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文库本·聊斋新义》是一部充满幽默和奇幻的小说集。作者巧妙地结合了传统的鬼怪故事与现实生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通过描写各种奇遇和爱情故事,作者深刻地探讨了人的欲望和追求的价值,给人以思考和启示。读后让人不禁陷入对人性的思考,对生活的感悟也更加深刻。
汪曾祺文库本·聊斋新义读后感(一)
文库本是源自国外的一种图书出版形式,特点是开本小(64开)、易于携带和阅读,定价相对也较低。一本书能有文库本,代表了作品广受欢迎和喜欢。
汪曾祺文库本,全套10册,收录的都是人们喜闻乐见和脍炙人口的作品。 《聊斋新义》是汪老晚年的短篇小说集,包括改写的《聊斋志异》故事和新笔记小说共29篇,运用古与今、中与外有机融合的方式,常将原故事的结局加入现代的意识。瑞云、捕快张三、小姨娘和薛大娘等形象生动地跃然纸上。 小说情节与氛围精彩浓烈,涉及的题材十分丰富,映射出汪老的多面创作才华及生活美学家的丰蕴底色。
文库本与汪老的作品属实配,相得益彰。 同样的短小精炼,又闲适淡雅。 汪老曾经说过:短,是对现代读者的尊重。文如此,书亦如此。
读汪曾祺的作品,大可从文库本开始。 除了这本,还有《禀赋》《受戒》《人间草木》《人间至味》《山河故人》《桃花源记》《自报家门》《沙家浜》《写信即是练笔》等9本。
不免联想到从前读的小人书,如果书是成套的,总是巴巴惦记着买齐所有单册,才算踏实。 眼下也立个
汪曾祺文库本·聊斋新义读后感(二)
汪曾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他一生著作颇丰。你一定馋过他笔下“高邮的咸鸭蛋”,听过“昆明的雨”,也一定记得“人生忽如寄,莫辜负茶、汤和好天气”这句淡然唯美的句子。 如你所见,我手里拿的是汪曾祺作品出版75年来,第一个文库本!!!手感不要太好啊!小小一本,小女生拿着不会累手,往兜里一揣,走哪读到哪! 我一直很喜欢文库本这种书籍形式,阅读就应该是很随性很便利的事情,这样才好普及大众阅读嘛。汪曾祺的作品篇幅小,与文库本相得益彰。 这套文库本一共是10册,有读者熟悉的《受戒》《人间草木》《人间至味》等,还有很值得读者重视的《聊斋新义》!作为专注于乡土人情之美的作家,汪老会如何描绘蒲松龄笔下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呢?
还记得那篇《促织》吗?上面的人爱斗蛐蛐,下面的人没了命的各种征收,征到最底层的里正,这可要了老命了,蛐蛐征不到,自己抓,抓到的又被儿子给弄si了没法交差。 在蒲松龄笔下,成名一家因儿子变成的促织很能打架,“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在汪老笔下孩子托梦给父母:“我一定要打赢,为了我爹,我妈。”告知了原委,活了一秋,劝父母不要想念,然后就si了。到这里结束,我觉得是比蒲松龄的结局要温暖的,毕竟,用儿子的命换来的荣华富贵,那样的社会,听着就寒心了。 《写信即是练笔》中收录了汪老63封书信,有写给妻子的家书、致师长与友人的。有记录访美行程,与各国作家的交往,有和友人谈论写历史剧,为留学生炒了什么菜,夸黄永玉是个小天才......大师笔下的信可太有意思了。 《人间至味》想必大家都很熟知了,论写吃,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汪老。如今大家都不缺衣少食,食不厌精,然而对吃的最深刻的回忆,却很难讲出一二。汪老笔下的食材都是家常的,但是你读者他的文字不管甜口咸口,口水仿佛要流出来了。他写白萝卜,有白萝卜炖牛肉、炒萝卜条、腌萝卜干,瞧着萝卜入罐压实封紧了,我好像已经在盼着开罐取食了。 如果你还没读过汪曾祺,那么文库本是最好的起点。汪老一生著述丰厚,这套选集是根据几十年读者的阅读体验选编。整套书由李建新审订,他往往为了一个字、一句话的正误,多方考证,反复斟酌,获得了业界的普遍认可。 了解汪曾祺及其作品,这10本小书足矣。
