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介绍了翻译的重要性和翻译工作者的责任。翻译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大道,需要翻译人员具备广泛的知识和良好的语言能力。翻译工作者应该尊重原文,忠实传达原意,同时还要注重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的转化,以确保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篇一)
关于这一段,老舍文章的这一段“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余光中以为像叠罗汉一样,显得生硬吃力,而我却以为,这正是老舍的妙处。
当读者看到这一段“的”字时,或朗读,或默读,都感觉像有机关枪在“嘚嘚嘚”,从而喘不过来气,这正是祥子本人的心态。他在一次次的挫折下,被命运这一高山压着,他也无法呼吸,而老舍就用这一个畸形的句子,把心理表现出来了。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篇二)
余老先生的吐槽与怨念。行文有趣,硬菜颇多,对于不是翻译出身的本人来说,很多章节都不太看得懂,但仍然能感受到那颗对翻译的赤子之心。
在翻译一部名著的几个月甚至几年之间,幸福的译者得与一个宏美的灵魂朝夕相对,按其脉搏,听其心跳,亲炙其阔论高弹,真正是一大特权。
余老先生教口译,一般从戏剧入手,强调一点文学性,最常用的是王尔德的几曲喜剧。莎士比亚的诗剧太古,雪莱的诗剧太文,都太难译,而且不像口语,也不切实际。王尔德喜剧的台词简洁而流利,不但机锋高妙,而且谐趣无穷,绝少冷场。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篇三)
自己做翻译也有一段时间了,由于真切感到了瓶颈,遂考虑借鉴一些名家的经验和理论精华。
以前也读过一些其他翻译名家的著作,总有一种环顾左右而言他的感觉。当时觉得可能是文体或者时代的局限吧,也就没再报以念想。
直到遇到了这本!看到“when-当”那里,五步一当,十步一当,当当之声,不绝于耳。简直一位严师的面孔,点醒了正在看这本书的自己。这不就是我惯用的文体嘛。
不禁反省,这么多年,总是把精力放在熟悉文辞语法和大体量的词藻中,必然疏于对具体句式结构的表达的推敲。这个when简直太有代表性了!除此之外,还有被动语态和形容词的并列用法等等。
老先生果然厉害!看到十分之一不到,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不得不说,在有限的翻译理论书籍中,这一本必须有姓名!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篇四)
先说简单的吧,就一句:要说人话,越精炼越好的那种。 应当这么说,虽以翻译为题,余老所谈,可不止是翻译。更有对中文现状的梳理。 他本身古文底子比较足,又通西语。自然有资格讲这些。不过嘛,就好像他批评朱自清一样,我们是不是可以斟酌地来看看他的东西呢。 就个人而言,会觉得他的散文最好,翻译也成,次之以评论和诗歌。当然,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可也没见着说评论个冰箱还得自己会制冷吧? 大体主张我还是非常赞同甚至于赞赏的:翻译需通中文;先求顺,再求确;最好的地步是,这话像是中国人说的。 态度我也很敬仰,不厌其烦的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是看的确实有点眼花。不如说,古文修养惊艳。 在讨论杜甫那句诗的时候实在太精彩了,原来还可以这么玩,一个字一个字的换,多亏这本书我才理解了杜甫的那几首诗,也算意外之喜。 亦可证其古文底子着实不虚,其实英文也大概有所感觉,只是自己没有半分基础,不能体验吧。 总言之,虽不如散文那么简练亲切,毕竟是说理文章,却也值得四星了,想了解翻译和创作这两个方面的话,应该都能有所助益才是。 *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篇五)
这本书大概是在20年加入待读书单的,今年在图书馆意外遇见了,虽然已经不记得想读的原因但是还是翻开来扫了一眼,正巧是一些讲国语句法问题的片段,非常对我胃口,就把这本书借回来了。本以为会很快看完,结果断断续续竟然看了两个月。
这本书收纳了余光中关于翻译的十几篇文章,我看得慢的主要原因是这本书收纳了许多余光中对翻译诗歌的心得,占到这本书大约一半的分量,读得我特别痛苦,只觉得自己中文水平不够,英文水平更差,光是读通都需要一些时间,更别提搞明白字词之间的些微差异了,中途一度搁置了。看完关于诗歌的部分后,有几篇文章是评现代文受西方影响的不同方面,包括日常用语和翻译措辞等,文中提到的问题比较贴近现代生活,看的速度又提上来了,逐渐也能看进去了。
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蛮有趣的,能够感受到余光中对翻译的热情,也纠正了我对翻译的误解。《中文的常态与变态》《论的的不休》这两篇分门别类地讨论了中文的错误用法,让我印象深刻。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篇六)
没看书之前,我对杜甫的印象只有那个悲天悯人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瘦长脸上眉眼都快要抱在一起,怎么走也走不出衰运的人。如果换做吴老师,肯定要看看他的八字,然后低头说,水在金上,抽刀断水水更流,都是做无用功的命格啊。世事多舛,那么多人明明不如他,却都混得风生水起,不易乐乎。这是一个时运不济,满腹才华只能后世流传的悲愤才子的故事。
但看到余光中对杜甫的描写后,我宛如回到高中课堂,重上了一遍语文课。“中国古典诗的句法,到了杜甫手里,真是进入了一片新的疆土,可以说是纵之敛之,吞之吐之,反复回旋,无所不宜。”杜甫在律诗中将字的功效发挥到极限,而且将辞的次序安置到最大张力。像“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真是绝妙!
