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读后感1000字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24 15:00:31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8-24 15:00:31   小编: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与孩子合作,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作者强调了尊重和理解孩子的重要性,提倡积极的沟通和合作方式。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建议,文章给予了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的指导和启示。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也能促进家庭和谐。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读后感(篇一)

非常失望!在读过《基本育儿》第一部后,坚持读了100多页后,最终决定放弃,原因是相较于第一部,这一部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心意,完全没有诚意的重复。本书的卖点是北大夫妇,以及他们夫妇俩自己认为教育的很好的两个孩子,因此像我这样有两个娃的家长自然就成为了本书的目标读者群。但说话说,这夫妇俩太过特殊,本就优秀,其孩子的各方面素质本就非常好,这就导致作者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远低于一般家长,因此他们所写的东西普适性很差,不值得一读,尤其是在看过本就异常啰嗦长于说教却无干货的第一部以后。差评,不推荐!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读后感(篇二)

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我作为工作人员参加了一场面向父母的讲座。讲座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举行。因为赶上暑假,现场有很多带孩子的家长。

我注意到两个妈妈:

一个妈妈腿上打着石膏,正撑着拐给儿子挑书。

一个妈妈满面愁容,似乎要把书架上所有关于“如何让孩子听话”的书都扫走。

我和同事说,这两个妈妈一定会去听讲座。果然,十几分钟后,她们都出现在讲座的现场。

讲座进行得很热闹,

我能感觉到,在家长眼里,专家就像救命的稻草。

石膏妈妈向专家提问了。她的情绪非常激动,她痛心疾首地历数儿子的缺点,话里话外孩子药丸。专家几次提醒石膏妈妈:“不要这样讲孩子。”石膏妈妈都充耳不闻。

我觉得很奇怪。她的儿子真有那么坏吗?在她撑着拐给儿子挑书的时候,她10岁左右的儿子一直耐着性子陪在她身边,主动帮她提包,还颇细心地照顾她,在她站不稳时及时伸手去扶她。

为什么她看不到儿子的好呢?她儿子可比我小时候懂事多了。

愁容妈妈也向专家提问了。她觉得自己的小女儿特别没礼貌,自己对此毫无办法。

她的小女儿非常不满她的说法,当场打断了她:“我都说了好多次,不要喊我宝宝不要喊我宝宝不要喊我宝宝,可你总也听不见,我已经不是宝宝了,我长大了。”

我惊讶地发现,自己曾在讲座开始前和愁容妈妈的小女儿说过话,小姑娘曾询问我领伴手礼的队伍在哪儿,我记得她向我问了好,还向我道了谢,自始至终彬彬有礼。

我很快反应过来,她并不是“不懂礼貌的孩子”,她只想让妈妈“别再把自己当小孩看”,可惜,她的妈妈一开口,蹦出来的还是“宝宝”。

石膏妈妈和愁容妈妈都非常关心孩子的成长。

但石膏妈妈和儿子之间,竖着一面“丑形滤镜”;愁容妈妈和女儿之间,又立着一幢隔音墙。

她们能打破横亘在自己和孩子间的障碍物吗?

我不知道她们是不是发现了障碍物。

教育孩子,最困难的部分可能不是“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而是面对“自己身上的问题”。

那些横在我们和孩子间的障碍物,总是由“我们自己的问题”形成的。

我们习惯悲观,就会对孩子的闪光点视若无睹。

我们不善倾听,就会忽视孩子发给我们的信号。

正像《育儿基本2》里所说:你对生活的态度,就是你对孩子的态度。

“你对生活不满意,就会对孩子不满意……为什么把孩子的问题,都归到大人身上?这很简单,却无法回避:因为孩子是你自己的孩子,他每天和你在一起,你对生活的一切观点、态度、处置方式,都会原原本本地传递给他……要育儿,先育己。”

在没有孩子前,我们可以任性地当一个大人,可以毫不介意自己会给他人带来什么影响,然而,有了孩子,一切都不同了。在《育儿基本2》看来,父母和孩子是“合作关系”,要遵循“合作守则”,即:“多施爱,少失控;多支持,少控制:多满足,少拒绝:多赋能,少施压;多赞美,少差评”。

由于相比我们自己,孩子们是“非常缺少人生阅历”的“合作者”,我们要想从他们那里收到“爱、满足、尊敬、赞美”,就必须先给他们做出示范,认真实践“合作守则”。

《育儿基本》系列的作者之一徐智明,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他不但是育儿专家,还是一名企业顾问,我相信他在《育儿基本》系列里分享的“育儿方法”,其灵感多少也来自他做企业顾问的经历。

其实,经常关注育儿信息的父母早就发现了,育儿的基本,往往也是人际关系的基本、工作的基本、家庭生活的基本。不说悉数掌握,掌握个七八成,都能让自己在各方面实现质的飞跃。我从育儿书里学到的沟通技巧“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几年中,帮我成功化解了无数难题。

难怪日本教育家河合隼雄会说:养育孩子,其实是父母占了便宜。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读后感(篇三)

前不久,我在悟空问答回答了一个问题:《叫小孩做事,他会说为什么不叫别人,这是什么心理》。

我简单地做了以下剖析和建议:

“孩子的问题,折射出来的往往是家长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问题。如果是多孩家庭,建议换一个口吻,温柔而坚定地请他或者兄弟姐妹们来帮忙,不偏不倚。这里的不偏不倚是根据孩子的能力来求助和安排。孩子不仅有成就感乐意帮忙,同时内心平衡不再推脱。

这里,重点要强调,作为家长的你的心里,必须真正做到“不偏不倚”,孩子心思都是很细腻而敏感的。

如果是独生子女,建议和家人达成共识,你和孩子的其他扶养人在孩子是否该做家务或者是否该这么小做家务,都要意见统一,哪怕是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否则,孩子会很容易察觉出你们的分歧。”

但是,直到我最近读了《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后,才意识到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父母的斗嘴。

01

孩子斗嘴,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我们现在再把这个问题在心中默念一遍:为什么不叫别人?

是不是更像是夫妻间带有情绪的对话?要么是在丈夫面前娇嗔的妻子的口吻,要么是在妻子面前赌气的丈夫的口吻。总之,都是在斗嘴。

也许,对于他们彼此,至少是发起斗嘴的一方而言,可能是一种乐趣,也可能是一种发泄。并且,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父子、母子、父女、母女之间用这种方式对话,要么觉得挺有意思,要么觉得内心占了上风。可是,这种算不上特别有格调的乐趣和精神享受,移位到父母和孩子之间,真的有益吗?真的如同一场轻风吹过,不留任何痕迹吗?

提出这个问题的父母,当时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生活中经常发生类似的对话呢?

02 父母斗嘴,导致家庭角色错位。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罗斯·埃斯尔曼在他的《家庭导论》中说:

“婚姻或家庭组织的基本单位不是一些人,而是他们相互联系的身份(位置)和相互合作的期望(角色)以及合作的状况。”

父母要勇于承担并胜任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努力完成从青年向父母的迁移。

毫无疑问,当父母斗嘴的时候,孩子会聪明地抬起头观察,观察父母的表情是不是轻松的。当他捕捉到一定的信息后,他确定父母的斗嘴没有引发冲突,只是内心暗自较量或者只是当成一种乐趣,那么他会默默地习得这种相处方式。

于是,习惯于斗嘴的父母,表现出的幼稚和不认真的姿态,被孩子习得后,表现出成熟老道的感觉。父母像个孩子,孩子像个成人。这是典型的角色错位的表现。

03

斗嘴,是最低质量的亲子交流方式。

正在斗嘴的父母,如果自警意识不强,还沉浸在自己创作的幽默诙谐的假家庭氛围中。这种看似“平等”的交流方式,表面上给家庭增添了幽默、诙谐,营造出欢乐、和谐的家庭氛围,实质毒害很深。斗嘴,这种被孩子习得的交流方式,会对孩子产生很多方面的不好的影响。

斗嘴中的亲子,常常以彼此轻度敌对、轻度冲突、轻度不尊重的姿态出现,不包含爱意,不导向愉悦的情感,也不会导向建设性的结果。从内心深处,影响真正的和睦亲密的亲子关系的形成,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

