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与无地方》是一部关于地域性与全球化的哲学著作,探讨了人类在当代社会中对于地方感的变迁和重构。作者通过对地方、无地方、地球村等概念的思考,呼吁人们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自身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责任,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地方与无地方读后感篇一
书中的概念阐释比较多,以抽象的现象描述为主,书中很多金句,很符合当下社会景观的发展,也很有理论深度,就是文中许多举例都以加拿大的景观为主,不太容易完全理解。刚看完发现之前许多看过的又忘了,目录的很多章节标题看着又有些陌生,有需要还是得反复读。估计写相关的论文能够作用理论支撑引用。
地方与无地方读后感篇二
“保持并复苏人的地方感并不在于保存那些陈旧的、古老的地方——这会造成博物馆化;也不在于人们自觉地去恢复传统地方营造的那些方法,因为这要求人们重新具备失落了的单纯。相反,人们必须去超越无地方。”雷尔夫认为的“超越无地方”,是指重新整合淹没在同质空间(无地方)里的人文要素。
事实上,无地方与地方之间,可以是一种辩证的共生关系,此消彼长,因为“当人在一个地方居住的时候,也可以因为一些不重要的甚至冷冰冰的大一统景观而生发出些许的本真性。”19世纪英国的工业城镇景观,外人看来深感压抑,而对当地住户而言,里面却充满一个个本真的小世界,类似一座座村庄。那么,如何激发出被无地方淹没的地方性要素,进而超越无地方呢?雷尔夫认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在于,努力推进“世俗化”。
所谓“世俗化”,就是去挖掘一个特定的地方里人们日常生活的丰富经验,以此为基础,开展地方的设计与营造。雷尔夫说:“地方自身所拥有的秩序都应当来自于人类自身的重要经验,而不是从武断的抽象概念中得来,比如规划图纸。”而在一个特定地方,人类的生活世界具有怎样的丰富模式?这正是现象学的地方研究(place study)要回答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家段义孚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研究,值得参考。
2009年,雷尔夫进一步将该思想提升为“实用主义的地方意义”(A Pragmatic Sense of Place)概念。此概念认为,在后现代的社会状况下,我们必须承认地方性与全球性的共在。地方既是全球网络中的节点,也有它自身的独特性。换言之:“‘实用主义的地方意义’总是以对比性的语境为基础,像世界遗产保护地的设计同地方艺术与节庆维续之间的对比,连锁超市售卖的地方产品同慢食运动和地域特色的烹饪之间的对比。”进而,以认识全球性与地方性的共在、杂糅和此消彼长为基础,努力挖掘地方经验的丰富性意义与模式,才能实现超越无地方的场所设计与建造。
地方与无地方读后感篇三
章节内容概要
第一章
本书以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中对“本真”的讨论为理论基础。第一章论述了现象学的方法对于地理学分析的重要性,“我们的目的在于关注地方是如何呈现在我们对生活世界的经验与意识当中的,以及地方与吴地方分别在景观中具有怎样的体现。(P11)”。将现象学作为地理分析的方法的前提是承认人对地方、景观所产生的那些先验的体验,将生活世界与其中的意义接纳为真实。这也是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大背景。(关于现象学如何具体为本书提供分析框架,或许可以参考译者在译后记中的分析。)
第二章
划分了几种空间的类型:
原始的,实用的空间:一种满足人们需要但往往不被意识到的空间。
知觉的空间(perceptual space):中心是人的感知,是有范围的,人可支配的的意义空间,具有主体间性,因此也并非是孤立的,而是有文化框架的,可诠释的场域。
存在性的空间(existential space):其意义是个体所经验的文化,而不是个体意义的总和。也就意味着其具有文化的不自觉性。其中既有神圣空间,又有世俗生活的地理空间。而“地方”则是其中“重要的经验内核”。
建筑空间与规划空间:可以的,具有规划性质的。
认知的空间(cognitive space):抽象的,用于反思的空间。也就是列斐伏尔所说的物理学,数学上的那种均质空间。(但relph在这里还将其与抽象空间进行了细微的区别)。
