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走了吗》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通过描写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探讨了一个普遍的问题:何时才是离开的时候?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话和心理描写,让读者对主人公的思想起伏和决策过程产生共鸣。这篇文章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引发了关于离开与坚持的思考。
《我该走了吗》读后感(一)
这书败笔在翻译,人称和代词翻译的极混乱,导致100页以后才能真正沉浸入阅读。但这书对于失去至亲的循环往复的描述,至深至切,想到最近的新闻,不忍去想有多悲痛。尤其这是露西拒绝度过的一天,关于堤坝和眼泪的描述,令人不忍卒读。
听李的播客,讲她对语言的使用非常讲究,确实,这书语言很简练,很贴切,但被翻译破坏五成,读英文原文应该非常好读。
《我该走了吗》读后感(二)
莉莉娅、罗兰、西德尔夫人,三人就仿若《纯真年代》三位主角。 李老师语言简介干净,让人想起海明威、福楼拜。日记、小说体裁交织,叙事视角跳跃,让人感受到多声部的魅力。了解了李老师自身的经历,才会意识到她将自己亲身经历的刻骨生命之痛进行提炼、纯化,所以才会呈现出如此的洞察力,表现为文中的“毒舌”“金句”。在极度平淡、似乎遵循“一字主义”的表述中,我愈发感受到创伤在恒久地汹涌,并伴随着阅尽千帆之后的清淡与犀利。 当然得承认该书不是像一般通俗小说那样好读,但是坚持下来,会有渐入佳境之感。
《我该走了吗》读后感(三)
爱情不会放过任何人,任何人,定语在这处没有意义。当然会有人有幸从其中逃逸、一辈子都没被它找上门来。我是指更多的人,无论贫穷富有、受欢迎还是遭排挤,都没法略过这一步。会有那么个人找上门来,只一面就让人清楚他会毁掉你的一切。他会打碎你,抚过你身上贯穿一生的裂痕,然后用那么温柔又残忍的吻将你拼合,你的余生都得带着他的气息和回忆,如同他活在世上的墓碑。 难以置信有人向往这个。 对某些不幸,抑或幸运的人来说,这过程将进行很多次。到头来他们仿佛就是由这些裂痕本身构成。你见到的一个微笑,背后粘接着许多个男人女人,如同拖曳着一串烂臭的尸体上的黏液。想起这事总让人倒胃口。
《我该走了吗》读后感(四)
请相信我这么说并不是贬义。
相反,我个人觉得这句话是对此书的肯定和褒奖。
李翊云用一种平铺直叙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莉莉亚的生活和回忆。语言略带辛辣,有点呛人但还能忍受、不至于咳嗽。几度,我的脑海里都能浮现出莉莉亚的形象和身影,一个硬朗、冰冷、严肃、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她经历过很多事(这里就不需要我展开叙述和再提炼了,毕竟我们已经花了足够多的时间阅读了那些琐碎冗长的事务),内心坚定,就其生命力来说,要比像我这类内心脆弱的人旺盛许多。
读完后,有些说不出来的感受,感觉她写得真好,她把生活那种无力冗长感描写得淋漓尽致。也许用文字记叙一生的方式真是没有什么意义,但除此之外我们还能找到什么方式能铭记一生呢。
无聊,但聊胜于无,这就是意义。
#2024年第3本书
