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昨日世界》读后感100字

《昨日世界》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22 17:10:27
《昨日世界》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11-22 17:10:27   小编:

《昨日世界》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描绘了一个充满战争、贫困和人性扭曲的世界。小说揭示了人类自私、贪婪的本质,以及对人性的思考。作者通过精细的描写和深刻的揭示,让读者在阅读中不仅感受到主人公的痛苦,也反思自己对世界的认知。

《昨日世界》读后感(一)

一个流离家园的犹太人,一个细腻敏感的作家,一个对前途渺茫选择自杀的老人,前半篇充满优雅,对上流社会名流的交往细节欲然纸上,后半篇充满忧伤,充满对希特勒的控诉,1942年选择在巴西自杀,就是绝望和超脱的最好表现。一个流离家园的犹太人,一个细腻敏感的作家,一个对前途渺茫选择自杀的老人,前半篇充满优雅,对上流社会名流的交往细节欲然纸上,后半篇充满忧伤,充满对希特勒的控诉,1942年选择在巴西自杀,就是绝望和超脱的最好表现。

《昨日世界》读后感(二)

茨威格的《昨日世界》,看完一遍马上开始第二遍。很久没看到如此优美、深沉、智慧的书了,以至于读完第一章时为自己竟然没早些接触到这么伟大的作品而自责。读完《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就应该把他的全部作品都看了才是。经典作品就像夜空的闪电,那些经典的表达撕破天空,让你无法忽视它。而那些非经典的畅销书,也在传递某些情怀,却像萤火虫一样若隐若现,稍不留神就没有了。我为什么会浪费那么多时间把亚马逊的畅销排行榜读了个遍,却忽视了人类上百年来最智慧的头脑向我们保证过的作品啊。这些经典流传至今,就是因为时间的丝网过滤不了它,它能够穿越层层的时间障碍,存留到今天。

《昨日世界》读后感(三)

我们竟然是在重复一个一个轮回吗?

以史为鉴并不容易做到。

如此近的世界史,很多人或者完全不知道,或者已经遗忘。

以为是上个世纪很远很远,只会在纪录片里出现的19世纪上半段的“黑暗”混乱。

那些繁华攀至最高处的平静、升平,那些英雄式的万众一心、自我激励。

回头看,似乎一直在身边。

疫情后的世界,变化越来越快。

我们生在和平年代,又会长在??年代?

《昨日世界》读后感(四)

确实不是S.Z.的个人自传,是将自己隐去,化作夜空映衬二十世纪闪耀的群星,褪为白纸描绘半个世纪的欧洲和它曾经的中心维也纳。

如今在和平的欧洲行走,更远古的辉煌和荣光让游人瞩目,大理石或红砖城堡、新哥特式教堂、巴洛克图书馆……两次战争的印记则深藏人心。在严肃的学术讨论会上,或酒后的长谈中才被提及。更隐秘地则体现在政客的巧言令色中,对联邦事务或国际事务的投票中。

历史通过细节被人铭记。书中的回忆是生动的。

“我把我的存在无限扩大到我本性的空间之外,我赢得了我们时代最为出类拔萃的人士当中的有些人,他们成为我个人的朋友。…

… 我欣赏过最为完美无缺的演出。我得以观看并且欣赏那些永恒的城市、不朽的画幅和世上最美好的景色。…

… 我一直自由自在,不依赖职位和职业。我的工作便是我的快乐,不仅如此,它还给别人带去快乐!”

《昨日世界》读后感(五)

茨威格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但直到一年前才看过茨威格的第一本书:《人类群星闪耀时》。这位奥地利大师很擅长写人物传记,这本《人》中对历史人物的描写的确令人印象深刻。所以看完后我就惦记着有机会定要再找找茨威格的其它书来看看。

没想到的是在图书馆无意中看到了这本茨威格的回忆录《昨日世界》,当时就毫不犹豫地借回家细细品味。书里提到了好多茨威格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文艺界大咖以及一些政客的故事,读来颇感有趣。

作为经历了一战和二战的一位作家,茨威格通过他的笔触描绘了战争尤其是二战对他整个人心灵带来的严重创伤。受到希特勒犹太人政策的迫害,他不得不离开故乡奥地利在其它国家颠沛流离,期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结交了很多文艺界的朋友并很好的用文字记录了欧洲在战前战后的变化。并且最重要的是:他始终保持了作为一名作家应该保持的尊严,即绝不向权威低头。

可是悲剧的是,抵抗纳粹的茨威格最后却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50多岁的生命。我不知道自杀前的茨威格经历了怎样的心理转变,使得一向乐观的他竟走向死亡的深渊。幸好,我们作为读者还有机会阅读他的作品,这是他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有机会一定要多读读他的作品!

《昨日世界》读后感(六)

喜欢茨威格的人怎么能错过这本呢? 一方面,可以了解他的个人,少年时期像追星一样追逐诗人,兴奋地出版第一本诗集,结识文学大家,谦逊翻译他人作品,沉着酝酿个人作品,剧本的三次迷雾事件,成名之后和各界名家来往,收藏珍贵手稿,达到巅峰之后的自审,颠沛流离中的希望与绝望。出现克尔凯郭尔的名字是个小惊喜,自己竟然知道当年茨威格不知道的哲学家。看到他和纪德、罗曼·罗兰、高尔基、弗洛伊德等人的珍贵友谊,总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原来他们认识啊。他充满敬畏地拜访托尔斯泰坟墓,自己欣赏的人同样欣赏另一位自己欣赏的人(这是什么绕口令hh),有种迷之感动。 另一方面,可以看到一个普通人随着祖国、欧洲的变迁发生的命运变化。这种视角非常珍贵,就像季羡林写下牛棚杂忆一样,是身处和平年代的人急需了解的事实,原来世界、人性、秩序、道德可以发展成这样。书中的和平与现在何其相似,我怎么敢把现今和平当作理所当然?和历史书冷冰冰的记载不同,从作者的记录可以了解当时民众在重大事件前后的心理变化。比如张伯伦和希特勒谈判的那三天,虽然是昙花一现的希望,作者却永远不愿忘记这三天的温暖,在那时希望像奇迹一样稀缺。 作者还算高瞻远瞩,他本可以继续流亡生存,我不理解他为何结束自己的生命,直到我读到最后几页,虽然依旧是沉静的文风,但我眼角湿润,无力的绝望已经透过纸页。再次读了一遍绝命书,漫漫长夜之后他一定已经看到黎明。