我现在越来越明白杨绛老师说的,你的问题在于书读的不够多的道理。大多数时候,我都呆在舒适区里洋洋得意,实在是太过井底之蛙了。说出逻辑一致、前后连贯、语义充沛的话,写出词真意切、具备画面感、动作空间、让人印象深刻的句子,留下一段唇齿留香,多日之后仍能清晰记起的思想。这些都是需要一个人长期刻意练习,不断磨砺自己的过程,绝不是冲一冲,然后就歇息下来的结果。
继续读书~~~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篇七)
若赶时间、想快速了解由英到中的转换要点,推荐首先阅读这俩概括性强的章节:《从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中文的常态与变态》,其余章节可等闲下来细读之。
其它章节散落着这样一些要点(部分涵盖在上述两章节中,但例子不同):
“的”“的”不绝;
啰嗦的“当”、“地”(如:较多地、成功地)、“们”、存在着……、具有着……;
令人费解的抽象名词(如:xx性、xx度、xx主义)、中文本有却强行译的英文名词(如:叛逆者→叛徒);
名词代动词(除了徒增“的”外,还可能增加了软/弱动词,如:对……进行、作了……);
断句符号,尤其是逗号,太少;
……
除以上要点之外,作者另一些谈论也很值得读,比如,还介绍了一些文笔、译笔,简白清畅的大家和作品:)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篇八)
余光中翻译叶芝,美则美矣,思考不足。他的字 他的人,他的心性,他对待陈映真的态度是复杂的。oo年将他出卖,他是为他好还是害了他?知识分子的含混心性?立场道德被裹挟的创作。他的字感受到他的颤抖却要强扭务求有力,那些人的散文诗歌我读到的不是,不是美,而是泽国气,水泽气。虚极了。他的欲望太满,太多。叶芝的原文不是这样,他翻译得篡改了本色。用中强改了西的宗教性质。 因为他高傲地说老了的人啊外语学不好的。这种文字力量的诱惑性让人悲哀。哎,我在说什么yiqihua,我觉得你们啊都想是同类人。男性在写作和受到学业上批评苛责更多,真是好笑。hennanshifan老师说我,无知愚昧 骂了我很久。后来才说,原来你是女生啊,你是女生的话我就不会说你这么狠了。越替男生女生感到不幸,最好的性别是没有性别 做爹的气!他没有体验过文化失语者的不幸和没有早年受到好的教育的人的不幸。
朋友说他们外语不好,我体会到强烈的悲哀在于受到语言abuse privilege 式的欺凌。
以及 让足够认真的犹犹豫豫的翻译者的拖延得到合适的借口,哀伤绵绵不可断绝,是时候该写下来的东西必须写下来。 爹气害人……妈呀……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篇九)
因文學譯版選擇而注意到這個主題。即便對翻譯不感興趣,就是對常事中文寫作的人來說,也可做他山之石:書中例舉翻譯體對中文的侵害,在寫作中很值得參考,一些謬誤當引以為戒。
此書為余先生關於翻譯的歷年短文、講稿合輯,扣一星就因書中一些觀點和舉例多有重複。但總體來說,還是有不少收獲:
①中西文字系統的異同優劣,也由文字系統區別切入,可見中西文化的差異。
②從翻譯的角度去體會中國古詩(文字的韌性與空間、留白、意境、距離)、英文詩(節奏、音韻),作為讀者一覽而過與身為翻譯斟酌考量有很大區別,翻譯字斟句酌提供一個細部更深入的詩作解讀。
③西化中文、翻譯體的文法毛病,常易犯的行文錯誤。多篇都有,《翻譯和創作》一篇比較典型。慚愧的是,根據問題回看自己寫的東西,也有不少毛病,也許看得多了,不知不覺就中招。前幾篇中西文化比較讀著還穩坐旁觀,之後心裏暗流冷汗。
④英文倒裝、從句、形容疊加的中文譯法。
⑤二、三十年代中國白話文先驅們的黑名單和白名單。
我理了一下,慎讀者:何其芳(多次作為典型反面)、艾青、朱自清、郭沫若、茅盾、巴金、曹禺、徐志摩。
瑕不掩瑜或功底深厚未走形者:林語堂、梁實秋、錢鐘書、王力、朱光潛。
名單我後面才想起來理,可能有遺漏。
⑥翻譯系課程學習體系借鑑。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篇十)
