了“死亡”这个议题,人生就进入了“向死而生”的新境界,当死亡真的来临时,又会拥有不一样的呈现。

可喜可贺的临终读后感(九)

文|弥小木

衰老是我们的宿命,死亡总有一天会降临。——阿图·葛文德

最近在读两本视觉冲突很大的书。一本是讲出生的童书,《出生:在我们来到这世界之前》。一本讲离别的《可喜可贺的临终》。

这两本书,一本讲生,一本是离。不同的话题中,却也发现了相同的元素:欣喜。出生的喜,可以理解,离别也可以“喜”吗?读《可喜可贺的临终》,会理解原来离别也可以“喜”。

《可喜可贺的临终》,是日本的医学博士,同时被称为日本居家安宁疗护界泰斗小笠原文雄,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的46个居家临终的故事。在这本书里,会看到离别的另一种方式。

之前有人离开时,俩孩子关于人死后,去了哪里的对话,还是围绕在“变成天上的星星”上。今年,就成了“变成天上的星星,都是假的”。连孩子在不断认知的改变中,都认清了真相。

孩子的时间感,最重要的就是“现在”。这份“人间清醒”,是很多成人都不及的。露易丝·海在《生命的重建》中,强调过“生命最有力量的一刻,就是当下。”

很多时候,人是在极其痛苦的状态下离开的。这些画面,在影视剧中能看到:躺在病床上的人,身上插满了管子。到那时候,大多数的人,都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如果是这样的当下,并不能说,活好了。

插满管子,躺在病床上,有一个问题,会困扰着人们。

想要的尊严,荡然无存。

电影《深海长眠》里的男主,因为一次意外,导致全身瘫痪。在痛苦中,活了26年。他想要体面地离开,但靠自己的力量做不到。《深海长眠》是几年前看过的一部电影,男主对于离别时“尊严”的执着,令人印象深刻。

提起“尊严”,想起之前去方舱的大巴车上,一位老人的经历。大巴车停在方舱门口,医护人员还在交接。车上的老人,忍不住要上厕所。可司机没确认具体的方舱位置,让老人稍稍忍下,老人无奈转身。

下车时,这位老人的每一步鞋底下,都有清晰可见的鞋印。鞋印,是流到鞋子上的尿。

从老人低着的头来看,发生这样的事,她的内心一定很难平静。因为,有个叫“尊严”的东西,离开了那么一会。

老人的事情,属于突发事情。而大多时候的离别,是来得及好好做准备的。那时候想要的尊严,最后的体面,或许是可以成全的。

《可喜可贺的临终》里,分享的离别案例,大多数的主角,虽然深受病痛的折磨,但最后离别的那段时间,是在居家安宁照护的服务下,根据自己的意愿生活后而离开。

在《可喜可贺的临终》里,小笠原文雄对于“可喜可贺”的定义是“开朗、自由地生活,平静地离开”。

想要做到这样的情形,是少数人才有的待遇。电视剧《人世间》里的周秉义,身患重病,最后是在和妻子旅行的过程中,靠在身边人的肩上离开的。

纪录片《人生果实》里的老先生,离开时,相伴几十年的老伴,深情而安静。整个离别的过程,在《人生果实》中所展现出来的,是很平静的。

《人世间》里的周秉义,和《人生果实》里的老人,他们俩的离开,算得上是“可喜可贺的临终“吧。

想要做到这样,少不了提前沟通。

个人的提前安排,《可喜可贺的临终》的书中提到的是“ACP预立医疗计划”,相当于“生前预嘱”。个人的提前安排,最需要得到的是亲人的理解。

而亲人,往往是很难理解的。

《可喜可贺的临终》里,提到了一位72岁的老人,因为老伴要去医院治疗,身边少了照顾的人。医生在了解她的情况下,觉得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老人也能照顾好自己。但老人的孩子,坚持将她送入医院,结果容易胆小紧张的老人,在住院后2天,就离开了。

每个人都有面对离开的那一天,想要“可喜可贺”,得做好提前沟通,得到亲人的理解与支持。

阅读《可喜可贺的临终》,更新了对于“离别”这件事的看法。

《可喜可贺的临终》里提到的现象,在他们的社会,也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才慢慢形成的观念。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即将告别生活时的活法。当然,他们的医护措施,也在保障着做出选择的人们。

但现实是骨感的,不管是人们对于“离别”的观念转变,还是相应医疗机构的专业性和人文性,都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不管如何,现在就能改变的一个观念,就像《可喜可贺的临终》说的那样:重要的并非死亡的那一刻,而是在活着的时候。

看到当下的力量,而这“当下”,包括离别。

我是弥小木,一位真诚的阅读分享者。欢迎关注,共同成长~

可喜可贺的临终读后感(十)

对于死亡,我常常有种莫名的恐惧感。而这一恐惧感,从四年级时目睹爷爷的殡葬全过程起,就几乎成为我每个梦魇的来源。

甚至,在每个独处思考的时候,我都会想像自己的临终时刻,如果是重病缠身、无药可救,该如何去处理?

