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落差》是一部揭示女性内心挣扎和成长的小说。主人公在爱情、事业、家庭中都经历了起伏,最终在磨砺中成长。小说透露出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与挑战,同时也展现了女性坚强、勇敢的一面。阅读本书让人感悟到女性的价值和力量。
《女人的落差》读后感(篇一)
原本是被书名和作者自序中反复出现的“我超越我自己”吸引进来,结果看完只能说写作这个东西真的无法一蹴而就的,不仅需要强大的文字功底,也需要先进、贴合现代发展的思想。
如果你想在这本书看到三代女性自立自强的婚姻故事,那很遗憾这里面没有。通篇都脱离不了男性凝视,对于女性角色的刻画十分刻板单薄。按照故事的背景应该也有进入二十一世纪了,然而看到的却是哀其不幸(但更多是怒其不争)的女性受难婚姻和生活故事。
最早的戚佩文,可以理解是时代影响所以走相夫教子的传统路线。
到下一代艾博雅,就如作者对其反复提到的描述“有理剧争 无理争三分”一般疯癫不讲理。
再到已经有能力考上大学的下一代叶子,原以为女性觉醒终于要出现了,结果就是恋爱脑、对家暴男宽容(值得一提的是的,书里也反复提及叶子的宽容心…)、一而再再而三被职场性骚扰,甚至被表姐妹骗去卖……(大学生清澈但真的不愚蠢啊….)
故事的情节设定也是十分老套和狗血,整个武汉真就这么点大了??火车站偶遇失散多年的亲姐妹,再就是原来我的姨家家是我同学的家家……
看到这篇评论真心劝你们不要读,伤乳腺还降智,十分不符合现代女性的一本书。
《女人的落差》读后感(篇二)
唯一一本给差评的书,以往书一般我不就不看了也不评论,但这本书是读不下去了。
作者应该是想把书往剧情方向去写越狗血越好,开头就是网红名字佩文博雅玉叶,剧情就是天真烂漫傻白甜女主遇上各种渣男,妈宝男,大男人主义男,没情趣男,出轨男,软饭男;又要遇上腹黑姐妹,恶毒婆婆,神经质还抽烟心理扭曲又家暴的妈妈,甚至加点恋父情结;最后又不断离婚离婚再离婚;开头给一个恶毒继母拐卖妹妹,中间又来一段莫名其妙大雪天捡小孩,最后这小孩到底是谁连小孩自己都不知道。
真的整本书写的恶心了我一路,换个女主名字然后故事开始复制粘贴,无非就是生下来且只生了女孩然后讨论了一番生男生女哪个好,作者很刻意安排只生了女孩多一个也没有了,长大很美恋爱结婚出轨家暴离婚再结再离如此反复,几乎每一编节都差不多只能快速略看最后实在看不下去了。
作者真是太刻意想发财了还是想写一个剧本然后拿去拍个女性题材被害狗血剧,内心要多黑暗才能把女性放到一本书肆意揉虐?
我真服了真的看得我想骂人,不是书中的角色,而且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刻意恶意地去安排书中角色互相加害,这都已经超出了正常生活纪实,全凭自己阴暗内心和夸张脑补写出来的一本书,最后还来个花好月圆也太勉强了,要是把最后一章继续写下去我相信还得再来一个循环最后离婚。
如果希望以一本书鼓励女性自尊自爱,希望男性更多关注尊重女性,可以用真实事件记录描写,不必用这种添油加醋的狗血剧情故意把女主描成貌美如花的傻白甜遇上各种社会黑暗故事,这不是正确的鼓励方式更不是正确的写书方法。
作者有没有超越自我不清楚,但超级超越的惊到我了,给我一种《我本人高山》导演恶意把酗酒对象改为女性还说酗酒家暴母亲很常见那种惊到。
这得有多坏的心眼才能写出来这本书?
