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大学写作通识12讲:送给学术小白的公开课读后感1000字

大学写作通识12讲:送给学术小白的公开课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09 03:45:48
大学写作通识12讲:送给学术小白的公开课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5-09 03:45:48   小编:

这篇文章介绍了学术写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为初学者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和建议。通过12讲的讲解,读者可以了解如何规划写作内容、构建逻辑结构、提高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简洁明了,适合学术小白快速入门学术写作。

大学写作通识12讲:送给学术小白的公开课读后感(一)

本书作者苏婧是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教师,清华大学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中心秘书长,开设健康报纸等主题的写作课。

封面

本书作为论文写作的一本工具书。这本书可以成为习得写作能力的起点,当然,仅限于起点,它可能给学术写作若干提示,但是无法解决在学术写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本书从12个学术型写作的关键要素入手。分别是选、文献、思维、论证、结构、点睛、首尾、图表、棱镜、量表、修改与阅读。相信每一章节都会给你带来新的思考! 我将从以下感受最深的几点和大家探讨: 1.学术性写作的文献能力 从文献到文章,是从混乱走向秩序的过程。参考文献的质量不仅能反映出其作者的学问水平,还能反映出写作者对这篇文章的精力投入。在文献能力方面,主要有以下值得注意的要点: ①要一手文献,不要N手文献 ②不要轻易说填补学术空白 ③筛选文献可以采用“滚雪球”法 对我影响最深的是第二点,在查阅相关文献时也遇到了作者描述过的问题。在我的论文研究写作过程中,我之前自以为是,认为我研究的内容是鲜有人研究过的,查过几次文献没有找到就放弃了,后来发现是自己的检索词有问题。 2.学术性写作的核心能力 作者讲到人与人的本质在于思维的不同。那么我们该如何增强写作时的思维逻辑呢?首先就是在我们写作之前先制定详细的提纲,再着手撰写文章。我们经常困于在写文章时不知如何下笔或者缺少相关内容的阐述,但解决方案往往在于我们缺少制定提纲。我们写作的第一步就应该是制定提纲,然后按照提纲一步一步论述,这样一篇文章便可水到渠成。其次要认真打磨主标题、节标题和开头结尾。标题写的好往往会吸引读者顺着往下读下去。

3.学术性写作的论证能力 在论证这一部分,我最感兴趣的是谬论的相关讲述,作者通过举例分析详细列举了什么是虚假两难,暗射圈套,滑坡谬误,稻草人谬误等。突破谬误需要严谨,科学理性的论证,而这其中也能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比如说虚假两难,什么是虚假两难,简而言之就是有的问题答案不能仅限于“是”或者“不是”。举例来说,一同学的研究选题是《史记》与司马迁,他的研究问题是司马迁写《史记》究竟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还是受到了道家的思想的影响,这就是虚假两难。因为司马迁可能受到了儒家思想,也可能受到了道家思想,或者他也可能受到了法家思想的影响。而这一个问题就限制了这个同学思考的范畴,所以怎么论述都会出现偏差。而这也在警醒我们在论文选题时要注意相关问题,避免出现谬误。

大学写作通识12讲:送给学术小白的公开课读后感(二)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作为学术性写作的起点,选题对于学术著作的贡献往往要大于一半,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选题的重要性毋容置疑。然而,“选题从哪里来?”“我怎么能想到这些研究问题呢”是许多初学者最头疼的问题。

如果你觉得写作很难,不知道选题如何下手,可以看看清华学生们鼎力推荐的通识写作教材——《大学写作通识12讲》。

《大学写作通识12讲》的作者是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的苏婧老师。这本书来源于苏老师在清华大学讲授的写作与沟通课,是写给初学者的一本书,它并不是一本严肃说教的厚重专著,它更像是一本方法指导枕边书。全书一共12讲,选题、文献、思维、论证、结构、点睛、首尾、图表、棱镜、量表、修改与阅读,这些都是学术性写作的关键要素。在这里总结苏老师在书中提到的选题来源,助你获得源源不断的选题灵感。

选题来源的方向是可循的,一般有以下4种:个人经历、社会观察、资料爬梳、文献阅读。

个人经历可以激发选题灵感。

选题是具体可操作的写作题目,它不仅包括学术性作品的标题,也包括作者写作这个题目可能要采取的研究路径和理论基础。作者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去思考,可以激发选题灵感,选题从作者个人经历出发,可以分析得更深刻。

敏锐的社会观察可以成为选题的来源。

毕竟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经历不足,可以通过社会观察来挖掘选题。在苏老师的写作课上,她会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以“我观察到一个现象”为开头的造句,训练学生选题的敏感度。学生头脑风暴,相互激发,一堂课下来,大家发现很多被观察到的社会现象都有成为研究选题的潜质。我们可以借鉴苏老师训练学生选题的方法,通过社会观察,获得源源不断的选题灵感。

资料爬梳有利于获得选题灵感。

很多初学者觉得多看看学术论文自然就会写了,但却往往被淹没在枯燥无味、刻板套路的论文海中,越读越没有兴趣,相反,为了能够找到新颖别致、有研究价值的选题,苏老师鼓励我们看看杂书,尤其要跨界的看、找感兴趣的看,有利于获得源源不断的选题灵感。

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可进一步锁定精准的研究方向和选题。

好的选题是文章的驱动力,仅看杂书是不够的。作为全球疫病史开山之作的《瘟疫与人》,其选题就来自作者20多年的文献积累。由此可见,文献阅读对选题的重要性。

选题永远是学术性写作要过的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初学者可建立自己的“选题银行”,有空就琢磨琢磨、查查文献、头脑风暴一番,久而久之可做的选题就会越来越多,学术功力依然会更上一层楼!

