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新诗十讲的读后感大全

新诗十讲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04 06:35:13
新诗十讲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5-04 06:35:13   小编:

《新诗十讲》是一本关于新诗创作的散文集,读后感觉启发颇多。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的创作经历和观点,深入解析了新诗的特点和创作技巧。书中提到了创作的灵感来源、诗歌的语言表达以及形式结构等方面的内容,让我对新诗的创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阅读本书,不仅能提高写作技巧,还能激发更多的创作灵感,是一本值得推荐的读物。

新诗十讲读后感篇一

读一些蕴蓄性很强的美丽的诗,往往就像猜一个美丽的谜语。它是一种趣味,一种隐藏美的神秘,一种对欣赏能力的自我挑战,也是一种征服、破解之后爱与美享受的获得。

新诗十讲读后感篇二

诗是什么,是四言五言绝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还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爱情故事,现在的新诗是很多人所不了解的,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让我们更加了解新诗吧!

新诗十讲读后感篇三

读诗,不只是有古诗,当时因为文言文,文史记录等等去理解其意。 而近代诗,因作者为近代名家所著,我们也无法按文言文方法去理解,作者为北大中文系教授,读这本《新诗十讲》仿佛身在北大课堂上听孙教授授课一样

新诗十讲读后感篇四

关于古诗,平仄韵律之美,情感传递之真,经过千百年来的传颂以及语文课程的熏陶,基本上可以达成鉴赏方式的共识,但是,关于新诗,接受程度普遍还不是很高,这本源自北大孙玉石教授经典之作《新诗十讲》,则是关于新诗的全方位的阅读理解,能够帮助更多人打开欣赏新诗的大门。 新诗通常不讲究语言的韵脚,作者也往往有意隐藏起真实的意象,并且一度受西方现代诗的影响,在中西融合中探索前行,所以围绕新诗的争议一直不断,但是新诗作为一种文学载体,也作为特殊时期诞生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了文坛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面对新诗,应当像《新诗十讲》里代序讲到的那样,“不拒绝陌生”,跳脱出古诗去看待,尝试去阅读和接受。 孙玉石教授认为,随着个人阅读经验、学术根基、艺术素质、文学欣赏层次的逐步累积提升,就会提高人们理解复杂文学作品的能力,特别是阅读一些陌生性的文学作品,对于新诗更是如此。孙教授也在书中举出了解读新诗与作者原意大为偏颇的例子,也表达了自己关于鲁迅作品的不同于大众以为的全新理解,这种敏感能力都是得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思考累积的,而要是能从陌生难解的作品中通过思考解读获得乐趣,则更好不过了。 从心态上接受新诗,才能更好地感受到新诗的美和情感的共振。《新诗十讲》里选取的诗人和诗作都极具代表性,包括闻一多、徐志摩、李金发、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废名、冯至、辛笛、穆旦这十位,就像全面的阅读理解课程一样,从诗句的写作手法到背后蕴含的深意,从诗人的写作背景到真正表达的情感,由浅入深,面面俱到,句句剖析,条条在理,当告别应试的强塞硬背,《新诗十讲》无疑是丰富多彩、意蕴悠长的课堂。 《新诗十讲》里的新诗其实距今其实也有不少时日了,也都经过了时间的考验,获得了文坛的认可,部分也收录进了各类的课本,而直到如今,新诗仍然还在发展和拓宽之中,新诗的定义也没法一言概括。但是,从这些新诗的起点和经典出发,将新诗的美扩散出来,就会诞生出更多堂精彩绝伦的新诗课。

新诗十讲读后感篇五

喜欢诗集,感受其中,用心去接触,获得一种美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愉悦,而那些蛰伏在生命深处的诗意也会随之被唤醒。

如同那位“最牛”快递小哥--雷海为,初次筛选,大家都认为他是逞一时之快来凑热闹,但随着小哥一轮轮过关斩将,击败北大才子夺得《诗词大会》冠军宝座,底下的众人对雷海更多的是仰望,是敬佩,我们会好奇、惊叹这个快递小哥是如何积累到如此之多的古诗词更信手拈来众多生僻的古诗词,我们更是从小哥淳朴的面庞看到他背后的努力。