《我该走了吗》读后感(五)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女性为重心版。这次女人看出了男人的平庸,不再以浪漫爱作为自己一生奉献的对象。 前半部很难读,后半部手不释卷。 难读是因为,看到后面觉得这个老太太很烦,特别自我陶醉。作者有一种语录体的感觉。很多莫名其妙的感慨都不知道从莉莉娅的生活何处得到,感觉是嵌入文本的作者的说教。 一套清晰的女性家族谱系以及游离在外作为辅助的父亲们,包括莉莉娅精神上的谱系。赫蒂和西德尔是属于过去的人,硬气,把自己的所有送走的“抛下自己去世/离开”的男人都当作自己漫长人生的点缀。二战的设定在这里挺微妙,昨日的世界,摧毁了而不再重建。人生只有在战乱的衬托下才显得平静又不焦虑。莉莉娅的刻薄、硬气,有些自我陶醉,好像:看,这就是为什么我能在丧女之痛后活这么长。好像活得长得有特别多的发言权。她和西德尔、赫蒂都是适合过生活的人。莉莉娅的老公是擅长过日常的人,而罗兰一辈子都有一种失意。失意并没有让他有什么戏剧化的美感。只是显得他脆弱、臃肿。罗兰和莉莉娅都是一种急着在别人的故事里代入,找到自己人生的启示和戏剧化的人。
《我该走了吗》读后感(六)
特别怕这种时间跨度很大的故事,看过三分之一还没有弄清楚人物关系。但这书真的有魔力,娓娓道来的让人不知不觉就看进去。
莉利亚长得好看、傲娇、聪慧、不带一点算计;行事大胆、有魄力、刀子嘴;即使他人不理解她,但她也善待他人;一生冷漠,不被情绪左右;信赖自己,拿得起放得下……
莉利亚的生存原则是遇见不遇见,思念不思念都是宿命。拼命写下来的东西并不一定都记得住,凡能销毁的东西都不值得留下。
莉利亚不在意过往的经历只活在当下。“这个世界不关心的东西,被擦除得一干二净。”在大多数人活得像轮子里的仓鼠,总要向世人证明点东西的时候,她就已经明白谁也不能让谁是谁。真是好坦荡的女性。
“最是繁华留不住”,看似很消极啊;风格很像《昨日的世界》,颇能回味,值五星。
开始三颗星,读完综评四颗星。
《我该走了吗》读后感(七)
2024年,读完的第22本书。
开年以来,读过的最哀伤的一本书,胜过了陈丹青写木心的离世。
去年网上很火,很多大V推荐,一版也不过印刷区区8000本。
她用这本小说虚构了与自杀儿子的对话,难得的漂亮的英文写作。
小说中模糊的罗兰,一生阅女人无数,但是有三个女人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嵌入他的生命。一辈子爱而不得的情人西德尔,有着四十年婚姻的妻子赫蒂,仅有一次露水情缘就为他生下他并不知道孩子的莉利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成了这三个女人的爱情的战俘。他并不知道存在的那个女儿露西,也在与世界和自己的对抗中,选择自杀。
莉利娅的自述与罗兰的日记交替进行,无非是想把人生变作一个有解的谜。真实的人生呢?它遗漏重要的片断,又包含着没用和多余的东西。
和这些文字共度的每一分钟都是化解生活的恐惧、平庸和乏味的良药。
《我该走了吗》读后感(八)
第一次读一本这样的书,读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感叹,啊!李翊云!
我说不出别的话来,只感到句子沉甸甸的。 这种沉甸甸不同于香菱口中的千斤重的橄榄,这种重量作用于胸腔或者心脏而非口腔,这种重量不是橄榄状的而是没有形状和边界的。 她的写的文字好像人在脑海里对自己讲的话,安静,清晰,响亮,在心灵的荒野上回响,悠扬。直到听到采访她的播客我才明白这种仿佛来自脑海的声音从何而来,她长久地和自己对话,辩论。虽然书里有很多种声音,但我感觉那些都是她的声音。只有像她这样一直在和自己对话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吧,仿佛来自自己的躯体,又在自身里回荡。 这本书里死亡和伤痛无疑是绝对的主题,或许这是我爱她的原因吗?我那内心可笑的瘦弱小女孩喜欢这样的曲调,我没办法不爱浸泡在悲痛里的人,那样无异于不爱我自己。 我是2/24读完的这本书,当我打开豆瓣准备标记,我得知了李的小儿子于2/16死于火车的撞击。在我刚阅读完一本写满死亡的书之后,在我跟随着这本书和她一起感受了大儿子的自杀在她内心引发的极端天气之后,我很难说看到这个新闻我作何感受,我无法发出一个字,只能在心里想:啊!李翊云! 这个世界真的很残酷不是吗? “我不和解”她说。 “我该走了吗?是的,罗兰,我们都该走了。”她写道。