大学写作通识12讲:送给学术小白的公开课读后感(三)

大学期间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论文写作了吧,有多少人写了又写,也还是写不好,更有甚者根本写不出来,面对几千字的毕业论文毫无头绪。

《大学写作通识12讲》这本书简直就是学术小白、小萌新们的福音。这本书包含12讲,它们是选题、文献、思维、论证、结构、点睛、首尾、图表、棱镜、量表、修改和阅读,这些都是学术性写作的关键要素,可以说覆盖了写作的各个环节,可以为学术小白提供全面的引导。

这本书的作者是苏婧,她是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教师,清华大学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中心秘书长,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一项,主研国家社科重大基金项目三项等,参与国家级课题近百项,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三部。

说到写作,我们似乎从小学一直到高考结束,写作也就结束了,很少有大学会开展专门的写作课程,尽管不考试了,但是似乎写作更为重要了,可是很多人却不得要领。

苏老师说:“写作必须要教,学生也必须要学,写作是大学生和社会人的基本生存技能。”

因为说到底,写作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套知识。这个能力简单概括为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学术能力。

思维能力是写作的基础,需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囫囵吞枣;表达能力是写作的核心,这其实就是从无序到有序、从作者与读者、以及自己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学术能力是学术写作的特征,它不是套路,不是八股,它的核心是问题意识、文献能力、论证艺术、研究理论和方法路径。

巴金先生说:只有写,才会写。

深以为然。写作中的起点就是选题,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选题对于学术著作来说,贡献更是不可估量,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选题就是对学术写作的题目进行选择、取舍、打磨和裁剪的过程。这跟我们小学到高中时期写作文不同,那是的作文都是命题,也就是出题人给你了,基本不用选择和打磨,只需要学生用不同的素材来论证这个题目即可。

而进入大学之后,已经成长为了独立的研究者,而且能够发现自己感兴趣且值得研究的题目。

选题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过于细碎。那么该去哪里找选题呢?

第一, 个人经历。个人经历是可以激发选题灵感的,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都是独一无二的写作素材。

第二, 社会观察。你观察的社会现象就有成为研究选题的潜质,保持自己敏锐度。

第三, 资料爬梳。非学术资料的收集,史料、档案、一手的报告等。

第四, 文献阅读。学术性著作的阅读,研究论文、学术书籍、学位论文等。

每个人都要学会简历建立自己的“选题银行”,在生活中、学习中、阅读中、交谈时甚至看剧时突然想到的选题灵感及时记录下来,整理到一个小本子上,久而久之越来越多,你就有了一个庞大的选题库。

这本书将学术写作拆解后详细讲解,是不可多得的

大学写作通识12讲:送给学术小白的公开课读后感(四)

一、选题

1.小:避免过于笼统和空泛,(1)进行关键词组合,(2)进行特写;

2.清:问题意识清晰,避免写成百科词条;

3.新:有新意。

二、文献

1.全面:经典著作、高引论文,前沿文献;

2.分析:归类,体现已有文献之间的关系,如继承、对话、驳斥;

3.评论:已有文献的盲区、模糊点、争议点,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4.与文献对话:直接使用、借鉴、驳斥、创新。

三、思维

1.逻辑思维,(1)先制定详细提纲,(2)打磨主标题、小标题和开头结尾;

2.共情思维,(1)深度挖掘研究意义,(2)明确学术志向,深耕一个领域,学术与人生交融。

3.批判性思维,思考为什么写这个、这样写。

四、论证

1.问题的质量;

2.观点清晰;

3.论据正确、精确、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

4.逻辑结构合理,避免虚假两难、预设前提、滑坡、稻草人谬误、从众等。

五、结构

1.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

2.引言可以最后写;

3.讨论需要回答问题,并与经典文献对话,推进理论的新解释或产生新的适用条件。

4.先写提纲,应当像电子产品说明书,具有可操作性,但不能过于细碎。

5.结构模式:过去-现在-未来(历时变化),现状-问题-对策(解决问题),微观-中观-宏观(以小见大),现象-内涵-本质(深入挖掘)。

六、点睛,其实也可以叫作展示、外观之类的

1.标题:清晰、准确、简洁;

2.关键词:适合别人检索;

3.摘要:不能做高度概括,容易空泛,交代研究对象、使用材料和主要方法,介绍主要研究发现,强调这一分析的主要价值。

七、首尾

1.开篇: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价值;

2.结尾:回答开篇提出的问题,对研究发现进行总结,彰显研究意义。

八、棱镜,也就是方法或理论

1.应用于局部,特别是对现象的本质的讨论部分;

2.应用于全文,成为文章的理论框架和逻辑主线;

3.对理论进行解构和批判,发现理论的盲区或问题,发展理论。

九、其他:

应用图表

制作评价量表进行论文评价

修改:(1)文字、(2)文章结构、(3)问题、方法和理论

阅读:基础阅读(普通阅读)、检索阅读(快速阅读)、分析阅读(充分阅读)、主题阅读(经典理论著作、高引学术论文、相关前沿文章,学术脉络、学术对话、学术推进)。

大学写作通识12讲:送给学术小白的公开课读后感(五)

昨天和刚上大一的儿子聊到写学术论文的事情,他感觉论文写作离他们很远,有点不知道从哪里下笔。 正好手头有一本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的苏婧老师所著的《大学写作通识12讲》,是专为写作小白们准备的枕边书。我递给儿子,希望他放下手中的游戏,利用假期时间看一看。

这本书从选题、文献运用、思维、结构等12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基本覆盖了写作的各个环节。书中运用到的大量实例让枯燥乏味的写作变得生动形象,每一讲的后面还设有思考题,可以让小萌新们边看边想边写,给予“学术小白”全方面的引导,从而提升学术写作的能力。 作者在书中提到大学论文和高考议论文的区别,这个思维跨度是大学新生写作时的蕞大障碍。至于写作时哪个部分蕞难写?那恐怕就是开篇和结语了。

1.开篇要开门见山 学术论文不同于写诗歌或小说,不用给读者制造悬念、刻意营造氛围。一篇规范的、合乎要求的学术写作的开篇会开门见山地提出三个要素问题: ①这个研究提出时有什么样的社会或学术背景? ②这个研究能够回答什么样的研究问题? ③这个研究有着怎样的研究价值? 苏婧老师认为,一个题目的研究价值在于他能够促进解 决社会的问题。学术写作的开头只需交代研究问题即可,不用点明研究结论和主要观点。写作时不要过多的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带入到研究中,尽量做到蕞严谨、蕞科学。

2.结语要余音绕梁 开篇难的问题解 决了,结尾也需要仔细打磨。这里也应遵循三个原则。 ①要做到首尾呼应。文章的开篇提出了什么研究问题,中间就应该分析这个研究问题,结尾也就自然地总结回答这个研究问题,切忌不要旁生枝节。 ②合理拔高。论文的结尾不用像高考作文一样喊口号,不能假大空。可以点题来突出研究意义,但切忌强行升华和拔高。 ③脚踏实地。史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中说道:“好的写作通常要求作者放下恐惧和造作。就写作的好坏判断而言,造作本身即恐惧。”做学术研究讲究实事求是,无论结果是喜是忧,作者都要忠实于自己的研究发现,不忽视现实中的严峻问题。

3.不按套路出牌的学术大家 有着厚重学术积累的学术大家们没有那么中规中矩,为了打动人心、调动读者的兴趣,他们用简单易懂的讲故事的方式来开篇和结尾。 这本《大学写作通识12讲》不单单是一本“学术小白”的读物,还能让接受过写作训练的人受益匪浅。当你在为论文绞尽脑汁、抓耳挠腮时不妨拿它出来读一读,你会发现每读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周国平说:“写作即使没有任何别的用处,本身仍是一种快乐。”学术写作没有捷径,只要你有一颗探寻真理的热心,沉下心来认真探索,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降临。

大学写作通识12讲:送给学术小白的公开课读后感(六)

还记得当年写毕业论文的情景吗?突然之间接触一个新的文体,完全不知从何入手,那个艰难摸索的过程至今让人难忘。

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教师苏婧,以自己在清华大学讲授写作与沟通课的内容为基础,专门为小萌新们写了这本写作通识教材《大学写作通识12讲》。

本书把学术写作从选题到最终成稿,分为了12个环节,手把手教你如何写出自己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术写作的第一步——选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选题既是学术写作的起点,也对后续写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此可见,选题对于一篇学术论文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题呢?

选题的秘诀就是找到谜题,找到让自己感兴趣、产生研究动力的那个好奇与困惑。

“问题是文章的引擎。谜题是文章的救星。”

提出适当的研究问题,相应地也就确定了学术性写作的赛道,而好的研究问题,不应该是一目了然的,而是要有困惑、有矛盾、有冲突、有谜团,需要经过一番研究才能揭开谜底。

笔者就可以顺着谜题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地深入探究,最终找到答案并论证表述出来。

当导师要求你提出一个选题时,是不是会感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事实上选题来源的大体方向无外乎以下四种:个人经历、社会观察、资料爬梳、文献阅读。

一个生活中的有心者,哪怕是一件小事,也可能会触动他的灵感,从而确定一个选题的方向。而要让选题具体化,就需要大量的资料爬梳和文献阅读。

生活、观察、阅读,灵感来源于大量的学术积累和社会积累,当你的知识储备到了一定程度,一件小事也可能让你灵光一闪。

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评价方式和标准,但总体而言,学术选题应当遵循的标准是——小、清、新。

选题小,才能避免大而无当。只有让问题聚焦,分析才能有的放矢。

选题清晰,才能突出问题,明确关键词。

选题新,才能建立独立、批判、自主、思辨、创新的思维方式,也从而避免了抄袭、洗稿的大忌。

你的选题是否准备好了?不妨用这三个标准先自我评价一下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们都默认听、说、读、写是任何学生都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但实际上进入大学后,大部分的高校不会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写作课程。

