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季羡林口述史读后感100字

季羡林口述史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5 08:25:22
季羡林口述史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9-25 08:25:22   小编:

《季羡林口述史》让我感受到了季羡林先生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人文关怀。他口述的历史故事生动而真实,让我仿佛亲临其境。通过这本书,我更加了解了中国历史的底蕴和深厚文化。同时也感受到了季羡林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季羡林口述史读后感(一)

一直很喜欢季羡林老先生,也看过很多他写的东西,但口述史是头一遭。喜欢季老,始于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厚于他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书虽厚,但看起来不费力。就像一个老人絮絮叨叨地述说着前生。我对这个老人,对这段历史都有着很浓的兴趣,那么多人,都是才高得志,偏偏这个老人活满一个世纪,也许正是季老自言——“运气”。

运气,本来就是实力的一种。

到后来,也许是老了,老人家爱上了回忆,爱上了重复。不过又有什么关系?看一个老人的一生,就是看一部记录性质的电影。

季羡林口述史读后感(二)

这本书中, 看到了季老先生的家世、童年、求学经历、治学经过、学术研究、家庭生活、个人情感、友人交往等各个方面。季老不仅生动地回忆了诸多细节,还对不少人“指名道姓”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书中从头到尾都没有矫揉造作,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更没有像其他名人自传一样看完之后如同打了鸡血似的。一切都仿佛这位已然辞世的老人在讲述往昔的故事,耳畔响起的是字字清矍致远的喃音。季老在口述中回忆了多位中外恩师,中国四位恩师是陈寅恪、汤用彤、胡适和董秋芳,其间也涉及到当时诸多文化界知名人士。 这些恩恩怨怨、纷纷扰扰,都如过眼云烟随风而逝了,只留下故事。

合上书后,我闭目思索,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形容季老呢?君子如水。季老先生的口述史中,即使是抱怨、愤怒,也显得那么安静旷达。这种宁静致远的气质,需要时间的沉淀。

季羡林口述史读后感(三)

这次被抽中应该是因为之前标过一本《清华园日记》,我对季老的印象也基本来源于这本日记。当时看完日记激动得不行,天天想着向季老看齐,想着为学业、为生活“非加油不行”,结果仍然是混沌度日,没有作为,实感惭愧。

这本口述史极厚,近600页,最大的特点是由“口述”这一形式而产生的“祛魅”效果,很多之前在历史或文学史中已经标签化的人物,在季老口中,褪去了时代滤镜,如隔壁邻居一样真实鲜活(对他来说是真“邻居”)。他评价丁玲是“和女人丝毫不沾边”,胡适是“政治幼稚病”,周海婴是“北大考了两次才考上的周沪生”……把自己从事的极其伟大的吐火罗文研究说成是在导师逼迫下不得不选择的方向……

还想感叹的一点是,民国学者跟现代学者之间真的有壁,季老大学做研究基本都是读外文原著,英文法文德文……他在近百年前读的书,很多到现在都没有中文译本,学力之强令人艳羡。我辈学识浅薄之徒,数年所识仅凤毛麟角,安敢俯瞰深渊……

季羡林口述史读后感(四)

超级超级超级厚,总共是一年里的七十四次口述, 其实感觉就更像是摆龙门阵吧,想到哪儿就说哪儿,有啥就说啥,想问也就问啥,想吐槽啥就吐槽啥,氛围很好很轻松

蔡德贵老师的角色感觉更多的是引导,因为有时候季羡林先生总是会重复一些话题或者忘记一些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点引导…

大部分内容都是围绕着读书以及工作时期的事与人来谈的,感觉兜兜转转的大事情也是那么几件,其中穿插着自己的小事,但是每个人的经历也确实是不同的,而且这周围的人有好多都是熟悉的人名,感觉那个时代的大家或多或少都是有联系的

其中老先生也提到过其他书里的一些事,也补充了一些前因后果,如果了解了那些书读起来可能会更加有趣一点

其实在这本书中更多的体会到的是一种严谨性,其实感觉这种严谨性在其他很多老先生自己的书中也都能体会到,不管是用词造句的严谨还是一些引经据典和提及旁人的段落,都有理有据没有一点疏漏,有时候感觉读起来像在读啥历史书一样,特别是后面的注释好多啊,可能季老先生也没想到最初设想的八九次最终却变成了七十四次,边读边翻注释还是有一点不方便

季羡林口述史读后感(五)

蔡德贵先生在第三十八次口述中问,

“为什么要做口述历史?”

