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是一本关于词汇学和纳博科夫的研究,作者将纳博科夫的小说中出现的单词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通过对这些单词的深入剖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纳博科夫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同时,这本书也为词汇学和语言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语言的机会。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读后感(篇一)
这是一本用数据分析作者和文字的工具书。数据能够帮助我们辨识作品的来源、鉴定作者性别等实际用途,对验证各类写作指导和探索作家的创作状态也能提供思路。
比如第一部分《简介”地“用词》中强调少用ly结尾的副词,和第四部分《向偶像学习》里提到的Show, don't tell.,避免使用thinks knows realizes等思考类动词,都是强调让读者自己了解和发现。这个观点适用于所有需要沟通的场合,演讲时举出具体案例而非讲大道理,广告从细节和案例出发等等,是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写作指导。观点本身不新奇,但拉出海明威、斯坦贝克和福克纳每万字用ly副词的数据后,其中的巨大差异本身也是一个好课题。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读后感(篇二)
标题引自此书结语。
看完这本书,随手翻了一下豆瓣书评,让我觉得有趣的是很多标题让我觉得这本书是一本写作指导书,而我是当成一本有趣的数据分析书看完的。简单的说,我感兴趣的是手段,而很有些人的关注点却是目的。
这一点,让我觉得很有意思。诚然,本书作者的出发点是利用大数据的方法来研究写作,也试图从几个个方面来探讨了一些优秀的作品以及优秀的作家所表现的模式。比如说,会比较少的使用副词,一些喜欢重复的癖好等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仅仅遵循这样的规则并不能使得本身平庸的作品变成佳作,规则背后的态度或许才是值得推敲的部分:对自己笔下每一个细节的专注,避免落入俗套的陷阱。
除了对优秀作品的探讨以外,作者还很有意思地研究了如下几个话题:男女作家的差异,英国作者与美国作者的差异,每个作家自己独特的编码。从数据的角度得到了很多有趣的结论,诸如美国写手在尝试写英国风格的作品的时候,会比英国本土写手使用更多的公认的英国传统的单词,而那些没有广泛传播却本身具有英国烙印的单词则没有这种表述。让我不由得想到了翻译腔。在女性作者作品中,男性角色更多地亲吻别人,在男性作者作品中,女性角色更多地亲吻别人。或许,每一部作品,都是作家本身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的投射,当我们去研究它们的时候,特别是那些畅销书,其实也是在研究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或者偏见)。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读后感(篇三)
无论是小说作者纳博科夫,还是蝴蝶研究专家纳博科夫,这个美籍俄罗斯人的文本,就是以不好读著称全世界。谁没有好胜心?我可以用自己与蝴蝶无缘为由避开纳博科夫贡献给他一生收藏的文字,可是纳博科夫的作品优质但难以读懂的声音越是甚嚣尘上,我就越是想弄明白,这位又高又大因此脑容量也远远超过常人的俄罗斯人,到底用小说说了些什么。在电影的帮助下,在诸多长篇大论和小絮叨的指导下,算是懂得了《洛丽塔》,《微暗的火》以及《普宁》呢?更遑论据称是他的巅峰之作的《爱达或爱欲》了。
我需要一跟拐杖帮助我走进纳博科夫的小说世界,所以,《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的书封一闯入我的眼帘,我就不假思索地入了手。
拿到书的瞬间,傻眼了。
先来看看这本书的大标题和小标题:简洁“地”用词、海明威说得对吗、男女作家、概率的魔力、美国人嗓门大、陈词滥调太多了、吊人胃口的“男孩”……不是我没有将含有“纳博科夫”字样的标题放出来,而是,九章的大标题和每一个章节下的小标题,就没有一条言及纳博科夫。我得承认,仔细阅读全书,我们会在一些章节里读到纳博科夫最喜欢哪些词,但是,将纳博科夫请到书名里却不把他当主角使,说什么也有些沽名钓誉。可,谁让我们这些在纳博科夫的作品前屡屡碰壁的不甘心者,总在焦虑地寻找进入纳博科夫世界的捷径呢?上当了不是。
假如,我们不跟书名较真,放轻松地进入到书里,《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还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呢。
自打有文学创作以来,文学批评就与之如影随形。不用多加说明我们就知道此为文学批评的文本是什么样的?无非是抓住一部作品,做出活色生香的好或坏的判断的同时,添加进灰色的理论支撑。所以,蓦然遇见只能归类到文学批评里的《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有被它打懵的刹那感觉——见过用统计学的方法拆解文学作品的吗?这一本就是!
书的第一章节“简洁‘地’用词”,总共23页,呈现给读者的图表就有11幅。那些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评论也有图表,用得如此密集,少有。再来看看这些图表的名称:海明威没10000词中以ly结尾的副词数量、伟大作家伟大作品按照副词数量由低到高排列、福克纳的副词使用、每10000词中以ly结尾的副词数量的中位数……没错,“简洁‘地’用词”这一章节主要阐述了作家是怎么运用副词的,那么,作家如何运用副词能决定其作品的优劣吗?好像未必。那么,《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是一本教读者如何写作的宝典?我们跟着那些伟大作家亦步亦趋地使用动词,再活学活用该书的第二章如何男女有别地用对词汇、第三章如何用词汇给自己的作品打上指纹、第四章如何像伟大的作家那样使用思考类词汇、第五章如何适度地使用复杂单词、第六章如何像美国和英国作家那样用词汇构筑起自己的地域色彩、第七章如何像伟大作家那样避免陈词滥调等等内容,我们就能成为作家?
答案显然是非常犹豫的,可见,冠以“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书名的这本书,纳博科夫不是主角不说,也不是一本标准范畴的文学批评文本,说其对读者的写作有指导意义,恐怕只能见仁见智了。
不过,我很想分享给大家自己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的心境变化。
起先当然是愤怒。我是来获得纳博科夫文学世界的奥妙的,你却告诉我海明威是怎么用副词的,这不是花羊头卖狗肉的勾当吗?
其次,被作者本·布拉特的奇思妙想拖入了这本书的“坑”里——原来,文学也可以用统计学来分析的。用统计学原理归类后的文学作品,也许给出的好与坏的“判决”与读者的主观感受会大相径庭,可是,用如此新颖的角度去窥探文学的幕后戏,难道不令人好奇吗?
最后,我想说,它打开了阅读文学的新角度,它告诉我,评论文学未必只是文学批评家的事,跨界的尝试,也许能让文学世界更加别有洞天。而别具一格,又是纳博科夫的一生追求,哟,本书的主角还是纳博科夫呀!
�&�d�z^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读后感(篇四)
在这个世界上有不少的大作家大文学家,他们的文学作品被世人所熟知,甚至有些成为了学生时代课文的标本,经过时间的洗礼,经过了重重筛选,最后留下来的成为了经典。那么,这些文学作品为什么会那么出名呢?它的作者究竟是怎样写出这么好的文学作品的呢?
一本叫《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一书中,用统计学计算出大作家们在创作一部作品,用了多少个副词,哪些词语是这个作家经常使用的,又有哪些词语是他们从来不使用的,甚至细致到标点符号的使用。
作者本.布拉特,他曾经担任过《石板》《哈佛讽刺家》等杂志撰稿作家。著有《再也回不 来,我也不在乎》,用统计学大数据分析出大作家的门,创作的偏好,使得文学写作变得有据可循。
很多作家在创作一部作品的时候,不管是散文还是小说,总是觉得描写的越详细越好,而且为了作品显得更加的丰富,显得更加的有文采,在创作的时候,加形容词,副词等。在号称简洁的典范——海明威的作品当中,他的一部小说一共865000个词,其中有5020个是副词。占作品的5.8%,也就是说他每17个单词里面就有一个是属于父子。
海明威认为作品应当尽可能的精简,只留核心的部分,多余的文辞只会损害作品。《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中统计了,海明威每一部作品的副词使用率,可见,他的作品当中,虽然副词使用率最少的那一部,并不是最受欢迎的那一部作品。但是副词的使用率略小,那么他的作品质量,受欢迎度也是相对的高。不仅还没海明威如此,在统计其他作家的作品时,也是如此,比如斯坦、贝福克纳。
在统计中发现,诺贝尔得主辛克莱.刘易斯他是公认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副词使用率比海明威的要多的多,但是在分析他最好的两部作品的时候,发现副词的使用率,是其他没那么好的作品要低,也就说明成功的作品,一定是他这几部作品当中最简洁的作品。可见,作品的质量,受欢迎度是与副词的使用率,是否写的精简是有相关联的。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在抛开是否伟大之后,统计了不那么伟大的167部作品,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虽然这些作家这些作品的副词使用率都很高,整体趋势还是他比较好的作品,使用的副词也会少一些。证明了作品的质量和副词的使用率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作品的作者是否是大作家,是否是职业作家还是业余作家,作家是没有关系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些作家没有那么伟大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我们常常在一些不知情的情况下会这问这是谁的?或者这是谁干的?前些天我收到一个快递,是一箱芒果,但是我并没有买东西,然后我就是去询问好友是不是他买的。在文学中,你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封面不见了,你不知道其作者是谁,那么我们怎么来判断谁才是真正的创作者呢?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中统计了600部作品,发现了不同的作家的写作风格是不一样的,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具有独特性。通过这些作品,用作家最常见的词来统计,同一个作家,在他的其他作品当中也会出现他常用的词语。
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显示,即使作家在创作的时候会有所刻意隐藏自己的身份,但是他也很难以改变自己特有的写作风格,如果我们有相当了解或者喜欢的作家,在一堆作品当中也能够迅速地辨别出哪些作品是他写的。
我们从小学语文的时候,就会学习到标点符号的使用,以及用词。埃尔默.伦纳德他声称作品中每10万次的感叹号不能超过3个。在统计中,虽然伦纳德并没有按照自己所说的10万字不超过三个,但是他的这个规则却得到了验证。在分析众多作品当中,感叹号的使用相对较少的作品当中也是相对成功的。伦纳德还说,绝对不要使用“突然”这个词,“突然”这个词作家会通常都会使用到,使用的相对较少。对于伦纳德所说的绝对不要,是有些极端的。但是可以尽量少去使用。作品的质量也有所提高。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在分析了众多数据之后,可见成功的作品是遵循着某种轨迹的。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读后感(篇五)
每个人写文章、写诗,都有他的个人风格,你相信吗?