而学术写作和我们高中的命题写作有很大的区别。甚至可以说在第一篇学术写作之前,大部分的学生完全没有接触过学术写作。

如何进行学术写作?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基本是要靠自己去摸索的。这个摸索的过程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直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还在懵懵懂懂。

如果你也觉得学术写作无从下手,那么不妨从苏婧老师的这本《大学写作通识12讲》开始你的学术写作之旅吧。

大学写作通识12讲:送给学术小白的公开课读后感(七)

一直到近几年,我才领会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意思。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今社会基本上什么都可以通过电子技术来完成。工作、生活、读书……

作为一名小说阅读者,我的体会尤为深刻。还记得小时候为了一本小说,经常半夜起来拿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偷看,现在却只需要一个手机,不需要任何灯照,非常方便。

但是人们的阅读率却没有随着技术的便利而有所提升,近几年反而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也就是说,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

然而读书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还是很重要的。不仅仅是可以为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选择提供知识保障,读书对于我们毕业就业也是很有实用性的。

在苏婧老师的《大学写作通识12讲》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身为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教师的苏婧老师,为我们详细地讲解了如何从选题、文献、思维、论证、结构、标题、修改去打磨一篇文章。内容详尽到连开篇、结语、图表运用等等诸多内容都为你细细讲来。

那么在书本的12讲,苏婧老师就为我们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同样是写文章,有读过书和没读过书的学生的文章档次是不同的。

比起没有读书的同学,认真系统读过书的同学会有几方面的优势:

一是选题上更加有趣。有过一定阅读基础的学生,对于阅读过的作家的风格以及作品的内容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这也就能让学生在选题的时候有的放矢,从一开始就有了大致的方向,从一个固定的方向去选择选题会让选择更加,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更加能体现自己的想法和意图。

二是素材上更加丰富。如果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在有限的时间内,想要写出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就只能从已有的文章里面去参考。但是因为时间有限或者其他什么原因,会导致部分同学只参考了一篇文章就开写了。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被质疑的同时内容也是乏善可陈、东拼西凑四不像。

那么应该怎么阅读呢?

一是读经典。

对于读什么,很多人都很苦恼。但实际上,当你实在不知道读什么的时候,经典永远是你的不二选。

选经典书籍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1.看看名家们的书单。比如说,我们可以看下那些有名的学者们,比如季羡林、比如金克木、比如巴金、老舍这些名家们,他们的作品里面引用的那些著作,就有不少经典。

2.一边阅读一遍寻找。好的书是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读书的交流中,了解到他人正在重读什么书,这些经常被人重读的书,就是经得起推敲的书,就是可以读的经典。

二是搭脉络。

这一部分就是需要我们在有一定的阅读数量之后,对书籍进行梳理,去找到每一本书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逻辑关系、时间顺序……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他们的内部联系,搭建阅读脉络,内化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

阅读始终是我们输出的基础,只有足够的积累,让底蕴逐渐深厚,我们的输出才能更加丰富、有趣、有价值。

大学写作通识12讲:送给学术小白的公开课读后感(八)

一个11岁的小女孩在网络上红了。当同龄的孩子或者比他大的孩子选择躺平或者是玩游戏享受家人的照顾时,这位小女孩凭自己的努力火出圈。她就是春节期间在庙会上卖玩具的四川女孩。

寒假摆摊卖玩具,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净赚1万多块钱。她从不好意思开口到熟练得给顾客介绍商品,辗转多个人流密集的地方,她的热情和大方赢得了很多顾客的光顾。

如果串联起整个事件,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小女孩不仅是喜欢观察,有想法,还是一个热爱参与的孩子。

首先,这小女孩看到家门口的庙会上人流密集,于是想到客流多小玩意也会受欢迎,由此她选择了自己比较喜欢的闪闪发亮的玩具。卖自己熟悉的玩具,介绍起来也头头是道。

其次,小女孩的受众人群不仅在家门口的庙会,还有公园、广场等场所,总之哪里人多就去哪里。格局打开了,眼光也就大了。

再者,小女孩敢于抛开面子,大胆走向街头。这是很了不起的一步,即使摆摊到晚上11点多,也没有把作业落下过,而是在第二天早上就把作业写完。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也没忘记学习。

为这个敢想敢做的小女孩点一个大大的赞。

要知道有的成年人赚外快也并不是那么轻松的。有很多成年人想多赚点外快,于是搞起副业。火爆的自媒体平台上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网红,他们的收入和流量让人眼红。于是很多人想走入自媒体平台,分得一杯羹。结果是自己没有赚到钱,还贴上了一笔又一笔的培训费,一看不赚钱,于是又开始躺平。

比如说写自媒体文章。作为一名写作小白,知道自己水平不行,于是开始报课,报完课以后上课的频率比较少,参与的次数更是少的可怜,最后学习变成了有始无终,最后无疾而终。

花了一次又一次的钱,在写作上仍然不知道素材怎么收集,结构如何搭建,立意如何挖掘。这真是一件让人伤心的事。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看事情的时候只是浮于表面,没有多角度去分析问题,找到时这背后的逻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找到事情背后的关键点,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写作角度和写作方向。

如果同一件事物可以从多角度不同方向去写,分析事件背后的逻辑,那么就找到了选题新颖,问题有深度的事物有价值的一方面。

就同一件事物如何进行多角度挖掘呢?可以借助“学术棱镜”。棱镜原本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同样一束光在棱镜中,光可以聚光还可以分散。

