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人格教育》是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书籍。作者深入探讨了儿童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通过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这本书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一)
第二遍读这本书了,这次读关注在阿德勒在这本书里提出的几个概念:社会情感,追求自我优越感,人格一致性。因为阿德勒整本书的人内容都是在说心理学对教育的重要性,试图说明教育或者说学校一定要引入心理学,甚至明确指出每个学校都应该有一位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帮助老师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孩子,帮助家长更好地分析孩子问题的根源,并推荐大家用他书后的问卷来分析儿童的行为问题背后潜在的是孩子不健康的优越感的追求,是家庭教育问题的结果,也是学校的新环境对没有做好准备的孩子的问题的显现提供了机会。书中关于学校教育对孩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粗暴的方法、对用考试来衡量学生的方式明确批判,隔代教育的问题和原因,电视无法替代与人的互动,在阿德勒的时代是非常前沿的教育理论,现在看来仍是教育的热点问题。难怪这本书影响了卡耐基、杜威、华生这些带着光环的厉害角色!阿德勒主张教育要重视孩子社会情感的培养,而健康的社会情感会影响孩子的语言、思维甚至数学的学习。同时,注重孩子们人格的塑造,儿童的人格一致性让我们注意不要试图去矫正孩子的一个问题行为,因为孩子的行为都是受一致性人格影响,需要分析孩子背后是通过这些行为在达成什么他们自己给自己定的人生目标,比如:生病的孩子,他的目标可能是追求周围人的关注,逃学的孩子的目标可能是追求他人的崇拜,听上去很矛盾,可有时候人的行为和实际的心理目的就是矛盾的,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人自己也认识不到自己在朝着错误的方向用力。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二)
这就是我想要找的书!榴莲出生以来,一直想找一本书,帮助我陪伴她快乐成长,让她有正常的三观,良好的性格,能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看了前20%,确定阿德勒的这本书应该就是我的选择,也许他的学术观点,比如自卑感是最大的动力,相比他老师佛洛依德更容易让人接受一点。但是,更让我觉得这是我想要的书的原因,也许并不是他的“道”,而是他的“术”,他有具体的手段和方法,也有丰富的案例关于对人的分析。
孩子的某一个行为,如果做的“不对”,仅仅惩罚他的这个行为,是没有用的,应该从他人格的整体去理解他的这个行为背后的原因。作者反对惩罚式的教育方式,鼓励理解孩子这么做背后的整体的人格,整体的生活方式,他经常打的一个比方是:“我们去理解一个音符,不能离开一整段完整的旋律去理解其中单个的音符,比如把音符放在完整的旋律里面去理解,才有意义”,这就跟我们去理解孩子的某一个具体的行为一样。
看到书中的一个观点:“ 我们经常会在教师、神父、医生和律师家里发现败坏和任性的孩子。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职业声望不高的教育者家庭,而且还会发生在那些我们认为是重要任务的家庭。尽管他们拥有较高的职业权威,不过,他们似乎没有能力为自己家里带来和平与秩序。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在所有这种家庭里,某些重要的观点不是被完全忽视了,就是完全没有被理解。其中的部分原因是这些作为教育者的父亲借助他们自以为是的权威把一些严格的规则和规定强加给他们的家庭。这样一来,他们就异常严厉地压迫了自己的孩子,威胁到孩子的独立,甚至剥夺了他们的独立。他们似乎在孩子身上唤起了一种反抗的情绪,唤起了孩子对记忆中责罚他们的棍棒的报复。我们要记住,父母刻意的教育会使他们特别关注和监视自己的孩子。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这是件好事。不过,这也经常使得孩子总想处于被关注的核心。 这样一来,这些孩子易于把自己视为一种用来展示的试验品,并认为他人应对此承担责任,因他人是决定和操纵的一方。这些孩子认为,其他人应该为他们克服一切困难,唯独他自己不负任何责任。”——看到这段内容,想起我的中学老师和他儿子的关系,简直不寒而栗。不知道如果我老师能够早几年看到这本书,他和他儿子之间的关系能否与现在不同?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三)
这本关于儿童教育的书是基于个体心理学。
儿童追求优越感,但又感到自卑,这两个问题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人的本性无法忍受被藐视和被贬低的感觉,这种不安全感以及自卑感总是会促使人产生想高人一等、达到更高水平的欲望,以便获得心理补偿。对于以优越感为目标的儿童,他们会中伤诽谤和贬低同伴,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存在价值,如果他正在被别人关注,那么这些行为就会表现得尤为明显。参加一场考试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因为这种测试会轻易暴露出他们无价值。
一个儿童的过度野心会阻碍其健康成长,使儿童产生无法快速达到目的的紧张感,一段时间内他暂且可以忍受,但如果持续的时间过长,这种紧张感就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孩子的负担。这样的小孩无法与班级同学融洽相处。他们不喜欢集体游戏,并以傲慢的态度对待同学们。他只觉得没有了别人对自己的仰慕和认可就无法生活下去。结果他活在别人的意见之中,而且这样的小孩比比皆是。
轻而易举就获得的成功非常容易消逝。因此训练一个孩子野心勃勃没有益处。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锻炼小孩拥有勇敢、坚忍和自信的品质,让他认识到在面对失败时要有永不气馁的精神,而且应该把这种挫败当作一个新的问题去对待。
父母刻意的严厉教育对孩子的压迫过于严重,以致威胁到孩子的独立性。