比如我们上学时候,老师跟我们说,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一般都比较大气磅礴,尽显豪迈,而且很多诗里都有想象的成分。他的诗歌,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其代表作《望庐山瀑布》一诗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山水诗。李白善以豪迈的笔墨描绘祖国壮丽山河,写了许多想象丰富、气势奔放的优秀诗篇。
诗仙李白
但纵观李白同期的杜甫,又是另一种风格了。杜甫的诗趋向现实主义,内容广泛,富有时代性,通常取材于政治兴亡,社会动乱,战事徭役,饥饿贫穷和贫富悬殊。杜甫的诗善用理智去仔细观察人生社会的现状,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人民的苦乐,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杜甫善于描写人物对话和独白,叙事注重客观描述,让故事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而很少发表议论,并善于运用民间口语,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其代表作《三吏》里面写道: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言语简洁明了,都能看得懂。
有人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伟大作家的创作偏好,并且采用统计学找出经典作品的规律,你相信吗?
我们上购物网站,浏览过某一类型的东西,下次再打开时,系统会推荐类似的产品;在某一平台看过某一类型的文章,系统会在你下次打开时再次向你推荐类似主题文章,你是不是一直觉得很神奇?
这就是大数据,他们通过一系列关键词来分析这一端的我们的喜好,并且给我们推荐相关的信息。
那用大数据分析作家的创作喜好及经典作品的规律,又是什么结果呢?在看这本书前我也是半信半疑,看完书我就信了。
这本书就是《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作者本.布拉特曾是美国《石板》、《哈佛讽刺家》等杂志撰稿作家。文章经常发布于《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等媒体。
在《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一书中,作者用大数据分析了近1500部文学作品,数百名伟大作者,数百万个奇妙单词,通过理科生思维来观测写作的隐秘模式,发现每个作者都有其个人风格,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标点符号,都有鲜明特点,在不同作品中,通过这种对比,都能很快找到真正的作者,而且屡试不爽。而读者也会对某类题材特别感兴趣,就算是不同作者写的,也会有很大的关注度——这在我们自媒体文里,大概就叫热点事件了。
细细读来,这本书有三点最引人深思,对我们的写作,帮助很大。
1、 每个作者都会展示其个人风格
现代美国文坛上久负盛名的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说:你的风格是你本人的化身。
《联邦党人文集》大数据分析报告
作者在书中,描述了《联邦党人文集》中有争议的12篇文章,最终通过统计学的方法,运用概率进行分析,成功的找出来真实作者的案例,论述了每一个作者通常具有个性鲜明的写作风格这一命题。
显而易见,每个作者长期的练习写作,输出文字,都会逐渐形成他特有的风格。比如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古代诗人李白和杜甫,他们虽然是同时代的诗人,但是他们两个的诗,却有完全不同的风格。这放在现在自媒体时代,就叫个人IP了,很多爆文作者,积累下一批批的粉丝,就因为他们鲜明的定位下所展现出来的文字风格了,有睿智的,有诙谐的,有严肃的……读者之所以追随你,就是对于你文字风格的认可。
2、 有悬念的开头能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作者也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比如《傲慢与偏见》、《洛丽塔》、《安娜.卡列尼娜》、《双城记》等等文章的开头,发现简短的开头确实更令人难忘,但并不仅仅是”短即好“,而是独创性,让人难忘 。无论句子长短,那些出人意料,令人难忘料的文字更具有震撼力。
所以我们现在很多自媒体写作课里,也反复强调,文章阅读量提升的关键在于,要好好构思文章的第一句话,也就是开头,如果有个好的开头,读者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了,愿意接着读下去,文章的完成率很高,系统会判断文章很吸引人,从而能获得更高的推荐了。
3、 向榜样学习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伦纳德使用感叹号情况分析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作者例举了很多知名作家给写作者提出的建议。比如美国著名作家埃尔默.伦纳德在《埃尔默.伦纳德的写作十规》一书中提出一条关于感叹号的使用规则,他提出在一部作品中,每10万字中,感叹号的数量不能超过3个。”作者分析了伦纳德45部作品的感叹号使用情况,发现在他提出此项建议前后,感叹号的使用情况除其中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外,确实是大幅度的降低。通过作者对很多同人小说的分析结果来看,同人小说作者用的感叹号远比职业作家多,从而得出“成功作品普遍较少使用感叹号“这一结论。我们学习写作的人,在写作时都可以多问问自己,这些真的有必要吗?除了这样,还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写作,真的是有诀窍的,尤其是大数据环境下,文章的推送机制需要我们对自己做精细的定位,形成独特的风格,并且也可以通过拆解学习大号,总结提炼一些方法,从而避免少走弯路。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读后感(篇六)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这样的书名吸引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赶紧把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浏览了个遍。作为《洛丽塔》的作者,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暗藏了什么玄机呢?
事实上,我们都被本·布拉特小小地戏弄了一把。他只是不动声色地设置了一个小悬念,就让我们跟随他一起开始了一场用数据分析来研究写作的文学破解之旅。
正如《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的作者本·布拉特在本书的序言中所说,这是一本关于“文字”的书,但却是用“数字”写成的。本·布拉特想让我们知道的绝不仅仅是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而是通过海量文本的数据分析,通过统计的透视镜,来展现那些不曾被我们留意的细节和规律。
1 独一无二的“文学指纹”
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存在疑问,最普遍的认为作者是高鹗。但是数理统计进入文学研究领域之后,这个结论又遭到了质疑。1980年6月,华裔学者陈炳藻发表论文“ 从词汇统计论《红楼梦》的作者问题 ”,他从前80回与后40回的字、词出现频率的比较入手,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分析,最后认为后40回也是曹雪芹所作。
这种鉴定作品的真实作者的难题,对于本·布拉特这样狂热的读者来说,当然是不可错过的好选题。他在想,法医能够通过指纹来识别人,是因为手指的皮肤纹理是不变的,那么,文学作品的“风格指纹”究竟存在不存在呢?是否会随时间改变呢?
早在1963年,两位统计学教授莫斯特勒和华莱士就通过对写作风格进行量化,运用概率分析,成功解决了长达两个世纪的争论——《联邦党人文集》的真实作者是汉密尔顿、麦迪逊和杰伊中的哪一个?答案是麦迪逊,因为通过词频的统计,作品的文风完全吻合麦迪逊的文风。因此,他们的研究方法得出暗示:作家也有隐藏的指纹,只要他们写东西,就一定会留下用词规律的痕迹。
为了验证关于文学指纹的想法,他搜集了一些伟大作品和畅销书,总共50位作家、600部作品作为他的整个数据库,从中选择一本书作为样本,假定其作者未知,将其与作者的其他作品以及另外49个作者进行比较,总共检验了28861次,每次检验都采用同样的250个基本单词,结果,在将近29000次检验中,99.4%的检验都准确指认了正确的作者,而只有176次是错误的。这也极大说明了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各具特色,每个人的不同作品又相当一致,就像指纹一样独特而又不变。
利用词频统计的方法,本·布拉特又尝试揭示那些故意掩盖真实身份的作者。比如,“死于”癌症的恐怖小说作家“巴克曼”其实还活着,其实“巴克曼”就是斯蒂芬·金的笔名;罗伯特·加尔布雷思这个名字,其实是J.K.罗琳试图改变写作风格而有意换用的笔名。然而,不管作家们怎么隐藏,他们遍布作品中的“文学指纹”却无法抹去,总能被狂热的读者们识破蛛丝马迹。
2 如何让你的作品更“老到”
阅读过程中,作为读者,我们可能说不出为什么这本作品较之另外一本作品更吸引人,这位作者较之另外一位作者更令人着迷,但是我们却能指出作品中哪里让人阅后不适,哪些词语显得生涩,哪些地方行文纯属多余,这位作家是从事写作多年的老手还是初入门的新手,一目了然。
本·布拉特从文学奖获奖作家到畅销书作家再到业余作家,从经典作品到畅销书作品再到网络同人小说来了个海量分析。在他的统计分析下,总结出几条可以让我们的作品看起来更加“老到”的规则:
1>尽量少用副词。本·布拉特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副词是不必要的,常常使文句钝拙。当一个人力图创作杰出作品时,总是会有意地避免使用那些会带来麻烦的词。所以说,当我们尽可能地删除那些ly结尾的副词的时候,我们就会让自己的文字水平超过普通作品一大截了。
2>慎用感叹号!在很多的写作指导书中也提醒读者不要多用感叹号,因为大量的感叹号会冲淡文字本身蕴含的力量。“感叹号要用在那些需要读者额外注意的场面和描写上。”正如亨利·华生所说:“诗歌以外的其他文体要少用感叹号。在记叙文中用过多感叹号显然是写作者缺乏经验的特征,或是一个人想在平淡无奇的内容里加入一点虚假的刺激。”
3>适度使用“突然”这个词。就像感叹号的作用有好有坏,有些词会加强或者破坏作品的重要瞬间。“突然”这个词有时候能恰到好处地点缀情节,有时却会突然破坏整个场面。
4>尽量少用思考类动词。所谓思考类动词就是类似于thinks(思考),knows(知道),understands(理解),realizes(意识到),believes(相信),wants(想),remembers(记住),imagines(想象),desires(渴望)这一类词。对于老到的作家来说,他们更倾向于写出细节来让读者自己去了解,而不是让角色说出来。
5>避免陈词滥调。陈词滥调的定义是“被滥用的词句”,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陈词滥调的具体 内容自然不同,有时候所谓的陈词滥调恰恰因为描述的精准而被大家频频使用。但是,如果你只能用大家都会使用的词句来完成你的写作,那么你的作品自然也就毫无新意和创意可言。
3 那些我们视而不见的趋势
无论我们相不相信,接不接受,现代人所阅读的书籍难度相比过去50多年间人们阅读书籍的难度大大下降了。远的不说,80年代曾经在年轻人中风靡的萨特、海德格尔、尼采、弗洛伊德的著作,如今已经很少有人能读懂看完。在本·布拉特的统计结果中显示,如今人们所阅读的书籍的复杂度在过去50多年间也在持续下降。现在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多是以前更为简单的小说。我们惯常使用的、利用畅销榜来选择读物的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读的书的阅读难度可能远不如四五十年前的上榜作品。
当然,就如同本·布拉特所说,文句较为简单的作品能够吸引更广泛的读者。蕴含力量或富有文学意味的作品不一定非得复杂。如果能够用恰当而简单的话语来让读者感受到同样的意味,那么又何必用佶屈聱牙、盘根错节的遣词造句让读者望之色变、束之高阁呢?