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老师苏婧说,同一件事物通过多角度分析,就像棱镜一样,可以看到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可以更深刻的剖析使者背后的本质,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

她讲自己多年的对于写作的讲课经验和心得通过抽丝剥茧,写到了《大学写作通识12讲:送给学术小白的公开课》中,从如何找选题,从哪几个方面锻炼思维能力,怎样搭建结构等方面着手,要让人望而生畏的学术写作,一一剖解开来,然后让学术写作像讲故事变得有料有趣生动。

即使不从事学术研究,也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实用性的写作方法,从选题的方向,思维的搭建到逻辑结构的站住脚,如何将故事讲的精彩而有趣,挖掘到事件的本质内涵与外延。当然了,更重要的是根据书中的一个个关键点练习起来,在良师的指点,有行动才会有收获。

大学写作通识12讲:送给学术小白的公开课读后感(九)

大学写作通识12讲:送给学术小白的公开课

评价人数不足

苏婧 / 2022 / 清华大学出版社

书名:《大学写作通识12讲》

作者:苏婧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

这本书脱胎于作者在清华大学讲授的写作与沟通课,从选题、文献、思维、论证、结构、题目、首尾、图标、棱镜、量表、修改和阅读等12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以及学生们在写作中的正反案例作为理解参考。

非常实用、浅显易懂,没有艰深的写作理论和生涩的研究模型,适合每一个刚步入大学的学术小白们阅读。

————

如果满分5分,我给这本书6分。

如果你是在校大学生、研究生,请现在开始读这本书!

论文,普通人一辈子只写1-2次。

如果不延期,论文就是“一锤子买卖”,没有练习的机会、没有反悔重来的余地。

等到落笔时,再去学习论文写作的方法,那么你的毕业之路,必然艰苦卓绝。

要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绝不是写篇3W字文章这么简单。

从寻找感兴趣又有价值的选题,然后搜集资料、探索研究,最终将它们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值得你付出整个大学四年,需要一开始就树立目标意识,并为之努力。

撷取3个对我启发较大的点分享:

1、文献的2种应用方法:

①将第一手文献作为写作的基础素材:应用其研究的素材、文章的血肉,以及论证的关键;

②在具体论述时,借鉴、驳斥、创新地应用经典的二手文献:

⭐借鉴:局部借鉴一些经典研究、案例或者表述,来作为自己观点的佐证;

⭐驳斥:对观点、逻辑等方面提出不同意见;

⭐创新:在既有文献基础之上,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观点或者假设。

2、学术也需要与读者共鸣

①在选题时,要深度挖掘文章的研究意义,不盲目追热点、蹭爆款;

②早一点明晰自己的学术志向,在一个领域深耕下去,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为一体,不做走马观花、“处处留情”的学者。

总之,自己要对研究有感情,才能调动读者和评审老师的共情。

3、论证时容易出现的4种逻辑谬误

①虚假两难、暗设圈套:文章提出的选题或假设本身存在问题,因此无论怎样论证都存在问题;

②滑坡谬误:论证直接从A点跳到了B点,忽视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

③稻草人谬误:通过歪曲或者错误传达对方的观点来驳斥对方;

④诉诸众人:盲目从众,缺乏批判性思考和论证精神。

大学写作通识12讲:送给学术小白的公开课读后感(十)

有人问:新手小白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

要知道,文章不单单是一篇能读能看的文章,要想写好一篇文章,没有真材实料的文章,就如何没有灵魂的躯壳。

那该样训练自己的写作技巧呢?

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的苏婧老师在《大学写作通识12讲》一书中告诉你想要的答案。

下面给你介绍3个基本技巧,这些技巧不仅是专业作家们的必杀技,也是新手入门的必备武器。

若一篇文章写得再好,标题上没有花任何心思,那真是得不偿失。要知道,好的标题,是一篇好文章的必备要素,更是敲开读者心门的一扇窗。

那么,好的标题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呢?

1、表达要清晰

标题要一目了然,如果文章里有亮点的地方,比如金额、数字、排名、要点等,可以把它们往标题上放,会让人感觉信息含量比较高。

2、表意要准确

标题要尽量通俗易懂,能直接给出结论、价值感,避免出现生僻、专业的词汇。

3、标题不宜长

标题过长,容易让读者崩溃,找不到重点,要懂得去繁就简,仔细打磨标题。

02 文章结构要完整

如果说主旨是文章的灵魂,素材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

文章的“结构”,就如同盖房子,不管你的材料是进口的还是最优质的,如果盖得不好,摇摇晃晃,结果也毫无用场。

所谓文章结构,就是严谨、自然、完整、统一。

1、严谨

就是对事物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反映得准确清楚,没有颠三倒四、漏洞百出的病态。

2、自然

内容要顺理成章,行止自如,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不能牵强附会的拼凑,全篇格局要浑然天成。

3、完整

若文章缺头少尾、主干不全、七零八落,就算不上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4、统一

文章结构形式要和谐,通篇一贯,没有前后割裂感;格调一致,每个段落要均衡匀称。

写作,不仅仅是文字本身,一篇文章若是没有真情实感,就像没有感情的语言机器,很难激发读者与作者的共情。那么,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失败的。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说: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也是人类天生的能力。

