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印象》是一篇深情写实的游记,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旅行中的点点滴滴。文章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文风情的感悟,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通过作者的文字,读者不仅感受到了旅行的乐趣,更体会到了旅行带来的心灵启迪。
《旅行的印象》读后感(一)
由于喜爱旅行文学,机缘巧合下,这本《旅行的印象》与我相遇了。阅读时发现,这是一本精彩的好书。这本旅行文学,有着它独特的味道。 作者在记叙旅行的同时,不仅让作为读者的我领略到了不同城市的美,还将时代下的普通人的命运穿插进了文中,令我有种说不出的感慨。我还在作者的文字中体会到了祖国往日沧桑的历史与时代车轮下的变化。除此,那些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历史故事与人文情怀。读这些文字,像翻看一本故事宝典。 写一座城市的美,作者用了一种非常清新的文字,使身为读者的我能够轻易地领略到。写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文,如陕北,文字中就能体现出那里人的豪爽。写江南,就能让人感觉出那里的细腻与柔美。作者与其他作家一样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细节的眼睛。有时,通过文字的记叙,我能感受到一阵扑面而来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的淳朴。 写旅行中的人物,作者巧妙地用人物的发言与他的穿着打扮、他周边的装饰以及他说出的话语来让我认识这个人。我意识到这些人物的身后都有独特的故事,他们有不同的背景和人生经历。大千世界,有着各种形形色色的人,而大多数人都有着一颗温暖的心。我忽然觉得,一场有意思的旅行,就是让各种不同的人带领你领略各种不同的风景,说出他们不同的故事,去感受他们各自不同的情怀。作者这些旅途中的人与故事,带给我很大的触动,使我读完之后总会反思良久。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作为华人较多的国度,他们的汉语普及问题、中国古村寨里人们的生活方式、他国的女同性恋文化等等,这些引人深思的社会话题在书中被反映出来,颇有意义。 跟随着作者旅行的足迹,我仿佛看到了生命缤纷的色彩,这就是这本书给我的印象。也许,这也是作者旅行的印象。 非常幸运能够读到这本书,受益匪浅。
《旅行的印象》读后感(二)
明天要去云南了,没有走“昆(明)大(理)丽(江)”的经典路线,而是去云南的东南,罗平、丘北、广南这些我从前没有听说过的地方。对景点的含金量丝毫不怀疑,因为是与L先生同行,跟他去过陕、晋、甘、鄂,每次都满载而归。它们的共同点是开发不久,原生态保留得较多;食宿比之“经典”要差,但没有浓重的商业味儿,少了许多“哇塞”。
阴湿寒冷的冬季接近“强弩之末”了,今年的旅游开始了。曾经计划趁着还没有到新条例的“临界年龄”,抓紧多去几个地方;可是真去筹划,又是顾虑重重。首先当然是身体。因为报名要提前几个月,所以从报名到成行的这段日子,一直是提心吊胆,唯恐一不小心会感冒,以及那些再小心也会莫名其妙得的病。不是杞人忧天,一同报名的W先生就因为亲人病情发展而无法去,损失了近千元。天有不测风云呀。过年时得过“流火”,脸色依然发红,每天揽镜自顾,唯恐那“火”又恶狠狠地“流”出来。现在看来是不会了,明天可以成行了。这次坐绿皮车,13天行程有4天是在轨道上颠的。喜欢坐绿皮车,跟土地田野贴得紧紧的,似乎一直没有离开过大地那温暖的怀抱。况且还在平板上下载了电影,带了电子书,不会寂寞。
这二十年来看得见的最大变化,也许就是旅游大步介入了许多人的日常生活;甚至出现了在家里待不住、只想“游游游”的“驴友”了。我听说过还有旅游的“鄙视链”,就是去过什么什么地方的看不起去过什么什么地方的,现在的行情是连去过欧美澳的也“低人一头”了,链的顶端是去南极洲北冰洋,可能过段时间要比去月球还是火星了。想想好笑,这攀比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呀!对我们来说,旅游不就是为了挪挪窝,尝尝新,逃出磨人的庸常日子轻快一段时间呀,有那么虚荣吗!
