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读后感描述了电影《向死而爱》中病人与医生之间的感人故事。通过描绘病人信念的坚定和医生的专业精神,展现了人性中的温暖和美好。同时,文章也提醒人们珍惜生命,关爱身边的人。
向死而爱读后感篇一
我的阅读速度向来都是很慢的,可黄梅博士的这本《向死而爱》我用了两天时间就读完了,很难说是因为书中那沉重曲折的经历吸引着我,还是说自己想从其中去窥探人生的答案,又或者两者都是呢。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尽相同,但我们又或多或少在共鸣着什么。
我是如此钦佩黄梅博士的精神毅力,从书中我也重新感悟到人生信仰的重要性,因为人活着就是要有盼头,要有信念。而人生又是这样的丰富多彩,即便是亲情、友情、爱情在我们的生命里泯灭了,可还有很多足以支撑我们重新活过来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来自于你热爱的事业,你的社会责任感等等。
我们本就是赤手空拳来到这个世界,没有做好任何准备就与这个世界坦诚相见了,命运也总是调皮地给我们的挫折与惊喜,但我们生而为人,得受着,也要受得起,这样精彩才会不期而遇。
向死而爱读后感篇二
身体残缺的女人
你还想跳舞吗
男人一个个背弃你
妹妹邪恶的狂笑
看啊
你儿子的父亲也爱我的身体
父亲 母亲
诅咒 哭泣 哭泣 诅咒
你不会得到爱
一切都是妄想
你哭吗
不 一切都是狗屁
泪珠多纯洁啊
他们只配你那荒诞粪便袋里的腐液
管他的 昏睡吧
醒来就去跳舞
那年轻热情的情人再也寻不着
你与死亡搏斗
你赢了吗
你炽热的心在死亡岛的浓雾里烧
不过半世悲哀摧残
带着永不失爱的心去彼岸
身体残缺的女人
跳着舞原谅了一切
永恒美丽
终会再一次完美无缺
向死而爱读后感篇三
五年前,我读过黄梅博士的《结婚话语权》,日前又读《向死而爱》,书本到手,爱不释手。
这是记实小说,年轻时的黄梅克服晚期癌症,克服情感纠结,仍然坚持她的追求。大病后,她做了十多个美术展览,出版过十多本画册,做过100场音乐会,翻译过两本专业书,出版了两本小说,做了16届中德青少年艺术节。黄梅的身体是柔弱的,但是她坚强、智慧,是女中豪杰!
我与黄梅博士相遇,缘于中德青少年艺术节。根据书中所述,2002年,黄博士大病初愈,便发起创办了首届"中德节"。从2009年起,我先后参加过6届"中德节",黄博士悉心投入,每届都有千人参加,中央电视台、德国电视台曾多次报道。"中德节"期间,黄博士请来钢琴、手风琴、舞蹈专家为孩子们作点评,组织德国青少年与孩子们互动。她还拿出自己的稿费奖励优胜者。"中德节"为中国孩子塔建了走出国门,与德国青少年艺术交流的平台,给孩子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黄博士为中德青少年艺术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黄梅爱儿子,单亲母亲带孩子有多辛苦,她孝敬父母,经常回上海陪伴父母,还和父母一起去旅游。今天恰逢母亲节,我们要发揚黄梅博士光辉的母爱,愿黄梅博士的生命重放异彩!
向死而爱读后感篇四
一本《向死而爱》勾起我对文章的阅读兴趣,到底是怎么强大的爱才能面对生死,是如何爱的?
这位不幸的女性在开篇介绍:这是一位16岁上北大,20几岁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32岁就取得德国博士学位,36岁那年经历人生重大存折-直肠癌晚期,这时候她感觉她真正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首先我很敬佩这样的人,能够将自己的不幸遭遇以书面的形式展现给大家,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我能想象的到,当她回忆这些事情时候是多么的难过。尤其是自己为了爱,为了孩子, 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云。而不得不说她用错了爱,爱错了人。面对自己深爱的男人,竟然能和自己有家庭呢亲妹妹在一起。这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极大痛苦,她挺过来了。面对癌症晚期,经历三次大手术、6次化疗、12次放疗,这也是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坚持下来,而她挺过来了。在如此辉煌的成绩下,还是难逃工作的压力,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候,带着病的身体投入了工作中,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凭借自己过硬的文化功底,在面对经济危机时候活了过来,最终也重拾自己的梦想,多次组建德国艺术与教育国际交流艺术教育合作交流会,并且取得优秀成绩。
当我用凝重的心情看完这本书时,才能真正理解书的封面。一个女性想极力推开这扇门,虽然这时外面已是黄昏,太阳即将落入水平面,但是这时的黄昏竟是如此的美,太阳仍然在发挥这最后的光芒。正如作者一样,即使命运多舛,但仍然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点燃着自己,同时照亮着他人。
最后诠释一个概念:活着是什么?怎样活着?