斗嘴,往往是因为生活中很多琐碎的小事发生唇舌,将时间浪费在鸡毛蒜皮的事务中,占用了孩子自我探索和发展的宝贵时间,形成了斤斤计较的性格弱点,没有大格局和大局观,从长远来看,影响了孩子事业和生命发展的高度。

斗嘴常常带有轻慢的态度,会引导孩子不够端庄,会成为孩子进入学校和步入社会中人际关系困难的重要原因。

斗嘴时,人们通常重复使用无效的语言,会引导孩子与他人的交流中,不能使用有效的、适当的、有具体内容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诉求。

虽然,斗嘴中包含的不尊重态度、冲突和敌对的程度都很轻,轻到孩子察觉到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情,玩自己的玩具,看自己的动画片。父母误以为这是一件极其小的事情,不足以影响到什么,更谈不上对教养的影响。但是,孩子的教育,多小的事情都是大事,他的成长就是一点一滴的小事积累的结果。但是,今天的斗嘴,与孩子青春期紧张的亲子关系,以及将来融入社会出现困难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危害极其严重,应该引起平时爱斗嘴,尤其在孩子面前斗嘴的父母的重视,包括我自己也应该反思。

孩子的问题,折射出来的往往是家长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所以当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的时候,就是我们父母该反思的时候。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读后感(篇四)

从古至今,不管社会怎么变化,有一条从未改变:孩子从一出生就被赋予着不同的期待。因此,育儿成了一个永久的话题。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对育儿产生焦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但基于即便后悔也不能留下遗憾的心态,让孩子去上最贵的早教、幼儿园和学校,报最贵的兴趣班和补习班,甚至有家长暑假为了能让孩子去国外游学,花了自己一年的工资!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这些不计成本的付出会让孩子更优秀吗?答案因人而异。但有一条是明确的:家长不能因为自己的焦虑就给孩子施压。育儿达人真心爸妈在《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中给出了与孩子合作,共同成长的建议和方法,对我启发很大,因为我本也是一个焦虑的家长。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是我读过真心爸妈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

两个教育背景深厚,而且终身学习的人,在育儿的道路上不断探究,总结,找到了理性的育儿策略,不焦虑,不施压,不强迫,与孩子合作,共同进步,孩子在父母的榜样与支持作用下,幸福、快乐、卓越。

真心爸妈在《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中给出了与孩子合作的理论基础、合作要诀、合作守则以及不同目标下的合作技巧,例如: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合作,如何合作培养孩子的好脾气、好性格等。每一条要诀、每一条准则都有具体的例子与操作方法,我从中找到自己的很多影子,深刻反思自己以后,更加清晰自己的定位。

首先,什么是合作?真心爸妈在书中给出了《现代汉语词典》对“合作”的解释:为共同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这就以为着合作中的双方是不分主次的。其实每一个父母都想跟孩子合作,但是总会发现合作进行不下去,发现孩子不能按照自己想的去做或者去发展。其实这时候已经不是合作,而是要求孩子配合,甚至是强迫。

基于这些情况,真心爸妈给出了合作的4个要诀:减少强迫、把“我”缩小、考虑对方意愿和懂得做必要的妥协。看这四条要诀,我们会发现每一条都很基础,而且如果我们面对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一个同事,或者朋友,我们会发现,这些是我们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甚至是我们教导别人的话,可是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我们又很难做到。这就是父母的矛盾。我有一个同事,对学生特别温和、宽容,对自己的孩子却特别严厉,甚至打、罚自己的孩子。我曾经问他:你为什么对自己孩子和对学生会用两个标准?他的回答我至今记得很清楚:因为我对别的孩子没有像对我儿子那样的期待,而且别人家孩子管的太严家长也不喜欢。多么典型的回答,因为期待而焦虑,因为焦虑而不顾孩子的感受。

也许有家长会说,我已经给孩子最大的尊重了,以至于她都不尊重我了,对我说话都没有礼貌等。宠爱不等于溺爱,爱是有原则的。曾经一位父亲在女儿的婚礼上对女婿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我的女儿出了问题,你要返厂修理,不要自行修理。”这是一种幽默,但是却道出父母教育的根本:言传身教。孩子的行为习惯问题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所以,父母要终身学习,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让孩子在充满爱的氛围里、积极上进,不断进取。

真心爸妈在《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中前五章给出了与孩子合作的合作守则:多施爱,少失控;多支持,少控制;多满足,少拒绝;多赋能,少施压;多赞美,少差评。在每一条守则的开头都以黑体呈现出本条守则的重点,(如图)。后六章分享了父母在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几个方向上——亲子沟通、性格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避免叛逆的青春期、教会孩子与同龄人合作、帮助孩子适应家庭外生活——与孩子合作的理念和方法。

图片拍自《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

在所有的准则中,都渗透着父母的成长与自律。是啊,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还做不到是的事情怎么能要求一个孩子做到?有人也许会说,如果父母都比孩子做得好,那社会还怎样发展啊?这里的夫妇言传身教主要是性格和行为习惯养成上,只要这些做好了,学习就是水到渠成的事。社会在不断进步,知识在不断更新,在知识学习方面,孩子终将要超越父母。

图片拍自《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

凌晨四点给孩子冲奶粉,然后看着酣睡的孩子,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思考白天读的书,思考自己还要提升的地方。一鼓作气,写下这些收获,希望对你也有用。一本书,也许只有一点触动,只要是深入内心的,都终会潜入成长的长河,润物细无声。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读后感(篇五)

新学期已经开学一周了,各位家长们,不知你家的新生是否已经快速地适应了新的生活,还是表现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不同年龄的孩子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

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可能正面临着与父母分离的焦虑情绪,是否每天早上都哭着喊着不想去幼儿园?

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是否已经适应了小学生的角色?上课能否集中注意力听讲?

小升初的孩子,是否已经感受到了课业和升学的压力?家长到底要不要陪写作业,陪写作业的正确方式是什么?

那么,究竟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还能让你“哪里不会点哪里”。

这本书的作者高志宏、徐智明夫妇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均毕业于北京大学,家有二子,拥有多重身份:育儿与家教研究、写作、顾问、头条号作者、图书出版、译者等。

他们的第一本育儿手记《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之前我已经详细介绍过:让孩子做主,书里提倡的家庭教育理念是——让孩子做主,这是一种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的家庭教育。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这本书的是上一本的延伸,其核心理念是与孩子“合作”,实现共赢,而不是“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事,更不能用父母的权威去“操控”孩子怎么做。

这本书中的经验不仅来自与作者自身的家庭的第一手资料,还有大量的真实案例分析,是来自于在网络上与众多父母的互动。所以,这些问题非常具有普适性,当你读到某个案例,常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这不说的就是我家的孩子吗,我家的孩子也有类似的表现!

《育儿基本2》这本书从整体上看,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作者逐一介绍了“与孩子合作”的五个守则,对每个守则都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并指出了每条守则使用的范围和方向。第二部分,作者将重点放在了父母特别关注的几个方面,包括如何建立有效的亲子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以及如何避免叛逆的青春期等。对于每一个问题,作者都给出了全方位的建议。

通读全书,你会发现,高志宏、徐智明夫妇在育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智慧与对孩子浓浓的爱意,是对自身“父母力”的一种有力表现。下面我就来详细说说我所理解到的“父母力”。

通读全书你会发现,作者阅读了大量的关于儿童教育以及心理学方面的经典之作,并选取了其中的段落来说明问题或佐证自己的观点。

这是书中提到的部分书单,可以作为我们延伸阅读的参考书目: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孩子与学校》

《夏山学校》

《从出生到三岁—婴幼儿能力发展与早期教育指南》

《童年的秘密》

《儿童心理学》

《动机与人格》

《社会学》

《儿童人格教育》

《家庭导论》

《儿童人格养成》

《自卑与超越》

《孩子与恶》

《告诉孩子,你真棒!》

《爱的艺术》

这些书籍可以说是作者的基本教育原理和正确的育儿知识的认知来源。掌握了正确的理论,才能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践。

我相信作者在育儿过程中读过的书肯定远不止这些,这是一种有意识的学习、阅读和思考的过程,重要的是他们保持了终身学习的态度与能力,这里体现出是一种成长型的思维。正如《终身成长》这本书的作者卡罗尔·德韦克所强调的:身为父母,首先自己要掌握成长型思维模式,以全新的角度看待教育,从根本上改变教育方式,再通过你的言行传递给孩子,你和孩子才能最终受益。

