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隔一江水》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两个相爱却因家族纷争被迫分离的情侣。男主角为了保护女主角,选择了离开,并在江水之间守护着她。小说通过这段深情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坚韧与美好。
《永隔一江水》读后感(篇一)
深夜看完这本书,竟然有一种强烈的不舍感。许多往事涌上心头,许多人的脸从模糊逐渐清晰。
邓老师写的不是我儿时的生活,却又跟我儿时的生活非常像。我仿佛穿越了时光,回到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文字的力量如此伟大,它可以让时光倒流,可以让异域的人们在同一片天地里邂逅,我在读的过程中重温了往事,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过去。
我想,每一种细微和渺小都值得被记录,因为那是我们的来时路。
《永隔一江水》读后感(篇二)
邓安庆最新短篇小说集———永隔一江水,我个人感觉还可以,估计是里面有些小时候的事情自己也经历过,看起来算一种回味,毕竟那个时候的我们可没有这么复杂,人也很纯粹,邻居之间都是客气得不得了,熟悉得很,像自己家里一样,可不是现在的高楼大厦,有时候连对面的人都不知道。不喜欢的人说的是感觉像小学生作文一样没啥东西,这就没有办法了,有本事你去写一本出版的在来吐槽吧,说容易,做难,写估计更难!
《永隔一江水》读后感(篇三)
这几篇小说都很细。细,但无法说让人叫绝。恰恰很粗糙,似乎没有打磨,修饰出形状。
真的农村是这样的么?可能,但不是我家的那种。这样的文字,用来写实际的生活,很好。用来写小说,似乎是刻意地不刻意,反而显得矫情。邓安庆说他这是学侯孝贤。我想是对的,他还在学,还没能消化,没能青出于蓝,没能自成风格。但已经足够好,好到我觉得从同样是写文字的人的角度,我无法企及。但从批判者的角度,邓安庆的文字,远没有到细致而不令人生厌,远没有干净到可以同时写善与恶。他还没有成熟作家的那种调调。他还在成长。
任何言不由衷的吹捧和客套,都不是好事情。
《永隔一江水》读后感(篇四)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骂,但是我看完以后还是很有共鸣的。
让我想到了我小时候长大的乡村,想到夏天躺在稻场的凉席上,家里的小孩一起数星星,都很自信的说月亮是跟着我走的。一起在中秋节或是端午节的时候,搬出板凳桌子,摆上月饼,假装古代的文人一起赏月,一起背诗。还有小时候从镇上学校放假回家,觉得漫长的回家的路,现在却觉得怎么那么短了。还有小时候夏天热闹的池塘,各位奶奶婶婶一边洗衣服一边聊天,我们小孩子就竖起耳朵听八卦。还有小时候的玩伴,虽然现在见到也只是客气的打个招呼,客气的寒暄一下。突然让我觉得历历在目,那我觉得它就是表达了他想表达的。
从此故乡只有冬天,再无春夏秋。只是长大了呀,每个人都会长大的~
《永隔一江水》读后感(篇五)
同乡同龄,说实话,我羡慕邓安庆作家的生活。 有人说他过的苦,近40岁了,仍未婚。在农村,还有一双老父老母要赡养。在苏州买房却在上海上班,天天两地跑。 苦吗?他不觉得。我更不觉得,我甚至认为他很幸福。 虽然三本院校毕业,但是凭借努力,一直从事自己喜欢的文字工作-做编辑/写小说。想上班就上班,想做自由职业随时可以做。小说,也出版了好几本。阅读上,基本上天天有空就读。 见识上,在好几个国家旅游过,不是跟团式的浮光掠影,而是浸入式。 在亲密关系上,虽然没有爱人,但是跟父母关系很融洽,尤其跟妈妈。北漂十几年,也收获了很多好朋友。 他这种生活,简直是神仙日子。同龄人,不管男女,尤其是已婚已育的,有几个做到了? 回到这本小说,用方言写的,不粗俗,观赏性不错,有一定美感。邓虽然主张小说不应该追求过于故事性(大意),但是我觉得这篇小说集这方面很不错。
《永隔一江水》读后感(篇六)
