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作者通过自省和反思,探讨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常常习惯将责任推卸给自己的心理。文章中揭示了人们在自责中迷失自我,并提醒读者要勇敢面对困难,不要轻易将责任归咎于自己。这篇文章引发了我对自责的思考,让我明白了责任不应该成为压垮自己的负担,而是应该成为成长和改变的动力。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第一篇
有一年时间,我每个礼拜天去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上课,当然有收获,来上课的都是一线的资深心理咨询师,大部分水准都是在线的。
李松蔚的这本书,我随手翻开一页看到“课题分离,如果眼前这个人的不舒服,就是你造成的,你可以做课题分离,说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对他温柔一点,热情一点,他也会舒服一点。”这句话打动了我,我也曾经失恋过,当时让我失恋的姑娘很冷静,她说“世界上的事情分为自己的事情,别人的事情,老天的事情,你要放下,走出,开拓自己的生活。”然后就断绝了跟我的联系。
然后我就难受很久,十几个晚上没睡着。用了好长时间才走出来。
我想她确实不成熟,如果她能做到这书里说的“温柔一点,热情一点”,其实我也不会缠着她不放,但是会好过很多。
不是有句话说“态度温和,立场坚定”吗?
真的能在恋爱分手的时候,做到这一点的,不多,真做到的,若干年后被分手的,想起来都会心存感激。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第二篇
1.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大概都会时不时地有这种感叹:我们自己也是孩子,努力在变好,却始终没有变好。
2.未来社会,最重要的一种心理品质就是“相处”。跟别人相处,跟技术相处,跟风险相处,跟不确定性相处,但本质上是跟我们无法控制的世界相处。
3.身为看客,看到跟你不一样的人生,学到了东西,或者更坚定自己的态度,这就足够了。何必冷言冷语,对别人家的事就那么看不惯呢?
4.钱钟书有句话说得好:“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5.以正确之名,给人的伤害,不正是最难以消受的伤害吗?
6.“代际传递”,我们可能意识不到我们身上有多少东西来自父母。
7.绝大多数的年轻人相信,自己生活中的前进方向是生而有之,不言自明的。他们很小的时候,甚至远在自己学会思考之前,就踏上了与父辈分道扬镳的路,却从未想过那个方向是谁暗示给他们的。
8.对原生家庭愤愤不平的年轻人,意识不到自己的反叛有多少来自原生家庭的栽培。
9.恨铁不成钢的上一代看不惯后辈的独立,却并不自知,真正看不惯的,也许只是孩子身上那些自己不敢面对的愿望。
10.焦虑是父母天性中的一部分。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第三篇
看这本书的时候,挺轻松的。可能的原因是,李松蔚的讲述方式主要是以案例为主,其中穿插一些他的观察、感受、分析与少量评论。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少量评论呢?是因为,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偶然形成,只有少量评论的行文方式,与他的心理学主张恰好一致——
以贴标签的方式来评论自己,会让我们的一切都被标签给征服;
听取别人的抱怨时,比起眼前的这个人,那些正确的道理与评论反而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改变很难,抱怨的那个人可能只是来你面前冒个泡,之后便会再次游回自己的路;
作为父母,少去给予孩子不容置疑的评论与命令,在这个不再如从前匮乏的世界中,孩子注定要活在一个这样可以那样也成,而“我究竟是谁”的世界里;
以“正确”为名对他人生活的随意评判其实也是伤害……
那么,少评论以后,我们能怎样来面对自己与他人呢?方法其实也很朴素。人无非就是这样一种会犹豫、会延宕、有时信誓旦旦、有时又缺乏勇气的动物,所以,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都抱有多一点耐心、包容与共情,去观察他们的懦弱与勇敢、困惑与智慧,毕竟,所有改变的力量都蕴含在这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之中。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第四篇
听过好几次李松蔚老师的讲座和在咨询师之家的督导,感觉他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最难得的是他说的话,都能让人听懂,这恰恰是需要十足的沟通功力的。所以在图书馆一看到李老师的这本书,立马就借阅了,而且一个晚上就看完了。当然,感触很多,但是自己能不能做到,还真不好说。
书的第一章节——认知误区:你是否自己主动选择了不幸福,没有生活经验的人往往会觉得这是个笑话,但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特别是在家庭政治中,往往有些人的不幸是她自己选择的。为什么是“她”而不是“他”?因为我立马想到了我的母亲,一个长年抑郁的人,却是整个家族里力量最大的人,她用的脆弱,她的眼泪,她的病痛控制着所有人,所以,她不可能让自己好起来,更不可能让自己幸福。
几十年过去了,我妈妈还是个不需要理会世事的任性的小公主,不过,比起以前来,也改变了不少。引起改变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我推测,大概是因为以前围着她转的亲人们都各自有各自更重要的人生任务了,例如需要照顾老人、儿孙等,或者工作压力大了,没有那么多时间呵护她了,她无所依赖时,也就开始改变了。正如李老师在最后一章里提到的,家庭当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合谋。
一本书读下来,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很多对话我们在生活中都没少听过,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看问题的另一个视角,和老庄之道很相似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另外,还提到一个课题理论,这和我从小受的教育是不符合的,课题理论强调边界,而在我的成长中,家庭家族是没什么边界的,家里人的事就是我的事,所以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都只有一个重点,那就是我的母亲,真的很痛苦。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第五篇
◆ 2 关系视角: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 我去修手机,有两个姑娘正在跟师傅砍价。师傅说手机元件坏了,换一个200元。两个姑娘都觉得有点儿贵,其中一个说:“200块太贵了,给我们便宜点儿。”
我心想,这恐怕砍不下来,信息不对称。心里替师傅拟好了回应:“没法再便宜了。”再多说两句就是“光进价就得180,我还得搭人工呢”。
结果师傅沉吟了一下。
“这样吧,”他说,“等会儿我试一下能不能修,修不好就只能换。”
两个姑娘答应了。
这件小事让我很有触动。其实,我设想的回应和这个师傅的回应传达了同样的信息:“对不起,这个价是不能变的。”只不过我的态度是“你觉得贵,那是你的课题,你自己解决”,而师傅的态度是“虽然价不能变,但是你们觉得贵也是实际问题,我愿意帮助你们,试一下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
◆ 5 家庭系统:家庭当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合谋
>> 如果父母一代完全认同了“抠门”的生活方式,内心丝毫没有抱怨的声音,孩子就会安于这样的生活,他相信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的。现在他之所以不满,是因为他从小就认定生活“不应该”如此。这种认识,往往是对父母的继承,而不是反叛。某种意义上,孩子在替父母实现他们那些未曾实现,不允许实现,甚至不允许自己承认,但又真实存在于心底的对生活的野心。
在心理学里,这叫“代际传递”。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第六篇
这是我选择的打卡第一本书。
原因很简单,因为易读,不想万事开头难。
有几个观点记录一下,随手打开了豆瓣。
1、未来世界里,孩子需要培养什么能力?
