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黑暗的左手》通过讲述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成长,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世界的残酷。故事中的角色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出路。作品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善恶两面,引人深思。整个故事中充满了悬疑和扣人心弦的情节,令人回味无穷。
《黑暗的左手》读后感(一)
最近总是看学术的书籍,想着换换口味。了解到《黑暗的左手》是通过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读书节目,当时听到什么大概忘了,总之应该是科幻类,对现实社会进行讽刺和反思,然后涉及到性的一本书。最近对两性问题和社会问题产生一些迷茫,想通过阅读此书脱离苦海,寻找一些答案。
书评和笔记会在接下来几天发出。
《黑暗的左手》读后感(二)
其实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感觉很一般的,尽管在冬星,而且都是无性人,但是总感觉环境设定,还有政治的那些戏码就很像人类的事情,感觉披着科幻的外衣但是还在说地球上的那些事。但是文学水平确实很高,对于那些环境和人物关系的描写很具体细致,可能我对科幻本身的期待过高但是人家作者更多的是想要探讨人性。相比起主人公主线,我更喜欢短小的冬星传说和古老的故事。后半段逐渐比较打动我,还是不喜欢政治斗争的部分,他俩渐渐升起情愫很正常,毕竟逆境相处,处理的最好的是第一次希勒姆听到心语的时候听到的是阿瑞克的声音,最后也是。怎么搞的像爱情小说了,,,,
《黑暗的左手》读后感(三)
阅毕黑暗的左手心情复杂。
1.厄休拉(192910.21-2018.1.22)和阿西莫夫(1920.1.2-1992.4.6)是同时代人。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问世在1905年;一战是1914-1918;二战是1939-1945。
3.厄女士在书中只是作为一个背景点墨数笔没有深入详说的“爱库曼”,在某种程度上遥相呼应了阿西莫夫大人的“盖娅星系”,或者两者可以说也许是初版和升级版的关系?
4.伊斯特拉凡简直就是被吉斯卡好友“点化”了的丹尼尔。
5.最棒的是金瑞·艾和机·好友具有同样的技能。
真是令人激动和深思啊…
最不同之处在于,厄休拉惊人的浪漫。简直爱上了这位女作家,可惜仙人已逝,有一种错过的怅惘。
《黑暗的左手》读后感(四)
寒假读的,才想起从微博搬运来 久仰厄休拉的大名,终于尝试了一次。设定很好玩,关键是时间早。看完挺向往这样的社会的:人不受性别所限,没有永远的男人或女人(也许因此没有战争),所有我们的社会中性别差异带来的问题都不存在,一个人可以是几个孩子的母亲同时是几个孩子的父亲。 故事本身比较平淡,中间穿插了一些神话。但是平淡中带着很多思考和感动:关于性别,关于生命,关于国家 透剧警告⚠️ 伊斯特拉凡还是死了,在被他(ta)的国家(国王?)流放后,在带着艾穿越冰原后,在被误解又被原谅后。同他的大爱——对国家、对人民、对格森星、对人类的爱一起走了。他是否是自杀呢?他说他已没有归途。我只知道他看不到自己追寻的事业完成——冬星与爱库曼结盟成功的那一天,也看不到国王解除他的流放、名正言顺地返回故土的那一天。可能好人就是没好报
《黑暗的左手》读后感(五)
勒古恩的这个宇宙里,所有的文明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所以他们的形态相接近,但因为所处环境的不同,有着各自的发展。显然,在这个宇宙里,地球也不过就是另一个殖民地而已。
奇特的是即便在地球上东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不同,到了书里面,居然出了身体形态不一致,文化呈现的方式都差不多——也就是欧洲那一套领主和议会、骑士和宝剑。对于不熟悉这些东西的人看来,难道不会想:“怎么全世界都是你们那样的?”