我给出了答案,就是尽早出院,用生命最后的时光,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既不会给亲人增加负担,也能让自己这辈子不留太多遗憾。

但每次跟朋友聊起我的想法,反而被指责是一种自私的想法。

朋友的想法也很容易理解,第一,如果不积极接受医院的治疗,那么会置孩子于不孝之地;第二,医院的治疗设施,对比在家里更完备,加上医术高超的医生,即便是绝症,也会能延长患者存活的时间。

确实,作为儿女的我们,都希望父母的寿命延长,延长,再延长,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去尽自己的孝心。

但我无法接受自己在医院,靠着冰冷的医疗器械苟延残喘,怀揣着各种想法无法实现,只能心怀遗憾,痛得鬼哭狼嚎且没有形象地死去。

直至看到日本作家小笠原文雄的这本《可喜可贺的临终》,我才找到一种更为体面的临终方式——居家安宁疗护。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的诗词表达着一种平静自然的生死观,表现出面对死亡最美好的姿态。而这本书,通过46个在家临终的故事,提供了一种安宁善终的选择,让临终不再悲伤,让生命来去从容。

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美树的例子,她在生命倒计时三个月的时候,依靠着居家安宁疗护,完成了一直以来想去韩国旅行的愿望。临终时她面带微笑,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美树的例子告诉我们:患者原本不得不放弃的愿望,有可能通过居家安宁疗护的干预得以实现,如果患者活在希望之中,那么他们的生活质量就会得到提升,并最终使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也得到提高。

而且当患者实现了“最后时光在家里度过”这一愿望时,有时候真的会发生令人感叹的生命奇迹,比如美树实现了她的旅游愿望。

上个月,88岁的外公由于心肌梗塞住院治疗,手术成功后,作为孙女婿的我去照护了一个通宵。印象中短小精悍的老头,已经被病痛折磨得不成样子,身体很是虚弱。

当时我跟他提议说,我媳妇也就是他孙女,记挂着他,但由于单位工作忙没办法来,通个电话行不行。他立马摆手拒绝说:“我都没了人的模样,不要。”这句话,听得我既感到好笑又觉得心疼。

隔天舅舅办理好出院手续,就把外公接回家静养。第三天,媳妇跟我一块过去看望外公,我惊喜地发现,外公又恢复到往日高冷的神情,也精神得很。

按照外公的话,就是在医院做什么事情都不自由,正常人待久了,也会变傻。

就像美树的例子一样,家这一治愈的空间可以让患者减轻疼痛,获得生命的延长,并且感到幸福。

或许我已经知道“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你想在哪里度过?”这一问题的完美答案了——居家安宁疗护。

居家医疗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自由地生活”。

毕竟,待在自己期望的处所,活着的时候没有痛苦与不安,离开的时候走得平静而干脆。

也正如书中而言,如果离世的人能走得充满希望、心满意足、毫无牵挂,即便离别是伤感的,家人却依旧可以笑着相送。这,便是可喜可贺的临终。

可喜可贺的临终读后感(十一)

我跟朋友说:我害怕孤独终老。

任何我们恐惧的东西如果深挖它的底层,都会有其最根本的原因,害怕孤独终老,最害怕的是一个人在家,万一生病或跌倒,或者死去,都没有人知道,我觉得好可怜。

虽然尚算年轻,但没有安全感的我,一直会关心这些话题,如果我时日无多,我会如何选择?或者家里父母年事渐高,总会有离开的那一天,作为子女怎么让他们更舒服的走?