可是旅游毕竟和“动动”不一样。既然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相提并论,那么旅游一定会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我想因为从前交通不便,信息流通缓慢,旅游能增长知识,这毫无疑义;可是现在“一键知天下”,问问“度娘”,短平快,根本不需要那么劳顿,旅游的意义又在哪里呢?自己体会不深,就格外关注这方面的书籍。说透了的很少,最近翻看了王安忆的《旅行的印象》,倒有了一些感悟。
封底印着一行字:“无论这世界多么大,多么面目各异,可内心只有一个。这是旅行中最见真情的一刻”。
不愧是作家写的游记,这句话概括了全书的精髓,也击中了我的心扉!不是吗?游览过的景点越来越多了,视野一开阔,能打动心扉的东西越来越少。震撼视觉的未必能震撼心灵,而不能震撼心灵的,终究被记忆搅成一团,即使一厚叠的照片放在眼前,也未必能分清一二,只有那些灵光一现的感情和思想才能深深地镌刻在脑海里,陪伴你一辈子。情景交融,那是要注入感情的景才能久久不忘。这情可能联系着你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也可能是对生命的感悟与体味。
其实那真情一刻,并不一定是面对“鬼斧神工”和“光怪陆离”,有时“于无声处”,有时细水涟涟,更能贴近心灵。王安忆写道,自己在德国,好奇心之后是深深的隔膜,好像是从一帧帧明信片前踱过,教堂、音乐厅、森林、莱茵河,美不胜收却是两不相干。她想,旅行其实是深深的寂寞,新鲜掩盖了这些。她无意来到了一个公寓,看见了后院,看见了连绵的屋顶,电视天线还有老虎窗;她觉得鸽哨马上就要响起。这是我们最日常的情景,王安忆写:“这是钻心钻肺的情景,真叫人又苦又甜。然后再继续我的旅行,那风景之中便有了一点肺腑之言,有了一点两心相知,许多不懂的我都懂了。”
我也懂了,旅游固然是寻求新奇,同样也是在陌生里去寻找熟悉,那些熟悉的烟火气,甚至是熟悉的一地鸡毛。从而感悟到生活的本质其实是大同小异的,既不必自傲,也不要自卑,珍惜当下,好好地活下去吧。
绿皮车也让王安忆找到了“真情一刻”,她说,面朝行驶方向坐,田野怀着阳光和阴霾扑面而来,令人喜不自禁,然后跃过我们的肩膀,从背后一去不返,令我们措手不及。告别和迎接在刹那间完成,急促地吞吐着离合的悲欢。后来有了准备,便尽情享受与它们越来越接近的时刻。它们是在与我们最终接触的那一瞬间陡然逝去。这一瞬之间锻炼了我们的决心,使我们免遭缠绵感情的折磨。而背着坐呢,新景物是从背后漫到眼前,一上来就带着逝去的命运。我们眼巴巴看着它们渐渐走出我们的视线,痛惜哽住了喉头,饱受离别之苦。它们到来的喜悦是那么短暂,一下子便被离别淹没了。它使我们的注意力全部凝聚在这告别的哀婉仪式上。真是写出了我们心中有却说不出、说不好的感悟呀!
王安忆感悟道,乘飞机将过程省略,只留下结果,它节约了我们的情感,使我们心静如止。这其实是一种损失,损失了心理的经验,这些经验是生命力滋生滋长的源泉,带有活水的性质。
要勤于观察,也要勤于思索,积累心理经验。寻找那“真情一刻”,让躯体里的活水多起来,流起来。
期盼,云南;云南,期盼。
《旅行的印象》读后感(三)
今天想聊聊行家的笔法和文字的力量。我所选用的文本,摘自王安忆的散文集《旅行的印象》一书。《六月的故事》讲述了她行走于广东、澳门、香港等地的旅行见闻。在进入正题之前,开篇有一段大约500字的引子。
生活在南方的读者,如果读这段文字,我相信第一印象肯定是生动传神。这就是行家的笔法功力,在短小的篇幅,简练的文字中,看似不费吹灰之力地把最直观的感受呈现于读者面前。这段文字鲜活地描绘了南方夏日的潮湿闷热,以及被夏日裹挟的人与事物所特有的景况。
开头三句话,本以为25度的地面温度会是适宜的,却不料一出机舱就感受到广州的暑热带来的意外和惊喜。
第四段出现了三个动词,先是“团团地裹住”,再是“裹得更加缠绵”,“撩也撩不开”,“拨也拨不开”。“裹”“撩”“拨”。这三个动词描述的酷暑难当的闷热逼仄之感,层次分明,风的闷热和空气的潮湿感受,立刻显得立体而有生命力。读来仿佛身临其境。
