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是一篇令人深思的文章,通过描写主人公在旅途中的心灵成长,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视角,带领读者深入探索人性的追求与心灵的觉醒。这篇文章让人不禁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定位,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读后感(一)
内容松散,但也挺有看头,篇与篇之间好像为没得主线。
然后拍的照片属实普通。
看了几篇,学习一下文笔还是挺好的,抱着学习文字的态度吧,挺有收获,要是为了看图就真的算了。
仔细看,仔细想,如果去过的地方在书里重现,还是挺有意思的,看得也更认真。消磨时间还是不错的。
这是别人买来送我的,很久没有跟新书了。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读后感(二)
十一大长假马上来临,你要去哪里旅游?国内还是国外,省内还是省外? 可是关于旅游,无非是游山玩水,看一看、吃一吃,甚至为打卡专门“到此一游”。你是一个爱好旅游的人还是爱好旅行的人?他俩有本质的区别。旅行者不是旅游者,也不是游山玩水的观察者。 就像复旦大学的人文学者梁永安教授说,他是旅行摄影师,他是人类生活的观察者: “旅行者是人类的观察者,走过阴晴风雨,遍阅人间悲欣,既在其中,既在其外。从不纠结于现世得失,将生命当作一次山重水复的旅程,将隐藏在视觉深处的万千气象告诉四面八方。” 特别喜欢他的新书《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的封面,挎着相机的人(作者本人)行走在路上,天高地厚,山水相依,悠然的白云行于澄明的蓝之间,像是灵魂也充盈在大自然的路上。 人是大自然的后来者,栖息在自然的智慧中。物我两忘,才能看到自然的本来面貌,看到人类自身。红尘万丈,抵不过花开花落,人类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自然的孩子。 这是一个有人文情怀的学者,即使行走在世界各地,各个省市乡村,都怀着对大自然的感激和敬畏。 就像梁永安教授行走在新疆时非常感慨水天一色的赛里木湖的美丽,但他更感知到晶莹闪亮的波纹下,一块块石头写满古老的神秘,讲述着千年万年的沧桑。 所以他临走时在那里随心捡了十块神态各不相同的小卵石,要带回去送给自己的研究生。 梁教授为何这么做?是心意也是礼物,更是人文情怀。 梁教授认为每一块小卵石都默默无闻,但都凝聚着一个心愿:若有一天他的学生也来到赛里木湖,就带上这千里迢迢的石头,重新放回水中,它还是原来的模样,但内质已经不同。 我想这个心愿既是小卵石的,也是梁教授的。梁教授的这一举动带给我们万千的理解与感慨。 这个小故事算作管中窥豹,让大家略见一斑吧。梁教授前往每一个地方的旅行,有故事,有人物,有情景,更有人文。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教我们用旅行者的眼光,发现我们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不为人知的美丽深藏,细细体会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把埋藏着的历史纵横交错的印记,流动出美好人性的热量。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读后感(三)
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有人,他是一位台湾人,来大陆后娶了一位武汉的老婆。
成家立业后,夫妻俩生了两个儿子。在大城市早就晚五的工作,又无法陪伴孩子的成长,就在身心俱疲以后,两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卖掉在武汉的房子,他们毅然决然地去云南买了一块地,然后自己开荒种地,造房子。
在朋友圈晒野生栗子、野生梨子等果子,吃得津津有味。还有自己慢慢开垦的土地和搭建的房子,两个孩子奔跑在树林里,在溪水里玩耍,别提多自由自在,多有生活气息了。
“人的真正财富是拥有简单平和的心灵。在云南,这不是书上的道理,而是彩云漫漫的生活。”这是作家梁永安在书中《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的感慨。
梁永安,是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文学博士,教授。著有后现代文化研究专著《重建总体性》、历史小说《王莽》、传记文学《那朵盛开的藏波罗花》、文学评论《爱情课》、《经典小说细读》、文化评论《阅读、游历和爱情》、翻译文学《大白鲸》等。
梁永安是因为在平台关于爱情的课程而“出圈”的。他说:“我一直觉得,当下是单身的黄金时代。但这群独身主义者或单身的人到了四五十岁,可能很多人会走到一起。”
但是他不过多谈论爱情,“爱情是次一级的事情,而不是生命的原价值。”他认为一个人最核心的部分是劳动与创造,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等到大家互相看见对方的生命价值,爱情天然的美就出来了。“爱的能力是不用教的。”
这位在上海生活多年的教授,每年新年,梁永安都会照例回到昆明,与父亲和弟弟一起度过了除夕。
他说:“上海没有山,一切建筑都失去了自然的衡量,人的野心无拘无束,永远天天向上。”
所以,他从云南到上海,从江南到塞北,从历史到未来,从漫步到思索,一台相机,一身行囊,全国大江南北,都留下了梁永安的足迹。
“人生最好的风景往往在路上。”
在这本《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这本书里,他用旅行者的视角,带读者来到天南地北,感受一片云,一条路,一粒石榴籽,一条大河,一座寺庙,一方土地,一座城,甚至一个人……成为这个时代的旅行者。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读后感(四)
梁永安老师出新书了,这真是一件特别让人兴奋的事了。
喜欢他的节目和书很久了,这本新书《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也没有让我失望。是啊,与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相比,成年人无需做选择题,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都要在路上。
