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摘抄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6 09:55:32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5-16 09:55:32   小编:

《堂吉诃德的眼镜》是一部讲述了一个痴迷于骑士精神的主人公的故事。他通过佩戴一副特殊的眼镜,看到的世界完全颠倒,让人发笑又深思。小说通过讽刺和幽默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现实与个人幻想之间的巨大落差,以及人们对理想追求的疯狂。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滑稽小说,更是对人性、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深刻探讨。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一)

【11.6 第五讲】1. 如何理解意义的欠然;2. “当意义成为问题:“大脱嵌”后,文学在客观世界中的“参照点”逐渐消失,而“主观化”增多:俄瑞斯忒斯能毫不犹豫的复仇,哪怕对象是自己的母亲;但延宕的哈姆雷特却在质问、怀疑“复仇”的意义;3. 意义是外在植入的?1)警惕以精神优越打压日常平庸,毕竟注重精神也可能是被外在(可能是文学文化)填入的意义感。2)意义感(不论哪种意义的填入)的目的都是为了自我感觉良好?是否每个人都有执念而只是执念不同?这个执念是用以区隔自我和他者的点,常陷入狂热或内耗,需要反复确证,以让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同时,如果一味相信一时一地的信念感,那么也很容易被它抛弃”。】4. 拒绝与戳穿意义:很难。因为人只会总结过去,却无法看清现在与未来的联系,人总在夸大此时,但真相可能是从没跳出过时代的潮流。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二)

这本是我近期花了最长时间阅读、也是唯一一本从读序就开始肃然起敬的书籍。作为一本文学讲义,它给人非常强烈且深刻的传道解惑之感,并使我这习惯debug的理科生对大学文学讨论课产生了不少遐想与憧憬。

书名是堂吉柯德的眼镜。戴眼镜本身是一种有意识的动作,暗示本书是作者自己在解读分析小说。同时眼镜本身是一种科技发展的产物,体现小说理解下的内容与技巧。并且,戴眼镜后看到的东西,是放大的真实、还是扭曲的幻觉,或是过滤的信息、局部的真理,也于小说的复杂独有的特征相应,全文严谨生动地逐一展开探讨。

全文共十二章节十二讲,其实并不是每一章我都读懂读透,但采撷一瞬就颇为受用。俯身向下的境界难有,能来回周旋,已是乐在其中。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三)

我很久不读小说或者文学类的文字,我觉得了然无味,一本《社会心理学》就可以更接近人与社会,而文学却那么冗长,当然我在这个世界并不游刃有余。我不够感性和敏感,无法发觉文字带来的颤栗。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1.意义的抛弃,必然由别的东西来填充,比如时空 2. 小说中的日常让文本更具有真实感,也对“崇高”进行了讽刺。日常也让人更有安全感,但是也是庸常。3. 恶的脱颖而出和无道德评判 4. 形式不只是形式,它更是文化和观念变迁的一种表象 5. 制造意义感,让事情似乎有选择或者有未来,但是制造也是基于时代已有的意义框架,消解意义,也是时代框架。 6. 太震惊了,《南方》的后半段竟然是一个人濒死之际的意识!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突然惊悚了起来 9. 自我是一种塑造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四)

终:2023-3-24 读了十二篇讲义,也读了十二篇小说。这是我最喜欢的文学读物类型:具体的文本加精读讲解。但很遗憾,这类书不多。 作者不是什么大师,水平感觉尚可吧。有些内容我极度怀疑其准确性。例如,《好人难寻》中的“不合时宜的人”,原文用的是misfit。而尼采的“不合时宜”,是untimely。这两者应该一点关系都没有。估计作者只是看了中文,就强行把两者联系在了一起。不过也正因作者“水平一般”,反倒使得内容读起来平易近人。我着实是学到了不少东西。更重要的是,它再、再、再一次的点燃了我对文学的热爱。

此外,我对最后一章开头的内容持极大的保留态度。关于但丁的那些数字,我极度怀疑是他的本意。这种把戏江恩是老手了。除非有但丁本人的表述、或者同时代作者的确认:他们就是这么设计作品的。那自然是可信的。否则,这更像是后人强搬硬凑的数字游戏。这些内容引用了某个但丁学专家的研究成果,但我也没啥大兴趣,等以后有机会再考证吧。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五)