中国人总是讳疾忌医,我想知道的更多一点,总好过来临时的茫然无措。

而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世间,总归是要消亡的,只能死一次,真的到了那一日,如何尽可能少痛苦的离开,我想比没有质量的仅仅拥有生命体征来的好。

怎么活是一种选择,怎么死一样是种选择。

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决定了他的生活质量,包括生与死。

我对死亡是有种恐惧的,直到拿到小笠原文雄的这本《可喜可贺的临终》,本书以46个在家临终人士的案例,原来死亡也可以笑着面对,也可以死者善终,生者无憾。

01尊重患者所做出的每一项决定

人与人本就是不一样的个体,而允许跟尊重家人的决定,用过替他们做选择,我们认为最好的方式,未必就是最好的。

朋友的爷爷在医院,她告诉我浑身插满管子,毫无生活质量可言,对我来说是受罪,可爷爷之前说过,除非我死了,否则尽一切可能抢救,家人也是尊重老人的意思。

老年人最怕的是摔倒骨折,住院后虽然阿姨跟妈妈轮流照顾,可身体还是每况愈下,外婆吵着要回家,可是考虑到回到家,没有医院这样的治疗条件,也不懂如何应付老人的突然状况,便狠心拒绝了外婆的要求。

而这件事对于外婆来说是临终的遗憾,对于妈妈来说也有过后悔吧,事隔多年,妈妈也是自我安慰的说,接回来怎么办呀,怎么照顾?只能这样了。其实我知道她也是没办法,在她的心里也希望外婆可以回家,不过是能力至此。

事实上最理想的状态是活在希望之中,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活在自己期望的住所离世,即使离别是伤感的,但也是心满意足的,这大概就是作者的可喜可贺的临终吧!

做自己喜欢的事直到最后,这便是作者的理念,而活在希望之中的人是不会那么轻易死的。

有一位非常爱酒的患者,得到小笠原医生的允许,甚至开始“吗啡红酒”的独有除痛处方,这种药力、喜悦与酒力叠加让临终患者又甜又香的睡去。

而我国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老先生,去世前一天还是戴着呼吸器在工作,对他来说,充分利用生命的最后时段,为国家留下重要数据资料,这种离开方式又是充满价值感的。

02老年化社会

人口老年化是当今最热闹的话题之一,我国大于60岁的老人已经占了人口总数的18.7%,大于65岁的老人占13.5%,而另一个影响人类健康与寿命的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

而人一旦罹患癌症,治疗无果时,当医生也建议无需化疗时,那么死亡质量便是幸福指数的重要参考值。

一个癌症家庭,病人心情的低落自不必说,家人也会跟着抑郁。

如果家里有一位癌症病人,可以说全家的生活重心都会受到影响及转移,患者不想给家人添麻烦,也担心回家人无法照顾自己,所以大部分临终病人都是在医院离开的。

而事实上,大部分的病人的愿望是居家安宁疗护,但这需要成熟的参与体系,提升居家医疗的条件。

在日本小笠原先生也是极力推荐居家医疗,一则可以削减经费和控制社会保障费,更重要的一点是让临终患者开心地生活,并且笑着离世。

如果是无病无灾的正常老死,自然是庆幸的,而大多数人是因为癌症威胁生命,对死亡的害怕是因为我们知之甚少,如果足够了解,也有着应对之策,我想内心便不再害怕与恐惧。

本书告诉了我们疼痛是可以用药物消除的,麻醉止痛药用于治疗疼痛时并不会使人成瘾,以及便秘或恶心等副作用是可以预防的。

人们害怕的不过是痛苦,而有着成熟应对机制,就可以实现,作者小笠原是有着为1500名患者提供居家安宁疗护的经验,也致力于推荐居家安宁疗护的五大重要支柱。

写在最后

即使独居,即使没钱,也可以少痛苦,且心满意足的离开。

泰戈尔的美妙诗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如果能够消除病痛,有所准备,可以让病患在家中,或自己想要的方式选择,最后自由度过最后时光的话,我想这就是幸福的死亡了。

可喜可贺的临终读后感(十二)

前段时间爸爸生病住院,医生拿着肺部检查的结果说:不排除是肺癌。医生云淡风轻的一句话,在我们这儿好像地震,我和妹妹都忍不住哭了,生怕就是这样坏的结果。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忐忑不安地等待确诊结果出来,所幸不是癌,但是爸爸的身体状况一样不乐观。那几天,看着躺在病床上的爸爸,蓦然发现,爸爸真的已经是老年人了。

尽管这一次是虚惊一场,但是也让我意识到,我已经人到中年,爸爸妈妈也年过六十,终有一天,我会面对与至亲之人最终的离别,自己也会与这个世界告别。

当那天终将来时,我该如何面对?