因为只有在路上,走过那些阴晴风雨,才能阅遍人间悲喜,这时人既在其中,又在其外,既然是感受又是经历。
梁永安老师说:行是发现,行是阅读,行是实践,行是创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不是去一个地方打打卡,拍拍照就算完事。而是要做一个深切幸福的体味参与者。关于旅行的意义,梁老师这样说:
人生不过是地表上一道浅浅的笔痕,日月轻轻一转,便无影无踪,要珍惜生命的时时刻刻,撇去一切喧哗,把生活安放在自然的尺度中。
人是大自然的后来者,栖息在自然的智慧中,物我两忘,才能看到自然的本来面貌,看到人类自身。
自己会飞,才能承担起生存的重量。
不管什么香味,背后都是辛劳与探索。
在路上,看尽了人间的风景之后,才懂得人生的苦与乐正在重新定义,付出与得到没有绝对的平衡。能体会到蜂蜜和大枣的甜丝丝生活的,只有少数人,大部分普通人没有什么选择,只有种瓜得瓜的简朴愿望。
即便是这样简朴的生活下,有着水手一般的自由,有着农夫一般的质朴,有着歌者的灵动,也是人间值得的生活了。
在这个经验归零,身份归零的时代,没有谁给谁活得更高级,不过是相互成就,相互帮助,在互补中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才是人间有味的清欢。
这本《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有着梁永安老师在世界各地以及国内旅行途中拍的一幅幅精美的图片,搭配饱含哲理的文字,读起来很是心旷神怡,在浮躁的生活中体味着一隅静美生活。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读后感(五)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是一本由著名学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创作的旅行散文集。全书共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旅行经历和思考,包括云南、上海、江南等地。这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和生活哲学的作品,既展示了作者丰富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又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
城市与自然,历史与未来,生活与旅行,这些看似对立的主题,在梁永安的笔下却相互交融,相得益彰。他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了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历史的沉淀与传承,以及生活的琐碎与美好。他以行走的方式,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人与生活的关系。
首先,这部作品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理解。在他的笔下,云南的山水之美、上海的城市繁华、江南的水乡风情等都被赋予了独特的魅力和深意。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用细腻的文字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美好和诗意。
其次,这部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和执着,他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同时,他还通过对各种现象和事件的深入剖析,提出了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读者去思考生活的本质、人生的意义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
再次,这部作品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作者看来,人应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他在书中多次提到环保、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话题,提醒人们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让地球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家园。
最后,这部作品也表现出了作者对青年的关爱和期待。在书中,他多次提到年轻一代的责任和担当,希望他们能够勇敢地追求梦想,坚定地走向未来。他认为,年轻人应该有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精神,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创新和突破。
书中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禁落泪。梁永安教授以真实而动人的文字描述了自己在旅行中的种种体验,这些体验既包括与友人的深厚友谊,也包括与陌生人的奇遇。这些故事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不断探索、体验和成长,而最终的目的地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总的来说,《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是一部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作品。它既是一部旅行散文集,也是一部人生哲学书,更是一部心灵鸡汤。它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美好,也让我们思考了人生的真谛。无论你是喜欢旅行,还是对生活充满好奇,或者想要寻找人生的方向,这本书都会给你带来启示和力量。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读后感(六)
旅行者不是旅游者,不是游山玩水的旁观者。旅行者是人类的观察者,走过阴晴风雨,遍阅人间悲欣,既在其中,又在其外。从不纠结于现世得失,将生命当作一次山重水复的旅程,将隐藏在视觉深处的万千气象告诉四面八方。