《昨日世界》读后感(七)

疫情静默,在居家生活中,有幸能够看完本书,而先生却没能等到曙光的到来。异国他乡,富有极高自我尊严的先生,选择了服毒自杀。

我想到了很多人,很多故事。《昨日世界》非常值得阅读,原本先生也是一位博学多才,少年成名且严谨认真的人。回忆里也出现与先生一个时代的伟大诗人,音乐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政治家,他们有幸成为彼此的挚友,无关年龄,无关国籍。

当然到最后,走进先生内心的人,屈指可数。宛如世界上大多数的人,我们任然孤身一人来到世界,最后孑然一生离开。

最为震撼的还是先生经历了一战二战,并在回忆里,捉住了大事件开始前的蛛丝马迹,让先生洞见到危险的魔鬼在跳舞。

曾有人说,历史上最悲惨的民众,首当其冲的便是犹太人,其次是俄罗斯人。不得不说,先生与生俱来的民族悲剧感一以贯之,我说不上来,却又非常惋惜。很多出彩且优秀的人物并未能活到新时代,他们选择自己的方式留在了人们的回忆里,也许太多人和事他们都非常的失望和绝望吧。也是这群极为优秀的人,运用文字,影像,画集为后来的人们提供机会和便利可以追溯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一个渺小而真实的人的经历。起起伏伏,欢喜悲哀,莫过于在这世上走一遭,福兮祸兮。

唯愿你我和平常在。

《昨日世界》读后感(八)

全书一开始便写了维也纳,就像姬野记忆里的南淮美得不真实一样。茨威格回忆中的的维也纳,即便无产阶级已经开始发声,也一样美得惊心动魄。人人为艺术陶醉,音乐,绘画,诗歌,戏剧,若你有这其中一技之长,便会大受追捧。而茨威格也在这样的维也纳上完了文科中学,丰富的知识在柏林大学里得到了沉淀升华,周游各地,行万里路,他在文坛初露头角。 一战,看起来会长久但却骗了所有人的和平,二战,自杀。 前一部分还算轻松,但是后半部分,真的很沉重很沉重,我看哭好几次,也看笑了很多回。我不想去叙述茨威格的痛苦,还是希望大家从书中慢慢体会。 茨威格极其(我不吝啬任何的语言去称赞他写人的技艺之高)擅长写人,几十个字,一个人便活灵活现,看着书中他所结交的那些文人,忽然羡慕起茨威格来。 飘逸的里尔克,欧洲的良心罗兰(说来惭愧,我只看过名人传,没想到一战时罗兰为互换和平做了这么多努力),绝世天才 霍夫曼等等(还有)。 每次游历,皆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直言不讳,我很向往,不过茨威格出身犹太富商,有钱所以可以这样,很遗憾我不行唉。 其实很多地方我觉得茨威格所处的地位很大的限制了他的思考,屁股决定脑子,他以为一战可以避免二战可以避免,和平会长久的留存,但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太深了,终究会有一场革命,而不是他所想的达成妥协。他一战时去写作阻止战争,实际上毫无作用,没人会在意,战争的结束只有一方胜一方败才会有结果,而不是因为一个人几个人的文章而改变。 看完全书我一直在想茨威格究竟为何自杀。 一开始我认为是他发现二战时自己无能为力,因为一战虽然也很可怕 可他还可以用笔控诉战争呼唤和平,和其它和平主义者一起努力,心紧紧相贴,即使不在一国甚至两国交战,一样可以通信,可以相互鼓励。但二战,他的书被焚毁,逃去伦敦,离开了他的国度,用德语思考德语交谈德语写作的国度,他一直以世界公民自居,但真的成了世界公民,却痛苦无比。 看到最后一句话,我突然想明白了。 经历了光明与黑暗,战争与和平,繁荣与衰落。茨威格算是过完了一生,即使离去也没了遗憾吧。

《昨日世界》读后感(九)

这本书该打多少分,我犹豫了。就茨威格的内容而言,打个全五星不为过;然而阅读本书过程中,我又不止一次为其错误百出的语法与荒谬的句子表述而紧锁眉头。

这是译本评分的两难,内容与表述、原作者与译者,究竟该以什么标准来评定一个译本呢?我以为,应以中文版的质量而打分,而不仅仅考虑原作者内容如何光华。因为,这首先是一本中文书。中文表述的准确与流畅对读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继而我想起茨威格在本书中所说过的话,翻译是困难的,因为每门外语都有其独特的词汇与句型,译者若想在母语中找出相应的表达方式,非斟酌再三绝对写不出来的;用母语准确而生动地翻译一种外语,是场有趣但艰苦的战斗。

从现在市面上大陆翻译作品的质量之差可想而知,翻译者看不起的,恰好是自己的母语。那么多不通顺的句子,那么多意思不明的长句子,但凡热爱自己母语热爱自己翻译工作的人,均不允许这种译文面世付诸印刷的!

这是译者的尊严!其实我们有幸,不必遭受母语遭剥夺之痛,仍能用中文书写。而茨威格,遭受过被母语国驱逐、母语作品全被毁弃,只剩下翻译版本流传于世的他痛苦但克制地告诉读者,这是一种被人连根拔起的痛,在世间只剩下孤魂飘荡的处罚。

说了这么一大堆仿佛离题万丈,而回顾《昨日世界》那一代欧洲知识分子,无论是原创抑或翻译,对自己的作品皆精益求精;再看看现时国内的浮躁功利、写书(包括翻译)成本之高与稿费之微薄的对比,又有了一种跨越时空遥相呼应之感。

还是回到《昨日世界》那个曾经节奏缓慢、井井有条、彬彬有礼的欧洲吧。

茨威格笔下19世纪末到一战之前的欧洲,保守、自由、乐观、理性,对年轻人来说既非天堂亦非地狱,那是一个真实的人间乐土——也许只是富裕欧洲市民阶层的乐土,使人心向往之。

为什么向往?

