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关键养育》是一本关于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度过叛逆期的书籍。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用的建议,帮助家长了解叛逆期的特点和孩子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与孩子沟通、理解和支持他们的成长。这本书对于正在经历或即将面临叛逆期的家长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指南。
叛逆期关键养育读后感篇一
如今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比过去更宽容。然而长时间的宽容和民主,反而造就了一个个“熊孩子”。
事实上,孩子处于叛逆期时,很多言行都是好奇心驱使,当父母学会更加理智科学的引导,“熊孩子”就会回归乖孩子。 《叛逆期关键养育》这本书指出,1-5岁是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是培养孩子自立的关键期,也是孩子自我意识成长的飞跃期。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不受他们控制的,并不是他们有意为之。
本书作者是德国的丹妮勒•格拉芙,卡嘉•赛德,每家都有两个年龄不大的孩子。她们以自身养育经验出发,从三个方面告诉我们,怎样和孩子一起度过叛逆期。 一、学会用延迟满足控制冲动 当孩子很小的时候,无论是渴了饿了困了还是不舒服,他们都是采取哭闹的方式发出信号,而家长也会第一时间去安慰和陪伴。 但是,如果在孩子两岁后,家长还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其实是有害的。因为,我们的大脑需要通过练习才能控制冲动。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从来不需要等待,那么他成年之后,也不会有什么耐心,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事实上,很多关于孩子自制力的实验结果都显示,通过延迟满足,学会等待的孩子他们的感情更稳定,能够很好地抗压,并且抵御诱惑,甚至学习能力也更强。 所以作为父母应该有意识地用延迟满足,培养孩子的耐心。当然如果孩子达成了目标,父母许诺的奖励一定要及时兑现,这样也能够鼓励孩子乐于迎接下一个“挑战”。 二、学会调整接纳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吼完孩子,冷静下来以后,心里是很不舒服的。尤其,看到孩子眼里含着泪水,一脸害怕或失望的样子,我们会懊恼又沮丧。
其实 ,那是我们的内心小孩被唤醒。如果我们的父母在家里经常用训斥、吼叫来管理我们,让我们表现为服从。
那么,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现玩具乱扔、不听指令等情况,我们也会本能地用以前被对待和管教的方式,来对面前的孩子。 这时候,需要我们安慰自己的内在小孩,调整接纳自己的情绪,对自己说:“我今天很焦躁,对孩子吼叫了。其实,孩子没有错,发脾气只是因为我内心的紧张。放轻松,抱抱孩子,一切都会过去。” 一旦我们的情绪冷静下来,正常地和孩子沟通,多用鼓励的方式和他们交流,他们将会很乐于听取父母的意见建议。 三、学会用灵活的方式制止孩子 我们会发现,对年龄小的孩子来说,很多时候,父母说了“不”,他们也是充耳不闻。尤其当父母对他们的某一个行为说了上百次“不”,这种反复强调的“坏唱片法”,是一点都没有用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制止孩子的一些行为呢?首先,我们可以用一种“留意好行为法”。比如平时爱爬书架的孩子安静地从书架旁走过,那么我们就要抓住这个机会表扬孩子,说他很棒,没有去爬书架。 我们不能指望一次表扬,就可以让孩子改变习惯。但是如果我们在给孩子明确的指示后,对他们的良好行为进行及时、友好的反馈,他们也会乐于接收和配合父母的建议。 其次,我们也可以用一种“积极防御法”。当发现孩子跑到了书架边,准备开始爬的时候,就装作不知道的情况,把他抱住,带到另外一个房间,用绘本或者一个新颖的游戏来吸引他的注意,这种方式很容易成功。只要我们坚持几次,慢慢地,孩子就会失去爬书架的兴趣。 学会有效的教育和引导方法,“熊孩子”都会变成乖孩子,让我们一起努力,让陪伴孩子成长这件事,变得充满乐趣吧。
叛逆期关键养育读后感篇二
“ 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孩子让我发疯。”这句话真的是到了我的感受上,确实是这样子的,在孩子们要来的时候,我们对孩子充满了渴望与期待,当孩子生下来之后,我们也是有了美好的憧憬,可是当我们真正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却发现带孩子是那么的困难,那么多问题让人发疯。 在养育孩子的这条路上并不是简单和和谐的,更多的是困难重重和十分的复杂,因为我们需要学习很多知识,也要需要通过足够长的时间才会了解我们的孩子,而了解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是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步。 最近看到这本书《叛逆期关键养育》,讲的就是关于叛逆期的孩子,叛逆期的孩子有太多的问题了,很多时候我们也找不到答案,那么这本书中就能够告诉我们答案。 书的作者是德国的丹妮勒.格拉芙,法律经济学和经济管理双学士学位,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还有一个作者是卡嘉.赛德,是一位特殊教育工作者,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他们俩在在一个论坛里面聊天分享她们带娃的经验,而且分享的非常好,受到大家的关注,用分享经历和故事解答疑问,在大家的强烈建议下这本书出版。 当孩子乱跑乱跳,不守规矩东摸西摸,在公共场合做出让人难以忍受的行为,这样的熊孩子让我们十分的生气,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正如作者所说,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机会,会使我们的孩子更加进步,这些答案都在书中。 