这本《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是以城市和时间为轴线,从云南到上海,从江南到塞北,从繁华都市到贫瘠山村,梁永安老师的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回顾着历史的变迁,书写着城市的记忆。生命的体验,人生的思索,青年的未来……
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倾注了作者梁永安的思考,注释着当下青年人的灵魂。不同的地域、异样的生活,以及书中那些定格的画面,都能给我们带来启发和思考,也不断地验证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至正真理。
在开篇“高黎贡,是一切的起点”中,梁老师告诉我们,幸福与快乐不是一回事儿:快乐是轻松欣喜,来源于一切得到;而幸福,是一路艰辛的奋斗,是生命的展开,是一步一步地活过。唯有劳动者,才能打开幸福的内核,播散未来的种子。
读完这一篇便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年暑假,跟朋友一起回她老家-贵州深山里的某个村庄,那年那景那人都历历在目。
当我踏入村庄的那一刻,便沉浸在那宁静而质朴的氛围中,仿若回到了尘世未染的年代。村里的人都透露着一种质朴的美感。他们靠双手获得自己的食物,从农田、牧场到餐桌,一切都是自给自足。村里的房子都是小木屋,一座座的矗立在山间,袅袅炊烟缭绕在村民的屋顶上,让人觉得温暖又幸福。
在那的每一天内心都是平静而充实的,而这些简单的美好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也正是梁老师的文字,让我回想起这份珍藏在心中美好,或许于我而言这便是一切的起点。
而对于旅行者来说,不用走远,只要换一种眼光,都会有无穷的发现。正如梁老师在书中所说:世上的每一个地方,细细地体会,都埋藏着历史纵橫交错的印记,也流动着美好人性的热量。
人们常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而梁老师却教我们,身体和灵魂都要在路上。翻开本书,和梁永安一起,做一个用脚步丈量世界,用身心阅读的旅行者。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读后感(七)
“旅行者是人类的观察者,走过阴晴风雨,遍阅人间悲欣,既在其中,又在其外。从不纠结于现世得失,将生命当作一次山重水复的旅程,将隐藏在视觉深处的万千气象告诉四面八方。” 读着这句关于旅行者的阐述,想起人们常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而梁永安教授却是《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着实让人羡慕。
梁永安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但更多的人认识他是在B站、微博等短视频平台。梁教授对爱情话题的精彩解读受到青年人的热烈欢迎,因此被称为“爱情导师”。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是教授梁永安的散文随笔集。一台相机,一身行囊,他边行走边记录边思考,饱览壮美河山,体察风俗人情,用智慧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
在云南芒合寨,他体会到幸福就是简单的劳动;在历史文化古都西安,他说存在就是被感知;在快节奏的魔都上海,他为人民普遍缺少面向未来的事业心担忧;在华中农业大学的校园里,思考着当代青年的理智与情感。 民俗文化在逐渐消失,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人一定要结婚”正在被打破,大小城市的根本区别是生活观,传统与文化,现代与文明,自由与信仰……
梁教授在书中写道:“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细细体会,都埋藏着历史纵横交错的印记,也流动着美好人性的热量” 就像封面上,他的头顶是高远的蓝天,身侧是蔚蓝的深海,行走在如此广阔的旅途中,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认识生命,感受大地的温度,也感受人文的热度。
读这本书的时候,眼睛和思维跟着梁教授随时切换,不同的地域,异样的生活,定格的画面,都启发大脑新的思考,不断验证着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至正真理。 喜欢这本书,开始羡慕和向往做一个旅行者,用脚步丈量世界,用身心阅读,用头脑去创造。人活一世,不应只是物理性的生死,更应有精神的璀璨与光辉!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读后感(八)
生而为人就被命运裹挟在一场没有归途的路上,不管你愿不愿意、不论你在不在乎,都是同样的过程,但是总有人能发现别样的风景,能收获不一样的经历,成为时代的参与者和观察者,走过阴晴风雨、阅变人间悲喜,却依然热爱生活。
这本《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就给读者带来了深层次的心灵感受,作者梁永安老师带领我们穿越时空,跨越山海,领略路上的点滴成长,成就内心的丰盈与富足。 曾经上山下乡的插队经历,让作者体会了生活的不易,知道了快乐与幸福的区别。快乐,轻松欣喜,来源于一切得到;幸福,却是一路艰辛的奋斗,是生命的展开,是一步一步的走过。如今的生活好了,那是源于劳动、源于付出、源于孜孜不倦的追求。
在香格里拉的藏族聚集地,大龟山的大佛寺里,众人合力转动起世界上最大的镀金转经筒,转经筒无声无息地转动起来,它曾经转动了千百年,阅尽人间沧桑。都说不经世事的人喧哗声最大,而看遍风雨的人往往沉默不语。人如此,转经筒亦然。 一个短短的微信,就让世人知道了可以在四天的时间里爱上一个人是多么的美好。貌似闪婚的结果,其实却是情缘再续,终于印证了自己心中的猜想,哪怕经历千山万水,在正确的时间遇到对的人,都是何其幸运的事情。愿所有相爱的人,都珍惜彼此,携手前行。
关于读书,作者毫不犹豫地推荐了丹麦女作家凯伦·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这是本自传体的长篇小说,最打动人的是凯伦烈火炙心的生命。读书不是长脑子,是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寻找有趣并契合的灵魂。在有生之年,读一本本书,同一个个人畅谈,岂不快哉!