不得不警惕的是,如今我们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移动互联网让我们的阅读越来越便捷,也越来越碎片化。我们已经沉溺于手机阅读排版之下的分段、空行、加粗、小标题、提亮,大脑越来越习惯于浅阅读过程中不假思索地获得要点、提示、金句。原本通过一气呵成的阅读产生的思考、吟哦、反咀,统统消失无踪。本来希望通过简单来呈现的文字之美,文学之美,最后变成了毫无底蕴的文字垃圾。
用数字解读文学,实际上是用数字破解人性。所谓文学艺术,就是竭尽所能地让作品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感受力、情感力、想象力、理解力、意志力、生命力,而这些,都是只有最本真的词句才能打动人心。本·布拉特用极度的耐性和所能采用的最客观的数理方法,向我们揭示了这一切。
也许他想说的是,不管你们服不服,数据说话!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读后感(篇七)
文学的好坏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有人会说:时间会告诉我们。中国四大名典著作是什么?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及《红楼梦》。为什么是这几本?因为多少年来,多少人已帮我们筛选,能留下来的都是觉得值得保存的。
那么伟大作家有什么样的创作偏好?伟大作家的经典作品有什么写作规律?我们能否从听从这些建议获得成功,写出经典传世之作呢?
有很多专业人士甚至作家自己也会总结出来很多很的建议,但棘手的是针对他们作品总结出来的建议,经常与其他成功作家的风格相反,或者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写作技巧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是滞因被大量模仿而令人生厌,亦或只不过是某个作家的个人癖好,以上种种让我们无所适从。
用理科生思维,统计分析方法观测写作的隐秘模式,探索经典中的隐藏规律,继而优化自身,提高写作认知。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作者是本·布拉特(Ben Blatt),他曾任《石板》《哈佛讽刺家》等杂志撰稿作家,文章散见于《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等媒体。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一书就用大数据分析了1500部文学作品,数百名伟大作者,数百万个奇妙单词,探求真相数字与文字的奇妙游戏。
本书总是在通过统计数据来试图回答的都是一些基本问题,有没有需要避免的词语,畅销作家如何使用某些词,不同背景的人写作,最本质的差异是什么?
简洁
只留下最核心的,避免使用“突然!”,副词和思考类词等。
突然:形容情况发生得急促,出人意料。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
思考类的动词包括思考,知道,理解,意识到,相信,想,记住,想象,渴望。
有底特律的狄更斯之称美国犯罪小说畅销书作家埃尔默·伦纳德在《埃尔默·伦纳德的写作十规》: 作品中,每10万字中的感叹号不能超过3个,一条以比例形式提出的写作规则。还一条,绝对不要用“突然”这个词。
学习写作的人应该注意这一点,写作时要问自己,这些多加的修饰真的有必要吗?这些修饰是否只是加入一点虚假的刺激?
绝对不要用的强硬姿态和其他使用程度不一的作家比起来过于极端。更好的做法:不要那么突然地停止使用”突然“适度使用这个词。
想让故事场景和人物动作栩栩如生,不是靠你用修饰词来告诉别人你的故事场景和人物动作栩栩如生。
这是一篇描写非常好的小学课文,黄山奇石。
……
仙桃石
猴子观海
文中通过对怪石的描写来说明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而不是只说这是一些极奇奇特石,真的很奇怪石,文中把石头想象成“仙桃石“,通过飞,落、石盘都突出仙字。石头想象成猴子,通过抱、蹲、望来形容猴子的形态。这些词都给予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关于简洁,还让我想起我们的文言文。
夏商时期,出现了甲骨文,就是将字刻在龟壳或兽骨上,西周时期,即铸刻在青铜器上,然后到了春秋战国,由以前在龟壳、兽骨、青铜器上刻画,开始转向在竹简、木牍上书写,书写工具由以前的刻刀逐渐为毛笔所取代。这时虽然也出现了绵帛丝绸,不用说在当时即使是现在的人在丝绸上写字,那也绝对是件非常奢侈的事。竹简、木牍和毛笔,虽然这时候文字和书写工具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化,但书写起来还是比较费力的,何况一卷竹简记录不了十句话。正是因为这些障碍,文言文相对于白话文,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精简、简练、省略。我们口语中的一句话,在文言文中可能只要一、两个字词就能概括了。
秋思
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当然答案当然不会那么简单,不使用修饰词使用率只是一个因素,不会对一部作品的成功产生那么直接的影响。写作中有成千上万的因素在起作用。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一书的这些问题仅仅是作家或者读者思考的起点,更是让我们去理解或描述艺术,而不是试图去炮制艺术。
成功的作家会注意每一个词和每一个标点符号的作用,打磨自己的作品,不管是经典作品还是畅销书,最终能让留在每一页上的语句产生打动人心的力量因素,可能还是作者的用心写作的态度。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读后感(篇八)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本文原创首发于头条号:Que佳佳
在新媒体时代,“写作”几乎是人人都会,人人都需要的一个技能。最常见的,比如朋友圈发状态,会写作的人更擅长写吸引人且质量高的信息。而对于一些热爱写作,并且希望通过写作获得更好生活的人来说,如何提高作品质量、获得更多关注是他们最关心的话题。
于是,各种写作培训班也层出不穷,“写作变现”成了近几年最火的话题。
到底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呢?