大约现实太赤裸裸,我们是一头前路迷惘的困兽。前面无路想回头,乃人之常情,如此而已。

茨威格笔下的文明欧洲,会为文学、艺术、音乐欢饮鼓舞,会尊重“个人”的权利与自由,“民族主义怨毒”尚未渗透,人与人之间以妥协化解冲突。这些未必就是“真理”,但在目前的生活中,在这个暴戾的世界,冷静、理智、隐忍、谅解,就显得弥足珍贵。

茨威格是欧洲统一论者、悲观主义者、反战人士。

战争是《昨日世界》绕不开的主题。真愿在网络上叫嚣打仗的人好好读一读茨威格关于战争和战后的文字,触目惊心。战争于普通人而言残酷、毫不唯美,战争是在战壕中忍受肮脏、虱子、炮击、残缺肢体,而非衣衫光鲜运筹帷幄;我们都是被战争怪兽撕成碎片的普罗大众。即使熬过了战争,还有战后通货膨胀等着呢。

其实《昨日世界》茨威格更想描述的是他同时代的那些伟大的文学家与知识分子,但现在我的着眼点,只在上述问题中了。

对不起他的初衷了呢(笑)。

《昨日世界》读后感(十)

本书是茨威格——奥地利犹太作家的个人回忆录,书本的讲述跨越半个多世纪,他用自己一生的时间经历了历史上几辈人才会经历的事情,丰满的人生旅途中有迷人的美好、无上的荣耀、痛苦的不安、不如人意的流放,人生阅历以一种普通人不想承受的方式变得充实。

19世纪80年代出生于富有的上流社会,经历保守的精英教育,少年时期社会思潮保守,但是被对文学、戏剧狂热的喜爱所包围,年纪轻轻就获得了文学界极高的认可,结实社会名流,周游世界;青年时期社会环境相较幼时有了长足的进步,两性关系平等、社会思潮逐渐解放、欧洲各国人民普遍期冀一个统一的欧洲、憧憬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茨威格获得了绝对意义上的巨大成就。

1919年6月茨威格正在巴登度假,还抱有盲目的乐观和知识分子特有的幼稚,第一次世界大战却以一种难以置信的方式突然爆发了,他用详细的笔触描写了战争刚开始时普通人的兴奋(旁观想来可能觉得荒唐,那些平日里没有人理睬的普通人,战争初期穿上了军装,瞬间就获得了人们的关注与崇拜,沉浸在一种狂喜的情绪中,这是长时间处于和平环境下的社会及其民众所缺乏的敬畏与恐惧所致),随着战争的发展,战士的惨痛经历,无辜死亡的痛苦被民众所了解。

到底一战还是结束了,而此后的奥地利、德国却经历了剧烈的通货膨胀(对于我们研究经济金融的人,在书本中读到恶性通胀给社会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可以更加设身处地的理解我们的现实经济),虽然过程痛苦且缓慢,但社会终究恢复了,居住的本来默默无闻的小城——萨尔茨堡突然成为了欧洲的文艺中心,群星都闪耀在文艺中心,茨威格的生活也被光芒照耀着。

希特勒上台,身为犹太人的茨威格成为了苦难的承受人之一,幸运的是他在早期就离开了德国,在英国正式成为自己年轻时希望成为的世界公民,却是某种意义上没有身份的人,一个流亡者,有了一战的经历之后作者已经不敢像从前一样盲目乐观了,不安、痛苦、无解,造就了生活。

——————————————引用结尾——————————————————

“太阳高照,阳光炽热。我走回家去突然发现我自己的影子就在前面,就像我看见另一场战争的影子跟随在这一场战争的后面。我这影子,经历了所有这些时间,没有再和我离开,它不分白天黑夜去依附在我的每一个思想之上,也许它那阴森森的轮廓也附着在这本书的有些篇页上面。但是每一道阴影说到底也是光明的孩子,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战争与和平,繁荣和衰退,这人才算真正活了一场。”

《昨日世界》读后感(十一)

“我们在奥地利从来也没有比在那混乱的年代里更加热爱艺术。由于金钱背叛我们,我们感到,只有我们身上永恒的东西才真正恒久不变”。茨威格描述了一次在一战后通货膨胀时大家一起去剧院看戏的场景,因为没有暖气,大家穿着大衣挤在一起,互相取暖,台上瘦骨嶙峋的乐师们穿着破旧的燕尾服,一切都倍感绝望。而就算这样,当指挥棒举起,帷幕往两边拉开,每一个歌手都竭尽全力歌唱,茨威格说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美妙的景象。

茨威格幽默的笔法总是让我忍俊不禁,当我读到他们中学时期的体育课在积尘的体操馆里毫无意义地“乱摸”以达到卫生教育要求,当我读到一战后因两边通货膨胀引发的德国与奥地利酒鬼们在边境小镇里的“啤酒大战”,读到他对美国“介绍信”这一习惯时颇带讽刺的形容。有趣的地方太多太多,引人深思的也是。

茨威格对名声避之不及,称受人尊敬为“危险”;而在二战期间,我们又看见他的确是怀念着被希特勒封杀之前的风光的。他对待大学的态度也让我深思。他在大学中人数众多的学生和老师很难有有益的接触,甚至认为大学并不能为他带来什么,他也不对任何一位教授的课感兴趣,于是他只去了两次大学,选了能让他精神负担最小的课,以便用上大学的大部分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自由地从事艺术。

在第一章《安稳的世界》里,他描绘出了一个他认为在维也纳十分普遍的生活——一战前的黄金时代的奥地利中上阶层的艺术至上生活,充满着歌剧与诗会。在他的笔下,整个维也纳普遍喜爱歌剧、醉心文化,我心中不禁流露出向往之情,世界上居然还有如此一个地方!但冷静下来思考一番,也许这描述是茨威格作为上层社会的一员,把对本阶级的生活体验当成了整个维也纳的普遍现象。也许我要找出几个和他同时代来自大众的作家才能一解我的疑惑了。