很多人养育孩子的方法,来自于自己的父母,他们常常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当初我爸妈就是这样教育我的,我不是也长的好好的。沿用父母的教育方式可以看作是一种固定型思维,时代不同了,孩子的成长环境也与当年的我们大为不同,正如《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这本书的作者艾丽卡·雷斯切尔所说:养育孩子是一种技能,可以通过后天习得,但更重要的是,它需要反复实践。

我们需要成为养育型的父母,让孩子持续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与回应,这样等孩子长大后,才能够成为一个健康、快乐、内心世界无比充盈的人,并将这份宝贵的财富传递给后代。

正如简媜在《顽童小番茄》这本书中所说:

首先,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感受到来自父亲和母亲的爱,一定要保证父亲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通读全书,不难发现,爸爸徐智明在两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与目前很多家庭的“隐形爸爸”育儿不同,他非常积极地参与到了两个孩子的教育当中,不仅和妈妈一起为孩子创造了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还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这是两个孩子发展成为独立、善良、有爱心、好学、喜欢阅读等性格特征非常重要的基础。

此外,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还表现在父母要支持孩子自我能力的发展与成长。这里作者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为孩子“赋能”。比如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培养孩子深度工作的能力、高效地完成作业及管理时间的能力、阅读的能力培养等等,作者将从《沟通的艺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深度工作》等非常实用的商业类书籍中汲取的知识来进行了上述说明,虽然这些书暂时是供大人阅读的,但是如果家长能够将其中的方法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传授给孩子,并让孩子真正地用起来,相信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这本书是作者高志宏和徐智明夫妇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在学习了相关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并在2个孩子的身上实践后,总结出来的经验。本书强调的教育理念是“合作”,是支持孩子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而非“强迫”孩子去实现父母的理想或者按照父母的规划去做。这种理念是对《育儿基本1: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主张的“让孩子做主”的理念的延伸。书中的内容条例清晰,结构严谨,对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简单平实的表述,身为家长的我们,完全可以“不会哪里翻哪里”。

当然,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庭氛围、成长环境各不相同,所以,照搬别人家的经验并不可取,我们能做是借鉴与参考,再根据各自的特点,形成一套具有家庭特色的育儿经验。

就像我现在已经开始期待作者的下一本书:《父母的成长:育儿基本3》和《阅读力:会阅读的孩子会学习》。身为普通父母,我们也完全可以把育儿路上的酸甜苦辣、经验教训记录下来,那将是一个主动的、有效的总结与反思的过程,相信我们都会受益匪浅。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读后感(篇六)

听说国家马上要全面开放生育政策了,网友一片哗然。身在魔都,周围大部分朋友都选择不要二胎,还三胎四胎?Kidding me?。“当初是你说计生,计生就计生,如今又要鼓励我,喊我放开生。小孩不是你说生,说生就能生~让我花钱,让我受累,身材变臃肿”(唱出来的给点个赞哈)

当然身边还是有生了二胎的。主要是大孩太天使了,一点也不闹,体贴又懂事,成日怂恿老妈生个弟弟妹妹,还保证会当好姐姐。所以说,如果神仙托梦给你说随便生,保证生出来的娃都懂事又省心。大多数人八成还是会生的。然而现实是带一个娃就已经焦头烂额,每日都要用尽洪荒之力和熊孩子斗智斗勇。再来一个,简直老母亲这条命都要交代了。

看看别人家的娃,真的是吃饭省心,学习自觉,自己的事不用爸妈操心,情绪还很稳定,不会随便上演一日三哭的戏码,也不会被无缘无故发脾气。这种小孩真是一打都不嫌多!这就是真心爸妈:徐智明、高志宏家的两个儿子:天真和开心。

真心爸妈在他们的著作《育儿基本2》副标题:“与孩子合作”中,详细阐述了怎么带出又懂事又省心的孩子。真心爸妈都是北大的高材生,是头条号“真心爸妈”的作者,连续三年成为头条“千人万元计划”签约作者。之前有幸在头条育儿班上听过他们的讲课。然而真正了解他们,却是从这本《育儿基本2》的书中。

这本书非常接地气,没有任何深奥的文字和理论,真心爸妈在书中列举了大量自身的例子,看完会感觉到像他们的老朋友一样,了解这个家庭。和许多因为孩子出了成绩才出的育儿书不同(比如《哈佛女孩》、《虎妈战歌》之类)真心爸妈的家庭非常普通,两个孩子也完全称不上天才,值得称道的是,进入青春期的儿子至今仍和父母有着说不完的话,快乐又温和,爱爸爸妈妈,也爱老师同学。这个家庭每周有六天在家吃饭,一天全家一起外出用餐。家里常常可以听到家庭成员之间互相赞美,几乎听不到抱怨,有很多很多爱,没有束缚和控制。我想,这就是幸福的味道。

真心爸妈本人除了是学霸,还是难得的“明白人”,自己决定学校和专业,自己拿主意辞职创业,和谁结婚,何时生娃,要不要二胎。人生早期就能知道自己是谁,要什么,说实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虽然出身于小县城,但却有一对相对“中毒”的父母来说“无毒”的父母,这才一步一步从小县城走向幸福、充实的人生,实在是叫人既羡慕又佩服。

在这本《育儿基本2》中,真心爸妈提出了一些并不十分容易让人接受的育儿观点。乍一看,很容易下意识的就想给否定掉,(一开始我是拒绝的)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就越来越能接受了。在此抛出两个典型,测试一下你是否能接受:

1、没有高需求宝宝,只有低服务型家长:真心爸妈并不赞同西尔斯博士提出的“高需求宝宝”的概念,反而认为是因为从婴儿时期起,父母对待宝宝的需求就产生了差异。有的父母能第一时间发现孩子的需求,第一时间满足孩子,孩子就不那么容易哭闹。反之有的父母采用定时喂养,见到孩子哭泣也不及时抱孩子,孩子就变得脾气越发急躁,容易哭闹。

2、要想孩子自律、脾气温和就要充分满足孩子的要求。不管是买零食还是给游戏充值,都不讲任何条件的满足孩子,孩子才会变得更好商量,不会提出过分要求。

《育儿基本2》整本书都在阐述这样一个道理,父母要充分满足孩子的需求,不要总是卖弄父母的权威和孩子对着干,孩子自然就能变得好起来。

拿吃零食这件事举例,不爱吃糖果、巧克力的孩子大概属于凤毛麟角。我在超市见过好多次,哭着闹着要买零食的小朋友。也遇到过妈妈骄傲地告诉我她家儿子从来不吃垃圾食品,结果那孩子在妈妈不在的情况下对同学家的糖果两眼冒绿光,一边大把大把地吃,一边恳求不要告诉妈妈。严厉地禁止反而造就了异常地渴望。NLP课程告诉我们,哪里有阻碍,哪里就会有能量的纠结。

有个朋友小的时候家里穷,总是穿着露着脚趾的袜子和破了洞的鞋子,哪怕被同学笑话也没得换,冬天脚趾冻出冻疮也只有咬牙忍着。后来他长大赚了钱,有了不错的工作,每个月都必会买鞋和袜子,家里的鞋柜永远不够用,棉拖鞋都是一次买N双。他自己也知道鞋子够多了,再买也是浪费,但就是忍不住。其实他不是买给现在的自己,而是想买给小时候穿着破鞋子被嘲笑的自己,那时的不满足造就了今日报复性地消费。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你觉得那些零食是垃圾,吃了对身体无益有害。但你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渴望总是纠结在这个上面,造成了他能量的消耗,他卡在这个坎上,总是过不去,不利于他精神层面的成长。真心妈妈的做法是孩子只要提出要买什么零食,都会欣然买来,放在抽屉里,不加限制,吃完了再买。孩子反而不会总是惦记零食,也不会不加节制地过量地吃。

得到充分满足的孩子,有什么理由会和父母对着干呢?他们的能量不会放在和父母对抗上面,也不需要以撒泼耍赖、讨价还价的方式去获取自己想要的,只会专注于自身的成长。

吃穿学习都是一样,孩子又不是傻子,冷了知道穿,饿了知道吃,被老师批评过自然知道按时完成作业,除非父母蛮横地控制,剥夺孩子的选择权:有一种冷叫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觉得你饿,有一种写作业叫盯着你写,事无巨细地遥控指挥孩子,只会让他失去了生命的原动力,失去了对自身感受的信任,感知不到冷热、饥饱,也培养不出自律和时间概念。

