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读后感摘抄

《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01 11:20:49
《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9-01 11:20:49   小编:

本文从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出发,探讨了哀歌的表达形式与文化内涵。作者认为,哀歌代表了人类文化中的一种悲伤情感,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文章通过对哀歌的分析,展示了古代文化的深度和多样性。同时,作者也对现代社会的文化现象进行了一定的反思,提出了对于文明的重新审视和重新定位的呼吁。

《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读后感(篇一)

作者深入浅出的将死亡这出悲剧用冷静克制、偶尔还有些幽默诙谐的文字写出来。文中所讲述的故事古今中外,可见作者的实力深厚。在第三章中,主要讲述的是“物哀”,这让我想起曾经很流行的“断舍离”,一种是心中空无一物的平静,另一种是靠抛弃外物所累给人带来的一种视觉上的愉悦。二者都有种超然物外的感受,这个世界我们无力改变的事情太多了,生老病死都是物种进化的自然规律,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自己内心的平和。在书中仿佛可以通过文字感受到作者的一颗超然物外心,在酷暑阅读此书是一种很惬意的享受。

《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读后感(篇二)

时间原本与河流不同,它始终在流动,厌倦了的话可以迂回或超越,甚至可以停止或者抹杀。悲剧诞生于时间不可逆转的洪流中,唯一残存的只可能是精神或者某种道德意味,而对于生者而言,大部分都只是一声叹息。这也是书中第一部分所讲述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带给我的感受,死亡于吉尔伽美什不过是来人间走一遭的过程,如浮云般的故事在我们眼前闪过,而留给我们的却是更深层次的思索。在第二部分讲述了悲剧的几种冲突,书中所讲述的悲剧,不是世人伤春悲秋写下的无关痛痒的文字,而是对整个世界的一种深度剖析,在这种剖析下才能看到悲剧的消极却能积极有力。借用做着最后诗中的几句话:当我/离开人世,我的诗/化为乌有而我的名字/被人/遗忘。

《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读后感(篇三)

“生存对于死亡而言本身就是一种亏欠。”这是作者在书中所写的一句话,无疑也是对在世的人的一种精神拷问。在绵延的时间里,那些为我们所铭记的其实都是在不断地遗忘,我们对于已经消逝的人、事、物在我们的脑海里从一个实体的像逐渐变成一个虚幻的影子,最后终将会化作虚无。而值得庆幸的事,在我们还能感受到爱和悲伤,对生活还留有一丝敏感之时,出现了这本书,作者借此书来纪念他已经逝去的宠物兔。作为学术性的著作,能在书里埋下了自己的感情,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来自文字的温度。在本书中,分三个部分探讨了悲剧——消极美学气质,字里行间中作者的心境也好像在不断地变化,书中的举例也时不时的出现有关兔子的典故。这本书就像你的一个朋友跟你的对谈,在深度思索的背后是作者深沉的爱。

《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读后感(篇四)

死去的人得到了一日安眠,他们长眠在某个环境清幽、落花缤纷的死后仙境,他们在死亡举行仪式的那一刻获得了一生的荣耀。他们奔波一生,能被铭记的却只有那么一刻的辉煌。而活着的人却要在人世间继续饱尝酸甜苦辣,想来也是一种不公平。本书中所讲的吉尔伽美什、俄狄浦斯王的悲剧都是命定的悲剧,我们即使更改了命运时钟的一秒钟,对于他们最后的悲剧都不会有任何变化。吉尔伽美什生来就是王的命,年轻时的浪荡只是一种对生活的体验,在体验过后他应当承担起他对生活的责任,而生活的责任就是苦难。这本书没有告诉你当悲剧来临时,我们应该如何去做,那是心灵鸡汤才会给你的指导意义。这是一本告诉你古往今来不论是英雄人物还是平头百姓都曾经历悲剧,也必将经历死亡,平铺直叙的告诉你要接受和面对,这样反而能获得一种生的力量。

生活是生生不息,而我们也会死于安乐。

《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读后感(篇五)

作者用睿智而幽默的语言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世界,第一部分从悲剧的源头开始讲起,讲述了《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故事,从而引发了对死亡意境的思索。其中讲述的内容让我想到了古人在死尸上涂上香料,以免尸体腐坏。他们觉得肉体不腐而生命犹存,就像我们如今的祭祀和丧葬仪式,我们觉得这样的行为可以让死者的精神在人世中永存,说到底这都只是活着的人的一种心理安慰。而在第二部分中,则探讨了这种悲剧发生的原因。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有关自由的讨论。我们从出生就不自由,用拉康的话说,我们永远活在“他者”的目光中,从出生的那一刻我们被父母凝视,上学后我们被老师和同学凝视,我们被社会这个大写的“他者”凝视,我们不可能自由。我们自以为是的自由,其实早就被前人看穿,带进坟墓去了。在最后一部分的阅读过程中,好像把前文阅读时的愤懑和悲伤的情感都抛弃开来,留有一丝内心上的平静。可能万物最后都归于寂静吧。

《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读后感(篇六)