共情能让人与人之间从认知、情绪、观念上建立“连接”,达成共鸣,让沟通更有效,达成共赢的局面。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写作中,共情同样能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彼此的情绪、心态建立某种“连接”。

通过感同身受表达出对方的心情、情绪和观点,建立沟通平台,让写出来的文字能够使读者接纳,这就是共情能力爆发的巨大能量。

试想一下,如果一篇故事,女主被丈夫出轨,小三上位将自己赶出家门,婆婆还虐待殴打女主,女主却毫无怨言,这一看就很假。

若是女主翻身惩渣虐渣,就会让人觉得很爽,很燃,读者会觉得这才符合情理。一篇文章需要迎合主流价值观投射的情感和价值观才能为读者所接受,引发读者的共鸣。

不管你是因为什么而写作,要切忌写作没有捷径,它更是一场马拉松。只有坚持不懈,持续输出,才能抵达写作的终点。

若您也想写好一篇文章,不妨仔细看看苏婧老师的《大学写作通识12讲》,相信你一定能受益匪浅。

大学写作通识12讲:送给学术小白的公开课读后感(十一)

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那么你的导师一定跟你多次讲过要多看文献。

当你开始练习学术性写作时就知道文献有多重要了。

因为有可能你阅读过几百篇文献,最后能真正用在你写作中的,可能只有十分之一。

曾在知乎上看到这么一个问题:学术研究为什么需要大量阅读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

可能这个答案会让人觉得格局打得太大了。

那么文献为何那么重要?

苏婧的《大学写作通识12讲:送给学术小白的公开课》中第2讲“从混乱到秩序:学术性写作的文献能力”便有我们最想知道的内容。

有多关键?

文献在学术写作中必定引用到,不可或缺。

首先我们就要搞明白文献的分类:一手文献,二手文献和N手文献。

一手文献是最为原始的数据和素材,而二手文献则是经过学术加工的材料(比如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研究专著等)。这两手文献可以同时使用在你的写作中。

至于N手文献,做研究最不能使用,因为这一类不知道出处在哪里的文献,有可能是网上胡乱找来的数据或者话语。

分清搜寻文献后,为了更好学会和提升文献能力,就需要你把文献检索,文献筛选,文献综述和文献应用统统掌控清楚。

可能很多学术小白刚开始时会自我质疑写不好文章,是不会综述自己拿到的文献吗?不是,是没有找到自己关键的需要的文献。

书中提到筛选文献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机器筛选,第二种人工筛选。

机器筛选,比如知网搜寻可以选择筛掉一部分低质量的文献。重点是人工筛选方式。

人工筛选时,可以采用“滚雪球法”,即发现一篇高印文章后,你可以查一查作者是否在这一块领域还发表过不止一篇文章,有可能作者发表的其他文献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掌握文献筛选能力也是在提升文献的鉴赏能力。

最开始写作的初学者,一般都是先从文献综述开始练习。

熟练文献综述能让你避免重复性的工作,也能为你的研究带来精准的定位,还能发现研究的创新点,当然最重要的是能够体现文章作者的专业写作水平。

因此,需要我们掌握文献综述的两种类型:叙述型的文献综述和评价型的文献综述。

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文献综述,我们的目的是写出有价值的。

如果说文献综述只是一种练习,那么让文献在文章中做到有秩序地贯穿整个写作过程是我们最终的该掌握的。

刚开始时,你会觉得把文献到文章的过程会很混乱,其实这是正常的,这就需要我们让文献成为有“秩序”的。

书中讲到关于文献的应用情况有两种。

第一种:文献本身就是研究的素材、文章的血肉和论证的关键,即是一手文献,根据自己写作的理论框架有机地将这些素材组合在一起。

第二种:在写作时与文献进行对话,即与二手文献对话,如何对话?即借鉴、驳斥、创新。

此外:关于学术性写作中文献的规范使用,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原则。

1.写作中不是自己原创的的话,皆要准确标注出处;

2.不应该使用百度百科一类查找的非学术同行评议的网络资料;

3.不应该把他人研究中参考的文献复制粘贴,当作自己的文献使用。

一位学术写作的功力和投入,看他的参考文献的丰厚程度和质量就知道了。

《大学写作通识12讲》这本书非常适合学术小白、小萌新们。

学术写作的12个要素:选题、文献、思维、论证、结构、点睛、首尾、图表、棱镜、量表、修改和阅读,作者都一一做了总结。

又是一本实用性的的书籍!

大学写作通识12讲:送给学术小白的公开课读后感(十二)

2008年3月的一天夜里,44岁的复旦博士生李开学被校友发现猝死在宿舍。那已是他考入复旦的第五年,但还未毕业。李开学曾向同学和师弟抱怨过,论文压力极大,因导师不通过论文,导致他迟迟无法毕业。

这条多年前的新闻,让人哀叹惋惜的同时,也足以让人谈论文色变。也让我想起多年前自己写论文时,所感受到的愚公移山般的压力。

最近通读了一本书《大学写作通识12讲》,却让人豁然开朗!不由得感叹,如果当年的自己也读过这本书就好了!