区别追求优越感是有益还是无意的根据是个体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利益。必须教育儿童做出符合社会利益的行为,这样才能使他们认识到个体必须具备社会情感,或者个体要保持与社会一致。
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最大的错误就是父母或教育家给正处于迷途的儿童预言了一个恶意的结局。这个愚蠢的断言增加了儿童的懦弱,让迷途儿童的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其实他们应该用乐观激发孩子。
父母经常唠叨挑剔的严格式教育会使儿童完全失去信心,因而对他们造成伤害。
相比其他动物,只有人类的孩子需要最长的时间来成长以致成熟,因为他们的成长强大需要更久的时间。
如果一个儿童缺乏对社会社会的广泛参与,或者其独自成长,他的语言能力将会退化。
家庭环境给了孩子关于合作的第一印象。孤立的家庭生活并不能促进孩子与外部世界的社会联系,还常常使他们疑心很重,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都有离家出走的渴望。这可能是由于孩子对家庭环境和条件从未满意过,现在离家出走是断绝家庭关系的第一步,也是心痛的一步。
阻止青春期患者孩子出现问题的最好预防措施就是培养孩子的友谊。孩子应该与别的孩子成为好朋友、好伙伴,同样,孩子与家庭成员、与家庭以外的人之间也应该形成良好关系。
有些教育工作者习惯于抓住一个症状并且根据一些僵硬的思想来纠正它,不能理解和帮助孩子,比如一个老师因为孩子没有做家庭作业,就立即就此事写了一个便签给孩子的父母。
家庭的物质条件会扭曲儿童的人生观。家庭贫困的儿童通过与其他经济状况良好的儿童相比会引发一种不满足感。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四)
本书的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奠基人。
读完这本书,我总结了阿德勒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主要观点如下:
1、统一人格:一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就时刻处于努力追求优秀、完美和优越的过程中,这种努力和追求与其潜意识中的目标是一致的,也会主宰我们一生中所有的具体行为。儿童的所有行为都从整体上反映他的生活和人格,这种现象就叫人格的统一性。
2、心理补偿机制: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卑感,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叫做心理补偿。有三类儿童可以清楚地说明心理补偿特征是怎样形成的:一类是生来身体虚弱或存在身体器官缺陷的儿童;一类是从小受到严厉管教,从未得到父母疼爱的儿童;一类是从小被宠溺无度的儿童。
3、社会情感:许多儿童和成年人都有一种把自己与他人发生联系、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并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的愿望,这种表现叫做社会情感。判断儿童或个体成长的标准是看他们是否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情感。一个了解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程度的好方法,就是观察他入学时的表现。
因为我个人是小学教师的缘故,我更加关注阿德勒在书中介绍到的关于学校教育与儿童个体发展的内容:
例如这段话可以让我们很好地理解学校里的“坏孩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如果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没有使他们接受学校,反而是排斥学校时,悲剧就发生了。他身上会出现一系列典型的反常行为,并逐渐变得屡教不改。他可能变成一个小丑,除了恶作剧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之外,他无所用心;他可能惹恼同学;他也可能逃学,与一些狐朋狗友魏武。”
例如这两段话就特别深刻地说明了鼓励儿童的重要性:“自卑情结是一种不正常的自卑感,它促使人们去寻求可以轻易获得的补偿和满足,同时通过放大困难和降低勇气阻止人们通向成功的道路。”“儿童教育中最大的错误就是父母或教师预言那些误入歧途的孩子不会有好的结果。这种愚蠢的预言会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因为它加剧了孩子的懦弱。我们应该用乐观的精神来激励他们,正如维吉尔说的,‘他们可以做到,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例如这段话指出了教育最应该带给孩子们什么:“个体心理学认为,要努力给孩子更多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智力发展。要教导他们,困难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困难是可以被克服的。虽然努力并不总是伴随着成功,不过许多成功的案例对那些没有取得预期结果的努力进行了补偿。”
例如这段话指出了教师与父母的教育冲突:“教师矫正性的工作意味着父母教育的失误,因此冲突在所难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教育就是对家长的指控,家长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
例如这段话则说明了教师应该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即使有正当理由也绝对不能指责父母。如果我们与父母能建立一个约定,能说服他们改变态度,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方法行事,那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的收获。只指出他们在孩子教育中存在的错误是无济于事的,我们要让他们采取新的教育方法。”
例如这段话:“这一点值得教师深思,他们应该意识到,给孩子分发坏成绩报告单的那一刻,就是孩子在家里遭受惩罚的开始。明智的教师应该避免给孩子发这样的成绩单。”这一点的确让我深思,孩子通常因为同样的错误受到两次惩罚,实际上一次惩罚就够了,但同时这里也有个问题,就是如果我们不及时把孩子的坏成绩通知家长,有的家长就会在期末的时候说:“老师怎么不早点通知我们呢?”