拥抱不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处的能力。及早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和别人、和世界都是不一样的。认真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
2、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孩子的主动性是不需要培养的。里面提到了一个违背逻辑的观点:我期望你主动去做。
我期望就代表着不主动了。
所以,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根据孩子的表现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书中提到一位老师,在孩子四五岁的时候就带着孩子进厨房切菜,后来越切越难,孩子一次也没切到手。
老师表示只是告诉孩子他能保护好自己。
等到孩子长大之后就不会因为我想你去做而你又不会,导致家长自己瞎内耗。
3、丧偶式育儿是不存在的。
一方面抱怨着自己是丧偶式育儿,一方面挥手送他离开。
书中提到,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很重要,而且你要表现出家中每个成员都很重要的态度,不要觉得爸爸忙而挥手告别,想尽一切办法让每个家庭成员参与到家庭事务当中。
你不需要独当一面!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第七篇
大家好,我是鲸落,一个喜欢读书,正行走在写作路上的普通人,今天是我连续更新的第217天啦。
今天看完了李松蔚老师的第二本书《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副标题是重构你的家庭关系。对我来说帮助不是太大。
李松蔚的书,没有太多的心理学术语,也没有态多难以理解的概念,都是结合着案例来写的,会给出很简单的建议,让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问题,然后再想办法去解决它。
这本书是他的第一本书,在我看来,没有上次看的那本《5%的改变》好读,这一本每一个章节更像是根据一个困惑问题所写的公众号文章,也不像之前的那一本,在每个大课题后面给出解决问题的小工具箱,只能靠自己看,靠自己理解。
从自我认知、人际关系视角、夫妻之间的亲密困境、育儿教育、家庭系统几个方面,通过具体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他给出的建议。
如果有遇到类似的困境,应该会有一点的启发。
对我来说帮助不太大,作为一个只喜欢呆在家里,看书撸猫的单身宅男,没有太多可以应用到的地方。
可能更多的是对接纳自我的概念,起到了强化作用。
因为接纳自我,是我们需要学习一辈子的事情,从各个角度来说,接纳自己,都会让我们过的更加自在。
其他的,就看你们对什么方面感兴趣了。
不过这本书,还是很好读的,推荐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可以尝试着看一看。
早起166/365
日更217/365
运动217/365
八部金刚功204/365
我是鲸落,一个行走在读书写作路上,拥有两只猫的男人,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进步!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第八篇
基于人人平等的价值观,不论是大人与小孩,还是长者与年轻人,亦或是同龄朋友之间,可能会有认知和能力上的差别,或者谁有更多的生活阅历/更有深度的思想。但谁都不应该倚仗自己的优越感,居高临下。不论是谁,最多都只能提出观点,是否做出改变是当事人的事,引导而非强加,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负责。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逐渐意识到自己越来越渺小的过程,越来越发现生活是不确定的,不可掌控的事情越来越多,这是事实,人人皆是如此。所以重点可能不在于逃避或者说强行掌控不可改变的周围,而是需要学习如何与周围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规则相处,关系都是流动的、变化的,不论是与人与事,总是可以找到积极的、不指责的、寻求改变的态度,当然前提是你愿意改变。不用只纠结于过去的是非对错,而是愿意面对过去的错误并且放手,愿意停止幻想,愿意做出选择,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勇气,但并非做不到。
以不变应万变,同时这也表示不论用怎样的方法与别人相处,都得真心,不能忘记自己本来的样子。保持自己本来的样子并不表示故步自封,每个人都在成长,世界在变,环境在变,要适应环境,人当然也会改变。性格是天生的,环境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品性,努力做到在瞬息万变又充满诱惑的环境中,还能朝着自己最初的梦想前进,哪怕走得慢一点,哪怕中途暂时迷失了,都没有关系,因为人生本来就是未知的。
未知的人生同时也意味着:人不要把自己变成机器。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定要列在计划表上,没有什么是绝对正确的,没有应该不应该,只有想要不想要,在认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再为此努力,用科学的方法设定目标完成计划,顺序不能搞反了。
