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啊,宝宝》是一篇温馨感人的散文,描述了作者在宝宝出生后的点滴感受。作者通过对宝宝的观察和思考,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意义。文章流畅优美,情感真挚动人,让人感受到了家庭和爱的温暖。宝宝的到来让作者更加珍惜生活,感恩拥有。
《有一天啊,宝宝》读后感(一)
虽然这是一本速读读本,很快就能翻完,但是惊喜却总是有的。
但是回过头来,其实这本书也可以读的很慢,每一小篇,每一章节,都可以好好思索。
当中的某些字句,相当喜欢。
虽然这是一本速读读本,很快就能翻完,但是惊喜却总是有的。
但是回过头来,其实这本书也可以读的很慢,每一小篇,每一章节,都可以好好思索。
当中的某些字句,相当喜欢。
1/12页《有一天啊,宝宝》读后感(二)
康永是个善于把书写得很好看的人
却又并非言之无物或流于俗气
这本是写给未出生的小S的宝宝的
里面有关于名字的看法
关于对很多平时大家习以为常根本不会去思考的东西的看法
我是对康永的奇怪的观点很有共鸣的人
他的文风也属于我非常喜欢的风格
就是用很有意思的口吻写出自己平时的胡思乱想
嘻嘻,也是我的风格啦
曾经订过一本给怀孕的朋友
不过后来想起来,那个朋友大概对这类书是不感冒的
后来也没听她说起过
2/12页《有一天啊,宝宝》读后感(三)
几乎所有人,都是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开始我们的人生。蔡康永是一个善良的人,所以他鸡婆的超想和小S的宝宝“说说话”,就当一个叔叔辈侃侃人生百般料,供宝宝喜欢或不喜欢的挑选或者只是耳旁风过过,只要宝宝愿意……他的初衷还是趁着比宝宝早到的这些时间,提醒宝宝一些人生不宜错过的事,以及另一些,最好是错过的事。
这是给宝宝的文,也是给我们的文。蔡康永看见的世界,有时荒谬有时缤纷。但他的文字总是那么纯真而深刻,他用最深情最温柔的文字,说活着真好,活着每个人都独一无二。
从忍不住发笑到眼眶微红,蔡康永总用最平淡的真打动我们,智慧与禅机的聊天记录里,我们似乎都能发现自己的影子,或者那些我们忽略或故意忽略的真相,这是世界很好也很坏,但不管好坏都是那么精彩,而能活着,就是一种精彩。
3/12页《有一天啊,宝宝》读后感(四)
问:你几乎每天都出现在电视上,但你为什么对于电视圈还是常常露出一副“刚好路过”的样子呢?
答:咳。。。。。。咳。。。。。。就算对于人生,我也常有“刚好路过”的感觉啊。
整本书,都是短短的篇幅。有时候,一篇文章的正文只有一句话——亲爱的宝宝:你真的愿意被生出来吗?
所以没有办法为它做书摘,因为会把一本书都摘下来。
无论在哪里,蔡同学都可以体验思维的乐趣。
咦,人家蔡康永很大牌的好伐,叫人家蔡同学太看得起你自己了吧?
呵呵,因为我们都是刚好路过了人生这堂课啊,不就是同学!
4/12页《有一天啊,宝宝》读后感(五)
我记得我第一篇被选中发表的文章,是当时以一个书信体的形式跟朋友描述我眼中所见到的军训生活。当我开始以一个书信的形式写东西的时候,心态是放松的,肆意挥洒的,甚至是跳跃式的。是否因为选择了书信体的时候,面对的对象其实已经虚幻,文字编织而成的树洞,可以容纳各种倾诉?