在偏远山区遇到了支教的学生,也感受到他们恋恋不舍的情节,年轻人的确需要这样的历练,生命也在这样艰苦、勇气和奋斗中不断打开,释放出青春的活力,这不仅是个人的幸福,也是民族的希望。在磨砺中显示出青春的力量、彰显了个人的品格,做自己选择的、有意义的事情,不给青春留遗憾!是有志青年的内心呼喊。 就这样,梁老师带领我们跨越山海:在拉萨感受高原反应的痛苦;在北京体会异乡人的苦辣酸甜;在重庆同打鱼人一起回顾过去畅享未来……走出国门,看到了岛国的樱花、神社和寺院;看到了越南的商店、水果、标语和祠堂;也看到了全球化的时代,需要的拥抱和热情……
也许生活并不顺意,但只要满怀希望的走在路上,你就会发现美丽的风景和不一样的收获,立足眼前、活着当下,哼着小曲也要走完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读后感(九)
我喜欢旅行,喜欢看别处的风景、别处的人情,无奈时间有限、金钱有限,往往难以如愿。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是一本游记,部分弥补了我的缺憾,尤其是年少时对云南那片神奇土地的向往。 作者梁永安,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文学博士、教授。著有后现代文化研究专著《重建总体性》、历史小说《王莽》等。 在这本书里,作者走南闯北、国内国外,去了很多地方,在描述所去地方的风景以外,作者还比较重视当地风土人情的描写,其间有自己的思考,这一点尤其可贵。 《在香格里拉忆往昔》中,记述了与香格里拉新知书店会面座谈的经过,没有讲述新知书店在这个以喝酒、唱歌、跳舞为文化生活内容的地区,如何将业绩连年提升,只是简单描述将童书平铺在桌面以吸引小读者的创新之举。最后,作者登上大龟山,走进大佛寺,拉动转经筒,以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为本篇作结:不经世事的人喧哗声最大,而看惯风雨阴晴的人往往沉默不语。人如此,转经筒亦然。
《大上海的小细节》中,作者从南京回到上海,坐地铁过程中,发现缺少指示牌而导致乘客不便,于是向安检员建议,结果安检员认为跟她说没用,她管不了这个。另外的安检员则说这是我们的“国情”。这还真是我们的“国情”,曾几何时,我们从那个意气风发要改变世界的少年,变成了现在这样有职业无事业的状态,对那些群众所急、司空见惯的事情视而不见,在感叹之余,个人、社会、国家是不是应该有什么改变? 虽然梁永安没有结过婚,但他关于恋爱的专题特别受欢迎,在这本书中,关于恋爱的话题只在《复旦人就应该这样去爱》和《面向未来的理智与情感》中出现。 在《复旦人就应该这样去爱》中,讲述的是两位复旦学子的爱情发生过程,作者也为两人的相恋感动不已,其中最感动我的是这样一句话:没有问过除了对方想要过怎样的人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外的其他问题。他们的爱情很纯粹,没有任何功利性,因为是在异国他乡相遇、相恋、结婚,看起来是何等的浪漫,但愿他们的爱情童话不要被现实的一地鸡毛打败。 在《面向未来的理智与情感》中,作者在华中农业大学讲座,面对时代的巨大变革,当代年轻人的理智与情感如何随着国家的巨大变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和一个什么样的人走过万物更新的未来?年轻人的期望和压力作者感同身受。 这本书每篇文章后面都附有作者旅行拍摄的照片,读起来轻松自在,富有哲理。后封面更是告诉读者:不纠结于现世得失,将生命当作一次山重水复的旅程。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读后感(十)
01.
认识梁永安,是看过他的一个关于爱情和婚姻的一个视频节目,也因为这个视频,被很多年轻人圈粉,被人称为“网红教授"、”爱情导师“。
针对当下年轻人被家长催婚的现象,他说了一句火爆朋友圈的金句:硬催出来的婚,比被催熟的芒果还要难吃。
他的视频被大量转发,并且在视频评论区,有网友纷纷留言;被治愈、被理解、被温暖到了。
而梁永安却并不愿意过多强调爱情在生命中的比重,他说:生命的核心部分,是你在劳动和创造中寻找自己。
梁永安有多种身份,是学者、是教授,但他更愿意说自己是一个时代的旅行者,因为旅行者是人类的观察者,走过阴晴风雨,遍阅人间悲欢,身处其中,又能超然世外。
02.
以前我们常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而梁永安的书《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让我们的跟着他的镜头和脚步,去认识这个世界,去感受不同的生活。
心之所向,身之所望,从云南到上海、从江南到塞北,无论是贫瘠乡村还是繁华都市,梁永安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在书中,他多次写到云南保山芒合寨,那里有他的知青岁月和青春回忆,从字里行间就能感悟到那种浓浓的深情。
他写那里的山山水水、也写那里质朴的劳动人民生活的样子,并且留下很多珍贵的照片文献,在书中都有展示。
他写布达拉宫和香格里拉,他写上海北京的人文风情,也写越南日本的旅行见闻,他是旅行者,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践行者。
梁永安在采访中说,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一方面有精神,一方面有审美,两者缺一不可。
无论是上海的精致生活,还是大西北的粗犷生活,各有各的美好,所以要去旅行,才能知道自己要去什么样的地方,应该过怎样的生活。
03.