此外,书中强调了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课题分离的技能很重要,书中的案例和分析非常详细,更多内容可以再看岸见一郎的著作《被讨厌的勇气》。
看了很多心理学的书,越来越觉得,心理学本来就是哲学的分支,可能会更偏应用一些,它并不能真正改变一个人,不能指导一个人怎样生活,只能为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一些事情做出解释,或是有共性的事情作出分类,然后基于一定理论给出可能的原因。之后具体要怎么做,还是取决于当事人自己。
有人利用心理学原理帮助别人,也有人利用这些原理谋取利益,甚至操控人心。工具没有好坏,取决于用它来做什么,想一想还挺可怕的,但谁也不能保证周围的环境如水般纯净。所以需要多学习理论武装自己,不要套路别人,但要保护自己不被套路。
说到哲学,所有的科学都源于此吧。
之前看吴国盛老师的《什么是科学》里有说,“哲学”源自西文的philosophia,本意有“爱”(philo)“智慧”(sophia)的意思,在中文中“哲”是“聪明”之意,“哲学”实则是“聪明之学”,这降低了西文philosophia的高度。如果选一个更合适的词,“大学”更接近philosophia的高度和境界。《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颇有西人“爱”“智慧”的意思。
可能人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也在于此吧。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顺序不能搞错,不然可能会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差别而痛苦却无力改变。与真、善、美一样,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有先后顺序的。能走到哪一步呢?不知道,能用自己的方式一直往前走,就很最好的了,但也许哪天就迷失了也不一定,谁知道呢。
说偏了,还是回到此书。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始终把这句话放在前面:想法没有对错,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负责。
知易行难,缓步前行。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第九篇
2019年第39本书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李松蔚
喜欢程度:四星
奔着作者是李松蔚老师,翻开了这本书。书名让我想到了ky的那本:《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个人觉得ky那本比较水。这本书呢,看的时候以为是公众号文章整理出来的,后来发现好像不是。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发现我对书籍和公众号文章的不同标准在打架。我蛮喜欢李松蔚老师泥石流一样的风格,思路清奇,深得我心。比如:
“哭是一种奇妙的本领,它代表对痛苦的正面认识。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缅怀,也隐含着对未来的期待。”
“我觉得夸一个人伟大也好,无私也好,奉献也好,都有一点儿怪怪的,像是在拿一种精神上的激励,诱使这个人平白无故地多付出一些。”
但是当文字落在“书”上的时候,我就变得更挑挑捡捡,苛刻傲慢。书里的每一篇,如果放到公众号上,我会像以往一样喜欢。但在一本书里,对我来说意义好像大不同。
这个“高标准”也让我想到我发布简书文章和公众号文章的差别:简书随手发,写得开心就好,没写完都可以发出去,反正可以随时改。可让我发一篇公众号,那可要费老大劲。要改n遍,尽量用词讲究准确,开头有例子,结尾有结论,中间走心又走脑,结构间还要环环相扣……结果呢,公众号经常好久发不出一篇。
竟然没提到书的内容就碎碎念了好几百字,下面说说这本书吧。
课题分离那章让我印象挺深的。发现我之前理解的课题分离是假的,像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虽然省事,但有点冷漠,也有点疏离。
“是“我”让他不舒服了,所以我要把自己摘干净,我需要向他强调(甚至向全世界强调):他不舒服,这是他的事,我不负责任,我不关心。
请注意最后这个说法。
表面上看,这仿佛是一个课题分离的想法。但是一个人这么说的时候,恰恰说明他正在试图撇清自己跟这件事的关系,他已经混淆了课题。”
这是我们最容易产生的对课题分离的误解。
对这里有些感触,看到我之前的理解有偏差,但是还没特别理解真正的课题分离应用到其他事情上能是怎么回事。想到书中的例子,感觉比我想象的还要难。
还有段话,非常戳我:
“心理学带给我最大的好处,就是学会对“改变”这件事心怀敬畏。越懂得这个过程的漫长,越会对生活中那些“错误”抱有尊重。我也知道,越是苛刻地要求自己,急于改变,越是会陷入自我怀疑,失去改变的动力。”
常觉得学心理啊、成长啊,是为了让我变得更好。但渐渐发现,它的背后的假设是“我不够好”。那么让自己变得更好真的可以让自己满意吗?并不能。对自己现在满意才能让自己满意。放过自己,是我最近常对自己说的话。
后面关于亲子的部分也挺戳我的。隐隐感觉新一代“熊孩子”好像和我们这代很不一样,但也没有近距离接触过。也有点想不明白为啥现在带一个孩子需要这么多人手。
这代孩子小时候受到的关注很多,安全感很足,对“规则”、“权威”的看法都和我们不一样。经常看到年轻人愤世嫉俗地骂熊孩子,说他们没教养不守规矩没礼貌,不知道这背后有多少是羡慕呢?