了解了茨威格的上层背景,在看他描绘出的世界里也学会了思考,始终带着警觉:这是普遍现象吗?其他部分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但他描述的确实是一个让人向往的世界和生活,各国的朋友,去不完的诗歌讨论会。而我从他的文章中,第一次知道了“世界公民”这个概念。按照我自己的理解,茨威格是最适合作为一个“世界公民”的,他见识广、厌恶战争,曾在世界各地旅行生活,对这个世界(尤其是欧洲)有着超越民族国家的大爱。关于“世界公民”这个概念,我是很疑惑的。在看书时,我对“世界公民”的理解是:这是形容一群非常平和的、对世界各地有所了解的、想为全世界人类共同发展做贡献的人。但看完书后,在网上搜索,竟然都是负面的评价,各种冷嘲热讽。咨询了学政治的朋友,也对“世界公民”的观点发表了负面评论,并说这是一种非常激进的思想。我困惑了,因为在我看来,这分明是一个很美好的概念呀。不知道是我自己想岔了定义到了别的概念上,还是我自己的想法确实与普罗大众有很大出入?到底是谁定义了这个概念,而谁有解释权?我突然想到,也许就像是我一直对联合国有所向往,认为它的确在为全人类发展做贡献,而其他人(不乏专业人士)却认为这是个鸡肋机构还不如解散。也许我本身对这世界的看法就很不同。这是我看完本书最大的困惑,希望在以后的阅读或生活里能解答我这个疑惑。

还有一个疑惑,就是这么一个人,又乐观又会享受生活,为什么会选择与妻子一同自杀?也许又是一个会让我钻进史堆的问题了,暂时并不想去做这件事,所以,也留在以后的阅读里解决吧。

茨威格这本书里,每一章都有诗人作者剧作家音乐家画家的名字源源不断的跳出来,大部分是与他有交往的朋友(真是一个“交际小王子”,羡慕啊),或是他敬仰的已不再人世的前辈,我也乐于恶补了一回欧洲艺术史,并种草了无数本书。

这是我第一次写读后感,以前只肯做做摘抄。本来是不愿写的,也动笔了好几次,每次写了几句又关掉。现在一口气瞎写下来,竟然觉得仿佛是卸下了肩上包袱似的轻松。原来写读书笔记的过程确实是会帮助思考的,虽然标记了不少,真正回头看又会有几次呢。看书的时候时常会有感慨,而看完书,梳理一下自己标记的段落,再次思考又会有新的感悟。我的记忆力很差,这么多年看了这些书,回想来也说不上来有什么记住的,大概是差了看完书给自己留的思考时间罢。希望可以把写读后感这个好习惯坚持下来,一来简单记录下书的内容,二来记述看书的心情和当时的感想,也可以在一段时日后重阅温故知新。

《昨日世界》读后感(十二)

(奥)茨威格:《昨日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张玉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Kindle 版本.

茨威格眼中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人文气息浓郁,城市与自然相融,不像伦敦和纽约那样与自然脱节。而且音乐之都也名副其实,莫扎特、海顿、勃拉姆斯、舒伯特等都在此居留和创作。

况且,这里也是歌剧之都,人们追星赛过对皇室贵胄的眼光,大众每天打开报纸就在看剧院剧目,大众的崇拜甚至发展到羡慕歌剧女歌唱家和演员身边的人,如理发师、马车夫。茨威格家的文盲厨娘因为女演员的离世而伤心落泪,尽管她从未到宫廷剧院看过剧。观众疯狂到要把心爱演员在舞台上走过的木头带回家,当圣物。

在维也纳,从皇室到民众都有较高的艺术素养,也敬重艺术家(主要是作曲的,歌剧演员)。18世纪的皇帝时常与音乐家切磋和请教,甚至自己作曲。

也可以说,艺术已经成一种空气,人们时时刻刻都能呼吸到。“生活在维也纳的人,就仿佛从空气里就能获得节奏的感觉。”也可以说,音乐感是深入维也纳人骨髓的,无论贫富,而没有音乐感和艺术素养的上流社会也是不可想象的。不少贵族争相邀请音乐家将新曲的首演放在其府上。

通过音乐和艺术,各类人能够相融。“维也纳这座城市的意义和文化恰好在于多元化的因素交汇相遇,在精神的超民族性上。”茨威格说,在维也纳比在其他地方更容易成为欧洲人。大概指的也是这种多元包容,这种对文化的尊崇,这种艺术教养。从上到下都喜欢艺术和音乐,自然也就人才辈出或者吸引很多人才来此。茨威格觉得维也纳就相当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和罗马。

大众侵染在艺术氛围中,历经上百年,整体水平自然上去,也就有一副挑剔的耳朵。“在维也纳歌剧院,在维也纳宫廷剧院什么也逃不过观众的注意;唱错一个音符,立刻被人发现,乐器插入不对,每次漏掉什么都会受到指责。”(#575#)

茨威格甚至说维也纳人是“戏剧偏执狂”,开玩笑说,大众在政治上的懒散,经济上落后于领邦帝国(大概是指普鲁士吧),这种偏宠就该负责。维也纳人悠哉乐哉享受艺术和舒坦日子的生活方式以及国力不昌,常常让北方的德国人看笑话。但茨威格话锋一转,幽默地说,维也纳的人确实没有德国人“能干”,“能干”到让其他民族都过不上好日子——暗指德国纳粹的迫害和入侵。

艺术的繁荣,自然离不开新兴市民阶层的消费和资助。茨威格就特别提到维也纳/奥地利犹太人的贡献。为了让交响乐团、画家等不为食忧,市民得供养自己所爱,而犹太人总是站在第一线。十九世纪几乎所有大型艺术收藏,都是犹太人促成的;一些艺术探索,也是靠犹太人支持才得以完成;犹太资产阶级是联系艺术家和公众的桥梁。同时,犹太人在文学艺术创造、科学发展上也人才迭出,比如作曲家马勒、勋伯格,杰出学者弗洛伊德。茨威格认为,数百年来,犹太人已经融入维也纳这座城市中,他们与周边文化的联结已经超过欧洲其他地方,他们也承担起了他们的任务——商业上成功后,大力资助艺术,尤其是在皇室和贵族不再承担艺术护卫者角色后。

