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一生之旅读后感100字

一生之旅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5 20:10:37
一生之旅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5-15 20:10:37   小编:

《一生之旅》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的一生,展现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幻。小说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作者运用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让读者在共鸣中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珍贵。

《一生之旅》读后感(篇一)

我从第一个画面就开始感动。母体里的婴儿,脆弱的躯体,无限的可能,他现在还目不视物,或许只能感受到汩汩的羊水。突然有要守护的冲动,这或许是和我刚做了父亲有关。

温室里的婴儿透过圆形的观察孔看到了自己的父母。父亲搂着正在打吊瓶的母亲,这个孕育了你,生育了你,而后还要养育你的孱弱女人,是你的超人。

和母亲在浴缸玩耍的时候透过窗户看见坐在门廊仰望星空的父亲,这是父亲在本书中出现最多的场所,或也暗合这你未来的选择。你看你有身边的陪伴,还有未来的指引。懵懂之时不懂的幸福,或许才是一生的巅峰。

然后就是儿时记忆,草地里的昆虫,划破长空的飞机,这些现在看来在平常不过的景物,将会在生命倒数的时候重新走入你的视野。那时或许感受会不尽相同吧。

父亲第二次出现在门廊时不再是坐着饮茶仰望星空,而是倚阑吸烟,目视远方了。在中学毕业留下了那张父母合影后,你离开了家开始求学之路。你会遇见友情,遇见爱情,遇见理想。但当双联的视角被打破,你知道你失去了一些东西。

悲伤或许会很快被抚平,因为你正在攀登。你更接近理想,更贴近生活。第二次打破双联视角,你成为了大众英雄,当然或许你更在乎成为她的,以及那个在你衣锦还乡是远远在阁楼窗户挥手的人。

新的生命开始孕育,你也成为了夫妻,你的孩子有着一头红色的头发,像你,也像你的父亲。

然后灾难一个接着一个,国家的,人民的,行业的,以及你的。工作离开了,妻子离开了,生活也离开了。探视日你去接孩子,妻子和她的丈夫在他们的家里向站在门外的你挥手致意。是的,时间能抚平的不仅仅是伤痕,还有其他的一切。

你再次回到家乡,父亲第三次出现在门廊遥望远方。屋里是孤单的你,屋外是孤单的他。不对,至少还有卧在脚边的小黑。

你带着父亲去看星空,一如你年少时他带你一样。你每天带着小黑散步,一如以前他还在的时候一样。父亲的离开没有打破双联视角,或许源于你的成熟。但却让人觉得比母亲离去时更为悲哀,或许源于你已成熟。

你每天在家里喝茶看天,遛狗远足,翻拾记忆。直到小黑也无力地垂下了头。

儿子发来讯息,他也已经成家立业,是个大人了。而你却开始越来越小,开始重拾而是的野趣。

打开信箱看见一个婴儿的照片,这个孩子是个黑头发。是的,或许会让你想起你的母亲。

最后一次打破双联视角,还是那栋房子,还是那抹晚霞,不同的或许只是有一只蝴蝶停在树梢,吸吮着露水。它像极了你墙上那个叫朱迪恩的美丽标本。

《一生之旅》读后感(篇二)

文/舒念

一个人的一生会有多长?汤姆·奥戈玛用184页完成了《一生之旅》,听上去单薄,但读完之后却感觉到了人生的分量。

《一生之旅》的故事如同它的名字,全篇就是关于一个男人从生到死的经历,最初他在胚胎中,所看到的还是蒙昧,等到他开始睁眼看世界,我们逐渐发现每个对页都有相关的纹路,原来你在观察他的时候,他也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于是这本书就形成了巧妙的双重视角,读者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之间随时切换,构成了奇妙的阅读体验。

在这个男人的孩童时期,他在家里玩耍时,看到窗外的父亲;在草地上玩耍时,看到草叶上的虫子;拿起望远镜时,看到远方的风景……一个童年的梦想就这样埋下种子。我们读这本书的时候就会恍然大悟,每个人都在这种潜移默化下改变着自己的人生态度。

而后他开始离家、学习、工作,他默默地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他踏上了浩瀚宇宙,也找到了自己的爱人,有了孩子和家庭。他的身材变得魁梧,头发浓密,即使没有表情,身姿也显得意气风发,人生仿佛走上了巅峰,但巅峰之后,人生再度露出现实的一面。

工作会遇到挫折,爱人会失去理解,他带着孩子看过自己童年向往的场景之后,回到家乡。人生突然就进入了后半程的节奏,我们作为读者尚不能调节自己的心态,作为故事的主角,这个男人更是显出了微妙的颓废之态,依旧没有面容,但身姿不再挺拔,头发也开始变秃,疲劳感开始出现在人生中。