一:孩子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总是不分场合的,大哭大叫,撒泼打滚。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应该做的就是缓和气氛,而缓和气氛也分为三步,第一就是尊重孩子建立联系。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要和他进行沟通,也要冷静,因为他们的大脑在生气的时候理智脑已经被关闭了,目前出现的是情感脑,完全不受控制。 所以我们要建立同理心,蹲在孩子身边关切的表达自己,通过表情,语言,动作,告诉他我们是理解他的,而且是来帮助他的。 第二步就是这个时候我们说话的句子要简短一点。表示理解:你很生气,我能够明白。而且要陪在他们的身边,用柔和的语气来表达,我们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对孩子表示理解,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减除焦虑。 然后第3步就是提供妥协的方案,让孩子渐渐的平静,我们就给出一个方案,那我们可以表达,你哭是因为怎么样?我们下次怎么样?表示自己能够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去积极的寻找解决的方案,让孩子也通过其他的事情来得到替代性的满足。 这时候孩子也不再关注自己情感上和身体上的痛苦,等他长大,理智脑逐渐成熟,他们也才知道应该怎样做才可以。 二:当安抚不管用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有时候我们静下心来安抚孩子,我们对孩子的情绪做出反应,表示我们感同身受,我们能真正的了解孩子,但是仍然不被孩子理解。 于是我们开始生气,那么孩子就会更加的生气,更加的发怒,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找到他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到底是为什么要哭,因为我们只有从事件的根源去解决这个问题才可以。等了解了孩子生气的原因,然后再一起帮助孩子找到解决方案,虽然有时候孩子他根本不理解,我们应该明白他也需要一个出气筒来宣泄他的情绪。 其实这个时候我们要试着对孩子温柔以待,当然也会坚守自己的底线,孩子哭也是他一个发展的机会,让他明白这个事情可以通过哭来发泄,但是我们会陪着你。 我们要做的就是消除他的怒气,通过时间来消除,等他发泄完了他会感到彻底的放松,这也是一个需要调剂的过程。 书孩子成长是一个漫长过程,我们也需要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也像大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不管是生气还是发怒,这也是给他认识自己的机会,也能够发展自己的能力。 这些行为也是让他能明白各种感情,能够在周围的环境中做出的反应,这些只是一场经历,并不会让孩子变成十恶不赦的坏蛋。 有时无法表达,选择了错误的方式而已,而这些错误的方式并不会持续下去,等他们之间长大有一定认知之后,这个就会慢慢消退的。 其实也可以帮助让他建立自立,建立认知,也让他会明白一些事情,很多时候我们大人的情绪太过于成人化的,把孩子想法强加在成人思想上,其实他们也只是单纯的想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已。 孩子的每一个关键期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用心和爱的付出,当孩子释怀,露出天真的笑容,就是我们的成果。
叛逆期关键养育读后感篇三
过了十一个月,孩子便开始有了自己的意识,开始各种反抗,各种心里有想法,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便是给孩子设定界限,那应该如何设置呢?
作家丹妮勒.格拉芙和特殊教育工作者卡嘉.赛德合著的书籍《叛逆期关键养育》中,给出了这六个基本标准:
1、这件事是不是有危险?
我们常说要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大人一样来看,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有的事情还是需要大人直接判断,那是不是有危险性,则是判断之一,比如孩子要动开水壶,很可能被烫到,或者打翻,产生更大的危险,这就不是孩子哭闹一下就可以妥协的了。
爬窗户、过马路等,同样是不需要和孩子商量的,这些危险的事情,不能做,是死规定。
2、如果坏了,会有问题吗?
孩子对大人的世界充满好奇,玩具可能不感兴趣,但你手里拿个垃圾也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所以,这个东西,或者这件事是不是可以做,可以想想如果坏了,有没有关系。
当然了这里的判断,因人而异,也分不同的家庭,比如说我家里,孩子刚刚到对空间感兴趣的时间,动不动就开始翻箱倒柜,还时不时钻到低的柜子里去,那这个时候,我觉得是没有关系的,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拥有足够探索的自由,是对发育有帮助的,所以我一般都不会阻止他。
但是长辈则会觉得柜子很容易被弄坏,如果坏了就可惜了,所以总是会阻止孩子动柜子。
这个没有什么标准的答案,按不同的情况决定就好啦!
3、会不会打破别人的界限?
在外面,我们总是会看到很多“熊孩子”,在外面总是有意无意打扰到别人,有的父母会及时制止孩子,有的父母则会放任孩子。
那前面我们说,孩子拥有一定的自由是可以满足探索欲的,如果在外探索的孩子,还要制止吗?
当然,因为在打扰到别人的时候,这便是另一个教育了,比如有人喜欢安安静静的吃饭,但是你的孩子却总是跑到人家跟前去打扰对方,那这个时候,自然是要管一管的,我们有义务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界限。
我们不能为了自己而去打破别人的界限,也不需要为了别人的界限而打破自己的界限。
当然,这个过程还是非常具有主观性的,因为每个人的界限都是不同的。
4、不允许孩子做是为了省事吗?