人们可能会尝试过通过大量阅读来积累写作素材,或者通过模仿大号文章和名家名篇来精进自己的写作能力。但可能很少有人通过数据来探索畅销书中秘密。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一书中,作者本·布拉特通过对大量的数据的分析,从多个维度总结出了一些畅销书的共同特点,探究了伟大作品经久不衰的秘密,还发现了众多知名作家的写作习惯以及其中趣事。
比如,人们最喜欢的作家,最喜欢用的词是哪个?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本·布拉特得出《洛丽塔》的作者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是“mauve”(淡紫色)。又比如,男作家和女作家的用词有什么区别?同说英语的美国人和英国人用词习惯又有何差异等等。
本·布拉特善用大数据剖析文学艺术。曾用大数据分析、论证包括音乐、影视剧、综艺节目以及文学创作等多领域的作品。他的文章常见于《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等媒体,观点新颖独特。
写作到底有没有什么“套路”?对于想在写作上获得一定成就的人来说,这是个重要的问题。
在《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一书中,作者本·布拉特用大数据为我们探寻了伟大文学作品中的秘密。这个秘密也正是很多人在寻找的写作“套路”。
一、 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风格指纹。
触犯了法律的犯人为了逃亡做了全面整容,表面看上去已经脱胎换骨,但仍然逃脱不了指纹和DNA被采集,最终落入法网的命运。
美国作家凯瑟琳·安·波特说:“你的风格是你本人的化身”。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即使刻意掩盖和抹去,也会有“露马脚”的时候。
据说《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为高鹗曾遭到质疑。随着大数据应用的发展,华裔学者陈炳藻通过对《红楼梦》前80回和后40回的词频分析,最终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出了后40回的作者也是曹雪芹的结论。
毫无疑问,这样的研究对于推动文学艺术领域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美国《联邦党人文集》的作者曾在一段时间内存在着争议。统计学教授莫斯特勒和华莱士通过对写作风格进行量化,运用概率分析,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一书中,本·布拉特又通过收集了50位作家、600部作品来检验莫斯特勒和华莱士的假设,并且最终都得到了印证:“无论读者能否感觉出来,每个作者的文字中总有深层次的风格指纹,将他与其他作者区别开来”。
二、 用大数据从作品中发现,性别差异的秘密。
一条朋友圈信息出自男性作者还是女性作者,看似是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但对于本·布拉特这样痴迷于用数据分析文学作品的人来说,却是个不错的选题。
伟大作家的技艺在于创造出令人信服的角色,性别是角色区分的重要因素。对于和自己性别不同的角色,作者得写出令人信服的行为和谈吐,让角色的呈现与读者的期望一致,才不会“掉粉”。
对于不够成熟或者不够高明的作者来说,对异性的描写要赢得读者的认可,恐怕就需要找找技巧了。
本·布拉特发现,在经典作品中以下5个词更多地用来描述女性:1、颤抖(Shivered);2、哭泣(Wept);3、咕哝(Murmured)4、尖叫(Screamed);5、和某人结婚(Married)。
而以下5个词则更多地被用来描述男性:1、嘀咕(Muttered);2、咧嘴笑(Grinned);3、大喊(Shouted);4轻声笑(Chuckled);5杀死(Killed)。
有了本·布拉特这些数据做支撑,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就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描写角色特征的技巧。
三、 成功作品的共性
有的成功是可以复制,文学作品或许就是其中之一。在《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一书中,本·布拉特为我们列举了几个好作品的共性。
1、 尽量少地使用感叹号。埃尔默·伦纳德提出:“作品中,每10万字中的感叹号不能超过3个”。本·布拉特利用数据统计对这个观点进行了分析。发现的确如此:成功的作品较少使用感叹号。
2、 不要用“突然”这个词。尽管不是绝对的,但本·布拉特同样用大数据验证了埃尔默·伦纳德提出的,不要使用“突然”是一个正确的做法。而且,本·布拉特的数据表明,伦纳德的确是整本书都不用“突然”的少数几个作家之一。
3、 少用“思考类”动词,比如:思考、理解、意识到等。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自己体会角色的状态,而不是直接告诉读者。这是更为高明的操作方法。
成功的作家,自然有一套自己的写作习惯和方法,他们会注意自己所写出的每一个词的用法。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作品,最终能够打动读者的地方,还是作者的写作态度。
因此,如果我们听了众多名师的写作方法,仍没有找到自己的写作“套路”时,不如问问自己:我对写作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明确了自己的态度之后,我们可以很轻松地从本·布拉特的研究结果中,找到简单易行的写作技巧:
一、简单是最大的套路
对于初入写作坑的小白来说,想要让自己的作品获得更多人认可,首先需要满足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简洁。简短明了的语言,最容易懂,也不会让人讨厌。
三五句话就能描述清楚的场景,如果作者为了想展示自己的才华而长篇大论没完没了,除了会引起读者反感之外,恐怕没有更多的作用。
本·布拉特在书中的建议:简洁用“地”,简洁用“副词”。
这与少使用“思考类动词”的目的一样,文中描绘的场景不是要你直接告诉读者,而是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自己去体会角色是“困倦地”还是“暴躁地”。
骆宾王在7岁时写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短短4句话对水中白鹅状态的描写,让白鹅游水的形态活灵活现出现在读者面前。这或许就是这首诗流传千年不朽的原因之一。
二、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基石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第一句话写到:“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被誉为经典,被很多读者铭记于心。
本·布拉特发现,有的作家有自己固定的开头模式,有的作家没有。但是,伟大作品的开头却都喜欢使用短句。因为简短的开头更容易让人记住。除此之外,本·布拉特还发现,用天气作为开头是一个糟糕的方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能够为成功奠定基础,而想要做好这个开头,有时并不是那么容易。这时,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来打磨出一个好的开头。“好饭不怕晚”,有了成功的基础,成功是顺其自然的事。
三、 找到并坚持自己的风格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写作是有很多规律可行的。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我们想要脱颖而出,除了学会所谓的“写作套路”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风格。在此基础上,通过熟练的写作技巧才能让写作变现这条路走得更宽更远。
个人品牌,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人人都可以通过运营自媒体,创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实现自己的目标。方式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写作等。但无论哪一种方式,想要让别人记住你,最基本的一个原则是,你需要有自己的风格,并且坚持。否则,受众群体不会为你的个人品牌买单。
对于热爱写作的人来说,《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很值得认真研读。因为,还有什么比实实在在的数据更有说服力呢?想想有前人为我们总结经验,我们只需要去学习和实践,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读后感(篇九)
早上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同事小C忍不住叹气,“哎,我儿写作文硬是恼火,憋半天也写不了500字,看到都着急,但是我也莫法,又不象数学题,我辅导不了。”原来,小C的儿子正上六年级,考试作文一般为记叙文,字数要求是500-600字。
不知道你家孩子写作文有没有类似的困扰?
比如,遇到作文题,就紧咬笔杆,一副苦难当头的样子,半天写不出几行字来。
还有一些孩子背下了不少作文书上的好句好段,可是却不知道如何灵活运用,真是急坏了家长与语文老师。
再比如,语言生涩干巴,翻来复去就是“很高兴”、“兴奋极了”、“很漂亮”等形容词。这样的文章,当然算不上优美,自然也得不到高分。
为什么孩子们老是觉得作文难呢?其实是因为没有掌握作文背后的秘密。这秘密就是写作的套路,好比美食的配方与步骤。通常情况下,只要掌握了美食的配方与步骤,多加练习,就能做出可口的美食来,小学生作文也一样,只要掌握了写作的套路,多加练习,很容易就能写出优美的文章来。
简直太巧了,最近读《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一书,刚好从中发现了一个适合小学生的写作套路。这本书的视角新颖,它是利用大数据来分析文学作品,看看那些伟大作家们有什么样的创作偏好?从统计学的角度来探究经典作品有何规律?从而发现写作大师们的黄金写作法则。
该书作者是美国作家本・布拉特,他曾任《石板》、《哈佛讽刺家》等杂志撰稿人。他不仅使用有趣的大数据分析、论证方法应用于文学,还将此方法应用于广泛的艺术题材,包括音乐、影视剧、音乐节目等,收获菲然。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下,这本书中揭示的适合小学生的写作套路吧:
本・布拉特在《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一书中表示,通过分析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较少使用以ly结尾的副词。换个角度来说就是,那些过多使用ly结尾的副词的作品不容易成为伟大的作品。
著名作家托妮·莫里森曾说:“我从来不写‘她柔声地说’(She says softly)这种句子,如果在此前的文字中没有体现出温柔,我绝对会花费时间和篇幅围绕温柔进行描写,直至让读者感觉出温柔。”
对应于中文,ly结尾的副词代表着什么呢?我的理解是,类似于“很美丽”、“很高兴”、“很兴奋”等类似词汇。
比如,小学生们参加了春游,老师顺理成章地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就是“春游”。
有学生是这样写的:“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去凤凰湖公园春游,樱花开了,很美丽,我们玩得很高兴。”
一共35个字,这就是典型的使用以ly结尾的副词,读起来是不是非常的干巴巴呢?一点都不生动。就象是午餐时,只有一碗白米饭,没有下饭的菜,虽然也能吃饱,但总是不美味不舒服。
这样的作文,老师通常的批复是“记流水账!”得分自然是很低的。按照这样的文风与思路,要想达到500字-600字的要求,可谓绞尽脑汁也难以达到。因此,这些孩子写作时的痛苦,某些同样不擅长写作的家长们,想必是可以感同身受的。
那么,要如何才能写得又具体又生动呢?
——很简单,多用名词、动词、形容词来详细描述喽。
当我们辅导孩子写作文的时候,要先从思路上去启发他,让他自己去想去思考,然后下笔,而不是拿一些所谓的作文素材书来翻来找。
以“春游”为例,写作的思路与着手点应是这样的:
“今天天气很好”,是怎么个好法呢?有风?有云?有太阳?温度如何?
“樱花美丽”的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它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看见它,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玩得很高兴”又是通过哪些事哪些状况表现出来的呢?
经过启发与思考之后,孩子的作文修改如下:
“今天天气十分睛朗,蓝蓝的天空中,有几朵白云。黄老师带我们全班同学去凤凰湖公园春游。我们都非常高兴,因为每个同学都放下了沉重的书包,背着小包包,包里有爸爸妈妈准备的零食,如薯片、牛肉干、果冻、棒棒糖,还有饮料、牛奶等。我们一边走一边吃。
公园里,樱花有的已经全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有的开了一半。樱花的颜色有粉色,有白色,也有浅红色。一阵风吹来,花瓣飘落,就象仙女的裙子飞扬,美丽极了。小美和小丽飞跑着,用手去接花瓣。她们跑着,笑着,不一会儿脸蛋就红朴朴的。
公园里人真多阿,我看见有好几个小姐姐们穿着汉服拍照,我也想请妈妈给我买汉服,因为真的很好看,我还想穿着粉色的汉服去参加古琴表演。
我们在一个较高的山丘上集合,举行了诗歌朗诵比赛。脚下踩着柔软的青草,头顶着樱花,迎着风,听着一首首古诗,我闭上眼,仿佛穿越去了古代,我在漫天樱花飞舞中挥动宝剑,成了古时的侠女……
许多同学吃完了带的零食,还买了小吃。棉花糖是我的最爱,我喜欢它松松软软的样子。
回去的路上,我和小明买了吹泡泡的玩具,我们边走边吹,比赛谁吹的泡泡大,谁吹的泡泡保持得久。路边有个小弟弟看着我们吹出的泡泡,瞪大了眼睛,也跟着我们追。他跑起来可好笑了,一步一抖的。时间过得真快阿,转眼就到了回家的时候。我还想和同学们再游一次公园。这真是一次难忘的春游。”
如此,轻轻松松搞定500+字。
最重要的是,如此启发与练习后,不仅孩子的写作思路被打开,可以轻松完成作文,也同时扩展了孩子观察与思考的宽度与深度,于孩子思维的锻炼相当有益处。
其实,《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一书还揭示了不少写作的套路,但于小学生,我个人觉得这一条最适用——少用干巴巴的副字,多用具体的名词、动词、形容词。
作为家长,不妨用这个办法试试,经过引导、启发,与长期的练习,你的孩子在写作上,定会有明显的进步哦。
(备注:文章为原创,写作不易,转发其它平台请先联系作者本人,谢谢亲的喜欢)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读后感(篇十)
在听从任何人的建议前,应该先考虑一下,思考两个简单的问题:1、提建议的人有没有遵从自己的建议?2、有谁靠听从这些建议获得成功了吗?