我在翻译专业学习两年,也有些许实践,感受是英文到了一定境界以后,最大的阻碍反倒变成了中文水平。翻译本是汉语与英语的共舞,我们的课程设置中却竟几乎不讲中文。想来大家都是中国人,对自己的母语定是百分之百掌握,也不必多此一举了,不如讲讲语法、词汇,通过考试才是摸得着的东西。其实若是发掘了对语言的兴趣,考试简直轻而易举,不过尚且不论这个。外国语学院重外文而轻中文,结果就是学生看懂外文,却表达不出来,如鲠在喉,最后产出一大堆不像人话的东西。长时间受英语思维影响,就是说中国话也像英文译过来的一样。而学术论文、中译文学,也无不渗透着这种混血文字,让人也不知是看是不看(有时候自行在脑子里转译成英文,反倒通畅了)。
其实像是生硬直译,见形容词便“的的”不休,见when从句便“当当”不绝,这些问题倒还显眼。可是对中文之美感的敏锐嗅觉,却是99%译者缺乏的。余光中先生说译者最好自己是一位作家,这着实没有说错。写作也是翻译(自己脑子里的思想),翻译也是写作。因此译者万勿自以为只是做搬运的粗活,就疏于提升中文水平。如今的流行语言太浅白,太粗粝了,那几乎是把文字直怼到你脸上,而毫无悠远的余味。可越是粗俗就越能广为流传。看到大家平时网络冲浪的语言水平,很难想象哪位作家会放心把作品交给你,哪位读者会读着你的译文击节称赞(我这么说并没有把自己撇除在外)。不过,也确实有几位朋友对自己的语文水平是有要求的,时常读书写作,让我十分钦佩,可以说是希望尚存。总之,我的建议是大家都看看余光中先生这本《翻译乃大道》,受大师一骂,然后多分给中文些时间吧。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篇十一)
想要看清事物的真实模样,不妨离远一点,甚至站在它的对立面。
语言之间虽算不上对立的存在,但必然大有不同。译者是语言的桥梁。一个优秀的译者,必须对两种语言都真正精通。站在翻译的角度,能够更清楚地感受语言间的差异,也更深刻地领略语言自身的美妙之处,也更能理解其问题所在。
余光中是诗人、散文家,也是翻译家。在《翻译乃大道》中,作者就像一个为我们敲响警钟的人,用身体力行,哀“中文式微”,批“西而不化”,痛“白而不化”,斥假洋学者。其实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守护美好中文的样子。
这是全书最重要的一句话,这便是美好中文的样子。
在这个崇尚多元和高效的时代,我们置身于信息的洪流之中,思维、习惯与文化正不断受到多方位的影响。而中文也在发展变化之中。但是,它历经千年的沉淀,它的简洁、对称、灵活、铿锵,不应就这样被轻易地冲刷掉。
我们平时读的、写的,都在不经意间将这些美好慢慢丢失掉。令人赞叹和沉醉的文字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通用化”、“公式化”的语言,显得如此刻板、累赘和平庸。
像是完成机械的指令,“基于……的考虑/这个原因”成了模板、“……的存在/……的发生/……性”也是标配、形容词“的”非带不可、连接词“和”连个不休;甚至成了翻译体,全无自然之感。
好的文字应该是有韵味的,自带古典而高级的美感。
中文富于“弹性”,简略缺省如国画里的留白,不会令意韵残缺,反而更简洁有味;搭配组合之灵活,也让表达有近乎无限种可能,想象力尽情驰骋;遍地是浓缩的精华,四字成语或词组,取之妙用,精确表意,更富神韵;诗词歌赋的遗产,不只是流传千古的文学经典,更是节奏与韵律的审美,长短平仄,深入血脉……
重新认识中文,提升语言品味,审视日常运用,很有必要。这不是苛求落笔生花,读必美文,写必佳作。而是从发现潜在问题,摒弃不良习惯开始,回归自然表达,回归“中文生命的常态”。
我们能做的,就是守护源头,让这些美好的文字继续流传下去,塑造自己,滋养后人;对优质的文字有所追求,带着批判的眼光去阅读,提升鉴赏力;检视自身书写表达的毛病,不断修改,养成习惯。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中文就是其中之一。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篇十二)
