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初光》读后感100字

《初光》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3 19:55:30
《初光》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5-13 19:55:30   小编:

《初光》是一篇令人感慨万分的文章,通过描写一个农村少年的成长故事,折射出了中国农村教育的现实困境。文章以真实、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贫困家庭孩子们艰辛奋斗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塑造,深入剖析了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呼吁社会关注并改善这一状况。这篇文章让人深思,也让人感到无比敬佩。

初光读后感(一)

这是1988年初版的书,那时地球上还没有80亿人,那时天文学家中有个说法:五十亿人关心地球表面,还有一万人关心除此之外的一切。人们从农场、军工厂、石油公司、理发店、家中客厅走向帕洛玛山,走到海尔望远镜巨大的镜片下,坐在主焦笼里,看到亮度胜过整个星系的类星体,具有高度的红移,它们如今已经湮灭,也不知道确切距离(几十、一百亿光年?),那是可观测宇宙的边界。詹姆斯·冈恩说:“等我们认为其实一切都没那么认真的时候,我们就变成了成年人。但惊异感永远不会消失。我猜这就是我喜欢这上面的原因。这儿离群星更近70英尺。”

敬惊异感(sense of wonder),敬70英尺。

初光读后感(二)

一群人为了同一个目的聚集到一起,日夜劳累,别说休息了,即使是一两个小时的睡眠也已是奢侈,但世事总是如此,正是这样的辛劳,才让这个地方如乌托邦一样纯净美好。

在世俗意义中,或许天才能对一切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金钱、权力、性、这一切似乎都是智者唾手可得之物。

而为何在这本书中会多次出现天才们因为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而暴怒的一面?

因为他们的目标是天空。它美丽、浪漫、却无法被人类完全掌控。也正是因为这种神秘感,才让它变成了完美的被研究体。

我非常喜欢书中的一个描述。作者把这些尚未被解开的难题比喻成上帝设计的保险箱。

“你有可能一辈子都花在转动旋钮上。”

这句话,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些顶级天才在探索天空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这些太难破解的锁,需要勇士压上耗费一生的赌注,但能否赢得美好的结果?没有人能保证。

这不是与天对赌那样必输的赌局,这是看似能以你的能力去获得成功的谜题,普通人尚被能被股市玩弄得欲罢不能,而对天体科学家们来说,宇宙就是那只仿佛触手可及的蓝筹股,只是认筹方式稍复杂,需要无与伦比的执着。

作者理查德普雷斯顿果然名不虚传,首部作品就能够有如此程度。

我猜或许是因为他全程坐在一旁默默关注,并不去打扰天文学家们的日常生活,并且这些科学家们又对工作投入了超乎常人所能想象的热情,以至于根本没注意到太多作者的存在,这一点从书中很少看到他们之间的互动就可以看出。

上述两点使得这本书所呈现的故事尤为真实。

书中的吉姆冈恩、唐纳德等人几乎是燃烧了自己的生命才生起了这科学的熊熊之火,而作为外人我们能看到的仅仅是烟而已。

但正是作者理查德,通过他极为细致的观察和清晰明了的文笔将他们努力的过程展现了出来,读者才得以了解天文学家并非外界宣传得那般,穿着体面的服装坐在望远镜的主焦笼中,而是利用一切时间疯狂工作,利用一切事物辅助工作,甚至成为了垃圾桶的常客。无论是由垃圾改造而成的“四管猎枪”,还是由全人工打磨而成的反射镜,都是常人几乎想象不出的细节,但这些却又是天文学家们的日常。

天空无边无际,但是作为人类却并不拥有永恒。正因为如此,为了探索这个美丽的宇宙,天文学家们才放弃了睡眠。

why waste precious time dreaming ,when waking life is so much better?