这本书是一个很早就老去的灵魂的喃喃自语,我可以嘲笑他的说话之道的口水话,也可以鄙夷他在阿婴的卖弄辞藻,然而却不可避免地被这本书里的一点点柔媚、一点点酸楚、一点点叹息、一点点冷静所迷惑。(粉丝们不要围攻我,我只是在说我自己的感觉而已。)
在来的路上,附近几个卧铺都有个宝宝,我下铺的宝宝,是被外公外婆带着运到福州去见爹爹姆妈的,有点害羞,楞楞,内向而腼腆,只告诉我说,虚岁三岁,一直习惯地愣愣地看着我,而隔壁的那个女宝宝,热烈而外向,她看到我就咯咯大笑,伸出手来让我抱着她,在我怀里一直好奇地东张西望,她的皮肤柔软,我甚至贪婪的亲吻着她,所触处柔软如脂,她生气的时候,很直接,从母亲的身上翻身下来,拒绝穿鞋子,执意要光脚走路。而另外一个卧铺的男宝宝,虎头虎脑,然而被绷带包裹的很严实,他在我的门口,大声的叫着,阿姨。
这些柔软的、天真的小王子小公主们,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逐渐披上了盔甲,带上护心镜,然后一步步走上人生的战场。
而这个时候,他们是否还能听到,当年那一声,温柔的叹息:“有一天啊,宝宝!”
5/12页《有一天啊,宝宝》读后感(六)
说实话其实我一直不懂所谓的蔡康永的才气。倒是主持康熙来了的缘故让他在这个虚伪复杂的演艺圈里获得了太多不知道名副不副实的赞誉。
都说他是读书人,都说他精于演讲行文,都把他的评价奉为真理。不知道这里面又有多少是迫于对他显赫家世的淫威。至少我在长期追随康熙来了之后偶尔也拜读过他的几本书,大多数结局是叫人失望的。
2010年蔡康永来武汉的时候,朋友去参加了他的签售并给我买了他的【说话之道】和【有一天啊,宝宝】两本书。冲着上面滚烫的签名,我再一次翻开来看。然后【说话之道】一如我之前的评价,让人失望。我想我并不是对这个人有意见,只是不喜欢看哪种台湾小清新气质慢慢走向造作的东西。更何况还是这种骨子里透露出上海男人的小家子气又混合了宝岛吹来的小清新气息。所以整个凑在一起的感觉就是一种食之无味,难以下咽。
于是过了好久,我才有勇气在一个实在是无聊的下午翻开了这本【宝宝】,又是大段的留白,银镯文体。好吧,小清新又要来了,这一次的出发点更高,他准备从如此有限的字数中来讲述生命和生活这个问题。我带着怀疑的态度逐渐深入,书中还是不乏那种对事物大面积留白的叙述以及略带炫耀的评价。但是放在生命这样的大环境下反而让人容易接受。书里多了很多哲学性质的思考,看待生活的角度也更加细微。所以说,如果非要走小清新路线,这样多角度跳跃性的结构比较容易感染人。
于是我要来个简短总结,那就是【宝宝】是蔡康永众多图比文多的书中比较值得一读的。而已。
再说明一下之所以在这本书下面写书评纯粹是因为这本书的书评少而已。
6/12页《有一天啊,宝宝》读后感(七)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很困。因为从早上八点半起床,到下午的四点。都没有休息过。坐在图书馆柔软的沙发上,已无暇顾及繁重的工作任务。好几次,眼皮都忍不住在打架,但是舍不得闭眼,还是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我会去买。读完后的第一个感觉。然后在我对人生质疑的时候找出来翻翻,再充满格电去战斗。你真的很幸福啊,宝宝。小S是你的妈妈,她是那么可爱精灵的女生,你一定会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被对待的。而写这本书给你的蔡康永,又是这么一个将读书和娱乐结合得如此amazing的怪人,这本书对你有多大的用处?更好的是,你可以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吧。
我好像不太喜欢小孩子,因为他们吵闹,不讲道理,什么事情不顺意就开始大哭大闹。可是尽管这样,我还是会温柔得对待孩子,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应该这样。这是我的人生哲学,我本身并不是一个被温柔对待而长大的人,小时候的父母总是以命令的方式要求,从小就知道只有听话才能换来舒适的生活,所以一直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想法,尽量按照大人的要求做。所以你很幸福啊,宝宝。我很想问蔡康永,你这么聪明,却又是同性恋,可能不会有自己的孩子了,这么好的基因不被延续不是件很可惜的事情吗?但我也很明白,事实上基因虽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是周围的环境,成长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更大。比如《重力小丑》里的haru。