对混沌未知的恐惧,这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特点。对于写学术论文来说,选题旨在指引文章写作的大方向,没选题等于没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是一种未知的恐惧。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军阀,每次处决死刑犯时,都会让犯人做选择,选择一枪毙命或是从左墙的一个黑洞进去,命运未知。

结果,几乎所有犯人都宁可选择一枪毙命,也不愿进入黑洞。士兵好奇,就问军阀黑洞里有什么,军阀说其实走进黑洞,只要经过一两天的摸索,便可以顺利逃生,可惜大部分人都不敢面对不可知的未来。

刚开始准备写一篇学术论文章时,就如同面对不可知的未来。而找到选题,就如同作者在茫茫黑夜里看到了灯塔。只要找到一个好选题,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成功了50%以上。

对于学术论文写作,找选题不只关键,而且更为复杂。回想大学时,你是否也经常会迷失在主题、标题、选题、问题、谜题的概念里,反倒看不清选题应该什么样了!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概念也是越辨越明。作为在清华大学任教十多年的写作课导师,作者苏婧通过类比法,辨析主题、选题、问题、谜题的细微差别。这让读者对学术论文选题,一下子就有了清晰无比的认知,小白一看也能懂。

作者在文中写到:“主题,是指学术性写作的范畴,而不是具体的题目。”,譬如健康、报纸都是主题。

“从主题到选题,就好像把镜头从远处模糊的地方慢慢拉近,聚焦到某个具体的图景上”,提到选题就是具体可操作的写作题目,不仅包括标题,也包括要采取的研究路径和理论基础。

而关于问题,书中提到能提出适当的研究问题是找到好选题的关键。学术论文写作难,难就难在缺乏问题意识训练,提不出高质量的研究问题。

而谜题则主要在于“谜”字,指的是提出研究问题后,作者心中是没有答案的,而是要经历困惑、矛盾、冲突,层层剥开,经过一番研究才能揭开谜底找到答案,并论证表述出来。所谓谜题,就是那些一眼看去不知道答案的研究问题。

经过这一番概念的类比辨析,选题的样子已是比较清晰了。选题是近景特写,所以要小而具体。写选题时包含标题,还包括理论和研究路径。选题还要有创新,写论文的过程就是解答一个没人解开过的谜题。

对学术论文的选题清晰之后,关于找选题的方法和路径,书中也做了细致的指导 ,具体如何找到一个好选题,还要看作者本人爬梳资料的能力以及对问题的觉察力。作者还建议建立一个学术论文写作的选题银行。

横田尚哉在《拆解一切问题:如何成为解决难题的高手》一书中,提出了剪刀思维,指出解决一个问题分两步,拆散和整合,所有问题都可以大卸八块后重新建构。

根据这一思路,那么写一篇学术论文,作为一个待解决的问题,可以被拆散成如何写开头、结尾、搭建结构、放入素材、修改、标题和摘要、图表等几个模块。

作者在《大学写作通识12讲》中,正是针对各个模块,专项指导写法,一段时间完成一个写作模块,全部完成后再进行整合。这样想来,学术论文写作一下子就变得轻松多了。

作者提出,学术论文写作也要建立选题库,留意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标题可以适当标题党,不能太夸张。

关于素材中的文献一类,要把筛选文献当作关键一环。要一手文献,不要多手文献。看到优质的文献内容,就通过滚雪球的方法延展素材。从文献到文章,就是从混乱到有序的过程。

搭建结构时,与其它写作一样,也是先写提纲再写文章,学术类论文的结构更为按套路来。开头要写背景、问题和意义,结尾要首尾呼应,合理拔高,同时实事求是,甚至也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头或结尾。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学术论文写作由难变易,只需照着做,一步完成一个模块,日拱一卒,小白也可轻松写出优质论文。可操作性强,简单实用,且大大提升了写作成稿的效率。

凡写作者都知道,文章三分写七分改,凡写作大家们都极为重视文章的修改。

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莫泊桑去请教福楼拜,看到福楼拜的一叠文稿上,每页只写了一行。莫泊桑问:“您这样不是太浪费纸了吗?”福楼拜笑了笑说:“我一直有这样的习惯,一张纸上只写第一行,其余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

狄更斯在创作《双城记》时,更是经历过无数次的修改,他本人也说曾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创作双城记。

所以,并从来没有所谓天才作者,你看到的那些大神,也是要不断修改才能创作出精品的。对于学术论文修改,更是需要不断修改和打磨。

很多写作者,包括学者,都有论文写完不想修改的问题,感觉修改是一个漫长又可怕的黑洞,总有问题,总在修改,问题无边无际,所以惧怕修改。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不会修改论文,甚至是弄错了修改的次序。另一个方面是不敢改,担心改了之后还要改回原来的。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修改的三重境界,对应修改的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要采用不同的修改方法。

第一重修改文字,通过大声朗读来理顺意思、理顺感觉、理顺逻辑。第二重修改文章,以通读将镜头拉远,审视文章的结构完整度和逻辑脉络。第三重修改思维,进一步深度思考,以批判性思维分析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否有方向性错误或根本性错误的问题。

实际修改论文时,就是层层深入地修改审视论文,有时从读者角度提出疑问和不足,有时又从审稿人的角度去质疑,有时还要将思维归零,把握研究的初心和动机。

初读这本《学术论文写作12讲》,感觉是一本逻辑非常清晰的写作工具书,按照章节练习,即可实现从学术论文写作小白到学术专家的蜕变。

而且本书极为注重细节,在每一章的标题里,还特别放大了关键词的字号。每一个章节的开篇及论述过程中,均没有过多赘述理论,而是直接提供条理清晰的方法论,只要按照方法实操即可事半功倍,看得出均是出自多年实践的真知。