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作家都分享过自己的写作技巧,这些写作技巧究竟是适合大众的技巧,还是作者的写作偏好呢?分享写作技巧的作家本人有没有按照自己提出的写作技巧来进行写作呢?在这本《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中,作者本·布拉特采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数条经典的写作技巧进行验证。
这本书并不是本·布拉特第一次进行跨界的大数据分析,在此之前,他曾将大数据分析运用在音乐、影视剧等领域。在本书中,作者对数百位作家,共计1500部作品的单词进行统计分析,用于验证经典的写作技巧。
这里的副词指的是以ly结尾的词。作者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15位伟大作家的全部作品中,使用最少副词的作品更有可能是经典之作;对比这些作品的网络评分发现,使用副词较少的简洁作品更有可能受欢迎。
将这15位作家,按照以ly结尾副词的使用频率从低到高进行排列,被称为是简洁写作风格典范的海明威排在第一位。本·布拉特将作品范围扩大,除了伟大作家的经典作品以外,还选取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的作品,以及网络同人小说进行比较,同人小说中副词使用量远远超过经典作品。再次验证了斯蒂芬·金关于副词的写作技巧。
这一点,对于中文写作同样适用。《搏击俱乐部》的作者恰克·帕拉尼克曾说:“请不要用愚蠢的副词,比如‘困倦地’(sleepily),‘暴躁得’(irritably),‘悲伤地’(sadly)。”替换成中文写作,可以理解为:不要直接用概括性的词语告诉读者角色的状态,而是通过上下文的描写,让读者体会到角色的具体状态。
曾获诺贝尔奖、普利策奖的托妮·莫里森证实了这一点,她说:“我从来不写‘她柔声地(softly)说’这种句子,如果在此前的文字中没有体现出温柔,我绝对会花费时间和篇幅围绕温柔进行描写,直至让读者感觉出温柔。”莫里森使用副词的频率甚至低于海明威。
针对这种总体趋势,作者提出了一种解释:副词的使用法师呈现了作者的专注度。一个不借助副词,却能让故事场景和人物动作栩栩如生的“精准的”作家,往往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删除那些不必要的词。
1787年的《联邦党人文集》中,有12篇文章同时被汉密尔顿和麦迪逊分别认领,这一谜题直到1963年,被莫斯特勒和华莱士成功解开。两位统计学教授对单词的使用频率进行分析,确定了麦迪逊是这12篇文章的作者。
在本书中,作者用莫斯特勒和华莱士的方法,将奥威尔的《动物农场》当作未知作者的作品,对50位作家,共计600部作品进行对照分析,每一次的结果都显示《动物农场》的作者是奥威尔。随后作者扩大了检验范围,将600部样本作品中的每一部,一一假定作者未知,进行检验。28861次检验中,成功率超过99.4%。
通过这种方法,本·布拉特还确定了恐怖小说作家理查德·巴克曼是悬疑小说作家斯蒂芬·金的笔名,侦探小说作家罗伯特·加尔布雷恩是《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的笔名。尽管J.K.罗琳在侦探小说中刻意改变了写作风格,本·布拉特的147次测试仍然全部正确。这一点也证明了作家可以改变作品的类型,但难以隐藏自己的写作风格。
原因在于,作者或许会在作品中刻意改变对某个词或某些词的使用,以隐藏写作风格。但是把作品当中的几百个常用词,全部考虑进去,展现出来作者独特的风格是难以否认的。就像指纹一样,独一无二。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中,作者提到:无论读者能否感觉出来,每个作者的文字中总有深层次的风格指纹,将他与其他作者区分开来。
电影《决战犹马镇》和《危险关系》的作者埃尔默·伦纳德是一位高产作家,职业生涯中写了40多部小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9部作品被改编成了电影。伦纳德曾在《埃尔默·伦纳德的写作十规》一书中提出:“作品中,每10万字中的感叹号不能超过三个。”还提出:“绝对不要用‘突然’这个词。”
本书作者本·布拉特对他以上两条规则进行了验证。
关于感叹号的使用频率,一方面,作者将伦纳德的45部小说一共340万字进行统计,发现他使用的感叹号是他自己建议的16倍。考虑到伦纳德是在2001年的《纽约时报》上首次公布的这项写作规则,对他2001年之后的作品进行统计,感叹号的使用减少到每10万字10个。他感叹号使用率最低的8部作品,都是在2001年之后创作的。
另一方面,作者统计了50位作家,共计580多部作品中使用感叹号的情况。在感叹号的使用上,差别极大,业余作家使用了更多的感叹号,同人小说的感叹号使用甚至达到了其他作品的4倍。可以发现,成功的作品较少使用感叹号,数据验证了这一点。在50位作家中,伦纳德的感叹号使用率是最低的,他严格按照自己提出的规则进行写作。
对于“突然”一词,伦纳德仍旧遵守了自己提出的规则,但是本书作者在数据统计中发现,无论是职业作家还是业余作家,对于“突然”一词的使用频率差距不大。也就是说,绝对不要用“突然”这个词不能当做一条大众适用的规则,更倾向于这一条是伦纳德因本人的写作偏好提出的规则。
有些写作技巧是适用于普罗大众,有些写作技巧是作者的个人偏好。无论哪种,在写作技巧背后的写作态度,才是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正如《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中提到:之所以成为大作家,更多的时候是这些作家仔细推敲看似简单的词语的写作态度。
无论是哪种写作技巧,总有打破规则的作品或作者。
斯蒂芬金提出“不要使用以ly结尾的无用的副词。”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打破了这条规则。尽管莫斯特勒和华莱士的方法,成功率高达百分99.4%,仍旧有例外,斯坦贝克19部作品中有3部,被认为马克·吐温更有可能是作者。伦纳德提出感叹号的使用规则时,同时提到汤姆·沃尔夫是例外,沃尔夫平均每10万字使用929个感叹号。此外,本书中提到“不要使用重复的开头”,然而狄更斯是使用“重复”技巧的大师。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中,作者进行数据统计的作品有1500部,涉及到的作者又数百位,数据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单词。如此庞大的数据量更多的是验证了已经被提出的写作技巧,对于作品的文学价值、思想价值无法进行回答,这也证明了写作技巧的局限性。写作技巧只是完成作品的手段而已,将思想融入作品中,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才是文学作品的真正意义。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读后感(篇十一)
杰出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有一篇鲜为人知的短篇小说《伟大的自动语法器》。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阿道夫·奈普的工程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明了一台名为“伟大的自动语法器”的机器。这台机器只需要根据一个的简单情节,就能写出完整的故事。
如果我们不看小说内容,只看故事设定的话,就会发现《伟大的自动语法器》很有意思,一个理工男发明了一台机器,不仅能利用算法来写小说,还能利用算法来预测什么样的作品会“火”。
这完全是用数学来探究如何写作嘛!