余华《活着》
作为一个词语,“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向死而爱读后感篇五
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并没有浪费三个小时的时间,翻开这本书。
书的内容很好概括,一个36的患癌单亲妈妈吐槽命运的不公。虽然这么说,有点过于苛刻了。翻书之前,以为会是一个讲述自己怎么被置之绝地而后生的故事,结果篇幅大都在描述的都是自己的遭遇。而这种描述,不是在说明自己的境遇,而是吐槽,对,像是女人在繁琐生活中,充满怨气的碎碎念。
身居异国,晚期癌症,孩子的父亲出轨,收入不高……几个字就能概括的悲惨,要想承担,确实很不容易。感谢儿子坦坦的存在,让妈妈能够有了活下去,更好的面对生活的勇气。母爱的力量,是我不得不去赞颂的。着却是我在本书中唯一能看到的闪光点。
换个角度来看,这本书不就是一本“大型出轨现场”吗?已有婚约的作者黄梅,迷恋上中国留学生云,一夜狂欢后,生下一个儿子。不久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却换来孩子爸爸的不耐烦,甚至在此期间,出轨别的女人,由出轨黄梅的亲生妹妹,此时的妹妹已婚有子。(这一段写的总觉得有点乱,可能作者在提及这一段的时候情绪波动实在很大,以至于我总觉得这种悲伤总有种被过度描述的嫌疑)到这里,涉及的三个人的“渣男渣女”嫌疑已经完全暴露了。爱情固然会冲昏人的头脑,但是责任还是我们作为一个人,不能卸下的重担啊。虽说这样的感觉在后续进一步的描写中,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也改变不了这其中传递出来的负能量。
另一个冲击我的三观的点。在第一部分的书写中,很多内容都在提及性。当然,这并没有什么,那么为什么我要觉得震惊呢?在面对一些问题时,她内心的声音是,“我想要,我想要…”是想要通过性来释放自己。到酒吧里邀请初次见面的陌生男子一同过夜。甚至很多时候,我看到的,并不是她对云的欢喜,而是对一具肉体的渴望。我不是来看一个独立女性的重生故事吗????
真的是,看的我好生气啊。狗屁的写给当下女性的自励书。鼓励女性干嘛??遇到困难了,就把自己沉溺于性爱中吗???勉勉强强能够学到的,也仅仅是,她为学历而付出的,她对爱好的那一点执着。在艺术方面,她的确有一些贡献,但是文学方面,还是放过我吧…
向死而爱读后感篇六
初拿到这本书,凭着封面,还以为是一本专写男女爱情的书,把封面的爱理解得狭隘了!
确实,作者是从情侣之爱开始叙事与铺展的,但最后渐入佳境,展视给读者的是一个大境界的爱的图景!从爱情,到工作,到不断求索的职业愿景与信仰追求,在爱与工作,爱与生活,爱与文化的交融交汇中,在情感与灵魂的跨越中,不断探索人间的真爱。
读下去,慢慢品味,作者对爱的探索其实是对爱的多元诠释。不同爱的交织,造成了人生的丰富多彩。爱应该是多元的,我们也会不经意地设想相关的爱的问题:或去体会作者所经历的情境,或是想想曾经的自己,或是换位思考如何去应对爱的变故,关于爱的问题是很有吸引力的,此书更甚!
渐渐地,读者也慢慢理解作品之爱的范畴确实是不断拓展的,对事业之爱,跨文化交际之爱,对祖国之爱,对民族文化之爱,个人也不断超越了自身病体与他人畸爱的种种困顿与纠结。
深入阅读,可以洞见一颗超凡脱俗的心,把爱诠释得淋漓尽致!我真想用三个词来形容:完美,澄澈,通透!
在对爱的诠释的几个板块中,黄梅女士,写作思路的酝酿几乎都经历了感性体验,反省抒情,理性梳理(理性抉择)的过程。情感丰富而不泛滥,选择痛苦而不轻率!不轻言执着,不轻易放弃,进而,我们可以隐约看到作者对爱的一条处理原则:让爱听从内心的声音,不伤自己,不碍别人!
作者描绘大爱图景的过程,也是对以往爱的经历的呈现,理一下,大致可以较清晰的找到这些亮点结点:
生命之爱,
母性之爱,(母性:maternity)
两性之爱,
雅趣之爱,
异域之爱,
亲子之爱,
人间之爱,
信仰之爱……
爱还在继续,爱似穷尽时,又见风云起!其实,唯有文化之爱,艺术之爱,信仰之爱,大爱之火才能生生不息,星火燎原。
作品特色的另一点,大气的行文风格:有爱就表达,有爱就选择,有爱就决策,正如作者说的,一个敢爱敢恨敢于做决定的人,就是这样,也值得一赞!