初光读后感(三)

前两天中国国家地理直播了双子座流星雨,这也是 2022 年最后一场大型流星雨,他们称之为“来自近地小行星的礼物"。人是很容易对不太了解的东西产生滤镜的,比如我一直认为天文学是一门绝对浪漫的学科,从没有任何一个其它领域能如此直观地让人感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无限,以及那种无限神秘、无限寂静的活力。

关于天文学的度量往往呈现一个夸张的数字:通过海尔望远镜,209 平方英尺的星光落在表面积相当于一张邮票的芯片之上,科学家们能探索2 亿光年范围的宇宙;为了磨掉镜面玻璃只有人类头发直径一半的厚度需要八年的抛光,用拇指每抹一下可以除去两亿分之一英寸的玻璃;名叫1983d的彗星,人类要到3027年的初夏才会再次见到它。因此天文学研究也呈现出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事情。乔治·埃勒里·海尔没能见到他最伟大的那台望远镜(或许他的矮精灵会帮他看看),光学技师施密特先生也没等到关于他优雅发明的订单,但每一位天文学家在这里出一点力气,在那里加两个环节,一代人结束科学生涯,又有其他人接手,所有成果编织在一起,图案就悄然浮现,而你回顾时就能指出其中有几针是你织的,这就是你的成就。

书里的很多天文学家们的形象都很“科学怪人”:在天文台穿着燕尾服或三件式,抱着透明胶带缠过的腌辣椒箱子,笃信一些飞马牌润滑油的黑魔法,熟练掌握超市里6毛9的零件在望远镜上的诡异用法,在彗星和漩涡星系一扫而过的时候一起欢呼开心得像个孩子。他们擅长用十分随性的手段达成极致的精确,圆顶与外界必须保持相同的温度,否则空气的流动都会导致星星闪烁,影响观测结果;“四管猎枪“的感光芯片只能在深度空间的寒冷和真空中运行,而如果圆顶开始来回摆动,他们会试着先用螺丝刀敲一敲制动器;假如镜盖无法打开,那就拍一拍发电机旁的直流小电机(拍一拍擦一擦重启一下:或许是一些宇宙通用法则);用四个渔具配重解决玻璃的弧面问题。

看书的时候时常觉得这些科学家和宇宙间有种自成一体的亲密,也许也和普雷斯顿本身就很喜欢嘲讽人类的某些特质有关,旁人看他们的工作时常是重复的、孤独的,但在海尔望远镜的主焦笼里,除了寒冷漫长的夜晚、臃肿的电热飞行服,还有随“大眼睛”扫过星空时的纯粹狂喜。结尾处写到胡安关闭圆顶,不紧不慢地哄“大眼睛“睡觉,是一种纯然的情感流动。

这是一本太容易让人感动的书,自从大爆炸以来,银河系已经自转了至少四十个银河年,它一圈圈转动,演化出一个个令人心动的奇迹,而一个人的生命折算成银河年只有短短10秒——远不够搞清楚这一切都有什么意义。有天文学家说过,cosmology是一种视角,你可以从人类的角度观察世界,也可以从土地的角度,从星星的角度。如果这纷乱世界让人沮丧,就去看看天文学家们满含热爱的眼中映现的,"大眼睛”摄取的闪烁光芒。

看人类渺小,而星光永耀。

初光读后感(四)

1. 初始 踏入光之隧道

不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下的一切好像都曾经发生过,可能是行走时明明第一次经过的街道,也可能你在和某人交流中,发现与对方有过一模一样的对话。而且似乎,这一切格外清晰,你确定,这些情景似曾相识,甚至觉得有种穿越的错感。在心理学里,这种感觉叫做既视感,错感既视现象。也就是说,这并非穿越时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一种办法可以探访过去,那便是天文学家们通过望远镜望向遥远的星空,在点点星光中,窥寻宇宙起始之初那束光。

《初光》讲述了天文学家们通过大型望远镜——海尔望远镜(曾为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来寻找宇宙边缘之光的一路历程。在探寻宇宙边缘的旅途中,我们还能发现天文学家们可爱的秉性,获得如繁星般数量的天文科普知识。如果你知道译文纪实系列,一定不会对作者理查德·普雷斯顿感到陌生,《血疫》、《血殇》都是这位非虚构作家的代表作。每每跃入在他的非虚构世界,都会让自己值得一提的是,《初光》是普雷斯顿在非虚构领域的处女作。他秉承非虚构的严谨,撰写该书时多次求证,确保真实性与可靠性,因而,《初光》没有任何内容是“捏造”的。大胆猜测一下,或许他也是星空爱好者,也曾在晴朗的夜空,举着望远镜一览宇宙视觉盛宴。