《我该走了吗》读后感(九)
这个强硬的、嘲讽的老太太,一生生活在人群里,却始终没有失去自我,保持着一份冷眼旁观的觉察。一开始我想起了我姑姑,她面对生活的飒爽差相仿佛,但是她关闭了部分自我。后来我想到我自己,然而我没有莉利娅那种承受生活的能力,我活不到那么久。想到必将因此而失去“最后的发言权”,我心里不无遗憾。
我花了很长时间适应李翊云的文字,每一句都沉甸甸的,绝不会为了过渡或让你感到舒适而书写。是因为都是中国人的原因吗?分明原文是英语,我却能触摸到她话中的多重含义。
谈及露西的文字令人揪心,那是一个黑洞。即使莉利娅克制、躲避,即使作者熟练运用文字,即使她曾多次书写,有些事你就是不能掩盖。某些时刻,我同情创作者必备的敏感与诚实。
罗兰、西德尔、赫蒂的故事线,和莉利娅的故事线交错映照,我脑补出一部欧洲电影。如果你发自内心地了解一个人,你就没法轻易下定义。
好像读了一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写的书。对比李翊云和门罗,门罗是木质相框里的老故事,隔着时间的滤镜,显得温和得多。李翊云的故事,是闪着坚硬的寒光的。相同的是,她们的书都是这个浮光掠影的瞬时世界里不那么易读的、因此是磨心智的书。感谢她们。
《我该走了吗》读后感(十)
一直对《where reasons end》感兴趣,但碍于英文阅读的障碍,迟迟未读。于是在得知李翊云第一本中译本出版的时候,第一时间下单购买了这本书。
一次漫长的阅读过程。
但这就是生活。
从文字里品尝到的,是生活,是琐碎,是细节,是人与人。
是时间毫不停歇的洪流。当我们被冲到对岸的时候,回首时才发现,过去的生活已经被掩埋,而那些从沙砾中冒出来的,发着亮光的,让我们惦记着的,却早已触不可及。
《我该走了吗》读后感(十一)
好喜欢李翊云。 好喜欢莉利亚这个女主角。莉利亚真的是一个很刻薄的人,说的话总能让我笑出声来。 “约拉顶多是个瓷娃娃,可爱得讨人喜欢,但一旦她长大,不再是个小女孩,那种可爱几乎一文不值。然而更说不过去的是,约拉这孩子缺乏深度。莉利亚相信,一个人的深度要么生来有,要么生来无。” 她坚硬又脆弱。她总说自己不撒谎,但我不相信。就像她说她发誓绝不对吉尔伯特撒谎,然后紧跟着个括号写“除非万不得已”。 第三部分真不好读啊。应该没有人想看罗兰这个自私又软弱的男人的日记吧,除了莉利亚。读的时候好想快进掉他那些自以为是的记录和谎言。为什么莉利亚对他如此念念不忘? 原来早在开始莉利亚就说了:“不是所有故事都是爱情故事,一本书远远不止那几页字。” 她所有的悲痛、思念和悔恨,都被她写在一本无聊的日记的注脚里,除了她无人观看。 开拓者和逃离者是不是总在寻找锚点。有些人生来就拥有锚点,而有些人只能依靠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来找到自己的坐标。 莉利亚说她和西德尔是一类人。我觉得她从始至终没说清楚她们到底是哪类人。但我知道,因为我也是。 我何尝不像莉利亚一样,习惯在那些无关痛痒的无聊细节里考据自己的过往,习惯避免和他人谈论悲伤因为任何宣泄都是对悲伤的背弃,习惯强硬到伤害周围所有人再被他们所伤害,习惯接受但不和解,永远不和解,永远不释怀,也永远不追求解脱。 我真的好喜欢李翊云,就像喜欢我自己一样。 是的,就像喜欢我自己一样。
《我该走了吗》读后感(十二)
作者的思路是叙述性的,和《盲视》一样,没有行文规律,在乎自己的表达。最终在书尾给出答案——这是学者的傲慢。