《翻译乃大道》 余光中 读了余老师这本书之后,真的有点自惭形秽了。且不说翻译,自省一下,其实自己的中文根本也没怎么学好。余老师说,很多时候在批改英译中的时候,更多的是像在改中文作文,在批改中译英的时候,又像是在改英文作文。这确实是翻译界的一种怪象也是一种常象。同样一个意思,从英文翻译出来后,经常会感觉哪里怪怪的,但又说不上来,其实还是自己的中文造诣不够,在翻译的过程中被“西化”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滥用“的”字。英文里面的“的”字形式多变,因为无论是前置还是后置修饰语都不止一个“的”字,所以无论从视觉还是语感都不容易产生单调乏味之感,再加上后置定语等后置修饰结构,其变换形式又是丰富多彩的。但翻译过来,如果只重形而不重意,则容易陷入滥用“的”的困境。 翻译的理想境界就是要实现形神合一,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而且总要面对是重形还是重意的艰难取舍困境。日常交流方面这类问题倒也容易处理,难就难在文学方面,当翻译遇到诗歌、戏剧、诗词等跨越巨大时间跨度和文化差异的时候,其中的艰难是非常人所能理解的。词不达意、言过其意都是难免的后果。 一个优秀的翻译人士,且不说翻译家,是需要精通两种语言的。这里的“精通”可不仅仅是因为出生环境所赐予的母语能力,也不仅仅是通过背诵,查字典所获得的庞大的外语词汇量。它是一种持续的,由内而外的语言和文化的沉淀。所以,对于大多数只是通过考试获得一些外语等级证书,亦或是一些翻译资格证书的人而言,翻译也仅仅是处在表层面,只是在做一些蹩脚的沟通工作而已。 余老师可谓是艺高人胆大,拥有一身的“金刚钻”,所以才敢揽对文学怪象进行批评的“瓷器活”。朱自清等几位文学巨人,其代表作在中小学课本里早就被几代人奉为圭臬,余老师依然毫不手软指出其中问题,批评其滥用“的”等语言怪象。可谓言之凿凿,鞭辟入里,让人醍醐灌顶,顶礼膜拜。这正是所谓“翻译乃大道”,翻译本为交流、沟通,理应相互学习,共同借鉴,而不是以跪拜者的姿态,盲目吸收,随意借用外文的语法、词汇、语言习惯,丢失本体语言尊严,抛弃数千年文化底蕴之自信也。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篇十三)
未来翻译还继续存在吗?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开启,手机翻译软件迅速普及,翻译行业将受到极大冲击。而像其他行业一样,翻译技术人才会被机器替代,翻译艺术家会具有更高的价值。余光中先生在《翻译乃大道》里分析:如果要翻译对象是优美作品,不同翻译家翻译各有千秋,那么这类翻译属于艺术。如果译者只求正确,读者只求能懂,那么翻译不过是技巧。
翻译技巧输入和输出环节都将被人工智能替代。通过手机,语音、文字、图像都能迅速输入,云端处理。在输出形式上,人工智能超越了传统翻译。比如可以在图片上直接显示译文。所以谷歌2002年就提出一项计划,把人类所有书籍收录,供人检索。等到人工智能翻译技术进步时,人们直接点开任何书,选择自己擅长语言就可以流畅阅读,根本察觉不到语言的障碍。除了图像翻译,人工智能还能同时输出不同语音版本,甚至可以包括国内许多方言。想象一下,一个老太太直接说客家话,就能直接被翻译为阿拉伯语,这在以前需要几个翻译才能完成。翻译技术人才最终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但翻译艺术不会被替代。余光中认为“翻译是相互妥协的艺术”,以英文翻译为例。不能西风压倒东风,变成洋腔洋调的中文,满篇都是“的”,全文都是长句。也不能东风压倒西风,变成油腔滑调的中文。冯象先生在《智慧书》序言部分举了一个例子:
冯象译注《智慧书》序言
翻译艺术需要文学功底,文字变成了美学,人工智能无法完全取代。就像余光中先生,自身也是优秀文学家、诗人,翻译作品更加隽永、优美。如此大师,人工智能如何替代?翻译大道博大精深,不可替代。
涂鸦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篇十四)