显然文明虽然突破了时空的交流,能够做到及时通讯,对于殖民地的政治影响微乎及微,这也是这本书的主题之一。
既要尊重当地的文明,又要将它融入到联盟之中,这种事情,实在是花几个世纪也难以做到。文明总是不断的同化,因为“延续”是本能,美好的生活总是生命追求的目的。
这本书有点意思,有点现实,又有点科幻。
《黑暗的左手》读后感(六)
光明是黑暗的左手。厄休拉笔下的冬星于我而言是一个有着
爱尔兰风笛鸣奏的地方,虽然情节和人设上存在差异,但这
是一个和勇敢的心类似的故事。金利与西勒姆的逃亡之旅,
是另一种坚毅的浪漫,带着希望与磨难的漫漫长路,远比故
事的开端和结局更吸引人。越过无尽时空产生的巨大差异,
带着试探与隔膜的惺惺相惜。厄休拉是一个温柔的人,尽管
阿瑞克和西勒姆的故事仍是悲剧,但这一次他们爱的延续有
了自己的名字,也会有新的故事。
《黑暗的左手》读后感(七)
我喜欢这个故事。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读者,穿越冰原那一段叙事缓缓展开,沉稳有力,给了我一种难以言说的、科幻式的敬畏感。这关乎,面对难以逾越的障碍、壮美而可怕的自然时,人类的渺小与孤独及其尊严,面对死亡考验时对生命乃至文明的追问。阅读此书让我有了一种厚重感。这大概就是“增进智能生命领域的复杂性和强度”的体现! 是的,我知道了它确实是经典(✓竟然进了《西方正典》)不仅世界架构(星球的位置景观设定、不同国家的运转机制、性别观等)很惊艳,我还很意外地从书中读到了道教,读到了哲学,甚至是人类学和神话。从新批评来看,叙事技法也很值得研究,读一遍是很难读懂的。还有很多小人物也刻画得很好,出场次数少却印象深刻,啧啧啧~ 另,通过阅读,对homosexuality多了理解,剥除性别操演的外壳也进而更了解了爱情本身。真好,没有人能够假装高潮,也无法掩饰喜欢和欲望。一点不满意:怀孕的怎么大多数都是要职人物的克慕恋人?政治上的操纵、对话方式也有点偏男权社会的形式,还是有一丢丢局限。
《黑暗的左手》读后感(八)
一个以第一人称讲述为主体的故事,但要沉浸其中,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以政治和阴谋开场,放大的是特使在面对这个陌生星球时的无助、挫败、和巨大的隔离感。但这仿佛正是作者的阴谋,让读者和特使一同、磕磕绊绊、无比挫败地了解这个巨大的、全新的世界。 作者对世界的营造是细密而精巧的,故事的展开却是缓慢的。前半段的阅读期间,各种创造出的词汇、概念接踵而至,从政治到习俗,性别到宗教,纷繁复杂,却都又彼此暗中连接。流畅地阅读几乎不可能,每当遇到新的线索,你必须暂停下来,和特使一同思考。同样在思考时,也要和特使一同对自身,进行审视。 紧接着,正在你一知半解,开始对背后的隐喻和讽刺有所觉知时,矛盾便开始剧烈爆发,复杂的世界开始坍缩成两个奇点,成为有关于两个人的故事。 终于,你可以叹出一口长气,然后感到熟悉,这的确是一本勒古恩,这是勒古恩的浪漫。 世界不再是冰冷世界,还是有关于人的世界,是即便只有“我”和“你”,也能存在的完整的世界。 是由个体的人来改变,来决定,由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来形成的世界。
《黑暗的左手》读后感(九)