虽说小说是虚构的,但它提出的数学和写作相结合的方法却很有借鉴意义。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工程师们也做出了一大推,类似“伟大的自动语法器”的软件。如果你打开一个浏览器,输入类似“小说生成器”的词语,你就能搜出它们。不过这些软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写小说,只是简单的文字拼凑而已。
虽然现实中“伟大的自动语法器”们没法像小说中那么厉害,但是这也绝对是数学和写作的一次有趣尝试。和工程师们的小打小闹不同,1963年,统计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莫斯特勒和芝加哥大学教授华莱士,就利用词频和概率的方式,解开了困扰人们2个多世纪的《联邦党人文集》中12篇作者未明的问题。给写作爱好者们打开了一扇用科学破解艺术、用数学揭露写作秘密的窗户。
基于莫斯特勒和华莱士两位统计学家的有趣尝试,美国作家本·布拉特在其作品《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中以此为灵感分析了超过1500部经典文学作品,用数据帮我们找到了如何写作的秘密。
在《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中本·布拉特用严谨的数字告诉了我们很多有趣的知识点,像海明威很讨厌副词、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是什么、从统计学上讲《麦田里的守护者》更像是女作家写的等等。
在《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中本·布拉特用数字破解的写作密码还有很多,但我却对莫斯特勒和华莱士两位统计学家如何确定某篇文章究竟是谁写的更感兴趣。看完全书我发现,其实这都是由作家的写作风格决定的,而写作风格里面隐藏的文学“指纹”受个人用词规律、性别差异以及文化背景的影响。
统计学家利用用词规律破解文学疑案
从1787年开始,汉密尔顿、麦迪逊、杰伊为了政治抱负,在当时纽约的报纸上用同一个笔名“普布利乌斯”发表了85篇鼓吹新宪法的文章。3人用同一个笔名写文章的事,在当时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人们也一直对文章的归属问题很好奇,但十几年间3人谁都没有站出来承认自己写过哪些文章。
直到1804年,汉密尔顿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列出了这85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谁,谜团就此破解。然而13年后,麦迪逊在总统任期结束后,列出了他的文章清单。这份清单与当年汉密尔顿所列出的清单有所出入,出入点在于:有12篇文章,汉密尔顿和麦迪逊都声称是自己所写。
此事引起了吃瓜群众的极大热情,历史学家也为此争论不休,但谁也没法拿出证据证明这12篇文章的归属权。直到1963年,这个问题才被莫斯特勒和华莱士两位统计学家给出了明确答案。是的,你没有看错,是统计学家,而不是历史学家。
两位统计学家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哪?首先他们找出《联邦党人文集》中,汉密尔顿和麦迪逊没有争议的文章内容,然后系统地选出了几十个基本单词,计算它们的使用频率;最后在有争议的文章中同样统计这些基本单词的使用频率,最终确定了这12篇文章的主人。
两位统计学家选出的基本单词并不是随便选择的,它们代表着汉密尔顿和麦迪逊的用词习惯。比如,whilst和while意思虽然差不多,但是在麦迪逊的文章,超过一半使用了whilst,却从未使用过while;而汉密尔顿大约⅓的文章使用了while,却从未使用whilst。
这就相比我们汉字中的“却”和“但”,虽说都是转折词,但有的人喜欢用“却”,有的人喜欢用“但”是一样。只要你写东西,肯定会留下这些用词规律的痕迹,这就好比是你的“文学指纹”是独一无二,找到用词规律就能大致确定作者。
作品自带性别雷达,大数据告诉你作者作品中的性别偏向
大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说:“任何作家,只要在写作时考虑自己的性别,就无药可救了。”真的是这样吗?
2003年,一个名叫尼尔·科拉维茨的程序员发表了一篇论文,他研发了一种快速计算方法,只要51个词就能预测性别。他的方法很简单:根据相对的预测能力,给每个词一个分值,而计算过程则是:男性分值的和÷总分值。
例如:The menthod is simple and crude这句话中,“the”代表男性分24,“is”代表男性分18,“and”代表女性分4,它的男性比值是91%,计算方法是(24+18)÷(24+18+4),根据计算结果上面这句话更可能为男性所写。而尼尔·科拉维茨给出的这个算法预测性别的准确率高达80%。本·布拉特根据这个方法在分析100部经典作品时,猜对了58部作品作者的性别,虽然准确率不高,但还是比随便猜的准确率高。
大数据的量化分析告诉我们,作者的作品中隐藏着性别用词差异,并不像弗吉尼亚·伍尔夫说的那样,写作时不能考虑自己的性别。比方说男性经常谈论的是科技、武器,而女性更喜欢谈论八卦、饰品。“人家”这个词你经常能从女性口中听到,但男性没少会说。
本·布拉特在《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中还通过大数据量化分析举了一个“他她比”的例子,得出男性作家的经典作品压倒性地偏向于男性角色。女性作家的经典作品虽然稍偏重女性角色,但与平均值相差不远。
就拿最近很热的大IP来说,虽说女性网文作者中也有一些写大女主作品的,但在更多的女性作者的作品中男女主角色的份额都是差不多的,但男性网文作者却不同。在《2018年中国网络文学作家影响力榜单》中大多数的男作家都是大男主的钟爱者,像天蚕土豆的《武动乾坤》、《大主宰》;除了网文作者外,著名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对男性角色的刻画也远远多于女性角色。
虽然这都是个别例子,但这起码说明一点,同性别作家对同性别群体的思维、行动都大致了解。根据自身的性别经验来创作同性别角色,能让作家写出他们熟悉的东西。
文学作品需要“入乡随俗”,而排行榜更偏爱本国作家
为了融入一个地方,我们有“入乡随俗”之说。而“入乡随俗”除了在风土习俗中适用外,在文学作品中也适用。
虽然英美两国同样把英国作为常用语,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两国的用词也存在差异。就拿bloke这个词来说,在英国就用的多,而在美国它就不是常用词。在英国的语料库里,每10万个词中,bloke平均出现1.2次,而在美国语料库中它只有0.045次。
本·布拉特通过大数据量化分析发现在英国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中bloke在每10万词中差不多出现了3次。但是在英、美两国的《哈利波特》同人小说中,英国作者每10万词中使用bloke超过3次的只有10%,而在美国作家中这个比例却接近25%。甚至有一位美国作家,在每10万词中出现bloke的次数超过60次。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也有“入乡随俗”一说,小说的设定在英国,那其他国家的同人小说就需要写出英国腔。美国人把bloke这个词当成了一个带有英国腔的词,他们在写英国背景下的《哈利波特》同人小说时,用bloke表明小说的英国身份。
除了在撰写同人小说时,有“入乡随俗”外,各类图书排行榜也更偏爱本国籍作家。 在2014年亚马逊公布的一份“100部人生比读书”清单中,美国亚马逊的书单中有69部美国作家的作品,而英国亚马逊书单中有70部英国作家的作品。
这些文化背景下的“入乡随俗”,就好比说方言,一个说“小嫚”的青岛人到了北京,不管是为了入乡随俗还是为了装成一个北京人都会把“小嫚”说成“丫头片子”。
本·布拉特在《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用大数据帮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的大门,在这扇大门里,除了有写作密码,还有围绕书籍的各种奇特知识点。而大数据虽然无法帮我们制作一台“伟大的自动语法器”,它却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每个作品都有它独特的属性,人们无法篡改它作者、性别以及背景。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读后感(篇十二)
在美国历史上,有一桩千古奇案。
被称之为美国宪法圣经的《联邦党人文集》,原本是由很多篇文章组成的,但是却有两位政治家先后都站出来说,这本文集当中的12篇文章是自己创作的。为了搞清楚这12篇文章的作者到底是谁,美国人争论了好几个世纪,历史学家们从政治观点的角度出发进行梳理,发表了不少文章,但是最终也没有得到一个一致的答案。
后来,这个让历史学家头疼了好几个世纪的问题,却被统计学家轻而易举的给解决了。统计学家的方法简单而实用,就是统计文章当中一些常用词的词频规律,然后进行比对,这个案件很快就水落石出了,这12篇文章的作者直指詹姆斯·麦迪逊。在经过了大量的验证之后,这一结果得到了历史学家和统计学家的一致认可。
这虽然只是大数据在文字方面应用的一个个例,但是案件的侦破却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如果我们继续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会发现什么样的创作规律呢?