深有体会,家里长辈不让孩子做的一些事,便是因为孩子会制造出一定的麻烦,比如不让孩子自己吃饭,因为孩子会玩,然后撒掉一部分,清理起来很麻烦,也不允许孩子玩泥巴,因为身上会弄得很脏。
如果真的是为了省事而不允许孩子去做一些事,那作为家长可就要反思一下了,或许,你让孩子动手尝试一次涂料,可能会弄脏衣服,但却也可能会激发出他的一个天赋。
5、根据孩子的年龄,判断孩子是否能执行“不”
不同的孩子,又不同的执行力,比如一岁的孩子,你的“威胁”语言对他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一到两岁,能听懂一些话,但又不能完全懂,有的时候,会把你的话当作耳旁风,但是到了三岁的时候,却可以自觉做到很多事情,比如吃饭的问题,一岁的孩子,要他坐着吃饭,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情,但三岁之后,便可以在桌子前做一段时间了。
所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做出不同的界限,对于父母来说,会来得更加轻松一点。
6、孩子让你不舒服的行为,要及早说不
孩子有边界,外人有边界,父母也是有边界的。
如果孩子的某些要求会让父母感到不舒服,比如说对着父母说脏话,甚至是动手,那则要及时制止,当然制止的方法也有很多种,你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来执行,但同样一点是不便的,那就是温和而坚定,制止孩子并不是让孩子怀疑你对他的爱。
明确了这六点关于边界的基础,什么允许孩子做,什么不允许孩子做便清楚了。
如果你家有两到五岁的孩子,那可以看看这本书,身为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教养。
叛逆期关键养育读后感篇四
前天晚上有个小朋友的妈妈来接他,他很开心,可是下一秒就要求妈妈给他买棒棒糖。妈妈拒绝了他,这个孩子每天都要求妈妈给买东西。昨天是糖葫芦,前天是巧克力。妈妈提议把家里的糖先吃完,或者回家做个棒棒糖,或者回家在手机上下单买奶糖,可是他却拒绝合作。妈妈态度很坚决,等他哭了一会儿还不肯停下来,拖着哭的孩子回家了。
看到这一幕我想到了最近大热的“摆烂式育儿”,就是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理你一下算我输”,甚至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不知道这样的方式是否有效。但是说实话我不赞成用这样的方法。最近在读《叛逆期关键养育》这本书,我明白了叛逆期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机会,每次怒气的发作都会让我们的孩子更加进步。
本书是作者丹妮勒·格拉芙和卡嘉·赛德最初在论坛里谈论如何育儿,后来开始写博客,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的粉丝。这本书,不仅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而且指导家长抓住叛逆期这一关键的发展机遇,处理好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和亲子关系。
01 当孩子的怒气撞上家长的怒气
昨天晚上给托管的孩子们读完绘本正准备做手工的时候,一个孩子的妈妈从楼上下来发现她家孩子没有穿外套,当然所有的孩子都没有穿外套。她觉得孩子太冷了,要求他把外套穿上。娃拒绝,孩子奶奶说孩子并不冷。但是妈妈坚决要求孩子穿上,而且一把拉过孩子,说你不穿我非要你穿上,在孩子的哭声和反抗声中强行给他穿上了外套。妈妈上楼了,孩子在小板凳上流眼泪。
这个孩子还算配合,虽然并不情愿,但是没有激励地反抗。更多的孩子反抗的方式是大声哭闹,甚至是躺在地上不肯起来或者是咬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孩子大约从1岁开始,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幅雷霆。诸如我不想穿这个红色的衣服,而是想穿那件蓝色的等等。面对孩子的哭闹和不配合,家长很容易会对哭闹的孩子发怒。当孩子的怒气撞上家长的怒气,通常会把矛盾升级,孩子的情绪问题无法解决,大人也会筋疲力尽。那么,这样的问题到底该怎样解决呢?
书中指出家长在遇到孩子在公开场合反抗的情形时,能明白自己为什么做出那样的反应,这一点至关重要。孩子的行为只是怒气的激发者,而不是怒气产生的真正原因。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才会教会孩子控制他的情绪。即使不能控制自己的怒气,也可以在事情过去之后,学会对孩子道歉。
02 学会合作和共情,大人孩子都需要
孩子的行为后面,必定有一个自己的理由。可是作为家长,我们往往忽视或者get不到。我经常和朋友聊天时说,抓不住孩子的点在哪里,上一秒还在好好说话的孩子,下一秒就突然爆发。看到这本书中给“熊孩子”家长定制的翻译助手时,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书中举了大量生活的例子,翻译熊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家庭治疗师说“孩子是愿意合作的”,那为啥我们在生活遇到的小孩却是不肯合作的?作者在书中分析的可能的原因:家长对合作的错误设想;对合作的神经基础不了解;忽视孩子合作的愿望;成年人内心期待的力量;无意中很早就让孩子戒除了合作的意愿。合作,不仅是孩子需要学会的事情,家长同样也需要学习。
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语言和需求,能够和孩子共情,不戒除孩子合作的意愿。孩子独立想做的事情,家长要学会放手。
03 减少限制,学会理解孩子
我家奶奶在看护孩子的时候,总是特别小心翼翼,孩子跑会撞到桌角,拿剪刀会剪到手,自己那水杯会弄湿衣服等等,带孩子去楼下恨不得孩子时刻坐在推车上不下来。
作者在书中指出,家长应该尽量少对孩子说不,并且指出了找出界限在哪儿的六个标准:是不是有生命危险;如果坏了,会有问题吗;会不会打破别人的界限;家长说“不”是为了省事吗;从发展心理学来说,孩子有没有能力执行这个“不”;说“是”的话,家长会很难受吗。也许很多孩子认识自己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就会在家长的“不”中被错过了。
学会理解孩子,孩子的每次发怒都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是他在往自立的有同理心的孩子的更进一步。叛逆期是培养孩子自立的关键期,是孩子自我意识成长的飞跃期。
写在最后
读完这本书,当孩子在地上打滚坚持要买玩具时,你就不会像“摆烂式育儿”那样和孩子一样躺着打滚儿,或者因为自己的愤怒对孩子大声训斥,你会做出充满爱和理解的反应。《叛逆期关键养育》有着大量的实际例子,我们可以在别人养育的过程中照见自己的影子。育儿先育己,要想告别熊孩子,家长首先要自己成长,理解孩子信任孩子,学会放手和合作,在叛逆期里看见孩子的飞跃。
叛逆期关键养育读后感篇五
她是出了名的好脾气,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宝贝,孩子一岁后,却被搞疯了,“这个不吃、那个不要、刷牙哭洗头哭,一天到晚不不不……”
她是女强人,却在朋友圈发出了灵魂拷问,“一岁前愁养,一岁后愁教,驾驭得了千军万马的复杂工作,竟然搞不定家里的小毛头?”