《女人的落差》读后感(篇三)
《女人的落差:三代女性的婚姻与命运》一书中对于女性生育书写随处可见。而伴随其中的乃是时代的烙印,是女性被动的选择与被"凝视"的无奈,也是受封建思想戕害的女性内心从一而终的卑微。她们或无从选择,或逆来顺受,她们是时代落后产物的牺牲品,是被“重男轻女”生育观念劫持的受害人。
例如书中第七节“佩文怀孕”,文中说道:"听说是千金,戚佩文的头低得更下了,她的心里开始矛盾起来。……而女孩子又怎么能为艾家传宗接代呢?"这里戚佩文刚刚听闻自己怀孕,久久怀不上孩子的她来不及为这一消息高兴,就立马为自己不能传宗接代而感到失落。而身为丈夫的艾文宗则言不由衷地表示自己”就是喜欢千金“,戚佩文对此一边感到”十分感激“,一边又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为艾家多生几个儿子“。”传宗接代“在这里成为了女性生育观念中的唯一目标。无论是来自男性的“宽慰”还是女性自己的意识深处,都深深地被生男孩的观念所捆绑、所束缚、所要挟。女性自己在此处变成了所谓的工具,一个失去了自我意义与意识的”传宗接代“的工具。正如在《身体的哲学:当代女性主义身体观研究》一书的第三节“女性身体的工具化和奴役化”中所提到的:“在父权社会中,女性能够生养孩子保证了男性世系延续以及整个父权制的延续,女性的生育能力对男人来说至关重要。”女性的身体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而成为父权社会的附属品,女性的身体因此被物化,成为依附于男性的“第二性”存在。而因为女性独有的生育功能,是男性后代延续的必要,因此“传宗接代”的功能便由此成为所谓“合理化”的存在。
在书中的第十六节“叶子问世”中,虽然陆旺达的母亲“听说是个女儿”,“做出很高兴的样子”,但是细腻敏感的艾博雅依然察觉出来“你娘好像有些失望,她肯定希望我们生儿子”。即便此处着墨不多,透过艾博雅的视线,仍可瞧见老一辈观念的落后与迂腐。而在第四十四节“叶子临产”中,“叶子这一次怀孕胡晓刚和老太婆都坚信她怀的是个儿子。”面对叶子的怀疑,身为丈夫的胡晓刚坚定地表示“我们的孩子一定是个男孩”。当孩子出世时,“叶子的担忧果然成为了现实”,而胡晓刚更是“唰地一下就蔫了”,甚至对于冒着生命危险大出血生下孩子的叶子,“他连看都没有看一眼”。女性在这里不仅沦为生育的工具,甚至因为没有生下男孩而遭到丈夫的唾弃与毫不关心。而走出“鬼门关”的叶子不顾自身的安危与女儿的状况,径自想到的是:“莫非是因为自己生的是个女儿,他们都不高兴?这时候,叶子想起了胡晓刚以前那么急切地希望自己生儿子的情景,心中竟忐忑不安起来。”正如《社会性别研究导论》第二节“中国的婚姻家庭制度”所提到的“生育中的男性偏好是指强调婚姻的生育功能。传宗接代是结婚的主要目标,生养男孩具有重要意义。”叶子的担忧不无道理,其丈夫的绝情与封建落后,使得叶子在两性婚姻中处于被动的境况。而叶子这样的想法,也是在丈夫长期规训下的无奈之体现,是自身无能为力的外露。
由文中三代女性的生育经历及其周围人特别是丈夫与婆婆的生育观念的书写可以窥见本书的文题“婚姻与命运”的意义。女性在生育中被冷落、被质疑、被孤立,成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与献祭物。通过本书的女性生育书写,可见女性命运多舛,也亟待突破自我,突破周围,突破传统,成为自我命运的书写者与决定人。女性在生育中不仅仅应该是工具,更应该是自我意识的唤醒者与未来社会的抉择人。只有这样,女性才能成为真正的女人,成为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