昭昭就好像童年时的我啊。只不过,更加活泼。和昭昭一样,寄宿制学校,军事化管理使的我与童年熟悉的伙伴和环境逐渐切割开来。小学三年级开始,两周的寄宿之后,回到家里只有自己孤孤单单的在家里。频繁的分班也使的我没有任何的好友。想想还真是孤单啊。内心敏感,孤单又自卑。到现在那么大了,我还是没有学会怎么构建亲密关系。这也导致我,我始终无法好好的和好感女生在一起,甚至有时候不断伤害到靠近我的人。 从小学开始就特别羡慕,有个姐姐的人。那时候看到有个同学考试考砸,他高年级的姐姐下课专门来安慰他,真是好羡慕啊。父母虽然尽可能给我提供了物质条件。然而每次连续两周的寄宿生活,使的我的心理始终无法的到表达与抚慰。我也好想有个大点的姐姐,可以在我不安的时候,能拍拍我头,说:“没事,姐姐在呢!一直都在。”然而 , 我的生活和希望,总是相违背,我和你是河两岸,永隔一江水。
《永隔一江水》读后感(篇七)
看过邓安庆的很多文章,很有惺惺相惜的感觉。如果说以前的故事和人物都是2d的话,这一次更立体些了。描写的村里的那些事情在我这个农村出身的孩子看来非常写实,我一开始以为就是散文,尽管我们之间有十来岁的年龄差,但昭昭的很多心理描写我都特别能感同身受,以及其他人的一些描写,感觉就像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似的。从文章中总能找到一些相较于男性 女性更为美好的一些性质,不过文中的成年男性也少有出现。建桥真的是特别好的伙伴和朋友,在上初二的时候,昭昭真的可以给建桥多一些安慰陪伴的,不然他也不至于那么迅速地“走入歧途”,其实建桥真的是一个性格特别善良单纯的男孩子,如果可以好好引导,是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人的。昭昭那些暗暗较劲骄傲自尊我也懂,但是你又能怪他什么呢,毕竟他也没有经历过多少世事,况且,旁人说是一回事,自己亲自去做又是一回事。其实还挺想知道建桥怎么样了的。我觉得这本书真的写的还挺不错的,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那些“长镜头”与“特写”。
《永隔一江水》读后感(篇八)
我与作者生活的土地不算太远,时隔多年,我惊讶地发现时光其实并没有给蕲黄故地带来多大的改变。小说里勾勒的那些少年时光,与我年少时的许多经历近乎一模一样。 虽然主人公是初中生,但作者不可避免地带有回忆的色彩。那些回忆中有悲有喜,有甜蜜亦有伤痛,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早已成为遥远的彼岸世界,与如今的生活隔着一条看不到头的江水。 来川负笈求学已二年,有了异乡的参照,对故乡的山山水水愈加怀念。眼前的江安河顺势南下,汇入岷江,岷江在宜宾与长江汇合,沿着长江顺流而下,遇见一座大山,山孕育着无数条小河向西而来,要回到家乡,就要沿着其中的一条溯游而上。 听着罗大佑谱曲的《乡愁四韵》,一口气读完这部小说集,每每回想起彼岸的少年时光,都不觉热泪盈眶。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那酒一样的长江水
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永隔一江水》读后感(篇九)
一开始看内容简介,不是特别愿意看,这种“不愿”更多是一种“不敢”。看别人回忆家乡的文字,容易引发自己的乡愁,其实这种顾虑是不应该的,不正确的。有了某种情绪,压抑总是不对的,应该去面对和疏导。我应该去面对自己对乡村的执念,而不是刻意躲避。 回过头来说这本书,这本书共有七个故事,说故事可能不恰当,严格说也算不上故事,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画面。将日常生活随意截取一段就可以成为文中的一个故事。但就是这样寻常的日常的流水账,却深深地吸引了我,或许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吧。