“未来社会,孩子最需要的心理品质是什么?跟你无法控制的世界相处。”
我觉得不只是未来的孩子,最近也有感觉未来的我自己也要学会和无法控制的世界相处。最近在感受我的“控制”,想让事情按我想的发展。这个背后有对于失控的恐惧,还有我常有的无力感,以及觉得我深深的自恋。
但其实我并不知道一件事情是好是坏啊。何苦要用控制去挡生命的路。
感觉这本书还是挺余音绕梁的,经常碰到什么的时候就会突然想到他的“奇葩”角度,挺喜欢的。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第十篇
李松蔚老师似乎总是想告诉我们,始终要从内出发去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外人强求不得,只有调整自己的认知和期望,才能好好构建与他人的适当的关系。我今天想把这种能力,叫做温柔的慈悲。
有时候我读一本书,会恍惚在某瞬间觉得自己在读一本武功秘籍:有些秘籍教你招式,明确告诉你,要如何不要如何,有系统有条理,但是不管你是否做得到;有些秘籍,像在给你输真气,你读完也不一定能系统的说出来学到了什么,但是全程感觉不断与作者产生共鸣,不断产生反思,原来我们都有怎样的误区和迷障,原来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还能有更多的理解方向,原来那些我做到了或者做不到的被人对我们的规劝,背后是因为具备或缺乏某种内心深处的力量。
李松蔚这本书,就给我输真气的感觉。他没有教我面对人生常见的问题,要12345几步走去解决,他告诉我,更深入更多元的理解自己和解释外界,无论是事件、情境或个人,我们面对的那些问题,也许就不再成为问题,也许就不再需要去苦苦寻求解决办法。
生而为人,我们总有很多很多的想要;生而为女人,我们似乎很多的“想要”更需要别人来给与。单身的,希望男人主动追求,结婚的,希望老公体贴顾家,孩子懂事听话,婆婆深明大义......更过分的是,我们还希望别人“主动”做到我们期望的那样。我们有多想要,就有多无奈。“意识到你有你的期待,别人有别人的行事逻辑,这是宝贵的心理能力。规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东西,也许在我看来是天经地义(或许再大多数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对方--实实在在的--可以不按我们的逻辑行事。“应不应该已经没有意义,对方已经做出来了。你要求一个人做他不想做的事,容易;你要求一个人忠于自己的内心,容易;你要求一个人以“做自己”为前提来达到你对他的要求,不可能。 让别人主动起来,是一个悖论。 把自己的需要和别人的需要混为一谈,也好像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难题。
李松蔚老师在别的平台里讨论了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是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和提出当我的期望和别人的期望有差异时的策略。毁掉别人的内源性动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别人主动做事之前把事情说出来,并且用命令的口气。时间一长,别人就真的失去了主动做这件事情的兴趣。要求老公主动爱你,要求孩子主动听话,即便他们做到了,也是因为你给他的外源性动力,而你这么希望别人在乎自己,又是出于什么动力呢?当你希望别人做到自己的要求,你就把事件的主动权交给了别人,而失望就变成司空见惯的事情。
回归我们自己,找到我们做事情的内源性动机,才是解决很多关系烦恼的根本。是我想爱别人(别人也有不领情的权利),是我想认真工作(别人也有不认可我努力的权利),是我想做某件事情(别人也有不爽我这么做的权利)。是我想这样做,你的感受怎样,那是你的事情。听起来很冷酷无情是吗,实际是对所有人包括自己的温柔和慈悲,我既不勉强自己,也不强求别人,我不能因为你的感受不好,就强迫自己迎合你,但我依然可以关心你的感受,帮助你接受。
做到这样其实很难,需要有强大的内心,我们既要调整自己的期待,又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别人的期待,不是拥有了几个招式,明白了几个道理,就能做到的事情。想拥有这种温柔而慈悲的力量,需要你有坚定的内源性动机,而这样宝贵的心理品质,如果不是父母给你的,如果是你自己习得的,你是一个多么高贵的人。读李松蔚的书和课程,从他并不说教的语言里,我常常能看到他拥有这样的高贵。让我感觉,坚持学习和努力,终有一天我也可以。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第十一篇
众多研究和数据表明,在孩子出生后的一年,是婚姻满意度最低的一年,夫妻吵架的次数大幅增加,整个家庭的气氛也常常紧绷。
本人现在就处于这个阶段,孩子快7个月了。过去的6个多月里,确实有那么几次,我真的就深夜坐在厕所马桶上哭着问自己:“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我并非觉得自己一定有错,但有些事情仿佛就走进了死胡同,没有解决的余地。
初读此书最大的一个感受是冷酷——面无表情(或者面带狡黠?)的心理学家把你原有的思维方式无情击碎。有时候,他开始还不停地“强化”你的想法,你看得点头如捣蒜,然后冷不丁告诉你,嗯,这是反面案例,说的就是你。
但看到最后我还是被最大程度的治愈了。
与那种鸡汤类书籍不同,鸡汤书籍是不容分说地感召你,要你宽容和感恩,“世界如此美好,你却如此暴躁”,要你放下情绪立地成佛。结果合上书,你发现自己还在死胡同里,因为那些大道理根本做不到嘛。
李松蔚之所以要击碎你,是因为面对死胡同,只有解构,才能重构。他不会骗你说,一点都不痛苦,是你自己徒增烦恼。
他会告诉你方法,然后诚实地说:真的很疼,没有魔法,也没有例外。如果你做不到也没关系,只是因为你自己怕疼,但怕疼是正常的啊。
说回开头的问题,李松蔚在书里给出了答案。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健康的关系是不问对错的(哪怕你真的觉得有对错)。
————————
通常我们是怎么做的?
比如,孩子生病了,那肯定是有人没照顾好他,至于“有人”是谁,决定了是自责还是责怪他人;
孩子走路摔了一跤,哭了,有的大人会说:“你走路怎么不看着点儿!”责怪孩子并不是大人的初衷,大人其实在心疼孩子,但他们心疼的方式就是去找“原因”。
这是种无能为力的愤怒,化解这种愤怒的方式就是找原因,找到犯错的人,怒火就有处安放了。可是,这种下意识的解决方法只会把问题变得更糟。
我们要做的只能是接受这种无能为力、接受不可控,难吗?当然难,可是不接受它,你就只能在关系里伤害自己、伤害他人。
——————
※ 父母总是强调安稳,催婚、让找铁饭碗、怪我们大手大脚……,而我们不愿将就结婚,尝试自己喜欢的事业,愿意花钱享受生活,谁有错?