“你的人生就是你的,你感觉到风时,风才在吹;你把宇宙放在你的心里,宇宙才存在。其它的别人替你决定的、别人替你相信的、别人替你承认的,你也许要背负,但时候到了,你也可以放下。”
“因为和你说话,我才有机会常常回想最开始的我,你让我记起了许多我已经忘记了很久的事啊,亲爱的宝宝。”
7/12页《有一天啊,宝宝》读后感(八)
最近在关注蔡康永的一个新节目叫《奇葩说》,跟着节目选手称他“蔡团长”吧。蔡团长的书向来都不是难啃的大部头,用一个下午加晚上的时间就能看完的书,但是文字中却传递出足够多的信息量,是一位资深电视人对这个世界、娱乐圈、或个人内心的剖析或独白。
蔡团长采用对话的形式完成这本书的创作,这样的写作方式很像《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系列书籍中一种桥段,安东尼会与自己的玩偶兔子“不二”进行对话,看似自言自语,却生动自然富有画面感。《陪》中的对话桥段随着作者年龄的增长,似乎出现的频率在下降,而蔡团长这本书却把这种对话模式发挥到了极致,整本书130篇短文中,都采用了一致的对话模式。
对话的对象是一个Baby,也像是那个还未出生的自己。他谈到关于入世、处世、出世的各种心理态度,谈到身处娱乐圈所观察到一些人与事,谈到关于生死、婚恋、处事等方面的经验与领悟。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事,寥寥几字却传递出很正面的能力,也提供给读者逆向思考的许多议题。无论哪一篇短文,蔡团长都表现出自己渴望从复杂回归单纯的心态,他渴望对话的对象能更好地接受将要面对的现实,或残酷、或戏谑、或可笑、或温暖……
人生本来就存在着许多问题是需要我们花时间去思考、去经历、去感受的。但是我们都渴望自己从复杂回归单纯,单纯绝非简单。简单是没有任何经历、感悟与思考的人生,而单纯则是阅尽无数悲欢离合、尝过五味杂陈、闻过千奇百怪的轶事之后却希望用最初、最原始、最朴实纯真的心情面对光怪陆离的世界的心态。所以单纯≠简单,单纯比简单高级,比简单不容易,它是单纯之人成熟、智慧、积极的表现!放开心胸,不要害怕受任何伤害地去感受这个世界,所经历的一切,或苦或甜都将成为未来巨大的财富,重要的是,一切之后你还愿意用最朴实的正面心态接受、面对这个世界。
8/12页《有一天啊,宝宝》读后感(九)
知道蔡康永,无疑是因为《康熙来了》,他和小s的完美搭配,让我们在很多时候捧腹大笑,忘掉刚刚被老板批评的阴郁,不用假装开心,就开始毫无顾忌没有想象的露出八颗牙齿。以为他和娱乐圈里的人一样,具有娱乐精神。
喜欢蔡康永,是因为那些微薄,看《给残酷社会的善意短信》,你会发现,换一种思维方式,人生变得简单,不会那么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读《写给未知恋人的爱情短信》,你是否开始审视着自己这段感情,又或者你在开始一段感情时,没那么功利和计较;在那些不长不短的短信息里,你的心好像秋日里的暖阳。
欣赏蔡康永,是看了杨澜访谈录的一期《康永访谈》,节目我看了两遍,他的真诚不虚伪,袒露无疑。谈到“以貌取人”,康永说,他不敢说自己不是个以貌取人的人,比如看到一个穿戴不整齐,脏兮兮的人走到他跟前,他应该不会想要有进一步和他深交的想法。真是要赞一个。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以貌取人的,但是还一本正经的说我不是外貌协会的。
当看到这本《有一天啊,宝宝》时,忽然觉得不只是喜欢,细腻的笔触,宽阔的视角,没有尖锐的字眼,也没有强加给你的那种别扭感,仿佛我就是那个还没出生的宝宝。还在母亲的子宫里,听着外面柔和的风传来这些絮语。淡淡的柔柔的。
每一篇都不长,每一次都是即兴的谈话,地点在路上,或许是主持晚会的后台,摄影棚的角落里。心静也是几多变化。之前是不太爱看这样的结构,喜欢情节深刻的。但是看着看着就着迷,不是急于翻看下一篇的内容,而是会想要拿笔在后面补注自己的感受,或者自问自答。
比如那些有趣的比喻,我也会这样告诉以后的宝宝,肚脐眼是我们身体的插座,比如未听过的故事:《书人》,那个世界拥有书是违法的,所以每个人都把自己喜欢的书背下来,成为一个书人,《诗经》在炉边取暖,《十日谈》在跳格子。如果你想去读一本书。你就去找那个书人,让那本书复活。你想成为那本有趣的书呢?