海也用自身的例子告诉大家,只要保持热爱,坚持努力,总有一天你的生命会换发出夺目的光彩。

好久没沉下心来欣赏诗集了,欣喜的划破快递袋,首先被它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映入眼帘是“点得着灵魂的烛光”,五个小圈映射的阴影如同烛光的微光,这么讲究的封皮俨然牵动了我的心头。

翻开扉页是戴望舒的《我思想》,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来震撼我斑斓的彩翼。

诗词创造出来朦胧且神秘的美,必然是极致的;本书很好的帮助对诗词深意拿捏不准,不能透彻看破诗人所思所想的读者观望诗集,将那些蕴蓄性很强的美丽诗集,侃侃道来破解背后意境、幻化作者思绪,让我们在品诗的同时更好的吸纳诗集本真的美。

这种从诗本身出发的原发感动所做的回归性解读,帮助读者打开新诗审美世界的多元视角,更是激发了爱诗之人内心深处对阅读的更多渴求。

新诗十讲读后感篇六

《新诗十讲》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孙玉石老师的近作,他围绕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十位比较重要的诗人,分别对他们的生平和代表诗作进行了介绍。这些人里有新月诗派的代表闻一多、徐志摩,有象征诗派的代表李金发、戴望舒,“汉园三诗人”里的卞之琳、何其芳,以写作抒情诗、叙事诗见长的冯至,以诗意小说出名、在诗歌上也取得了不小成就的废名,以及“九叶诗派”的代表辛笛、穆旦。

“新诗”这个概念自然是与“古诗”相对而言的。在文学史上,1917-1949年的文学称为“现代文学”,1949至今的文学称为当代文学。本书涉及的“新诗”作家基本上属于“现代文学”的范畴。因此,这本书既适合对现代文学的诗歌发展脉络比较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也可作为中文系学生的必读书目。

“怪丽而深沉的歌”

怪丽而深沉的歌——这是孙玉石教授对李金发诗歌的注解,我很喜欢这个标题,“怪丽”可理解为李金发诗歌受到波德莱尔和魏尔伦诗歌的影响而体现出的美学特征,“深沉”则是象征派诗歌朦胧、曲折的本色。

在实际的教学中,虽然李金发是“把法国象征派诗的手法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个人”,但他的诗歌并不会作为重点来细讲,对于此,孙玉石教授在书中也说明了原因:

“李金发的这种唯美主义的艺术追求,决定了他的诗歌创作同西方象征派诗人精神上的联系,也致使他的作品同现实生活之间存在遥远的距离。”

但在《新诗十讲》这本书里,孙玉石教授则着眼于李金发诗歌的美学特色,对他的诗作进行了非常深入而详细的解读。从教材上提及的《食客与凶年》《弃妇》,到相对小众的《琴的哀》《里昂车中》《故乡》……孙教授对每首诗歌的解读,都让我有种眼前一亮的新鲜感。尤其是在谈到《琴的哀》时,讲到“琴”的象征意义——对人生美满的期待与现实不尽的忧愁的矛盾,读来让我心有戚戚然。下一年再教现代文学这门课时,我想我会多讲一点李金发的诗歌。

“徐志摩的一生,就是一片快乐的雪花,很美的飞扬,也很快地消失了”

之前读徐志摩的诗,看到教材上对他的定义是“追求自由的浪漫主义诗人”,其实我一直没有太搞懂他的自由、浪漫体现在何处。在这本书里,孙教授用了《雪花的快乐》这首诗来解释——

鲁迅和徐志摩都写过雪。“鲁迅在他的作品里,是一个思想家的特征,他用南方的雪的温暖与北方的雪的奋飞,表现他自己孤独战斗、搏击人生的哲学。徐志摩在他的诗里,是一个诗人的特征,他通过自己感受的雪花的轻盈与快乐,唱出了他心里追求自由主义的理想。”

在徐志摩笔下,雪花通过不断飞扬、飞扬,最终奔向“身上有朱砂梅清香的她”。这里的“她”并不是指爱情,而是指一种理想的、自由的人生状态。雪花即是徐志摩自己,他很美的飞扬,但也很快地消失了。

读完《新诗十讲》,对中国现代诗歌重燃兴趣之余,也感叹属于诗歌的世界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诗是一种特别的人生状态,我们不仅要在历史里回望它,也要在现实世界里重塑它。它们真的很美。