——李松蔚说,都没有错。
父母生活在匮乏的年代,稳定是他们的求生策略,而我们在相对丰饶的环境中长大,稳定对我们来说意义不大,环境允许我们自由生长。更重要的是,正是父母稳定的努力换来了我们自由的基础,父母也想放飞自我。“某种意义上,孩子在替父母实现他们那些未曾实现、不允许实现、甚至不愿意承认,但又真实存在于心底的对生活的野心。”子女对父母是继承,而非叛离。
承认父母没错很难,似乎承认了他们没错,我们就要改变。但是我们自己也没错啊,我突然明白,只有不再问对错,我们才能平心静气地跟爸妈说一句“谢谢关心”,然后真正没有负担地做自己。
※ 在孩子面前吵架,有错吗?我一个新手宝妈当然觉得不行,这难道不是育儿的金科玉律吗?也许你做不到,但你必须承认自己有错。
——李松蔚说没有错。
“生活的首要原则:坏事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那句,“一旦吵架了,破碎的是我们的自恋感。我们只是跟其他爸妈一样。”
扎心,好扎心。但是接受了这一点,我反而能坦然面对这件事了,我是一个普通的妈妈,也许这样我才能好好考虑我可以做些什么,而不是要么恐惧,要么自责。
甚至像书中说的,也许通过这些,孩子会明白,即使很相爱的两个人也会有争吵。
这不就是真相吗?冷酷尽头是温柔啊。因为真相往往冷酷,但不触及真实的温柔都是假温柔。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那个敢于面对真实的人。希望我们都能获得不问对错的关系。
很难,做不到也没关系,尽量就行,我们都是普通人嘛。——写出这句话,终于松了一口气,嗯,这很李松蔚。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第十二篇
温暖治愈的笔触,以朴实无华的案例,写出作者李松蔚心目中对家庭、孩子之间平衡的亲密关系。
在这里,每一个小小的心理学藏在故事里,藏在人们的行为举止中。也庆幸,这个不公平的世界里,有作者陪伴左右,为我带来些许感动。
格外喜欢其中的一个句子:“能让孩子哭出来,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礼物。”或许作为旁观者,甚至父母,有时会觉得反感与厌恶。但是在这里,他解释:“只要他能抱怨自己的委屈,就说明他相信人世间还可以更美好,自己有权抗争。”相反,当孩子真正被霸凌欺压,不再哭,也不再怨时,他们可能已经选择相信被损害是常态,默默地把它作为生命的底色承接下来。曾经,我认为最尴尬、最羞耻的事,就是掉眼泪。因为我常常会哭。题目做不出来,哭;被批评、被指责,哭;被人打,打不过,哭;压力太大,承受不了,无法完成任务,哭;高兴感动,哭……那个时候的我讨厌那样的我,但现在,大概是因为眼泪渐渐坚强,哭的次数少了。但是,如果未来有那么一个晚上,我崩溃的话,我不会忘记这份礼物,矫情地哭一场,然后抹干眼泪,消化完痛苦的味道,再继续上路,去寻找我的桃源。
你是否会常常听到或者看到一个曾经遭遇不幸的人选择以轻生了结自己的苦痛的消息,或是现场目击?你是否听见别人企图以这种方式“不是你的错,你干吗还不走出来呢!”,来唤醒一个沉睡的人,让TA走出阴影,拥抱阳光?你是否会心痛,朋友的离世,爱豆的悲剧?但是啊,你想呵,俗话都说“站着说话不腰疼”,在我们享受自由,对别人的选择做出评价感慨的时候,你会如何对受害者灵魂发问做出回答,“你们说不是我的错,但你们又怎么会让这种事发生?”
无能为力吧!虽然我们无法谴责任何人,但是我们可以学会如何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学会怎么辨别坏人,怎么叫停。作者鼓励受害者:“不要放弃啊,明明需要有更多的人为此负责。”为社会注入正能量,他鼓励每一个人,呼吁道:“想一想自己能做什么,虽然未必真的能做到什么,但这种态度会让世界变得稍微好一点儿。”愿每一个善良的灵魂都有属于自己的归宿;愿世间少一点替每一个人的无能而买单的灵魂;愿纵使千帆扬尽,你也为人间停留,看山河壮阔,看星河璀璨。
原生家庭,这四个字曾火极一时。长大后的人回顾每一步走过的路,也多次将视野转向过去家庭带来的影响。比如,原生家庭培养模式下的自卑与胆怯,掉进钱眼里,穷养的女孩等等。诚然,我听到这些也很难受,但一想,我个人本身的情况也和这些文章里描述得差不多,心情也就慢慢平复下来了。对我而言,原生家庭,它只是占据了我们20岁前的生活。18岁成年,离家务工或读大学,其后的两年里,我们有时间,也有机会,让自己减轻受原生家庭的影响,甚至脱离。在这里,李松蔚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思考方向,看它为闹剧,父母矛盾着,来培养我们,想让我们成为他们想象的模样,但过程中,却让我们成为了他们害怕成为的模样。具体书上是这么写的:“他看不到父母那一代人的纠结。之所以用了那么大的力气克制,恰恰是因为内心不被允许的欲望太强。通过反向的作用力,他们把孩子培养成了自己向往的样子,同时又是自己所害怕成为的样子。仿佛一出滑稽的闹剧。 两代人大部分的冲突,争吵也好,仇视也好,相互决裂也好,都是换了一种形式的传承。对原生家庭愤愤不平的年轻人,意识不到自己的反叛有多少来自原生家庭的栽培。反过来,恨铁不成钢的上一代看不惯后辈的独立,却并不自知,真正看不惯的,也许只是孩子身上那些自己不敢面对的愿望。”
养孩子这件事,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只有一点毫无疑问,就是孩子主动做什么,只能听从孩子本身。大人唯一能管好的只有自己。因为大人也是小孩,只是因为有了孩子,所以他们也要学着去成为他们的爸爸妈妈。孩子或许不好,大人也未必合格,他们都是走在自己的路上,彼此学习,互相利用。“父母利用孩子,探寻他们作为“父母”的课题;孩子也利用父母,实现他们的成长和独立。”荒谬吧?我也这么认为,这是我头一次听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竟然是以“利”交往。但也确实现实,不是吗?
