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早春的中国》的读后感大全

《早春的中国》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20 02:01:00
《早春的中国》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6-20 02:01:00   小编:

《早春的中国》是一篇描写中国春天景色的美丽文章,作者通过精致的文字描绘了春天在中国的各个角落的美景,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生机,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阅读这篇文章,让人们更加热爱祖国,更加热爱春天的美好。

早春的中国读后感(一)

老先生开始他的中国之行时也正好是我出生的时间,所以我还尚存的那点关于80年代早期的记忆让我读这本书倒是多了一分回味。

印象颇深其一,广州某处,一整队正在排队的男人怕被插队,所有人几乎前胸贴后背一个挨着一个,还用双手抓住前面人的胳膊结成人体蜈蚣。这场景小时候真的在春运时的火车站见过。其二,泉州某处,一个男人在给奶牛挤奶,旁边一根柱子上写着禁止在街道上圈养牲畜,而奶牛的牵绳正系在了这根柱子上。类似场景就在前两天我也见到了,路口,一排车子停在了此路段禁止停车的标牌下。哈哈哈。。。其三。故宫某处广场,一台黑色的红旗小车,驾驶位一个男人一手把着方向盘一手搭在窗沿上春风满面的看向前方,后排一个女人面无表情看向男人同一个方向。这幅照片我至少看了5分钟,起初我在想,那时候故宫能开车进去啊,真好。再一想,好像不太对,男人和女人从肤色和衣着看上去不像这台小车的拥有者。再仔细看,车身虽然有阳光的反射,但是并没有车漆该有的光泽和质感。然后车身的另一面好像。。。没有门,可以直接看到路面。所以我有理由相信,这台车大概率就是个道具。哈哈哈。

当然,还有随处可见打着时代印迹的标语,人们的衣着打扮,表情,日常工作及生活,挺有趣的,这真真是一本可以做到常看常新的影集,感谢久保田先生的记录。

早春的中国读后感(二)

每次到一个新的地方,我总喜欢用手机拍摄一些真实生活的照片,这不仅仅是因为我认为生活应该有一种仪式感,还是因为照片能够拓展我们的记忆,让我们在许久以后仍然对之前的生活有所念想。

在《早春的中国》这本书中,记录了日本摄影师久保田博二花了1000多天,几乎走遍了中国全部省份,拍摄的超过20万张彩色照片中的一部分。

从拍摄的时间上来看,本书中的所有照片都拍摄于1978至1985年期间,而这个时间段对于现代中国来讲确实属于一个关键的起始期,是中国的“早春”时期。

这本书中丰富的照片,向我们展现了在当时全国各地人们的生活状况。也许从某个角度上来看其中的大部分照片,并没有特别惊艳,但这些照片之所以珍贵,主要原因在于这些照片真实的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况。

正如有人所说,无论生活是好是坏,每一天都是限量版。我们不必等到完美的时刻才去拍照,因为平凡的日常同样值得我们去记录和珍惜。

每当我们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时间就被定格在了那一瞬间。而照片的意义,就在于让那些美好的瞬间成为永恒的回忆。

在这些照片中,我们能够看到在那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状况与当下自然是有天壤之别。现代化的建设已经让我们过上了与当时大不一样的美好生活。

而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尽管人们的居住条件,交通条件等各方面显得比较落后,但是有无数勤劳的中国人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都在用自己的双手来建设美好的社会。

我能够从许多照片中看到,尽管人们的脸上有疲惫的神态,但终究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当时的人们能够团结一致,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共同的奋斗。

这些照片珍贵的另外一点在于,拍照不仅是一种记录方式,更是一种传承和连接的方式。

这些照片向我们分享了属于那个时代的故事,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当时人们的情感,他们的生活。

作为如今的读者,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照片与过去建立情感上的联系,也感激于先辈们无私的奉献,勤劳的付出以及展现出的团结一致的美好品德。

早春的中国读后感(三)

这是一本摄影作品集,资深纪实摄影师久保田博二走遍28个省份、超过1000天旅程、按下20万次快门,深刻捕捉1978-1985年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中国风貌。

于是也就无怪乎我在第一次粗略翻阅的时候,会出现一种虽显老旧、却带生机的感觉。这是我出生之前的祖国,可我绝非没有见过它。

不久之后,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自懵懂记事起,每一年都与前一年有一些不同,底色却都是热烈的、向上的,即便物质生活稍显匮乏,人民总有蓬勃的精神。

那是一个历史的起点,所有人都相信明天会更好,这种意念支持着每一个人都在拼命且快乐地向前跑。而久保田博二正是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毅然踏上拍摄与记录的道路,捕捉到这众多珍贵的片段,也是此后或许再不可能被复刻的美好。

他们骑着老式“二八大杠”自行车、赶着马车、坐着电车、乘着小船,奔向生命中一段又一段的前程,脸上是烟尘、是汗水,或许偶尔还有泪,却从未失去对未来的希望。

照片中带着浓郁时代气息的雷锋帽、缠头围巾、年画、福字,充满古早气息的照相馆、临街叫卖的木盘装的水豆腐、工地上蹲着吃饭的工人、倒骑水牛的黄髫稚子,大树下凑在一起闲话的耄耋老人,无一不带时代的烙印。

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娱乐消遣,自然也带有明显的时代痕迹,有一种古早却弥新的气质从照片中透出来,来到我们面前,并将继续向前走。人民的,接地气的,才是最真实和最具生命力的,也是最能代表彼时风貌的。

学者史景迁评论本书时说道,那些注视他的面孔,或者他不经意间注视到的面孔,以及他们穿衣、吃饭、工作、旅行和娱乐的各种方式,组成了这个我们称之为中国的国家。

而我想说,因为有它的存在,我又一次重温了在我出生之前,我爸爸妈妈生活的场域。它带着一种质朴的、亲切的、平和的气息,携着我的手,去看这片好像终于安静缓和下来、平稳且带着愉悦的大地。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