英雄所见略同,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也说,她非常“听女儿的话”,是个听话的妈妈。要相信孩子本身是向上的,父母的责任就是给予孩子充分地爱和安全感。而不是控制和干涉。

我看了无数的育儿书,真心爸妈所著的这本《育儿基本2》实在是太对我胃口了,许多观念都是我认同但做不到的。不附加任何条件地满足孩子,不要求他们听话,不试图控制他们,育儿过程中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温和地对待他们,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让我们用纪伯伦那首著名的诗来做总结:

当父母学会放手,幸福就会降临。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读后感(篇七)

说到育儿,浮现在你脑海里的第一个词是什么?幼升小、小升初、早教班、兴趣班、学区房……不久前,一名33岁的妈妈因为陪孩子写作业,气到脑梗;深夜邻居家传来陪娃做作业的咆哮;“不谈作业,母慈子孝;一谈作业,鸡飞狗跳”,诸如此类的家庭“闹剧”层出不穷,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焦虑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也正日渐成为中国家庭的主要矛盾。

2017年5月,在UC大数据发布的《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里,在十大家庭焦虑因素中,“小孩健康”和“小孩教育”超过夫妻关系,位列前两位,连“婆媳关系”、“赡养老人”这类之前被热烈关注的热点话题,都排到第四位的“小孩人身安全”之后。目之所及,育儿焦虑指数飙升造成的身不由已,极大地伤害了亲子关系,使父母和孩子都痛苦不已。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的出现,是解救广大父母育儿焦虑综合症的一剂良方。俗语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学校里责任在老师,在家庭里责任在父母,孩子只是被动接受的一方,全部重心都放在“孩子要听大人的话”上。《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倡导正面的教育观,将孩子放在关系平等的位置上,强调“与孩子合作”,共同达成教育目标。充分发挥孩子主观能动性的这个过程是理性的,也是相对自由的,不是焦虑痛苦的,甚至是轻松愉悦的。作者还认为,育儿如同育己,这是当前大部分父母都忽略的基本观念,当管教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可能只是父母本身育己的不到位。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是真心妈妈高志宏和真心爸爸徐智明的第二本育儿手记。作者夫妇都毕业于北京大学,育有二子天真和开心。两人悉心研究家庭教育和父母成长,坚持亲自带小孩,第一本育儿手记《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出版后稳居当当网亲子家教类图书榜前列,入选豆瓣2017年童书教育类的TOP5;他们的育儿家教心得和音频课程都广受好评。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真心妈妈和真心爸爸再次将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教育心得集结成书,就有了这本《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

每个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但在摸索着育儿的路上,有许多相互冲突的观点,令人困惑。怎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呢?今天将从育儿如育己、让孩子作主这两个方面来分析,最终目的是达成育儿路上双方和谐的合作关系。这本书的第一到第五章的中心是“育儿如育己”,在接下来的第六到第十章的中心内容是“让孩子作主”。最后我们再来谈谈给父母带来的思索。

一、育儿如育己 为人父母,育儿先育己。一切从父母自身行为出发,从父母对待孩子的行为和态度中去找原因。这里主要讲解了与孩子合作时,爸爸妈妈需要遵循的五个具体守则,分别是多施爱,少失控;多支持,少控制;多满足,少拒绝;多赋能,少施压。我们来重点讲讲“多支持,少控制”。

曾经发生过多起触目惊心的青少年杀人案件,12岁的小学六年级男生在家中持刀杀害亲生母亲,原因是母亲怀疑他在家里抽烟,用皮带抽打他,他不满母亲管教,直接冲到厨房拿出菜刀砍死了母亲;17岁少年用斧头砍死母亲并将其尸体埋在院子鸡圈里,原因竟是母亲平日逼他学习……惨案背后的原因不得不催人深思,父母那么爱孩子,为什么那么多孩子会恨自己的父母?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作者的观点是,“有一部分父母,带孩子太焦虑、太着急了,给了孩子令人窒息的爱。”要么总是唠叨孩子这样那样;要么打着“我这都是为你好”的旗号控制孩子的一切;要么总是嫌孩子不够好,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要么对孩子简单粗暴。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平和的爱,只有不满天天在累积,量变变成质变的时候,就是悲剧发生的时刻。对于这一点,作者认为父母应该做到“多支持,少控制”。从小孩刚出生开始,有些父母就开始管理婴儿拉臭臭,把他们培养成为如同条件反射的小狗,定时拉臭臭。这是个最典型的控制孩子的例子,孩子连什么时候想拉臭臭的自由都没有,作为大人能设身处地这种心情吗?要做到多支持、少控制,第一步要先承认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然后带着关心去守护孩子,在平等的地位上去体会他(她)的感受,把指挥变成善意的指导,用正确方式去陪玩。所谓的正确,是指尊重孩子,让他们玩自己想玩的,只帮不教,大人服从孩子的“命令”,不在玩耍过程中逼他学习,引导孩子在玩耍中建设而不是破坏。过度控制孩子会种下恶果,撒谎就是其中一种,产生的原因不是父母的过度管束就是过度奖惩。平常不过度控制,不施压,支持和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孩子自然就没有撒谎的必要性。

二、让孩子作主 这一部分在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几个方向上,介绍了与孩子合作的理念和方法。它们包括合作建立有效亲子沟通、合作培养孩子好脾气好性格、合作培养孩子好习惯和与叛逆和青春期的孩子合作。我们来重点讲讲如何合作建立有效的亲子沟通。

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前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反映了和孩子之间沟通困难的问题。最常见不过的场景是,孩子因为想要一个东西,爸妈认为不合适没给,孩子就哇哇大哭大吵大闹。爸妈说:“要不这样?”孩子大叫:“我不!”爸妈又再退一步说“要不那样?”孩子还是不依不饶:“我不要!我就不!”最后场面往往难以收拾。在成人的世界里这种情况也并不少见,在大街上,在公车上这些公共场合里,常常看见有人一言不合大打出手。这里习惯沉浸在情绪中一味发泄、无法进行理性思考的大人和孩子,都缺乏具备理性和建设性看待问题的能力。如何做到理性正面表达需求,建立有效的亲子沟通呢?下面就来看看真心爸妈教的几条锦囊妙计。

首先是平时就孩子有商有量。和孩子有关的事情,父母都跟孩子商量着来,征求孩子的意见,不强迫孩子百依百顺。比方说想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都先问问孩子的意见,合理的就满足,这样大人孩子都愉快,自然不会有孩子故意作对的情况出现了。接着是学会跟孩子愉快地聊天。这里说的愉快聊天,是指跟孩子有共同话题的双方沟通,而不是追问、责问或者是其他孩子不喜欢的方式,由孩子来主导话题,父母配合,不泼冷水;遇到父母不懂的话题还要去赶紧补补课,好跟上孩子的节奏,虚心向孩子请教,偶尔引导孩子但不说教,等等。还有就是同时注意避免拒绝型沟通,拒绝型沟通包括没反应、教训、比较和批判等,这不仅不能促进沟通反而会推开孩子,伤害关系。美国专门从事沟通研究的学者罗纳德·B·阿德勒在畅销40年的《沟通的艺术》中提到,家庭沟通模式根据“谈话取向”和“遵从取向”两个维度,被划分为一致型家庭、多元型家庭、保护型家庭和放任型家庭,具体如图:

其中保护型家庭正是令父母觉得操碎了心但孩子却特别“叛逆”的模式。对照一下,孩子出问题,正是因为双方的沟通模式出了问题,孩子被剥夺了自主的权利所导致的恶果。家长越是重复命令和追问这种错误的沟通方式,沟通只会越困难。在这一章里,列出了正确和错误的亲子沟通模式对比,父母们可以参考学习。