我的父母选择生下我,大概就是为了工作回来以后,我可以逗他们开心,陪他们玩,长大后可以替他们洗衣做饭打理家务,让他们在有下一个小孩时做得更得心应手吧。
我选择出生在他们家,大概就是为了慢慢长大,学习一个人也能很好地生存下去,学会逗人开心陪人玩耍,学习不在意“重男轻女”的思想,学习大方坦然承认“穷养”,学会照顾弟弟妹妹,在未来的路上,为了自己的成长奋斗吧。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第十三篇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是我读的第二本李松蔚先生写的书,上一本《5%的改变》就让我获益匪浅。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这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家庭伦理关系的书,作者觉得家庭里不应该有太多的说教,过于强调对错,过分明辨是非,比起感情,对错似乎就没那么重要了。这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有些人把自己的问题,都归结到原生的家庭这一个原因,是一种偷懒思考,是一种逃避的借口,
1.可以表达自己的悲伤,是一种幸运。
如果悲伤只能淤积,无法表达,无法通过适当方式去舒缓,就会反噬身体和心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强和脆弱,要接纳自己的无力和无奈。可以在另一人面前哭一哭,说一说,表达悲伤,是难得幸运。
2.安全感来自于知道如何应对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经常会不由自主的焦虑未来,如果我失业咋办?如果身体健康出了问题咋办?我老了我女儿还没独立咋办?同时,也是比较悲观的人,凡是都会从最坏的结果去做准备,还总觉得准备不够充分,当然永远不可能有充分的时候。“有时候你多年以来对生活仔细的谋划最后都抵不过命运一次不怀好意的安排。”
杞人忧天,就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我就是那种有时候过度焦虑丧失安全感的人。
命运无常,并不存在绝对的安全,所谓安全稳定,很可能是一潭死水,缺乏成长的可能,也缺乏激情的改变。
3.边界,让彼此都舒服
守好人与人的边界,人和人之间才能舒服地相处。关心就是关心,并不过度干涉,也不勉强自己。我的责任是什么,我自己承担,你的问题在哪里,需要你自己承担,我们可以一起面对,但需要你自己行动去解决,而不是依赖我去解决你的麻烦。
4.依赖让我们获得也让我们失去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依赖的人,如果没有,就是非常的孤独,只能依赖自己。坚强的人,也会有依赖,因为谁都有软弱的时候,软弱并非完全的不好,软弱是人和人彼此走近的理由,面对我依赖的人,就有了软弱的理由,有了短暂逃避之所,获得内心的安慰后,振作精神,重新获得坚强的力量。
5.孩子是我的人生一个伴侣,而且半路加入的。
孩子总有一天会独立走向自己的人生之路,ta只是借助我的力量长大,并陪我走一段人生路。作为父母没有能力,也不能决定孩子的未来。那“未来社会,孩子最需要的心理品质到底是什么”?作者给出的思路是:相处,与人相处,与未来技术相处,与不确定相处,与风险相处。在我看来,这种相处就是独立面对人生和世界的能力。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第十四篇
温馨提示
全文1700字,阅读3分钟
-1-
早两年的奇葩大会2上,何炅、蔡康永坐在嘉宾席,一位戴眼镜的小伙子跑上台,分享从事心理咨询的体会,居然说心理学没有什么用,大家一脸错愕。他话锋一转:知道了心理学的有限性,反而能做点什么。
这位语出惊人的80后,北京大学心理咨询老师,李松蔚,北大临床心理学博士,53万粉丝的知乎大V,心理学话题最佳回答者。和《为何家会伤人》的武志红老师,是同门师兄弟,师从国内心理咨询领域泰斗钱铭怡教授。
他似乎与其他咨询师有点不同,视频节目《镜像》里与来访者面对面时,总是很少说话,提问也不多,甚至很长时间沉默。实在逼急了,说:“这是你的问题。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背后的潜台词是:这是你的事,与我无关。但我可以陪你一起面对,一起来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最近,特别真诚的李老师写了一本书《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故事,讲述如何运用课题分离,处理与朋友、家人、同事的关系,让自己过得更加轻松平和。许多观点与朋友圈热文截然不同,让人脑洞大开。
比如,在亲密关系里,他敢于质疑“凭什么每次让步的都是我?”;面对闺蜜的哭诉,“你的好心指点有时会适得其反”。