向爱而死,为爱而生!向自在,包容,而热爱生活的勇敢的心致敬!
向死而爱读后感篇七
看完向死而爱后,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她用文字向我们陈述了她这一生的悲与喜。 命运带给她的大起大落,像浪潮激流前进,在碰到礁石后五分四裂,而她依然勇往直前。 一开始看到文中的梅与德国的吉姆结婚了,但她却生了完完全全的中国孩子,我突然间好像明白了什么,继续看下去的时候,证实了我的想法。 梅——在婚姻内出轨了。 她爱上了别的男人,并与别的男人发生了关系,这一夜,她怀上了别人的孩子。 在传统的中国来说,梅的行为是让人不耻的,在道德底线上,是会受到人的唾弃。 她为了腹中的孩子,为了别的男人,她毅然放弃了拥有着优越条件,并且深爱着她的吉姆。 她不是不爱吉姆,而是两人间,在婚姻的磨合上,缺少了沟通,缺少了心灵上的滋润,爱与激情逐渐干涸。 到头来,吉姆的不信任伤了梅的心,而梅——最终以不忠伤了吉姆的心。 他们离婚了,在这里,我是敬佩梅的勇气与果断,没有几个人愿意放弃手中已握住的一切,重头再来。 而梅做到了,她愿意从头开始。 也许,这就是爱吧。 她与云在一起,并生下了腹中的孩子。 只是,她为了云放弃的一切,狠狠的反击了她,希翼成空。 她的骄傲,伤了云身为男人的自尊,在梅得了重病时,云以出轨伤害着梅,以此来重新寻回自己的自尊。 不得不说,云是自私的男人,他只爱自己,梅看错了人,也爱错了人。 在患癌与孩子父亲出轨的双重打击下,梅怨恨过,颓废过,但是她重新振作了起来,因为她的孩子,她舍不得。 母爱,一向是伟大的。 她愿意为了孩子付出一切,她甚至想再创造一个生命。 她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渴望,即使现实给了她种种磨难,但她仍坚强不息,积极乐观,这一点值得任何人去学习。 对于梅与吉姆的结局,我很惋惜,就像吉姆所说的,梅再也找不到像他一样爱着梅,包容着宽容着梅的一切,甚至对婚姻的忠诚。 当初在梅患癌做手术的时候,吉姆哭了,因为他怕失去她,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男人对女人深沉的爱。 我想,梅是后悔过的,只是她太骄傲了,骄傲得不允许任何人伤了她的自尊,她的反击使她与吉姆之间已毫无退路。 在婚姻里,沟通与包容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梅能明白这点,也许她就不会遭遇到后面的一切。
年少轻狂,梅用一生付出了代价。 她在经历了婚姻的失败,癌症,亲人与情人的双重背叛,却凭着自己的勇敢与固执,保住了自己的生命,也保持住了旺盛的热情与理想。 时间带给她的是越发成熟的美,那是一种超越了生,超越了死亡,浴火重生,从痛苦中蜕变的美。 愿所有的女性,自强自励,在遇到磨难时,不要低头,而是勇于抗争。
向死而爱读后感篇八
《向死而爱》这本书的封面、排版我都比较喜欢,很舒服,封面上那抹阳光好像能照亮黑暗,书总共分了三部分写的,我花了一下午看完了,作者写的不会让人乏味,看不下去。
作者黄梅(德)十六岁上北大,二十几岁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三十二岁取得德国博士学位,却在三十六岁那年癌症晚期,儿子的父亲和亲妹妹好上了,妹妹有家庭有儿子,作者身边只有一岁半的儿子。书分了上、中、下三部。
上部,命运将我推入绝望
得知患癌,儿子的父亲离开,独自一人撑过手术,在德国的亲人只有一岁半的儿子,我想象不到这时候是怎样的绝望与恐惧。但是最摧毁人的是儿子的父亲和亲妹妹好上了,被最亲爱的人背叛的伤痛比陌生人要严重的多,因为深爱所以更恨。最后和儿子的父亲彻底分手,成为单亲妈妈。
中部,曾经的幸福时光
热爱艺术的作者,大学却读的理学,很多原因,年纪小,父母的原因,时代的原因,我佩服作者追逐梦想的勇气,因为我们大多数人被生活打败,也从来没想过梦想是什么,或者是为了生活奔波,其实作者的前夫吉姆,我还算喜欢,因为是自己羡慕的人,会多门外语,喜欢各种运动,动手能力比较强,但是性格略有些不成熟,没有和外国人接触过,其实也不能理解在生活中,这种习惯的差距有多大。又或许和吉姆的婚姻失败也不只是因为中德文化差异吧,可能是生活打败了爱情?