三、学习和成长 书中最后讲到了一个关于养育兰花的小故事。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日常花费许多时间精心栽种兰花。但有一次他出外云游的时候,弟子们不小心打翻了兰花架子,兰花都被砸坏了。弟子们恐慌不已,怕禅师责骂,没想到他回来以后并没有生气,只是淡然地说:“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这个关于种兰花的小故事,令人感触良多。养育孩子的过程与栽培珍贵兰花的过程相似,十月怀胎的辛劳只是开始,劳心劳力的养育更见工夫。育儿路漫漫,需要父母们过关斩将。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这时候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其实是提出问题,应该自发去学习通关秘诀,让孩子成为最好的合作伙伴,共同去解决问题,共同成长。

回顾一下,《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从父母的教育角度出发,从育儿如育己、让孩子作主这两个方面来分析,最终目的是达成育儿路上双方和谐的合作关系,让孩子成长为具备完善自我的“他自己”。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看的育儿“教科书”,几乎列出了所有父母与孩子日常相处中会遇到的问题。但关键在于,父母们应该形成一个基于合作而并非“强迫”的理念,让孩子在成长中发挥充分的积极主动性,去探索成为“他自己”的一个方法,这才是真心爸妈最真切的期待和写作本书的初衷。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里说:“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愿父母们共勉,共同消除育儿焦虑综合症,不仅教育出更好的孩子,也成为更好的自己。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读后感(篇八)

什么样的人是最佳合作伙伴,优雅的说叫志同道合,简单说就是臭味相投。如果把亲子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那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阅读《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的时候,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在面对孩子这个弱势的合作者的时候,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和做法来面对这段实力并不对等的合作关系,从而达到合作愉快最终合作共赢的目的?

作者高志宏、徐智明夫妇第一本书《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的核心理念是:让孩子做主。而《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这一本书的核心理念则是与孩子“合作”,实现共赢。既不强迫孩子,也不操控孩子。可以看到“让孩子做主”是基础,而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跟孩子进行“合作”实现共赢。书中的大量经验来自作者培育两个孩子的一手资料,同时还针对热门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真实案例分析。读者可以从书中直接找到自己非常关心的但是又可借鉴的育儿方法。

高志宏、徐智明夫妇均毕业于北京大学,家有二子,拥有多重身份。现两人除了都专职从事育儿、家教研究外,高志宏(真心妈妈)还从事写作。徐智明(真心爸爸)还从事企业顾问的工作。从两人的具体工作来看,相信他们成功的育儿方法也借鉴了企业管理上的做法,比如这本书的育儿观点:与孩子合作。

如果你连续阅读作者的这两本书,你会发现,如果你想跟孩子合作共赢,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到克制、爱和一定的养育技巧。《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书中有三点让我印象非常的深刻:关于延迟满足,孩子的社会化进程和到底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主阅读,作者在书中给出的答案,既解决了我的疑惑又接触到了新的观点同时还可以马上将做法借鉴用起来。

延迟满足的误用

“延迟满足”这个词来源于“棉花糖实验”,这是一项关于“自控力”的研究。由美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主持,该项实验最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幼儿园里参加实验的儿童有两种选择:是马上吃到眼前桌子上的一颗棉花糖,还是等待一段时间后,吃到两颗?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学龄前儿童如何发挥自控力去等待他们迫切得到的棉花糖”。结果有三分之一的儿童延迟了自己的欲望,换来了奖励。这部分的孩子被认为更有忍耐力,自控力和长远目标。这种做法受到了育儿界的追捧。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一书中作者谈到延迟满足时也用这个著名的案例作为了分析,但是他们却认为,很多父母误解了心理学家的延迟满足的本意。不少普通父母却是采用另一种做法,差异大到甚至是背道而驰。1.孩子等待的过程纯粹是时间上的延迟,没有任何的鼓励。2.孩子等待是有附加条件的。孩子等来的不是鼓励,而是忍耐和沮丧。所以父母一顿猛如虎的错误操作,对孩子产生的确是糟糕的负面影响。导致孩子没有安全感,对父母不信任,容易失去耐心和等待能力。孩子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因为他们不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才能得到满足和满足到什么程度。

所以说延迟满足的基础是对父母有足够的信赖,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足够的信赖感,那就暂时不要采取延迟满足的做法,并且不能满足的事情一定不能哄骗。作者认为即便是附带鼓励的真正的延迟满足法,也要有限度的使用。因为孩子还小,马上获得满足带来的愉悦感更加的重要。

这也给我们一个提示,延迟满足的训练更多的应该在家里展开,吃喝拉撒睡之类的基本生活需求,一般情况下这种本能的需求就是要即时满足的。而玩具,零食等非基本生活需求适合用来做延迟满足。作者也结合自己的育儿经历,给出了几条关于延迟满足的技巧:

减少限制和拒绝。作者发现,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到了外面变得贪吃和吃相难看。原因是在家受到父母太多的限制和拒绝,这类孩子内心有很多愤怒和不满,出到外面就很容易撒泼。

减少诱惑。比如不想孩子吃那么多零食,那就不带孩子去零食店里。不想孩子买这买那,就少点逛街。该理性拒绝的时候,一定要拒绝。

要买的东西超出预算,就要预先商定计划避免分歧的好办法。作者既不选择穷养孩子也不选择富养孩子,他们选择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满足孩子,并且引导孩子选择品质,品牌都可靠的东西。不浪费金钱在粗鄙的东西上。

给孩子选择权。吃什么自己定,买什么自己选。有个小技巧,满足要求时,超出20%。如果每次都超出预期孩子会不会一次比一次狮子大开口?作者认为不会,因为得到充分满足和喜悦,反而更加的理性。如果父母看出孩子的需求,能够提前满足就更好了。谁都喜欢被人惦记着。

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训练必要条件,首先就是无条件的迅速满足。当父母做到的时候,才能取得孩子的信赖。当孩子信赖父母的时候,延迟满足才会获得孩子的支持,得到孩子的合作和配合。

小学是孩子社会化过程的关键转折点

可能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社会化的意识都停留在孩子从学校毕业后工作了才算是真正踏入了社会,但是实际上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已经进行了社会的过程,学龄前孩子的社会化是在家里完成,小学阶段是儿童社会化过程的一个转折点,小学是对儿童进行社会教化的高一个层次的社会机构。小学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范围广了,社会开始对他们打上烙印。

法国心理学家瓦龙把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称为他们从“主观或个性时期”进入“客观时期”的一个转折点。通过小学教育,儿童开始掌握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形成独立生存的能力和发展创造的能力。这个时期影响儿童社会化最大的是老师和同学。为儿童挑选良师益友,对他们一生的社会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幼小衔接的本质是父母帮助孩子完成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所谓的社会化关系到两个方面,一是个人适应在社会环境中的生活方式,并使他们接受社会的文化传统的过程。另一个从个人角度看,社会化是发展自我,养成独立人格的过程。

如何通过幼小衔接来完成学龄前的赋能,帮助孩子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一书认为:孩子衔接的不是知识,小学的知识孩子很快就能够学会。他们要学习的是适应能力,比如能否安静的听完课,能不能听得进老师讲课。是否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和学校的规则,进入新集体能否和老师同学搞好关系。很多孩子的遇到的问题不是学习问题,而是适应环境和角色转变的问题,最终又体现在学习上。

所以家长应该怎么帮助孩子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适应能力,而不是搞上学前的一两个月的突击,然后来埋怨孩子。了解了孩子的社会化进程,父母自然会关注孩子的长期发展和人格养成,而不是一直在计较眼前的成绩和一时表现的好坏。这就是幼小衔接的本质。

从“我读你听”到“你读我陪”

我们都知道,亲子共读,以培养自主阅读为方向。这位家长一直在主导着孩子的阅读自主权和自由,却发现想在放手的时候孩子却没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不免形成了很大焦虑。一般父母打着我都是为你好的旗帜,包办了孩子阅读的所有细节,但实施的确是无处不在的控制。

到底怎样才能够让孩子自主自发的读书呢?作者认为,第一是尊重孩子自己的阅读方法,第二是从“我读你听”转为“你读我陪”。

尊重孩子自己的阅读方法。孩子问,你就答,积极主动热情高度配合就可以了。不打击孩子,不操控孩子具体怎么读书。看的慢,反反复复看同一本书,不做笔记,也不是问题。阅读是个慢功夫,孩子读过几百本几千本之后,效果自然体现了。

这就是英籍犹太裔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提出来的隐性知识。及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阅读能将显性知识内化成隐性知识,进而转化成能力。