翻遍育儿书,新鲜名词学了一大把,各种方法写满了小本本,面对家里的真“熊孩子”,却还是歇斯底里后束手无策……
如果你也遇到这样的抓狂养育期,推荐一定要读读《叛逆期关键养育》。这本书的作者之一卡嘉曾经跟你一样,被宝宝折磨得死去活来,当她遇到丹妮勒,育儿的智慧火花在两人之间擦亮,她们写下的育儿方法已经拥有数千万的点击。这本书没有空洞的理论,而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剥丝抽茧,让你明白叛逆期的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你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不再这么做。
一,鸡毛蒜皮的小事,孩子却大发雷霆,原来是没成熟的大脑在作怪
结合作者在书中所参考的美国心理学家霍夫曼提出的发展模型,我为你总结了1-5岁的表格,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这些叛逆期的小怪兽,会有这些让你匪夷所思的行为。
0-1岁:他人不高兴,婴儿也会不高兴。举例:房间里别的孩子哭了,你的宝贝也会跟着哭起来,你对宝贝笑,他也会报之以微笑。
1-3岁:简单区分他人与自己,无法区分复杂因果,导致冲突。举例:宝贝想玩小车,另一个孩子冲着这辆小车的方向跑去,宝贝会哭闹,虽然那个孩子只是路过,但是宝贝还没有能力想这么多。
3-5岁:明确显露基本情感,区分计划好的情形和偶然发生的情形,重视结果而非动机。举例:小朋友不小心撞到宝贝,虽然宝贝知道他不是故意的,还是会生他的气。
孩子的怒气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他不够乖,这恰恰是他的生物体要迈向成长所必须要经历的阶段。了解了这个规律,你再遇到孩子类似的情况,是不是就会更轻松一些?
二,说一万次孩子不理解的“不”与“别”,不如用这个小句式游戏轻松改变孩子的危险与错误行为
当孩子看到墙壁上的电源插孔,他很兴奋地想把手伸进洞洞摸摸看。你会怎么做?吓得大喊“不!”“别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大概率是孩子疑惑地看看你,接下来又把手离洞口更近了。于是你会愤怒地把他抱走,也许接下来就是他对你拳打脚踢大哭大闹,而你则筋疲力尽地把他制服,并抱怨,“你这孩子,这么危险,为什么妈妈怎么说你都不肯听?”
原来,真相居然是,孩子的大脑会把不重要的东西过滤掉,把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东西上,孩子摸电源插孔,是因为他们以为这是爸爸妈妈发出的指令。未发育成熟的语言中枢系统,会把“别碰那个洞”翻译成“碰那个洞”!所以,孩子按你的指令行动,你却把他抱走,还努力冲冲地批评他,你说他冤不冤,换成是你,你是不是也得又哭又闹?
怎么办?非常简单,我们只要玩一个句式小游戏就行了!把孩子无法接收到重要信息的否定句,变成能量满满指令清晰的肯定句。
把“别碰那个洞!”换成“离洞远远的!”想说“别把杯子打了!”记得替换成更有力量的“把杯子稳稳地拿好。”与其说“别翻垃圾桶!”比如说“让垃圾呆在桶里。”“别拽电线!”可是一点不起作用,而“放下电线。”则有一种特别的魔力。
三,熊孩子激起你的万丈怒火?“沉默的自言自语”让你远离犯拧拒绝权利斗争
一块饼干碎了,孩子会嚎啕大哭,出门时妈妈走在前面,宝贝也哭闹不止,父母的怒火一不小心就燃起万丈高!你会想,“饼干碎了有什么大不了,换一块不就行了,搞得跟世界末日一样!”事实上,你的反应又何尝不是小题大做?归根结底,还是孩子的大脑没有成熟到可以处理突如其来的危机,现实的结果跟头脑中美好的期待大相径庭,他还没有能力去很好地面对和接受。而你为啥也跟着犯拧?书里的答案很值得你仔细琢磨呦。
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情况下,如何让怒火赶快平息?《叛逆期关键养育》一书中给出的“沉默的自言自语”法可以很好地支持到你。你可以在头脑的想象中,让自己大喊大叫,把怒火释放出来,你甚至可以在想象中揍了宝贝的屁股。而与此同时,在真实的世界中,你还是把她轻轻地抱在怀里,或者是摸摸宝贝的头,等着他从这个情绪风暴中走出来。
无论是可怕的两岁,还是狗都嫌的三岁,执拗的四五岁,丹妮勒和卡嘉两位作者在《叛逆期关键养育》一书中,分享了大量的案例,告诉你我,“叛逆期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机会,每次努力发作都会让孩子更加进步。”
父母学习一点,孩子幸福一生,让我们一起从阅读《叛逆期关键养育》开始,先懂孩子再懂教。
叛逆期关键养育读后感篇六
每个家长在和孩子相处过程中,都会感受到孩子的所谓“叛逆期”,这个时候让你觉得孩子似乎成为一个陌生的娃,他的各种行为让你发现,温和与和睦的亲子关系是如此的让人期盼,那么面对这个状态,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在德国的丹妮勒.格拉芙所写的《叛逆期关键养育》里,我们可以了解一些我们所谓的“叛逆期”究竟是什么?它不是令我们唯恐避之不及的麻烦,而是我们去了解孩子与培养孩子的关键期,它是我们去呵护孩子自我意识成长的飞跃期。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对孩子做出某个回应或答复,结果对方那种死乞白赖,愤怒嘈杂,暴躁气愤的举动让你感觉很是无奈,这种无奈背后,激起着我们感觉愤怒,是对家长权威的反抗?还是要和自己作对?那一刻你隐约感知到委屈,让你愤怒,不禁想要以更强势更坚决的方式来让它能够安静下来,而这个过程,爆发着更多的不合作。
为什么呢?每当出现这个情境时,我们想要了解孩子究竟是什么,却又似乎被什么遮蔽着,在书里,对这种状态和现象与感知,有着一个非常明了的解读,发怒的孩子可能是在向自立的路途行走了。而我们被触碰的,何尝不是自己内在觉得围绕我们的理解去形成的应该的状态。
而孩子的脱离我们以为的愤怒与不合作,何尝不是在让我们成人再以另一个方式回到理解与共鸣的状态里。作为科学层面,从情感脑与认知脑的大脑进化上,去理解孩子在情绪下的无法好好说理的缘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与安抚孩子,事实上通过拥抱或音调、表情、动作等来安慰孩子,能更好的让孩子平静下来。