下部,向死而爱
开朗乐观的韦伯太太,绝对是作者住院期间的一抹阳光,我也喜欢她,想得很开,很满足于现状,即使生活条件不是那么好,但是不会去抱怨什么,我很佩服这样的人,当作者经历过这一切,将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孩子与工作成为主力。
看到这儿,这本书就结束了。看完之后感受颇多,我佩服作者追逐梦想的勇气,生活的确是会有很多的难处,当所有的一切都像暴风雨一样砸到身上的时候,会痛不欲生,但是总还是有活下去的动力。
对于爱,我记得看过一句话,“爱情像鬼,都听过,没见过。”可能我内心还是向往爱情的,但是却不太会相信自己可以碰到,我真的是理解不了坦坦的父亲,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原则是什么。
可能是我小说看多了,总会向往那种为对方考虑的婚姻,眼中心中只有对方,出轨是绝对不存在的事情,什么前男友、前女友的,都能处理的很好,和双方父母可能会有矛盾,但是理解至上,然后再有两个可爱的孩子。这种生活可能太过理想化,但是在婚姻中,责任也是很基本的,生活中,牙齿总会碰到嘴唇,但是我们不能失去牙齿也不能失去嘴唇。保持一个合适的度才是上策。
向死而爱读后感篇九
我是偶然的一次机会在小姑家的书桌上看到这本书的。封面上一名女子透过铁栏删面向远处落日的余晖,黄灿灿的光丝落在她的头顶像初升的太阳,四周一片寂静;右上角“向死而爱”四字抓人眼球。于是,在一个闲适的周六早晨,我决定翻开它
书的作者黄梅女士是一位16岁上北大,20多岁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32岁就取得德国博士学位的天之娇女,然而命运却在她经历了婚变之后,让她在36岁那年患上癌症,此后又遭遇了儿子的父亲和亲妹妹的背叛。经历了这一系列人生重大挫折后,黄梅女士用她细腻的文笔向读者展示了一位独立坚强的女性形象。她说,她的真正人生,是从患晚期癌症后,又成为单亲妈妈开始的。
书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命运将我推入绝望;中部,曾经的幸福时光;下部,向死而爱。在上部中,作者讲述了从得知自己患上癌症晚期,独自一人撑过手术到儿子的父亲离开,与儿子的父亲分手的经过。那是一段灰暗的时光,作者身处异国他乡,身边的亲人只有一岁半的儿子,那种恐惧绝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然而,儿子的父亲和亲妹妹的关系对此时的作者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被两个最亲爱的人背叛和伤害,如同一时间失去了左膀右臂,愤怒伤心之情不言而喻。最后作者和儿子的父亲彻底分手,成为单亲妈妈。无情的病魔使作者更清楚地认识到,尽管失去了儿子爸爸的爱,失去了妹妹,但自己肩负着对年幼的儿子以及年迈的父母的爱与责任。
书的中部描写了作者在德国的求学及情感生活,其中浓墨重彩地描述了与吉姆的跨国婚姻。 从个人角度出发,对于作者的前夫吉姆,我是很喜欢的,并且我不十分赞同作者之后对婚姻的态度和选择。也许不同文化的鸿沟难以逾越,也许在作者看来彼时的吉姆不成熟,总说傻话,胆小不愿承担责任,但这都不能成为退缩的借口。毕竟和孩子的父亲相比,吉姆是真心的爱并珍惜作者的。当然,我没有和外国人深入地接触过,不能理解在生活中这种文化习惯上的差距有多大,作为读者的我只是单纯的对这段爱情和婚姻觉得惋惜。透过作者的文字我相信作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曾感到后悔和惋惜。
书的最后一部作者带我们回到了病房,讲述了同病房的韦伯太太的故事,故事中韦伯太太开朗、坚定、知足,受到韦伯太太的感染,作者在身体与情感的双重打击下找到了人生的诠释:责任与意义。之后,作者将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孩子与工作成为主力。
爱是永恒的主题,不再为无谓的爱而消沉,不再为爱而过多地失去自我,在一切打击困难面前,相信爱和希望。 《向死而爱》让我们明白,人生会遇到许多困境,甚至遭遇绝境,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涅槃重生。正确的面对死亡,面对生活,学会爱自己,爱他人。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却可以决定它的宽度。就算命运之舟进行在未知、黑暗、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我们也要寻找生命的光亮。(作者:三原 )
向死而爱读后感篇十
《向死而爱》是作者黄梅的自诉,她用亲身经历像我们讲述了一只现实版凤凰的涅槃重生。传说中,一只凤凰在大限到来之时,在梧桐树上自焚,在烈火中重生,其羽更丰,其声更清,其神更邃。
涅槃重生的凤凰
痛苦,是重来都谈不上感同身受的。只有真正经历的,才能深刻的明白,这涅槃中需要经历怎样的磨难,就像书中的黄梅,16岁考上中国最好的大学,二十几岁完成本科与研究生的学业。然后,又坚持自己的梦想,去德国留学,学习德语,并在30岁拿到德国的博士学位。还在异国他乡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吉姆。三十六岁之前的人生,简直堪称完美,学业爱情双丰收。