对于我们常居广州的人而言,这不正是我们当下的真实感受?然而,我们若不借助一些或搞笑或娱乐的图画表情,竟不知如何表达出同等意境。我们的语言表达,霎时相形见绌。我们的词汇量,也捉襟见肘了起来。
第五段,画面转移至珠江岸边。这一段有对人的描写,有对景的描写。这段文字是有节奏感的。我建议大家试着诵读一下,感受其中的韵律。夏日里,小朋友伏在妈妈的背上睡着了,“倒过来,倒过去,微微皱着眉,睡得疲乏。”我们似乎都不会想得到,形容睡觉的状态,可以用“疲乏”。睡觉难道不是在补充积蓄精神吗?酷暑时节,在没有空调助力的户外,的确是不安稳不踏实的。没有深度的睡眠,就是“睡得疲乏”。这里再度烘托了广州夏日的闷热与不适,是非常精彩的一笔。
镜头移动,作者注意到了民居旁晾晒的衣服,这是非常细碎不起眼的生活细节,此刻却成为夏日的一道风景。五颜六色的衣服,“大都是尼龙的料子,透明而不透风,胸前缀着繁重的花纹”。还别说,这种服装风格,的确是广州菜市场常见的爆款。在作家笔下,三句话的工夫,你就可以自行想象出衣服的颜色样式,还有晾晒时的景象。
我尤其喜欢接下来的这一句“冰激凌融化了,黏黏地湿着手,蛋卷不再是脆的,是柔韧的软。”这是什么冰激凌?我大胆地猜测,是广州老字号“五羊牌”!六月的太阳底下,吃冰激凌的速度永远赶不上冰激凌融化的速度。
好作家永远知道,以何种方式开头,又在何时及时收尾。
对于夏日酷暑的描述暂告一段落,作者笔尖转向自己,作为一个上海人,即使在广东也算是外来者。她即将以外来者的身份,去看,去听,去体验,去记录接下来的故事。
在《谈话录》一书中,王安忆说自己其实不太重视散文写作,相比起小说创作,她视散文更多是完成任务。但我读来,却觉得她写的游记精彩又好看,文字中有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在催促我一篇又一篇地读下去。她在《谈话录》中回忆,自己插队下乡时常喜欢在书信和日记里描述一下日常生活和见到的景象。日记本因此在队上广为流传,以至于最后传不见了踪影。她的母亲,作家茹志鹃也觉得写得不错,便鼓励她多多写作。我想,这些年轻时候的练笔算得上是名作家踏入文坛的试笔吧。
优秀的文字是充满力量的,能够见微知著,打动人心,创造影响深远的无穷震撼力。每一个字眼,每一处措辞都闪烁着灵动的光辉。
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有一个著名特色专栏叫做“作家访谈”。在与每一位作家出的访谈前,会刊载一篇作家侧写。在不长的篇幅中,观察并记录访问者眼中的作家真实形象。对于海明威的侧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明威位于哈瓦那的房子,房内的摆设,书架上的书,海明威的工作情景一一铺陈开来。
“若要验证海明威对写作事业的付出,没有任何地方比得上这间铺有黄色地砖的卧室。清早起床后,海明威会全神贯注地站在读写板前,唯有将重心从一只脚换到另一只脚时,才会挪动一下身体;写作顺利推进时,他大汗淋漓,兴奋得像个小男孩;而当艺术家的触觉突然消失,他便会感到烦躁、痛苦——他是一个严于律己、自我约束力极强的人。直到晌午时分,他才会拿起圆头手杖离开房子,到泳池边开始每日半英里的游泳。”
文章的最后一段还原了清晨海明威写作的情境,虽然我们无法见到真人,但海明威高大而生猛的形象跃然于纸上。既有情景描写,也有抽象概括,时间线从清晨向晌午发展,起始于写作,结束于游泳。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似乎与海明威无限靠近,近距离地观察他的生活,用有别于阅读其作品的另外一种方式重新认识作者本人。
阅读欣赏经典名篇从不是一件过时的事情,即使这个时代瞬息万变,阅读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享受生活的唯一选择。但文字的力量从来不曾衰竭,它依然美好隽永,依然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