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百工01》读后感100字

《百工01》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0-20 09:25:27
《百工01》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10-20 09:25:27   小编:

《百工01》是一本关于工匠精神的杂志,内容涵盖了各行各业的工匠故事和技艺传承。通过阅读这本杂志,我深刻感受到了工匠们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以及他们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这本杂志让我重新认识了工匠文化的魅力,也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和启发。

百工01读后感篇一

封面设计干净又讲究,仔细看百工的设计又有深意在

百工01读后感篇二

继《碧山》杂志书和《黟县百工》之后,左靖老师领衔的团队最近又推出了《百工》杂志书。受左老师邀请,让我为《百工》杂志书的创刊写点东西。对于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我顶多只能算是一位票友,因此就从自己浅薄的认识入手,写下以下一些文字。不当之处,欢迎行家里手批评指正。

“百工”,意即手工业者和各种民间手工业的代名词。早在西周时期的铜器令彝、伊簋铭文中,就有“百工”一词的记载。而伴随着汉代的学者和礼学家把记录“百工”状况的《考工记》编入《周礼》,中国的手工业就正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社会体系的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在随后的两千年历史进程中一直保持不易。

进入近代之后,手工业的衰落,一方面是西方的工业革命输入中国的结果。在大机器、大规模、简单复制的现代工业面前,强调独特性、人工精雕细琢的手工业尽管产品独特,但在效率方面则相形见绌,因此不断败下阵来。而另一方面,则源自中国从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国,一下子成为落后、封闭的东方传统国家的转变过程中,社会精英阶层心态的转变。在一个一切以西方为师,传统文化与文明不断受到质疑和批判的时代里,手工业和民间工艺便也被很多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不再问及。

时过境迁,在当下这个时代里,手工业和民间工艺的复兴能够成为可能,同样源自上述两种原因的反动。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形态已经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变。不同于现代社会里的大规模工业化和简单复制化的生产流程,在后现代社会里,无论是出于对现代社会的反思与纠偏,还是源于一个消费主义逻辑主导下,对消费品的重新“赋魅”(美国社会学家瑞泽尔语),个性化、手工化、定制化的生产模式重新得到追捧和推广。这种生产模式的转型思路已经开始影响中国。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的GDP位居世界第二,其经济、政治和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这种国家实力的提升,也让相当一批精英阶层摆脱“逆向种族主义”的思维,重拾国家信心与认同感。正是基于这种状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提振活动,在中国各地,已经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而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手工业和民间工艺的复兴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百工》的创刊,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之下,可谓是恰逢其时。当然,在一个后现代社会的语境中谈“百工”复兴,我们绝对不是要让手工业和传统工艺重新成为当下工业生产的主导模式,而应该是在所谓“工业4.0”的大背景下,通过还原与尝试个性化、独特化的传统工艺,给中国制造的复兴,提供多种开拓模式和可能性。这一点,从《百工》的栏目设置中也可见一斑,书中既有“考工”和“传承”这样聚焦复兴的栏目,也有“新知”和“行动”等栏目直视当下。我们有理由期待,这种结合了新时代需求和传统工艺精华的“百工”复兴尝试,能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灿烂、多元化的中国助力护航。

就此搁笔。

2016.7.16上午作于竹林斋

(本文是蓑翁为《百工》杂志书创刊号撰写的书评,首发于《百工》微信公号,微信号为:baigonglife,欢迎关注。)

百工01读后感篇三

自从“工匠精神”一词作为一种政治性话语替代了情怀性话语呈现在大众的面前,社会上对于“工”这一群体的关注与讨论似乎愈演愈烈。然而除却在宏大叙事语境下对国家制造行业的深刻批判和殷切期望,人们似乎还是很容易忽略那些起于民间的,根植在大地之上的手工艺类的“工”。《百工》的创刊大概是源于发起人对于这类“工”的意义的深刻洞见,我们了解工匠,了解工匠精神就要先了解“工”的含义,“工”的形象,“工”的前世和今生。不同于以往我们所看到的手工艺文献,一般是对某种或者几种手工艺的制作流程或者历史传承的呈现,《百工》所展现的东西更加的全面,它将“工”作为一种学科的门类来叙述,里面涵盖了历史和当下,理论和实践,实物和评论,总体上跟更是一场对于“工”的立体式呈现。