作者似乎想做出业余/专业之间的界限模糊的尝试。但是很可惜,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工作过于困难,这种尝试只给人一种味同嚼蜡的感觉: 书中的某些结论是我难以苟同的,例如“名作在错误的时间读就是不好的”,但实际上,阅读并不总是在读完后进入完成时,而是处于一种持续状态,能够和读完之后的个人经历产生共鸣,很多时候过去未曾体会的东西能够突然得到理解。 再例如对名著的态度:预设了其晦涩与困难(或许是为谋求通俗等),但如果这么理解的话,本就是一种推脱。 或者说,“我希望这本讲稿能稍微打破专业与业余之间的界限”并划分两个篇目,简单地划分业余与专业,其实就已经背离了这本书的主旨。 (越评越不对味,从三星降到两星又降到一星。) 最后是一种技术性诡计:第一篇选了格里耶,给人相当强烈的“就是为了印证作者说经典很难”的感觉。

By the way:并不是说这本书本身,或作者,或书中的分析差。只是我们并不缺少好的分析;同时,这代表一种情绪性评分,不代表纯然真实;但情绪也许有时候也会有作用。况且,打星更多是对读者的推荐度:这本书卡在两个部分中间,虽然这也许正是作者的期望,但其目标人群变得非常鬼畜:不喜欢读晦涩的经典和评论的中文系学生?喜欢读书不懂理论的外专业学生?还是喜欢看书的社会群众?老实说,不管是哪个群体感觉都略有偏差。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六)

很不错的一本书。即注重了学术性,面相专业读者,同时也不用专业术语、行话、黑话的堆叠来为大众读者设置阅读障碍,提高学习的门槛。

张老师在书中有一些非常有趣、形象和精妙的的表述,引人注目。在进行文本细读和具体的文本分析时,张老师总能切中文本的要害,给予独到、精深的解读。过度依赖、看重文学本身是不可取的,孤立地在文学这一单独的范畴内进行研究也会折损文学作品的表现张力与文本价值。人文学科是一个整体、串联的广延性结构,只有广泛地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才能在单调的细读和文本研究中抽离出来,增加文学研究的丰富性与容纳空间,这并不会减损或降低文学研究的纯度,相反能为其提供更广泛、更具有深度的经验,丰富文学解读的内涵。

我相信张老师真正做到了文学阅读的生命化,而不是一味地用术语、概念、公式去僵硬地套文学作品,这不叫文学研究,这是思维固化、故步自封。

通过独特的研究视角,用精妙的问题引入,切中文本要害,并给出自己的一套合理的解读(文学批评从来没有绝对的正误,只要逻辑严密、论证严谨、自圆其说即可),当然也并不拒绝生活经验对文本解读的参与和渗透,相反,只有将专业但不迂腐的学院派方法与切实、形象的生命经验相结合,才能给予文学评论以深度和厚度,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也是使每一个读者受益的源泉。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七)

#读后感

太好了!

以前经常看到别人在解读某本书时,评论区有人说是“过度解读”,偶尔我也会在心里附和,“有这个必要吗?舒舒服服读本书不就行了?”读完《堂吉诃德的眼镜》后,我想我的看法要改变了。张秋子老师多次提到“隐喻”,像是“文学永远只是虚构,只是隐喻。”原谅我的浅薄无知吧,因为这是整本书最惊到我的地方,读书还真是,一条不归路啊。还有就是,好书和好电影一样,每个字每句话都是有用的。(和朋友讨论了一下,我们感觉可以用这个标准去“上帝视角指点”电影了。)

还很喜欢这本书里作者的一些表达或者说观点,读来像呼吸到雨后清新空气一般引起舒适。在一大段分析某个描写、某个动作可能包含的意义后,她会说文学的“松弛感”(写作意图安排得没那么单一确凿)和“欠然”(不写满的感觉);从厚重的古典文学探究根源后,她会连带着聊聊电影的画面处理或照相术对十九世纪小说的影响。这样的编排,难易得当,很有趣味感。最最最重要的,作者学识渊博,涉猎广泛,而且没有说教气,整本书都包容平和。每次课前她会为某本书向学生设置一些问题,由易到难。每种理解或感受,粗浅学生气或古灵精怪都被老师接受,而且她还经常会因为学生的话有新的发现或体会,有这样的老师好幸福。

