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中国文学大师经典文库: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

《中国文学大师经典文库: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17 10:40:42
《中国文学大师经典文库: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7-17 10:40:42   小编:

《中国文学大师经典文库:乡土中国》是一本描写中国乡土生活的经典文学作品集。本书通过多位中国文学大师的作品,展现了乡村的风景和人们的生活。其中包括了冯骥才、老舍等知名作家的作品,描绘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家庭的温馨和乡村的魅力。这本书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乡土中国的独特魅力,深入了解了中国农村的文化与生活。

中国文学大师经典文库:乡土中国读后感第一篇

行文比较书卷气,较多自造的词语,导致阅读起来比较费劲。 整本书能看出作者的思考,在当时有限的环境下,存在许多的不足。 作者也说了,他本身是作为一个观察者来取观察的,不可避免会对系统造成干扰,造成一些偏差。而且,作者本身的经历也有很大的局限,过少的乡村生活,以及对于西方等国家基于想象中的美化,对于本国人也就有恨铁不成钢的看法。而且,对于各种得出的结论,并没有太多有力的证据来确认事实,只是根据一鳞片爪,就妄图总结乡村生活的概况,有点异想天开了。中国的乡村差异不同的地方差太多了,而且,针对文中所写,本就是正常生活的乡村,而这种乡村生活,在古时候大多数地方,是奢侈的,可望而不可求的。逃难伴随着中国的各色村镇,这点,在文中没有一点点的体现。 总而言之,本书,作者确实是用心去讲了,去思考了,但是,所用的语言,所得出的结论,缺陷却很明显。

中国文学大师经典文库:乡土中国读后感第二篇

挺有趣的哦,开篇两章都在科学地解释乡下人所谓的“愚”,“笨”。 今天(2023-09-03)我爸在后院翻地的时候,我还在调侃他“看看这个种地的老农民!”他们这一辈对土地的热爱尤其,他们年轻的时候都是扎在土里的。 【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 原来是叫差ci序格局。 【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 【浮士德式的文化:他们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 【一个人担负一个胚胎培养到成人的责任,除了精神上的安慰外,物质上有什么好处呢?】 【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文化的基础必须是同意的。文化对于社会的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过程。】

【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 【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拖欠着未了的人情。】

中国文学大师经典文库:乡土中国读后感第三篇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对中国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后所著的一部社会学著作。全书共十四章,分别探讨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经济活动等。费孝通先生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分析,揭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乡土性特征,以及这种乡土性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乡土性”这一概念,用以概括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特征。他认为,乡土性是一种基于土地和农业生产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它体现了人们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和依赖,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尊重。乡土性不仅是一种物质层面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寄托和追求。 乡土性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是稳定性。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农民往往需要长期定居在一个地方,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区和人际关系。这种稳定性使得农民能够世代相传、繁衍不息,形成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二是熟人性。在乡土社会中,人们往往通过血缘、地缘等关系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熟人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相互熟悉、相互信任,形成了独特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三是差序格局。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地位和身份往往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年龄、性别、财富、声望等因素不断变化的。这种差序格局使得人们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既有利于保持社会的活力和创新,又容易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和冲突。 费孝通先生认为,乡土性不仅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基础。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塑造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和社会风貌。 首先,乡土性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注重实际、注重经验,善于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普遍规律。这种思维方式与乡土性密切相关,因为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化,才能获得丰收和生存。因此,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形成了注重实际、注重经验的思维方式。 其次,乡土性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国人注重礼仪、注重面子,强调个人修养和家庭教养。这些行为方式与乡土性也密切相关,因为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必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形象塑造,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同时,在差序格局的影响下,人们也必须注重自己的地位和身份象征,才能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声誉。 最后,乡土性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国人注重家庭、注重亲情,强调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这些价值观念与乡土性密切相关,因为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必须依靠家庭成员的合作和互助才能完成繁重的劳动任务并获得丰收;同时,在熟人社会中,人们也必须注重亲情和友情等人际关系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因此,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形成了注重家庭、注重亲情的价值观念。

《乡土中国》作为一部经典之作,不仅揭示了中国社会基层的乡土性特征,还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视角。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乡土性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深远影响,也更加珍惜自己的乡土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