全书除去卷首和卷尾一共分为八个章节,每个章节一般有1-3篇文章。章节名称分别命名为《考工》,《传承》,《新知》,《田野》,《行动》,《图像》,《格物》和《批评》。我按照内容大抵将其概括为“历史维度”“当下视角”“实践实例”“评论话语”这个四个部分。

在“历史维度”中,第一篇文章就对我国的“工”的历史进行了考证,论述了“工”自古以来在我国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也探究了形成这种现象的文化根源。这样一篇文章放在开篇有着特殊的意义,实际上就是首先向读者梳理了“工”的往与今。而《考工》的另一篇文章则考证了先贤墨子的“造物”思想,为读者理解“工”的含义打开了新的大门。同时在“历史维度中”,编者还选取了两篇论述中日两国手工艺传承的文章,反映出了手工艺所承载的社会关系。

在“当下视角”即《新知》的部分,编者分别选取了“乡野建筑学”和“艺术家邵译农的创作实践”来展现当代工匠在各自领域对历史和传统的探寻以及对于创新的思考;在“实践实例”部分,编者则先是选取了两篇手工艺田野调查报告和一篇手工艺传承观察报告,细致地记录了手工艺的原始形态以及传承状况,而后则选取了几篇向读者展现手工艺作品实例的文章;在最后的“评论话语”部分,编者则着重选取了两篇对手工艺理论的评论文章。

令人欣喜的是,编者还在卷尾的文献集部分编排了数本手工艺相关的书籍介绍,将《百工》作为一个链接平台直接拓宽了读者的阅读视野。

《百工01》整体读下来,信息量非常的大,角度非常的广,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没有过多精美图片的罗列和过多渲染性故事的熏陶,在文艺类书籍出版流于表面化、刻奇化的今天,《百工》的出现为深度阅读类提书籍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这不仅是一本难得的介绍“工”的知识工具书,也是一本将阅读拉回“格物致知”本质的启智书。愿《百工》系列可以继续践行它所追求的使命。