那就重新当个学生吧,读书仔细点,下次再读《包法利夫人》就不要再错过粪堆和苍蝇了。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八)

前排说明:纯个人感悟,不输出观点,不喜勿喷,问就是写短评超字数了。

读完这本书,对我而言最大的感悟应该就是摆脱了上学以来一直接受的“表达了……的思想感情”的评鉴方式,一种狭义的“思想感情”。我过往在读文学作品时,很大程度上是想从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者传达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入手,进而陷入一种读不懂的困境。而事实上作者很可能并不是为了表达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感情,而只是表达某种观点,甚至只是实验性地讨论某个观点而不给出具体立场;观点也完全不局限于个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家国政治心灵鸡汤,而是单纯的社会文化现象,哲学问题,世界观,乃至小说这一形式本身的探讨。说白了,就是在探讨一些很“没用的”的问题,而我过往却又局限于从“有用的”视角出发。(当然我这里的“没用”并不是说研究社会文化现象,哲学问题就没用,我是想说相比于普通大众接受的比较多的主题,这些主题从提供情绪价值这种功能来说相对显得没那么“有用”)

所以事实上,对于一般的不接触先锋文学严肃文学纯文学的大众而言,这些东西反而压根没啥用,这不纯纯折磨自己么。多年来要读好书读名著之执念造就了我对文学名著的神化,认为读懂一本文学名著就意味着能够吸收经验知识从而过上更好的精神生活。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这本书反而消减了我对文学这一专业领域的神化与过度崇拜。

不过怎么说呢,这反而从另一方面勾起我了对纯文学的兴趣,不再是出于为了更好的精神生活这一实用功能,而是单纯的对这些抽象的、形式的东西感兴趣,不过虽说感兴趣,但还是挺折磨人的哈哈哈,随缘吧就。总之这是一本相当平易近人的读物,有机会还会时常回顾翻阅。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九)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想想你把一篇小说裁开,时间和空间是如何排布的?再想想我们琐碎的日常和想要跳出这个每天如一日的生活,或是突然意识到人生之旅说不准哪天就终结了,却没有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但终究还只能去过忙忙碌碌打工人的一天,阅读的乐子可能就是可以临时跳脱这庸碌的寻常日子吧。

谈到文学创作中的“恶”的相对性,最近扫黑中“高启强”这个角色就是个让人心疼的价值判断,他年轻时遭遇的“恶”,或者说某种风气下,底层社会想要做行善之人的处境是何等艰难,就不难理解他也有无奈的顺应恶之潮流的合理性。

特别喜欢作者对人生意义和衰老的解读,已经超出了小说本身,原来每个人都被大众化社会化的认知PUA,即便认识到这一点,也很难特立独行。静静的等待被时光这个刽子手夺取所有的人啊,我们究竟该如何度过短暂的人生,朝九晚五的重复劳作恐怕是大部分普通人的日常,养家糊口疲于奔命的人啊,不用去镜中看日益老去的容颜,只是体检报告就让人看的心惊肉跳,但下一秒,却又奋不顾身的投入到工作中。大部分人只是活着,就用尽了全力,寻找活着的意义仿佛变得奢侈,但无时无刻,我们都在审问自己,活着的意义。看到养老院里的孤寡老人,甚至有些失智的人群,不敢奢望长寿,也许人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你还能驾驭自己做想做的事,晒晒太阳,伸个懒腰,指挥肉身去完成个小小的任务,搏内心自在,让时光流淌的无声无息吧。

作者说,小说里的灯更像一个探照灯,它被持灯的作家一点点扭亮,读者随着光线变强,才能慢慢看清楚全图,这个探照灯,就是语言。哈哈,这个比喻很妙,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生,直到最后一刻,时光之灯才被扭到最亮,让我们看清这一生的足迹。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十)

书本是很好的,拆解了文学创作中十二个重要话题或元素,以相当具体的作品、段落,用尽量简单易懂的语言来将这些主题层层展开。不少的话题都选得相当有趣,比如意义感、衰老、自我,读起来相当精彩过瘾。