打开这本《可喜可贺的临终》时,是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力量。虽然看完书后对死亡依然有着深深的恐惧,但是这些临终的故事,这些在生命最后依然努力生活的身影和微笑迎接死亡的面容给了我一点启示:死亡无法避免,当他到来时,找到与他握手言和的方式,死也可以是宁静安然的。

那么当自己或亲人的人生即将走到尽头时,具体应当如何做才能安然些呢?有两点很重要:

第一:了解真实病情,是达到“生死两相安”的第一步。

突然想到了前不久看《余生请多指教》中的情节:林之校的爸爸确诊胃癌后,林之校和妈妈决定瞒着他,在他面前强颜欢笑。当林爸爸无意中知道自己的病情后,一下子难以接受,之后又决定放弃治疗独自离开了医院。

这似乎是很多电视剧中都有的片段。一直以来,无论电视剧上或者生活中,大家似乎都形成了一个共识:患者不知道病情他的心情会更好,这样有助于治疗。

其实不然,作者根据与绝症患者多年打交道的经验得出一个判断:蒙在鼓里只会加剧患者的不安,不安则会降低免疫力。

第一时间告诉患者真相,患者一时必然会感到不安或绝望,但是在这之后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安排自己的余生怎么度过。

而一直蒙在鼓里直到接近死亡才知道真相的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他们已经来不及安排什么。他们会懊悔自己还有许多事情没有机会完成,还有许多事没有安排好,最终在这样的遗憾和悔恨中辞世,这不比知道真相更让人痛苦吗?

知道身体真实的情况,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生的负责。

第二:剩余岁月,尽可能地找到满足感

小笠原医生主张:人应该充满希望、心满意足、毫无牵挂地死去。

满足感的获得可以是离世空间的选择,也可以是做自己喜欢的事。

看到书中的临终故事的主角都是在家里安然去世的。而生活中我们所知道的情况是大多数的患者是在医院离世。

在医院的那种氛围中,人往往是带着遗憾离开的。

小笠原医生认为,家是每个人心中最温暖的地方,也是最能唤起爱与快乐的地方,在家里,人的内心可以获得满足感,所以他一直主张居家离世。

居住舒适,内心充满希望,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病痛,延长生命。

如果能在家人的陪伴中,在温暖的家中告别人世对于逝者来说无疑是安宁的。

记得书中记录了一个癌症患者,当他知道手术已经不能延长自己的生命时,毅然选择了放弃治疗,在生命的最后他决定重返工作,他在完成工作的充实感和居家的满足感中愉快的度过了人生中最后7个月的时光。

当患者不是通过延命的手段被迫“活”着时,才会拥有看不见的生命力量,才会在人生的最后感到安然。

在家里,在自由的、充满关爱的环境中,在满足感中告别人世是品质最高的死亡了。

“让家成为最终的归所”,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医疗条件也可以让患者如此选择。

看这本书时,总是不由地想起史铁生说的一句话:

死是我们每一个人必然的归宿,从生到死,这是生命必然的过程,但是能以像迎接节日那样愉悦的心情去面对死亡是我们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境界。

平静面对死亡的心境,我们需要继续修炼。

这本书是一本关于临终关怀,缓和医学的书。作者小笠原文雄医生为1500余位患者提供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让他们“幸福”离开人世。

安宁缓和医疗,我们国家现在有没有我不知道,但是真希望这样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方式可以发展开来,也许到那天,我们都可以不留遗憾,平静地进行临终告别。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生与死最美的姿态,但愿有一天,我们也能有如此平静的生死观,让生命来去从容。

可喜可贺的临终读后感(十三)

2017年5月爷爷因拉肚子住进了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家里人才知道爷爷已经患上了癌症晚期。当时爷爷已经90岁高龄,家里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让爷爷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爷爷对止痛药的依赖越来越大。村里有不少人都建议我们直接把爷爷送去医院,借助医疗器械延长爷爷的生命。