书中还有一个案例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一个母亲总是向父亲告状,这实际上是在承认,母亲无法教育孩子,因此便把教育的责任推给父亲。当母亲总是向父亲汇报孩子们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当她威胁孩子说“我要告诉你们的父亲”时,孩子们意识到,她没有能力管束他们,并已经放弃了管教任务。
这让我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因为有的时候我也会对那些非常难以管理的学生说:“你再这样,我就得请家长了!”这种行为是不是也会让学生觉得我没有能力管束他们呢?而且我也的确发现,对于有的学生,请完家长后,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反而更加胡闹,也许在这里都能找到一些深层的原因。
......
说实话,读这样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还是有一些难度的,有些心理术语我自己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我想这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的书,相信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但是即使这样初步的阅读,我也是收获很大的,一些我曾经习以为常的现象,其实背后都有着深层的心理基础,阿德勒的剖析的确很到位!这是一本值得家长和教师研究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五)
世上有一些人认为,自己的一生至少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有所作为的人,还有一些人认为,为我们的民族和人类培养一个有所作为的人胜过千万个庸庸碌碌的人。这套译丛奉献给他们一读。
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爱尔维修
总之,理想的教师负有一种神圣的、激动人心的使命:他铸造学生的心灵,人类的未来也掌握在他的手中。
绝大多数孩子的学校成绩总是变化不大:他们要么最好,要么最差,要么居于平均水平。 这种变化不大与其说反映了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不如说反映了孩子心理态度的惰性。它表明了儿童自己局限自己,经过若干挫折后便不再抱乐观态度了。
学生是否专注于自己的学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教师的兴趣。 促使并保持学生的专注,发现学生是否专注或是否能够专注,这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一个部分。 有许多学生不能专注于自己的学业。他们一般是那些被宠坏的孩子,一下子被学校里这么多的陌生人吓坏了。 如若教师又较为严厉一点,这些孩子就会表现出似乎记忆力欠缺。不过,这种记忆力欠缺并不像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样。 那些被教师指责为记忆力欠缺的学生,却能对学业之外的事情过目不忘。他们完全能够精袖专注,但这只有在溺爱他们的家庭情境中出现。他们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被宠爱的渴望上,而不是集中在学校的学业上。
我们不要忘记,正是那些拥有丰富想象并且后来又能把想象和现实联系起来的人成为了人类的领袖。他们之所以成为人类的领袖,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受过较好的学校教育,拥有敏锐的洞察力,而且还因为他们具有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的意识和勇气。我们经常可以从众多伟人的生平事迹中看到,他们在儿童时期很少关注现实,学校成绩也不够好,不过他们拥有洞察周围世界的卓越能力,因此,当有利条件出现的时候,他们的勇气就足以使他们直面现实,努力拼搏,而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当然,如何把儿童培养成伟人,这里无法则可循。不过,我们应该记住,我们绝对不要粗暴、鲁莽地对待儿童,而是要不断地鼓励他们,不断地向他们说明现实生活的意义,从而不至于扩大他们的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距离。
如果我们不断地告诉一个小孩他很坏、很蠢,那么,不要过多长时间,他就会相信我们的断言是对的,并最终丧失了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勇气。 孩子不了解他的环境才是拔除他自信的根源,并会不知不觉地相应规划自己的生活,以证明对他的错误判断是正确的。 这个孩子会感到自己天赋不如别人,认为自己的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有限。从他的态度中我们可以准确地看到他消沉的心境,这种心境与环境对他的不良影响直接相关。
毫无疑问,一个孩子既要具有一定的想象力,也要具有适应现实的意愿。不过,我们不要忘记,孩子看问题和我们成人不同,他们容易倾向于把世界划分为对立的两个部分。 如果要理解儿童,我们就不能忘记这样一个极端重要的事实,即儿童有一种把世界划分为对立两个部分的强烈倾向(上或下,全好或全坏,聪明或愚蠢,优越或自卑,全有或全无)。有些成人也有这样对立的认知方式。众所周知,要摆脱这种认知方式是异常困难的。
我们通常认为,有些孩子之所以比另一些孩子更善于说话和表达,这完全是因为他们更有语言天赋。 其实不然。 有语言障碍或与人有交流障碍的儿童通常缺乏强烈的社会情感。有语言障碍的儿童通常是由于被过分宠爱的缘故。这些孩子在尚未表达自己的愿望之前,母亲就已为他做好一切了。 孩子没有感到说话的需要!从而也就丧失了与外界的接触,丧失了社会适应能力。有些孩子语言迟疑或不愿说话,这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从不让他们说完整一个句子,从不让他们自己回答问题;另一些孩子则是因为说话时被取笑和嘲讽而丧失了信心。对于孩子说话不断地纠正和挑剔似乎是一个广泛存在的不良习惯。其糟糕的结果是,这些儿童经年累月地背负低人一等和自卑感之苦。