在校大学生及需要学习学术论文写作的,一定要参考这本《学术论文写作12讲》。最后,祝愿每一位学术论文写作者,都可以在写作中拨开谜题,写出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

大学写作通识12讲:送给学术小白的公开课读后感(十三)

文 | 斜阳叶

在现实生活中,最头疼的莫过于写论文了 ,往往最具有挑战性的东西也恰恰是最有价值的。学习写论文其实并不难,掌握方法,小白也很可以写出合格的论文。

《大学写作通识12讲:送给学术小白的公开课》是根据苏婧老师在清华大学讲授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经历编纂而成的,书中列举了大量丰富翔实的学生作品做为案例,通俗易懂,带学术小白成功避坑。

苏婧老师是清华大学深受学生欢迎的写作课老师,被学生亲切称为宝藏老师,《大学写作通识12讲》也是清华学生们鼎力推荐的通识写作教材,值得阅读。

本书把学术写作从选题到最终成稿,从选题、文献、思维等12个方面,手把手教你写出合合乎标准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题好一半文”,选题对了,论文写起来也就容易多了。一直以来,选题都是学术写作的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选题从哪里来?这是写作者最头疼的问题。

虽说找选题没有捷径,要靠写作者的学术积累和社会积累,但好在苏婧老师给出了选题的四个来源,这不仅适用于学术写作,对普通写作也适用。

具体怎么做?

初学者可以建立自己的“选题银行”,也就是我们平时写作的素材库。

可以准备一个盒子,把生活中、学习中、阅读时、交谈时,甚至看剧时突然想到的选题灵感记录在小纸条上、放在盒子里,有空就琢磨琢磨、查查文献,头脑风暴一番,久而久之,可以做的选题就越来越多,学术功力自然也就长进了。

哪些选题可以用?哪些选题不可以用呢?苏婧老师总结了选题的评价标准是:小、清、新。

1、小。越小的角度越利于论文研究。如何让选题变小呢?苏婧老师提供了两个小办法:关键词法+具象法,让选题更精准、更聚焦。

2、清。即清楚清晰。选题要清楚,标题不冗长、不拗口、没有歧义、文从字顺;选题要清晰,问题意识突出,关键词明确。

3、新。研究问题、研究视角要有新意。

选题只是学术性写作的起点,从选题到成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还要包括文献构思,提纲选材,论证总结,点睛论事,而投稿,多次修改等步骤,才能走到发表的终点。

每一次的发表都是学术研究进程中的里程碑,鞭策着研究者继续向前。

受教育程度相同,为啥写论文的成效不同呢?

人与人之间,本质的不同在于思维的不同。思维无形,只有通过写作和表达来传递。如果说学术性写作的成果是因变量的话,那么作者的思维能力无疑是最关键的自变量。

如果高等教育的培养重心是教会学生知识点,那么很有可能发生,甚至会愈演愈烈的情况是:教知识点的速度赶不上知识点淘汰的速度,学生走出校门什么都不会。所以,苏婧老师提出“怎么教”比“教什么”更为重要。清华大学写作课的开设是高等教育对人的回归,它不再以就业为导向,也不再以分科为基础,而是着眼于全面发展人的能力,激发人的思维潜能。

1、逻辑思维:让文章骨架清晰,表意流畅。

任何时候,都要先制定详细的提纲,再着手撰写文章,其次是认真打磨主标题,节标题和开头结尾。

学术文章时很少有人会逐字逐句的观看,更多的时候人们首先会阅读标题,开头和结尾,对文章先有总体上的把握,所以这些核心的部分要心思认真的琢磨。

2、共情思维:激发读者与作者的共鸣。如何增强共情思维能力,促进与读者的共鸣呢?

首先在选题时要深挖文章的研究意义,不盲目追热点,蹭爆款。其次,要明晰自己的学术志向,遇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尽量坚持下去,在一个领域深耕发展。

3、批判性思维:做自主的学术人。批判性思维对学术写作至关重要,在写作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思维是写作的翅膀,没有逻辑思维、共情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加持,写作就无法驰骋天地,激情挥洒,让思维自由,写作才有价值。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起点,没有持续性的知识输入,就无法做到有价值的输出。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写论文,但是,写论文就一定得读书。只有广泛的涉猎、大量的阅读,才有丰富的文献素材。

写好一篇论文,除了选题、文献和思维,还需要论证、结构、点睛、首尾、图表、棱镜、量表、修改与阅读,通过谋篇布局,最终成文。

如果不知道从什么书开始读,那就从读经典开始吧!经典就是那些让人反复阅读,却一直读不尽的书,常读常新,开卷有益。

从现在开始,为自己列一份经典的书单,每个月认认真真读透一本书,相信自己一定会肉眼可见的新知新收获。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有名校名师引路,一定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大学写作通识12讲》,让学术小白从此不迷茫!

--end--

斜阳叶:一书一世界,一叶一乾坤。愿与你一起,在文字中潋滟岁月波光,在阅读中浸润心灵成长,感谢爱阅读的你在此路过!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