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断头王后读后感摘抄

断头王后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19 06:51:03
断头王后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9-19 06:51:03   小编:

《断头王后》是一部令人震撼的历史小说,讲述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安妮·博林王后的生平。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人物塑造,展现了安妮·博林坎坷的一生和她与亨利八世的爱恨情仇。读后让人深刻感受到历史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断头王后》读后感(篇一)

读完的第一感想是:漂亮的脑袋,不仅仅只用来佩戴精美的首饰,更应该用来思考;我们的耳朵也不仅仅只能听见好听的话,更应该听智者之言;美丽的眼睛,不仅仅要看见华丽的服饰和娱乐场,更应该看看身处什么样的世界。

玛丽·安托瓦内特,什么也不用想不用做就拥有了从出生就开始的高贵身份,而且越来越高贵,直到革命将她打倒。她的悲剧,我觉得在她还是奥地利的公主就已经注定了,女皇已经预见过她如果不成为真正的自己,不能阅读与思考,她终究会走向悲惨的结局。这是她个人的命运,也是这个时代世袭的无用贵族的命运。如果我是法兰西的民众,我也好反抗,要打倒这些奢靡腐朽。

还有路易十六,着实的悲剧人物。只是想,如果,如果他出生在寻常百姓家多好,不至于自己这样难堪也不必连累他的子民受苦,让他的妻子耗尽国民的财产,让他的妻子在需要依靠的时候从来都没有有力量的肩膀可靠。

喜欢茨威格的视角,相对客观的叙述,更是从心理学人性上去书写人物。值得推荐

《断头王后》读后感(篇二)

在凌晨5点读到安托内瓦在凌晨5点走出死囚室,走上断头台,走完她从天堂到地狱的人生,三百年倏忽过去,而后人仍然在读她的故事。

如若不是历史的惊涛骇浪袭卷,路易十六和安托这一对充其量只能说是庸君,平凡得同很多君王一样,国外善良而优柔寡断,王后美丽却性喜奢华,如若生在承平年代,史书绝不会多瞥他们一眼。世界历史上比他们更残暴更愚蠢的君主有很多,而不幸到,被自己的国民反对而走上断头台的却只有他们。

然而革命从来都是双刃剑,它推翻罪恶,又从自身中孕育出罪恶,屠龙者终成恶龙,这轮回重复太多遍。

茨威格不愧是一位传记大师,即使对这位来自祖国奥地利的小公主饱含同情,也仍然力求真实克制,对所有来源存疑的材料摒弃不用,对人物的心理动机抽丝剥茧,在庞杂的史料中开拓出一条干净的道路,这道路在波澜壮阔后急转直下,终结在断头台下。在我印象中轻浮而奢靡的安托,在读完这本书后仍然存在,但同时另一个她,勇敢而骄傲的王后形象也在我心中成形。“只有在苦难中,她才知道自己是谁。”

这是我读过的第二本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小说,另一本是《双城记》,两本的视角恰好互补,革命者与被推翻的王室,但无论哪一本都强烈地谴责着暴力,谴责那无谓的流血,谴责那个人人自危的时代。将王后送上断头台的人,最终被比他们更激进的革命分子送上断头台,这不是报应,而是必然。

《断头王后》读后感(篇三)

对于我来说,记住一个外国人的名字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无论是看文还是看电视剧,更多的时候都不喜欢去记住人名,中国人还好,但外国人的着实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处说的是全名。能让我完全记住的并不多,但读完一本书记住的目前为止也就这么一个,而我,更加喜欢称呼她:王后。想看这本书是源自于“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句话。对这里面的她到底是什么模样?好奇之下,这本书放在了我的书单上,从去年年底一直耽搁到了今年年中,终于决定打算看一下这本书。

安托瓦内特,传说中的断头王后,身处在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之下。革命,从来都是大换血的政治,新旧交替,顺应历史的进程。每一场的革命,总会有革命派和保王派,这样的两种对立就像是光和暗,总是伴生出现的。在看这本书之前,从来没有想过革命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似乎,革命的出现是没有任何的苗头,突然之间产生的,而且来势汹汹,强行要打乱这时期的节奏,开辟出一个新的未来。

读完整本书,这个王后留给我的印象几乎都是一个贵族少女身上都会具备的一些特质,比如:单纯、高傲、固执等等。而这样的一个少女却变成了太子妃,在路易十五去世之后,又变成了王后。正如茨威格说的那样,安托瓦内特在走向刑场开始才一点点变成了真正的王后。完成这样的蜕变,是来自于她本身所具有的傲气。

整本书里,还有一种感觉便是西欧的礼仪是如此的繁琐。别的不说,光是路易十五和当时还是奥地利公主的安托瓦内特的婚礼就举办的太过夸张。什么才是婚礼?在一贯的概念里,婚礼应该是简单而又隆重的。这并不矛盾,婚礼是一种仪式,伴随的情感是深沉而又浓郁的,是谓隆重;举办的仪式是需要双方父母认同的,新人欢喜的,是谓简单。而那一场的婚礼,太过于政治化,或许,政治婚姻就应该是这样。没有任何的情感基础,两位懵懂的新人带着两国人们的希望或者是满足两位国王的需求就这么在一起了。如果只是单纯的在一起,婚后相敬如宾,想来也不会有之后的革命了。

写到这里,莫名有一种“国事,家事,天下事”的感触。婚姻的不幸,欲望得不到满足,时长七年之久。七年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当然还有人。在路易十五去世之前,三个姑母对安托瓦内特的影响应当是一些的,不然也不至于这个单纯的姑娘会去为难一个夫人。为难的时候有些好玩,就有一种赌气的感觉。刻意的刁难,放不下的高傲,活脱脱就像是一个叛逆期的孩子,不过,此时的她确实还是一个孩子。

伴随路易十五的去世,路易十六变成了国王,安托瓦内特自然而然也就变成了王后。在这里,不得不说一句欧洲的文化和亚洲的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一方可以呼喊出“国王驾崩,国王万岁”的口号,而另一方却做不到。从某种角度看来,路易十五的去世是打开了安托瓦内特的最后一把锁,从此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阻挡这个女子了。原本国王对王后是具有一个管控的作用,却因为国王自身的原因放弃了管控(具体是什么,猜想是愧疚和自卑的原因在其中作祟)。作为一个被压抑了很久的人,突然之间得到了释放,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害怕无聊,害怕寂寞,会出现这样的情绪绝大多数的原因是来源于感觉不到被在意。而为了避免这两样东西的产生,寻找刺激就成为了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安托瓦内特也是这样,寻找刺激,发泄走自己多余的精力,她属于夜晚。

夜晚的时间再漫长,也总会消失,迎接到来的是早上。革命,就这么来了。王后随着革命而觉醒,刺激觉醒的是面对维护王权的压力,而傲气则是催化剂。不低头,不弯腰,无论你说什么,对我来说,都不具备任何意义。开始思考的王后,无疑是美丽的,可惜这美丽的时光太短。就像昙花一现,动人而短暂。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