如果一个儿童在某一科目比如音乐或绘画获得成功,我们就应该在此基础上鼓励他们在其他科目提高成就。
这是一个15岁的男孩,是独生子。 他的父母工作努力,家庭也算是小康之家。父母对待孩子细致体贴,以确保他身体健 康。因此,孩子的早年生活是快乐面健康的。他的妈妈心地善良,比较容易哭泣。她叙述起自己孩子的事情来断断续续是费力。 我们不了解孩子的爸爸。 他的妈妈说他是一个诚实、 自信且精力充沛的人,也热爱家庭。 孩子很小的时候,一日不听话,他爸爸就会说,“如果我不扑灭他的意志,将来他就会要本加厉。”所谓扑灭他的意志并不是谆谆教诲,而是一日孩子做错什么事,他就鞭打孩子。这样,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反抗意识,他的反抗意识表现在他想成为家里的主人,我们经常会在被宠坏的独生子中发现这种想成为家里支配者的欲望。这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不服从倾向,并形成了拒绝顺从的习惯。只要父亲不动手鞭打他,他就不会顺从。
通常,有些孩子的绝大多数功课都很好,但却在某一科目上比如数学遭遇到了挫折。这甚至令人怀疑他们有点智障。那些算术不好的儿童很可能曾经被某一主题唬住了,便不再在这方面下工夫,从而丧失了信心。 有些家庭,特别是少数艺术家家庭,常常以不懂计算为荣。 另外,还有这样一种普遍的错误观点,即男孩比女孩更擅长数学。 我们会发现,妇女中也有很多优秀的数学家和统计学专家。女学生们经常听到“男孩比女孩更精于计算”,她们自然就会对算术和数学丧失信心。
我们把一个孩子是否会运用数学视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数学是少数几个给人以安全感的学科之一。 数学是一种把我们周围混乱的世界用数字稳定下来的思想操作。 具有强烈不安全感的人通常都拙于计算。其他的学科也是这样。写作就是把只有内在意识才能知道的声音话语固定在纸上,从而给予写作者一种安全感。画家就是用线条和色彩把流逝的光学印象挽留下来。 体操和舞蹈表示达到了一种身体安全感,而且由于这种对身体有把握的控制,也多少给精神带来了一种安全感。也许这就是很多教育者热心体操的原因吧。
孩子是否容易和人相处或是否不善与人交往,或是一个领导者还是追随者,这个问题和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有关,即与他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或有没有信心有关,更与他是顺从还是控制别人的欲望有关。 如果一个孩子自愿与人隔绝,这就表明他对自己与别人竞争没有足够的信心,表明他对优越感的追求过于强烈,以至于担心他在交往群体中只起次要的作用。集物品倾向的孩子通常想增强自己,超越别人。有这种倾向的孩子比较危险,因为他们容易走得太远,容易野心膨胀,贪婪无度,而这又体现了一种内在的虚弱感,从而希望寻找外在支撑和支持。一旦这种儿童认为自己被忽视,他们就容易偷盗,因为他们对缺乏关注比一般儿童感觉更为强烈。
孩子对教师是什么态度? 这是一个不易回答的问题。通常,孩子们会隐藏他们对教师的真实感情。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批评他的同学,并试图贬损他们,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种贬损他人的倾向就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这种儿童盛气凌人,吹毛求疵,总以为比别人知道得更多。他们实际上是用这种方式来掩盖自己的虚弱。
我们还有必要了解对孩子的教育是过于严厉,还是过于温和。个体心理学不主张用过于严厉或过于温和的方法教育孩子。我们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使他们避免犯错误,不断地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并发展他们的社会情感。对孩子过于挑剔和严厉的父母,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使他们完全丧失勇气。而过于温和或溺爱的教育又会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和依附某人的倾向。 因此,父母既不要用玫瑰色的色彩美化现实,也不要用悲观的态度来描墓世界。他们的职责是让孩子尽可能充分地为生活做好准备,使他们以后能够应付自己的生活。如果孩子没有被父母或老师教育让他学会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那他以后会寻求回避生活中所有的艰难险阻,从而使自己的生活范围越来越狭小。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六)
如何引导儿童的成长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缺乏对儿童的了解是最大的困难所在。
对成人来说,了解自我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就已经很难了,更不用说让他们基于对自己的认知下,再去理解并引导孩子。
因为想要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先了解他整个生活史。
儿童的每个活动都是他整体人格的表达,不了解他行为中的隐蔽的生活场景,就无从理解他所做的事,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人格的统一性。
建构统一人格独特的方式和目标,不是基于客观现实,而是基于个体对生活的主观认识。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独特世界,我们应该走进他们的世界去召唤、影响他们,而不是以成年人的是非观念来硬性训导儿童。