没有望远镜,天文学家们想必吃力不少。世上第一架望远镜由荷兰人汉斯·利伯希(Hans Lippershey)于1608年发明。虽然利伯希的初衷是窥视,但时隔一年,这架工具为伽利略所用,为我们揭开了宇宙世界的序幕。

几百年来,无数架望远镜在夜空被架起,而本书的主角,便是海尔望远镜。Ta由乔治·埃勒里·海尔建造。作为一位研究太阳的天文学家,海尔想象力丰富,更将之巧思妙想于机器中,发明设计出多种机器。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才,被疾病所缠绕,头痛、虚脱、失眠、耳鸣、脚麻及消化不良。此外,一战之后,海尔的健康状况愈加严重,他幻想出了一个矮精灵,也托矮精灵的福,他有了建造一台200英寸望远镜的构想,。从筹集经费的曲折到烧制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一整块玻璃,这架帕洛马山的望远镜注定与众不同。海尔与他的矮精灵,自始至终都专注于帕洛马项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希冀通过这架望远镜,可以与世人们望得更远。在当代精神分析学中,人们自愈的方式之一,便是通过自我认识,以及尽可能整合自我感知能力。或许,海尔通过建造望远镜,不断探索宇宙,也是为了让矮精灵与自己更好的整合在一起。而这个美妙的宇宙,不仅有助人类自我整合,更让人们始终保持着好奇心与敬畏感,康德有云,“有两样事物使我心中不断充满惊奇和畏惧:在我头上繁星密布的苍穹和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面对海尔望远镜时,一人发出了与康德类似的感叹:“要是一个人见到它不觉得敬畏,肯定是没有灵魂。”天文学家及地质学家吉恩·休梅克如是说。他与妻子持续研究太阳系之外的世界,多年来,他勘探小行星与彗星撞击地球留下的巨型陨石坑遗迹,妻子卡罗琳则在发现更多彗星的路上奔跑,她誓要打败卡罗琳·赫歇尔发现的彗星数量。吉恩甚至计算过,或许目前我们正处于一场彗星雨的尾声。

这听起来有点让人害怕但又有些刺激,彗星们运转得究竟如何,不妨跟着夫妇俩前往帕洛马山。在围观他们工作日常的同时,天文学知识如同吉恩手中的花生酱,被作者一勺一勺挖出:四十五亿五千万年前不久,一颗无名恒星爆炸成了超新星,气团和尘埃开始旋转,一个吸积盘状的天体演化出了太阳系,太阳出现了,燃烧开始,原本的天体因此变扁,它们外形如同冰球和石球,两者即行星的祖先,被称为星子。星子持续撞击月球,撞出月海(读及此,想到自己曾经在一个静谧的夜晚,站在安吉山顶的天文馆,通过那里的望远镜,生平第一次用肉眼看到了真正的月球表面。月球,当然没有变形金刚离的打斗场面,也没有古人们向往的浪漫,只是灰暗色的基调里呈现一片坑坑洼洼,仿佛在诉说着被星子撞击的过往。我回到现实,睁眼再望向望远镜,一切未变,失望之余,却多了分真切与平静。)而这些尘埃雨并未停止,它们不断经过地球。休梅克夫妇的职责之一,便是提前计算流星体的轨道,如同宇宙天气预报员。

浩渺世界,与休梅克夫妇同样守望在帕洛马山的天文学家,还有吉姆·冈恩,也是这本书的男主角。和海尔异曲同工的是,冈恩也对创造工具充满了奇思妙想,自制了多种与观星等相关的装置。所不同的是,冈恩没有矮精灵的耳语,他传承了父亲的DIY才华,以省钱和废物利用为王道,制出的新装置宛若一个星系。成为一名观星者已实属不易,不断发明新奇实用装置更是令人称奇,两者全占,仅有冈恩。天文学对他而言,是孤独的嗜好,他领先在仰望宇宙的科学领域,孤独地奔往那道光。天马行空如他,有次提议带作者去望远镜顶上,看看脚下的反射镜。寒夜离,普雷斯顿在冈恩的引领下,来到升降机尽头,他的眼前,一片星光悬浮于海尔望远镜的镜口中,虽未曾亲眼所见,但如此奇妙的景象,怎不让人着迷?