新诗十讲读后感篇七

一直很喜欢读诗,因为诗人们用很少的文字就能抒发感情、表达见解、描绘事物……其实我的喜欢很肤浅,嗯,这首诗读起来很顺口,那就是我喜欢的,当然再有一些美丽的句子,那就更好了。

书里孙老师解读闻一多先生的《死水》时,他说,这首诗追求音乐美、绘画美与建筑美的和谐统一,运用音尺、押韵、色彩感的意象和匀称的诗行,达到构建现代格律诗的理想。原来我喜欢的就是这种富有节奏感的现代格律诗。

而诗的美不能只体现在这里,还有它的内涵呢,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给他的浪漫加入了爱国的底色,《死水》是对黑暗的中国现实的诅咒,与另一首诗《一句话》一起读,就是渴望“咱们的中国”与憎恨“绝望的死水”,热爱祖国与憎恨现实的热烈交织出的不朽诗篇。

读废名的《理发店》也挺有意思的,他说“理发匠的胰子沫/同宇宙不相干”,但“又好似鱼相忘于江湖”,这是在理发店里刮脸之前想到的。胰子沫与宇宙八杆子打不着,他刮他的脸,我想我的“真理”,而“我”和理发匠相遇也是偶然。在偌大的宇宙中,人和人之间灵魂是很难相通的。

“匠人手下的剃刀/想起人类的理解/划得许多痕迹。”又加深了那种人与人之间沟通和理解的艰难程度,就像剃刀划下的痕迹。“墙上下等的无线电开了,/是灵魂之吐沫”,收单机里下等的音乐,像是以无聊的“灵魂之吐沫”来驱除各自灵魂的寂寞,对人类理解这一主题悲剧性的升华。作者从如此枯索无味的生活琐事能提炼出这几分富于现代意义的诗趣来,他找到了自己情绪的载体,灵感搅动了他深层的哲学思考。我们应该学会在看似轻松的诗句中,去感悟那种无限悲凉与沉重之感,从而引发哲学思考。

这本书干货太多,除了十讲中解析的十位诗人及作品,作者在序言里提到的对新诗作品阅读与接受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1、对于新诗创造出的朦胧性与神秘美,要有一种积极的接受心态。

2、在解读这些新诗时,要注意诗的意象的象征性,注意这些诗的语言、意象的特殊内涵及存在的特殊联系,要注意诗的背后那些隐秘的诗旨,注意诗人和诗作具有的特殊文化背景。

3、培养自己的解诗能力,提升自己进入复杂文本的审美素养,减少隔膜和误读。

4、对诗作的欣赏力是后天养成的结果。

一些蕴蓄性很强的美丽的诗,往往就像猜一个美丽的谜语。作者也在序言里给大家留下一首散文诗,大家可以试着来解读一下哦。

《沙与沫》

斯芬克司只说过一次话。斯芬克司说:“一粒沙子就是一片沙漠,一片沙漠就是一粒沙子;现在再让我们沉默下去吧。”

我听到了斯芬克司的话,但是我不懂得。

新诗十讲读后感篇八

当下的知性人生流行话语都在说诗意人生,而之于常人的这个诗意,仅仅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学生时期的古诗以及一些新诗,以及一些呗大众主流影视媒体所播介的新诗。设若再进一步深入其内涵,那就很寥寥无几了,所以,对于诗歌抱有很高的忠诚的人们只能是止步于感知,若想认知其诗歌内部的意境及涵义,则鲜见于大众!

带着如上的遗憾,当阅读北大教授孙玉石这本《新诗十讲》之后,可以让大部分读者对于诗歌里新诗的感受能够不再是“阳春白雪”了,尤其与我更甚!

教授在代序里坦然,“是的创造者与接受者之间,出现了比较大的理解上的鸿沟”。事实确实如此,之于当下诗歌,我们可以在每个不同的社会生态下,有着不同的诗歌创作的潮流走向,而随着诗歌语言的深入和剑走偏锋,现在的诗歌不再像八九十年代那样被被更多的大众所追捧。自顾诚的朦胧诗以及海子的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诗歌以降,诗歌越来越被束之高阁于专业的刊物媒介里,这里排除当下的人们的消遣方式的改变的影响,所以,在幸福的生活时光里,来认知诗歌内在的含义,让我们在享受物质的生活的优渥的同时,更要提高对于精神上的愉悦享受!