可能是天妒英才,也可能是世间的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些与众不同。在三十六岁的时候,黄梅与丈夫有了分歧,开始互相衡量对方的付出比。吉姆在德国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觉得黄梅没有经济收入是累赘,开始签订分居协议。而黄梅觉得,自己这个天之骄子,即使当初刚来到德国时一无所有也可以生活的很好,便凭着一股傲气还就签字了。另一方面,作为异性的思想理念,黄梅觉得自己需要一个孩子,而且刻不容缓。于是,很狗血的偶像剧情便发生在了真实的生活里,黄梅有了一个中国情人,还有了结晶。
就在黄梅离婚后,决定与孩子父亲开始新的人生时,却发现自己情况糟糕透了:直肠癌晚期、淋巴转移、肝脏上布满小肿瘤。在自己被推上手术台最需要关怀的时候,儿子的父亲却一心想着回到国内开公司赚大钱。在国内期间,还和黄梅的亲妹妹在一起了,即使妹妹有自己的家庭有儿子,事情也这样猝不及防的发生了。
命运之神总是喜欢开玩笑。很明显,他与黄梅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黄梅在手术结束后遇到同病房的韦伯太太。也正是在身体与情感的双重打击的黑暗时期,黄梅以韦伯太太一生为借鉴,找到了人生的诠释:责任与意义。
爱,却不再为无谓的爱而消沉,不再为爱而过多地失去自我,不管做到与否,必须去努力。在一切打击面前,只有希望最可贵。就像在潘多拉盒中,希望排在最后。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希望,才是对抗瘟疫、忧伤、灾祸等等的胜利之花。
感恩作者,勇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将自己生命中最黯淡无光的岁月描绘出来,用自己的力量,去迎接命运的挑战,寻找涅槃的机会,重获新生,继续做那只最自信,最美丽的凤凰。
涅槃重生,向死而爱。感谢有你,永不言弃。
向死而爱读后感篇十一
用了半个下午的时间,从头到尾浏览了这本书,整个阅读时间都是一个三观碎裂重组再碎裂的过程。
先说第一印象,书籍封面是一个铁窗隔离了昏昏然的日头和一个漆黑女性剪影,凄艳的血色背景上赫然写着“向死而爱”,整个封面给人的感觉是压抑的,痛苦的,绝望的……我在好奇,那究竟是落日还是朝阳?
怀着这份好奇,我翻开了这本书。
而这份好奇随着读完全书变得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放下书卷沉思,这本书到底在表达什么呢?
一个自称3岁得胸膜炎,4岁得肺炎,5岁得传染性肝炎,16岁考上北大,20岁上硕士,后又去德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的高级知识分子,她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乍然看,命运多舛又牛气冲天的高知在讲诉自己在36岁得了直肠癌晚期的故事,然而开篇描写了她自己躺在病床上醒来时看到德国前夫在哭泣,看她醒来哭着说句“我以为你会死”,她生气极了。嗯,是个人,在重病时听到前任说死都会不开心,那一刻,作为读者是非常讨厌她前夫的,再继续看下去,反而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该书扉页介绍推介都有零星介绍作者重病缠身时又经历婚变,这么一描写,是个人都会认为作者倒霉,可怜,悲惨,直至会跟着文字节奏对“婚变”的前夫多了憎恶,对作者多了怜悯。
可是,继续看下去却发现出轨的不是作为德国人的前夫,出轨的是本书的作者,婚内出轨,和一个后来又和作者妹妹搅合在一起的中国男人生了个私生子。真是跌宕起伏,大快人心啊,出轨的人总有一天会出轨,恒古不变的真理。可是,作者说出轨情人是因为爱情,好吧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这是三观碎裂的第一次。
封面
中国有句老话,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作者出轨生子,后得癌症,这是报应吗?每人的评判标准不同,在此不做赘述。而她成为单身妈妈,却是她自己选择的,看完全书也弄不清作者到底是中国人还是德国人,文笔不够流畅,逻辑有点感人,性爱上放荡不羁,三观更是……
抛开这些不谈,战胜癌症,组织画展,徒步旅行等等,确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她的勇敢和绝不放弃。
题外话
我专门在网上搜索了作者,很可惜,关于她的事迹和履历除了这本书外,没有搜到其他任何信息。在一个网络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这种结果,不得不说,挺让人奇怪。
看书中的自我介绍,作者的确是个人物,怎么网上就搜索不出来,奇怪。
这是一次不够愉快的阅读,谁看谁知道。
向死而爱读后感篇十二
似乎很难相信,身为晚期癌症患者和单亲妈妈的黄梅女士在《向死而爱》所写到的一切遭遇都是真的——但这确实是她曾经和正在经历的人生!在这样的人生际遇面前,不知道还有几人能够保持镇定自若?!在“命运之船似乎正驶向死亡之岛”之际,当周围的世界已经“乌云滚滚、黑浪滔天”之际,当命运似乎不曾眷恋和善待自己,黄梅,一个原来一帆风顺的新时代女性,勇敢地作出了自己的选择,用前所未有的勇气和自信,书写了让人肃然起敬的属于她的人生!