《儿童的人格教育》的作者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奠基人”。
如果说弗洛伊德开创的分析心理学注重人的自我成长,那么阿德勒开创的个体心理学则更注重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他认为,人的人格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
他还提出了关于自卑感的理论,并首创“自卑情结”一词。出版了《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入选了“20世纪改变美国和世界的100本书”。
他的学说经美国杜威、华生等人的赞誉与传播,很快流行于世。
当然,阿德勒的学说成为现代教育学的奠基理论并非偶然,他学说中体现的教育观代表了现代教育的集大成者,即站在老师和家长的角度去看待儿童,老师和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去听、去想。
不能脱离儿童的人格去判断他的某种行为
我们前面说到了人格的统一性,是因为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它受到自我意识的调控。
人格的统一性的形成和发展,从童年时期就开始了。
一个人从出生的时候开始,就处在不断努力追求完美、优越的过程中,这就是本能。这种本能不仅主导了我们一生所有的具体行为,甚至还决定了我们的思想。
在成长过程中,生活环境要求孩子用统一的方式对外界做出回应,这种方式不仅构建了孩子的性格,还使他的行为具有个性化,跟其他的孩子区别开来。
很多人会通过孩子的某种行为,来判断孩子的总体人格,这种方式其实是错误的。
如果脱离整体人格去考察儿童某一个单独的行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将这个行为与他整体人格联系起来,才能理解这个行为。
一般来说,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就为自己设定了优越的目标,这个目标指引着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追求。
因为孩子年纪还小,所以目标的设定经常会出现错误的判断。但孩子自己是意识不到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成人去有意识地去引导、纠正。
怎么纠正呢?大多数成人会想到处罚。
我们先不讨论处罚的方式是否正确,在处罚的过程中,成人容易犯一种“刻板印象”的错误。
比如,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犯了错,父母基于他难以管教的印象,认为他屡教不改,就会带着偏见来对他进行处罚。
如果这个孩子在其他各方面都表现得很好,那么父母基于总体印象,就不会过于严厉地处罚他。
但是调皮捣蛋并不是这个孩子的整体人格特征,只是他的某种行为表现。
面对这些行为表现,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要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
找到问题的根源后,我们再来讨论他选择的行为方式是否正确。
每当孩子遇到一个新的困难,他就会用习惯性的态度和方式来面对,所以经常会在以前的错误里兜圈子。
想要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让孩子从根源上改变对某件事的看法。
有一个小男孩是家里的小皇帝,家里所有的人都围着他转。等小男孩去学校上学,发现学校里的老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他不再是那个最受宠的孩子。于是,他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心理落差。
为了引起老师和学生们的关注,小男孩就不断地干扰其他人,也因此受到了老师的不少惩罚。
可小男孩依旧我行我素,最后实在没法,学校只好开除了这个小男孩。
小男孩被开除以后,回到家里依旧是小皇帝,一切都没有改变。
甚至对小男孩来说,这还是他胜利的结果,因为摆脱了不受重视的环境,又回到了家人的怀抱之中。
等他下次再遇到被冷落的情况,他依旧会故技重施。
所以,学校惩罚的方式毫无意义,没有从根本上去改变小男孩,也也没有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老师首先要学会判断和理解小男孩的一些行为,比如小男孩为什么要干扰别人,他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
了解到这些行为是出自家庭原因后,再跟小男孩的家长一起来商量对策。
只有当孩子错误的观点不断得到批判和分析时,他的理性常识才会出现,才能认清事实。
在儿童人格的发展过程中,一旦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一些错误的想法和行为,就要及时纠正,不然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生活。
父母负责孩子的主要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亲戚“以爱之名”进行管教,最主要的当属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
面对老一辈人,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他们的干涉教育。
无一例外,老一辈人都非常宠爱孩子,他们会用一种近乎灾难性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懂得教养孩子,并主动承担起管理孙子女的生活以外的一些教育琐事。
其实这是不对的。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学前教育系教授、教育心理学博士冯夏婷表示,教育孩子,首要的责任人是亲生父母,其次才是其他家庭成员。
