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的能力》是一篇探讨人类共情能力的文章。作者通过引用心理学研究和实例,阐述了共情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共情能力使我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并对其作出积极回应。文章呼吁人们培养和加强自己的共情能力,以建立更加亲密和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
《共情的能力》读后感(一)
世界上有一部分高敏感人群,可以很轻松地感知到他人的情绪,想要给他人提供帮助,但他们同样很容易陷入情绪的漩涡。对有些人来说,焦虑、难过很容易处理,吃一顿就好,但对某些人来说,这些情绪就像洪水猛兽,让人夜不能寐,甚至有躯体反应,腰疼、头疼、腹泻,生活被搅成一个泥沼。
很多人走进心理咨询室都会说,我最近焦虑得睡不着觉怎么办?跟男朋友分手了,我整整一个月都很难受,就像抑郁了,该怎么办?
这本书就是解决怎么办的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情绪,而后再谈如何处理情绪。
每一种情绪的背后都有需求,这种需求需要通过行动来满足。焦虑背后是让人思考我们真正需要完成的是什么?它的产生是为了帮你组织、规划和完成任务,也是为了帮你应对新的变化和危险,这时候需要采取行动去适应这个新的变化或躲避危险。难过其实是要求你采取行动,放下一些已经无法正常运转的东西,就像旧恋情、失业等等。
只要采取了正确的行动,情绪自然就会减弱。书中附了16种情绪背后的行动指南,涵盖了愤怒、恐惧、满足、快乐、困惑、嫉妒等等,帮助读者看清楚每一种情绪背后的需求和需要的行动。可以说是摆脱情绪泥沼的福音。
作者还给出了一个识别情绪和快速转变情绪的行为模板:用愤怒举例,某件事威胁到你的自我感知、立场或发言权→让自己镇定下来,集中精力,感受这种愤怒→你准确称呼这种愤怒,说出它的强度→问自己有关愤怒的问题(我必须要保护的是什么?必须要恢复的是什么?)→发现问题,在不使用暴力的情况下设定清晰的边界,在不侵犯他人的情况下,采取行动,恢复自我感知→愤怒系统结束!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不是不会解决情绪的困扰,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它才会平息。只不过,我们需要有段时间沉溺其中,感受情绪带给我们的快乐和痛苦。从前有人说,人的灵魂是趋向于受难,所以它会把自己放在那些剧烈的高兴或者难过中,以证明它还存在。它最讨厌的是日常的琐碎和无聊。如果在情绪中沉沦挣扎,不要过于苛责自己,不过只是一段体验,感受够了,自然就会行动,行动了自然就会好起来。
衷心希望每一个让我们夜不能寐的情绪,都有可以安放的地方。
《共情的能力》读后感(二)
美国心理学家卡拉·麦克拉伦用共情疗法治愈了自己的童年创伤,从此开始了作为心理治疗师的职业生涯,成为共情研究先驱、共情疗法创始人。
共情(empathy)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它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
共情是一种活跃互动的情绪技巧,具有调动情绪的能力。平衡的自我意识是共情意识的基础,共情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人,与他人建立起联结观,更好地关爱他者。
本书《共情的能力 The Art of Empathy》的重点是帮助我们发展诸多不同场合可以运用到的共情技巧,提升我们的共情能力,减弱超共情,让我们活得更舒服。
我们可以通过创建艺术型的共情居所和共情庇护所,把家打造成一个可以活出真实自我生活与自由呼吸的地方,让共情茁壮成长。
当我们的人际关系处于良好发展的状态时,它可以有效的促进我们的情绪与共情的发展。
我们可以更好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用健康的方式展现自我个性。
另外,我们还可以运用的特定沟通技巧来提升我们的共情能力,为我们的人际关系提供支持与帮助。
比如,当我们处于让人不满足的关系中,我们可以通过移情的方式培养自己的共情技巧,同时要学会识别别人的情绪,有意识地通过别人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了解别人的情绪状态。
因而,在当下女性主义复兴的潮流中,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培养共情的能力。当男性能设身处地替女性着想,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和纠纷。
毕竟,共情能力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持续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
《共情的能力》读后感(三)
共情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从字典来看,它又叫做移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来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心情的能力。现在的社会,很看重这个共情能力,因为有共情能力的人,更容易和他人沟通,理解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商高的体现。那么究竟什么是共情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共情能力,这本书就做了一个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这本书在刚开始就提出的一个观点,对于自己的任何情绪,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情绪,而后再谈如何处理情绪。共情的整个过程被作者分为“情绪感染,共情准确性,情绪调节,观点采择,关心他者以及感知接触”这六个部分,要先对这两个过程进行一定的了解,知道每个过程中,自己的情绪如何变化如何控制,才可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共情。当然,正如作者说的,虽然共情和自我无关,但是终究是希望每个人可以先了解爱护自己,再说共情。
接着,作者还讲述了一些概念,比如说情绪和感觉的区别,以及这两者之间的转换,这个的认知会有利于感受自己的情绪,当知道如何感受自己的情绪,也就更容易知道如何缓解那些不必要的严重强烈的有潜在危险的情绪。
在那之后作者用整个第五章,讲述了如何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比如先弄清楚五项共情正念技巧,像是接地,抱怨,复原等。书中还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方便大家更好的代入理解学会技巧。
第二部分则是通过家庭,职场等不同的环境,进行分情况的解析,书中提到了一些比较偏专业的术语比如说门槛化,推诿词这些,但是作者也用很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这些名词,整本书是比较好理解的,尤其是那些例子都比较贴近生活。最后作者还专门用了一章来说明婴儿的共情能力该如何培养,也就是说家里有孩子的家长也可以看看这本书,从小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书中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解释对于一个有共情能力很强的人来说,这其实是双刃剑,共情能力强很容易会影响自己的情绪,所以书中在讲述情绪的时候,花了很多笔墨去解释如何控制以及理解这个情绪的来源,究竟是自己的情绪还是他人的情绪,我觉得就算是有共情能力的人,也应该看看这本书,更好的理解这个能力并运用它,而不是让它带给自己一些负面消极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