《翻译乃大道》书评
余光中是台湾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也是台湾高校的英语教授,主要方向是中西比较文学。由于研究比较文学,所以,他能够清晰地知道两种文学之间的差异,也能更细微地明白中国文学的特色。在《翻译乃大道》中,余光中强调成为翻译家所具备的条件:1)至少精通两种语言,精通就是能够无障碍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2)具备将一种语言变成另一种语言时,能够保持其译文的可读性,具有原文的韵味和译文的用于习惯。
余光中在《翻译乃大道》中谈到的翻译是指,将西文翻译成汉文。要成功的完成这项使命,需要知道西文语法和句子结构,以及西文如何遣词造句,同时更需要知道汉文的特色。他认为,现代白话文存在很多毛病,最大的毛病是过于“欧化”,即太多的句式和结构都是西文式的。那么,为什么现代白话文会存在大量欧化句式?余光中大略把现在白话文发展史梳理了一遍。早期现代白话文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其目的是为了使汉文完全摒弃古文的笼罩从而能够摆脱儒道两家对中国人思想的牵制,为了学习西方的“德莫克雷西”(democracy)和“赛恩斯”(science)。早期从事白话文写作的人,接受过严格的中国传统教育,他们的汉文功底非常深厚,因此,在推行现代白话文过程中,没有用太多的欧化句式。但随着白话文在报刊、文学上出现越来越多时,由于学习白话文的人汉文功底不行,有非常崇拜西文,导致很多现代白话文越来越欧化,很难再有汉文简练优雅的特色。现代白话文发展至今,已经非昔日初创时可比,原因在于,现代白话文吸收了很多中国古典文学,再次使汉文走上正常轨道。但尽管如此,现代白话文依旧存在欧化倾向。
之所以会这样,因为接受现代教育的人,几乎生活在“欧化”中文体的环境中。日常常见的“欧化体”主要包括,名词抽象化、形容词“的”化,虚词过度使用,套用西文的从句句式等等。名词抽象化本来主要出现在西方科学用语中,逐渐也被用于日常用于。“可读性高”是一个常见的抽象名词,余光中认为,这样的抽象化其实可以用形容词代替,比如用“值得读”、“好看”代替。可能我们浸泡在“欧化”文体中太久,反而绝对“可读性高”更妙、更亲切。形容词“的”化更是常见的弊病,余光中称之为“的的不休”,表明现在白话文在句子中用太多“的”,计划所有形容词都是“…的”。“美丽的”本来直接可以用“美丽”。在汉文中,很多词语本身就是形容词,根本不需要“的”,例如,“漂亮”,“高贵”,“善良”,“秀色可餐”,“囊中羞涩”,“人高马大”……“的的不休”另一个原因是,西文中有很多定语以及定语从句,翻译成汉文也会出现“的”。这有时很合理,如,“The girl dressed in a white skirt is my sister.”翻译成汉文是“那个穿白色裙子的女孩是我妹妹。”在这个句子中,dressed是girl的后置定语,white是skirt的前置定语,但在汉文通常都把定语前置。但有时很不合理,如“I know a girl whose mother is a pianist.”就不应该译为“我认识其母亲为钢琴家的一个女孩。”而应译为“我认识一个女孩,她母亲是钢琴家。”这种译法是把定语后置。
现在知道,自己很多时候,都在读写“欧化”文体。如何避免自己写的东西过度“欧化”是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阅读《翻译乃大道》,我给自己的途径是:1)阅读更多中国古典文学,包括古典诗词、古典散文、古典白话文小说;2)阅读更多优秀的现代白话文作品;3)阅读更多西方原著。通过这种训练,我相信以后自己能够翻译出或写出合格的现代白话文作品。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读后感(篇十五)