在家庭关系里,他告诉深陷自责的父母,“有时候,不靠谱的父母也很重要”;“有了孩子,我还是我自己”;善意的提醒我们,“育儿文章说得很对,但你最好不要看”。
光看这些标题,都让人热血沸腾:简直是救命的稻草、父母的知己啊,妥妥的安慰大师。
静下心来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凭什么别人(包括亲人和孩子)的事情,要我来负责?谁又来为我负责呢?要处理这些纠结不清的问题,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课题分离。
所谓课题分离,包含两个关键:一是划清界限,你的事情与我无关,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二是要做好属于自己界限之内的事情,比如,可以去安慰、理解、关心对方。
-2-
我曾和许多人一样,缺少边界意识,面对他人的问题,总从自身找原因:孩子生病了,是自己的错;项目搞砸了,是自己的错;朋友疏远了,是自己的错。生活中小心翼翼,谨慎行事,努力讨好所有的人,不惜委曲求全,将自己低到尘埃里。
从“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普遍共识之后,学习变成家长的集体焦虑,孩子成了听从指令的机器。课题没有分离,冲突时常上演。平时母慈子孝,辅导作业鸡飞狗跳。
有一位母亲,参加了“零吼叫100天”活动,主办方给她配一个手环,每次发火前,就用力扯一下,提醒自己。第二天,手环就扯断了。
对于父母与孩子之间课题分离,松蔚老师大胆做了一些尝试。他的女儿上幼儿园时活泼好动,对周围充满好奇,有时玩到晚上11点多还没睡。奶奶外婆担心晚睡长不高,要孩子爸管管,他却很“佛系”的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就让她玩会儿,累了,自然就会去睡了。
这给我带来了一点启示:比起从头管到脚,有时候放手不管,也许更值得一试。毕竟,孩子的事情,归孩子;孩子主动做什么,只能听从孩子本身,大人唯一能管好的,只有自己(真正做到好难)。
课题分离的最大好处,就是建立明确边界意识,各自为自己的事情负责,将自己从关系中解脱出来,不再为他人的问题而烦恼。
-3-
课题分离,除了分清边界和责任,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要做好属于你界限之内那部分。也就是说,对于某个具体问题,你可以去安慰,提建议,但不要替他做决定。
试想一下,闺蜜和男友吵架,吵着要分手。向你抱怨男友如何渣,成天打游戏,大姨妈来了,还要做饭给他吃,边哭边骂。该如何安慰她呢?
松蔚老师说,抱怨的时候,听起来好像是无力反抗,忍辱负重。然而,一旦我们真的提供了资源,让他们有机会改变了,他们很可能还会选择现在的生活,仅仅只是抱怨一下。
他提出的对策就是:保持适度的冷淡。
我们理解尊重对方的选择。倒苦水的人,不是来听你告诉他怎么做,而只是找个人说说,理解他的不容易。至于要不要改变,如何改变,交给他自己决定。
说回李松蔚老师。在北京,上小学是件挺不容易的事情。他原本将女儿送到北大附小,几乎是全北京最棒的公立小学。但在女儿幼升小这一年,放弃了当初想法。给孩子选择了一所私立学校。亲友纷纷表示不解,各种猜疑甚至指责扑面而来。
奶奶在微信上发来了质问三连:
你们大学教师子女有几个会读这所学校?
这所学校办了多少年?市重点还是区重点?
学生平均成绩如何?毕业以后都会去哪里?
他一个也回答不上来。
但偶尔也会听到支持的声音。
一个朋友说,松蔚虽然不懂小学教育,但相信这是他思考之后的决定,一定有他想要的东西,这就够了。
顶住外界的猜测质疑和母亲的连环追问,需要超乎常人的勇气。
这份勇气,不是梁静茹给的。这份勇气背后,是课题分离的影子。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第十五篇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要处理各种关系,关系决定了我们是否幸福。然而,现实生活中,最让人头疼的也是关系问题,甚至是家庭亲密关系,还有跟孩子的关系处理,或对孩子问题该抱着怎样的态度,总是让我们拿捏不准,在这方面《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倒是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
书里有些观点挺有颠覆性的,但也有些观点不是很认同,毕竟这本书成书时间在5年前,对于不认同的地方我会保留意见,但大部分观点还是让人非常有启发的,今天跟大家聊聊书中的其中几个观点, 1.关于孩子的一些“黑色”问题,比如爸爸妈妈会离婚吗?爸爸妈妈会不会死?我们该抱怎样的态度? 2.家庭冲突的根源也许是彼此的认定的规则不一样,当他们相互碰撞时候,我们该知道些什么? 3.离婚当中的学问。为了孩子,怎样做到好好离婚?