36岁那年之前,黄梅的一切都处于正轨之上:16岁上北大,20几岁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32岁就取得德国博士学位……可谓志得意满。然而,36岁这一年,她经历了自己人生的重大挫折:在异国他乡的德国首都柏林,黄梅遭遇了三个重磅炸弹:直肠癌晚期,淋巴转移,肝脏上布满小肿瘤。当然,在她推上晚期癌症的手术台并且“小命”被医生保住之后,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儿子的父亲回到国内开公司想挣大钱,竟然和她的亲妹妹好上了;她自己也不能再生孩子了!
如果说病痛的折磨还属于其次的话,那么,这种来自至亲之人的背叛,真可谓是人生无法忍受之痛了!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黄梅在书中问自己:我能够战胜癌症吗?我能够走出心灵的伤痛吗?我怎样做单亲妈妈?我带着伤疤的身体还敢再爱吗?我还能够有美好充实的人生吗?……无论哪一个问题都是一个沉甸甸的问题。这么多的问题一下子砸过来,其份量几乎无人能够抵挡!当然工,黄梅成为了最后的胜者!当人生遭遇重大挫折,每个人究竟应该如何去做,才能够把生命中那么多的“看似不可能”变成“可能”,勇敢而坚定地从困境里奋然而起,黄梅确实是一个榜样。“向死而爱”,不过才四个字,却自有一种决然毅然之气势!
很少有人能够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一路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艰难险阻。如果说黄梅的遭遇是一个特例的话,那么,当学生生涯里考试遭遇“滑铁卢”,当工作时遇到误解甚至责难,当生活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事,当身体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一次次实实在在的“不顺利”,才是一块块真正的人生试金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两句诗很少有人会背不出来;但当这两句诗不仅仅是背的问题,而是变成了需要直面的冷酷现实的时候,才是最考验一个人的时候!
如果这一切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自己也会如黄梅这样,忍受一切,在“绝望的废墟上”去勇敢而自信地去“寻找希望”吗?!确实没有想过,确实也很担心啊……已经勇敢地做了这么多,但黄梅却说,虽然她感觉自己“像完成了一次人生的考试”,却很清楚,这次人生的考试“绝对不是‘终考’,而只是‘中考’……”!她说,“今后的人生会有新的内容”,她希望自己能够“交出一份更好的人生答卷”!
每个人的人生,其实就应该这样:永远能够勇敢地前进,虽百折而不挠!
向死而爱读后感篇十三
《向死而爱》这本书,我是用两个小时的时间一口气读完的,这是一本能让人感动的书。作者黄梅,用真实细腻的笔触,像我们展开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患晚期癌症的年轻的单身妈妈,一个身体失去健康的单亲妈妈,手术后,是怎样坚强的适应并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如何去追寻爱去追寻幸福,努力工作的。 谁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之路之中会发生什么,是布满荆棘还是一路顺畅,是晴天霹雳还是花香满园,亦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之路究竟有多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有一样美好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爱的向往,对工作的热爱。 生命之所以美丽,不是因为结果,而是因为过程。 《向死而爱》这本书的作者黄梅,是一位16岁上北大,20岁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32岁就取得德国博士学位,却在36岁那年经历人生重大挫折的知识女性。这本让我们深受感动,彰显了一位独立女性的巨大力量,她用女性柔弱的双肩,担当起生活的重负,一步一步地艰难前行。它想传达给读者的是:就算命运之舟行进在未知、黑暗、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我们也要寻找生命的光亮。 《向死而爱》这本书的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作者黄梅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带着手术后生理及心理的问题,如何试着去面对新的生活。第二部分:回忆曾经与吉姆的幸福婚姻生活,带着对生命和爱情的无限憧憬和向往。第三部分:作者黄梅是如何积极治疗,并积极开展工作与生活,与爱人朋友和孩子,生活也渐渐地步入佳境。 《向死而爱》整本书的第一段的第一句话:我的真正人生,是从患病晚期后又成为单亲母亲开始的。读这一句话的时候,仿佛心脏被一个沉重大锤敲击过的感觉。我是一个三岁大孩子的母亲,知道健康、婚姻和孩子对一个女人的重要性。