然而童年会成为每个人的救赎,就像我们遭遇挫折的时候,会想要回到童年的居所,这仿佛成为了安全的代名词,我们会重新找回最初的自己,想想最初对这个世界的渴望,想想我们一路而来的所学所获,想想曾经陪伴自己的一切,生命因此而丰满,那些脑海中一闪而过的画面,都成为了独一无二的答案。

读完这本书,不会再觉得它太过单薄,作者以极简的颜色,有限的视角,就展示了人生的完整,这种节奏的把控力令人惊叹。不论你是否有着类似的经历或是梦想,你都会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对人生的感触,无非是成功与失败,喜怒或哀乐,这些情绪的背后不分原因,是我们对人生最直观的感受。

书评说得太多,不如去看看这本书的画面,一本没有对白的作品,却将所有可能说出口的话都涵盖其中,这就是创作的魅力。即使没有文字的提示,你已经能够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去填满这个故事的细节,汤姆·奥戈玛让读者也成为创作者的一部分,一起联手打造了这本独特的《一生之旅》。

《一生之旅》读后感(篇三)

在杨德昌的电影《一一》里,小男孩洋洋喜欢摄影,当他拿起照相机,去拍人们的后脑勺,还有那句“你自己看不到,我给你看啊”这样借电影之名道出人生的哲理,我们自己总是只看一半,要么总是回忆,要么一路前奔。2018年法国独立插画师汤姆·奥戈玛用三年时间精心打造的漫画作品《一生之旅》就是通过一个小男孩拿起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来观察世界,进而展现主人公丰富多彩的一生的故事。

《一生之旅》一书获得多个国际大奖,被称为“本世纪必读的100漫画作品TOP9”。这本书的创作风格形式与内容都别具一格,如书中所附折页法国童书评论家苏菲·范德林登所撰写书评中写道:“无论是从叙事方式,还是从引发读者强烈共鸣的角度来说,这都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

书的封面设计很特别,一个镂空望远镜的双镜头,透过镜头能看到什么呢?书中给了答案。全书184页,翻开每一页会发现作者采用的是双联画的形式。何为双联画?是把相似的元素通过不同的色调重复排列在画面上,或者是左右两联通过不同的元素、色调的画面表现出来,组合起来来叙述一个故事情节。左页是主人公的生活场景,右页是主人公视角所看见的景象,两页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作者在文字表达上也是吝于笔墨,全书只在左页上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有些地点是重复出现,连书中的主人公等都没有交待。这样简略性的文字和红黄蓝三色构成的图画,作者尝试用少的颜色,通过叠加的方式,赋予图画一些层次感。在极简主义美学影响下,各种抽象不同形状的色块,还有每一页画面外的大幅留白,达到东方古典字画与现代电脑绘图的未来感相结合的韵味。苏东坡评价王维的诗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生之旅》就是“人在画中,画中有人生”的无限遐想。

书中的故事涵盖的时间从1960年到2026年,而作者出生在1985年,所以这本书可以说是致敬过去与未来,少年的兴趣爱好,人生的成长与生离死别,很多全球性大事件都涵盖其中。第一页1955年12月还在母亲体内的孩子,第二页就是1956年3月趴在医院保温箱的婴儿,从保温箱圆洞眺望的圆形画面是病床上依偎拥抱在一起的新手爸妈。从婴儿床、幼儿园到孩子拿起放大镜观察草叶间的昆虫,读者会看到一个幸福的家庭和小朋友逐渐健康长大的模样。而自己的小家庭也会遇到母亲生病等让人难过的事情。

生命中的每一个重要的节点,作者都用一个简洁的典型事物来表达,比如全书关于航天的一条线索,从父亲带孩子观察天空的飞机,夜空的星星,孩子也会在1969年7月观看电视的时候看到美国的登月计划,孩子卧室里挂着电影《星际迷航》的海报,都预示着主人公的职业生涯,他一步步成为航天员,经历了航空事业的荣耀,也遭遇到了事业的低谷。1986年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物和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这些大事件融入到个人的人生经历中,以一个小人物的视角来看待历史问题,这样的架构会让人想起电影《阿甘正传》,用阿甘的奔跑人生来见证历史变迁。

主人公作者没有赋予表情样貌,但他仿佛就是我们的父辈,经历了历史,也如同我们自己,为理想而努力,邂逅美好的爱情,也会遭遇情感的破碎,与家人的离世。在有限的图画中,作者把过去与现在勾连在一起,让父母的合照、墙上的海报、放大镜下的昆虫反复出现,在来回穿插中,人物侧面与主题意味更加突出和丰富。如苏菲·范德林登评论:

