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每天懂一点创意心理学》,深感创意心理学的重要性与魅力。通过了解心理学知识,可以激发创造力、改善情绪,甚至提高工作效率。书中的案例分析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让人对心理学产生浓厚兴趣。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入了解了心理学与创意的关系,受益匪浅。
每天懂一点创意心理学读后感篇一
如题...
这本书看着不累,图片也很生动,猴子很可爱...
讲了蛮多实用的内容,如海报怎么写,插图与文字怎么排版,衣服等颜色怎么搭配等,不过其中讲到色彩的方面有点内容会跟色彩心理学相同...
1/8页每天懂一点创意心理学读后感篇二
最为一位接触设计的初学者,对于颜色搭配和设计诱导觉得高深莫测。这本书以日本人的角度,说明了创意设计,可以这样简单的入门。不过仅限于入门,对于更高精尖的学习或者已经过了入门级的,这本书或许可以提供一个思维参考
2/8页每天懂一点创意心理学读后感篇三
拒绝乏味,拒绝没营养。真的乏味,真的没营养。看的第四本“每天懂一点”书系,真心疲了,看到那猴子就讨厌……感觉就是讲的就是视觉心理学,不知道原书名直译里有没有“创意”的意思?
120515晚1306
3/8页每天懂一点创意心理学读后感篇四
一如前作都很不错,其实应该叫很潮的,内容有趣,观赏性强也能学到一些东西,这本书虽然叫创意心理学其实主要是讲设计的,不过写得通俗易懂,而且有趣味性,插图挺多读起来与其说不累还不如说好玩,总之大家都可以翻阅翻阅的,尤其是学设计的朋友入门很不错的!
4/8页每天懂一点创意心理学读后感篇五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商品,T恤、手机、家具、汽车……不管哪一种商品,其中必定包含着某种“创意”。
每一种商品都是被人有意设计出来的。美的设计或创意,能感动人们的心灵;功能性的设计或创意,则让人们生活得更加舒适。
本书从颜色和形状开始解读创意中蕴藏的心理学:“色型人”和“形型人”的判定与性格差异,男女性格色彩的秘密,可爱、平凡、华丽、漂亮印象的制造规律,颜色搭配的70-25-5法则,让形状有美感的黄金比例和白银比例,让人过目不忘的三大法则……
是扮潮、体现自我个性的参考书。
5/8页每天懂一点创意心理学读后感篇六
可爱
平凡
华丽
漂亮
华丽就是 颜色多,面积大,有交叉
可爱的重点是 整齐,间隔小 1-1.5 颜色比形状重要
漂亮的特点是在整齐当中有略微变动
平凡就是单纯的整齐
以上四点基于作者的一个200以内的抽样调研
有一定说明问题的作用,但毕竟不是科学
ps
有一章探究为什么女性对红色敏感
1种来自于古代的生产生活,女性要采集果实
另一种则认为来自于后天,人们习惯于女孩子适合红色,给他们买红色,粉色,长此以往而具备
另一种,男性对于和女性联系起来的红色比较敏感,所以为了满足男性的敏感。
6/8页每天懂一点创意心理学读后感篇七
一。设计中的认知 作用的大小排列,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也就是说吃东西时不光是味觉,视觉有很重要因素。 色型人,形型人 人类优先左视野 颜色的恒定性,香蕉在夕阳照耀下颜色其实是带有红色的,但是我们普遍还是认为它是黄色的。 二认知和印象 如果颜色和形状组合太复杂,户型过于抽象的画那么人就会采取一种特征印象形成法。也就是说图案将更容易被人单纯化认知。 外国人的汉语词典,有的与印象相结合,成为视觉联想法 三。设计 什么才能称为可爱的,平凡的,漂亮的或者华丽的设计? 70-25-5法则。衣服搭配主色70%,副色25%,配色5%。 黄金比例一比一点六 白银比例一比一点四 人脑对人脸的识别度非常高 娃娃脸效应 露脸比例比较低的话向强调身体特征,露脸比例高的话强调性格特征 功能美 排版美 信噪比 就是sn比。指的是增加有用信息,删减无用信息 在书的排版中左下角和右上方是最容易忽略的因此可以插一些图片
7/8页每天懂一点创意心理学读后感篇八
认知系统的总结
~眼见不一定为实~
当我们看某个物体时,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眼睛的晶状体到达视网膜,视网膜中的细胞又将光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并发送到大脑,最后大脑经过判断后告诉我们对象物是什么。在我们大脑内部,存在只对单一颜色或特定形状作出反应的细胞,经过第一次处理后,再逐级向高级处理区域发送。
对于颜色和形状作出反应的细胞,其发达程度因人而异。而且,有人容易对颜色作出反应,而有人容易对形状作出反应,因此才有了所谓的色型人和形型人之分。夫妇、兄弟姐妹、朋友、同事多属于同一类型,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相似。
此外,人类的认知系统还有以下五个特性:
1.人类有优先左视野的倾向。当左视野与右视野接收到的信息不同时,人容易受到左视野信息的影响。
2.在识别图案与背景时,我们的认知系统也存在一定的倾向,比如“面积小的部分比面积大的部分更容易被人识别为图案”。
3.人类对颜色、文字等的认知速度是不同的。当这些信息一起出现时,会相互造成干扰。
4.人类的视觉具有恒定性的特性。即使环境的变化会使我们感知到的颜色、大小等发生变化,但
在我们印象中,物体的各种特征始终保持不变。
5.即使文字、图案等处于不完整的状态,只要有前后文,我们也可以根据脉络理解其含义。
正如前面列举的几点所述,我们人类的认知系统有很多有趣的倾向。我们总是认为“眼见为实”,但实际上很多情况下,我们眼睛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这是因为我们不但具有“高级的感觉系统”,还具有“暧昧的认知系统”。也许我们看到的景色和身边的人看到的完全不同呢。总而言之, 我们人类的认知系统,是一种非常复杂、难以理解的系统。
此外,即使看的是同一个物体,不同人对该物体的印象也存在很大差异。正因为如此,研究人们对设计的认知才非常困难。在下一章中,我们将以设计给人留下的印象为中心进行探讨。
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