正如胡安笔记本所写:“爱与雄心是通往成功的翅膀。”此时此刻,帕洛马山上的海尔望远镜是否正在工作?

初光读后感(五)

难以想象有人在一本书里写了这么多的法师。宇宙观测所会涉及的学科和技能也远远超出一个门外汉的想象。他们中有天体物理学家,有地质学家,有软件工程师,有各种电子仪器的发明家和制作者,还需要有从电子垃圾堆中找到可利用宝贝的回收师。

这批法师需要不断补充大量的热量,随时随地进食奥利奥和趣多多以抵御体温过低的危险。他们经常花费可能比观测和计算更多的时间在与杂乱无章的线缆纠缠。

说起来有些让人难以接受,这些直接拓宽了人类眼睛和头脑界限的法师们,是无权操纵望远镜的。“大眼睛”海尔望远镜的运镜者另有其人,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来阐述自己对宇宙的新发现,但他的存在至关重要,他也是全书出现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名字。

胡安的故事出现在全书的第四部分。在此之前,读者已经熟悉了这位西班牙裔理发师的重要作用,他掌握着“大眼睛”的控制系统。在我的想象中,胡安应该是留着一小撇胡子的小个子西班牙裔男人。

除此之外,夜班助理还有一项职责是“防止天文学家把自己电死。”(第239页:天文学家兴奋过头的时候,会在圆顶里大喊大叫跑来跑去,拔掉墙上的插头,拖着电线四处乱窜。)

理查德•普雷斯顿在书中讲了“大眼睛”之父乔治•埃勒里•海尔的故事,“小眼睛”之父伯恩哈德•施密特的故事,休梅克夫妇的故事,不是冤家不聚头的沃尔特•巴德和弗利茨•兹威基的故事,观察者和仪器制造者詹姆斯•冈恩的故事,书中出现时还没有结婚的唐•施耐德的故事(普雷斯顿用这本书为他做媒),以及在祖母的农场里幼年的唐在《读者文摘》中读到的马尔滕•施密特的故事。这些人迟早都将赫赫有名,他们的名字与星空一起闪耀在人类的历史上。

可是如果没有理查德•普雷斯顿的书,我们不会知道胡安•卡拉斯科是谁,这个世界也不会知道。终其一生,胡安不会发表论文向世界昭告自己对宇宙新的发现,但在我看来,胡安的故事最是动人。

胡安的专业教育让他无法真正深入到魔法一般的天文学研究中,但他不可或缺至关重要。胡安在接受了天文台的工作后说,

幼年的胡安遇到了拥有物理学博士学位的西班牙神父,这就命定了胡安将在帕洛玛天文台工作。胡安是默默无闻的天选之子,他的一切经历,包括成为优秀的理发师,也不过是为操纵“大眼睛”做准备。(普雷斯顿专门点出来,即便是理发师生涯中常常用到的Wildroot发乳液,也成了帕洛玛天文台最重要的黑魔法原料。)

胡安还有一个机会被载入史册,就是在高速快转时弄坏海尔望远镜,可是,理发师的经历和职业素养告诉他,“你可从来没有划破过客人的脸”。

胡安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大胡子冈恩,普雷斯顿用大量的篇幅说明这点。从胡安的故事引申开来,普雷斯顿在书的开头就已经阐明,他“的意图并不是让人们把这本书当作科普作品来读”。他是想要告诉读者,仰望星空,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这还不是能够发现什么,而是仰望和敬畏星空本身,事关人类的本质存在。

一个完全没有任何物理学和天文学教育背景的理发匠,他看海尔望远镜的显示器的时间比任何人都长,超过冈恩,超过马尔滕•施密特。这一切是有理由的。

胡安小时候,当他第一次在吉兰神父那里听说恒星的时候,他试着想象一个空间,恒星悬浮其中。1969年他来到天文台工作的时候,他用墩布清理望远镜时小心翼翼,“他可不想破坏那块发射镜,因为人可有可无,而望远镜不是”。