旅行者不是旅游者,是带着思考去看这个世界,把生命当作是一次山重水复的旅程,去感受人生,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梁永安说:探索是需要时间的,青春是需要成长的厄。二三十岁就说自己啥都明白了,那肯定是用了别人的答案,你要自己往前走、去寻找。
不要停下脚步,让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因为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去发现、去寻找答案,才不辜负自己来这个世界走一趟。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力量是毋庸置疑的,想想六十九岁的梁永安一直在旅行的路上,我们的下一站是哪里呢?
作者简介:顾子鱼,自由撰稿人,与你一起分享好书好故事。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读后感(十一)
电影《罗马假日》中说过,你可以旅行或者读书,但是你的身体或者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但是,梁永安老师却是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
在他的这本《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中,梁老师旅行、读书、生活,把日子过成了我们羡慕的模样。
梁老师不管是出门还是旅行,他都会带着相机,记录生活,也记录感悟。
他很喜欢云南,他说,去了很多次云南,还是觉得看不够。云南有中国最美的山水,朴实无华的人们。
云南的生活很慢很慢,会让整个人放松下来。
云南人都拥有“简单平和的心灵”。
梁老师随口一说,豆腐乳好吃,质朴的云南人就悄悄装了一大瓶送给他。
另外,梁老师之所以这么喜欢云南是因为,他以前在云南插队下乡过。
可以说,云南这个地方记录了梁老师的青春。
梁老师写上海,这个他现在生活的地方。
上海的街头、上海的学校、上海的人,在他笔下徐徐展开。
他和食堂阿姨聊家常,听阿姨说自己的故事,感受阿姨对女儿的爱。
在他笔下的阿姨,也是很多母亲的样子:省吃俭用一辈子,为子女买房结婚,操碎了心。但儿女可能还会嫌弃母亲,嫌母亲催婚,嫌母亲工作不体面......
父母一辈子都在付出,子女一辈子都在索取,周而复始。
梁老师写着写着,就会冒出一句书中看到的话。他看书不仅仅是看书,还会把书中看到的和生活联系起来。
他由辩论赛的题目“相爱容易相处难”,想到李商隐的《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中“直道相思了无异,未放惆怅是轻狂。”
想到鲁迅的《伤逝》,想到钱钟书的《管锥编》中所说的“中国人只有恩爱,没有恋爱”。
由此,梁老师得出:爱过于沉重,喜欢才可以长久。生活是和喜欢的人在一起,相处起来才不难。相爱的人大多是内心的激情,要有浪漫和理想。
怪不得说,相爱的人没法白头到老,原来是这个原因。
不得不说,梁老师的爱情观真的太赞了。
网上很多人说要学写作,但是不知道写什么。
在书中,梁老师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是写作素材。
他写看到的风景、遇到的人、听到的话,就连坐公交车的时候,都能把乘客说的话记录下来。
他写回忆,曾和同学一起下乡插队的日子。
面对曾经遭遇的苦难,他感谢,感谢帮助他的乡民,也让他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劳动人民的不容易。
他写坐地铁,面对工作人员的冷漠,他不生气;没有指示牌,多走了很多冤枉路,他反而觉得有趣。
书中记录的是梁老师的游记、生活,也是他对所有年轻人想说的话。
他建议大家阅读,推荐《走出非洲》这本书,他说,读书是灵魂的碰撞。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梁永安老师不仅读万卷书,还行万里路,他是真正懂生活的人。
如果你也向往诗和远方,但为了几两碎银,不得不做格子间的打工人。
那不妨看看梁老师的这本《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跟着梁老师来一次云旅行,感受书中的风土人情。
向梁老师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end.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读后感(十二)
读书、写作、旅行、摄影,最美好的生活莫过于此。梁老师可以说是我们年轻人一代的知音了,感我们所感,想我们所想,对于那些我们迷茫的却没有时间和能力去解决的困顿,总能给出我们恰到好处的建议和解释。旅行不仅是看世界,看众生,更是看见了自己,结合所见所闻,不停地思索人生,汇聚成所思所想。
【旅游 vs 旅行】
“旅行者不是旅游者,不是游山玩水的旁观者。旅行者是人类的观察者,走过阴晴风雨,遍阅人间悲欣,既在其中,又在其外。从不纠结于现世得失,将生命当作一次山重水复的旅程,将隐藏在视觉深处的万千气象告诉四面八方。
当一个旅行者实在不容易,其中最难的就是“行”。行是发现,行是阅读,行是实践,行是创造,正如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跑到一个网红的地方,吃一顿,拍一通,跳一阵,这当然很欢畅,但这只是旅游,没有旅行的纵深感。
