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爱情的逻辑》经典读后感有感

《爱情的逻辑》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14 18:41:07
《爱情的逻辑》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7-14 18:41:07   小编:

《爱情的逻辑》读后感:通过对人际关系和爱情的思考,作者认为爱情不仅仅是感情的事,更是一种逻辑。在爱情中,理性和感性并存,需要双方相互尊重、包容和理解。只有在相互信任和努力经营的基础上,才能拥有真正的爱情。

爱情的逻辑读后感篇一

它的特点是在底层的进化天性与无意识表现的行为中间打开了一条通路。因进化色彩显得不是很让人信服,超常的感性又多是情感博主的特权。无意识与行为之间难道就不能让人连贯理解吗?答案是有的——理性认知。只有用认知了的人话深刻理解了潜藏的无意识冰山,那些外显的两性行为才能真正做到印心刻骨,情绪化的矛盾争执才能够举一反三。

值得注意的是,标题是爱情的逻辑。因此,如果是心安理得的享受自我或迫不得已的被动融合,那就不是爱情了,更多是婚姻的逻辑。所以相比“门当户对”的现实婚来说,天然就少了一份底蕴,像白玉有了微瑕,纸张有了路径。

至于全书主旨,多半像作者说的:“将爱情看作必需品的后果是越着急拥有,越容易挤压自己在其他事上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越会在爱情的具体点上变得斤斤计较,最后大概率导致体验感更差。” 所以“修炼爱情智慧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获得爱情,而是修炼自身。至于持久的爱情,只不过是由于你的智慧体现在了你的思想和行为上,从而可能得到的一件附属品而已。”

这两年发现,关于认知的内容是越来越多了。通篇下来,大咖们还是有两把刷子的,经常给我豁然开朗的感觉。也因此更加由衷的明白,认知的取得一方面靠个体经历所得,另一方面则可以透过前辈替代取经。学习,还真是一辈子的事儿…

爱情的逻辑读后感篇二

它的特点是在底层的进化天性与无意识表现的行为中间打开了一条通路。因进化色彩显得不是很让人信服,超常的感性又多是情感博主的特权。无意识与行为之间难道就不能让人连贯理解吗?答案是有的——理性认知。只有用认知了的人话深刻理解了潜藏的无意识冰山,那些外显的两性行为才能真正做到印心刻骨,情绪化的矛盾争执才能够举一反三。

值得注意的是,标题是爱情的逻辑。因此,如果是心安理得的享受自我或迫不得已的被动融合,那就不是爱情了,更多是婚姻的逻辑。所以相比“门当户对”的现实婚来说,天然就少了一份底蕴,像白玉有了微瑕,纸张有了路径。

至于全书主旨,多半像作者说的:“将爱情看作必需品的后果是越着急拥有,越容易挤压自己在其他事上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越会在爱情的具体点上变得斤斤计较,最后大概率导致体验感更差。” 所以“修炼爱情智慧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获得爱情,而是修炼自身。至于持久的爱情,只不过是由于你的智慧体现在了你的思想和行为上,从而可能得到的一件附属品而已。”

这两年发现,关于认知的内容是越来越多了。通篇下来,大咖们还是有两把刷子的,经常给我豁然开朗的感觉。也因此更加由衷的明白,认知的取得一方面靠个体经历所得,另一方面则可以透过前辈替代取经。学习,还真是一辈子的事儿…

爱情的逻辑读后感篇三

《爱情的逻辑:破除亲密关系中的认知陷阱》作者蔡垒磊在前言中说,相信这是一本对大部分人的爱情观\婚恋观\处世观都有脱胎换骨般影响的书。

我看完这本书后,确实有一种醍醐灌顶的耳目一新的感受,感到自己的认知被强烈地刷新了。眼前的世界犹如点开“挖雷“游戏一般,又清朗了一大片。

尤其强烈推荐骨子里比较小资的、满脑子爱情瑰丽幻想的文艺女青年、太过感性的女人们去看看,去好好人间清醒一下。

潜在大前提:价值交换原则

这本书其实是有一个潜在大前提的。

这个大前提在公众号“独立思考者2”的一篇文章《看本质:其实天下只有一种潜规则》里说得更加清晰:那就是价值交换原则。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价值与他人进行交换。也可以理解为利益交换。

价值分为生理价值(年龄、长相、健康等)、思想价值(情感、心理、知识、情调、经验、能力等精神与智力方面的能力)、物质价值(财产、权利、关系、名誉等能变现的资源)。

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用交换来解释。你可能会说,慈善捐款不应该是交换吧?但它也是施者用钱来交换自身心灵的满足,即用物质换取精神的交换。

再回到这本书来,作者其实也是无时不刻围绕着“利益”、“价值”、“价值交换”这些核心逻辑。

首先,在第一章节就奠定了这个基石:所有的决定都是权衡利弊的选择,比如随缘,比如爱或者喜欢。

然后从选人逻辑(自己更优秀,更有价值,才能匹配到自己认为是对的人)、打破金钱困局(拥有金钱和个人其他特质没有本质上的不同)、维持和谐关系(妥协也是权衡利弊后的选择)、警惕人性的坑(了解人性和心理)、引领幸福走向(管理对方期待)这5个方面捋顺所谓爱情的逻辑。

划重点:

缘分根本就不存在;

喜欢始于利益;也就是大前提中你所图的别人的价值;

找不到对象很可能是对自己价值(也就是自己能给别人提供的利益)估值不准,过高;

无论做什么事,名义上为了谁,一定是首先为了自己的利益;

随缘是权衡利弊下的选择;

妥协是权衡利弊下的选择;

碰不上,其实是抓不住,因为你不够优秀,价值不高,吸引不了别人;

背叛是当事人认为背叛的收益大于被发现的概率乘以被发现以后的损失—同样也是权衡利弊,当然这种权衡是潜意识里的。

生物的进化策略也是基于利益最大化;比如家庭里的“水往下流”、男女在爱情追逐中的行为差异,男性倾向于广撒种、留下尽可能多的后代,女性对安全感要求更多。等等。

在爱情中智商降为0,是当事人源于为了获得某些利益,自愿牺牲某些利益而已;

匹配的本质是关于各自偏好(希望从对方获取到的利益)的对等交换;

以上可以看出,作者都是围绕核心逻辑:利益来阐述的。以前我们都是羞于、耻于大谈利益的,总觉得只谈利益不是什么高尚的行为。但如果你把利益的概念泛化,再自己去好好地思考和客观分析一下自己和周围人的行为和心理,所有能理解和不能理解的事情都变得更容易理解得多,我们也能对自己、对世人、对世事更包容了。

可以说,利益是我们理解人性的一把金钥匙。

虽然我们对利益的概率泛化,但不意味着,对所有的利益都去平等看待。我们在获取自己利益的同时,如果在客观效果上也能起到一些利他的作用,那显然这种利益的交换是皆大欢喜,是双赢,是能量密度更大的。

(未完待续)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