所以在阅读上,作者认为大人只需要关注孩子的知识面有没有越来越宽,孩子的思考能力,提问的能力,有没有随着阅读变得更强。只要孩子的知识和能力都在提升,大人就完全不用担心孩子的阅读品质。

从“我读你听”转为“你读我陪”。我读你听,大人为主孩子没有主动权。应当是你读我陪:孩子决定读什么,孩子决定在卧室客厅还是床上读,孩子决定要不要爸爸妈妈陪。孩子决定读多长时间,想读就读,不想读就放下。书拿在孩子手里,他决定从哪儿开始,自己想什么时候翻页就什么时候翻页。孩子遇到问题,问爸妈,立马告诉孩子就行。这才是正确的培养亲子阅读的模式。

在读到睡前故事是亲子时间,不是阅读时间这一段的时候,我松了一口气。曾经我把睡前的故事时间看成了是阅读时间,有时候在给女儿读睡前故事的时候睡着了,导致第二天醒来的时候觉得有点愧疚。后来才发现,原来孩子真的不在意你睡前给他们读了什么书,他们在意的是睡觉之前有个全心全意陪着自己的父母,能够入睡身心愉快,第二天没有起床气。

仔细阅读《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一书中给出父母要遵循的“合作守则”,即:“多施爱,少失控;多支持,少控制:多满足,少拒绝:多赋能,少施压;多赞美,少差评”。你会发现父母在面对孩子这个弱势合作者的时候,首先要克制的是自己的控制欲,克制自己对权威的欲望,克制自己对孩子的征服欲。就像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到的:在家庭生活的所有行为中,最不需要的就是权威的存在。家庭中不应存在着统治,任何可能导致不平等感的事情都应当被避免。

其次是爱,毫无条件的爱。用成长型的思维去解决所有育儿路上遇到的问题,给孩子一个优秀合作者的形象。我们才不会辜负孩子对我们与生俱来的无条件的爱,他们对我们的认可,尊敬和赞美。最终父母和孩子都对合作式的亲子关系感到满足和满意。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读后感(篇九)

平心而论,让大人搓火的事,也不都是孩子的问题,常常是大人自己压力大、自己感到疲惫,然后孩子身上发生一点点小状况,就成了大人情绪的导火索,毕竟,对孩子发脾气,比对领导、同事、合作伙伴、自己的父母发脾气“安全”得多。但重要的是,爸爸妈妈不能把“谁家都难免”当成理由,而是需要意识到,对孩子发脾气不解决问题,要用更好的方式,替代不加控制地发火爸爸妈妈还需要有点反思精神,在发脾气的前一秒钟,想一想:“真的是孩子的错吗?我有没有因为自己的问题,而迁怒孩子?”

其实还真有不少这样的时候,大人从这里那里积累了一些负面情绪,然后又遇到孩子的小小状况,坏情绪就找到了出口,于是孩子成了大人的出气筒。承受大人迁怒的孩子,真是很可怜的,我们爱孩子,就不要不加控制地为一点点小事迁怒孩子,当然,遇到真的很让人搓火的状况,我们也需要想想:“我有没有就事论事?我对孩子生气,有没有迁怒的成分?”

真心爸妈亲手带大了两个孩子,做父母的年头越多,越发现,养育孩子,真的是做父母的一场修行,修行的成果,不在于你是否带出了优秀的孩子,而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自己是否成了更好的爸爸妈妈。好爸妈,才能带出好孩子。陪玩儿的正确方式——玩他想玩儿的;只帮他,别教他;和孩子玩儿时大人只做配角;玩儿就是学,别想着让孩子“在玩儿中学”;引导孩子建设,不引导孩子破坏。陪玩时用对了方法,孩子会越玩儿越棒。

“有人误解了自由的含义,认为只要对孩子放任不管就可以了。但是这样是不行的。有人待在孩子身边,并带着关心去守护,是孩子的自我实现能力表现出来的必要条件。” 满足孩子的技巧——满足日常小要求;减少限制和拒绝;给孩子选择权;满足要求时超出 20%;提前满足;预先商定计划;减少诱惑;该拒绝时,理性拒绝。

我们想给爸爸妈妈们分享一个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上的重要概念,就是社会化。社会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使个人适应在社会环境中的生活方式,并使他们接受社会的文化传统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爸爸妈妈对孩子做的早期教育、幼儿园对孩子做的学前教育、学校对孩子做的学校教育,都是让孩子逐步“社会化”的工作。 从个人的角度看,社会化是发展自我、养成独立人格的过程。

L.布鲁姆等社会学家在《社会学》中说: “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个人获得某种身份,建立和发展价值观与欲望,并且在顺利的条件下能够充分发掘运用他或她的潜力。社会化对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及身份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社会化具有两种功能:传递社会传统与创造人格。”

孩子的每一次发脾气,其实都是他和父母的合作出了问题的时候,孩子长期坏脾气,是和父母的合作中存在着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发脾气本身不是问题,背后的根源才是爸爸妈妈需要关注、需要解决的问题。被孩子发脾气问题困扰的爸爸妈妈,需要放下“孩子无缘无故发脾气”的误解,放下“让孩子改正”的执念,转而去分析孩子暴躁发脾气的具体原因,再从具体原因去深入挖掘坏脾气的成因,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每个人都有对于成就感、卓越感的追求,孩子也不例外。当他通过某个方面的优秀表现获得他人的认同、赞许,获得某种形式的肯定,他就会获得成就感,从而感到自己强大、愉快、有能力、自信,而当追求成就感、认同感受挫,他就会产生沮丧、恼怒、自我否定的情绪,这种情绪积淀久了,就会成为长期的自卑心理,表现得犹豫不决、不知所措、畏畏缩缩。喜欢“阳光、纯朴、活泼的好孩子”的大人,特别忌讳孩子发怒、悲伤,等等。“不许哭”“不可以发这么大火”,逼着孩子随时随地都得阳光灿烂的。这样的大人,有没有想过,如果整一年每天都是大晴天,从来不阴天下雨,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呢?孩子要成长,哭也很重要,发火也很重要。好好地体会人该有的所有感情,才能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

孩子发脾气时,我们不会试图制止,但是会坚定地阻止与发脾气相伴的破坏性行为:打翻玩具、乱扔东西、攻击大人等等。别管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这些行为都是坏行为,都需要及时制止。生活中越少争执对抗,孩子越容易情绪平稳、淡定从容。那些孩子大哭大闹的场景,不少都伴随着孩子大人之间的激烈对抗——孩子要往西,大人拖着孩子非得往东,孩子越坚持,大人也越坚持。激烈反抗的孩子,通常被大人冠以“执拗”之名,殊不知,和孩子对抗中的大人,表现出和孩子一样的执拗。一些爸爸妈妈经常感叹:“生了孩子,自己个儿的脾气都被磨没了。”其实不是脾气被孩子磨没了,而是爸爸妈妈成熟了,学会用理性成熟的方式处理问题了。这不也正是爸妈成长的重要部分吗,有什么不好呢?

爸爸妈妈让孩子从小明白,这世界上可以容忍你任性的人,除了父母祖辈,可能只有你妻子/丈夫(如果你侥幸找到那一个的话),走出家门,别人没有义务容忍你的任性——其实父母、祖辈、未来的配偶,同样也没有容忍你任性的义务,他们只是爱你,对你才格外宽容。活泼,不是表现得活泼、活跃、爱说话、特别合群、能歌善舞、八面玲珑,而是内心真的有活力、有热情、有乐趣、有兴致,这些东西,内向的人同样会有。所以,再内向的人,不一定沉闷无趣,该参与热闹时,内向的人也不一定是煞风景、搞得大家索然无味的人。

会学习的孩子,他跟你说话时,自己是在思考的,不是只听你说。不会学习的孩子,跟你说话时,是茫然的,他只是等你说,自己完全没有想法。英籍犹太裔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提出来的,他认为: “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 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简单说,就是“能明确表述的知识”,显性知识能够被人类以一定符码——最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旗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比如孩子从书上看到的知识,就是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来自人们学习到的显性知识、他自身的经历和经验、他对某事的反复实践,是个人能力的一部分。

孩子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把书本上的显性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的过程,就是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做事效率不高的人,最常出现的一个状况,就是把好几件事搅和到一起做,总体上花的时间一点不少,但每件事的效率都不高,完成得都很勉强,而且没有品质。如果孩子也习惯于这样,情况会更糟糕——他的专注力会大受影响,做事时特别毛躁,很难认认真真、全神贯注地把一件事从头到尾做完。