在很多时候我们成人感受到愤怒以及对孩子的无奈,何尝不是因为我们幼时被停滞的内在小孩在面对孩子时被唤醒了,而这个时候我们即便不想发怒,却按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于是一场情绪之火就这样蔓延开来。
如果从这个情境下来看,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其实何尝不是在治愈我们自己,这个过程就好像形成一个代际传承的一种蔓延,而只有我们充分的认知自己,对自己更好的疗愈,才更好的面对这样的情景,从而真正让合一与人格成熟的孩子成为一种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书籍中会说孩子的问题是成人的问题,孩子像镜子暴露出成人内在的问题,将其引出,并让我们去反思并改正。无论是在汉斯-约阿希姆.马茨的《自恋社会:一幅心理地图》还是《痛阈:论日常暴力和全球暴力起源》中,将我们因为幼时匮乏无法达成的真实自我异化为父母希望的行为和要求,在这种过程中,催生的虚假自我。
在面对孩子的教育中,被唤醒了真实自我的引发,那些被掩藏的匮乏,以愤怒的形式传递出来,那些让我们看似无法遏制的愤怒,其实是在一次次以这种方式让我们被看见,并做出自我疗愈,书中让我们牢记的是我们之所以冲孩子发怒,因为我们对他们的行为的原因进行了错误的判断。而这个过程其实更需要我们,结合对自己的觉知来让一切的疗愈能够发生。
如果说在对孩子的怒气家长的怒气,更多的从理论原理上让我们理解孩子和自己的内在心境过程,那么在具体的情境与事例里如何做,则更是具有实操与落地的方案,这一点在书籍里也很贴心的列出。
比如说孩子经常乱跑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不合作的行为,先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因为把这种行为当作游戏,因此在这种游戏模式中,看不到危险,还是因为家长在表达时并不明确,比如家长们说你不要乱跑,然而在孩子的大脑理解的直觉里,反而会直接忽略不要,而只听到乱跑,这在很多场景里,可以让我们看见,做正向肯定的表述会更容易被理解并聆听到。
这也是我们为何在表述上,可以明晰具体的表述,比如可以说:"宝宝我们在屋子里,一步步走来玩吧。”这样的表述比我们直接和宝宝说不要乱跑之类的重复甚至吼叫式表达,更容易被宝宝理解。
很多时候面对各种场景,本着这样的三步,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支持孩子,第一步也就是尊重孩子建立联系。它体现在各种细节的去解读表情和姿势,以及沟通的具体方法,第二步是再次坚持说“不”,这在面对孩子很多的不合理要求时,温柔的坚定的说不,更好的和孩子明确彼此的界限。第三步是提供妥协方案。面对特定的情境,具有可缓和的妥协方案能够更有弹性地处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所有的方法,都基于我们内在的真实,去看见孩子,理解孩子,或者说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认识自己,看见自己。《叛逆期关键养育》与其说是一本亲子的养育书籍,不如说是一本结合理论与案例的自我觉知的书籍,它带有非常实用和明晰的原理和解决方案,让我们能够在看具体的情境过程里,触发自己的理解与感知,形成更好的亲子互动与爱的流动。
叛逆期关键养育读后感篇七
马克是一个三岁的小男孩。有一次妈妈带他去游泳,他迫不及待想下水。妈妈想让他套好游泳圈再下水,结果他瞬间发起脾气来。一心为马克的安全着想的妈妈,并没有理会马克的发脾气,以为过会就好了。
后来游泳没多久,马克想吃冰激凌。妈妈立即拒绝。这时候的马克不依不饶,在游泳池里大喊大叫的开始打妈妈。生气的妈妈把马克拽到了更衣室,马克更是哭闹起来,周围的人对着母子俩指指点点。妈妈的脾气瞬间燃爆,忍着怒气,回家后就把马克关进了房间让他反省。
这个场景常见不?超市里,一个孩子想买玩具,结果妈妈不同意,孩子倒在地上撒泼的场景?其实马克并不是个例,这跟孩子的发育特征有关。
发怒的孩子像一个小野兽,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处在暴怒状态的孩子,无论大人是安抚还是好言相劝、以暴制暴,都不起作用。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孩子的大脑很特别。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情感脑,而另一部分是认知脑。
情感脑的神经细胞对外部刺激会迅速产生反应,免受外部伤害。我们无意识地从外界获取信息,靠的就是情感脑。正是情感脑的敏锐反应,才会让我们的祖先在大自然的复杂环境中避免伤害生存下来。情感脑储存着潜意识的反应。
而认知脑则像情感脑袋一层保护罩。认知脑就是我们常说的新皮层,也叫前额叶,它的主要职责是进行逻辑分析和思考。
在我们受到惊吓的时候,会立马躲避危险,这是情感脑在发生作用。而当我们避到一边,我们会分析受伤害的可能性是多少,该怎么处理,这是认知脑在发生作用。
孩子出生的时候虽然大脑结构已经完整,但远没有成熟。虽然认知脑中的神经元之间的触突增长得快,但是孩子的行为主要是情感脑在起主导作用。
所以突然爆发脾气的孩子,主要是因为情感脑在起作用。认知脑的发育需要在日常的陪伴中,家长和孩子共同面对。
面对哭闹的孩子,有的家长会安抚,然后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而有的家长束手无策的唉声叹气;而有的家长会愤怒,继而把怒火发泄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长让孩子推入房间,让孩子反思。这些老套的方法都会让孩子的心灵或多或少的承受压力。
多数的家长其实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哄不住时,家长有时也会处于崩溃边缘,激起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的委屈。