季羡林老先生答,

“很简单。首先它流行,既然别人可以做,我也可以做。其次口述更可靠,更细致,如果你想了解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就是这么耿直!

再者,季羡林老先生始终秉持着假话不全说,真话不全说的原则,耿直地讲出自己对供养自己长大成才的叔夫只有感激,没有感情,更是基本没有什么隐瞒地讲出了自己的百年人生。

如果想要了解季羡林老先生,那么强烈推荐这本《季羡林口述史》!!!

因为这本书首次全面回顾了季羡林老先生自己的人生经历、 求学历程、爱情婚姻、家庭生活 ; 首次披露过继叔父的前因后果以及与叔父、婶母生活的经历 ; 首次披露在北大任教期间与北大校花妹妹的交往经历 ; 首次披露与几位秘书的交往经历 ; 首次披露与几任北大领导的交往经历 (编辑推荐)。

如果想要一览二十世纪的知识分子的生活面貌,一探当时的留学现象究竟,那么更是推荐《季羡林口述史》。

因为这本书首次披露季羡林老先生与近现代众多历史人物交往的经历 ; 首次披露卧轨、绝食、面见蒋介石的经历(此段极其有趣) 。此外季羡林老先生幽默不失风采的调侃,会让你读来绝不费劲。

季羡林口述史读后感(六)

一直以来很喜欢季羡林,喜欢他的真实。

我看季羡林的第一本书是留德十年,很是喜欢,他在里面尽其所能地展现了他当时在德国的生活以及想法。之后又陆续看了他的牛棚杂记和清华园日记。虽贵为国学大师,但我却并没有看过他的国学著作,只是单偏爱他的这些记事文。很少能够看到别人真诚地谈述自己,或有掩饰,或有歪曲。以至于真实,成为了稀缺让人追求的品质。

全书为季羡林和蔡德贵的访谈记录,系统全面地记述了他的生涯经历,比另外那三本只记录了特定时期的经历,时间跨度更为广。和前几本一样,这本书依旧是没有掩饰的。他可以直白地表达对叔父是没有太多的感情的,表明上清华就是为了出国镀金,表达对学术水平不行的人的轻视,不一而足,并不以崇高粉饰自己。让读者感到,是真正地认识了一个人

不只是在经历感受上,在思想方面也是。全书经常性地流露出希望恢复传统孔子思想,反对文理分科等等。就像是个值得信赖尊敬的老者,将自己刨析在你面前。看着他们的经历,总会有恍惚的感觉。因为个人所处时期的因素,我对书中讲到大学教育培养的那段较有共鸣。就感到,有些思想看法是可以穿越时代,让人达到同感的。即使是看到不同的看法,也会给以新奇,有所启发。

值得挑刺的一点在于全书有好多重复的内容,因为毕竟上了年纪的缘故,又是访谈口述,难做到像书面语那样简洁。看到后面就会被低信息量搞得没太多耐心。但依然不失为好书,值得一读。

季羡林口述史读后感(七)

从不怎么读自传或者是人物传记,口述史这种形式更是第一次接触,竟然出奇的合胃口。

虽然有些地方会说到一些重复的内容(岁数大了难免会有这样的时候),但记述者遵照着记述的原则并未主观删去,作为读者也并未觉得冗杂,反而能从侧面感受到那些重复述说的事情可能真的是一些对季先生个人来说记忆深刻的难以忘怀甚至需要反复强调的。

这是一本无法通过目录来了解每个章节在讲什么重要内容的书,所以只能按照时间顺序从前开始一点点展开,这种体验很久没有尝试过了,有点像没有快进和拉进度条的欣赏了一部以季羡林为主人公的电视剧,而且旁白还是季羡林本人。经常看着看着就有种自己带入记述者角色,坐在季老先生对面听他讲故事的错觉,我甚至脑补出他说那些话时当下的声音,神情,肢体上的小动作,甚至是停顿的气口。

91页的注释内容对于我这种对那个时代历史背景并不十分了解的读者非常友好,编者可以说是很了解读者了,知道哪些内容需要注释,需要延申阅读。

共74次的口述从2008年10月13日上午7点到2009年6月16日下午,历时8个月,平均每周见面2.3次,不禁对蔡德贵先生这份口述史的工作产生无比的向往。在这位国学大师的晚年,可以以这种频率与之交谈(大部分是倾听),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难得的精神洗礼。