不过,无论是维也纳民众,还是民众里做出贡献的犹太人,他们对艺术的痴迷和参与其中,也有政治的原因。国家上层是世袭垄断的,外交为贵族把持,军队和高官是世家大族长期控制与世袭,普通维也纳人是进入不了的,更别提犹太人了。不过,双方都在较长时间内达成一种默契,恪守界限。下层和犹太人承认这种现实,把这种特权视为不言而喻的事,甚至茨威格父亲都避免到奢华饭店用餐,因为在那里可能遇见皇室贵胄。“只有爱情和艺术在维也纳被认为是共同的义务。”皇室贵胄和高官们在政治管控上也就不那么紧密,只要人们不去触碰他们的权力,他们也就默许甚至鼓励维也纳的艺术生活,民众小的违规犯罪在他们那里也是可行的。

就这样,无论贫富和阶层,大家都能和平共居。但随着皇室贵胄不再支持艺术事业,比如皇帝约瑟夫二世(1830-1916年在位,不知是茨威格记忆错误还是翻译笔误,根据注解的在位年代,以及行事风格,应该是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才对)在位几十年,不怎么读书,也明确表示反感音乐,贵族们不再充当艺术的保护人了;民族主义的兴起,仇恨开始蔓延,还有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带来的一系列分裂和其他流毒,维也纳人也逐渐丧失过去那种争斗中的骑士风格,阴谋开始滋生。仇恨情绪主导下,民族身份凸显,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开,特别是纳粹的到来,犹太人被驱赶而四处流亡。茨威格说,那感觉就像是牲口被赶来赶去。

(2021.3.5)

《昨日世界》读后感(十三)

近期读过最有感触最受启发的书。茨威格以知识分子视角,再现了1900年前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的欧洲历史,以个人经历切入,重在描绘这一时期欧洲的政治文化生活,特别是两次战争对欧洲社会和人类的创痛及影响。

在茨威格眼中,一战前的欧洲宛如天堂。特别是作为整个欧洲文化中心的维也纳,社会发展迅猛又极度推崇人文艺术。周围的每个国家也都信心爆棚,认为自己有能力吞并邻国,一场大战就这样意想不到又顺理成章的发生了。

书中,茨威格有一段对两次战争的描述特别有意思,“1939年的战争有一种精神上的意义。打仗为了自由,为了维护一种道德财富。而为了一种意义而战,使人坚毅果决。而1919年战争则相反,战争只为一种妄想服务,只为梦想得到一个更好的、一个公正而和平的世界服务。只是出于妄想而不是知晓实情,使人幸福,所以当时那些牺牲品欢呼雀跃,飘飘然,熏熏然,向着屠宰场走去,脖子上套着花圈,头盔上缀着橡树叶,街上欢呼声震耳欲聋,灯火辉煌,犹如过节”。

当一战结束,激愤的号角吹罢,随之而来的是一切秩序和规则被打乱。生活上,百姓面对通货膨胀带来的苦难,退回到穴居时代,以物易物成为交易方式。精神上,当民众面对曾高喊发誓要战斗到“最后一刻”而在战败时却偷偷逃出自己祖国的皇帝,一切道德规则教养被彻底打破,权威破碎必然转向极端的疯狂,“大家憎恨的不是对自由的镇压,而是过于手软,管教不严”。

而后,百姓们刚刚在生活和精神上收复失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而来,这场“大战”最戏虐的是,它只不过由极小一些人决定,发生在零星几个地方而已,作为百姓,连“经历”都谈不上,只是被告知了一个结果。更为戏谑的是,犹太人受尽苦难,却看不出这对他们有什么意义,或者他们究竟有什么错误。

以下是一些摘抄: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维也纳:

文化:在欧洲没有一个城市像维也纳这样热情洋溢地涌向文化。正因为这个帝国,正因为奥地利几百年来既不是政治上野心勃勃,也不是在军事行动上特别成功,它的民族自尊心最为强烈地表现在艺术上君临一切。政府总理、首席富豪可以漫步维也纳大街,没人扭头去看他们。但是一位宫廷演员、一位歌剧女歌唱家走过,每个女商贩、每个出租马车车夫全都认得他们。

中产阶级:其实中产阶级对富有阶级的嫉妒远远没有担心自己脱离市民阶级沦落为无产阶级的恐惧来得严重。恰好就是这同样的一些担惊受怕阶层,日后组成围在希特勒身边的第一批广大的群众,卡尔卢埃格尔在另外一个意义上也是希特勒的榜样,他交给希特勒反犹口号这一方便的工具。这个口号形象具体地向心怀不满的小资产阶级指出了一个敌人,另一方面又不引人注意地把仇恨从大地主和封建富豪身上引开。

爱欲:保守地不让人们大大方方地与异性相处,其实他们这一代人远比今天享有更高的爱情自由的青年在情爱问题上要敏感上千倍。因为只有得不到的东西才煽动欲念,只有被禁的东西才刺激渴求。今天的青年有可能不再买春,并且是不言而喻地放弃光顾这些艳窟,这些卖春的场所,从前是不可或缺的,并不是警察或者法律把卖淫业逼出我们的世界,而是虚假的道德制造出来的这种可悲的产品由于销路锐减,除了极少数残余之外,都已自行消化了。我觉得这比任何东西都更加真实,今天的生活和爱情的形式更加诚实,更加自然。

日后我们知道,真正的人生道路是由内心决定的。不论我们的道路看上去如此曲折,如此荒谬地背离我们的愿望,它终归还是把我们引到我们看不见的目的地。

每个国家都突然感到自己强大无比,忘记了别的国家也有同感。每个国家都想要得到更多,都希望得到别国。

两次战争的不同之处:

1939年的战争有一种精神上的意义。打仗为了自由,为了维护一种道德财富。而为了一种意义而战,使人坚毅果决。而1919年战争则相反,战争只为一种妄想服务,只为梦想得到一个更好的、一个公正而和平的世界服务。只是出于妄想而不是知晓实情,使人幸福,所以当时那些牺牲品欢呼雀跃,飘飘然,熏熏然,向着屠宰场走去,脖子上套着花圈,头盔上缀着橡树叶,街上欢呼声震耳欲聋,灯火辉煌,犹如过节。