也深深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可以说每个人真正的人生,都是从声明第一次特大变故开始的。 年少时懵懂无知,成年后任性妄为,18岁-28岁,感觉自己几乎没有长大过。真正工作以后,几次挫折,几次对比,几次伤害后才渐渐长大一点。随后步入婚姻,为人父母,才慢慢的觉得自己开始长大。真正有知觉的人生,开始明白一点活着的意思的时候,几乎都在35岁以上了。 在这一部分里,作者讲述了自己失败的一次婚姻,患癌症手术后,一次荒诞又是白的感情。作者黄梅,拖着病后残躯,对爱情对生活产生了很多质疑。纠结矛盾失落等等复杂情绪…… 第二部分,作者积极面对生活,去寻觅爱情和性的美好。其中两大段,回忆与前夫吉姆的美好的相遇与爱情,以及跨国婚姻中的一些压抑和鸿沟。其中分分合合,不乏温馨与浪漫,暖暖的,让人心醉。虽然结果还是离婚,但是回忆的色调还是美好的。 第三部分,作者黄梅,渐渐适应了自己的生活,正面积极面对疾病,坚强坚持化疗放疗,努力工作。同时,这一大段,主要写前夫吉姆和儿子坦坦一起度过的快乐日子,以及儿子渐渐长大,也给予作者内心不少支持,渐渐走出疾病的雾霾。 《向死而爱》,这本书,作者黄梅通过作者对自己患癌症后人生的描述,以细腻的笔触抒写了作者的心理变化,鼓励更多的人直面人生,“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在这里我用作品中提到的黑塞的一首诗中的一个小段来做结束。 人生阶段 如所有的花朵都会凋谢 青年会取代老年 但生命的每个阶段都会绽放 每一种智慧都会绽放 每一种品德都会绽放 但都在属于他的年代 不必永垂不朽 ……. 也许死亡的终点也将来临 那里为我们构筑了新的空间 但生命的召唤将永不会终止 再见!这颗心,保持了健康并作出了告别!
向死而爱读后感篇十四
主人公不断的拼搏经历让人唏嘘不已。她出生在一个三线城市的工薪家庭,她聪明好强,一直拼搏不已,但总是差强人意,究其原因可能有一点不能忽略的就是匮乏。这种匮乏基因让你在选择时候偏向补偿,补偿过程中带来高风险,而每一次风险的解决都背负巨大的压力,这使得她的人生变得脆弱,身体也早早敲响警钟。
首先是社会背景资源的匮乏。作者因为家族的历史原因,在新时代被剥夺上进的通道,小学带不上红领巾,中学入不了团,但作者乐观抗争一直没有放弃,一路学习优秀。在考大学前父辈获得平反,幸运进入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可以说这次得到解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幸运。
再次是选择权的匮乏。因为家长受迫害历史太长,害怕学文科笔杆子容易惹事,于是家长做主填志愿选择化学,她开始学习一个没有热爱奠基的专业。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她转向文科美学,师从最好的教授之一。这次得到解决是因为自主。
第三是文化冲突,情商的匮乏。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在高校教书,在90年代出国潮的影响下,作者选择去德国读博士,这是放弃自己的土壤的又一次迁徙,开始新一轮匮乏。作者开始端盘子的艰辛打工历程,花了两年时间过语言关。不仅仅是德语,德国文化对于作者也是全新的经验。作者花更长的时间融入其中,她几近成功融入,而且和一个德国好家庭的帅哥结了婚。但是在匮乏中低估了文化冲突,更要命的是德国遭遇经济危机,丈夫工作不稳,心态不稳,想退回到单身状态,而自己博士毕业在即没有收入,年龄越来越大,希望早要孩子,获得新的稳定态。可以说,夫妻双方当时都处于匮乏状态,都没有资源满足对方提出的要求。双方的持续冲突结果是一纸德国式的分居协议(丈夫视为婚姻双方冷静期,她认定就是离婚前奏),分居期间丈夫约会其他女性并且带回家中,最终导致作者轻率的选择和婚姻外的人结合,非婚生子。作者不断的强调,在恋爱中接触的男友无一不会弹一手好钢琴,对比自己匮乏的童年,作者在择偶活动中有深切的匮乏补偿愿望。另外,书中谈到音乐、舞蹈、绘画都有说明书式的大段描写,行文略有生硬。文化冲突应该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第四是家庭情感的匮乏。由于闪恋和奉子成婚,造成第二次婚姻感情基础匮乏。第二个丈夫是被强力带入婚姻,属于泡妞泡成老公,有强烈的被策划感,婚姻基础不牢。由于丈夫和自己奔波在德国和中国两地,造成新的匮乏,沟通的时间和空间匮乏。最终,丈夫和妹妹接近酿成新的变故和创伤。作者也开始追逐感情,在父母和孩子的召唤下,暂时归于平静,但情感的匮乏应该说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第五是生理匮乏。作者长期身心压力下,不健康导致生理匮乏。作者在36岁时诊断出癌症晚期,这个时候孩子不到1岁,手术后第二任丈夫已经和自己妹妹出轨,几个重压之下她几乎濒临绝境。她居然挣扎着活下来,而且放下自己的丈夫,开始新的人生,向死而生,向死而爱,非常值得钦佩。作者道:在德国,艺术教育是一个失业的专业,这些专业一般都是阔太太去学,但作者是一个穷学生,未来是不明朗的。作者对于艺术开始于热爱,最终坚持下来,毕业先在公司做策展,后来自己开公司独立做,由于中德之间加强文化联系的愿望,作者能够在其中穿梭,通过职业打拼实现了自我价值。
活着,挣扎着活出自己的人生,这就是我看到的作者的故事。作者在书中大胆展示自己,不断拼搏向上,期间的努力令人感动,期间的曲折让人反思。好好活着,感谢生命!