而读这部小说的愉悦之处在于开放式,每个人都可以解读出自己的西德尔和赫蒂。
在我看来,西德尔确已将罗兰作为早逝的丈夫和儿子,她只需观察,别无所求。而罗兰最开始因西德尔的注视和陪伴,而感到百感交集,甚至产生恋爱的感觉——作者早已埋下伏笔。
莉利娅的梦是通过罗兰跨越阶层,最终通过美貌和坚强嫁给第一任丈夫,相濡以沫。原文是“我不做梦,但我知道何时去做,怎样去做”“罗兰给了我一个梦,并不止一个梦”。一方面,因露西的意外到来,善良的吉因为悲天悯人和她的光彩照人与她结合;另一方面,一个坚强的和石头一般的女人,露西就是她的梦的长久延续。但二十七年后,露西是偶尔做梦的凭据,也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在她死后,何止是心碎,生活再无梦。但每天早上“这是露西拒绝去过的一天”,何尝不是她的某一部分拒绝去过的一天。
李之所以是天才,在于复杂的结构,她信手散布在鸡毛蒜皮里。等第二次再去淘金,才发现书里的关键字句和生活一样,散落在每一个不经意的角落。而散漫的行文就是生活冗长的本质。
一切都很好,就是翻译能更通顺一些就更好了。看了部分大家摘抄的原文,有很大动力去买原版。
《我该走了吗》读后感(十三)
莉利亚是个聪明人,聪明人爱自己。
因为爱自己,所以爱适当相似的人,当做自己的投影,过于相似时,又开始警惕不被代替。罗兰是相似,是外面不可知的精彩世界的缩影,可内核不稳(太多典型男言男语啦),因此她爱罗兰。她的姐妹和西德尔,则太相似,因此她警惕。也许罗兰只爱西德尔这件事也让莉利亚更爱他,因为西德尔不过是年长版的她自己。
因为爱自己,要保证自己长久的活着,而生活需要稳定的基石。罗兰爱西德尔,选择了赫蒂,不正像莉利亚爱罗兰,选择了吉尔伯特?又看清生活,又要活下去。这才是聪明人鱼和熊掌兼得的选择。在人生前半段,莉利亚是满意的,她选中所有正确答案,可后半段的痛苦却绵延不断。为什么露西不这样做?
她当然爱露西,一个与罗兰结合的女儿,一个相似,但更极致,且不会令人警惕的她自己。为什么如此与自己相似的人,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一个看透人生和他人的聪明人,为什么一直猜不出女儿选择的原因?失去露西的痛苦如空气,时刻渗透在她的生活里,因为她每活一刻,都在做一次与露西不同的选择。痛苦如此深,因为不仅是失去至亲,更夹杂对莉利亚整个人生命题的怀疑和否定。
这样的痛苦自私吗,可关于自己的痛最真最深,这是无人能否定的公理。
故事结尾,我以为还会绕到露西,但难得,莉利亚最终找到了一条和解的方式。也许只有在这时,那些问题终于不重要了,我们终归都会走向相同的路。
《我该走了吗》读后感(十四)
花了13个小时,逐字逐句细细读完了这本书。读到第二页的时候,我就知道这完全就是我喜欢的那一类故事。以下严重剧透。 莉利亚的大女儿在27岁生产两个月后自杀去世,尽管莉利亚还有另外4个孩子,但是露西的死依然是巨大的无可挽回的伤痛。莉利亚是个坚硬的人,她不喜欢也不允许自己哭哭啼啼多愁善感,她总是避免聊到露西,仿佛她不曾受伤,以至于她的丈夫吉尔伯特和她的孩子们认为她对露西的死负有责任。 露西是莉利亚和她的情人罗兰的孩子,为了更好的理解露西和解释她的自杀,莉利亚反复阅读罗兰留下的日记探究罗兰的一生,罗兰的父母和出身、罗兰的事业和梦想、罗兰的情人西德尔、罗兰的妻子赫蒂、以及他们的死亡,像罗兰的众多情人一样,莉利亚在日记中只是一个代号L,罗兰也根本不知道露西的存在。 老年的莉利亚认为应该向露西的女儿凯瑟琳及孙女约拉解释关于露西的一切,于是开始批注罗兰的日记,并补充莉利亚自己的想法和故事,本书的主要内容即是莉利亚对罗兰日记的批注。 莉利亚提到,罗兰是敏感又自私的人,而莉利亚也是这样的人,他们两个的结合露西则把敏感脆弱发挥到了极致,敏感是她的武器,一生只用一次,她选择了自杀。 