汪曾祺文库本·聊斋新义读后感(三)
著:汪曾祺
出版:金城出版社
周末,又一次来到文学馆,这里是文学的园地,也充满了春的气息,在此看书感觉是很好的,恰好经过沈从文先生的雕像。
记得沈从文先生曾在给施蛰存的信中说“新作家(西南)联大出了不少,很有几个好的,有个汪曾祺,将来必有大成就。”
而我这一次是看汪曾祺的三本小书《人间至味》(谈吃)、《聊斋新义》(小说)、《写信即是练笔》(书信),小小的文库本呈现的汪老是最精彩的文字,而且便于携带,浮生半日有文相伴,这个春日挺好。不过,三本书看起来很轻松,但是顺序可是要最后才能去看“人间至味”的。
汪曾祺先生的文笔是极好的,如果想练笔的人读读其中的文字,对于自己的作文是大有好处的。说到书信,这里选了汪先生给妻子,给恩师,给亲友的信件60余封,都是真情的流露。
在给弟弟妹妹的一封信中说,“我的孩子汪朗随大姐到了高邮,听说你们盛情款待了他一番,他回来后还一直称道活鳜鱼和枪虾。我如果回来,请不要对我如此,给我准备一点臭苋菜杆子吧。--当然这是说了玩的,没有臭苋菜杆子也行。”看来吃在汪老的信中也是少不了的。
还有给沈从文先生的信透着对恩师的关心与信赖,偶尔还感到有些“撒娇”,“刚来上海不久,您来信责备我,说:”你又不是个孩子!“我看我有时真不免孩气得可以”,洋洋洒洒之后还说“您等着我向您发孩子气的牢骚!”
想来,从文先生看到这里也会会心的一笑吧。
《聊斋新义》中有古有今,有的结局变了,思考多了,有的新笔记如《关老爷》等却有大胆了许多。
其实对于传统经典的改编,很多人都做过,像鲁迅先生也有《故事新编》,我对其中的《理水》、《眉间尺》还有吃乌鸦肉的后羿,还是蛮喜欢的。
而聊斋中的《黄英》,汪老去掉了黄英与凡夫马子才的结合,想来那菊花的精灵,是永远不会老的,她本该有更好的想象吧;
而瑞云是因为脸上忽然多的一块黑而无人问津,保住了自己的清白,幸得贺生不嫌弃而在一起,但是后来这块黑消失了,贺生反倒觉得有些茫然若失...这样的感觉不禁让我们思考,爱的到底是什么呢?
汪先生在给夫人的一封信中说“我觉得改写《聊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这给中国当代的创作开辟了一个天地。”他们是悲剧还是喜剧,或许这也是剧中人的一种选择,有的无奈,有的自在,但总归是有了新义,而我感到他自己所写的笔记更有力度,见仁见智。
最后是至味美食,在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中,美食文字占了很大比重。他把那种“味道”变成真实的形象,出现在读者的眼前。
林斤澜先生写汪先生,“我行我素小葱拌豆腐,若即若离下笔如有神”,他笔下的人间至味都是饱含强烈情感的,
我一想起好吃的《端午的鸭蛋》,脑海中就是那句“曾经沧海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而那些萝卜、手把肉、干丝、鳜鱼、蚕豆、豆汁儿、炒米、野菜......也是篇篇动人。
看完美食,不觉心中感叹,难怪有人说不能空着肚子看汪曾祺,因为你会为那些美食而食指大动啊。
对于汪先生的感觉就是,散文看语感,书信看真情,聊斋看新义,至于那些美文美食则是由衷的暖人心,且值得回味。
汪先生,一个可爱的老头,有着有趣的灵魂,他在字里行间都会告诉你,“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最终,你也会发现生活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