一战后的社会情势:

一战后通货膨胀,人们以物易物,以货换货;人们在战壕里待过之后,快快活活地回到穴居时代,此刻又把推行了千年之久的金钱交易消除,回到原始的交易方式。一种稀奇古怪的贸易开始席卷全国。

一战后,进入了混乱局面,各种权威被彻底打破。所有的价值全都改变,不仅是物质方面,国家的种种法规政令遭到耻笑,任何规矩,任何道德都不再受到尊周。柏林成为了世界上的巴比伦。归根到底,德国的这种随着通货膨胀而发生的恣意放纵的行径只是一种竞相效法的努力。但其实,整个民族经过战争精疲力尽,其实只渴望过一个秩序井然、安宁稳定的市民生活。大家心里暗自憎恨共和国,并不是因为共和国把这种野性的自由给镇压下去了,而是正好想法,因为共和国过于手软,管束不严。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茨威格问俄罗斯出版家,为什么革命爆发后,他不像其他许多人那样立即离家去国。“唉”,他这样回答道,“当时谁会相信,像苏维埃共和国和士兵共和国这样一种事情,会延续两个礼拜以上?”出于同样生存意志的同样错觉,在自我欺骗。

奥地利面对德国的威胁,在英国法国漠视不管,邻国捷克斯洛伐克尚未放下芥蒂德形势下,寻得了墨索里尼形式上的帮助。这些所谓的奥地利爱国者使用意大利提供给他们的刺刀,锯下他们坐着的那根树枝,这点他们没有注意到。

在一座现代化城市庞大无比的空间里,现代的革命其实只在为数极少的几个地方发生。因为大多数居民完全看不见革命的进程,我觉得这似乎是现代革命的技术和特性最为典型的特点了。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离开决定性事件不过十条街道之遥,却比那些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人知道的更少。今天,一个同时代人,若不是碰巧出于一个决定性的位置,对于那些会改变世界面貌和他自己生活的事件将知道得十分稀少。

这部二十世纪的犹太悲剧最可悲的是,他们受苦受难,却看不出这悲剧有什么意义,自己有什么罪过。

《昨日世界》读后感(十四)

十一假期把茨威格的《昨日世界》读了两遍,依然意犹未尽,我真应该为自己这么晚才读到它而感到惭愧。事实证明,读书如同打仗,经典是绕不开的据点。拿不下据点,村庄打得再多也没有增量。

一、君子之谦

《周易》六十四卦里有很特殊的一卦——谦卦。其卦象很怪异,乾卦在上,艮卦在下。即它的视觉形象是山峰在地平线之下,也就是“无往不平形于外,高山仰止运其内”。我觉得这一卦像很适合概括茨威格的性格特征,空谷藏峰,是真正的君子。

他的君子之谦源于善良。这两年亚马逊CEO贝索斯有句特别著名的话:聪明是一种天赋,善良是一种选择。很多人评价茨威格是真正的精神上的贵族,那种纯度极高的贵族气质正是源自于他能在一个残酷的环境中依然善待这个世界,与其说是包容,不如说他眼里根本就少有丑恶。“一个人在孩提时代,从时代的空气中吸收到自己血液中去的东西,是无法排除的。”一个犹太家族的富二代,从小衣食无忧,远离贫穷疾苦,浸润在一战前的世界文化中心维也纳的辉煌下,幸福感已经注入他的内心,这样的心灵打从一开始就像水晶般清澈,使他以一种善意的态度去接触和发现世界,单纯得近乎理想,连绝望都那么从容,你甚至能读出他是微笑着满怀期许地离开这个世界。茨威格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尤其是在维也纳这样一个超民族性的国际都市中,他的视野早已不是一个孤立群体的立场,而是能包容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观,因此他能看到敌国民众在战争中的苦难,能与敌国的旧友一如既往地保持友谊,能经得住战争宣传机器各种谎言的作践,能认识到“没有义务跟着去干一件荒唐的事情,就因为整个世界全都举止荒唐。”

正是有这种纯良到近乎理想的心态,才能造就出谦谦君子的“精进如饥,虚心若愚”,翻译成乔布斯的话就是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他了解自己的这一品德,甚至有些得意地说“我的雄心壮志在于知道的总比表现出来的要多。”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他声称自己身怀的绝技就是割爱之术,“倘若写了一千页,结果八百页扔进了字纸篓,而把二百页作为精华保留下来,我也并不抱怨。…有一次我写作完毕站起身来,显得特别满意。我太太对我说,你今天大概成功地写出了什么异乎寻常的东西了吧?我颇为得意地回答她,不错,我又成功地删掉了整整一节。这样一来,文章的转折就更顺更快。”他对功名之心淡薄如烟,“一个人的姓名仅仅就像雪茄烟上的标签:是个识别的标记,是个外在的、几乎可说是无关紧要的东西,和实实在在的主体、和真正的自我,只有松懈的联系。”同时,他也对自己的成功欣喜异常,“一位意大利的海关官员读了我的某一本书十分感激,就非常宽宏大量地对我的行李不做彻底搜查,这使我的虚荣心大大得到满足”,读到这里我差点笑出声。他说他从孩子时期不能理解那些艺术家和作家“穿着丝绒的外套,蓄着波浪形的头发,额上披着下垂的发卷,或者以异乎寻常的胡子式样和怪异夸张的服装,想让人家在马路上一眼就认出他们”,隐姓埋名是他的迫切需要,因为“再也没有比在一个讲台上或者在一个暴露的座位上去露一下我的脸更叫我难以忍受的事了。”居然有这样一个大帅哥叫大家都忽略他的英俊,真是没有天理啊。他说,“要是今天我还能从头开始,我将设法使这两种幸运的状况:文学上的成功和个人的隐姓埋名合在一起加倍享受,我要把我的作品用另外一个名字,一个虚构的名字,一个笔名来加以发表。因为生活本身就充满魅力和意外惊喜,更不用说这双重生活!”