这里有一枚彩

季羡林口述史读后感(八)

这本口述史是季老在生命中最后两年完成的,90多岁高龄下,很多事情还是记得很清晰。但有的事情会在不同口述中重复多次。500页下来都是对话记录,剩下一百页是注释。 比较遗憾的是,本书没有怎么讲述他自己的家庭。

书的前部分讲述父辈的事情很有意思,关于季老小时候的事情所聊不多,只是说起很穷,6岁前都没吃过肉,还曾经因为多吃一个馍馍,被母亲追到河里,他站在河里把馍馍吃完才上来。季老一直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他是男丁,又因为叔父家没男丁,他才有机会过继到叔父家,进城里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却没提考上清华前那段学习的故事,很感兴趣想听一听。

季老就是那种人们幻想时所说“我是上北大好还是清华好呢?”。 在当年山东80多个赴京高考的学子中,一共有4名考上清华北大,而季老一人占了两个名额,同时考上了清华北大,最终选择了清华。

季老一生传奇,跌宕起伏。在德国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国内遭受过WH大革命。读过季老的《留德十年》和《牛棚杂忆》,被他的幽默豁达所感染。在WH大革命中,被批斗,被殴打,他都乐观的挺了过来。

季老是个诚实的人,在《留德十年》里讲述了和德国姑娘的情愫,还坦然说起更喜欢妻子的妹妹。但季老是很传统的人,并鄙夷那边同时期美国留学回来就休掉糟糠之妻的做法。

季老一生访问过四十多个国家, 精通12国语言:汉语、南斯拉夫语、梵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吐火罗语等,翻译了大量作品。这是国宝,真的羡慕这样的学者,一生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从他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人生的智慧。

喜欢季老和对那个时代感兴趣的人,不妨一读。

季羡林口述史读后感(九)

既然文章题为杂谈,那也不拘为题所束,不过这和季老肯定八股文可取之处有些龃龉(笑)。

首先,还得感谢豆瓣鉴书团, 因为一开始收到的书缺少了29页至69页,随后豆瓣联系出版社给我重新寄了本,又因最近事情繁忙,到了今天才堪堪看完,倒不免有些羞愧。然看完这本书才愈发觉得一年很长,一天很短,一辈子也很短。当季老口述历史,这位走过了九十八个春秋的老人,暮年回忆自己这一辈子,也不过几十万字,虽说很多记忆老人记不得了,但当我们活的越久,难道我们的行李就越笨重?这也不见得。过去就是过去,它不会在明天与你重逢,顶多是那一霎打个旋儿在你脑海盘桓一刻罢了,所以回想这十几天来,记忆不大清楚,更添了羞色。

言归正传,这本书季老的宗旨是“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历史或许真的只能是这样,或者说应当是这样。说假话,那不成历史,全说真话,没那可能,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历史全是真的,至少他那一块你得给点粉饰。如果我们全说真话,那可能这段话不会为后人所见,所以我们应该给与后人绝对的真话,至于是多少?作为来人,我希望清楚的了解前一段历史,所以局部的真话应对给我们搭一座桥,我们踏上去通向彼岸。季老一直强调“中国人大事糊涂,小事不糊涂”,还有说伟大的中华民族为什么会有裹脚这个陋习?这都很奇怪,这督促我们去反思,而反思的第一步是你得知道,但我们能否知道呢?这个年代,我们变得浮躁,整个时代在飞驰,我们的自省有时候跟不上,如果人不思考,那么他会丧失一切,一切的历史与真理。而当我们原意去接近这个历史真实,我们又面对不断的阻挠,我们普通人知道的少,能知道的也少,这是求知的痛苦,这也凸显的这本书的价值。

最后,我还是由衷的佩服季羡林老先生,说真话太难了,我们不可能时刻说真话,比如那段特殊的年代,说真话你就得付出生命的代价,自然,你可以为了你的追求而放弃生命,但生命太宝贵了,生命要生存,这之后才发展,发展势必要谋及后人,所以一时隐忍也是应当。真如周扬开玩笑“士可杀,也可辱”,其实也是极有价值的。

榕楠 2019年8月28日 书

季羡林口述史读后感(十)