文中的方言看着不太顺畅,不过或许也就是这种方言的形式使得这些故事更接地气。前五个故事,虽然也有主人公纠结的内心活动,但总归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到了倒数第二篇,青春期的时候,就有一些沉重了,到最后一篇,已经是物是人非,和以往故事到了最后都要有一个或美好或轻松的结尾不同,这里最后一个故事却是更为沉重,也正常吧,大结局只会出现在书中影视中,现实生活中又哪里会有大结局呢。 总的来说,很喜欢这本书,这本书里的乡愁,愁而不苦,浓而不腻,有人有事,有景有物,真的很好。
《永隔一江水》读后感(篇十)
简介里的最成熟真的很准确,从《纸上王国》到《山中的糖果》、《天边一星子》都是邓垸的故事,作者的进步很大。上一次见证一位作者成长的书是苏枕书的《春山好》,这次有幸遇见了《永隔一江水》。
前几本书技巧上的平淡,让文字节奏太慢了,也很平。体裁上模糊了虚幻和真实的界限,很难说是小说还是散文,这让作者一以贯之的客观抽离的理念没有落地,在我看来作者因此有点过于顾影自怜了。可能是由于前几本书的积累,看《永隔一江水》时我明确的get了这是本小说,内容上虚幻和真实的交织明确,结构上如序中说的一样当做长篇来看一气呵成,最后结尾直转多年以后,更是很好的安排,读完后畅快淋漓。最喜欢送别建桥后那句我的少年时代就这样永远的结束了,和起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异曲同工”吧。其次便是昭昭和贵红姐过江时那段描写,朦胧旷远的美感让人难忘(想起之前读王以培长江边的古镇系列)。最后便是作者说长江是其创作的源泉,但长江最终也是东流去,作者也可以尝试跨出长江来。
最后的最后,可能是我最近恋爱脑上头,这次《永隔一江水》和之前《天边一星子》好几次想磕CP
《永隔一江水》读后感(篇十一)
来写书评之前,我没想到这本书的评价会如此的两极分化。可能因为我也是离乡工作的缘故,更加能与书中的主人公产生共情,无论是昭昭与建桥的离别,还是主人公对家乡深沉的思念与爱,都使我感同身受、感动不已。
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想起那些淡化在岁月长河中儿时玩伴、初中密友,有些联系逐渐变少变成彼此微信朋友圈的点赞者;有些已经丢失了联系方式甚至名字都忘记了;只有寥寥数人保持着联系,或是生日问候,或是有事联系;联络频繁、经常见面的几乎没有,不仅有些唏嘘。而我与家乡始终有着一丝若有似无的隔阂,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使我成为了家乡的客人。我不知道何时出现了一个新的住宅小区,也不知道我最爱的小吃店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家乡的巨大变化使我欣慰又沮丧,我的家乡变了,变得和我小时候不一样,这使我生出一种陌生感,但它确实变得更好了。尽管有着很多的变化,但,我能忆起的童年是快乐的,我所生活的家乡是美好的。
希望大家读完这本书,可能和自己的发小聊一聊小时候的趣事,可以回自己的家乡好好的看一看。
《永隔一江水》读后感(篇十二)
已经忘了因为什么知道邓安庆了,慢慢地关注了他的豆瓣、公众号,开始读他的书。可能是因为的他笔下的人物、世界都是我太熟悉不过的了,久了之后,竟然觉得他很像自己一个很久不联系的朋友,仿佛哪一天就可以打个招呼,约个饭什么的。
读邓安庆的文字,有时候会有一种“哇,原来这些事情居然可以变成文字写成书啊”的感慨,我成长的乡村除了没有长江,其他的人事物都和邓垸里的一样一样的,书里发生的一个个故事似乎也是我成长时所经历的一个个故事。估计再没有一个作家的文字故事,我会反复用熟悉这个词来描述了吧,真的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感觉。