可当普雷斯顿把胡安的故事拼凑出来让读者读到他的命运和敬畏的时候,他想用一本书的时间来告诉他的读者朋友,

用天文学家式戏谑的语气表达,普雷斯顿会说,“人类还是能做好一两件事情的嘛”。撰写了《宇宙百年探险》的天文学者琳达·施韦策在她书中深情表达对人类近百年天文学研究的感慨,她说:“人类的才智、勇气,有时还有弱点,都同样重要,也同样引人入胜。”

比起大型天文望远镜动不动就数十亿光年观测距离而言,人类确实太过渺小得可以忽略不计,如同雪莱的诗中所言,人类是一群向往星辰的飞蛾。但我们幸运的地方是不仅仅是朝生暮死的螟蛉。毕竟永远有那么一万人关心这缥缈的宇宙,他们制造了“大眼睛”、“小眼睛”并为之注入灵魂。

一万人哪里够呢!一万人之外,还有读到这本书的你我。普雷斯顿同样是魔法师的一员,他们的法术是观察、记录和写作,他是属于读者的眼睛。

这段话是否熟悉?当然,我抄袭了理查德·普雷斯对《凶年》作者大卫•西蒙的描述,它也贴合普雷斯顿。假如在“大眼睛”和“小眼睛”之外还有一双隐形之眼能够带领人们去到一个完全不可想象之境,穿越时空,随时可以展开深邃之旅,这双眼睛来自于普雷斯顿,来自于以他为代表的纪实之眼。

感谢普雷斯顿。

同时也感谢每一位作者、译者、编辑,感谢这些可爱而深邃的书,现在我仰望蓝天,我也会像胡安这么想。甚至还可以想得更多。

初光读后感(六)

【2022/12/13】

#做手不离卷的阅读者#

[美]理查德·普雷斯顿

初光:探寻宇宙的边缘

『如果黑夜不黑暗』

2022年阅读之BOOK167

“类星体是宇宙中红移最大的天体,对大多数天文学家而言,这意味着类星体是能通过望远镜观测到的最遥远的天体。它们的栖息之地是可光学探索的宇宙的外围地带:宇宙的边缘。”

——《初光:探索宇宙的边缘》

原来通过望远镜,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宇宙的边缘。这样迟来的恍然大悟让我get到了新的知识点,也让我看到了一群可爱的天文学家通过海尔望远镜寻找宇宙边缘之光的路程。

这似乎是一段跟着时间赛跑的过程,因为那些星球一直在移动着,尤其是“当类星体发出的光还在前往地球的途中时,类星体就已经消亡了。”——终于得到的答案是来自过去的真相,姗姗来迟的发现也只是回溯的过往历史。这到底是一件该庆祝还是惊喜的事情?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底生出了一丝小小的失落,因为我总是觉得是是一种明知结果却又无法逆转的遗憾。可这又似乎是一段绝赞的旅途,毕竟当“整个天空就摆在天文学家面前,它是一本打开的书,一页一页地向我们展示历史。”

是啊,这一段历史呈现的承载者,就是这一群天文学家。

上周看完了《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那一群有趣的考古人员也和这本书中的这群可爱的天文学家一样好玩。考古的日常是回望历史,天文学的日常则是用现在求证着过去的痕迹。两相对比,对于这些科学家们,心中更是充满无限的尊重。

其实哪怕到了我现在这个年纪,我依然觉得能成为科研人员,无论是他们所向大众呈现出来的性格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骨子里总是有着一份韧性和倔强在。否则,他们无法和失败对抗,也无法沉浸在那些外人无法理解的长久而又寂寞的研究中。哪怕浩渺的宇宙星宇在普通人看来是煞是动人的美景,可进行实验勘测的时候,其实是没有那样的罗曼蒂克的。怕错过要全程忍着;夜晚的气温也没有那般明朗,呼吸时哈出的气自然是白色的;还要注意望远镜渗出的润滑油……可即便是这样的环境,他们依然满腔热血。“过去这三天,吉姆·冈恩每晚只睡一两个小时,这让他觉得很沮丧,因为他觉得他睡得太多了。”而那个时候的吉姆,其实已经四十七岁了。

