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傾城之戀》读后感锦集

《傾城之戀》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3-27 15:15:33
《傾城之戀》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5-03-27 15:15:33   小编:

《傾城之戀》讲述了一段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在意外中穿越到古代,与一位王子相遇并相爱。两人经历重重困难和挑战,最终战胜了一切,坚定地走在一起。这部小说深情描述了爱情的坚韧和力量,令人感动。

《傾城之戀》读后感(篇一)

我的关注似乎总是与别人不一样,张爱玲写封建家庭的母亲形象写得真好。那种没有文化,平时也没事做的母亲,有很多钱,譬如曹七巧;那种没有文化,一般家庭的母亲,譬如《半生缘》里曼桢的母亲。她们总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规训自己的儿女,儿女强势些,母亲就随口嘟囔一句,时时戳儿女的短处,提醒她们现时的窘境;儿女弱势些,生怕儿女有一天翅膀硬了,离开这个家了,想方设法控制她们,言语上pua,肉体上竟不惜用鸦片,曹七巧“成功”了,她要达到的目的都达到了,但她扭曲的内心,不肯相信爱的内心,让她彻底和新生活告别了,也顺带断绝了儿女走向新生活的路。我们的母亲是不是多多少少都有曹七巧的影子呢,她们并不懂得怎样让儿女“孝顺、乖巧”,只凭着自己的经验用着手段,或者听信身边人并不可靠的经验和方法,自己有过不快的经历就也时刻叫子女不要走自己的老路,须知你当年遇到的人,不是儿女现在遇到的人。

大胆设想,如果白流苏没有因祸得“恋”,她在爱情里那般算计,是不是也是曹七巧的一个分身呢。

1/4页

《傾城之戀》读后感(篇二)

让我先以自己的认知来简单罗列一下收录于《倾城之恋》里的短篇小说梗概:

《第一炉香》——名叫葛薇龙的女子在香港求学过程中投靠在姑母门下,惭惭便耳濡目染,同姑母一样也成了交际花,后来还成了婚,只不过这个婚姻关系好像有点儿不同。

《第二炉香》——罗杰娶了一个中国女人,但新婚之夜却发生了奇怪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性教育没有做好,最终还酿成了悲剧。

《茉莉香片》——自己母亲年轻时爱恋的对象,如今成了自己的老师,再对照一下自己目前的家庭状况,这个叫聂传庆的孤僻学生,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扭曲。

《心经》——有着严重恋父情节的许小寒,成功离间了父母之间的爱恋,以为可以永远独占父亲的她,却在某天得知,父亲正与她的同学出双入对。

《封锁》——在狭窄的电车中,在特殊的情况下,与身边的女子搭讪,并开始抱有某种期望。

《倾城之恋》——离异后回到娘家的白流苏受尽家里人的冷嘲热讽,终于有个机会可以傍上钻石王老五,几番折腾之下,在香港有情人终成眷属。

《玻璃瓦》——姚先生有七个女儿,且皆相貌出众,但到待出嫁之龄,又会是甜蜜的烦恼?这需要多大的福分才能够消受呢?

《金锁记》——从开始便注定扭曲的婚姻关系造就了曹七巧的扭曲性格,有着强烈被害妄想的她,不仅让别人近而远之,也注定将会影响一双子女的人生之路。

这是一九四三年左右张爱玲所写的短篇小说,皇冠结集收录于这本《倾城之恋》中,真的很难想像只有23岁时的张就能够写出这样程度的作品,无论是从深刻性,还是从题材的多样性,都是足够让人叹为观止的惊艳出道作,人家说她是天才没看过我不信,现在看过了,我信了。

从以上我所罗列的剧情梗概可以看出,虽然剧情多样,但张主要还是描写女人心情、男女之爱,虽然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张爱玲,但她的其它作品应该亦脱不出这种题材吧?另,张的小说中夹杂着不少沪语方言,我是看懂了,感觉很亲切,但不知非上海人阅读时是否会有一些小障碍呢?