所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告诉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尽量高效、高品质完成,之后不用返工。要看书,就专心看,不能一边看电脑,一边看书;要写作业,就把手机、iPad,全放到一边,专心致志地写;要玩儿,就好好玩,不要一边玩,一边惦记作业。同时,我们也尽量不催促孩子“快点快点,咱们还得做什么什么呢”。这样,孩子也会有相对从容的心态,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的事。

中国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留白”,书法、绘画有了留白,才有独特的神韵和无限的想象空间。爸爸妈妈给孩子自由时间,允许他独处、发呆、做自己喜欢的事,其实也是一种留白的艺术,孩子会在这些不被别人控制的时间和空间中,获得独处的能力、静思的能力、觉知自我的能力,慢慢地成长为真正的、更有力量的自己。

孩子一岁以内,除非睡着,不留他独自待在一个房间中;一岁以后,确定房间的窗子关好,孩子没有爬到高处,屋门是开着的,大人随时可以听到孩子的声音,会让孩子短时间独处;三岁以后的几年,可以放心留孩子在自己房间,但不让孩子关门;到上小学之后,就完全由着他们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关不关门都可以,但是会提醒孩子,一定不能反锁房门。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讲到过她在“儿童之家”看到的一件小事: 一位三岁左右的小女孩,反反复复地把一系列圆柱体放入小孔,然后再把它们取出来,一次又一次,安安静静,聚精会神,完全不受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在旁边走动的影响。“她重复这项练习 42 遍,然后才停下来,仿佛从梦中醒来并愉快地微笑着”。可见,专注做事,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相当愉快的过程。

老看电视:越无聊,越依赖——孩子无聊,才会依赖电视,让孩子看电视有节制,父母需要做到转移家庭生活的主场,不让电视处于家庭的中心,不把电视当生活背景声,父母自己从电视上解绑,丰富孩子的生活,和孩子约定看电视的时长,用碟片代替电视,同时也需要明白,并非所有影视内容都适合做孩子的娱乐。父母为玩游戏的孩子建立的金钱安全界限,需要包括: 告诉孩子不可以玩需要不断充值的游戏;让孩子明白,家里的钱,由爸爸妈妈支配,你不可以动;让孩子懂得,钱不是数字,是爸爸妈妈辛苦劳动所得,我们需要用它来支付房贷、支付生活费用、支付你们上学的费用,不可以拿来随便地“玩儿”掉;不让孩子掌握父母的银行账号和密码、手机钱包账号和密码,以及任何事关金钱的账户和密码;不给孩子开设他可以随意支配的金钱账户,或是可以随意支配的现金孩子需要“听话”吗?——只会听父母话的乖孩子,可能出现更严重的逆反,会缺乏主见,难以适应生活,也容易被人掌控。

独立有主见的孩子则更强大、更少逆反、更少与父母发生冲突、更容易适应生活,也不会盲从,不会被他人轻易掌控。父母关于“听话”的合作策略——尊重孩子的意愿,采取更好的策略与孩子合作,包括:只要求最重要的事,只提可执行的要求,经常做“听话”的大人,允许孩子提不同意见,不批评孩子“不听话”。没有操控,就没有叛逆——以爱为名的操控带来叛逆;孩子与父母,需要及早适度分离;父母不与孩子针锋相对,多商量,少命令,多肯定,少批评,多等待,少催促,多许可,少拒绝。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还需要允许孩子不断抬高你的天花板,与孩子建立在自由度上的默契与合作。

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应该明白,他已经具备了生育能力,与异性发生性行为,对方可能会怀孕,而他这个年龄的孩子,还负担不起这么重的责任;一个青春期的女孩也应该明白,她已经具备了生育能力,与异性发生性行为,会遭遇堕胎的伤害,甚至影响一生的幸福,所以需要特别特别慎重。

这是帮孩子设定的一个行为底线,明白其中利害关系的孩子,不会轻易尝试性行为。我们特别想提醒家有女孩的爸爸妈妈们注意,把女孩子打扮得漂亮些当然是好事,但成人化的衣服、过度突出身体的衣服,既容易误导孩子过于关注身体和性别的吸引力,也容易把孩子置于危险之下。

金代禅师很爱兰花,可在他一次外出云游期间,兰花架子被意外打翻在地,辛苦培育的兰花都被砸坏了。弟子们很恐慌,等着师父回来责罚。可禅师回来看到后,却淡然地说道:“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对这本书有更多想探讨的,可以扫码加我微信。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读后感(篇十)

一、合作就是要把“我”缩小 我和你是平等的,不因为我有知识、资源、阅历上的优势,我就能对你颐指气使、或是替你做出决定。

你有你独特的人格和智识,我与你的关系中,不是我对你进行单向灌输,我也从你身上学习宝贵的东西,我们是合作的关系。认识到这一点,需要发自内心的谦逊、柔软。带着这样的念头,我们会发现更多。对孩子如此,对家人、对合作伙伴亦是如此。

很多爸爸妈妈习惯了高高在上,觉得自己能控制孩子,帮孩子做最好的选择,这就是一种把自己放得太大的骄傲。《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中说,“爸爸妈妈常常一厢情愿的认为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你给他写上什么就是什么”。但实际上,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他是丰富的画布,他自己挥洒自己的颜色。

如果我们能想办法多给孩子一点自由和鼓励,很多时候,往往只是克制自己的控制欲,无为,孩子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孩子要有自己的空间、留白。给孩子反思、想象、休息、放空的充分选择。否则就失去了宝贵的可能性,损失太大了。

可能是基因决定,10个宝宝中,大约有1个天生是恶魔,2个是天使,余下7个普通孩子。“高需求宝宝”难以取悦、脾气暴躁、执拗、一言不合就满地打滚,爸爸妈妈很容易挫败到怀疑人生。

但实际上,抱怨孩子难带的家长远不止十分之一,其实很多“高需求”是后天形成的,是对不当的养育的回应。

有的爸爸妈妈尚未在心态上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对孩子有着不合理期待,期待他到点吃奶、天黑就睡觉、想逗他玩他就奉陪、想做自己的事儿他就安静。但养育孩子,本来就必须付出体力和精力,牺牲一些自己的空间。半夜起来哄哭闹的孩子,不是因为倒霉生了“高需求宝宝”。这其实是宝宝天性,他可能是饿了、可能是肚子胀气、可能是做了噩梦。

有的爸爸妈妈又太紧张,对自己和孩子要求过高。可能不顾自己的承受能力,所有事都亲力亲为,疲惫不堪。孩子某一顿不好好吃饭、偶尔哭一下、发育暂时比别的孩子落后,就觉得孩子难带、自己心力交瘁。很多妈妈产后情绪低落,除了激素水平,也和对自己要求太高有关。如果真的很累,可以考虑请求他人帮助。例如请保姆,接受家里不那么整洁、孩子不那么完美,累的时候给孩子吃辅食罐头,而不是花很长时间去精心准备。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中创造了“低服务型父母”的说法。孩子性格的养成过程中,爸爸妈妈的回应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我对你的需求不能及时发觉和回应,慢慢的你发现只有嚎啕大哭,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我对你过度限制,你可能就会走极端,要么过度畏缩,要么事事和大人对着干。你只关心我的学习,觉得我的感受无关紧要、太孩子气,最后我就关上和你沟通的门,你却反过来说我叛逆。

爸爸妈妈抱怨孩子难带的时候,还是要多反思一下自己。爸爸妈妈自己做不到一百分,为什么要要求孩子事事都按自己的期望来呢?也许很多时候,是我们只有50分,孩子却有80分呢。

我们的感恩文化,其实是个很危险的东西。孩子的生日,原本是快快乐乐庆祝生命和成长的喜悦,有的家庭非要强调这是“母难日”,强调妈妈冒着生命危险、吃了很大的苦。有的拿冰冻多年因为细菌变红的母乳说事,说孩子吃奶实际上吃的是妈妈的精血。中国传统还有“山羊跪乳”的说法,其实只是小羊太高了,只能跪着吃而已。