《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诠释。这是一本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文字规律的书。它将1500本文学作品作为自己的样本库,将上百位知名作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方法,用清晰明了的数字给我们呈现出了文字背后的创作规律。首先,15位知名作家的167部作品告诉我们,越是伟大的作品,修饰性副词的使用量就越少;接下来,50位作家的600部作品告诉我们,每一位作家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指纹;最后,563部《纽约时报》畅销榜首的作品告诉我们,简单的文学作品在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作者是美国作家本·布拉特,他曾经给《石板》、《哈佛讽刺家》、《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等杂志撰稿,他对大数据有着特别的偏好,十分喜欢将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广泛的艺术领域和文学创作领域。《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就是本·布拉特将大数据分析应用于文学创作领域的代表作之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字,一起走进文字背后的数字。
01 谨慎使用修饰性副词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说:“我从来不写'她柔声地说'这种句子,如果在此前的文字中没有体现出温柔,我绝对会花费时间和篇幅围绕温柔进行描写,直至让读者感觉出温柔。”
很显然,如果在一篇作品当中,把类似于“她柔声地说”这样的表述都去掉,换个方式,用人物动作或者是故事情节来显示出一个人物的“温柔”的话,这篇作品就会显得更有说服力。
同样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海明威,一生创作了许多部作品,他不同的作品当中修饰性副词的使用量也不一样,经过统计,作者本·布拉特发现,他的那些经典作品比如《太阳照常升起》、《丧钟为谁而鸣》、《永别了,武器》等,使用的修饰性副词都比较少。而由他的儿子编辑成书的作品《曙光示真》,使用副词最多,文学成就也最低。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给大家提出来的建议当然很值得参考,但这也只是个人经验的总结。为了验证这条经验是否存在普遍性 ,本·布拉特参考了20世纪最佳文学作品的四个榜单,找到了包括马克·吐温、斯蒂芬·金、查尔斯·狄更斯等在内的15位公认的伟大作家,对他们创作的167部作品中的修饰性副词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最终的结果显示,那些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确实较少的使用了修饰性的副词。
数字告诉我们的是文字背后隐藏的规律,对于喜欢写作或者正在学习写作的我们来说, 从创作初期,就应当谨慎使用修饰性副词,想办法通过其他的表达方式让自己的文章彰显魅力。
02 每位作家的作品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指纹”
“风格指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显而易见,而另一个方面则相对隐蔽。下面,我们先来说第一个方面,那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创作领域、创作题材和创作手法,在这一点上,我们有着很直观的感受。
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擅长创作杂文,他的文章像尖刀、像匕首,语言犀利,剖析深刻;而朱自清先生擅长创作散文,他的文章朴实、优美,平凡的语言蕴含着美的力量。
同为武侠小说作家的金庸和古龙,虽然写的都是武侠小说,但是他们的创作风格截然不同,金庸笔下的人物动作描写酣畅淋漓,“降龙十八掌”、“独孤九剑”等武功的一招一式、一起一落都跃然纸上;而古龙笔下的人物动作总是十分的简洁,一句话“小李飞刀,例不虚发”已然结束。
前80回的《红楼梦》和后40回的《红楼梦》虽然讲的是同一个故事,但是我们还是很容易就很看出来,他们不是出自同一个作者之手。这就是每个人不同的“风格指纹”所起到的作用。
另一个方面,独特的“风格指纹”还指的是某一位作家对于词语的搭配规律和词语使用的特殊喜好,这种规律深深的隐藏在文字的背后,如果不是进行词频的统计,一般很难发现。
《联邦党人文集》中那12篇文章的作者为什么确定起来那么难?就是因为这些文章是基于同样的文章题材、同样的生活年代、类似的政治观点而创作出来的,并且作者有意隐藏自己的身份。他们虽然从表面上看上去,看不出明显的风格,但实际上,如果把他们纳入统计学的视角,他们仍然有着巨大的不同。这也是为什么使用统计学的方法《联邦党人文集》案可以一举破获的原因。
同样的,如果同一个作者试图使用另外一个名字创作一部全新的作品,他的“风格指纹”同样也会暴露他的真实身份。当J·K·罗琳(哈利波特系列)使用罗伯特·加尔布雷德(侦探系列小说)的名字进行创作的时候,他的“风格指纹”瞬间就会被统计学的工具捕捉到,身份暴露无遗。
作家的“风格指纹”对于刚刚开始学习创作的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既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进行学习和模仿,又大可不必担心模仿之后会失去自己的风格。
03简单带来成功
我们初中语文课本当中有一篇文章叫做《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面讲的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人诬陷后,沦落至看守草料场境地的故事。里面描写风雪的话语十分简单,一句话“那雪下的正紧”,背景就全部交代清楚了。而这一句简简单单的描写,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清代著名的学者金圣叹批点道:“写雪绝妙。”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而这句话也正是因为简单,所以被很多人记住,流传至今。
无独有偶,美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教育学家苏斯博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精彩教育绘本,他的畅销书《绿鸡蛋和火腿》,只用了50个词,并且除了anywhere之外,全部都是单音节词。他的第二畅销书《戴帽子的猫》,也只用了220个不同的单词。这些作品虽然用词十分的简单,但是却蕴涵着先进的人文精神和教育理念,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美国童书畅销书排行榜上长期位居前列。
当然,不光是小朋友们喜欢简单,“喜欢简单”原本就是人性使然,人的大脑原本就更倾向于去读那些通俗易懂的语句。而与之相应的,那些阅读难度越低的作品也就越容易流传。有很多十分艰涩的文学作品,即便是老师留下的课外作业,我们往往也会因为读不下去,而选择放弃。
作者本·布拉特对1960年至今荣登《纽约时报》畅销榜的563部作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这些作品的复杂度在过去的50年里,持续下降,人们越来越喜欢那些简单的作品。
在中国,虽然没有类似的统计结果,但是对于喜欢写作的我们来说,追求简单比推崇复杂显然更加的现实,也更容易被大多数的人接受。
文学创作是一门艺术,但同时也是一门科学。在科学面前,只有遵循规律,才会有所成就。在《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这本书中,作者本·布拉特就通过大数据对文字进行分析,给我们展示出了文字背后的规律。这其中主要包括在创作的时候要谨慎的使用修饰性副词、要通过大胆的模仿去打造属于自己的风格指纹、让自己的作品足够简单才会带来成功等等。在大数据的视角下去观察文字,不仅对于我们学习写作大有用处,而且也会增加我们看待世界的维度,这会让我们的人生增加另一种可能,使得我们比其他的人更加的接近成功。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读后感(篇十三)
在美国的文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疑案——《联邦党人文集》。
为美国走向民主打下基础的《联邦党人文集》是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麦迪逊(James Madison),还是杰伊(John Jay)三人为争取批准新宪法在纽约报刊上以“普布利乌斯”为笔名而发表的一系列的宪法论文集,首次出版整理结集出版于1788年。
其中有12篇未具署名,后来汉密尔顿和麦迪逊两人都发表了认领声明。
联邦党人文集
到底谁才是那12篇文章真正的作者呢?
历史学家们争吵了一个多世纪,各自有各自的道理,却最终没有最后大家都信服的答案。
直到两个世纪后的1963年,问题才最终得到解决。两位受人尊敬的教授——哈佛大学的莫斯特勒(Frederick Mosteller)和芝加哥大学的华莱士(David Wallace)——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两位教授并不是历史学家,他们是统计学家。
在他们的研究过程中,使用统计学的方法,整理了汉密尔顿和麦迪逊的署名文章,又对照了这12篇有争议的文章,根据两位作者以往文章中使用的用语习惯,最终确定了这12篇文章是由麦迪逊所著。
由此,这场争论了两个世纪的文学疑案才算落幕。
统计学的魅力,可见一斑。
两位作者的“指纹”—— 《联邦党人文集》每1000个词中个别单词使用频率
著名的童书作家罗尔德•达尔有一部短篇小说——《伟大的自动语法器》里面讲了一个故事:
这部写于60年前的的短篇小说,恐怕说出了所有作家的梦魇。
到底写作可不可以用机器来代替?
写作真的有没有规律可循?
我们最喜欢的作家最喜欢用的是什么词?
男性与女性的写作会有不同吗?
畅销书会变不畅销吗?
当代哪位作家喜欢用“陈词滥调”?
最棒的开篇第一个句子有何特征?
如何从封面判断一本书?
哪些写作建议值得遵守,哪些可以一笑置之?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封面
继《写作课》后,我再次翻阅到这本书——《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探寻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也可以说是一本用数据说话的写作书,更可以说是一本用大数据统计学规律洞见的文学评论。
在这本《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一书中,作者用了1500部小说,在统计学的视角下,去用软件来分析写作规律。
这样的研究很有趣。
距离1963年半个世纪过去了,本・布拉特再也不用像两位教授一样用笨拙的把每篇文章打印出来,剪成一个个的单词,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的去统计每个字词出现的频率了,AI技术越发成熟的现代社会,本・布拉特使用了AI技术,更轻松,更灵活,更大量的数据基数,更直观和准确的结果呈现。
实验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我们一起来看看本书的几个观点:
第一、写作是有迹可循的。
海明威说:“写作的法则和飞行、数学、物理学一样,是有章可循的。”
是的,少用副词,少用感叹号,少用"突然“、思考类动词的运用,首语重复、动物意象、注意细节等等写作技巧是真实的存在的。
作者用了大量的数据研究获奖作品,同时对比获奖作品作者其他作品,发现获得成功的作品往往具备更多的上述这些写作规律。
第二、创意是无限的。
然而,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
每一条写作规律都不是绝对的,都存在着少量的相反情况却也是成功作品的现象。
所以,AI虽然能够用大量的数据库整理出新的作品,然而更有创意的,更新的作品内容,还是由人类的思维才能实现。
简单就是成功
第三、简单易懂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文句较为简单的作品能够吸引更广泛的作者,简单最好的价值是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蕴含力量或富有文学意味的作品不一定非得复杂!
我们应该有一个意识:大多数作品都是面对普通读者的!
比如《绿鸡蛋和火腿》一书,只用了50个词,却是苏斯博士最畅销的书。
写能让人读懂的东西,简单带来成功。
第四、每个作者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写作指纹。
英国作家和美国作家之间存在着用语差异。
男作家和女作家之间存在着用语差异。
不同时代的作家之间也存在着用语差异。
你知道吗?每个作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独一无二,专属于自己,像指纹一样,隐形却又固定。
我们读莎士比亚的文字,有莎翁独有的文字韵律;我们读莫言,同样有莫言独有的文字风格。
每个作者其实都是自成一体的,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写作指纹。
be yourself!
感谢本・布拉特,这本精彩的统计学角度的写作书,幽默、洞见和对数据的应用十分精彩,清晰的为我们呈现了写作的常见规律,AI技术的越来越成熟,人类的创造力无穷,普通人写作的可能性是绝对可行的!
亲爱的,你也可以成为作家哦!
试试看!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读后感(篇十四)
在美国的文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疑案——《联邦党人文集》。
为美国走向民主打下基础的《联邦党人文集》是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麦迪逊(James Madison),还是杰伊(John Jay)三人为争取批准新宪法在纽约报刊上以“普布利乌斯”为笔名而发表的一系列的宪法论文集,首次出版整理结集出版于1788年。
其中有12篇未具署名,后来汉密尔顿和麦迪逊两人都发表了认领声明。
联邦党人文集
到底谁才是那12篇文章真正的作者呢?