“地方”或者说空间意义则主要来自于perceptual 和existential space。这两种空间类型的基础是“直接经验”,而非理性的,科学的“规划”。
第三章
对“地方”概念的特质与表现进行讨论。强调景观是其物质与视觉表现形式,传统和仪式则在加固地方的“永恒性”上发挥作用。公共地方存在两个层次:共同体层面的和符号象征层面的。前者是社会分层、经济结构等社会结构的呈现,而后者则是那些与政府、军队等权威关联密切的象征性显赫建筑,如凯旋门。私有的地方的定义则类似于段所说的恋地情节。而人对于地方的“扎根”,与地方的深度链接则是获得存在意义感的基础。
第四章
讨论地方认同。这里我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存在的“外部性”和“内部性”的二元划分,以及存在的内部性的三个层次。对于内外的区分与体验构成了地方体验的核心,而两者模糊的认识边界中则有着地方强度的,也就是内部性的三个层次(behavioral,empathetic,cognitive)。而与地方认同相互影响的还有地方意向(个体的,共同体的,舆论的)。对于处在这些不同位置上的人而言,同一个地方有着不同的意义与认同。这些经验与感受也有时交织在一起。
第五章
这一章首先区分了本真和非本真的状态。“一个人的非真实生活却体现为死亡或麻木的状态,尽管每天都还在运转,但却不能被视为还有生命力,也无法从真理的角度去认识生活本身…外界的事物层层叠叠加注在生活之中,把生活形塑力起来,去无法以生活本身该有的形态去内化这些事物。(P104)”这两者的划分被应用到对地方的感知中,形成不同程度的地方感和不同形式的地方营造中。这种划分引出了在下一章中relph对现代工业社会越来越多的,非本真地方营造的现象的讨论。
第六章
这一章也是作者立场表达最为集中的一章,在他看来在工业化和大众化的社会里遍布非本真性的滥觞,而地方的非本真态度实质上是一种无地方感,no sense of place(p131)。而其既可以是不自觉的,一种接受大众价值的媚俗“人人都会消费华而不实的琐碎事物与赝品”(P132),表现在家的意义的式微语旅游业的旺盛中。也可以是自觉的,以技术化手段和规划呈现的,“居住机器”式的冰冷。借由大众传媒、企业与跨国公司、中央集权等体制结构,这些无地方性的特质被传播扩散。(在本章结尾,作者对无地方景观进行了分类与概述)
第七章
讨论当下的景观经验,将其特征凝练为两个极端:虚假的复杂性和虚假的简单性。前者表现为多变,混乱与流动;后者则以效率和平直为特征,勾画出令人安心的,不存在任何不适的景象(P206)。这两个极端也构成了当下景观的矛盾:在模式与关系上看起来复杂多变,但却给人以肤浅而直白的体验。在现代的景观中,符号与特征“并不指向深层次的事实,而是一组虚无缥缈的概念或迷思…现代景观的意义,特别倚重这些符号和与之相关联的迷思。(P208)”。(可能就像世界之窗里的各种景观,一种被抽干的,可以一眼识别的风格,而其中空无一物。)
这种虚构的迷思则以简单性为最大的特征,构建出一个宽广直白的世界,一种欢快的清晰感。这背后是一种孤立和断裂,从整体性与关联中把事物剥离出来,消除那些令人不安的事物,像贫穷,性别,阶级。正如书中所言,这种迷思是缺乏历史的,也是没有生产力的。其将差异全部转化为相同,把品质压缩为数量(P210)。经历差异与不同几乎必定意味着面对的不安,刺痛。而消除不安的手段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消除,同化差异。这让人联想到韩炳哲所讨论的,现代社会中他者的消亡。韩炳哲说消费社会力求消灭异质化的他者世界的差异性和可消费性。…一切都将作为消费的对象变得整齐划一(《爱欲之死》,P13)。这是relph论述的另一种表达,对地方平淡无奇的体验意味着舒适与安全被诱捕在层级分明的消费社会里。
在最后一章中,作者倡导在生活世界中重新培育对地方的关怀与情感(大概就是项飚说的附近之类的东西吧)。
在本书中,具有本真性的地方与缺失本真性的无地方构成了鲜明的二元结构。作者批判工业化,消费化社会中乏味的,缺乏扎根感的无地方。在成书50多年后的今天,无地方的潮流仍在全球范围内增长。Relph在中文版序言中重新反思了当时的二元架构,模糊了其中的对立。认同感与归属感以新的方式产生,全球化里对独特性的需求也在助长新的地方感,人们的记忆与归属也可以在流动中生成。对立的框架在某种程度上显得过时,但对矛盾与复杂的承认也在贬斥新的统一框架,承认地方感存在新的再现是对这个框架的修复,包容了更多复杂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