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之东》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以人类命运为主线,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强大。故事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令人深思。小说通过对人类生命的探索,引发了人们对自我和生命的思考。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伊甸之东》读后感(篇一)
“也许你们终将知道,每一代人、每一个人都要经受烈火的反复灼烧……把所有的杂质烧光,为流光溢彩的成品做好准备,而为了这个目的一还需要更多的烈火。结果要么得到一堆炉渣,要么就是这世上准也无法放弃的完美。”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的历练,化茧成蝶,不论国家还是个人。愿我们都能在洪流里坚强努力地活着!
《伊甸之东》读后感(篇二)
“也许你们终将知道,每一代人、每一个人都要经受烈火的反复灼烧……把所有的杂质烧光,为流光溢彩的成品做好准备,而为了这个目的一还需要更多的烈火。结果要么得到一堆炉渣,要么就是这世上准也无法放弃的完美。”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的历练,化茧成蝶,不论国家还是个人。愿我们都能在洪流里坚强努力地活着!
《伊甸之东》读后感(篇三)
尝试写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直面自己的阅读体验,不求严密论证,只求随感而发。
整体上来说,《伊甸之东》的自然描写和叙事都太过干巴,读起来缺少隐藏于文字之下的情绪和个人感受,这要么是作家在努力克制,要么就是他缺乏生活的激情和意境的想象能力(可以与海明威相比,海明威白描叙事下有一种强烈的激情、恐惧感和疏离感,海明威擅长让所有的描写为自己服务,整体读起来简单规整,有一种宿命论深藏在其中,而斯坦贝克的自然主义浮于表面,几乎就是看了就没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斯坦贝克是这样描写他的故乡加州:“加利福尼亚蒙特利的坚尼利大街是一首诗,一股臭味,一阵刺耳的噪音,一种光的质感,一种音调,一种习惯,一种怀旧,一个梦想。”( 《坚尼利大街》,1945年)这种白描式遣词造句的方式是大声吹捧和简单罗列,像是高中生的练习,缺少意境的构建,也没有细腻的情感在其中腻缝。《伊甸之东》有很多这样粗糙的描写。我想这和他的创作理念不无相关,斯坦贝克想要像狮子一般怒吼(像狮子一样咆哮,而不是像老鼠一样低声细语),想将自己的触角深入到粗砺的现实和政治当中,实际上他的愿望往往成为无能的愤怒。很显然,对于政治社会的剖析超越了他的驾驭能力,这种太强的写作目的导致小说情感属性太弱,政治经济分析也不深刻,不能细读,也基本不太适合反复阅读。
在人物塑造和思想表达上,斯坦贝克的人物很单薄,思想也不够深刻。人道主义理念终究是盖过人物,斯坦贝克太着急了,他想要“既要又要”,结局就是,崇高没有拉上去,人物没有塑造起来。斯坦贝克在诺贝尔文学奖演讲中说:“古老的作家使命没有改变。他被委托揭露我们众多严重的过失和失败,将我们黑暗而危险的梦想深挖出来,以便改进。此外,作家被授权宣布和颂扬人类在心灵和精神上的伟大能力——在失败中的英勇——在勇气、同情和爱心方面。在与脆弱和绝望的无尽战争中,这些是希望和仿效的明亮集结旗。我认为,一个不相信人类完善性的作家,既没有奉献精神,也没有文学界的任何成员资格。”这种道德完美主义的观念让人物的“善”显得很浅薄,亚当和亚伦其实什么善事也没有做,他们的恶也是偶尔的表演,内心的挣扎几乎是看不到的。不论是做善事还是犯错,生活是无法在在他们心中引起任何涟漪。另一方面,斯坦贝克继承了海洋生物学家里克茨“群”的思想。这种观点认为,要理解一种动物,就必须理解它在栖息地中的功能以及它与其他动物的关系。例如,生活在潮池中的生物不是独立生活的个体,而是一个彼此相互依存的相互联系的微观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他的许多角色都受到环境的支配,成为超出他们控制范围的力量的牺牲品,人道主义的圣徒感和现实环境决定论的矛盾解决不了,只能用死亡收场。阿伦是最明显的,他是一个浅薄的理想主义者,更无法融入生活,漂浮在空中,最后在战争中丧命。
凯特其实是小说中少有的生动角色,她的恶几乎到了极限,像一个怪物一样横冲直撞,完全处于失控的状态。我很惊讶,因为文学史上纯粹恶的女性角色不多,但凯特横空出世了。她是肮脏和邪恶的,邪恶得和生活一样乱七八糟,野蛮生长,不刻意,更不做作,我觉得她的暴力反而是这本书推动性的力量,她有心机,也有手段,如果书里面没有凯特这个角色,这个故事基本是难以推动下去的。但这让斯坦贝克自己都很害怕,这在他那简化的、善恶比较分明的道德世界中是不允许的,于是,后半截情节急转直下,凯特的生命力被随意释放掉了,只能死亡,其实凯特这种角色在现实中往往笑到最后,如果斯坦贝克想要继续探索自己的道德哲学,完全可以思考凯特如何将自己解构破坏性的自由意志转化为建构性的道德意志,这样小说的力量和深刻性会有大幅度提升。
承接上一点,斯坦贝克的哲学观其实比较浅薄,他不过是重述了维多利亚思想家和小说家的“社会性自我”观点,即人需要在自由和责任之间寻找到平衡。从“我必须”的道德律令,到“我可以”所代表的建构性自我意志,其实可以写得很深刻,但斯坦贝克失败了,小说中没有人物获得了建构性的自由意志,只有凯特展现了放纵性的自我意志(可以对比《米德尔马契》,乔治·艾略特成功试验了自己的同情哲学;也可以对比亨利·詹姆斯的作品,他的大部分小说都在思考人类伦理生活的可能性)。斯坦贝克更为擅长的是人与土地之间的连接,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他想传达的信息简单、平和,因此也显得肤浅:我们能做的最好的就是努力去理解彼此。
但这本小说不是一无是处,斯坦贝克是会讲故事的,这部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有着通俗文学的许多特征,它很适合影视化,我在阅读中最爽的一点就是情节推动太快了,信息流足够流畅,人物对话和思考简单,“顺畅”和“爽”是阅读的最大感受。斯坦贝克曾经以写底层发家,在这部作品中的汉密尔顿家族依然是成功的,我看到了民主的决心和穷人的坚韧,这种力量是斯坦贝克动人的地方。
不知道如何评价老李,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现实中一定很讨人喜欢。
作为一本时间跨度很大的小说,作家隐藏了很多写《愤怒的葡萄》时候的激进和冲动,放松下来反而自然了很多,但遗憾的是,还不够。我个人的喜好是这种长时间的小说里面需要有时间的痕迹和对命运、人生的思考,我希望读完后能够有一种对生活的变迁感受,但这本书里好像没有,两代人都在过着一个重复的模式。人物的死亡几乎也无法带来心灵的震颤力量,“他死了”就和“早上好”一样平淡无奇(可以对比《百年孤独》中阿玛兰妲的死亡和《魔术师》中家族大哥的死亡给生活带来的变形力量),斯坦贝克有几次让我看到了命运的力量,但他没有深入进去,草草略过了,不知道是不是他后期养尊处优而缺少对生命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