不过,他们的建议都遭到了我们全家的反对,对于生命垂危的人而言,我们坚信在家安度晚年是他们最想要的生活。

爷爷在家里人的陪伴下,于2018年1月28日在睡梦中离开了这个世界,走得很安祥,这对于我们家人来说也是一个莫大的安慰。

有人认为这不应该是癌症病人的最后选择,生命是无价的,理应尽力延长患者生命。那重病患者该怎么度过最后的日子里?这成了我近几年较为关注的话题。

当看到《可喜可贺的临终》,便果断入手,因为我特别想看看,一个人即将去世,家里人该怎么做,才能让患者不痛苦。

《可喜可贺的临终》是日本居家安宁疗护协会会长小笠原文雄的著作,他在书中讲述了46个癌症患者在家临终的故事,让患者不再惧怕临终,其家人也能做到可喜可贺。

我的堂伯父得了癌症后,我父亲五兄弟就私下商量,决定不告诉堂伯父的真实病情。他们认为隐瞒病情是对病人最好的照顾。

照顾堂伯父的日子里,伯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如果我不是得了绝症,你们送我去医院治疗吧,光待在家里,我的病也不会好。”

在《可喜可贺的临终》一书中,小笠原医生认为患者有权掌握自己真实的病情,他说:“蒙在鼓里,只会让病人更加不安,更容易胡思乱想,这种情绪,会降低免疫力。知道真相是左右患者此后人生走向的重要事情。”

在普通人的潜意识里,癌症是一个谈虎色变的问题,无论家属怎么做都无法让患者重回健康。

既然如此,我同意小笠原医生的建议。对于患者而言,只有掌握了自己的真实病情,他们才能为自己做好最后的安排,减少人生中的遗憾事,在剩余的时间里,按自己的意愿走完这一生。

2003年11月底,梅艳芳身穿低胸露背晚装,宛若一枝踏雪绽放的红梅,在气温不足10摄氏度的环境下,为美容中心拍摄瘦身广告。

在此之前,梅艳芳刚完成了8场个人演唱会。很多朋友劝她放下工作,多多休息。她却摇头说:“有些事情,现在不做,可能以后都没机会做了。”

对于一个已经收到死神的“请柬”的人而言,最大的心愿可能就是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把自己最后的岁月奉献给自己热爱的工作。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日本居家安宁疗护协会会长小笠原文雄在自己的著作《可喜可贺的临终》一书中的一段话:

“无论住院接受治疗、忍受痛苦、获得生命的少许延长,还是选择继续工作,都取决于自己希望以怎样的方式度过余生。哪一种选择都没有错,只要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就好。”

有的患者会选择通过手术的方式延长生命,也有的患者选择用剩余的时间去完成心愿,让自己、让家人、好友不留遗憾,因此,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权选择生与死的方式。

堂伯父最后的时光都是卧床休养的,从最开始吵着要上医院,到催促家里人在客厅摆上一张床(广东很多地区的风俗,一个大限将至的人要从客厅离开阳间),我想伯父是在找自己的根。

中国人讲究的是落叶归根,对于患者而言,“根”可能就是家了。

记得有读者问过蔡澜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可以选择自己去世的地方,您会选择在哪里?

蔡澜脱口而出两个字:家里!

小笠原医生在《可喜可贺的临终》一书中也说:病人可以呆在自己相待的地方,内心便会安定,出现仿佛是在极乐净土般的心境,以平静的心情度日,直到死去。

家不仅仅是避风的港湾,也是安定的居所。对于患者而言,居所定下来,心自然就安定下来了。如果说死是人生的尽头,我想很多人会跟我一样:我想和家人一起迎接最后的终点,让剩下的日子始终充满温暖的笑脸。

《可喜可贺的临终》讲述了46个在家临终的故事,是对读者推心置腹的忠告。一个人的死,不是死者在笑,而是周围人在哭。人必定会有一死,平静而干脆地笑着离开世界,这样亲人也不至于太过哀伤。

阅读此书,愿我们终有一日都能充满希望、心满意足,了无牵挂地离开这个世界。

可喜可贺的临终读后感(十四)

说起临终这件事,很多人听到都会沉默或是避讳吧,因为这代表着生命的结束。抛开意外,大多数人结束生命的方式都是疾病,且在很多人看来,得了不治之症都是深感沉重且不足为外人道的。也是因为这样,我们在面对临终的时候,总是显得尤为仓促和不尽人意。

可是不要忘了,临终其实是一个人的人生重大事件之一。今天的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对于临终的不同态度,也颠覆了我对于死亡这件事的以往认知,它通过46个真实的故事,让我知道:每个人其实有权选择如何度过临终时光,除了悲伤和哀痛,我们还能够选择《可喜可贺的临终》。