但是全书侧重提供视角,并没有出现特别启发我的观点。不以梳理知识点为目的的阅读也让我只像轻舟泛过一般就这样读完了。作者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倾向我都有点异议:

一是“日常”比“意义”更重要。这样说可能有些笼统,“日常”其实是对真实生活海纳百川的宽阔眼界,而“意义”则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被赋予的、存在虚无可能性的心理满足。很多时候它都是对的,但总透着机械唯物的影子,尤其是将阅读和打牌作对比的时候。我感觉到这样的想法的终极指向更接近欧丽娟老师常讲到的“反个人主义”,放在对自我世界意义的偏执追求或许才能看见更大的世界。

二是更倡导纯文学的视角。原文讲:“不是一上来就限定在性别、政治的框架里”,这样的表达让我有点不适,尽管“框架限定”和“女性主义底色”之间应当还有很远的距离,哪怕常被人误解。我最近越发理解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的差异。可是,假设能拿掉所谓的“限定”那剩下的纯文学的“默认”又是什么样的?也许我无法接受的即是这样的文学理论基础里“天然”对女性的漠视。另,当大部分读者都是普通读者而非科班出生的时候,文化批评或许比文学批评更能展现个人思辨的时代进步(这也是不够隽永的背面)。越讨论越觉得这中间存在着许多暧昧不清的空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

当然,这并不是这本书和作者的问题,二是我这两年里对文学的重新审视,借用林奕含的一句话“文学是否是一种巧言令色?”有时候我也觉得这其中并没有答案,只是我决定选择探索世界的另一条路了。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十一)

目前所见最能体现“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学科视野的文学批评著作。可以对比一下众多当代小说谈(包括小说家谈小说,很多在大学执教的作家都出过此类讲稿),会发现作者的阅读视野广阔很多:有《好人难寻》、《带小狗的女人》和《巨翅老人》这些大学短篇小说课上必选的经典篇目,也有近年才译介的艾辛格尔、皮格利亚和托尔卡丘克的作品。她对流行文化也很熟悉,在讲解中掺入一些英剧和网络梗,跟青年人不显得隔。所选篇目都是外国小说,但屡次举《红楼梦》的情节作对照,脚注中还有《庄子》《续齐谐记》,对中国古典文本的熟悉远超多数外语系出身的比较文学学者。题为“细读”,实则对理论极为熟稔,几乎每一讲都会cue到理论,而且不限于褔柯、布尔迪厄、罗兰·巴特这些文学论文中出现的高频理论家,而包括康德、黑格尔这些“硬核”哲学家。聊起来也不局限在文学内部,兼及文学与科学、艺术史的话题。分析不但能深入字里行间,也能够跳出文本予以理论的审视。千万不要错过的是脚注,虽然字小,但含有很多对正文内容的补充引申、以及对时代和生活的反思。

书中数次提到“这些年教学与研读文学的一个体会是,要把它看得小一些。人对于自己热爱的东西总想无限放大,但很可能,也是在放大自己,这种激情又造成了进一步的不自知。”教书的不免好为人师。如今的情势下,以文学研究为业的老师更是容易为文学的式微和人文教育的边缘化而激动愤怒。如此坦诚的自省出自一位热爱分享阅读的文学教师,非常难得。

我买的这本“中了奖”,第七讲刚开始,从171-202页都缺页了,直接跳到了203页第八讲。第七讲的标题是“《巨翅老人》:文学中的老人去哪儿了?” 我也想知道中间的30页去哪儿了。也许,就像第八讲标题所暗示的那样,省略,失落在海风中了。

总之,作为读者,非常羡慕阿秋老师悠游小说林的状态。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十二)

豆瓣关注张秋子很久了——这位南开博士毕业后毅然回到云南,给山区校长和同学们讲授文学课,名字特别好听,我特别喜欢的一位老师。

《堂吉诃德的眼镜》对我的影响,是绝对的颠覆级别,已无数次安利给喜欢看书的朋友们。它几乎推翻了我在12年语文教育中养成的,呆板又单薄的思维习惯。

例如看到苦难就想到万恶资本、剥削压榨;看到环境、心理描写,就本能揣测有何作用;热爱用“某某主义”、批判讽刺揭露某某、表达作者何种情感...这些空话套话去解读文本,甚至去思考社会。