比如那些奇怪的选择:在长得好看和头脑很好里面,只能选一样,你会选什么。很多人都会选,头脑很好吧。可是他却选择:长得好看,理由更是好玩,长得好看很快就知道,而头脑不够好的话,有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自己头脑不好喔。看到这忽然想知道蔡康永的脑袋里都装了些什么。
又比如那些睿智的话语:有些人的生命没有风景,是因为他只在别人造好的、最方便的水管里流过来流过去。你不要理那些水管,你要真的流经一个又一个风景,你才会是一条河。
慢慢的把这本书看完,就有一种冲动的想法:找这样的一个男闺蜜吧。他很睿智,在你不知道怎么处理你和男朋友的关系时,他会从男生的角度给你一些参考。他很幽默,会讲一些冷笑话,知道怎样逗你开心。他很温暖,在你不知道该如何走下去的时候,会和你一起喝杯绿茶聊一聊。
更重要的是,无论世界怎样变化,闺蜜永远在你身边,温暖,贴心。
9/12页《有一天啊,宝宝》读后感(十)
蔡康永为小宝宝写了这本书,看似是对孩子说了一些生活中的事,但每一段文字都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即使是大人来读这本书,都不一定能够想得通透。
书很薄,内容不多,但是每一段文字都值得我们深思。
单从序言来说吧
“【序】有一天啊,宝宝……
亲爱的宝宝:
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开始我们的人生了。
很奇妙吧?吞感冒药前多少会先看一下服药需知、搭火车前多少会先看一眼时刻表的我们,会这么莽撞地就开始"活"了。
我们哭了,才知道这就是伤心;我们跌倒,才知道这就是痛;我们爱了,才知道这就是爱。
会因为这样,就需要一本"导游手册"吗?还是,特别为所有像你这样、还没正式抵达的宝宝们,先举办一场"行前说明会"?
我看是不必了,因为人生之所以值得活,就是因为人生是无法解说的。
如果有人坚持要为你解说人生,坚持他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宝宝,你听听就好,不要太当真,你也知道,他们自己的日子不一定过得很好,他们必须以"指导员"的身份活,才活得比较有把握。
你的人生就是你的,你感觉到风时,风才在吹;你把宇宙放在你的心里,宇宙才存在。其他的别人替你决定的、别人替你相信的、别人替你承认的,你也许要背负,但时候到了,你也可以放下。
宝宝啊,这本因为你而写的书,常常出现问号,原因很简单:我不确定的事很多,而我不想确定的事,更多。我只是比你早到而已,我也会比你早走。我趁着比你早到的这些时间,提醒你一些人生不宜错过的事,以及另一些,最好是错过的事。因为和你说话,我才有机会常常回想最开始的我,你让我记起了许多我已经忘记很久的事啊,亲爱的宝宝。”
我很喜欢这一段:“如果有人坚持要为你解说人生,坚持他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宝宝,你听听就好,不要太当真,你也知道,他们自己的日子不一定过得很好,他们必须以"指导员"的身份活,才活得比较有把握。你的人生就是你的,你感觉到风时,风才在吹;你把宇宙放在你的心里,宇宙才存在。其他的别人替你决定的、别人替你相信的、别人替你承认的,你也许要背负,但时候到了,你也可以放下。”
特别有一种唯心主义的哲学感觉,想起了伟大的先哲说:“存在即被感知”。
我看得到你,你才存在。人有的时候,确实该有这样的自信,这样才会只看到美好的事情,过得更加幸福。而别人的话,对自己有意义的才要听,其它的,就当作是耳边吹过的一阵微风吧。
“如果我们所做的是在勉强彼此的人生,这种勉强造成的不安,是会干扰我,但还不足以掩盖那些很根本的喜悦和悲伤。
我一旦经历了那些最根本的喜悦和悲伤,我就还是相信:人生是值得活的。那些零碎的不安,没什么杀伤力。
纵然我是一个这么爱怀疑的人,我也愿意把这怀疑,当成是人生值得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也会有人觉得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也会有人觉得想法是不值得这样花时间写下来的。
他们有他们面对人生的方法,跟我不一样,这本来就是一个冰与火都存在的世界。
宝宝啊,我是很好奇,你的人生会走向哪里?我甚至还在好奇,我的人生会走向哪里?