2/4页

《傾城之戀》读后感(篇三)

张爱玲的小说,其中的优点是很明确的,她的小说里提出的一些观点一些问题,直到现在也可以说是毫不过时的。诸如恋父情结,诸如女性对于虚荣的屈服,诸如性教育。这些问题至于当下的中国任有很大的讨论的余地。张爱玲小说的社会性却一点也不输于其文学上独特的文体特质,其文风可以很清楚的辨析出来自中国传统文学中的血脉。这次重读更发现了一些初读时未曾体悟出的颇富深意的描写细节和思想用意。

无可否认,张爱玲的小说是颇具人情世故和传奇色彩的。小说中也从来不避讳对具体时空的交代,使得小说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特的时代风味。诸如香港上海作为小说的背景本身就具有一种极强的说服力。可以说,张爱玲的小说本身就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一种真实记录。她的小说因其独特的文体和丰富的社会意蕴可堪经典一词。

但是我复读这本倾城之恋,还是喜欢不上来。

若一定要说出一些理由的,我始终觉得张爱玲的小说近乎于一种对自己的治疗。这种文字就像是一个情神患者对自己内心情欲的剖析及强调,有些时候过于现实,现实到了一种刻薄阴暗的地步。这未尝不是一个优点,但从文学创作的角度上来讲,又过于真实,真实到有些令人毛骨悚然。

张爱玲对于这种现实的处理,除了凭借其人深刻的洞悉能力外,在结构上我觉得是缺少一种所谓严谨的存在。小说的每一段都可谓是非常精彩的描写,但一旦强行穿成一条线,则显得有些雍容。每段小说的后面总隐藏着一个张爱玲的影子,一个刻薄的眼神,穿透全部章节。这种冷漠的眼神在我看来,使得小说的艺术性有所损伤。小说的艺术应该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而张爱玲的小说太过于真实太过于世俗,使你觉得这么一件糟心的事情似乎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而不能以一个客观的角度去品味,而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似乎总也没有一个好的下场。这种阴鸷的眼神,这种刻薄的腔调,这种世俗的冷漠可以说既是小说的优点,也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缺陷。有时现实到深刻到让你不觉得它是一部小说,而是一篇篇带血的檄文。

张爱玲的小说每一篇短篇都可以当做社会学研究的切片,但若把这么几篇给集在一起合成一本书来读,实在不是一种愉快的阅读体验。

可以说张爱玲的这种风格是我一直不能很好的正视以及欣赏的主要阻碍。

3/4页

《傾城之戀》读后感(篇四)

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时钟都拨快了一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

开篇即点出了白公馆是一个跟不上时代,或者说不愿跟上时代,还沉浸在过去的梦幻里不愿面对改变了的世界的守旧大家庭。

而生活于其中的人,“她未尝不想出去找点小事,胡乱混一碗饭吃。再苦些,也强如在家里受气。但是寻了个低三下四的职业,就失去了淑女的身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尤其是现在,她对范柳原还没有绝望,她不能先自贬身价,否则他更有了借口,拒绝和她结婚了”

这是女人的小心思,而男人呢。

范柳原道:“一般的男人,喜欢把女人教坏了,又喜欢去感化坏女人,使她变为好女人。”

多么可笑而讽刺的男人!张爱玲早已看的清楚。

流苏心里想着:你最高明的理想是一个冰清玉洁而又富有挑逗性的女人。冰清玉洁,是对于他人。挑逗,是对于你自己。如果我是一个彻底的好女人,你根本就不会注意到我!

女都喜欢“坏男人”,老实的男人有“好人卡”,女人在这方面又何尝不是。

“流苏又解释道:你要我对别人坏,独独对你好。”

虚伪的男人和女人啊!

关于爱情“一个礼拜往往比一年值得怀念”,爱情的保鲜期很短,他最大的敌人是平凡的日常。

而女人三十“近三十的女人,往往有着反常的娇嫩,一转眼就憔悴了。”女人三十一道关,这是回光返照。

关于婚姻“没有婚姻的保障而要长期的抓住一个男人,是一件艰难的、痛苦的事,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此看来,婚姻是对男人的束缚,对女人的保障多一点了,毕竟,男人更爱沾花惹草,是被下半身决定着的动物,而女人相对弱势且担负着照顾下一代的责任,婚姻及道德更多的绑住了男人以使其承担家庭责任。

还有,夫妻之间相处“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生活十年八年。”

“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于是,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是“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

如此狂想!!!

张爱玲有时也有一些机锋的话语,例如“我们那时候太忙着谈恋爱了,哪里还有工夫恋爱?”

4/4页

还剩1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