向死而爱读后感篇十五
《向死而爱》,初见书名以为是一个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随着手指翻页间才明白,一个女人在异国他乡,患了癌症,经历了婚变,成为了单亲妈妈并永远失去了再次当母亲的权利,在命运的迎头痛击下,她非但没有被击垮,而是以树的形象,根牢牢扎在泥土里,树木重新抽出新芽,长成春天最茂盛的样子。正如她所说,船,应该驶向生命之岛;峭壁上,应该长出生命之树!
黄梅,16岁考上著名的北京大学,20岁拿到了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了第一个让德国教育部承认她中国全部学历并直接攻读了博士,拿下了德国博士学位。 学习对黄梅来说相对是容易的,并且从中她体会到了知识所为她带来的快乐,她喜欢弹钢琴的男生,热爱艺术,喜欢跳舞和刺激的户外运动,她的身上时常伴有一股书香气息,从她不凡的谈吐中,那神秘的、特有的东方魅力,让见过的人无不为之神魂颠倒。这,无疑是个人格魅力强大的人。然而在她追求幸福的途中,病魔敲响了她的门,失败的爱情也将她困在无底的深渊中,她无助、绝望、想要毁灭这一切的种种,可这世上还有一种更伟大的爱唤醒了她,支撑着她走过这段艰难的岁月,那就是母爱! 黄梅在历尽千帆后终领悟到,唯有终身修行自己,才能还原生命之本,人生因为悲剧而完美。她靠着自我强大的意志力,拖着因为癌症失去了直肠、肛门的残缺身体,挥别了背弃她的男人,放过了在她最无助最需要慰藉时刻却给了她重击的亲妹妹,同时也放过了自己,在迷茫的人生交叉口她重新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生! 意大利美学教授葆拉说,艺术魔力的维度是建立在对世界的主观感受上的,这与美的概念具有相对客观性相反,它是精神的,它藏在人性中,可以通过艺术被唤醒,从而使我们获得救赎。 黄梅很快的投入到她热爱的工作当中,她参与了100幅中国儿童绘画作品在柏林艺术大学的展览,她为迎接中国代表团的到来做足了准备工作。2002年,她一面积极的做着化疗和放疗,心里一面被祖国远隔千里的“非典”紧紧缠绕。她利用自己在柏林创办的第二届中德青少年艺术节的机会,举办了一场支持中国抗“非典”的大型文艺演出。中国民族舞和德国现代舞的展示,上海合唱团和爵士乐队合作的中国歌曲《茉莉花》,使得中德的友情连在了一起,10个月后,爵士乐队访问了中国,后来两个学校互相访问至今。爱着生命,爱着工作,爱着艺术,是黄梅走出癌症的另一个力量! 黄梅正是通过她所热爱的“艺术”寻求到了个人救赎的途径,就连希腊自由爵士之父弗洛斯也说,艺术在具有其他作用的同时也具有疗伤的作用。而这位心灵强大、生命与音乐相连、不屈服与命运的女性让我们肃然起敬,她对生命的追求,对理想的坚定让我们看到了她的世界的开放性和她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人震撼的同时又感叹自己何其有幸,在有生之年,读到这本书,遇到了坚韧的黄梅,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在困难面前向命运低头呢! 我们可以忽略书中极具吸引力的异国风情和其背后的深远文化,我们也可以淡然的看待一个母亲为孩子的付出,可不容忽视的是它的特殊价值:在于其真实性,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黄梅用她闪光的精神力量将遇到它的其他人也带进了艺术,带进了充满激情的生活!我们在用心去读这本书的时候,在体会其深度的时候,相信每个人都将找到自己为之而奋斗的终极目标,同样,心里也在为这一伟大的力量女性代表,默然起立并响以热烈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