但愿当你也感受到这份好奇的时候,会欣然同意这好奇是乐趣,而不是负担。
然后有一天啊,宝宝,你也会微笑地点点头说:是啊,人生是值得活的。”
在经历过很多的欢笑与泪水之后,希望我们都可以大声的说:人生是值得活的!
小的故事里一样充满了智慧,感谢蔡康永。
10/12页《有一天啊,宝宝》读后感(十一)
树。
看起来一直不理你。
实际上会一直给你力量。
如果从来没有人听过我,那我曾经存在过吗?
我没有资格回答的问题太多了,而且,我确实是常常凭着想象活下去的。
长得好看,和头脑很好,只能选一样,你要选哪样?
当然选长得好看啊。
因为长得不好看,自己大概很快就知道了。
头脑不够好的话,有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自己头脑不好喔。
我们回忆起这一生几千次几万次慎重地掏出钥匙开锁,原来都是自作多情。
我们望着精巧的、复杂的、有时候甚至是美丽的钥匙,耳中隐约听到了人生的轻声讪笑。
我可真好奇蟑螂是怎么称呼我们人类的。
床见到我们的时候,我们都这么像小孩。床会不会以为我们从出生以后,就从来没有长大过,然后有一天就躺在床上,死掉了?
我们喜欢创造一些东西,然后恨它。
比方说:“星期一”。星期一,假日结束,上学上工上班。
我们自己创造了星期一,然后,我们好好地恨它。
我发现,没有任何线索,足以显示人生可以是快乐的。
一整天十件顺心的事,都抵不过睡前收到一个小小的坏消息;被十个人赞美,抵不过一个路人骂你是猪。我们的快乐不持久、不坚固,相反的,我们的不快乐才有助于我们在险恶中生存。
忧愁,是我们的防御开关。而快乐呢,什么也不是。
宝宝,我们完全可以不信邪,你出生的时候,就大笑三声来破解一下吧。
有些人的生命没有风景,是因为他只在别人造好的、最方便的水管里流过来流过去。你不要理那些水管,你要真的流经一个又一个风景,你才会是一条河。
我不赞成比赛,我认为比赛是人类让自己不快乐的最勉强的发明之一。
大自然当然也有比赛,但这些事生存的法则,不像人类那么变态地计较谁比谁跑得快零点一秒、谁比谁考试多得了一分两分。
这么多人认真地看待这些荒谬的比赛,也太傻气了吧。
等你长大,你就知道所有那些为了考试考前三名、为了夺这个那个比赛的冠军所花费的汗水和泪水,恐怕灌溉不出一朵花啊。
听说有人在电视里找深度耶。我好诧异。
电视很方便,但很肤浅,在电视里面找深度,太看得起电视了,太看不起电视没出现前的文明史了。
电视没有那么不好,电视只是让我们误以为:好多人好多事都跟我们有关,却忘了提醒我们一声:
其实那些统统不是我们的人生。
人和人的相遇都只有一段,我会错过我的,你也会错过你的,公平。
电视老是让你以为,你听过那个歌了,但其实你没听过;老是让你以为你看过那个人了,但其实你没看过;老是让你以为你知道灾难与死亡了,但其实你不知道。
我每次在现场感动得要命的事,后来再透过电视看到的时候,根本感觉不出来是同一件事情。电视好像渔网,把有生命的都拦截在网子的那一边,到这一边流出来的,都只是水而已。
将来如果有你喜欢的歌手,你要想办法去听他的现场演唱会,去跟其他和你一样喜欢他的人在一起。你不知道那个歌手会有名多久,你也不知道他会愿意活多久。你只能趁他还在的时候,让他变成你回忆的一部分。
旅行。
不是依赖出色的交通工具,而是依赖出色的旅行态度。
很多古时候的人,在旅行中感觉丰富。他们没有特别安排娱乐节目,也没有逛街采购,没有导游照顾你,没有拍照录影留念。他们只留下一些文字,让我们相信他们真的好好闻过树叶、听过鸟叫,好好看过映在大河里的大月亮。
而且,他们有时间回味。