在这部厚厚的《诗歌十讲》里面,我们可以跟随着教授在诗歌的海洋里,肆意徜徉,毕竟,专业的解读,可以让我们可以能够更多的开拓视野,看看如何解锁诗人们的作品!

教授本次遴选了十位新诗的代表和领军人物,他们是指白话文运动之后的文化阵地主将,他们在新旧文化交替时期,如何吸取外域的诗歌创作理念及精神,以及更好的延续华夏诗歌的千年精髓,可以说是新诗迭代的塬地,而对于他们的诗歌解读,有助于读者对于当下诗歌的一个更好的精神引领和进入!

教授结合每位诗人所处的社会形式,能够很好结合各自人生之经历,同时也非常纤细入微地剖析了他们的诗歌的意境,同时之于人生、生命、情感以及诗人所独具有的对于现实的警醒与呼喊表述!

虽然,教授在其代序提出,本书的主要所指意在提高语文教师的诗歌接收、领悟以及基于后天的提高诗歌文学修养之能力,而于诗歌文学的爱好者,普通读者群都可以学习借鉴。

《诗歌十讲》打开诗歌高高紧闭的大门,它让一束光照亮诗歌的大地,使已根植在文字沃土的诗歌,正茁茁生长,现勃勃生机!

新诗十讲读后感篇九

《新诗十讲》是孙玉石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它不仅是一本教授新诗写作技巧的书籍,更是一部关于诗歌创作哲学的经典之作。在本书中,孙玉石先生通过对新诗的概念、形式、语言、意象、奏等方面的深入阐述,为我们提供了种全新的诗歌创作思路和方法。

01 新诗的现代性

他认为诗歌是一语言艺术,创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现代社会的语环境和审美需求。因此,他倡诗歌应该具有现代的特征,如多元化的语言达、时代感强烈的主题和形式上的创新等。这一观点在当下的文创作中尤为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03 新诗的语言运用

他认为,语是诗歌的灵魂,只有通过精准的语言表达才能使诗歌更加生动、深刻。因此,他提倡诗歌创作要注重语言的多样性和表现力同时也要注意语言准确性和逻辑性。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写作中的语言运用很大的启示作用。

03 新诗的意象和节奏

他认为,诗歌的意象是通过形象的描绘传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段,节奏则是诗歌表现力的关键。因此他提倡在诗歌创作中要注重意象的选取和塑造,同时也要注意节奏把握和运用。这思想对于我们的创作实践也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

总结

《新诗十讲》是一部富有哲学思考和创作经验的好书。孙玉石生在书中不仅阐述了新诗的基本概念和巧,更重要的是为我们供了一种全新的诗歌创作思路和方法无论是对于已从事诗歌创作的作者,还对于对诗歌感兴趣的读者,这本都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

新诗十讲读后感篇十

唐诗宋词有一定的格律,新诗好像完全没有章法,身边爱读书的人不少,但能读懂现代诗的真没几个。

北大孙玉石教授给我们带来的这本《新诗十讲》实在令我惊艳了!原来现代诗里藏着如此多的奥妙,我们之所以读不懂它,首先可能是心态上不太接受,认为不好懂,所以干脆不读。

另一个原因,是不了解诗人。诗歌的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既有社会情绪也有个人情感,两者交融在一起,假借于物抒发内心的声音,有些声音比较直白,而有些声音则比较含蓄。只有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才能读得懂。

孙玉石教授选取了闻一多、徐志摩、李金发、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废名、冯至、辛笛、穆旦这几位现代诗人的代表作进行一一品读,从不同角度剖析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意境以及思想内涵,让我们既理解了诗歌的美好,也仿佛走进了作者的内心,触碰到了一个纯粹的世界。

这其中,有我之前就比较熟悉的诗,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和卞之琳的《断章》。

尽管常常引用这些诗句,但却从未想过深入思考背后的含义,在孙玉石教授的讲解下,我重新认识了这几位大诗人,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同时,这本书还让我认识了几位以前并不熟悉的现代诗人何其芳、废名、冯至、辛笛、穆旦等。

何其芳的诗特别注重朦胧的美感,他认为诗歌就应该含蓄地表达,他说:“我喜欢那种锤炼,那种色彩的配合,那种镜花水月。”

故而,我们在何其芳的诗里,找不到具体的联系,仿佛跳跃的音符,叮咚作响: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

呵,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私语,

糜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

原来,现代诗歌并不难懂,它的留白,给予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也让这些表达意象的文字间出行一种韵律的音符感,给这些美丽的画面蒙上了一层轻纱,若隐若现,令人遐想无限!