《可喜可贺的临终》是日本医学博士小笠原文雄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所写,因为致力于向广大民众推崇居家疗护,因此书中论述了居家安宁疗护在日本取得的成绩。可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了解的可不止居家安宁疗护这项服务,而是对于临终这件事应该抱有的正确态度。

说实话,随着自己的成长,我也曾经历过亲人的离世,他们的临终有的仓促、有的遗憾、也有的痛苦,虽说人们都说:好的离去应该安详且不留遗憾,但是我见过的临终都是悲痛多于安详。

看完这本书中的临终故事后,我终于知道安详的临终应该是什么样子,也知道了,除了伤心欲绝,我们还能以积极和欢快的态度送别我们的亲人。下面我就通过三个方面谈谈我读完本书后,对于临终这件事得到的新的认知。

在得知自己得了大病后,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积极治疗,不给家人添麻烦,因此会想着把生命托付给一流的医院或者医生。可是我们不要忘了,医生对于疾病给出的治疗方案并不是神丹妙药,而是对抗疾病的一些手段,这些手段或是减轻痛苦或是延长寿命,而是否选择这些手段,应该在于病人自己。

书中写道:“自己的生命其实是头等大事!患者非常有必要事先向医生问清化疗效果以及风险在内的所有细节,在此基础上再决定接受何种治疗。”因此,最后的日子要怎么过,其实在于患者自己的选择,而接受医生的方案其实只是我们选择之一。

书中的故事中,很多癌症晚期的病人并没有选择化疗,而是回家休养、出国旅行、回到山里,甚至是继续工作。而他们临终时都无一例外地安详离去了,他们满足于自己生命最后那些时光所选择的事情,自然是没有遗憾的。

书中不止一次提到,对于喜欢在家养病的患者,仅仅是在自己喜欢的家中呆着,心中也会有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是患者对抗疾病的能量支持。在我看来,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能够获得这种满足。

比如书中提到的花田和子女士,她在被医生告知只有8个月的寿命后,选择回家静养,由作者提供的居家医疗机构为之提供在家的医疗养护。因为在家里没有在医院的紧张情绪,花田的病情比较稳定,居然在家撑过了8个月,这时她去梅林公园盛放的梅花前拍了自己喜欢的相片。而之后,花田陆续实现了在樱花盛开时拍照、被采访上电视等愿望。

虽说花田的生命最终还是迎来了终点,但是她从自己不断实现的愿望中获得的满足感却实实在在地延长了她的寿命,度过了幸福的临终时光。

我相信任何国家和民族对家都有自己的文化执念,这也是本书作者会将居家安宁疗护作为自己的事业的原因,看完这本书,我认为好的家庭不只是心灵的避风港,也是我们生命最终的归宿。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我们对家的存在是来自于家中的亲人,但是在本书提到的病患中,有很多是独居者。相比独自在家,病患住院其实是更加方便的,可是仍然有很多人会选择在家度过余生,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位80岁独居女性河合敏子。

河合女士不仅患有心力衰竭,而且眼睛几乎失明,耳朵也不好使,但是她仍然选择在自己的家中养病,当然这期间居家医疗团队和现代化的设备提供了不少帮助,她在养病时,经常念叨“还是家里最好”。

虽说我不太理解河合对于家的执念由何而来,但是书中一段话应该道出了其中缘由:“因为家里满是往昔生活的气息,装有无数美好的回忆,仅仅是呼吸着家里的空气,身心就会倍感抚慰,激发出活下去的信念,让她充满能量。”

我认为不仅是对于疾病,人在无助的时候都会想回家吧,相信这个我们最熟悉的地方能够给予我们能量。因此,我非常赞同作者所说的——“家,是一个人真正的最终归所”。

虽说《可喜可贺的临终》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作者对于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一种宣传,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相比宣传作用,本书对于读者是有其它触动的。它让我们看到,在临终这个无奈之时,我们除了无可奈何,还应该发挥出对自己生命自主权,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每天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的余生就算有遗憾,但是仍然能够让当事人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平静地迎来人生的最后时刻,这样的离开,怎能不称为“可喜可贺”呢?