如果真能找到其他星球上可以沟通的生命形态,一定会是千年来的大事。
但是,身为人类的我们,一面这么期待其他星球上的生命会来联络我们,一面却越来越无能力关心同在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大部分时候,甚至连其他的人类,我们都渐渐无能力关心了。
这样的我们,就算四千亿个太阳系,都各有一个像地球一样的行星,上面都居住着人类,这样的我们,就真的会因此而比较不孤单了吗?
我的灵魂有点太老了,
我太早就闻够了衰老的气息,
我只好倒过来活。
11/12页《有一天啊,宝宝》读后感(十二)
其实,一直觉得像蔡康永这样保持一颗乐趣的心或者的人生会是一场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纵然岁月给予我们的成熟是必然的也是不可抗拒的,但我们为什么不能以自己的乐活方式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呢?
“宝宝”这样一个可爱的隔空称呼让我觉得好可爱,或许我也可以像他这样,和那个未来与我血脉相连的小孩子说说话,以目前我所经历的事情和心情告诉他一些未来我可能会遗忘会丢失的东西。
人生真的是指的活的吗?没错,是的。又或者我也应该像他所说的那样,对别人扮演“指导者”所说的话保持半信半疑,但我又不得不承认,这番话真的是深得我心呢。
每天我都在做着重复的事情,而我的“河水”似乎也已经好像越来越干涸了,真的是这样的吗?还是我一直都不肯承认?昨天被人问到:你觉得你现在所学的东西都是你以后有用的吗?我很干脆地回答说:不是,或许有些董事我是一辈子都不会用到的。然后对方又问:那为什么你不能选择学习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呢?这个问题乍看一眼好像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想其实真的很荒谬。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未知的旅行,下一站在哪里停靠,我们哪里又会晓得呢?如果我能预知我未来会是怎么样的,那么我的人生该是多么无趣啊。在我上学之前,我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或许想要的东西就只有糖果和动画片,但却要被大人送到学校念书写字。我当时还觉得是无比的受罪,可是我哪里又晓得现在的我会是多么庆幸我有能有好好学习读书写字的机会,才让现在的我感受到这么美妙的文字世界。所以,有没有用不是当下就能说了算的,是要未来的生活去验证的。如果都要等到有需要的时候才想到去做,恐怕就太晚了吧。要是我在我觉得饿的时候才想到去种地,那我不是早就饿死了吗?看来中国人的“未雨绸缪”思想还真是适用呢。
偶尔的我也会觉得人生似乎太枯燥乏味了一点,每个人最终的归属点都是死亡,但或许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这个过程吧。有时候我也会为了以后买不起爸爸的雷克萨斯而担心,但是想来,担心的确是多余的,原因不可置否。
《有一天啊,宝宝》确实是一本简短却有意思的书,至少让我开始越发觉得人生是值得活的。嗯,没错,有这么积极乐观的情绪重新回到我身边,这就是好的。
1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