从《诗经》到现代诗,诗歌所传递的美好一直没有改变,它能慰藉人的灵魂,它能鼓舞人的斗志,它还能唤醒我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的追求。幸福生活,怎少得了诗歌?

新诗十讲读后感篇十一

以前,要想听北大教授讲课可能只能像那些北大的保安、买烧饼的一样,偷偷的、安静的做北大的旁听生吧?可是现在,很幸运,我们不需要去北大的教室就可以听到北大教授的讲课。

可能是北大教授听到了我内心的渴望吧,在任何地方听北大教授讲课的欲望,打破地域边界的那种。于是,我看到了这本由北大教授倾心打造的十堂新诗课《新诗十讲》。这本书曾荣获2015年度“中国好书”获奖图书。

我国的新诗和旧体诗不同,最主要的区别是白话诗,新诗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艺术趋势,作者的表达复杂、多元,理解起来也多了隔阂和障碍。

初中语文课上我读过闻一多的《死水》,有点搞不懂为何要把一滩看着就恶心的死水描绘的那么色彩斑斓,徐志摩明明是个不讨喜的男人,却把《再别康桥》写的那么朦胧和富有意境,看后忍不住心神荡漾,想要谈一场含蓄的爱情。

从他们的新诗里,单纯的看是可以获得美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愉悦的。这些诗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结合在一起,确实更有深意,也更让人感到诗的隐晦和含蓄。

好比徐志摩的诗,在我们眼里是歌颂爱情,实际上他想要表达的是自由和民主的追求。只是用了爱情这个障眼法罢了。

中国古典诗歌有写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三种观念,这些无所谓对错,只是表达方式的不同罢了,实在没必要去进行评判。

中国的古典诗需要留白,其实现代诗也是如此,就好像看完《哈姆雷特》,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是一样的。让人靠想象去补充和连接,容易引起读者的停留和思考。这是中国式的美感,话只说一半,剩下的留给你慢慢体会。

确实,在孙玉石对诗歌的讲述中,拆解那些让人看上去模糊的意象中,总可以看到些新意。比如“有的诗可以从文字本身去理解,有的诗非先了解作者不可。”诗的意境可见一般,在孙玉石先生的讲解中,很多诗歌都显得立体和有画面感。

甚至看的时候,我也会轻轻的诵读,去感受作者片刻的思绪。这本书主要带我们赏析了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卞之琳等十位作家的诗作。从《新诗十讲》中的旁征博引里,可以看出老先生对诗歌的研究十分深入,功底可见一斑。

如果你也热爱新诗,不妨跟随孙玉石先生一起来品读,也许会对过往熟悉的诗歌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起对新诗的无限热爱。

新诗十讲读后感篇十二

有人这样说喝茶,一口一口慢慢喝的叫做“品”,一杯一杯咕咚咕咚喝的叫做“牛饮”。 读《新诗十讲》这本书,听着孙玉石教授一首诗一首诗地讲解,细品慢读,有滋有味。不仅想起自己,这么多年好像读过很多诗,却都像“牛饮”那般吞了下去,汗颜啊…… 孙玉石,北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诗歌等。 中国新诗,自1917年到现在已有近百年历程,从白话诗到象征派、现代派、意象派,再到朦胧诗等,新诗的发展,多变而复杂。很多时候,面对不同时期的作品,我们会感觉不明所以,一头雾水,甚至忍不住会说:好诗在哪里?就这? 其实,很多作品写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表达的内涵我们根本就没有理解,所以不会觉得自己被打动,但这并不是诗的问题。看过老师的解读,我才真的从中品出滋味来~ 作品选取的诗人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包括闻一多、徐志摩、李金发、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废名、冯至、辛迪和穆旦。这些诗人的作品都非常多,老师只选取了其中几篇来解读,结合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年龄经历,来讲述作品的深层含义。只写两篇我偏爱的,比如~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现代别离诗的一颗明珠。有多少人,曾把它写在毕业留念册上?其实,我们喜欢它,更多的是喜欢它的韵律感,还有朦胧的伤感。 而在孙老师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康桥对于徐志摩来说意义非凡。那是他的信念成长的地方,所以他对它的感情才更深。徐志摩用自由和美给“离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这首诗潇洒飘逸,带着一位现代浪漫诗人特有的抒情姿态与色彩。 卞之琳的《断章》,短短四句却朗朗上口,连我儿子都会背诵。为什么很多长诗都被历史淹没,而几行小诗却可以绽放光彩呢? 孙老师解读时结合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还有李商隐的《子初郊墅》: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类似这种“对举互文”的特征,卞之琳使句子首尾相连,增强了诗的意境。 …… 作品的艺术追求与表达方式不同,我们就不能用同样的尺度,同样的眼光,去看待这些不同层次的作品。 当然,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我们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诗去读,不用“牛不喝水强按头”。