历史学家们争吵了一个多世纪,各自有各自的道理,却最终没有最后大家都信服的答案。
直到两个世纪后的1963年,问题才最终得到解决。两位受人尊敬的教授——哈佛大学的莫斯特勒(Frederick Mosteller)和芝加哥大学的华莱士(David Wallace)——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两位教授并不是历史学家,他们是统计学家。
在他们的研究过程中,使用统计学的方法,整理了汉密尔顿和麦迪逊的署名文章,又对照了这12篇有争议的文章,根据两位作者以往文章中使用的用语习惯,最终确定了这12篇文章是由麦迪逊所著。
由此,这场争论了两个世纪的文学疑案才算落幕。
统计学的魅力,可见一斑。
两位作者的“指纹”—— 《联邦党人文集》每1000个词中个别单词使用频率
著名的童书作家罗尔德•达尔有一部短篇小说——《伟大的自动语法器》里面讲了一个故事:
这部写于60年前的的短篇小说,恐怕说出了所有作家的梦魇。
到底写作可不可以用机器来代替?
写作真的有没有规律可循?
我们最喜欢的作家最喜欢用的是什么词?
男性与女性的写作会有不同吗?
畅销书会变不畅销吗?
当代哪位作家喜欢用“陈词滥调”?
最棒的开篇第一个句子有何特征?
如何从封面判断一本书?
哪些写作建议值得遵守,哪些可以一笑置之?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封面
继《写作课》后,我再次翻阅到这本书——《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探寻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也可以说是一本用数据说话的写作书,更可以说是一本用大数据统计学规律洞见的文学评论。
在这本《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一书中,作者用了1500部小说,在统计学的视角下,去用软件来分析写作规律。
这样的研究很有趣。
距离1963年半个世纪过去了,本・布拉特再也不用像两位教授一样用笨拙的把每篇文章打印出来,剪成一个个的单词,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的去统计每个字词出现的频率了,AI技术越发成熟的现代社会,本・布拉特使用了AI技术,更轻松,更灵活,更大量的数据基数,更直观和准确的结果呈现。
实验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我们一起来看看本书的几个观点:
第一、写作是有迹可循的。
海明威说:“写作的法则和飞行、数学、物理学一样,是有章可循的。”
是的,少用副词,少用感叹号,少用"突然“、思考类动词的运用,首语重复、动物意象、注意细节等等写作技巧是真实的存在的。
作者用了大量的数据研究获奖作品,同时对比获奖作品作者其他作品,发现获得成功的作品往往具备更多的上述这些写作规律。
第二、创意是无限的。
然而,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
每一条写作规律都不是绝对的,都存在着少量的相反情况却也是成功作品的现象。
所以,AI虽然能够用大量的数据库整理出新的作品,然而更有创意的,更新的作品内容,还是由人类的思维才能实现。
简单就是成功
第三、简单易懂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文句较为简单的作品能够吸引更广泛的作者,简单最好的价值是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蕴含力量或富有文学意味的作品不一定非得复杂!
我们应该有一个意识:大多数作品都是面对普通读者的!
比如《绿鸡蛋和火腿》一书,只用了50个词,却是苏斯博士最畅销的书。
写能让人读懂的东西,简单带来成功。
第四、每个作者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写作指纹。
英国作家和美国作家之间存在着用语差异。
男作家和女作家之间存在着用语差异。
不同时代的作家之间也存在着用语差异。
你知道吗?每个作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独一无二,专属于自己,像指纹一样,隐形却又固定。
我们读莎士比亚的文字,有莎翁独有的文字韵律;我们读莫言,同样有莫言独有的文字风格。
每个作者其实都是自成一体的,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写作指纹。
be yourself!
感谢本・布拉特,这本精彩的统计学角度的写作书,幽默、洞见和对数据的应用十分精彩,清晰的为我们呈现了写作的常见规律,AI技术的越来越成熟,人类的创造力无穷,普通人写作的可能性是绝对可行的!
亲爱的,你也可以成为作家哦!
试试看!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读后感(篇十五)
你有没有这样一种经历,当你和朋友聊天,提到将要去买一个包,然后你打开购物网站,首页就是那个包的购买推荐。
感觉被购物网站窃听了一样,其实并没有。这只是大数据在起作用。
这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只有你有足够多的资料,就可以分析出你想要信息。
所以,试想一下,当大数据与写作碰撞的时候,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
美国作家本·布拉特,《石板》、《哈佛讽刺家》等杂志的撰稿作家,竟然用大数据分析了1500部文学著作,其中不乏世界名著《老人与海》、《动物农场》等,畅销书《哈利波特》、《五十度灰》等,除此以外,为了使统计更具有科学性,他还用多部同人小说与经典名著、畅销书进了对比分析。
最终,他用分析所得的数据,写了这部《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这根本就是一个数字和文字的奇妙游戏。阅读这本书,你根本不需要有多深厚的数学功底,你只需要认真的读下去,就会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用统计学的原理分析了作家最喜欢用的词是什么?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是什么?如何知道一部匿名文学作品的作者是谁?最棒的开头是什么?如何撰写一部简单又不失内涵的作品?
不论是对于职业作家还是写作新手,这都是值得一读的,阅读《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写作的规律,更好地写出读者喜欢、自己满意的好文章。
我们很容易区分某一类作品,比如看到金庸和梁羽生第一反应就是武侠小说,看到霍金绝对不会想到任何一本言情小说,看到余华和路遥,你不会想到三毛。所以,区分某一类作品是很容易的,可是当你阅读不够多、了解不够深入的时候,让你区分金庸和梁羽生的作品,一般人应该很难做到。
在《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一书中,引言部分,作者用《联邦党人文集》中有12篇文章归属未明的事,引入两位统计学家如何使用大数据的办法判断这12篇文章的作者到底是麦迪逊还是汉密尔顿。
方法看上去很简单,就是统计麦迪逊和汉密尔顿的用词习惯,与这12篇文章进行对比。通过统计,他们发现,麦迪逊喜欢用“whilst”,而汉密尔顿则喜欢用“while”,从来不用“whilst”。
通过这个方法,得出这12篇文章的作者是麦迪逊而非汉密尔顿,科学并让人信服的解决了这个世纪难题。
简单的说,有人可以模仿你的风格,但是却模仿不了你的用词习惯。
“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各有特色,就像指纹一样独特而又不变。”
所以,新手完全可以从模仿名家的风格开始,不要惧怕模仿太多而失去自己的风格,你只是不知道,你的风格完全隐藏在你的字里行间,只有不断地写,积少成多,才能发现它。
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大概要阅读几十本写作工具书,有人告诉你要这样写,有人告诉你要那样写,有人让你听从内心的声音,有人让你多收集外部的资讯。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写作建议。
问题来了,每个人的建议都是适合你的么?
如果你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让我们先看看《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这本书是怎么说的吧?
很多名著作家、畅销书作家都提议,文章应该尽可能精简,因此需要少用“ly”结尾的副词,用中文来说就是少用“什么地”结构。
根据大数据的分析统计,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确实较少使用“ly”结尾的副词,并且副词的使用方式呈现了作者的专注度,因为废除这些不必要的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但是这样可以让文本更加的耐读和完美。
埃尔默·伦纳德在《埃尔默·伦纳德的写作十规》中的第六条,绝对不要用“突然”这个词。乍一听,是不是很懵?为什么不能“突然”这个词呢?
在我看来,”突然“这个词是文学作品里,挺常见也挺重要的一个词。《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的作者通过对580部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大数据分析,得出“‘突然’的使用在同人小说作者和职业作家间没有太大的区别。”
通过对上述两个建议进行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尽量减少“ly”结尾的副词使用“这个建议是靠谱的,而“绝对不要用‘突然’这个词”的建议是不太适用的。
因此,当我们听别人的写作建议时,首先应该先问自己两个问题:”提建议的人有没有遵从自己的建议?有谁靠听从这些建议获得了成功?“
自媒体时代的文章,一般只有2000-4000字左右,大部分优秀的作品在3000字左右,这意味着什么呢?
不再长篇大论。
一篇10w+文章的结构大致是生活化场景开篇,得出一个观点,然后再用3-5个例子去证明或者升华这个观点,最后总结。全文逻辑紧密,文字简洁,没有生僻字,没有生僻的例子,从生活出发,又回到生活。
现代的快节奏生活,对大多数人而言,长篇大论可能不太适合,我们关注的只是你的这篇文字是否踩住了我的痛点,你如何解决我的痛点。我大概花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我需要翻各种冗长厚重的工具书,或者听你的陈词滥调。
为什么长篇大论或者陈词滥调不再适合我们呢?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曾讲了一个文学传说,史上最好的故事之一只有区区六个单词:For sale: baby shoes, never worn.(售:婴儿鞋,全新。)
这个传说告诉我们:“受欢迎之作大多简洁,啰嗦的小说常被人遗忘”。
与此同时,一本书的阅读难易程度也和该书畅销与否息息相关。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的作者搜集了1960年至今的《纽约时报》畅销榜首的563部作品,通过精密计算,得出“现在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多是比以前更为简单的小说。”
简单的小说,并不意味着简短没有内涵,越是简单的小说,可以让更多人阅读,受众面更为广泛。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断舍离”越来越受欢迎,告别冗长和繁复,更能获得简洁和轻松。
简单,并不意味着差。“蕴含力量或富有文学意味的作品不一定非得复杂。”
所以,写作也是如此,面对我们的读者,不要轻易“掉书袋”,不要再去讲高深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读者,你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对他有什么作用。
当写作碰到了大数据,一切神秘的仪式都变成了精确的数字和靠谱的结论,你不用再为要不要去模仿谁的写作风格而犯难,再也不用去纠结听谁的写作建议,更不用为你的文章字数不够多,文笔不够复杂而烦恼。
所以,大数据告诉你,写作的奥秘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