周末捧着这本大厚书在看,我家的育儿嫂阿姨抱着宝宝问我这本书是谁写的,我随口答道:“季羡林,国学大师”。于是她问:“弟子规是他写的吗?”我说不是;她又问:“三字经是他写的吗?”我说也不是。然后阿姨甩下一句“那算什么国学大师”就扬长而去了,正哭晓不得中,旋即我就听见阿姨在隔壁给我的宝宝朗读“人之初,性本善”。

可巧我正读到季羡林老先生关于人性的一段看法,他认为,人性是先天决定的,而非后天养成的,不然为什么一群人经历相同的事情,有的人就会变坏,有的人依旧善良呢?蔡德贵先生试图用统计学的概率引导季老不要妄下结论,季老却用他自己的人生广度坚持己见。我早年阅读过《牛棚杂忆》,所以理解季老的想法。正是因为理解那段经历带给他的触动和伤痕,所以并没有对他的观点笃信不疑。

季先生全书本着真话不全说的态度,全书很多问题的态度看似侃侃而谈,实则处处克制,点到为止,而每每涉及那段动乱,却透露着难掩的失望。他提到,这段历史应该被深刻检讨,否则我们的民族无法真正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但文化界对此的提及与讨论却趋于淡化,甚至限制了新闻发布的字数不得超过100字。对于现状,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的人不方便发表言论,但季老的感伤却由此可见一斑。情绪左右下的论断,我们理解但不一定认同。

人性之复杂,难以言喻。每每看到摇篮中的婴儿,我都深信人类天性里的纯洁与美好,他们睡梦中轻轻勾起的嘴角或是稍稍微皱的眉头,都能唤醒我们心中最柔软脆弱的部分。那样小那样软的生命,不可能带着一丝丝罪恶来到人间。然而每一个孩子的将来谁都无法预见,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将把这些孩子引上不同的道路,谁的初生都无比干净,然后终止却各不相同。

我曾经听过一对老夫妻各自关于大串联的回忆,老奶奶虽然是个很会照顾人的老好人,但每每提及此事都无比兴奋,高嚷着“我们全国各地旅游,地方上都得接待我们,吃的喝的都不要钱”,有时又说“可惜那时候我不会写大字报,如果会写,我也去写”,直至今日都是那种无比骄傲的神态,让人不禁为她的无知感喟;而老爷爷却是一副神伤的表情,说道“那时候我们学校有个老师中午经常烤地瓜给我们吃,我们后来还整人家,现在想想真是对不起他”。即使是常年生活在一起的夫妻,对同一段回忆依然有不同的认知,何况是生存环境千奇百怪的大众呢?

季先生的这本书,让我们以一种过分轻松的方式感受到他的音容笑貌,他就像你身边的一个老爷爷,可能还有一口亲切的山东乡音,向你娓娓道来他身边的人、事、物。在闲聊中,偶然会蹦出像人性先天论这样果断的言辞,更多的还是他无意间的透露,只可意会不好言传。

季羡林口述史读后感(十一)

这几年的“民国热”一直高烧不退,大家对于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这种背景下,西南联大成为了一方世外桃源,那时候的知识分子也几乎各各是有风骨,有学识,有才华,还有趣的圣人。我呢,也是在这种心态下读这本《季羡林口述史》的。

拿到书的时候真的是吓一大跳,近600页,厚得像一本字典。整整74次口述整理,是季羡林邀请蔡德贵做的,在第一次口述中他就说蔡德贵是非常了解他的人。我后来才知道蔡德贵是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也是季羡林研究所所长。整个口述中,蔡德贵在和季羡林的交流中,做了很多引导和提醒,还会将口述的内容和季羡林以前出的作品做对比参考,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做核实。比如:

这本书的口述顺序,是从季羡林小时候说起,然后到清华念书,到德国做交换生,也提到他的一些著作,和他有过交往的文坛人物。总体来说,都是一些细碎的事情,但这些日常琐碎中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原来民国跟我们现在鼓吹的并不一样,而民国的知识分子也并不是现在媒体宣传的那样道骨仙风,不食人间烟火的。比如,季羡林就觉得,当时清华的老外教员们都不太负责,也没什么水平,搁他们本国也就一个中学教师或者公务员的水平。这可是颠覆了我们对民国时期的北大老师的印象。比如,也不是所有民国的知识分子都那么坚持白话文一定就是好的,即使是季羡林这种西洋文学系毕业的人,也有好几处说到儒家好的地方,甚至说:

只是,季羡林对自己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的评价褒贬不一,这种褒贬不一更多是带有主观色彩的,对于读者来说,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意见。

褪去“民国热”的荣光,朴实的口述史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真实的,个人的历史。我们从这些对话中能看到的是那个时代的生活片段,那个时代的人真实的样子和欲望,其实,和我们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

此书的缺点还是有的,虽然经过了整理,但还有不少重复的地方,这也符合一个老年人的说话习惯,常常忘记这件事之前说过了,再说了一遍。但对于读者来说,显得有些冗长。

最后排版来说,书后近100页的注释,其中大量是占据半页,甚至是几页的长注,每次都要翻来覆去地看(尤其这本书还厚重得近乎一本字典),对于阅读体验来说,非常不友好。

季羡林口述史读后感(十二)

季羡林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国学大师。人人都知道他学问深见识广,少数人知道他具体的学术成果,更少的人了解他的生平。季老的学术成果遍布很广,大体集中在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老实说他的学术作品我是一本都没有读过,他的翻译作品更是没有勇气挑战。《罗摩衍那》《优哩婆湿》这类名字已经拒我于千里之外了。

但这其实不妨碍大家去了解学术泰斗本人。季老本人也不是藏着掖着之人,把自己年轻时候的日记《清华园日记》大方地给出版了。这本也是网上传得最多的,说学霸如季羡林日记里写得尽是本身计划要学习但因为种种原因老是没学习。实际上读《清华园日记》几乎全是季老的学习打卡和反省。影响很深的是他几乎隔三差五就在日记中写说自己德语还不够好,还要继续学习;或者是今天读了哪一位作家的书和诗歌有什么感想。反而是他的情感生活涉及极少,在日记中提过几嘴妻子怀孕的事情,后面的日记中就再也没写过了。

之后的际遇也被季老写了下来出版为《牛棚杂记》,这本书和这段岁月在这本书中克制地被提及了。这本杂技中把季老为什么要选择翻译事情的背景交代地很清楚。季羡林在那段岁月中被批斗,分配做看门房的。那时候不让知识分子们学习,但是他脑子闲不住不想给荒废了,折中选了翻译这条路。考虑到这门房不知道得做多久,季老就决定要翻就翻个大的,越难越好,于是选定翻译界鼎鼎大名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

在读完这两本之后来看他晚年的这本口述历史,感觉和他走得更近了一点。口述历史本身的形式就很亲和,有问有答,也没有太多的编辑。同样的话题可以在不同的口述对话中不断重复出现。比如说季老对于沈从文的敬佩和喜爱,每次提到沈从文总要跟一句说他只要读两页书就能认出来是沈从文所写。一来二去倒是把季老对于各种人和事的看法给巩固了。书里面出现了顶顶多各种有名的大人物,学术界的政界的都有。遵从着他本人”真话不全说“的原则,有些人的名字他刻意没提,有些故事压着没讲。感兴趣的同学网上稍做些功课也能了解个七七八八。

文人圈子仿佛人人互相都认识,单个人名拿出来个个都是泰斗权威。只是业务能力再强,人毕竟还是人,有自己的私心和立场。撇开这一切去读作品就不能说是完全理解了。举个例子,季老评价郭沫若的弱点是“跟风”。郭沫若做文学历史考证,捧李白贬杜甫,是迎合了当时的喜好。这评价不一定完全,但一定具有参考价值。类似的观点和意见还有很多,对于想要好好了解那个大师辈出年代的读者非常有帮助。

季老的一生算得上是大起大落,掌握了七八种语言,行走了四十多个国家,见过各种响当当的人物。可是他对于人性的看法是唯心的,善恶皆为天生。否则解释不通为何在同样的校园里社会里,收到同样的风波,人与人之间的选择差别那么大。

他说,他活了100岁,从来没有见过有好人变坏的,也没有见过有坏人变好的。

这话成了读完整本书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句话,觉得真是令人感叹。

季羡林口述史读后感(十三)

早些年第一次读到季羡林季老的书是一本名叫《我的路》的书,像是回忆录,但主要只写了求学时代,后面的内容简单带过,绿色封面是一张满幅的青年季羡林照片,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大名鼎鼎的季羡林长什么样子。那本书在豆瓣只有64人评价,唯一收藏的豆列来自我自己,当年读的那本大概是借来的,最近在某抓鱼上收到了一本,算是充实了自己的藏书。后来断断续续读了季老全集里面《清华园日记》《留德十年》《牛棚杂记》等有名的几本,其实很多内容在当年那本《我的路》里面已经提到过了,但全集的内容很详细更有时间性。