当然,谦谦君子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毫无保留的、极为真诚的语言去赞美他的同行、同辈及朋友,也就是他笔下那些人类文化艺术领域中闪耀的群星。他为那个时代的天才一一作传,用那些简直不可思议的炽热的词句,没有一丁点私心地去赞美,好像人类赞颂自然时那样的坦然。

二、群星闪耀

其实让茨威格绝望的那个世界在现代人看来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世界啊,那是一个人类文化星空无比璀璨的时代。道德和艺术是不随着时间递进和财富增加而提高的,搞不好还相反,人类的艺术水准好像滞留在了那里,我读书少,但貌似战后至今鲜闻有哪部世界巨著超过昨日那个世界吧。

我真想不出来还有哪个作家像茨威格这样,一辈子尽给别人写传记,换成是我,夸自己还行,夸别人估计三句就没词儿了。现在组织开民主生活会都不让夸,必须开展批评,逼得大家情急之下一个劲地蹦“领导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爱护自己的身体”,整得我们现在揭短、批评、挑刺的水平一流。做媒体的也不容易,正面报道都没人看,负面报道才有市场。想想相声大师郭德纲,以及贾跃亭等一干人等,只要有访谈或者发布会,便跟同行和友商必有一撕。不过也有个别人写点玩情怀的,比如夸夸古人。我看过安意如的一本叫《美人何处》的,写历代美女的人生际遇,文笔那叫一个zuo,特别欠扁,看得我直想撕书。也难怪,都是几百年前的古人,安妹妹又不认识人家,想走心也走不了啊,一抒情就过了头。

发自内心的赞美是多么可贵和美妙的事啊。我真羡慕那个时代,那时的名人还没有秘书和贴身保镖,还不知道啥叫耍大牌,人们还可以互相结交、坦诚相待,文学语言还没有被有组织的谎言糟蹋,更没有“捧杀”这种词儿。我特别赞同茨威格这段话,“要认识一个民族或者一座城市最后的犄角,最隐僻的所在,是不能单靠看书或者无穷无尽地闲逛所能办到,而总是只能通过最优秀的人士才能深入了解。只有仰仗和健在的人士结成精神上的友谊,才能一窥人民和国家之间的真正关联。”

他写奥地利大诗人里尔克,写得简直比写自己的爱人还仔细,说他是一个悄然无声的人,身上会散发出宁静的电波,“他竭力避开任何喧哗,甚至躲开他自己的名声——他曾经称之为‘围绕着我的名字产生的一切误会的总和’,——说得真妙,由于好奇而滚滚涌来的虚荣波涛只沾湿了他的名字,永远没有沾及他本人。”我挺讨厌看细节描写的,但描写里尔克好几页的文字我读了又读,感觉就像抚摸一只柔软的小猫般舒适,软软的、暖暖的,而且是有生命感的,好像真的有这样一个人浮现在纸面上。

他写一生挚友罗曼·罗兰,以最热情的文字歌颂他的人道主义思想。我以前都不知道罗兰除了写出《约翰·克利斯朵夫》之外,还是一位如此伟大的反法西斯斗士。茨威格写到他们第一次见面时,“我一眼就看出,他在关键性时刻将代表欧洲的良知。”战时德法对立,罗兰给身在敌国的茨威格写信称“永远不会离弃我的朋友”,于是收到那封信成为茨威格一生中最伟大的幸运时刻,“它像一只白鸽从肆意咆哮、无情践踏、疯狂喧闹的兽性灰烬中飘然飞起。我不再感到孤立无援,而是终于又和志同道合者结合起来”,“发自一个充满同情的灵魂,挟着无奈的愤怒所具有的全部力量,向国境之外的一个朋友,也就是一个官方认定的‘敌人’写的信件和文章,也许会成为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道德上的文献。”没有人看到那里会觉得不感动吧,一个文人与政治对抗需要多么了不起的勇气。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的眼里依然有诗和星辰,而在他们向往的和平的今天的我们,只看得到苟且。

他还写沉浸在工作并忘掉他存在的罗丹,写语言不通但是坦诚相待的高尔基,写托尔斯泰留给世间最美的坟墓,还有那些由于我孤陋寡闻而不记得名字的众多作家、艺术家。“在他们看来,天底下最重要的,莫过于那些柔美的、然而比时代的轰隆声更富有生命力的音响;当一个韵脚和另一个韵脚搭配得非常妥贴时,便会产生一种无法形容的动感,这种动感虽然比一片树叶在风中落下来的声音还要轻,但它却能以自己的回响触及到最遥远的心灵”读得人简直想哭。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的时刻,塑造这历史时刻的是一颗耀眼的明星,而茨威格的昨日世界,真正是一个人类群星星光璀璨的世界啊。我真不想拿我们这个世纪去比,膝盖受不了。

三、文化精神

我看这书最大的感慨是,昨日世界是个崇尚精神的世界。我一直不是太能想明白为什么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全部出现在古代。东方的诸子百家和西方的雅典学院,简直是同一时期诞生的胞兄弟。公元前400多年,那是多么遥远的时代啊,人类思想的金字塔就已经搭建完毕了,日后再无这样的辉煌。以我有限的历史常识,似乎人类文化发展的轴线是这样的,先是公元前哲学出现百家争鸣,然后文艺复兴文坛、美术各出三杰,18、19世纪音乐达到巅峰,20世纪科学界出现全明星梦之队,21世纪的话,这十来年大家都在关心些啥,房价?创业?互联网+?人类的关注力是守恒的,关注物质多了,关注精神就自然少了。