我有点厌男,但常常会产生做人不能带偏见的自责感。读了这本书后,我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对男性抱有偏见,就像艾对伊斯特拉凡、对双性人、对女性的偏见,这种偏见让我挺生气的,我会想告诉艾:无论性别是什么,总是会有你不喜欢的人。但我自己也厌男,这种偏见又是很固执的,很难化解。现在我觉得这大概就是性别带来的特质吧,其中某些特质是挺令人讨厌的。不过我认为不是没有办法改变,改变的前提是发现差异,对此反思吧~ 有差异就会有不平等、有偏见,性别差异是与生俱来的,不得不承认它带来的先天的不同和由此造成的社会分工的明显不同,这是从前,可是,处在现代文明社会的我们,应该懂得这样的性别差异并不意味着一方应该凌驾于另一方,何况,科技使得这种先天差异也在逐渐的缩小,人们的观念也应当随之改变。 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无性别的社会会是怎么样的,那样真的很有意思。 好喜欢这本书。好喜欢伊斯特拉凡!!!也喜欢艾啦~ “差异本身就是一座桥梁,唯一的一座跨越我们之间鸿沟的桥梁。”
唉。。。伊斯特拉凡。。。
《黑暗的左手》读后感(十)
和科幻没半毛钱关系,充其量是加了未来元素的中古奇幻。然而这不是我打低分的原因。初识勒古恩,还是因为吉卜力的《地海战记》,其后就是《路边野餐》的序言,那时我就惊奇,还从没看到过一个科幻作家如此嗜谈政治。她的长篇,主题从离不开政治,很多内容充斥着现在看来毫不隐晦的意识形态和曾经一时富有感染力的国际主义(星际主义?);她的短篇,即使是对想象中未来世界的人性的试探,也离不开基于某一社会生态的观察立场。这让我印象中的勒古恩既刺激又乏味,终究不是莱姆、克拉克、PKD或吉布森那样的逃离姿态(这是我理想中科幻作家应有的姿态)。只要一旦与时代紧系,无论作者扮演的是背书人还是吹哨者或两者兼有,就会让人怀疑其作品价值的时效性。《左手》里卡亥德和欧格瑞恩两国明白无误地影射当时的某两国,“萨尔伏”也可直接和某国的特务机构划等,而那些颇费心思的架空世界设定,诸如语言、生理、文化,只是奇幻卖场里的通货,除了一点假想人伦的玄学(双性人)之外,毫无惊喜。虽说科幻终究是人刻画人,但从未有人刻画得如此娴熟又让人生厌。
《黑暗的左手》读后感(十一)
一直很少看科幻小说,《黑暗的左手》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本哲学书。在距离地球几十亿光年的冬星,生活一群无性别的双性人,他们只有在克慕期才会转化成一种性别,这本书有着对两性、群落以及生活方式的思考。作者以冬星为第一视角叙述了爱库曼联盟与冬星合作的事情。给我几点触动,一是隐居者。冬星上的隐居者有预言的能力,他能给非常具体的问题以清晰的答案,而预言者一生都在学习不去寻求答案,“未被预先说破、未经证实的一切,才是生命的根基所在。无知是思想的基础,无证是行动的基础。”二是性别观念。书中多次提到冬星上的人没有性别,也可以说是我们眼里的双性人,他可以非常柔和,又非常阳刚。作者在描述他们的时候非常注意措辞,也从很多细节上来反映他们的状况。从冬星人的视角看,我们地球人是嗓子粗哑,脾气容易暴躁的群体,而冬星人非常的坚定、柔和。特别是伊斯特拉凡,在不同的外表下,有着崇高、坚毅的性格。三是部落连接。在欧格瑞恩,是以共生区的名义生活的,人民各司其职,算是一个松散的联盟。阅读这本书,觉得他的故事脉络很简单,但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很有深意,这种另起炉灶,突破现有社会结构的写作框架需要很强的实力。
《黑暗的左手》读后感(十二)
这本书我看了好久好久,并非晦涩难懂,也非可读性低,而是总感觉有些言之无物。。。这种感觉直到翻完最后一页都一直伴随着。。。它到底要讲个什么呢?它的主旨是什么?它展开了一个广阔深邃的世界,却似乎只为在上面轻啄几笔。
作为科幻小说,把背景打造得这样深厚,理应用它来培植一部史诗级别的N步曲;宏大的设定和神喻一样的故事,不应该服务于埋满了伏笔充满了冲突的情节吗?作者却弄了个轻飘飘的故事,可有可无似的。
然而这本书却又确实被奉为科幻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也被誉为“科幻小说女王”。为什么?