所以一部好的漫画作品,可以让人忽略他娴熟多样的技巧,色彩的运用和故事的设计。大音希声,无字胜千言,读者阅读观看中就能自动融入到画面中,感受人类最普遍的情感。尤其是作品中的最后几页,当时间来到了2026年,那个承载梦想的故乡,瓢虫在攀爬,屋顶上的麻雀在鸣啾,蝴蝶停留在草茎上,那个主人公童年使用的放大镜已然碎裂,手柄上的“罗德尼”名字依稀可见,天空中,一架飞机驶过,留下长长的痕迹。《人生之旅》是一部生命诗篇,书中的故事也如同《阿甘正传》结尾的羽毛一样飞入每个读者的内心,催泪又感伤,这是人生的真正意义,也是历史叙述的基本态度。而读者都能从书中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的“另一半”。

《一生之旅》读后感(篇四)

蓝是凝望、是沉溺,是想象中的世界尽头,深邃而杳渺,带着神秘忧郁的气质,在眼前铺开人生的辽阔。 黄是一种暖,包裹着我们,在漫长的孤独中汲取一丝温度,是希望的余光填满理想。 红是热烈,是张扬,是生命的舞蹈;白是沉默,是包容,是欲语还休,藏着漫漫人生的起承转合。 在一幅以蓝、黄、红以及背景的白四种颜色铺就的人生画卷里,你目睹了一个人平凡又跌宕的一生,掩卷之时,是否也仿佛看见了自己?

一生之旅,平凡而跌宕

很多文学作品避免谈到“一生”这个词汇,它太大、太庞杂,但是在图像小说《一生之旅》中,罗德尼的一生以双联画的形式被缓缓展开,作者似乎不着一墨便已然描绘了他的人生轨迹。没有喧宾夺主的文字,只有简单的时间地点等要素,配合着富有叙事性的图画,将一生的喜怒哀乐娓娓道来。

1956年3月,罗德尼来到了这个世界。1957年,尚在婴儿床上的他就已将目光投向房间里的“宇宙”风铃上,这一处伏笔令他将来的人生似乎也有迹可循,年少时罗德尼便对太空怀有憧憬。雨天穿越云层的飞机,天文望远镜里的月球,电视机里播放的阿波罗11号登月,那是罗德尼看似无忧无虑的一段时光。

但回想起医疗中心诊室外踮起脚尖透过玻璃向内张望的身影,也许这则故事并没有我们以为的“少年不识愁滋味”。

1971年1月,罗德尼的母亲入院。1975年7月的一张父亲和母亲的合影里,即使是没有五官的面孔,也不难想象出母亲的虚弱。次年罗德尼离家求学,1978年图书馆里的一眼,也许是不为人知的第一次怦然心动。

1981年5月,罗德尼的母亲离世,教堂里的肃穆和窗外的生机盎然,让悲痛浓厚却也委婉。之后的生活仍然按部就班,他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航天理想。

罗德尼的爱情发生在80年代,经过了相遇、相恋、结婚生子。牵手时可想而知的甜蜜散去后,妻子双手支撑在灶台上,背影中的筋疲力尽被我们一览无遗。人的一生不是在写好的剧本里演绎最精彩的戏份,而是在未知的迷雾中走走停停,也曾跌跌撞撞。

2003年突如其来的航天事故改变了罗德尼。以旁观者的身份,读者们看到他的胡子越来越密、他开始有了小肚腩,身姿不再挺拔,整个人透露出疲惫感,在2006年6月的一天,妻子带着孩子离开了他。

2011年1月,罗德尼回到家乡,和父亲一起生活,抬头看天的时候,仍然能看到飞机穿过云层。2015年4月,父亲也离开了,独居的生活也丰富也乏味,等待信件、和孩子视频,也在自然中获取内心的宁静,像儿时一样趴在草丛中透过放大镜观察一只小虫。

2026年4月,罗德尼离世,放大镜掉落在地,碎裂了,像时间从此失去了它的记号,一生之旅走到尽头。

我们无法在一本书中寻找一个人一生的伏线,亦拼不出各自人生的轮廓,但在阅读罗德尼的一生时,心中泛起的那些明灭起伏的思绪,扬起我们对从前人生的回顾和对往后人生的畅想。

一生凝视,浪漫而严肃

《一生之旅》一经出版便荣获多项国际大奖,如2019年博洛尼亚书展虚构类特别奖、2019年纽约书展视觉类最佳图书、法国克莱蒙费朗漫画书店金奖等。这是一本用图画讲述故事的作品,有限的文字恰如主人公人生的坐标轴,方便我们了解故事所发生的时间与空间,令画面充满场景感。

文字的“退场”让“讲述”更加轻描淡写,却也隐隐流露人们面对人生无常的无力感。平静而克制的表达力图呈现生命的客观性,人在其中经历、参与,面对多变的世事却无能为力,但特殊视角的使用,则令《一生之旅》既严肃又浪漫。