书从一开始就颠覆了我对犹太人的认识。犹太人给我们的印象是谨小慎微、贪婪而精明。茨威格作为犹太人,他这样说,“在犹太人身上,有种力量会无意识地试图摆脱这种粘在一切商业之上、一切生意之上的道德上的不大可靠,令人憎恶,小里小气,否定精神的特点,把自己提高到更纯净的、与金钱无关的知识领域中去,就仿佛他像——瓦格纳说的——想把他自己和他整个种族从金钱的魔咒中解救出来。因此在犹太人那里,渴求财富的欲望在一个家庭的两代人充其量在三代人当中就此穷尽。”最关键的是,每个“上流”家庭的雄心壮志就是至少有一个儿子在姓名前要加上一个什么博士的称号,而茨威格被送去读大学,就是“得给家庭的荣誉添上一个博士的头衔,哪方面的博士都行”。可见,犹太人将进入高级文化阶层作为真正的志向。茨威格论述到,把知识置于最高地位的做法,在犹太人那里是一致的,遍及各个阶层:即使是贫穷以极背着货物顶风冒雨沿街兜售的小贩,也要设法让儿子去上大学;即使是最有资产的人,宁可把他的女儿下嫁给穷如乞丐的知识分子为妻,也不嫁给一个商人。他们需要适应一种普遍性的文化,把自己从犹太居民区强加给他们的一切缺陷、狭隘、小里小气之中解放出来。但茨威格称“这种通过知识性职业的极度扩张遁入知识界,也成了犹太人的灾难,就像从前仅陷入物质利益一样的灾难。这是犹太人命运的永恒的自相矛盾。”我并不是很能理解这种观点。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犹太人这种认识完全得益于整个一战前的社会环境。在维也纳,文化和艺术就是人民的头等大事。欧洲没有一个城市像维也纳这样热情洋溢地涌向文化,因为奥地利几百年来既不是政治上野心勃勃,也不是在军事行动上特别成功,它的民族自尊心最为强烈地表现在艺术上君临一切。音乐界不朽的七大星辰在这里烛照世界,音乐将一切矛盾和对立和谐地融为一体,使各种极不相同的情绪和力量吸收起来,使之感到包容和宽慰。希特勒和斯大林在美泉宫前散步,托洛斯基在咖啡馆为报社写小文章,还在做修车工的铁托在约会着富家小姐,这就是包罗万象的维也纳,简直是大同之都,Viennatopia,每一个市民都无意识地被教育成为一个超民族的人,一个世界主义者,一个世界公民。我觉得对维也纳的描写读来简直心旷神怡,“维也纳一般市民每天早晨打开报纸第一眼看的不是议会里的讨论,或者世界大事,而是剧院的剧目,这在公众生活中具有一种其它城市难以理解的重要性,因为皇家剧院,也就是宫廷剧院对于维也纳人,对于奥地利人不仅仅是座供演员在上面演戏的舞台,它是一座微观世界,反映了宏观世界,是五光十色的影像。”在这样的维也纳,政府总理、首席富豪偶尔漫步大街,没人扭头去看他们。但是一位宫廷演员、一位歌剧女歌唱家走过,每个女商贩、每个出租马车车夫全都认得出他们。连演员的车夫、裁缝都是大家羡慕的对象。于是,艺术在成为全民人生大事的地方达到顶峰,民众在艺术鉴赏能力上也达到了超群出众的水平。“只有面对艺术,大家觉得有同样的权利,因为爱情和艺术在维也纳被认为是共同的义务。”维也纳真是一个让人无比羡慕的地方,崇尚轻松无虑的生活方式,从不想为天下先,没有处处冒尖的劲头。一个能为艺术发狂的民族一定是个包容的民族,是没有仇恨的民族。仇恨和爱是可以渗入到时代的血液循环系统的,多瑙河两边,德国与奥地利,同一个民族,两种不同的血液循环。维也纳人没有德国人能干,但这种能干最后使其他各民族日子难过,民不聊生。

一不小心写成了又傻又长的流水账,只因我理解得太粗浅,心中澎湃却又不知如何表达。环球之大,周而复始,却非轮回;身在环球,经纬纵横,找到方位。在那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一代人中,最卑微的人对现实的了解,也要比我们当今最睿智的人多出千百倍。但是没有什么东西是白送的,他们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如茨威格引用了莎翁的句子,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其实每个时代都没有那样坏,至少当时人类的精神追求还不像今天这般疲软无力,人们对艺术和信仰还保留着纯度极高的热爱。还有一处读来特别感动的地方,就是一战后的奥地利尽管民不聊生,却依然有成千上万的人挤坐在没有暖气的剧院大厅里欣赏音乐。这是他们眼前的苟且,以及诗和远方。那是一个真正有情怀的世界,放在今天,情怀和诗简直快成了贬义词。其实茨威格是选择了一个在人类群星闪耀的辉煌时代离去的,我们这些后辈至少到今天离超越还远,恐怕以后也只有仰望的份了。此书以后还会一读再度,除了致敬和阅读,我们也做不了更多,但能确定的是,下次阅读绝对还有收获。

想起一首我的同事们创作的歌曲,作为媒体人,如果我们不能像茨威格一样点破历史,那就忠实地记录历史吧。

《世界会好吗》

曲 张岭 词 乔卫

看,一转眼

从冬天到春天

圆了些梦伴随少许的遗憾

乱,战火和哀怨

除了夙愿和争端

我还在守望更多的平安

病,在眼前

从地球的某一边

疫情正在无情的蔓延

去了,再没有消息

除了消失的航班

还有我对一切不确定的痴念

世界会好吗?我们还好吗?

此处和彼岸

你和我 点和面

世界会好吗?永恒的问答

远方不远 就在耳边

不同的旅途 相似的曲线

慢,有些慢

复苏的经济和升职的空间

将仍然按部就班地实现

网,仍然互联

无数可能和碎片

升级着我的系统世界观

看,在改变

粮食之外的理想

考验着我们的价值观

来,好大的盛宴

除了数字和金钱

我希望梦想和真实都有关联

世界会好吗?我们还好吗?

善与恶 冷和暖

过往事总会烟消云散

永远的设问永恒的答案

放弃傲慢 放弃冷漠 放弃遗憾和过多的选择

世界会好吗?我们还好吗?

此处和彼岸

你和我 点和面

世界会好吗?永恒的问答

远方不远 就在耳边,不同的旅途 相似的曲线

追上时间 容得天下 把梦想实现

生命的行走 生活的还原

世界很圆不妨一圈一圈 自由的走遍

世界会好吗?我们还好吗?

善与恶 冷和暖

过往事总会烟消云散

永远的设问永恒的答案

放弃傲慢 放弃冷漠 放弃遗憾和过多的选择

世界会好吗?我们还好吗?

此处和彼岸

你和我 点和面

世界会好吗?永恒的问答

远方不远 就在耳边,不同的旅途 相似的曲线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