孩子的主要教育要由父母承担,比如人格的培养,价值观的引导,等等;而其他家庭成员需要明确职责,在日常生活上照顾好孩子就可以了。
因为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性格塑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父母的教育风格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
在阿德勒看来,各种问题孩子都是“生活的失败者”,这是由于错误的教育风格导致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会形成一套规则或者方式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不同的情境决定自己的反应。
如果一个孩子对某一个情境做出了错误的理解和解释,那么,这个错误的判断就会支配和决定他的行为。
如果儿时的错误看法没有得到矫正,那么,任何逻辑或常识都不会改变他成年以后的行为。
除了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孩子对社会合作的第一印象。
如果家庭环境和谐,父母感情好,亲戚交往融洽,孩子生活在这种和谐有爱的环境里,自然乐于跟人交往。
如果家庭环境封闭,那生长在这种环境里的孩子会明显对外界充满怀疑、恐惧或者敌意,这不利于孩子社会意识的发展。
当孩子到了3岁的时候,父母就应该鼓励他们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这是训练他们不怕陌生人。否则孩子以后会变得害羞,严重的话会有社交恐惧症。
有时候家庭的经济状况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
如果一个家庭曾经很富有,突然变得一贫如洗,那家里被富养的孩子一时就很难接受,因为他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养尊处优了,会变得充满抱怨。
如果一个普通家庭一夜暴富,父母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合理使用这一大笔钱,尤其不知道如何把钱花在孩子身上,但无一例外都会用钱溺爱。这无疑对孩子的影响很不好。
孩子除了会受到物质变动的影响,还会受到父母个人行为的影响。
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婚姻不幸福,最后往往是孩子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如果父母做了什么不光彩的事情,也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他对未来充满恐惧和失望。
因此,父母不仅要教育好孩子,还要赋予他们健康的心理基础。
父母在孩子面前要维护和睦的家庭氛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父母可以给孩子送一些能激发他们合作精神和建设性意识的玩具,让孩子亲手组装玩具更有意义。
父母还要教育孩子爱护动物,把动物当成人类的朋友。孩子学会了跟动物友好相处,有利于今后与他人进行合作。
学校要弥补家教中的缺失
每一个全新的环境,都是检验孩子是否做好心理准备的场所。学校也是。
如果孩子在上学之前,家里人已经对他进行了充分的训练,那么,他就会顺利地通过入学这道测试。
通过孩子对学校这个新环境的反应,我们可以判断出他的合作能力和兴趣范围,比如,他喜欢跟什么人说话,对什么学科感兴趣,对什么事情感兴趣。
孩子对学科的专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对老师的兴趣。
所以,如何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关注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情况,也属于老师的教学艺术范畴。
那么,学校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判断孩子是否做好了入学准备呢?
首先是学习成绩。成绩单不仅能反映出孩子目前的心理状况,更能反映出他的智力、兴趣和专注的能力。
但是学习成绩不是一切,它既不能作为对孩子的最终和最完整的判断,也不能预示孩子的命运。所以,家长和老师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
其次是课堂间的合作与竞争。进入学校后的孩子,在学习上会遇到你追我赶的情况。适应性好的孩子会积极地迎头赶上,但如果适应性不好,就会陷入一些负面情绪当中。
这个时候,老师就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应该要将孩子间的竞争引到合作上面去。
老师可以制定和推行班级自治计划,让孩子们相互评分。
孩子们通常会在这些方面做出很好的判断,比如,他们知道班上谁的学习最好,谁的字写得最好,谁的画画得最好,谁的歌唱的最好,谁最有威望,等等。
但孩子在做自我评价的时候,往往就不会那么客观了,他们会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好。
这个时候,老师就要跳出来指出他们自我评价中的错误了,否则这种错误的判断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老师要努力给孩子更多的勇气和信心,来激发他们的智力发展。要教导孩子们,困难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而是可以被克服的。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了,老师除了处理好跟孩子关系,还要处理好跟孩子家长的关系。
在教育工作中,老师不可避免地会跟学生家长发生冲突,因为矫正的工作就意味着家长教育的失败。