现在想来,如此简化又固化的思维规训,真是对人性与文学之复杂的亵渎。以至于如今看到“托物言志”、“有何作用与意义”等词句,或是一些大视角下的全然类概括,都会产生不适感。

反对是轻易的,重新建立认知却很难。

这本文学评论就回应了这一点,张秋子说:阅读量实际上框定了你对一个文本、一件事理解的最远边界。所以在生命尚且活跃之时,应该去探索、经历、冒险、思考,而不是急于下定义,急于找出一成不变的“定律”。

在这本书里,你找不出任何一个“主义”或派别(这对新手真的太又好了),每一章都是一堂课的体量,从细读文本出发,探讨了文学中的时空、文学与恶的距离、日常与反日常、意义感、套娃结构、自我、小说中的自欺与不自知、重复与省略等课题,哲思密集、真诚到令人感动。

经过多年的研究教学,张秋子把文学看得越来越小,同时把具体的人和生活看得越来越大。用亲身经历来回应文学最核心的任务:探讨人的存在本身。

年初的时候就读完了这本书,最近两天又读了一遍,写得真好!

读一本好的文学评论,对建立阅读体系来说,远远好过看十本书。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十三)

文学跟艺术一样,能抵制住傲慢的时间——让我们成为习惯长廊里的失眠症患者,并主动从死亡那里挽救事物的生命。

——詹姆斯·伍德

技巧

作者在书中揭示了空间与时间、日常与反日常、套娃与反套娃等技巧在小说中的精妙运用,提醒我们在阅读小说时,不仅仅只沉浸在故事情节与节奏张力之中,而应像拾穗的农人一般,去寻找原作者在书中场景里看似随意丢下的一个个线索——而这些线索,终将带我们拨开迷雾、直达要义的中心所在。“文学始终讨论的是一种有限的、例外的、部分的义域。”作为场景的直观体现,我们偏爱的是这种有限、例外和部分冲击我们灵魂的快感,以及思考后的战栗。

比较

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作者在谈文学,而不只是用文学谈文学;反而在文学和哲学、绘画、戏剧的比较中,获得了本身独有的价值。例如,在谈到善恶时,作者说“文学显示出比哲学更多一些的宽容,就像它对恶的收留会更多一样。”虽然形而上学在康德那里完成了终结和转向,现在哲学对于恶的探讨也会更多吸收文学、伦理、宗教的养料,哲学对恶的阐释也更多具有了历史的意味,不再是置于善的对立面。但作者这种跨学科比较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意义

书中有一讲是探讨衰老在文学中的体现。确实是一个很令人受启发的角度,将衰老置于小说历史的演变进程中去俯视,呈现的是近现代特别是20世纪大环境的给人类造成的不安全感在文学中的缩影——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个人意识的觉醒伴随着“权力意志”到达了巅峰,但是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让个人精神的创伤无处安放。看似在说衰老,实则在书写时代,以及崎岖的家国命运。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十四)

不要试着说服自己某事有意义,如果你对它本身就无法接受的话,因为你的反感就像咳嗽一样,藏不住的。如果对现在不满意,也不要总幻想着换一个地方、换一个工作就有意义了,因为,可能到头来没什么区别。

阅读更像是一个不断迂回和逡巡的过程。在来回的重读中,困惑生生灭灭,顿悟来了又走,由此,知识的晶体才能逐渐从团块的混沌中析出清晰的轮廓。它不可能比照着既定的图纸,一刀一刀斧凿出来。