现实中,人们无法走进他人的内心一探究竟,但是《一生之旅》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帮助我们走近他、倾听他、感受他,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为以图画展开的第一人称叙事,画面中所呈现的罗德尼的视角相当于一部电影中的主观镜头。在大量主观镜头的铺陈中,我们更容易对《一生之旅》产生很强的代入感,纵使旁观的我们只是一个看客身份,但却仿佛身临其境,这便归功于主观镜头所带来的强大的冲击力与感染力。

但同样的,第一人称是一种限制视角,主观镜头的局限也暗合了人生的局限,在有限的一生里,我们挣脱不了生与死的宿命与情感的羁绊。《一生之旅》并没有规避生命的开启与终止,悲与喜的交织正如冷色调与暖色调的互相配合,彼此纠缠,彼此呼应。

《一生之旅》创作上的特色离不开作者汤姆·奥戈玛的个人风格。汤姆·奥戈玛是法国插画家、动画师,拥有动画电影理论和制作方面的学习经历,在成为自由插画师之前也从事过动画工作,大概正是这样的学习与工作经历,使得《一生之旅》所展现出强烈的镜头感以及色彩的冲击力。在这本图像小说中,即使是最简单的蓝、黄、红三种颜色,也在经过彼此叠加与彼此调和之后,形成一幅幅具有强烈表现力的场景画面,无论辽阔或精致,均在故事中错落有致地呈现,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一种浪漫与诗意,但纵观全书,仍然不乏场景的现实感。

《一生之旅》描摹人生,大开大合却也精雕细琢,艺术与文学之美皆蕴藏其中,将人生的得与失,笑与泪缓缓摊开,没有美化,亦无遮掩。翻开这本书的我们虽说是故事的旁观者,却也在一开始便跟随着主人公的视线参与其中,平凡如我们,也许一生如一梦,并无法如儿时所幻想的那样荡气回肠,但谁又能说,平凡的我们就无法拥有余味悠长的一生呢?也许每个人都能够在《一生之旅》中捕捉到属于自己的生命体验,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值得凝视的故事。

一生一卷,宏大且具体

《一生之旅》是罗德尼一生的全景展示,但在留白之中,也处处隐藏着人生命题下,人们猜不透的谜底。遥远的太空是罗德尼的梦,它足够遥远,对多数人而言是终其一生无法抵达的地方,正像平凡的我们所深埋心中的理想的象征,罗德尼所拥有的一生,他的幸与不幸,和正奔波于人生旅途的我们并无区别,故事之中处处包裹着对此刻现实人生的呼应。

在这幅呈现罗德尼一生的漫长画卷里,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对比。比如人的渺小与太空的浩瀚、科技的快速发展与人对自然的留恋、人的理想与现实生活,而隐藏在文本之中一些相对的概念,也有着清晰的呈现,如宏观与微观、轻盈与厚重,以及生命话题与一个人具体的一生。

一生之旅讲述的是罗德尼人生的全貌。宏观上展现其人生的脉络,但每一幅画面落脚之处却均在个体的主观镜头之中,其中不乏大量“特写”去展示主人公所看到的微小事物。教堂窗外的树枝上,一只落单的鸟;不知名的河面上,停留在主人公鱼竿上的蜻蜓;放大镜中在叶子上爬行的小虫,罗德尼的生活如此真实而细致,拉近了我们和故事的距离。

宏观之下的微观呈现,让故事既有人生的完整性,也更加有血有肉而非人物一生的概览。人的漫长一生绝不是打马而过的风景,那些恰到好处的生活细节令故事具有真实而动人的力量。即使画面隐藏了人物的语言,但一举一动之中皆有情感缓缓流淌。不仅如此,《一生之旅》既是轻盈的,又是厚重的,作者以一种轻盈的表达方式去表现主题的深刻厚重,艺术上的创新和表达的返璞归真共同营造出这本图像小说清新独特又真诚质朴的气质。

于是在有限的篇幅里,我们在罗德尼具体的一生中,很难不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故事之外的我们并不是《一生之旅》的局外人,我们亦身在其中。生命何其漫长,又何其短暂,那些也绚烂也苍白的梦与往事,那些在有限的生命中深藏于心中的理想与爱憎、悲伤和幸福,都被这本描摹人生之旅的图像小说所唤醒了。

那些也曾束之高阁如今已摇摇欲坠的理想,那些痛失亲人时巨大的沉默悲伤,那些发生在平淡岁月中的微小幸福,那些构成了我们这半生的喜悦哀伤,在一本静默无言的图像小说中,一点点被展开、被放大。而你,是否已重获再度拥抱这一生的勇气和力量呢?

(10.13)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