因为自己小时候没有得到大人的善待,所以会把小时候的愤怒情绪转移到孩子的身上。往往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场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徘徊,这时候的家长也需要梳理。
我们需要回到过去,小时候自己愤怒或者羞愧的场景,抱抱那个小时候的自己告诉她,把童年时期的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并扮演争执的对方,给予小时候的自己以理解、理容和爱。
当我们接纳了自己小时候的情绪,那么对待孩子的情绪也就不再那么激动发怒。
我们能够接纳着孩子的情绪,而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是在与家人的互动中,对认知能力类处理情绪的案例,学会处理亲密关系,处理社会关系。
这时候妈妈在对那个哭闹着要吃冰激凌的孩子,不再愤怒。但是也不会买冰淇淋给他吃,要不然会让孩子觉得哭闹是有用的,可以要挟大人买东西。
妈妈平静地告诉孩子,我刚才不该冲你大喊大叫,是我没有控制好情绪,这让我很难受。但是这与你没关系。你是一个孩子也需要练习控制情绪。虽然我是成年人我也需要控制情绪。
对于幼童来说,思考和行动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因为他的前额叶还没有发育完全。这与孩子的生理发育特征有关,理解了孩子的行为,因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
孩子看问题的角度,不会转换视角,而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在矛盾冲突中,孩子有机会去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孩子会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别人的解释来学习使用认知能力。
孩子感受的体验来自尝试,来自更多的探索空间。接纳、爱和关注,给予孩子一个成长的空间,那将会成长为一个自立的、有同理心的孩子。
我真希望在孩子童年的时候,我能够读到《叛逆期关键养育》,因为那时候我把孩子童年时期的哭闹、发脾气,归结为倔强。因为缺乏对幼儿养育过程中的一些认知,所以错过了孩子叛逆期时的疏导和情感认知的发展。
《叛逆期关健养育》的作者丹尼勒·格拉夫认为,叛逆期是培养孩子自立的关键期,是孩子自我意识成长的飞跃期。
书中作者根据陪伴幼儿成长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根据他们的生理发育特征和心理特征给予了科学方面的阐释,也给出了家长如何处理的操作方法。这是一本实用性比较强的育儿手册,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成长为自立、坚强、有韧性的孩子。
叛逆期关键养育读后感篇八
跟孩子生气,听起来特搞笑是吧,但是带娃路上,这种事还真不少。
我家娃一岁多,正是自主意识萌芽的时候,最近我让她干什么,她都跟我对着干:
早上给她换衣服,明明是一整套,她就是不愿意穿那条配套的裤子,硬要给她穿就踢起“无影腿”,误伤老母亲,气得我手痒痒;
晚上洗澡,明明已经泡在澡盆里快半个钟了,手指都快起皱皮了,一跟娃说起来了,就用玩具舀水甩你,强硬着捞其她,差点因为她挣扎手滑,生怕摔伤她,又是生气……
这样的小细节很多,可以说,每天都在和娃斗志斗勇,在情绪崩溃的边缘试探。
为什么孩子轻而易举就能把我们惹生气?为什么我难以控制对孩子的怒火?我在最近阅读的《叛逆期关键养育》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为什么几岁大孩子的叛逆行为,如摔东西、打人、吐口水等,怎么说都不听?
在这本书中,作者把孩子让人头疼的许多“熊行为”,如捶打、撕咬、吐口水、滚地撒泼等背后的生理和心理机制都一一道来,可以说给了我对叛逆期孩子的养育有了很概念。
书中先讲了大脑的运作原理。我们大脑分成情感脑和认知脑,情感脑控制着本能和潜意识,认知脑则是有意识理性分析的关键。
关于情感脑,举个例子,我们在有危险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做出某些动作,如有东西朝我们眼睛飞过来了,我们会下意识抬起手挡住等,这些本能反应是人类进化千年的结果。
而对于认知脑来说,如果眼睛看清楚那个飞过来的东西是我们的队友丢过来的篮球时,那么我们身体的动作反应会是接住球,完成接下来的运球传球动作。
之所以说到这两种大脑的区别,是为了找到孩子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叛逆行为的原因。
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突然地“发疯”——摔东西、打人、吐口水等等,是因为他们的认知脑还没有发育完全的结果。
有研究表明,在婴幼儿身上,情感脑占主导地位,它会让孩子做出一些本能的行为,尤其是他处于压力状态的时候,更是会不知不觉中被情感脑控制,即便家长已经教过很多遍生气不要摔东西、吐口水等,人家全忘了。
明白了孩子大脑发育的过程,就理解了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那些叛逆行为。
而我们那么容易对孩子生气,是因为我们很少去想,孩子到底想表达什么,而是简单粗暴地认为,我说了他不听,还跟我对着干,就是想要试探我,尤其当孩子用哭闹来对抗的时候,还会觉得他想用哭闹来让我妥协。
这样一来,岂不是家长也犯拧了,家长的倔脾气一上来,即便认知脑发育好了,怒火也不是轻而易举能压制得住的。
就拿孩子洗澡不愿意起来这个行为来说,当我们说了一遍两遍孩子还不起来的时候,普遍的做法是猛地抓起他,用武力控制他,小小的他根本反抗不了,他的情绪就起来了。
孩子先是挺直身子挣扎,然后抓挠,不管用进而大哭,哭到眼睛鼻子通红,差点背过气去。
这下好了,孩子情绪崩溃了,怎么也哄不住,一家子更是怒火都被点燃了。
难怪有句话说,跟孩子置气你就输了,岂不是嘛,情绪和行为都被牵着鼻子走了。
既然懂得了孩子失控行为背后的逻辑,作为家长,你还会生气吗?