声名显赫的天文学家们亲力亲为,在这条路上一直坚守着,因为他们相信“探索宇宙边缘是个累人的活,但必须有人去做。必须有人去研究。必须有人把相当可观的数年科研生涯投入这个目标:绘制最早的类星体的领域天图。这是一场赌博,但目前还没有显露出能取得巨大回报的迹象,而施密特和他的团队已经往这台老虎机里塞了大量硬币。”他们真的从来没有百分之百确定,自己所想设定的结构和存在是否真的存在,他们也清楚地明白不要去指望心想事成的道理,可他们依然不求回报地怀着这份奢想,小心又谨慎地求证着。

学生时代追S.H.E的电视剧时很喜欢里面的歌,其中有一句词印象深刻:“黑夜如果不黑暗,美梦又何必向往?破晓就是坚持的人最后获得的奖赏。”看《初光》的时候这句歌词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似乎是在回应书中这些个学家们的故事一样。看完之后再回想,确实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如果黑夜不再黑暗,这些天文学家又怎能更好地在夜空中寻找自己想要追逐的答案,追逐心中那抹动人的初光呢?

他们确实,不惧黑夜、也不畏黑暗。

初光读后感(七)

文 | 余恒(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副教授)

星空是目力的极限。

自人类文明诞生之初,人们就试图借助星空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而要捕捉那些闪烁的星光,只靠肉眼远远不够。天文学家所用的设备直接决定了他们的眼界和成就。如果没有合适的设备,他们就自己发明创造。

17世纪初,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数学教师伽利略听说,有荷兰工匠用透镜组合出能看到遥远物体的装置,便自行发明了望远镜。这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星空的认识。半个世纪后,英国剑桥大学的年轻研究员牛顿也尝试自行制作望远镜。他为了避免折射式望远镜的设计缺陷,采用反射镜聚集光线。这个开创性的设计为大型望远镜的建造指明了方向。

纪录片《宇宙时空之旅》剧照

18世纪中叶,旅居英国的德国乐师威廉·赫歇尔凭兴趣自学掌握了望远镜的制造技术,成为当时最好的望远镜制作者。他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成为18世纪最出色的观测天文学家。

1785年,赫歇尔在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资助下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天文设备——一架1.2米口径的巨大望远镜。赫歇尔用这架望远镜记录下数以千计的星云和星团。直到今天,这些天体仍是重要的研究目标。

赫歇尔创下的最大望远镜纪录直到1845年才被打破。爱尔兰的罗斯勋爵利用他继承的财富完成了一架口径1.8米的巨型望远镜。透过这架望远镜,人们第一次看到遥远星系旋涡般的结构。

罗斯勋爵的巨型望远镜

20世纪初,年轻的美国天文学家海尔意识到大型设备对天文研究的重要性。他从父亲的富豪朋友圈找来多笔大额赞助,先后筹建了叶凯士天文台和威尔逊山天文台。他用当时世界上能买到的最好的设备装备这两个天文台。他的目标是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

1917年口径2.5米的胡克望远镜在威尔逊山落成,美国从此拥有了世界上口径最大的望远镜。埃德温·哈勃就是用它测量出星系的距离,发现河外星系和宇宙膨胀,成为20世纪的明星天文学家。

胡克望远镜

不过海尔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在威尔逊山南边观测条件更好的帕洛玛山上买下地皮,计划建造更大更好的望远镜。但他没能亲眼见证那个荣耀时刻的到来,1938年便与世长辞。

在二战硝烟散尽的1948年,5米口径的海尔望远镜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在帕洛玛山落成。它接替胡克望远镜将世界最大望远镜的荣誉保持了近半个世纪。

同一年,世界上最大的施密特望远镜(口径48英寸,约合1.22米)也在帕洛玛山落成。施密特望远镜能够看到大范围天区,帮助天文学家遴选有价值的观测目标。海尔望远镜虽然视场小,但能够看得更深更远,揭示出前所未见的天体细节。这两架望远镜相互配合,深刻影响了20世纪后半叶的天文学发展。

《初光》围绕海尔望远镜和帕洛玛天文台讲述了天文学家们的故事。普雷斯顿以他敏锐的观察力记录下天文研究者们最真实的一面,并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