新诗十讲读后感篇十三

相比较古诗,新体诗对很多人来说反而有些陌生,很多人可以脱口而出数十甚至上百首古诗,但对于新诗却只能说出比较出名的那么几首,而且相对于耳熟能详的古诗,新诗理解起来总有些雾里看花的味道。

新诗是相对于旧体诗而言的,属于20世纪初萌生的新文体,到目前为止也才一百多个年头,相比较存在了上千年的古诗,她还很年轻,但已经发展出了多个派系,有象征派、现代派、意象派、朦胧派等等。

但不论新体诗还是旧体诗,诗歌的本质就是一种表达的艺术,它于意境之中表达诗人的所思所想,其特质是含蓄的,玄妙的,优美的,且梦且幻,神秘莫测。

所以不论新诗旧诗,对于一般读者来说,都会有一个“读不懂”的坎横亘在大家面前。但新诗又与旧体诗不同,它是为了摆脱旧体诗而诞生的,它追求的是明白易懂,而非像古体诗歌《离骚》《九歌》《诗经》或者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部分诗篇那样,无法知其内涵、无法明其真意的迷。

关于大多人都读不懂新诗这个问题,北大中文系教授孙玉石指出,是因为诗歌写作者的传达方式越来越追求复杂和多元,所以导致了很多读者在阅读与接受之间多了一层隔膜和障碍,并随着表现方法的复杂化越来越深。

孙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现代文学史、鲁迅与五四文化以及中国现当代诗歌,所以就新诗阅读与接受方面,他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在他的《新诗十讲》一书中为喜欢诗歌却读不懂新诗的读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思路。

他说,对于新诗创造出的朦胧性与神秘美,首先要有一个积极接受的心态,将兴趣由单一走向多元,不断拓宽、加深自己的认知与接受程度,提升自己对于有深度的作品的接受理解和审美能力;其次是要真正进入并且能够解读那些具有朦胧性和神秘美的新诗作品,做到真正了解诗中意象所要传达的更深层次的象征内涵;最后是要有意识地训练培养自己的解诗能力,提升自己进入复杂文本的审美素养,减少隔膜和误读。

诗歌解读和鉴赏能力是一种阅读和理解复杂性神秘美作品的能力,它并不是一个人先天所具有的特质,而是靠后天有意识培养的。就像我们从小接触古体诗,自然而然会比后接触的新诗有一种亲近感,这种亲近感会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并共情诗歌内容。

《新诗十讲》是孙教授对新诗的研究与透析之作,他通过对徐志摩、戴望舒、闻一多、穆旦、卞之琳等10位新诗代表人物及其经典诗作的解读,带领读者一窥新诗的真实面貌,打开解读新诗的美丽世界的大门。

新诗自诞生开始就存在不同形态的艺术探索和美学差异,如何在表达方式复杂多元的各种意象中探知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内涵,是每一位阅读者都需要修炼的功夫,这本身也是一种探索与解密的过程。如果你也对新诗有浓厚的兴趣却又总像隔雾看花那样不明了,建议你读一读本书,说不定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新诗十讲读后感篇十四