有许多老师表示,跟问题儿童的父母打交道要比跟问题儿童打交道难得多。所以,这就要求老师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孩子在学校犯了错,父母被叫到学校来的时候,本身就有些负罪感,因为这说明他们的教育方法已经出了问题。
在这个时候,作为老师,绝对不能直接指责孩子的父母,而是要用一种委婉的、建议性的方式告诉他们,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忽略了什么。
尽管大部分教育工作的重担都落在老师的身上,但家长的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成人的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自我知觉和理性的自我引导。儿童的教育也是这样的,但是它与成人的教育区别在于儿童还不够成熟,因此,对儿童的引导则显得非常重要。
如今,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对儿童教育涌现出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认识的时代,但不管是家庭教育也好,学校教育也罢,都不能脱离儿童的整体人格去判定儿童的某一个单独的行为,而是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去理解、引导孩子。
每一个孩子从出生起就在追求优越感,而父母和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追求引向有益和富有成效的方向,确保追求优越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
因此,这个世界上也没有所谓的问题儿童,只有缺少正确引导的“生活的失败者”。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七)
《儿童的人格教育》
作者把自己的心理学以及体系应用到了儿童人格教育中,值得一读
我们的思想不是客观的,而是和我们已经形成的目标和生活方式一致的。
社会情感是儿童发展正常化的晴雨表,了解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程度的最好方法,就是观察他入学时的表现。学校只不过暴露了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
遭遇失败的孩子会自卑,会不选择社会认可的康庄大道,寻求通往自由的快捷之路,比如犯罪,违反法律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尽管表现得十分大胆和勇敢,但是选择捷径、快速成功和获得优越感的实质却是胆怯和懦弱。总是做一些自己笃定成功的事情,并以此炫耀优越感。如果一个孩子喜欢依靠在某样东西,可以发现他具有焦虑和依赖性等特质。
没有得到疼爱的孩子会具有固执和气馁的特征。
社会关系不仅包括结交朋友和与人交往,还包括友谊、同伴情谊、诚实、真诚等抽象素质。
儿童的所有行为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外显,这种现象叫做人格的统一性。人格的统一性形成和发展就是把人的行动和表达协调为一个单一模式的过程,这种发展从幼年时期就开始了。这种统一的方式不仅构建了孩子的性格。还使他行为具有个性化区别于其他孩子的行为。
孩子变坏或者出现令人不愉快现象,不仅要考虑这种情况出现时间,还要注意产生原因。
人的另一个重要心理事实是追求优越感和成功,这与自卑感密切相关,如果我们不感到自卑,就不会有改变现状的愿望。
儿童追求优越感有不同的方向:
1,总想超越他人,一直看书,在学校出人头地,忽视其他问题,要运动、社交等。
2,两个同学暗自较劲,互相竞争的还有有一些特征,比如嫉妒,这类孩子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游戏中总想指挥别人不服从游戏规则。
雄心勃勃的孩子只关心结果和人们对他们成功的认可
生来有器官缺陷的人需要在价值问题上保持心理平衡
孩子入学时最好具备一些与人交往的知识,不能只依赖某一个人,而排除其他所有人。在家里被宠坏的孩子不能指望他们突然能专注于学校学习,要给他们时间学习和适应,并给予适当的正向引导。逃学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固执任性的孩子。一般是因为某些重要观点被家人忽视或者没有完全被理解。比如家里家长制定严格的规则异常严厉地压迫自己孩子,剥夺孩子自由。导致孩子的反抗情绪。
人类的社会情感涉及的判断在于个体一定程度上是否依赖群体。
强烈追求优越感会让孩子走向某一个极端,不一定是好的极端。
孩子应该要有一些想象力,同时又要愿意接受现实。
儿童有将世界划分成两个对立部分的强烈倾向(上或下、好或坏、聪明或愚蠢、优越或自卑、有或无、黑或白),我们很难摆脱这种思维方式,成年人也有这样的认知方式。
习惯于将世界分为截然对立两个部分的人,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儿时的思维方式,实际在两个极端之间存在着无数个等级。
绝不能粗暴地对待儿童,必须不断地鼓励他们,向他们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使他们不至于将幻想与现实世界分割开来。
个体的心理生活是一个统一体和连续体,不仅人格在某个特定时刻表现是前后一致的,而且人格在时间中展开不会跳跃,一个人现在和未来的行为总是与他过去的性格一致。个体的人格现在未来和过去相互关联,我们不可能一夜之间脱胎换骨。直到我们表现出自己才能的时候,我们并不知晓我们全部的能力。
因此我们可能教育和改善人格,也可能检测儿童某个时期性格发展情况。儿童的一些转折期,比如开始上学、家庭突变可以让我们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性格。
孩子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为自己设定了一个错误的目标,对错误目标的追求和过程一些行为也是错误的。
发现孩子的问题,必需要了解什么时候出问题,之前几年发生过什么,身体、学习、家庭、朋友等
孩子之前表现明显吗?