摄影:喵筱筱

其中有令人动容的人生经历,鲜活的日常对白,激动人心的天文发现,穿插优美生动的科学背景介绍。所有这些元素交织成一部引人入胜的纪实作品。

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普雷斯顿讲述的不只是故事,更是历史。书中的情节、对话甚至人物的想法都经过当事人的确认。在许多关于科学家的故事与报道中,人物的语言和想法大都依赖于书写者的理解和转述,不那么令人信服。而在《初光》中,每一个人物都真实立体,让我不时想起我所认识的同行。

捧着它就仿佛进入海尔望远镜那令人屏息的高大穹顶中,见证天文学家们忙碌而充实的夜间生活,倾听他们的交谈和抱怨,得以分享他们的失落与喜悦。

理查德·普雷斯顿在马科纳河上泛舟。图片来源:理查德·普雷斯顿个人网站。

《初光》首次出版于1987年,那时海尔望远镜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书中内容主要围绕两个研究团队展开。一个是用海尔望远镜寻找高红移类星体的冈恩等人,另一个是用18英寸小施密特望远镜寻找彗星和小行星的休梅克夫妇。他们被采访的时候还未取得人生中最重要的成就。但他们都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所需的精湛技艺,正在顶级天文设备的加持下向着目标迈进。

1993年3月24日休梅克夫妇在帕洛玛天文台发现的第九颗彗星“休梅克利维9号彗星”于1994年7月与木星直接相撞。这是人类有史以来首次直接观测到的太阳系内的天体撞击事件,为他们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可惜1997年7月18日尤金·休梅克在澳大利亚出车祸身亡。卡罗琳·休梅克后来继续其彗星搜索工作,截至2021年8月13日去世时,她一共发现了三十二颗彗星,如愿成为历史上发现彗星最多的人。

尤金·休梅克和卡罗琳·休梅克

冈恩(吉姆)自1990年代开始主持斯隆数字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计划,用一架2.5米口径的望远镜扫描北半球的星空。在他的领导下这个项目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巡天项目,直到今天仍在继续。

该项目拍摄了数亿个天体的图像以及数百万天体的光谱,并向全世界公开。这直接改变了天文学家的工作方式,天文学从此进入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天文学家不再需要申请大型望远镜的观测时间,不用亲自处理原始图像数据,只要动动鼠标就可以找到任意天区的彩色图像,只要输入检索条件就可以获得天体的最新数据。天文学家们终于摆脱了黑暗冰冷的主焦笼,可以在办公室的计算机前专心思考宇宙的谜题。

斯隆数字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数据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人们出名后才开始追溯他们如何脱颖而出。档案是选择性书写的,回忆也会被情感加工润色。我们很难获得一个客观的视角去还原真实的历史。《初光》作为屈指可数的描写天文学家的非虚构作品,为我们忠实地记录下这些天文学家的成长环境、工作氛围与精神面貌。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正是几代人孜孜不倦的努力成就了帕洛玛天文台的传奇。这个传奇开始于一个世纪前海尔决定建造5米口径望远镜之时。它的设计、建造、运行维护乃至升级更新都是通往天文发现的必经之路。

今天的天文学家们建造了比海尔望远镜更为复杂强大的设备来研究宇宙。1990年,2.4米口径的哈勃望远镜携带着冈恩设计的相机升空,为人类捕捉大气层外的锐利星光。1993年,夏威夷的凯克望远镜(10.4米口径)落成,以拼接镜面技术实现了对海尔望远镜的全面超越。2021年12月25日,6.5米口径的詹姆斯·韦布望远镜发射升空,接替哈勃望远镜成为新一代空间望远镜旗舰。中国自己的第一架空间光学望远镜CSST也将于2024年前后发射……所有这些成本高昂的望远镜都是为了让人类对星空了解更多。

现有理论推测,在大爆炸之后两亿年,宇宙中第一代恒星诞生。那里便是我们可观测宇宙的边缘。那些最初的光能帮助我们获得关于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知识。虽然人类目前还探测不到来自那里的微弱光线,但天文学家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探索。《初光》记录的便是其中一小部分人的努力。希望你也能从中获得信念与力量,去追寻自己的光。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