我是一个英专生,正读大三。当初选择英语专业,一是因为自己英语一向不好,想着如果我连英语都能够学好,其他就更不在话下;二是因为英语毕竟是基础学科,是一门通用的语言,其地位在我心中和语文、数学、物理并列,今后无论是求职谋生,还是格物致知,都绕不开英语。
原以为进了英语系,自己的英文自然会好起来,可惜我缺乏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疏于练习,两年过去,英语能力并不比高中毕业时精进多少。蓦然回首,我曾参加各种社团,组织了许多活动;也曾游历各地,见了些人间冷暖。这样的大学生活不可谓没有意义。可是恒心不足,做事虎头蛇尾,最终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绩。
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是没有什么选择空间的。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每天受教于那些敬业而亲善的英语老师,和各种有意思的同学朝夕相处,看着这个年轻又古老的大学和自己一起成长,长此以往,你也会有所触动,想为自己的学校、自己的专业做些什么。人总想实现价值,而在内心建起牢固的评价体系前,价值之实现往往见之于他人的反馈,内心难以避免地偏向于他人的期许。兴趣可以培养,能力可以锻炼,但责任不可推脱,这英语专业,恐怕我还会学下去。
大学我也读过一些书,但能让我反复阅读,一字也不肯放过的,除了《马恩文集》,就是这本《翻译乃大道》了。读《马恩文集》的动力是兴趣,是求知的渴望;读《翻译乃大道》,则更多是贪图其文字的精炼优美。正如书中所说,当今很多人的汉语写作,“西而不化”,繁琐又模糊,而论述这些弊病的《翻译乃大道》本身,则可看作“西而化之”的典例,读起来确实舒服,让人爱不释手。
我也上过翻译课,自己的翻译也被当众“鞭尸”过,因此对余光中教授在书中所指出的弊病,感触很深。“的的不休”、代词滥用、死套公式、标点符号、主动被动,等等问题,都是自己常犯,老师也常讲的。不过书中讲得更系统,也举了大量实例,很生动,让人印象更深刻了。这本书还提及许多学翻译、教翻译的心得,尤其强调要重视打磨自己的汉语。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英译中作业,彭萍老师就指出我的中文不好。我辩解道,如果直接写中文,肯定不至于这么不通顺。老师说这就是“中文不够强大,容易被带偏。平时应该多写一些东西。”大抵经验丰富的译者,都会苦口婆心地让自己的学生学好中文吧。
有这样优美简练的文笔,这样丰富切实的内容,《翻译乃大道》应该可以不朽了,至少30年后的外语系学生读它,也会惊叹不已。事实上,此书名为“翻译”,实则在讲作文,任何用汉语写作的人,都可以在此书中有所收获。
玄奘回到长安之后主持译经,前后经历十九年,笔不停挥,“三更暂眠,五更复起”,绝笔之后只一个月就圆寂了。思果先生在写作《翻译研究》前,前后写了三十多年散文,译了二十多本书,编过中文版的《读者文摘》,教过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的高级翻译班,还曾经每天用七个半小时功夫结结实实地研究了七年的翻译。以上是本书提到的,至于没有提到的,就更多了,例如我的一些老师,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和工作,甚至上下班的路上,坐在车里,都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每一位优秀的译者,对翻译都有超越常人的热爱,做事刻苦又有恒心。
《翻译乃大道》是一个文章集,收录了余光中谈翻译的22篇文章。在《外文系这一行》这篇文章的结尾,余光中提出一个问题:“我为中国的新文学做了些什么?”他把这个问题送给同行,也送给自己。文学与各领域息息相关,科学、艺术和日常生产都需要外文系提供支持,而我作为一个外文系学生,又能为社会做些什么呢?
面对这个问题,我惶恐不敢作答。那就让它成为座右铭,时时警醒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