女孩接受女性角色意味着要承受一些苦难因此会招致女孩反抗,经常表现为任性、固执和懒惰,这都与追求优越感有关。应该要了解女孩是否对自己的性别不满意。这种不满意可能导致完全的冷漠、犯罪甚至自杀。
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通过孩子对学校这个新环境的反应,我们可以评估他的合作能力和兴趣范围,对什么科目感兴趣、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对与人交流是否感兴趣。
宠坏的孩子不能专注自己的功课,批评和指责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如果被老师指导得当可能成为好学生。
追根溯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式评价一个人的成就是一种误导。
成绩差是一个连锁反应,需要温和对待,激励他找到原因提高成绩。逃学是一个坏的开端很危险
可以考虑对成绩差的孩子假期培训发现生活方式的问题并加以矫正,提高成绩。最好不要每年更换老师。
孩子如果对某个科目感兴趣,并取得成功,会激励他去学习其他东西并有可能成功
教师不是孩子唯一的教育者,外界的影响会涌入儿童的心理,直接或间接影响儿童。外界可以通过影响父母的心理状态影响儿童心理,外界影响不可避免。
经济状态对心理有影响,恶劣的经济环境也会影响生理状况,反过来影响心理,生病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
童年另一个“危险的角落”是与陌生人、家庭熟人、朋友的会面。
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很大,封闭的家庭不会增进社会关系使孩子疑心重重,阻碍他们社会意识的发展。孩子到了3岁应该鼓励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训教他们不怕陌生人。避免害羞、难为情和充满敌意。
要训教孩子的合作意识
父母不仅要教育孩子阅读、写作和算数,还要赋予他们健康的心理基础。给孩子做好榜样。应该杜绝孩子玩兵器玩具和战争游戏,阅读崇尚英雄和战争的书。
选择激发孩子合作精神和建设性意识的玩具,比如组装玩具,要教育孩子尊重动物。
要教育儿童认识到健康和与人相处的能力,比美貌更重要。
不应该给孩子看成人的报纸以及凶杀、推理类的读物。
处于青春期的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正面临一个考验,即必须证明自己不再是一个孩子,这无疑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感,因为每次当我们要证明什么的时候,往往过犹不及,孩子更是如此。
我们不认为任何发展阶段或任何情境可以改变一个人,但是新的情境可以起到测试作用,让青少年过去形成的性格特征显现出来。
青春期的孩子或者挣脱锁链一往无前,或者停滞不前。因为他们在青春期比童年时期能更近距离地接触生活。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关于社会兴趣的表现形式有时候非常夸张,失去平常心。另一方面许多14-20岁的青少年失去与社会联系的纽带。
一个人的职业态度会在青春期显现出来。或者独立自主工作出色,表明他们走上健康的道路。有的停止成长,找不到合适职业,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这些问题不是在青春期产生的,只是青春期孩子有更多的更独立的表现自己的机会。
第三个根本问题,爱情和婚姻。他们或浪漫或勇敢这是正确的方式。而异常羞怯和消极态度则需要我们关注。
青春期的孩子想离家出走,也许是因为对家庭条件不满,想断绝家庭关系。同样的倾向也表现在住在家里晚上想在外面过夜的孩子身上,只不过程度轻一些,因为感到不自由没有机会表达自己。
青春期很多孩子强烈地感觉到,他们失去人们对自己的欣赏,许多小时候优秀的好学生,在青春期更换环境以后不再保持优秀。
预防青春期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在孩子们之间培养友谊,让孩子成为彼此的好朋友或好伙伴。友谊可以在家庭成员内部,比如赢得孩子信任的父母,也可以是家庭外部,老师、值得信任知根知底的同学。
有些青春期的女孩,不喜欢女性角色,模仿男孩的一举一动。
还有一种女孩倾向于夸大性关系,把自己打扮成花痴,与自己母亲干仗。与遇到的任何男人发生关系,借此发泄对母亲的不满,总认为自己受到压制(也许真被压制)
那些对女儿严加管教的父母本希望他成为好女孩,没想到他们变成坏女孩。因为青春期前女孩被过度保护,没有形成应对青春期诱惑的判断力和自主性。
老师对孩子的欣赏对孩子学习成长很重要。
孩子2岁的时候,要告诉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男孩长大成为男人,女孩长大成为女人,性别不可以改变。
要切忌给孩子灌输男尊女卑的论调,要让孩子理解两性平等的观念。
过多或者过早体验性的孩子后来都对性失去了兴趣。
教育的失误
要努力给孩子更多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智力发展,要教导他们困难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困难是可以被克服的。
教育儿童的时候千万不能让他们丧失信心,进步很慢也不代表不能进步。如果孩子失去信心,就可能退缩和退步,不断挣扎着倒退。
宽容是一种必要的品质,尤其是对父母和教师来说。
人格的发展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
用皮鞭教育孩子在贫苦阶层非常普遍,孩子通常因为同样的错误受到两次惩罚,我们认为一次就足够了。
老人溺爱孩子并使孩子依恋他们
如果一个孩子自认为聪明,他就很可能会希望无须付出努力,就可以得到一切,不要夸孩子聪明,要夸他在哪件事哪个细节做的好,以及还可以提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