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同构的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同构的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15 06:40:49
同构的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11-15 06:40:49   小编:

《同构的世界》是一本关于科技和文化交融的书籍,作者从历史和现实出发,探讨了全球化时代下的同质化现象。书中提到了数字化、互联网和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认为这些因素正在导致世界变得越来越相似。读后让人深思,引发对文化多样性和全球化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同构的世界读后感(一)

能量信息解释一切的基础也给出了。是同构,是e的表达效率最高,是最省原则,不同层次“最省路径”不同,各种差异都是层次的差异。如:熟悉的东西失去了,是信息能量的丢失,人的见面三方情,是信息和能量的差异等等。有空再详细写。

同构的世界读后感(二)

用能量、信息思考各种人类自身的现象和自然界的规律,能让人得到许多新的视角的一本书。作者求新求变的思维,追求彻底解析的精神,在这本书中得到体现。本书通过数学的推导,获得理性思考的基础和出发点,在这个基础上思考,更有说服力。

许多书都能找到似曾相似的感觉,这本书没有。数学的哲学书很多。张景中的《数学与哲学》,与几个西方人的内容大致相同,都是从数学史,数学的几次危机这个脉络讲的。而这本书是真正的思考数学的基础。思考加是怎么回事,乘是怎么回事,二元数,四元数,八元数,虚数是怎么回不。得到0,1、整数都是不存在的的这样的独创的观点。

从数学推导出来,这是本书各种观点立足的基础。这就是本书最有特色的地方吧。

同构的世界读后感(三)

作者利用同构的数学概念解释世界的一些事物,介绍了基于e(自然对数的底)的最省原则,可惜的是没有太多深入的数学探讨和推导。书中很大篇幅都是自己的主观看法,有些片面,而且我认为作者对于最省原则的看法也是错的,虽然两个表达元素嵌套可以无限逼近目标,三个会有冗余,可是明显三个元素的效率依然是比两个元素高的,这也是《老子》《太玄》的哲学基础(70年代俄罗斯数学家发明出来的某种计算机就是基于三进制的);另外,这本书的说理逻辑不算特别清晰,很难一口气读下去然后还能够很清楚理解;最后,这本书的哲学高度配不上书名,“自然数学的哲学原理”,呵呵,我一开始还以为作者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准备拜读(因为牛顿的大作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书把经典作品的名称改了然后还只作为副标题,感觉有打高空,哗众取宠之嫌

同构的世界读后感(四)

作者用数学作为同构世界的方法,和语言,艺术的方法是一样的.但是数学明显更有逻辑性和客观性,不过,一般人读来也有一定门槛.

如果一个人,不认同中医,不关注世界上大量存在的各种亚文化的存在,各种预感,传统方法的预测,认为这些都是痴人说梦般的东西,那么就不会理解这本书构建了一个体系,将这些都纳入进去思考.

诚如书中将一切都同构为信号,从能量/信息两个维度思考相互间的作用,思考不同层次的最省路径不同,这本书提供的方法论,提供的思考维度,让每一个人都会觉得有些新东西.打破日常的思维框架.

数学的哲学思考, 数学的存在与各种关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这本书对数学的基础进行了思考,从实数到虚数的变化,与人的意识参与进行关联.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认为一切都是同构,世界真相我们不知道,只是在用各种方法同构这个世界, 用数学同构这个世界,将数学的发展和各个领域,与事物的发展演化相对应, 言前人未言. 有许多的启发点.

有人说这本书有许多主观的东西, 一些联系有牵强, 我认为是用数学的一些方法思考现实各种现象的差异, 这个世界一些表面论证严密的东西,其实存在着很多漏洞.

这本书直面一些问题, 将各种现象纳入一个体系进行观照,确实能得到许多新的视角和启发.

本人对传统文化有些接触,因此觉得这本书很有意义,其中的一些思考,不同于已有学说0,给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而创新不容易,有新的启发的东西,总是有存在意义的.

同构的世界读后感(五)

关于这本书,我想说的很多,它陪伴了我迷茫的几个月时间。初次发现这本书是因为我在百度中搜索信息与物质的关系,看到了作者在知乎中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是因为某种缘分吧,这本书就这么突然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在20出头的年纪,存在的意义这个问题,一直都困扰着我,而且这个社会中也存在很多制造焦虑的人,他们总是提出很多哲学问题,却不给你答案。而这本书通过数学的角度,认真的分析解答了人生中的很多哲学问题,由此可见,作者的用心良苦。书中提到作者也迷茫过一段时间,他作书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可以给予同样经历的读者一些安慰与解答。

“哲学层次的思考,并不是人人都有相关信息储备的。这个世界大多数人被日常生活经验牢牢地嵌固在一个繁琐庸俗的哲学体系里,不能接纳高层次的数理体系和灵性层次感知的方法论。一些堂皇的理论,并不能解决人生和社会存在的个性化问题。”而这本书作者运用一个新的维度与角度去思考世界。

数学是世界上最完备的逻辑体系,甚至可以说数学=逻辑,学科要满足科学,必须有数学体系的支撑,作者通过数学去同构人生哲学,是具有科学性的。毕达哥拉斯说过“万物的本源都是数”,思考万物是人类所具备的能力,而从根源去思考问题,则是我们作为智人而需掌握的一种本领。

我研究这本书研究了很长时间,作为非数学专业的大学生,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有点难度,但是兴趣与好奇心让我坚持了下去。虽然说暂时还没有完全啃透这本书,但也收获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这些收获显而易见的反馈到了我的现实生活中,就在刚结束的期末考试中,我这学期的均分达到了90+(以前我的均分都在70-80分左右)。

总而言之,这本书作为启蒙激起了我对数学的兴趣,也更深一步提高了我对理性的认知。很感谢作者将这本书分享予大众,也希望作者可以保持创作。我会继续研究这本书,如果有新的心得,一定第一时间分享出来!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