邓安庆说:“我想从一个个体的感受出发,我们常见的乡村叙事,多数时候都是知识分子在发声,农民的声音很少有,更不必说被听到。我并不觉得知识分子的记录能完全代表他们的感受,毕竟生活是他们的在过,外人知识旁观,顶多偶尔参与一下。”不能更认同这段话了。我生长在乡村,成年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也需要不断回到乡村,特别理解这种失声的现状。因为理解,所以感恩,感恩邓安庆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下乡村里发生的故事。
希望我未来也有能力记录下自己经历的乡村故事。
《永隔一江水》读后感(篇十三)
越往后读,越沉浸在这个世界里流连忘返。许多学生时代的记忆,感觉重新活了回来。旧时光在眼前烟气一样浮现,胶片的质感,亦真亦幻。
邓安庆在前言提到,自己写小说倾向于「不表现冲突,而是平静地观察和凝视」的手法。「更喜欢偏重氛围」,「时间在这里有停顿的假象,人心也因此静了下来」。
我觉得自己良好的阅读体验,就是这种手法成功实践带来的效果。
逐渐接近最后一章,我产生一种天真的抗拒,希望永远不要到最后一章,希望永远凝滞在昭昭、建桥、珍珍、秋红、戴梦兰乃至秋芳姐各自命运岔口来临之前的那团江雾当中,希望永远是那个虫儿飞的夏夜。
小说还是结束了。怅然的余韵让人回味怀恋。
感谢这部小说带来的回忆之旅。
补记1,既松散又连贯的小说,我喜欢这种形式。
补记2,小说有不少整段的描写文字,简单实在,生动细腻,喜欢。
《永隔一江水》读后感(篇十四)
三月最后一天读了《永隔一江水》
记得我上个月刚读过邓安庆的《天边一星子》,感觉二遍像是姊妹篇,都是那个时代,有着似曾相似的故事性。
七个短篇,名字取得很诗意,但是读过之后看过的内容不好对应具体的篇名:)
《秋风起》里昭昭和建桥新的初二开始他们必须住校,而那个年代的住宿环境相对比较差的,特别是集体宿舍人数特别多,8-10人,而这基本也是作为孩子集体生活的开始,需要去适应新的生活,这个不像在教室里,你不喜欢某人可以避开他,但在寝室里就回感觉特别压抑,所以特别理解昭昭处在那种环境下想哭的感觉,记得自己当初进入初一的时候要适应各种不适也想哭,心里特别难受但又难以与人倾诉。
《蝉鸣之夏》出现的女人,刚开始的时候有悬疑,但当我读到那个女人把50块钱塞给昭昭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这个女人应该是昭昭的姐姐,而现实中我真的遇到过一个母亲迫于婆婆的压力连续把三个女儿给送人了。
最后一篇《永隔一江水》描述的事20年后的事情,出现了之前只听过名字但没有出现的贵红,这也是不幸婚姻造成了不幸的生活。这个时候贵红娘已经去世,留下云岭爷,贵香远嫁成都,昭昭去了东莞,只剩下贵红留守农村,而她也准备去北京做保姆,最后留守老人,农村教育,婆媳关系,母子关系一堆问题都是让人觉得悲哀可叹。
《永隔一江水》读后感(篇十五)
作为安庆人,这些方言很有代入感,而且作者描述冬天冷的要穿上毛裤袜子捂被窝还有冬天洗澡,真的一模一样哈哈哈,南方人的冬天共同的记忆啊 哈哈哈 太喜欢了 。后面才知道作者其实是武穴人,不过离我们家那边确实是很近的。读的过程中,就像被带回到了记忆的深处,那些不曾回忆起的画面,那些熟悉的家乡话,显得如此的熟悉和日常。真的很惊叹于作者对于童年事情细节的捕捉,身临其境。真正看进去应该是从蝉鸣之夏,从这章起我就踏进了回忆之旅,一切的内容,那么的亲切,熟悉,对于建桥这样的男孩,虽然我不曾亲历,但小时候班上总有这样的小孩的,尤其是高中的时候,我一个初中的同学上高中后在我同一个班,被老师当面打的时候,那种复杂的心情,“昭昭”这个“我”的情绪描写的非常细致入微。写的实在是太好。恐怕我以后要是写家乡文学我也很难说自己能写的更好出来。
总而言之,非常喜欢邓安庆老师这本小说。
另外在最后,“我”因为连续加班一个月辞职回乡却又不敢告诉家里人这种心境和我此时也很相似。
在北京来了好几年了,在大厂像螺丝一样活着,我们一面苦哈哈的干着自己并不大喜欢的工作,可这些在家里的父母看来是足以让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所以痛苦和矛盾总是交织着,一面不想就这样生活,可另一面却又是巨大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