这次拿到鉴书团寄过来的《季羡林口述史》(以下简称《口述史》),看完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那本《我的路》,与之相比,《口述史》的封面仍是季老的照片,却由绿色的青年照变成了黑色的暮年照;《我的路》薄薄一本,《口述史》却有着一手难握的厚度;《我的路》主要从有记忆的小时代写到求学生涯结束,《口述史》洋洋洒洒从父辈的历史说到人生的经历和几乎所有的师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口述史,才是季羡林先生一辈子的“路”,既是人生路,也是思路。在第一次口述中季老认为“一天说两个小时,大概八九次就够了”,然而最终的口述史,从2008年10月13日持续到2009年6月16日,七十四次口述,最后一次的时间离季老去世,不到一个月。

进行这些口述时,季老已经97岁高龄,可能正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次的口述中其实有不少重复内容,单次的口述中,前后文也经常有一些重复,这是口述资料的特点,也是老年人说话的特点。从成书的文字看,编者没有改变说话顺序和删减,完完整整保留了这些甚至有些“啰嗦”的重复,优点是更能看出季老的思路走向和记忆重点,他一再重复的一些故事、经历和观点,显然对其漫漫人生路来说,尤为重要。比如“侠”和“士”的观点,比如“性本善”“性本恶”论的转变,比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观,比如国学基础教育的重要和难度等等。这是研究季羡林或者对其感兴趣的读者,必须要注意到的。

季老是语言学、佛学大家,然而读遍全书(结合其他作品),能发现他对小家的感情,是比较淡漠的,这点和同时代的钱钟书杨绛先生区别很大。对晚年季老与子决裂多年后又恢复来往的“八卦”并没有很了解,但他多次提到与抚养其长大并供其接受教育的叔叔婶母之间并没有感情,可能有感激但更多归于自己的“幸运”。并认为自己多少受到了不公平对待甚至“虐待”, 包办婚姻时代年少成亲的的妻子儿女,就更少提及了,大概从小到老的家庭生活并不能使其满意。

书中另有一些季老一贯以来的小幽默,看到“一到飞机场就知道这个国家说什么语言,看一看面包,就知道。长条的面包,是说法语的国家。方块的面包,是说英语的国家”不禁莞尔,另外整本书的近两百条注释,全部在书的最后,对于一本厚度可观的书来说,翻阅太不方便了,可能和不少注释很长有关,但就算不能把注释放在当页的页脚,放在每一次口述的后面也应该更方便一点。

季羡林口述史读后感(十四)

事实上,直到去年以前,我对季羡林都特别感兴趣。《清华园日记》一直摆在我的购物车里,等待着我收入囊中。我一直好奇季羡林这个人,好奇他的脑子里都在想写什么。

好奇这个在出版的日记中写着,在校园里看到一个女的,腿真黑,想日几个不同国家女人的神奇男子经历过什么!

为何他经历过贫困,经历过国家动荡,经历过天翻地覆却屹立不倒,却仍像孩子一样?他到底是中庸到极致,还是天真到无邪呢?

你知道三四十年代的历史,但你知道当时的人们具体生活状态,思想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吗?你知道季羡林的大学是清华大学的,但你知道为什么季羡林选择了去清华而不是北京大学吗?

你知道季羡林喜欢猫,但你知道他的猫养在哪里,是什么秉性,季羡林喜欢到了什么程度,发生了什么趣事吗?关于季羡林的故事有很多,你能分清真正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吗?

《季羡林口述史》由季羡林口述,蔡德贵整理。季羡林是一位语言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也是以为社会活动家,为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公开了出版了自己的日记,不做删改。他做了口述史,说,“知识分子是大事不糊涂,小事不一定糊涂。做口述历史,我的原则是假话全部说,真话不全说”。在我眼里,他已然超脱,他是行走的艺术,是带有人情味的历史。

《季羡林口述史》里面包含着季羡林的七十四次口述,前两次全部是季羡林个人的口述,后面是季羡林和蔡德贵的问答与交流。这本书的整理着蔡德贵是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也是季羡林研究所所长,可以说是非常了解季羡林先生的。