妈妈给孩子哺乳有助于产后恢复、会降低乳腺癌的风险。父母花时间养育孩子,会完整的见证生命的奇迹。从一个小受精卵,到什么都不懂的小婴儿,到长成一个可以独立自主的大人,我们也会发现自己的宝贵之处。原来抬头、拿筷子、走路、鞋子、说话,这种我们看来极其简单的事情,婴儿却要用那么长时间去学习。其他物种用了千万年的进化也不曾拥有的智识,人之为人,却能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完整的体验到。甚至一个不那么出众、考试倒数的孩子,也非常宝贵。

虽然世界上存在“养儿防老”的爱,由社会和宗族压力形成的“因道义不得不得去付出”的爱,因为“你对我好我得报答你”的交换式的爱。但这些爱都有条件,因此我们害怕失去它,我们需要精心计算付出与收获,我们依然孤独。

最好的爱,永远是无条件的爱。我爱你,无需榨干你,我自己得到成长。爱给我带来新的收获,而不是从你身上得到什么。我为你付出,不是给你施加回报我的道德义务,更不是赋予“我可以因此控制你”的正当性。我爱你,不因你没有回报我而失望。你被爱,你坚持做你自己,无需向任何人表示愧疚。

小时候为了送我去最好的学校,爸爸从月薪200的国企跳出来,经历很多坎坷,最终在专业领域成为一个受到一些认可的人。他以前喜欢说,都是为了你才跳槽。我说如果没有我这个契机,你现在也许还在国企里拿着一两千块的工资,所以不要认为你活着只是为我付出,你自己也收获了更精彩的人生。你看,现在我已经独立了,你仍然在努力工作进取。

普通人生活中有几次确定无疑的高光时刻:升学、找到第一份工作、结婚、孩子出生。这些是世界给我们的保证,无论贫富、是否成功或勤奋,我们在这些时刻都会达到幸福的巅峰。此后,再想要同等的成就感、满足感,就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了。生养孩子,不代表我们有资格让孩子替我们圆梦,他的成功和失败,都是他自己的。我们上不了哈佛,就做虎爸虎妈培养孩子去;我们学不会自律,就逼迫孩子做到这一点,并且理所当然的为孩子的失败而惩罚他。这不是爱,而是自私与懒惰。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里说,“小时候没有学过什么才艺,现在觉得遗憾?用不着让孩子代替自己接受'补偿',出门报个班,就能补偿自己,花上三个月,就能获得一项新乐趣”。现在的社会足够开放,成年人有很多很多的选择,无论何时清零往日的自我,寻找新的兴趣和事业,都很容易。把孩子养大不是我们个人成长的终点。

高中时,我的物理很差,爸爸就会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你要培养你的兴趣,可直到高考,我也没培养好,还是没有及格过。大学被调剂到不熟悉的法学专业,爸爸又说要培养兴趣。虽然我的确学得还不错,但读了6年后还是毅然转行,工作5年后,又毅然辞职。过去我把自己的能力和资源,运用到了最高性价比,却错失了内心真正热爱的感觉。倒是物理,有一年我读到了《三体》,忍不住感慨,原来科学这么美,如果小时候能到这本,我物理肯定能及格了吧。

《从出生到3岁》和《婴儿、儿童和青少年》等书中都特别提到早教问题。通常,帮助孩子发展智力和语言能力是容易的,培养一个具有良好社会能力、生活愉快的孩子却困难得多。超前的脑力教育、过度的刺激,同刺激不足一样,可能对孩子的发展造成严重的伤害。

在早教班、课外班花钱固然可以强化训练,但如果报了课外班,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呢?那就是得不偿失了。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同样的东西听很多遍,难道不会觉得很无聊吗?爸爸妈妈常常倾向于给孩子做加法,送孩子去专业机构学习了,就会安心,觉得自己尽到了做一个勤奋家长的义务。可是真的学习闪卡,上乐高课、外教班,就能保证未来的持久成功吗?

很多爸爸妈妈,高考之前,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好,老师手把手的教,布置和监督作业,定期考核。上大学了没人管就荒废了,平时玩电脑看剧,考前抱佛脚,好像啥也没干就毕业了,职业生涯也是很迷茫,随波逐流。其实明明可以做得更好。我们最终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一个能够自主学习、自律的孩子。思维方式、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律的能力,这些很难通过正式课堂传授的,也不一定会在考分上体现。所以不是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考了高分,爸爸妈妈就能高枕无忧。

周末挤满辅导班的收益是有限的、看得到的。看不见的成本却值得爸爸妈妈仔细想一想。例如,课程所依据的理论可能有害,例如利用闪卡训练孩子记忆力,可能影响孩子读图和深度阅读能力;孩子过早学画画,可能会匠气十足、想象尽失。课程的师资可能不足,有的老师仅仅是机械的按照课程套路来填鸭式教学,或是不能量体裁衣、充满爱心的对待孩子。当把玩耍变成课程,做得好就奖励小红花等,可能会损害孩子的内在动力,例如,孩子本来为了自己快乐而玩乐高,在乐高课上可能动机就变为了完成任务、获得奖励,当内在动机变成外在动机时,其持久性、强度、深度都会严重下降。

还有上辅导班的机会成本,如果不去辅导班,孩子可以充分休息、运动、踏青、玩耍、阅读,可以学习自己安排时间,可以独处或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可以胡思乱想,可以广泛的探索这个有趣的世界。也许,赢在起跑线上不是必需的,也许,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和空白,反而有更圆满的结果呢?焦虑的爸爸妈妈可以好好想一想。

四五岁时,爸爸把我仅有的玩具一套积木送人,说你现在长大了,不能玩玩具了。好在还有大自然给予馈赠,野花、泥巴、后山、铁轨、养蚕和蝌蚪,或者是和小伙伴疯跑、捉迷藏、翻墙、跳房子。只是,还是会经常想念那一套宝贵的积木和童年的结束。

很多焦虑的家长,孩子一岁以前,给他买很多色彩斑斓的玩具,孩子去玩摇铃、玩婴儿车、拿着玩具电话“喂喂喂”,就会很兴奋。如果孩子不会、或者不按说明书玩,就会担心他发育落后了。一岁以后,千盼万盼,终于等到等孩子会说话、会读绘本了,我们又开始嫌弃他贪玩,不好好读书认字、上早教班了。

其实孩子一岁前的玩耍,如果被我们看成一个学习的过程,很可能会挫败他的兴趣。因为有学习,就会有对结果的期待,他没有按照我们的愿望去玩钢琴、骑滑板车,我们无意识中就会流露出失望。我们想尽办法,要保护的都是孩子的内在动力和天生的好奇心。我们的焦虑会破坏它,和别人的比较会破坏它,学校和学业考核确定无疑会破坏它。

孩子天生对世界充满好奇。他持久观察自己的小手,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他触摸、敲打、啃咬、扔东西,把家里弄得乱糟糟。有一天,他一定要自己吃饭,把米粒、汤汁涂得满脸、全身都是。他帮忙摘菜、扫地,当然百分之百是帮倒忙。他对厨房、对电子设备好奇,厨房明火晃晃他却想方设法往里钻,要不就抢走iPad和 Siri对话。他把书撕坏,把饭洒了,把衣服弄脏。这么淘气,有时候真叫爸爸妈妈抓狂。

爸爸妈妈怕麻烦、怕脏乱,简单粗暴的禁止孩子的这些探索。一岁时不准孩子自己学吃饭,两岁时又要抱怨孩子不会自己吃。小时候不允许孩子探索厨房,拆开玩具,却希望他长大后有想象力、有动手能力。大学时禁止他自由恋爱,毕业了又要他无师自通的去爱一个人。这可能吗?正如《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中说,“有时,大人看到的问题,可能恰恰是孩子的有点,你现在希望他改正的,可能正是日后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去帮他学会的”。

我信奉亲密育儿、爱与自由、保护天性,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不轻易负面评价,只要没有很大危险、不侵害他人,鼓励孩子去探索。养孩子的路,是修复自己童年的路、也是修炼生活中其他亲密关系的路。

越发感觉到,面对孩子要真心的谦逊,不因为自己是大人,就在孩子面前全知全能。不要把孩子当成一张随意书写的白纸,而是真心的接纳他们的色彩、他们的可能性。爸爸妈妈要练好内功,和孩子合作,与孩子共同成长。

首发在公号tiannatudou上。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