我想,答案还是会的,但是生气的频率会少很多,而且对于孩子的情绪敏感度会高很多。
就比如看了书以后,当孩子洗澡还是不愿意起身时,我们会换个方法,在抱起她的时候,跟她说:“我知道你还想玩水,但是水已经冷了,再玩会感冒生病吃药药哦,我们明天还可以玩水呀……”
絮絮叨叨的时候,孩子的挣扎行为开始变得缓慢,然后不管是任命还是理解了,反正已经接受了不能再洗澡的事实,也就不会让事情发展到大哭大闹的失控地步。
《叛逆期的关键养育》这本书对于家有1-5岁小朋友的家长很适用,这个阶段的小朋友独立意识正在启蒙,但是语言能力又还没发展好,不能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作为家长,可以借用这本书中教到的实用方法,帮孩子一步步更好地渡过叛逆期。
同时,我认为还有一个意外收获是,我自己的情绪控制和处事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修正,和孩子一起成长,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叛逆期关键养育读后感篇九
明明相同的杯子,却因为大小不同,孩子就能哭闹半天。
明明说好只吃一块巧克力,结果非要第二块,不依不饶。
明明自己已经泪流满面了,孩子却依旧还在旁边大吼大叫。
明明相处得很很高兴,孩子却突然咬自己一口。
明明好言相劝不要扒拉垃圾桶,可是转眼间又去翻垃圾桶了。
.....
如果你家孩子有这些情况,相信我它正在经历叛逆期。所谓叛逆期,很多父母都觉得只有到了一定年龄才会有,其实自从孩子有自我意识开始,叛逆期就一直存在。
在孩子叛逆的时候,很多父母都萌生了一种想法:为什么我盼星星盼月亮来了个宝贝,却是熊孩子一个,还不如在肚子里乖巧。
但其实孩子也很无辜,因为他们这些叛逆的行为都是不受他们的控制的,也并不是他们有意为之的。
那如何帮助孩子安然度过叛逆期呢?在《叛逆期关键养育(1-5岁)》中,丹妮勒·格拉芙和卡嘉·赛德两位妈妈通过自己的育儿经验,结合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对叛逆期的孩子的表现作出了具体分析,并给出了接地气的实操方法,相信你看完,如果再遇到孩子在超市糖果架钱哭闹不止,你会不温不怒,做出充满爱和理解的反应,你会明白,孩子为什么这么做 ,你怎样才能让孩子不再这么做。
或许有些父母会选择对孩子叛逆期置若罔闻,认为过几年就好了,但正所谓逆境也是机会,叛逆期其实也正是培养孩子自立的关键期,是孩子自我意识成长的飞跃期,所以不要忽视孩子的叛逆期,或许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养育行为会无形中改变孩子的人生。
在《叛逆期关键养育(1-5岁)》一书中,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作者首先介绍大脑工作的原理,让父母理解孩子。
第二部分是讲述为什么熊孩子的行为会那么快让父母发火,从中分析父母自己的童年对孩子的行为有那么影响,以及孩子为什么常常难以自控。
最后一部分作者讲述如何给孩子设定界限,父母该何时坚守自己的界限和规则,让孩子的大脑逐渐学会感知和应对别人的需求,而不只是关注自己的利益。
当然作者提供了实践环节,它列出了孩子最常见的不合作行为,并建议父母可以尝试一些经过两位妈妈和众多读者检验过的方法,使父母能够及时避免这些情况或者能够轻松应对。
在这些实用内容中,我认为对大脑的认知是被很多父母忽视的地方,我们往往更倾向于去找应对熊孩子的方法,却从未想过孩子“熊”背后的原因是与大脑有关,或者也只是归咎于孩子不懂事。
在这里,我为1-5岁叛逆期的孩子正名:熊不是我的本意,是生长发育在作怪。
大家都知道,自立阶段大约从2岁开始,但实际上,很多父母会发现,貌似从孩子11个月开始,孩子就会突然因为一些小事就大发雷霆。有时候在游乐场,父母想回家,孩子不想回,有时候在饭桌上,父母给的杯子不是自己喜欢的颜色。
父母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孩子却总是揪着不放,生气哭闹半天。
事实上,孩子这些突然的怒火并不是他们有意为之,因为他们的这些行为都不受自己控制的。那为什么他们这么难以自控呢?