这本书里讲了季羡林小时候的一些趣事,讲了季羡林和友人的故事,还有季羡林和恩师的故事,季羡林对自己一些作品的评价,一些历史的评价,以及前些年的一些八卦。

比如,2008年的时候,新闻铺天盖地的说,张艺谋因为奥运会的事宜向季羡林请教,得到了他的肯定。但是季羡林在口述史中,明确的否认了这一点。

我觉得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就是,有偏见。季羡林对一些叔父有偏见,对朋友有偏见,对北大有偏见,对过来向他道歉的,曾经撕了手稿的红卫小兵有偏见,爱猫胜过了爱人。这是这本书的优点,也是季羡林的优点。

现在的人物传记,看着都很鸡汤,人物高高在上,有情有利有大义,比佛道儒三种哲学都通透,啥啥抖动,什么什么都理解,看起来仙风道骨,善良大度,聪慧坚韧有灵气。什么优点都有一些,唯独缺了37度2,没有人气儿。

所以说,如果喜欢季羡林的话这本书值得一读。但是这本书也有一些缺点,就是明显的感觉到,有些问答是多余的,无趣的,没有逻辑,没有周旋,没有技术含量。季羡林有些时候,回忆是反复的,模糊的,前后矛盾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排版问题,这本书的注释的页数,相当于《小妇人》的页数。所有的注释都放在书的最后,导致翻阅起来十分麻烦。

这本书在第七十四次口述的时候戛然而止,季羡林离开了人世间,许多话,他还没来得及说,他还没有等得及说,他便走了。那么那些被隐藏的未说出口的真相,是否某种程度上它的性质等同于谎言呢?

可惜了,这本书作为人生的总结,看似已经结束,却少了真正的结局。

季羡林口述史读后感(十五)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辛亥年)-2009年7月11日(己丑年),本书收录了74次作者蔡德贵与季老的访谈记录,最后一次的时间为2009年6月16日,距离他去世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本书非常写实,基本就是详细的介绍了采访的完整内容,前几篇还基本是季老一个人的自白,越到后面对话成分越多。半本开始就慢慢出现了「护士来给换药,xxx不得不离开」,和季老时不时出现的「别的我不记得了…」,毕竟是一个虚岁即将百岁的老人,有些东西挺现实的。

本书所有的内容都是很琐碎的,能感受到蔡老师在聊天时努力做的引导,但是季老的思维总是很跳脱的。

牛棚杂忆

8.4

季羡林 / 2005 / 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

文中一次又一次的提到了这本我一直没敢读的这本《牛棚杂记》,那是一本季老针对时期的事情所写的内容,看个开头就让我想起姥爷曾经跟我讲过的那些事儿,代入感太强始终不敢往下读。前期老人家一直写的是「在牛棚杂记中都写过了」,最后的几篇却开始侃侃而谈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在这一代文人中简直是噩梦一样的吧。究竟到底是不是真的有留下好的东西,这不是我能讨论的东西。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中国和欧美对美女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历史上中国的美人形象大多是不健康的,包括现在。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人饿死了(也许),但是看看社会上对网红脸的认知——尖下巴,大眼睛,欧式打双眼皮,筷子腿——哪一个是健康的?

历史从未改变过,中国人还是那个中国人。

季老说「儒家有一些东西是值得学习的,而一些不是。」,采访之前的一段时间批孔皮的很厉害,但不知何时就回来了。孔子还是孟子,其实跟政治是分不开家的。

在2009年3月16日,季老在护士走后终于谈起了中国人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这个话题。他说,只有中国人追求永生与长生不老,从古时候的皇帝,到我们度过的很多玄幻小说,全都在追求长生不老。

而西方并没有这方面的追求。

我已不记得季老是在蔡老师提起什么话题的时候,将话题引向「思想启蒙」这四个字的了,只是记得那一句话。哪怕之前在谈的事情,季老依然说了这样的话:

一个被迫害的校长,说思想启蒙。

季老还和蔡老师谈起了佛教,谈起了政治和尚,因为自己熟悉很多种语言,谈起了各国语言的不同之处,在翻译之中出现的问题与笑话。

这并不是一本很深刻的讨论以上这些内容的问题,很像是一个研究学者和一个长者的聊天,他们聊到了一个话题,然后长着说「哎呀这个话题我没法说呀,我说真话吧不能全说,说假话吧,你又不乐意。所以我们就随便聊聊好了。」

于是他们就这么聊了60多万字。

文/沐子戋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