——————END——————

作者简介:热爱学习的职场宝妈,喜欢读书、写作和插画。长期分享各类书籍,愿和你共读每本好书。

可喜可贺的临终读后感(十五)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一种极致的浪漫,一种旷世之豁达!印度诗人泰戈尔妙笔生花,表现出对生与死的深度思考。

生为何状?几乎每个人都在众人的欢笑声中呱呱坠地,只有自己在哭泣。

死当如何?更多的是在疾病伤痛或意外中以悲剧形式结束,在亲人痛哭中被迫离开。

有没有一种可能换一种姿态?就如同秋叶在灿烂之后飘然坠落化作春泥?有。日本的小笠原文雄医生在他的作品《可喜可贺的临终》中记录了46个选择在家临终的故事,以颠覆传统认知的震撼感给人启迪。

这首诗的作者伊东智惠是一位70岁的女性,患有肠梗阻等多种疾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病人选择了居家安宁疗护。在小笠原内科的护理下使用PCA魔法盒子消除痛苦与不安,在自己的居所,在家人给与的幸福感与安全感的包围中直至离开。去世前写下了前面的诗。

诗歌充满烟火气息。伊东借助感官触摸着世界,与生活连接,直至离开的那一刻,也没有中断。而有的人虽然没有被宣布死亡,却已经被封闭在ICU病房,在有些单调的时空里被关闭了眼睛耳朵。

可见,选择安心﹑随性﹑开朗的生活,最终平静离世,未必不是幸福的。

花田和子是一位64岁的胰脏癌患者。在预期寿命只剩两个月时,她选择了居家安宁疗护。

和子热爱生活,喜欢在美丽的画面中定格自己的身影。生命的最后时光,她提出想拍张遗照。在家人和医生的共同陪伴下,和子选择了在盛放的梅花前拍照,几个月后又在繁茂的樱花树下留下了美丽的身影。

为了看到电视访谈中的自己,为了出书写一写自己的故事,她坚持了一天又一天,硬生生地将生命拉长了一年,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

小笠原在书中感叹:失望或绝望,消解着求生的勇气和体力。而希望与信念则为人类带来强大的正能量,激发人内部自愈的潜能。当每一个希望成为现实梦想成真时,我们会有心满意足的幸福感;哪怕希望仅仅停留在希望,也是会有期待。所以,希望是生命之光。

2017年3月12日,台湾作家琼瑶向媒体公布了一封写给孩子们的信,题目叫《预约自己的美好》。这个浪漫的作家对自己的身后事做了交代,希望儿子儿媳不要被生死困住。她在信中感谢过往生命的恩宠,表示“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她叮嘱自己的孩子:若自己病重,不动大手术,不送加护病房,不插管,那时更希望能够快些离世。

彼时琼瑶的爱人平鑫涛患血管型失智症已经住院一年多。她因不忍心让他插管,与继子女闹翻,琼瑶因此有感而发,表达了对有尊严的死的认可。并对平的孩子称“把父亲还给他们”,选择无力地离开。平鑫涛直至2019年5月23日离世,此时距离琼瑶的遗书已经过去了两年多。难以想象在这两年的时间内,一位不治的重症的患者在冰冷的加护病房靠各种医疗设备维持着活着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命状态,他的思想精神还在不在,能不能称为“活着”。

2018年6月台湾知名节目主持人傅达仁选择在瑞士执行安乐死,平安喜乐的离开。(个人不认可,但是尊重他的选择)。

2022年6月8日艺术家蓝天野在家中去世。据濮存昕透露,老爷子生前已经很清楚自己身患重症而拒绝治疗,最终没有痛苦的在家中离开。想来那时,他是幸福的宁静的走了。

随着社会多元价值观的被认可被尊重,心满意足而平静地离开,笑着结束,为什么不可以呢?

题目是《可喜可贺的临终》,主题围绕着死亡,通篇却让人感到生命的力量。

人固有一死,这是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的结局。传统文化与道德观告诉我们:死亡意味着别离,意味着消失,意味着连可能性都不复存在,所以是绝望的﹑悲剧的。

换一种认知方式:既然走向是不可更改的,为什么不把它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永恒?除了悲戚,为什么不能做另一种选择呢?

既然终将离开,何必耿耿于怀?反而不如让存在的每一天都开心快乐。去静享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去感受人世的温暖与爱,去期待能拥有可创造的每一天。

向死而生,才会更积极乐观的认真对待活着的每一天。

让我们敲希望的钟,祈祷每一分钟的平静﹑祥和﹑安宁。当归途已至终点,一起比“V”对世界微笑着说再见。也许这就是小笠原文雄在他《可喜可贺的临终》中向人们传递的对生命的最高礼赞。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