这与人的大脑有关。人的大脑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情感脑,另一部分是认知脑。
情感脑作用是让人做出本能的反应,以毫秒级的速度判断我们的生命是否受到威胁,同时它也会将成长过程中不同的经历和情感存储起来,以后只要遇到相似的情况,就会自动做出类似的反应。而认知脑的作用是让人进行逻辑性和分析性的思考,它能够去人刺激的发出者有没有危险,使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动物性冲动,借助它,我们可以使自己较长时间专注于某件事,对未来做出有计划,做出符合道德标准和有同理心的决定。
比如你用余光看到一个黑影从身后扑来,情感脑会立马指挥我们的身体惊慌地跳到一边,一秒过后,我们的认知脑进行信息采集,发现那个黑影只不过是一条狗,身体就会放松下来。
总得来说,两个大脑的分工是,一个是让我们在以为有危险时进行本能、快速的反应;另一个进行理性的分析,使我们能够进行有意识的决定。
当然尽管两部分大脑各有分工,但是情感脑是最古老的,它可以关闭认知脑,因为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生存下来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当遇到危险,更多的本能会爆发出来。而一旦认知脑被关闭,就是所谓的情感占得上风,人自然更容易恼怒,更具有攻击性、几乎不会对未来进行规划。
根据研究表明,孩子在出生后,大脑的结构虽然完整了,但是远远没有成熟,他们的大脑仍由情感脑占据主导作用,情感脑让孩子做出本能的、下意识的突发决定,而且使孩子成为解读人类标签和身体姿态的专家,但是它也让孩子做出比较感性的反应。
比如给孩子穿衣服,孩子会因为觉得你穿得太慢而大哭大闹,即便你再怎么用语言安抚都无济于事,但或许你一个拥抱就能让他安静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个时候孩子的认知脑已经暂停服务了,根本无法加工父母的言语,他根本听不懂父母说什么,而在情感脑的促使下,孩子很容易解读父母的身体语言信号,所以一个拥抱会让孩子了解到原来大人了解他的问题,也试图在找一个解决方法,自然他就能安静下来。
现在回过来来看看,是不是对孩子的熊行为有了新的理解,原来1-5岁的孩子,他的大脑自我调节能力尚未发育完全,是需要通过我外界可靠的帮助才能摆脱怒气,所以不要指望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可以收放自如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最近有件事情很烦恼,孩子很喜欢捡垃圾,每次走到垃圾桶旁边,孩子就会去捡垃圾,每次我都会说:不要,别碰,那里太脏了有病毒。孩子刚开始会停下来看着我,接下来又去捡了,我生气地把他拉走,结果他就开始大哭大闹。
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孩子根本不理解我们所说的“不”和“别”。他们天生有一种能力,可以把句子中的名词和强调的动词当做不重要的信息过滤掉,把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事情上,这个时候我们发出的指令“不要去碰垃圾”,在孩子尚未发育成熟的语言中枢会被加工成“去碰垃圾”,“别去那儿”变成了“去那儿”。
所以孩子以为自己是按照父母的指令来执行的,他不懂为什么父母还是会发火或者把他拉走,自然就开始大吵大闹:我听你的了,为啥你不高兴呢?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玩个语言游戏,把孩子无法加工的“别”和“不”尽量抛开,把否定句变成充满力量的肯定句。比如“别拽电线”换成“放下电线”,“别把杯子摔了”换成“把杯子拿好”。这种明确的表达,孩子自然能够立刻理解、加工。
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都是爱的,但是也想这种爱有所回应,比如当自己被孩子弄伤时,孩子可以安慰下自己或道歉。但实际上,你疼得大喊起来,孩子却在一旁大喊大叫朝你发火。有时候自己也会想,这孩子是不是太没有同情心了。
可事实上,孩子的共情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也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说到这,大概你就明白了,为什么要求一个不到4岁的孩子去安慰别人或者道歉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不能从他人的视角来看问题,也就是尚未有共情能力,自然就不会明白他会给别人造成了伤害。
所以我们父母在生活中要做好榜样,给孩子演示什么时候应该去道歉,或者在必要的时候替孩子道歉,孩子就会把父母的行为自动地加以接受,并在认知能力发展之后,赋予“对不起”这个词真正的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很多时候是第一个给孩子指出不可跨越界限的人。可是大多数情况下很多父母自己都不确定,他们到底应该允许孩子干什么,必须禁止孩子干什么。
比如孩子第一次问是否可以喝下啤酒,父母当时说出来的“不行”肯定是非常坚定和明确的,所以孩子不会再提出这个问题,可是在其他事情上,比如可以吃一口冰淇淋吗、能吃一块蛋糕吗?这个时候有些父母或许就不那么肯定了,即便嘴上说“不行”,但是听起来不那么坚决和明确,而孩子很容易察觉到这种变化,因此他们就会不停的追问或者用行为进行试探,看是否还有谈判的空间。
说到这,很多父母估计会疑惑,难道要像立军规一样设定界限让孩子要遵守吗?当然不,我们也得考虑在某些时刻谁的需求更为重要些。不过,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心里有数,确定自己的界限在哪,否则遇到情况需要作出即时反应时,可能会表现出不确定,而这种不确定的表现一定会被孩子觉察到,而孩子能够清楚地感觉到你的犹豫不决和明确的“不”之间的区别。
那到底如何合理的设定界限呢?作者在书中提供了找出界限的6个标准:
1、是不是有生命危险。比如插座、火、电线这些是禁止触碰的。
2、如果坏了,会有问题吗。每个家庭都有一些物品对自己很重要,所以要明确告诉孩子禁止触摸。
3、会不会打破别人的界限。界限是需要双方商议的,所以 给孩子设定界限,你需要考虑自己的需求和界限是否打破。
4、说“不”是为了省事吗。很多时候父母说“不”是怕给自己找更多麻烦,因此要考虑好,说“不”到底是为了图省事,还是出于真正的需求。
5、从发展心理学上说,孩子有没有能力执行这个“不”。让孩子执行某些规则时,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如果孩子的能力尚未达到,那么就不能以不公平的方式去责备他。
6、说“是”的话,家长会难受吗?在答应孩子时,父母要考虑会不是在身体上和情感上受到伤害,比如很多孩子会扯父母的头发,面对这种情况,父母要尽早对孩子说“不”。
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父母应该学会明确自己和界限,不管是内心还是外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肯定,才能让孩子的大脑逐渐学会感知和应对别人的需求,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并且你会发现明确界限远比你磨破嘴皮管用。
在育儿过程中,每个父母谈起熊孩子总是咬牙切齿的,甚至有人吐槽道:它就是过来折磨我的。其实孩子的许多熊行为,并不是因为孩子叛逆,而是我们不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对他们总是抱着误解的态度,导致一遇到孩子的熊行为,父母就开始拧巴起来了。很多人都说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熊父母”,大抵就是这样。
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默顿曾提出一种心理学现象——自我实现预言,意思是说我们总会不经意间使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所以你总是说孩子熊,或许有天孩子会真的变成你嘴中的熊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熊”的一面,但“熊”并不是他们的本意。学会洞悉孩子“熊”行为背后的起因,把孩子的这些“熊”行为扼杀在萌芽中,才能轻松应对叛逆期。
如果你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不妨看看这本《叛逆期关键养育(1-5岁)》,相信里面的大量的真实案例分析和实操方法,会让你和叛逆期的孩子关系越来越亲密,越来越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