01 允许自己偶然有些黑色的想象,那些想象可以让我们对生活更有掌控感 之前我害怕变化,讨厌变化,对婚姻我也希望可以是终身保险,可能是因为内心里我是缺乏安全感的,所以我会经常问老公:“我们会离婚吗?”每次我都想让老公给一个明确回复,让我安心。可老公每次都会坦言“不知道。以后的事真不知道。” 他越是这样,我越是追问。因为我不敢想象如果离婚了,我该去那里、我该怎样生活、我要住在哪里、我怎样面对其他人异样的眼光,我连想想这样生活的勇气也没有,我拒绝这些黑色的想象。 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我也看了许多书,身边也有了离过婚的同事,他们过得也还不错,也没有要死要活。这个时候,我也认真想了想,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会怎样做,我该怎样继续让自己好好生活。当然,希望不要有那么一天。 现在我会好好经营婚姻、更加珍惜婚姻,因为他们都是我爱的人。但是如果哪天真走不下去,我也不担心,无论如何,日子反正要过下去,两个人走不下去的时候,也许分开走更好。 奇怪的是,老公也明显感到了我思想上的变化,现在我们的关系更好了。 如果脑子里有些想法让自己感觉到恐惧,我们不妨就着这些恐惧认真想想,最坏的情况会是怎样,那时候我们还有怎样的选择,只要知道生活还有更多可能性,我们的内心会安定一些。 就像有时候,孩子会对死亡感到恐惧,但我们却不让孩子说,不让聊,觉得晦气,孩子下意识地知道那些事情非常不好,但是人生就是有可能发生那样的事啊! 等我们遇到那种事情的时候,也许我们会认为那是天大的坏事,平时说都不让说的,想都不让想的,我们对它没有办法,也没有一点心理缓冲余地,这样是不是更容易崩溃, 就像书中说的: 我们的安全感来自于即使有坏事情发生,但我们知道还有其他可能性,还有其他路可走,世界不是世界末日。 孩子如果问了一些黑色的问题,不妨借机跟孩子多聊聊,展开说说,这样孩子心里的疙瘩解开了,反而会觉得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有些事,即使你不面对它,但不能表示它不存在,不会发生。
02 有时候家庭关系出现问题,也许是彼此的规则相冲突了 李松蔚在《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里面写了一件事,感觉这样的事会发生在许多家庭里。 李松蔚的爸爸认定早睡早起身体好,他也认为所有人都应该认同这个的规则,每次看到李松蔚半夜不睡熬夜的时候,就会数落,说这样不好。认为晚睡“看手机”、“打游戏”这些都不是正事,晚上的正事就是好好睡觉。 可李松蔚觉得白天上班,晚上好不容易自由了,早早睡觉浪费了时间,实在是不甘心。他认为晚上不管是玩手机还是玩游戏,这都是他的自由的体现。他可以自由安排他的生活,至于父母说的早睡早起可以锻炼身体,他则说他也可以晚上去健身房锻炼,也是一样的。 我家孩子现在上初三,平时在学校里高强度的学习,星期天回来也是晚上不想睡,觉得睡觉浪费,他要刷他的视频,追他的剧,开始我也会老说他,说好不容易星期了要珍惜时间好好休息,早点睡觉,可是孩子却说,他做这些事就是放松、就是休息。 想想也是。现在我放手了,对孩子的时间安排不再插手,但是如果孩子12点还没有睡,我也会提醒一下,孩子这时候也很知趣,很快就会去洗漱睡觉。 不同的生长环境可能会导致我们对一些事情的观念不同,与其让他人挑战观念认同自己,不让好好想想是否我们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 我们有时候家长觉得孩子不听话,觉得老公不可理喻,也许是因为我们彼此认定的规则不同。有些规则是我们一厢情愿的东西,比如,孩子必须认可自己的观点、必须听自己的话,否则就是熊孩子;孩子不能玩手机,刷游戏,那就是玩物丧志;老公必须把赚的钱都给自己,否则就是不爱自己;老公必须无条件对自己好,否则就不是好老公。 这些真的只是我们自己的规则,当我们跟伴侣、跟孩子观念发生冲突的时候,沟通的时候不妨先问问对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对方认为的规则,先统一了这个,才能解决问题。 不同的生长环境可能会导致我们对一些事情的观念不同,与其让他人认同自己,不如好好想想是否我们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 书中有句话讲得很好: 我们不需要抱着“唯一正确”的生活方式来应对生活本身。
03 离婚不是结束所有,它是另一段关系的开端。要照顾到孩子的情绪 因为不了解而结婚,因为太了解而离婚。一对夫妻一旦到了离婚的地步,很多都会搞得很不愉快。 一个同事离婚了,每天我们工作闲暇之余,聊到家长里短,说到离婚这件事,她都会讲到她那个不着调的前任,她嘴里的前任也确实不堪。有时候上班的时候她孩子也会来,孩子也会听到妈妈讲他的“不堪”的老爸,有时候同事讲到某家具体的事情,还会问旁边的女儿,你说是不是? 我不知道有对这样的父母孩子是怎样的感受。 书中对离婚有一个观点,离婚代表一个阶段的结束,但同时它又是一个阶段的开端。新阶段遇到的问题,并不一定比婚姻里的问题简单,尤其是有孩子的夫妻的离婚后的问题会更多。 但在孩子的世界,他们也许不理解。怎样跟孩子解释离婚这件事情,取决于当事人对离婚的态度,我们也照顾到孩子的情绪。当孩子问离婚的父母为什么离婚?或孩子对这件事感到恐惧的时候,我们可以参照书中所讲的告诉孩子: 第一,要让孩子知道,离婚不是因为谁是坏人。 第二,对离婚这件事,担心孩子小听不懂,可以换成孩子听懂的语言,比如可以说因为对方做了一些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所以分开了。 第三,对不适合的两个人来说,分开,意味着双方都可以有更好的可能。 推荐跟孩子这样说:“爸爸妈妈打算分开,这样我们都会更快乐。” “我们就要开始新生活了。” “我们都会找到更适合的人相处的。” 第四,家长会在对孩子的养育上继续保持合作,让孩子安心、放心。 想象很美好,但现实也许会很狗血,毕竟离婚的两人有时候会对彼此恨之入骨,恨不得让全天下都知道对方的“真面目”,所以难免恶言相向。但相信还是有许多家长为了孩子,希望好聚好散。
最后想说,在看《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的时候,书中的好多观点、理念,都让我联想到了情绪ABC理论,所有的事情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结果,都是我们对事情的认知、态度决定的,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事件,反而是我们的想法、我们看问题的视角。转变一下我们的视角,许多问题也许会有不同的新解法。 是不是心理咨询师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啊!引领我们用另一个视角看问题。对了,李松蔚就是一个心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