云南省石林县的阿着底村,居住的都是彝族撒尼人。史料上说,一千多年前他们从中亚长途跋涉迁徙到青藏高原,后又辗转到更适合农耕的云南,定居下来。阿着底不仅刺绣名声远扬,农家菜也是一绝。根本不会想到,有这样一群人从遥远的中亚来到这山峦起伏的地方,一代代繁衍,至今仍有游牧民族豪爽好客的传统。”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面临着两个选择:是做一个简单快乐的旅游者,还是深切幸福的旅行者?选择因人而异,以前的我,更倾向于当一个旅游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生活和生命的理解有了更深的厚度之后,更想当一个旅行者了。因为带着旅游的眼光去行走,回来总是觉得精神依旧疲累,身心并没有真的放松下来,仿佛就是换了个工作的地方继续让大脑“工作”一样,知道自己该放松,却还是在急匆匆地赶路。如果带着旅行者的眼光去感受走到的每一处里历史纵横的交错印记,去深切体验美好人性的热量,才能真正融入自己的旅行时间里,全身心的投入,悄然放下生活的重量,给自己带来欣慰吧。
【曼掌村之“你给后代留下一个什么故事” 】
景洪市区以北二十来公里,有个名声越来越大的傣族文化农庄--曼掌村,傣语里的意思是“大象寨”。如今曼掌村早已见不到大象,却保留了大量的傣族传统生活细节。最有名的,是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慢轮制陶、贝叶刻经文、打傣拳、构树皮造纸、放高升、钩渔网、象脚鼓制作、章哈、傣族织锦、编竹篮、斗鸡.....多达八十项。梁老师说当他走在曼掌村的婆娑树影中时,深深感受到了世代的交替。几乎每家都从事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项制作,并且这一代随着社会发展毅然转型,投入文化遗产的继承发展,每家人都在继续摸索学习。于是他思考起什么才是美好的生活?他只看重了一个标准:后代会不会为自己的父母感到自豪?说白了就是父母为孩子留下了什么。曼掌村的人或许值得所有年轻人来学习,因为他们问心无愧地留下了:我辛苦,我勇敢,我给你们留下了一个真心的故事。
生活在大都市里的我们,选择太多,趋利避害,舍重就轻,被利益诱惑制约,被功利焦虑逼迫,或许我们没有从父母手上接过什么革故鼎新的伟大事业,没有特别明确的敢想敢干的精神面貌,自然也更没有曼掌村这样传承百年的使命。我们有的只是按部就班的上学、高考、工作、结婚生子、买房、给孩子提供教育和学区房、老了给孩子出首付等等一系列看似流水线般很通顺的但实则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的过程,我们没有什么伟大的理想,我们有的只是平凡和奋斗。即使如此,我们依旧可以给后代留下一个很好的故事:我努力,我奋斗,你们也要继续加油啊!这就是生活。
【职业 vs 事业】
梁老师几年前曾经受邀预研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的一个课题,研究上海交通系统的文化环境建设。当时觉得上海交通的主信息系统有太多缺环,道路指引的密度、位置、图形、色彩,都有明显的缺位或错置。把这个做好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很复杂,需要各路专家参与----视觉专家、图形设计家、空间分析家、社会心理学家、城市管理者、公共政策研究者等,任重而道远。而问题就在于行业中似乎缺少一大批热心人,放大来看,这也是真正的社会问题。个人、社会、国家倘若缺乏相互之间的情感和热度,就不会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时代温暖,人民会普遍缺少面向未来的事业心。
之前从来没有认真想过事业和职业之间的区别,好似自然而然地把他们考虑成同一个对象。从梁老师的叙述中,事业指的应该是人们心里喜欢而又时代需要的事情,那么职业应该就是时代喜欢而人们又刚好需要的事情吧。
【相识在远方】
《兰亭集序》中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很喜欢这样的气质,温馨的神色里,燃烧着生命的真情。这真情来自走出陈陈相因的世俗惯性,不求社会的掌声,不求人上人的心理满足,只是简简单单做自己喜欢的事,为世界添加点新东西。社会交往中,初见一个人,自我介绍的头衔越多,和他的距离就越远,那入世的荣耀,和心之所愿格格不入。有时候和一个人相谈,看他或她那么努力、那么自我肯定,暗暗为之叹息,因为一切都在现实的价值体系中。语言似乎很生动,思想模子全是陈旧的,犹如果戈理所写的“套中人”,给人极其沉闷的封闭感。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不同的维度之间,沉默是最好的品质。
现代中的人们似乎都很喜欢表现自己,学习了一个才艺一定要把他展现出来让大家知道获得大家的肯定,而不是把它当作发自内心的爱好,去了一个国家旅游一定要发个朋友圈晒晒美图展示一下定位好让大家羡慕一下,而没有去真正享受这段旅行,从一个名牌大学毕业一定要有机会就介绍一下好获得大家的肯定,而其实与那些真正从这所大学里走出的学者相比相差甚远。现在的我越来越不喜欢表达自己,不喜欢展示自己,不喜欢不停地告诉别人我是个怎样的人,只喜欢在工作之余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爱好也好,热爱也罢,总之不是炫耀的资本。当然了,在职场里沉默并不总是一个非常好的品质,在需要发声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时候,还是要表达一些,人嘛,坚守本心和遵从自己没有错,但偶尔变通一下也并不矛盾的。
【相爱容易相处难】
喜欢的维度很多,性情、样貌、能力、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简单地说,是对方带来的愉悦生活,可以用社会的流行标尺来衡量,属于得失问题。而爱大不相同,它是生命的整体,跨越得失和悲喜,是万有引力一样的召唤,属于真假范畴。一旦进入爱情中,就进入“to be or not to be”的境地,爱如生命,即使失去一切,也不可放弃。
古代诗人中,李商隐是最懂得这一点的人,他的《无题》最后的结句一语道破:“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哪怕毫无结果,惆怅终生,也初心不改。爱情就是件浪漫的事儿,没一点儿不思而行的轻狂,哪会打开全部的情感?