死亡的恐惧于我,是与至亲之人的分离。在分离面前,死亡的痛苦、死亡的未知都显得不足为道。宗教的出现对恐惧的人类社会是一个comfort。它们让我深信,死亡是到达另一个彼岸,我们终将在彼岸再次相会,从此不再分别;又或者说,我们终将回到人世,继续被中断的情感。

死亡之美是中国文化中最被忽视的美学之一,我惊诧于《哀歌》如此赤裸地谈论这个禁忌,弥补了多年教育中缺失的,却甚为重要的部分。死亡是人类文明无可取代的最消极的部分,“阴翳”、“荒芜”、“侘寂”构成了消极的另一部分。我们习惯于期盼“顺意”、“幸福”、“满足”,但如果人生完全充斥着这样的情感,那将是一个多么寂寥的人生,享受消极,使我精神进入了一个更高维的世界。

甚至可以说,消极情绪或是对消极情绪的惧怕推动了人的能动性,从而创造了更多的文明,创造了世界。

感谢《哀歌》,我不再害怕所谓消极,而珍惜每一种情绪,感谢每一段经历,善待每一个人。

《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读后感(篇七)

尽管这本书涉及“哀歌”、”悲剧”和“消极”的美学,但还是一本满好玩的书。说好玩,当然不是书的“娱乐性”,而是笔者有趣的叙述方法,也就是不急于对叙述主题过急地说出自己的观点,而是摁住性子,轻松地将不同时空的前人的相关叙述摊开,建立起彼此的内在联系,加以点评,然后亮出自己的观点。这就要有“硬功夫”了,不仅书要啃得多,还要足够的敏锐,而这两点,看来作者都不缺,不少章节里,作者显示了丰沛的知识和精当卓越的眼力。德国的卡尔·雅斯贝尔斯的世界文化轴心的说法,已被广为接受,这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事了。新的文化轴心是什么样儿,谁也不知道,但有一点则可以猜测,就是那个新文化一定包含对旧文化的重新估价。这种重新估价也许是对过去的延展,也许是对过去的颠覆,但无不基于对过去的深刻的了解和内省,按雅斯贝尔斯的说法,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阅读此书,我便不时地有这种体验,唯略感缺憾的是,涉及外语的引文若能更多地用原文就好了。

《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读后感(篇八)

作者在全书最开始提到托马斯曼的言论“如果没有死亡,地球上很难出现诗作”,无独有偶,和他同时期的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代表作之一《死与净化》也是以“死亡”为主题,用音乐表达了对“死亡”诗意化的思考。事实上,不仅是施特劳斯,从20世纪初期“表现主义”在欧洲音乐界兴起以来,随着各种现代主义创作技法的确立,很多重要作曲家都对“死亡”进行过各种方式的表现。这些表现,从某种角度上说,逐渐摒弃了浪漫主义时期对“死亡”美的描述,而更加接近“死亡”本身残酷的一面,是一种音乐上的“残酷美”,例如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中对少女献祭的描绘,戈雷茨基在其风格转型期间的重要作品《第三交响曲“哀歌”》中母亲思念自己在战争中死去的儿子的描绘,以及书中提到的作曲家潘德列茨基的代表作《广岛受难者的挽歌》中对遭受原子弹轰炸的人类的描绘等等。“死亡”、“悲剧”、“冲突”这些主题,在20世纪各个艺术门类中都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而本书非常精彩地对它们进行了深入而读到的阐述。

《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读后感(篇九)

也许对于任何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来说,外观也总会构成喜欢一本书的重要理由。《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这本书,对它的良好印象正是从其外观开始的。它的封面让我感到干净,翻开书后就发现这种干净其实和书的内容是不违和的。这就是一本学者踏踏实实做学术的书籍,不花哨,不虚荣,极质朴。

整本书条理非常清楚地分为三部分,共同的关键词是“悲剧”——这也暗和书题中的“消极”一词。可能有人要说了,我对谈悲剧的书没兴趣,我的生活已经很“悲剧”了,哪还有心情去听别人谈悲剧?如果说只是一本关在象牙塔里写成的沉闷著作,那我大概赞同这种想法。可是,阅读这本书并没有让我感到枯燥、无聊、乏味……这么说好像还是太空洞了。下面就书的第一部分具体说说吧:

书的第一部分讲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结合不同时期不同人物(这里面不乏托马斯·曼、博尔赫斯这样的大作家,中国古代的庄子,这也可以看到这本书的格局之大。)的观点梳理出有关死亡及其与悲剧、文明的复杂关联。作者不是做纯粹思辨,比如其中包含众多文学作品,这无疑为作者所努力阐释的思想增添了一抹生动形象的色彩。

二是作者像庖丁解牛一样解剖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部悲剧《吉尔伽美什史诗》。作者采用独特的“意象”视角解读这部伟大的史诗。读来感觉眼前一亮,发觉古老的史诗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

总之,这不仅仅是关于“悲剧”的一本书,它更关乎每个人生命中必然会遇到的种种命题。在人生旅途中,我们大多行色匆匆,并且习惯于此。然而当我们以一种省察的态度来生活后,便会发现书中所书写到的悲剧命题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存在着。对悲剧的全方位解剖,打开我们重新审视自我和世界的“悲剧眼光”——这或许是这本书的最大意义和价值所在。

�L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