衰老、疾病与死亡,不仅让生理受限,更伴随着体面被剥夺,它们将人还原到最本能的肉体凡胎。

只不过,终极的意义未必就是人获得成长或者幸福,可能恰恰是丧失和不幸。

人本能里最执著的东西,就是拼命证明自己是更对的、更优越的、更高级的、更懂的。

文学中日常与反日常的周旋,还带出第三个作用:它敦促我们思考和做出选择。每个人的生活之路,到底选择日常只管衣食住行的生活,还是选择反日常里对超越性和神圣感的追求。

文明只是胜利者对弱者建立的暴力秩序而已,弱者要反抗的话,只能同样以暴力还击。

不论读者是什么学科出身,都尽可以相信文学的力量:它门槛低,但又能大大地调动个人的认识与判断储备参与其中,走向一个更为多元的阐释世界。

道德不是天然的,是后天形成的,善恶的划分是人为的,而所谓善良中蕴藏着大量的暴力与虚伪。

阅读量实际上框定了你对一个文本、一件事进行理解的最远边界。

文学让我们跳出现实的漫长等待,为衰老的轨道标记出了更为清晰浓缩的面孔:它不是缓慢凝固,而是激烈凶猛;它不是润物无声,而是一场大屠杀。

文学人物永远是比真实的人更为简单和坦诚的存在,因为在现实生活里,没有一个人会像一本书中的人物那样把自己摊开来,细枝末节地供周围人来推断与猜想。写下的,就成了证据与证言。

在古代世界的宗教作品中,魔鬼之所以总是化身成孩子的面目,其实也是作家想到了孩子身上那种破坏秩序的本能冲动。

人的生活是由无数个偶然瞬间组成的

“自我”,也许是文学中最深的核心。

衰老让人最先注意到的,就是那些身体上的、生理性的表征。它们对看似漫长稳定的衰老进行了显影。

是男人阅读的内容的世界套在了他自己身处的世界上,也就是说,一根莫比乌斯环把不在同一空间的故事给连接了起来。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十五)

第12章讲了科学对文学的影响,提到但丁《神曲》里潜藏着数学与音乐的奥秘,还有这个神秘学与数学的结合应用,还提到了眼镜对于唐吉诃德的影响,相簿与意识流(乃至于后来的蒙太奇),不过最让我感到有收获的是摄影技术对文学创作者的影响。

张悦然在《顿悟的时刻》里面讲到过作家文学创作者写作与影视剧的影响。现在的作家写作,即使他们没有做编剧的想法,不打算把自己的作品影视化,多多少少的也会受视听表达和镜头语言的影响,因为他们都是看着影视剧长大的一代人。而没有看过电影电视剧的作家,比如说曹雪芹,他们的写作方式像这种章回体就很不适合被影视化。我当时感觉现在的作家好像被玷污了一样,因为文学语言和视听语言的这种结合未必是一种进步,他是肤浅的通俗的。而我今天看到照相技术对19、20世纪作家的影响,才发现自己是如此的肤浅!

艾米丽勃朗特就批评过简奥斯丁,认为她的写法只是白描,人物的形象都不生动,活脱脱的就是银版画。当时的作家确实有这个趋势,就是模仿摄影的方式忠实地客观地呈现,而且是事无巨细地描写。在19世纪的时候还有一个学问叫做颅相学,受它影响当时的作家就很喜欢通过描写人物的额头太阳穴眉骨这些地方来暗示或者凸显人物的性格,进行人物塑造。相比之下,19世纪以前的作家外貌描写就很笼统,比如作者会直接向读者交代交代某个角色是美女,而不是去描写这一角色有什么样的头发皮肤眼睛等等。

通过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文学创作者或者说任何创造者,他都是无法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的社会发展创作的。就像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有新能源汽车有智能手机有数字货币的时代,那我们创作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就会受到这些事物的影响,因为它们时时刻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体验。而且很多创作者会选择积极地把这些新发明应用到创作中,这种做法也根本就无所谓肤浅不肤浅。

我才发现自己有多么的浅薄,因为我知道的实在太少了。我就像在用一个内窥镜观察世界,看到的只有巴掌那么大的一个圆。当我对这个圆里的东西感到厌烦的时候,我就会想象圆圈外那个被黑暗笼罩的世界一定是十分完美的十分严肃的十分有深度的。其实不够完美不够有深度的始终都是我自己,我把这种不满意投射到这个我从内窥镜所看到的世界上,然后又通过想象一个完美的世界来弥补自己的不满足,从而达到一种心理的平衡。

可是我现在真的好幸福,我遇到了这本书,内窥镜的视野又扩大了一圈,我真的好感动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