和喜欢的人在一起,相处一点儿都不难,只要把那些“喜欢”的因素不断地放大,一切都平安无事。这就是世俗社会蒸蒸日上的奥秘,也是托尔斯泰所讲“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的根由。而和相爱的人走在一起,既简单而又不那么简单。复杂性在于,情感是流水,需要不断地开掘共同的精神源头,才能保持鲜活的生长。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读后感(十三)
折服于他,不是因为他是网红教授,也不是因为他身为五零后,却对年轻人的爱情“指手画脚”。
读他的书之前,已看到他的小视频,他说:“不要把脱单做为人生的目标,单身也是今天世界比较大的一种生活方式。我觉得有三分之一的人,不适合结婚的。”
他关于婚姻的想法,说真的,让人看了很舒服。
读了他的《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看到他对于爱情的想法,极为赞叹。
在“复旦人就应该这样去爱”一文里,写两名复旦学生的爱情:“我们全部的准备就是买了套情侣套装,橘红色的外套,看上去喜庆一点。但我们知道,有对方在就足够了。我们没有问过对方彼此的家庭、背景、财富、资源,我们没有问过除了对方想要过怎么样的人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外的其他问题。这是真正的只为了爱情的婚姻。”
有这样的爱情,作者也甚为欣慰,他觉得复旦人就应该这样去爱。其实,不至是复旦人,整个社会都应该有一种纯净到精神层次的爱。
他并没有批评社会上以财富为主要思维的婚姻,但对于高品质的感情,他却是首肯的。显然,在灵魂深处,作者希望社会上,和他的学生之中,有不同于世俗的爱情和婚姻。
这让人觉得,复旦的教授,确实不同于网络上那些喧嚣跋扈的专家和教授。
“自己会飞,才能承担起生存的重量”,这题目,就让人有一种得了名言警句的感觉。就想赶紧记下来,某一天借用过来,让自己的思想和话语也显得上档次一些。
作者乘校车到江湾校区图书馆去,车上,遇到一些爷孙。小孩子忽叫忽笑,一路吵闹着玩游戏,爷爷们也没有制止自己的孙子。
这让作者有些担忧:“自我中心,自我沉浸,将来肯定吃大亏。”
看到校区的苍鹭,跃过盈盈一水,悄无声息地落在对岸,作者惊讶于它的孤独与自由:“生命的存在发端于自身力量的形成,自己会飞,才能承担起生存的重量。”
关于写作,他说:“写作是件辛苦的事,初期无人赏识,环境0度以下,寂寞如雪。然而这正是必备的积累,在繁华落尽的视野发现世界的本质,在精神坎坷中洞察人世的冷暖。”
正是这些像珍珠一样散落在文章里的绝妙好句,让人觉得, 这本书,须得细细地一字一字地读,光看名字,说不定就错过了多少好词好句好想法。
“高黎贡,是一切的起点”,写作者插队时呆过的芒合寨,寨子之美,住在芒合寨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傣家人习俗里浪漫的气息。作者笔下的“抢婚”,让人感觉自己也在现场,也加入到那些温馨浪漫的习俗中去了。
也是因为在芒合寨生活过,作者才明白:“幸福与快乐不是一回事儿:快乐是轻松欣喜,来源于一切得到;而幸福,是一路艰辛的奋斗,是生命的展开、是一步一步地活过。唯有劳动者,才能打开幸福的内核,播撒未来的种子。”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觉就是作者时时在思考着人生,不论是在生活的细节里,还是在游历当中。他不仅带着读者看遍山川河流,风景名胜,也让读者看到了历史的变迁,文化的流传。
这就有了与读别人的游记不同的体验。像雪小禅,她的游记是玩,是吃,是热辣辣的生活,是居高临下的优越。而这本书,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文化人的思想。
如果说,雪小禅看见的是自己,固守着自己的小世界,那么,梁永安看见的,一定是众生。他和村民聊天,喝农民自酿的米酒,吃农家菜,写村子和村子里的人。
他拍照,拍人间烟火里的平常生活,让人们感受粗茶淡饭里相依为命的真实与自然。我原以为,几万甚至几十万块钱的相机,拍出来的一定是阳春白雪的唯美与高雅,却不想,他的相机里,有残缺的古镇,有村子里会讲三个民族语言的小孩,还有赶着马,脸色黑红的女人。
他是真正的读书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悟透了万千世事,才安之若素,眼光长远。
这样的内容,确实配得上他和这样的名: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读后感(十四)
之前在“李蕾讲经典”里听到过梁永安这个名字,就记住了,他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教授,是一个爱看电影、爱读书、爱旅行的人。