人们喜欢说远方有风景,远方亦有诗;也有人说我要拥有诗一样的灵魂,干净,素简。

人们也喜欢说愿你有诗,有梦,有坦荡荡的远方,所想的都能如愿,所做的都能实现。

纪伯伦说: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

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心灵的歌,它很少谈论哲理,它是羞于大发议论的。

李白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诗,在我生命中是春天的青草香,夏天的冰淇淋,秋天的醉夕阳,冬天的围炉夜。

我喜欢诗,所以我喜欢了解诗。

这本书源自北京大学中文系孙玉石教授的十堂精湛的中国新诗课,孙教授用诗的语言,全方位介绍了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穆旦等人的经典新诗,通过细致的解读,深入挖掘了中国新诗创造者所传达的隐喻、意向、美学与思想,展现了中国新诗整体发展的历程和多元化。

电视剧《战火中的青春》,有一段闻一多先生朗诵《红烛》的情节,我深深的被感染了,我深深的感动了。

它唱得热烈、唱得真诚、唱得深沉,具有悠久而感人的力量。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我喜欢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那一句“夕阳中的新娘”,我读到了淡淡相思都写在脸上。

《再别康桥》是现代别离诗的一颗明珠,这首诗中所蕴含的现代觉醒者在寻梦意识和一个富有个性的诗人对于自由与美的强烈追求,使得“别离”这个古老的主题获得了新的时代品格。

孙教授说:我们读一首诗,首先要通过直觉感悟、理性思索、反复琢磨,弄清楚这首诗里的意象、蕴蓄和烘托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虽然,我不是北大的学生,但,我现在拥有了北大教授的十堂免费课!

我感觉,我和现代诗又更近一点了!

新诗十讲读后感篇十五

中国是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在历史天空里,古诗词像群星一样璀璨。及至近代,中国出现了新诗,虽然无法比肩唐诗宋词的高峰,但亦诞生了不少佳作。 孙玉石,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与诗歌评论家。在北大任教期间,孙玉石教授开授了中国新诗课,《新诗十讲》便由其课上讲义增删补改而来,2015年第一次出版的《新诗十讲》,便荣获2015年度“中国好书”中的“文学艺术类”好书。

《新诗十讲》提到的十位诗人,闻一多、徐志摩、李金发、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废名、冯至、辛笛、穆旦,覆盖新月派、象征派、现代诗派、九叶诗派等近现代史上蕞具影响力的新诗流派中的诗人,非常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限于十位诗人的人数,有一些重要派别和重要诗人漏掉了,如自由派的郭沫若(胡适),朦胧派的食指、北岛、顾城、舒婷;其他的重要诗人如冰心、艾青、臧克家、余光中、海子、席慕容、汪国真等也没有收录,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孙玉石老师主要采用的诗歌解读方法是文本细读,将新诗拆解成小段,逐字逐句分析;传统的“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方法也被巧妙地融入其中。如同做手术一般,孙玉石老师将一首首新诗精准“解剖”,通过揭示字句之间隐藏的含义,体会诗人写作的奥妙,挖掘诗人表达的意蕴,品味其美学与哲学价值。

闻一多《死水》充分运用西方现代诗的反讽技巧与“以丑为美”的原则,达到了想象与现实的完美统一,寄寓了年轻诗人对祖国深深的忧虑与热爱,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虽不如《再别康桥》那样如雷贯耳,却也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是诗人性格和精神的外化,是其投射在新诗里的观照。 李金发《故乡》梦幻与回忆交织,虚实相交,如梦似幻,没有直接写思乡,但无处不透露出思乡之情。 戴望舒《十四行》句式整齐,注重色彩搭配,是青年戴望舒遵循新月派“三美”原则的佳作。 卞之琳《西长安街》共58行没有分节,吸收了中西方诗歌中的不同特点,产生奇效。 何其芳《预言》用“你”与“我”隔空对话的方式,倾斜自己的情感,使得诗歌充满了流动的情感。 废名《理发店》短小精悍,却蕴含了深厚哲理,真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冯至《给秋心》从多个方面探讨死亡,是冯至早期的代表性诗歌。 辛笛《月夜之内外》探讨生命永恒的主题,与《春江花月夜》有异曲同工之妙。 穆旦《城市之舞》思考现代都市文明的困境与当代人的精神危机,不仅体现了穆旦的远见卓识,更体现了知识分子自觉的社会责任感。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