一直在等着某一章节开始醍醐灌顶,无奈真的不懂,只好又寻来道长的介绍,刚听一句便明了:
作者的理念:小说的本质,是叙述;叙述的最佳方式,是说谎。她在做的,是一场思想实验,她的目的,并非创建世界去讲故事,而是创建世界,创建一个完全真实的世界。虽然这么说来很矛盾,但只要一细想这本书给人的感觉,便知如此。
她已经给了我一个脚踏实地的幻象,我却只知期待天马行空的假象。
看来我看科幻的段位还是太低了。
《黑暗的左手》读后感(十三)
本来以为是一个关于阴谋的悬念故事,一个来自星球联盟的使者,本着贸易互信的信念,只身一人来到外星球试图说服这个落后冬星的某个封建制国王加入联盟,因为愚昧等各种原因,无法顺利推进工作,被迫逃亡到看似自由友好的邻国,却因为站错了队,被类似克格勃的组织扔进了残酷的劳动农场,最后被封建国的前首相冒着生命危险救出监狱农场,此处故事突然开始冰原大穿越,穿插大量可读性较低的荒野求生类的细节描写,最后又返回封建国,用召唤飞船登录星球的方式白争取了封建国王的信任(为啥不一开始就这么做呢),这个故事跟科幻有关的元素,大概就是冬星跟地球不一样很冷,所以地貌生活习惯大不相同,而且因为某批殖民者生物实验,全员日常中性人,一个月只有特定几天发情,或男或女,反正都能生孩子,但故事极力刻画的主要是封建国的前首相伊斯特拉凡这个思想超前的冬星人,他的主义超出了简单的爱国和爱人,用生命献祭给了全人类跨星球大联盟事业,并且有勇有谋,最后又似乎爱上了使者?所以整个故事还是软科幻的,荒野求生的片段大段大段跳过,很不适合电子书阅读,看书评才知道作者是女性,她在书中的视角在当时被认为是反男权社会的,因为冬星主要是中性人?而人人皆可男可女?1960年代的女性的生存难度可见一斑
《黑暗的左手》读后感(十四)
除了磕cp的快乐(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感情写得含蓄而暧昧,很上头),本书另一个有意思的设定是这个民族(格森人)的状态。
简单来说格森人的社会形态和民族面貌基于两大设定:
一是性别,双性人,有固定的发情期,其余时间是性冷淡。
二是格森人的生存环境(也就是冬星)。这个星球冰雪覆盖,相当寒冷。严酷的生存条件使这个社会的发展相当缓慢(3000年仍不及地球工业革命)
这两大设定使得格森人的社会呈现出平等、包容的特点,格森人的性格也在恶劣环境的驱使下变得更隐忍,有种随遇而安的感觉。文中写到(宏观上)他们之间从未发生过战争,(个体上)他们被迫抓走,即便痛苦也不曾想反抗。
从这样的环境下催生而出的集体的信仰、禁忌都十分独特,它甚至呈现了一种对“人”纯粹状态的设想。看之时有种世外桃源般的感觉。
总而言之,如果细品的话,这本书对于格森人这个种族的描绘可谓是赋予了灵魂。
《黑暗的左手》读后感(十五)
前半本是政治斗争,后半本是穿越冰原,发布于1969年的科幻小说,也就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那一年,人类的一小步,世界的一大步。这本书也获得了星云奖和雨果奖,这也是我看这本书的初始意图,三体获得雨果奖时声势轰动,想看看其他获奖书籍是否也能如三体一般带来震撼。
第一视角是有着性别意识的特使艾先生,他的使命是说服冬星上的政体加入联盟,实现信息流通及贸易。冬星上的居民是没有性别的,只有一段时间会发情,用冬星的话来说进入索慕期,克慕恋人是CP,两个人的性别会按照激素分泌随机变成雌性和雄性 (小丑鱼既视感)。这样的社会结构下,每个人都有可能是父亲,都有可能是母亲,冬星呈现了一个没有性别意识的社会是什么样的。
理解不易,设定比较宽广,文字透露出克制和严谨,想想这可是五十多年前的科幻,回看尚觉得文字耐嚼,还是很值得一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