那次梁老师做客演播室推荐的书是《梁永安的爱情课》,后来在大众书局看到过这本书。
《梁永安的爱情课》还没读,就让我遇到了《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这本书,这本书有点类似游记。
我平常十分爱写游记,可是基本都是流水账式,读了梁老师的《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有颇多感悟,读完书之后就开始整理手机里的照片,都是出去玩时拍的,后面整理好打算一篇一篇写起来,也算是个记录。
在《高黎贡,是一切的起点》这篇文章里,他是这样描写芒合寨的:
在《在纯粹的瞬间物我两忘》这篇文章里,梁老师写道:
在《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这篇文章里,梁老师在开头这样写道:
梁老师是中文系教授,肯定饱读诗书,所以他写文章时,好词好句可以信手拈来,对于我来说,要想写好任何一篇文章,都可以先从积累自己的词句素材库开始,多读优美的散文。
立即行动吧!找出梁老师书中觉得美的句子,积累到自己的素材库里,然后反复地读。是不是这样,我也可以随时写出优美的词句呢?
02梁老师游记可远可近
在梁老师的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他曾去过很多地方,比如他年轻时插队的芒合寨。在那里,他看到了山高水长的苍郁气象,认识了淳朴奋勉的乡民,还积攒到了永不褪色的生命体悟。
梁老师和弟弟们一起游昆明,吃菌子。
去西安,与创意写作专业的硕士生一起看茂陵。
在云南住元阳哈尼梯田的民宿,去蒙自的西南联大旧址参观,还品尝了蒙自的过桥米线。
梁老师去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美景,也认识了很多人。可是,他也经常细心观察身边的景色和人。
在《淮海路到十六铺码头》,他写了上海的老弄堂、淮海路、陕西南路和十六铺码头。
“靠近陕西南路还有不少老弄堂,风情与流光溢彩的大街恍若两个时代。”
“茂名南路口东北面是国泰电影院,张爱玲最喜欢的地方,民国时代与好莱坞电影的首轮放映同步。”
“终于来到十六铺码头,浦东的高楼冲天耸立,犹如另一个世界。”
不管是去遥远的地方看世界,还是在居住的地方观察民生,都说明梁老师是一个热爱的生活的人。
正如《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这本书的序言里写着:旅行者不是旅游者,不是游山玩水的旁观者。旅行者是人类的观察者,走过阴晴风雨,遍阅人间悲欣,既在其中,又在其外。
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细细体会,都埋藏着历史纵横交错的印记,也流动着美好人性的热量。广袤的中国大地,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美丽深藏?也许不用走远,只要换一种旅行者的眼光,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会有无穷的发现。
我自己写游记,写随笔可能就是硬生生的记录,如果一篇文章里加一些自己的人生感悟,或许就不一样了。
在书的第一篇文章《高黎贡,是一切的起点》中,梁老师的感悟是:”人生不过是地表上一道浅浅的笔痕,日月轻轻一转,便无影无踪。要珍惜生命的时时刻刻,撇去一切喧哗,把生活安放在自然的尺度中。“
以及“我明白了幸福与快乐不是一回事:快乐是轻松欣喜,来源于一切得到;而幸福,是一路艰辛的奋斗,是生命的展开,是一步一步地活过。”
在《正在远去的大家庭》这篇文章里,梁老师的感悟是:“人类中有人适合婚姻,有人适合单身,那就各得其所,自己选择过什么日子。”
“人一定要结婚现在已经是个伪概念。在这个伪概念的压力下,社会产生了种种复杂问题,青年也蹉跎了大量宝贵时光。有不少人被习见所挟持,勉强追求和维持着一个低质量的”恋爱“,丧失了本来可以拥有的大好生活:旅行、读书、写作、电影、音乐......“
太喜欢最后一段话了,简直就是为不婚族和单身者发声。
其实这本《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这本书对我启发很多,今天就单从梁老师游记的写法上切入,学习学习梁老师是怎么写这类文章的。
就像梁老师说的那样:写作是件辛苦的事,初期无人赏识,环境0摄氏度以下,寂寞如雪。然而这正是必备的积累,在繁华落尽的视野发现世界的本色,在精神坎坷中洞察人世的冷暖。
不管写什么,写作者都要比平常人更热爱观察、更热爱用文字记录,其他就是能耐得住寂寞,孜孜不倦地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