百工01读后感篇四

虽然很早就买了这本书,但一直没来得及读。上周刚好看了舞剧《只此青绿》,突然就有了由头。将这本书与《只此青绿》的音乐搭配着食用,体验更佳,个人强烈推荐! 这本书里有对中国传统手工业的起源、发展、传承的介绍,对尚存传统工艺及手工业者的生存现状观察,同时也包含了关于当代保护、发展、应用这些珍贵的传统工艺的讨论。一口气读下来,补充了很多历史文化知识,也习得了一些新的思路和观点,能用来解答现实中体验到的传统传承的问题。在这里仅挑两个感触最深的点分享。 - 想分享的第一篇是关于邵译农先生及其艺术品的介绍。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如何赢得当代人的关注和喜爱,我一直存有疑问。因为去年年底在一部昆剧里遇到了英文梗,现场的确有哄堂大笑的效果,但我个人却有点不适。在我个人的感受里,语言对于传统戏曲来说是最基础的元素之一,语言的氛围体系被破坏之后,故事好像也被架空了。看完之后一直无法释怀——我们的传统文化要赢得当代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只能通过引入外文或者网络用语制造新鲜感吗?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邵译农先生用刺绣来复刻旧钱币的作品《春秋,春秋》提供了新的解法。先生在这幅作品里,用现代的审美要求手工业者们,“苏绣”为了满足新的审美标准,不得不另辟蹊径,突破原来的技艺习惯。这个过程就像是一位老人不再十年如一日地坐在老旧的沙发上,一遍遍重复地讲述他年轻时的经历,而是突然站起来说“我还想经历更多的事情”,然后步履矫健地走出门去。 为了完成作品,绣工们被迫改变原来“满绣”起底的习惯,尝试做到像画素描只画高光和中间色一样,让很多部分保持透明;挑战用不同颜色的丝线营造微妙的颜色变化;挑战呈现与印刷钱币的铜板版画的美感吻合的线条…用极其具体的、真实的一针一线来表达“虚幻的、理想的东西”,是作品震撼到我的原因。 当我们仅用传统工艺制作、演绎传统作品的时候,传统工艺的发展好像会受到诸多阻力。求变者可能觉得它太老、太旧,尤其是涉及到放在当代不合时宜的价值观,作品引起的反感甚至可能波及到工艺本身。也会联想到张晓风老师在《戏曲故事》里谈到的,因晚清社会形态急剧变化,京剧突然成为一项“被保护的艺术”之后,表演艺术作为它的优点,自然得到保留,而编剧作为短板却少有机会被改良。 但假设我们将传统工艺和传统作品分开看,当传统工艺被要求表达符合当代审美观念的新作品、新风格的时候,它的生命力好像被解放了。也许保护、传承传统工艺的方式不只是去探究、陈述它原本的样子,如果我们为它创造新的挑战机会和场景,是否能刺激它自发地生长呢?当然提问题、提建议总是最轻松的,对于真正的从业者来说每一项实验应该都是困难重重。做为完全行业外的普通人,能做的好像就是给予传统更多的关注和尊重,在新作品出现的时候,主动为喜欢的作品拍手鼓励,遇到不够好的作品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 想分享的第二篇是对理查德·桑内特《匠人》(The Craftsman)的评论。“现代社会并非一个比古代社会更完美的存在”是第一个引起深思的观点。当社会以高效率来要求我们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趋向简化。但是,即使自动化的机器越来越完美地迎合日常需求,在看到制作精致细腻、但工艺繁复且对当代生活毫不实用的传统手工艺品时,我们仍然会被吸引、被震撼,甚至想要亲自体验制作过程。在工作中一直被“目标导向”的价值引导,此时却对体验“过程”产生了冲动——这也正契合了桑内特对匠艺活动的定义——“持久的、基本的人性冲动,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做好的欲望”。我觉得工艺过程要区别于最终的工艺作品,因为工艺过程包含了手工者与自己的密集对话,感官、大脑和执行任务的双手三者不断交互,就像是一种隔绝外界的“自运行”。即使已经拥有了操纵机器的能力,我们好像仍然会渴望感受到原始的自我支配感、控制感。就像我们可以乘坐交通工具便捷又快速地去到很多地方,但散步、爬山、徒步…真实地使用双手双腿仍然不能被舍弃。也许是在这种“自运行”中,我们能感受或者享受自己的生命力,而这种体验让人痴迷。 第二个很喜欢的观点是桑内特提出的“制造模糊”的概念。在每一次写读书分享的时候,好像都是一种自我感受的具体化,我很想能用文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清楚、全面,但又很难做到。即使是自己看自己,也会遇到很多被遮挡的死角。以往这被我看成要解决的问题,但是读了“制造模糊”的概念后,这个问题好像变成了机会点。“那个阻力点可以是死寂的边界,也可以是一个既起到隔离作用又允许交流的地方”、“顺应阻力即意味着将边界转化为过渡带”,我总是忍不住在用“好像”、“仿佛”、“也许”、“可能”这一类的词,是不是也在自发地制造模糊边界、制造更多的讨论空间呢?“机器应刺激人类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局限,那种局限正是他的徽章”,读完这句,我彻底放弃解决表达不准确的问题了,准备接受自己就是一个无知、且有很多偏见、且只能活在当下这个具体的时代的真实人类个体。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