在罗兰日记的最后,西德尔和赫蒂都死了,她们都是坚不可摧的女性,罗兰依然没有写出他毕生想写的伟大的小说,他一生情人无数,但在他唯一在乎的西德尔眼里,也不过只是她的情人之一,罗兰和赫蒂的婚姻看似乏味,但赫蒂实实在在地经营者她的生活,罗兰只有虚无。 莉利亚一生3任丈夫,5个子女,17个孙辈,她同样坚不可摧,她的力量来自她的母亲、外祖母、曾外祖母,莉利亚在她们身上吸取教训,学会怎样度过一个女人的一生。莉利亚改变不了露西的死,这是她一生的伤痛和遗憾,但莉利亚借着罗兰的日记把一切曝出来给凯瑟琳和约拉看,无论是罗兰的日记还是莉利亚的批注,或许她们未做到完全的坦诚,但莉利亚在讲述中得到了解脱,世间早已没有她留恋的什么,她和露西、罗兰、吉尔伯特将会天上再见。 莉利亚说,伤害我们的从来不是某一个人,而是生活本身,而我们从来无需向生活报复。若是报复,便是像露西一样,彻底的全部舍弃。 作者李翊云野失去了他的两个孩子,舆论都在猜测孩子自杀的原因,然而我对此并不感兴趣,我只是觉得,她该多么多么伤心。 世如朝露,本如朝露。然而,然而……
《我该走了吗》读后感(十五)
这本书在很多方面是迷人的,女儿自杀,骄傲的母亲(莉利·亚)一直对女儿隐瞒着她生父秘密,女儿的父亲——那个骄傲的男人,对生活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也并不知道这个女儿的存在。甚至在他的日记中,莉利·亚作为他其中的一个情人,也只被他提到五次而已,他们一生只见过四次面。女儿自杀,做母亲的余下的一生都将围绕着女儿的死亡,她从情人的日记里去寻找他们性格的相通之处(这本日记跨越罗兰一生的六十年)。可是这两个人的生活并没有交集,因此这里面多少有点宿命论的东西,所谓血缘的诅咒。莉利亚靠着给这些日记做注脚同时回味着自己的生活,来面对女儿的死亡,来面对女儿自杀后的自己。 这本小说的情节是简单的。重要的是小说的叙述腔调。确切来说是那个叫莉利 亚的女人的叙述腔调,关乎她如何面对女儿的自杀,如何应对“有罪”的生活。她怀着绝望的心情爱着那个男人(罗兰),怀上并生下他的孩子(露西),却不让这个男人知道,如果罗兰是骄傲的,那么她比罗兰更骄傲。只是因为她当时年龄太小了,小到让这个男人足以把她当成一次猎艳的经历,尽管当时她身上已经表现出来了超乎其他女人的智慧,罗兰还是不把她当成一个女人来对待。“L(莉利·亚)——我未来的妻子不会喜欢的女孩类型。”“像你这类女孩儿,大概会得西德尔·奥尔登的欢心(这是罗兰的另一个情人,一个集仙女与巫婆于一身的女人,她在罗兰的日记里占重要篇幅。)”这是罗兰对她的评价,罗兰自己呢?他需要和一个没有梦想的女人结婚。莉利·亚并没有纠缠,她选择与其他男人结婚。接着她与罗兰所生的女儿活到二十七岁就自杀了。身边很多人都领略过她的刻薄和不近人情,所以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用她女儿的去世来苛责她。而她自己要如何面对?她选择用一生来面对。 一边是已故情人的日记,一边是女儿的自杀,莉利·亚靠着自己的长寿和领悟悲伤的能力,获得了对罗兰的日记进行批注的权利,最终莉利·亚强大的叙述腔调颠覆了罗兰的叙述腔调(这读者的感受),不过这个可怜而又强大的女人最终想追寻的还是女儿自杀的秘密——她忠于自己的悲痛。她靠着活得比生活更“硬”继续生活下去,强硬而充满智慧,时不时地用“金句”来暴露生活的真相,暗暗与情人(罗兰)较量,与儿的自杀较量,与自己较量……这是阅读这本书比较爽的地方。 了解到李翔云两个儿子在七年内都选择了自杀,她的朋友也有人自杀,我很难想象即使是赋予她莉利亚的人格,她是否真的可以比生活更强硬?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