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半间灶披间》经典读后感有感

《半间灶披间》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1-03 12:30:28
《半间灶披间》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5-01-03 12:30:28   小编:

《半间灶披间》是一部关于家庭、亲情和自我成长的小说。主人公在家庭变故后,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庭和自己。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读后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家庭的重要性。

半间灶披间读后感(一)

充满了老派上海人精打细算八面玲珑把每一餐做好把每一天过好的踏实和暖意。没一张照片的书每一篇都叫离乡游子看出馋意。每一道菜还有制作关键tips。让人心头腾起要努力做一个这样过日子的主妇的豪情。想再买三本,一本给妈妈,两本留给小年和地球,等他们成家的时候可以带走当妈妈菜谱用,里面他们看不懂的方言小词我会帮他们都标好注释的。

半间灶披间读后感(二)

上海人把厨房叫做“灶披间”,而且以前的上海,灶披间多是公用的,一家一半。早些年,我就经常在这样的半间灶披间里烧菜给朋友们吃。

六冷盆六热炒、大菜大汤加咸甜点心,一个人就这样一桌桌酒水烧出来。那时候南昌路还是个菜市场,方便买到很好很新鲜的食材,不远处的全国土特产商店又有各种精彩的南北货和佐料。

下午开始准备,切切配配都弄停当,晚上朋友到齐,吃一会儿冷盆聊聊天,热菜也很快一只只跟着落锅上台子了。江浙的看家菜不用说了,饭店里吃到好的,也能学个彷佛给大家换口味。吃过我烧的菜,应该会有很好的记忆。

现在不太这样操办了,一是怕累,二是好的食材难觅,佐料也不如人意。懂得吃的人呢,也少了。大家呼啸着去馆子大吃一顿,宾主也能尽欢。

家里有张请客人多时候用的圆台面,和普通的圆台面可不一样,由各种小小的木块拼出花纹,非常考究美丽。如今还在,只是好久没用了,大概也要一直这样冷落下去了。

不过没关系,我还可以用一支笔写这食物的荣光。

“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菜已经上桌,散发着迷人的香味。我像个主妇,带着满足和一点愉快的疲倦,招呼朋友们入席。

请大家这就动筷尝尝味道吧。

半间灶披间读后感(三)

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饮食书籍了。想当年我是多么的钟情于写吃食的文章,无论是梁实秋或汪曾祺老先生写的《雅舍谈吃》和《汪曾祺谈吃》,还是到近几年日本人石田裕辅写的《用洗脸盆吃羊肉饭》,并没有太多的华丽语言,也没有精致的食物配图,有的只是对质朴食物的亲身了解;对如何挑三黄鸡“十发六中”还是“百步穿杨”的感受;对鸡刨豆腐怎么做的步骤讲述;有的只是他们用自己的历史观和时代感,给食物加上了轻巧的一丝薄芡。亦或者是像石田这样,传达的只是当在旅途上,当人和食物的关系回归到了最原始的生存条件下的时候,我们在路上用食物相伴,用一碗大盘鸡安慰失落的人生。

但是近几年,我却很少再买入饮食书籍了,虽然这些书出版的倒是越来越多,图片也配的越来越精致,恨不得让你不用吃就可以感受到食物的美感,但是却让我完全提不起兴趣,总觉得差一点什么。那些为写而写的饮食书籍,那些只存在于馆子和高档食府或者是轮胎先生米其林的书里的分子料理,从头到尾没有透出一点烟火气来,倒是商业气息无限。有些甚至还在书尾夹带上几张令人厌烦的“优惠劵”,直接拉低好几个档次。许是因为社会在改变,大家已经没有精力,能够在充满阳光的下午,用“一把精致的铸铁小剪刀”,修剪百合花骨朵旁边的泥印了吧。

所以,这本食家饭的《半间灶披间》,原本也被我直接打入了商业写手的冷宫,不闻不问,直到有一天,上班闲极无聊,随手翻开了@食家饭 微博,突然就被最上头的文字吸引过去了:"#半间灶披间菜单# 连着几天看大家都在吃虾烧白菜,今天也做个明虾爊白菜,虾油鲜红,菜比虾还好吃。咸菜焐酥豆,芹菜香干,童子鸡炸八块,蛤蜊炖蛋。蒸一段山药,一段山芋,蘸绵白糖当甜点心。"——芋头蘸白糖!一段好的饮食文字,其实根本就不用配图下饭,一桌子的菜随即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书也就这样定下了。

书拿到手,赶紧读完,合上书,长嘘一口气,感叹自己的没有错过。石库门中透露的浓浓烟火气,即使在巴黎三区也要吃马兰头拌香干的向往;海派文化中,热腾腾新鲜出炉的罗宋面包,夹带着正宗哈尔滨肉联厂出品的红肠才叫正宗的春游食品;当然还有我最喜欢的糕团,沈大成的双酿团一咬开就是满口芝麻和豆沙香气;最后还有上海人才说的“肉馒头”就是”肉包子“,”菜馒头“就是“菜包子”,胖胖肚子朝上新鲜出炉的街头生煎。我喜欢这些带着历史气息的食物描写,朴实到骨子的文字才最是打动人。最令我称赞的还是书中隔几页就出现的“半间灶披间菜单”,只有写过菜单的人才知道,搭配出一桌照顾好个人胃口,兼得食家众长的好菜是多么费脑子的事情,光是为着这菜单,都可以让一家子几星期的饭桌不重样。

实在是太久没有看到这么好的饮食书了,上次看到这样的书,应该也是欧阳应霁的《香港味道12》可以拿出来值得一提。用文化写就的食物,总是带着中国岁月的力量,几十年过去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更应该被篆刻在这些质朴食物里面,不然怎么说,人类对气味的记忆更加深刻呢?这样的好书,让人看的肠胃里都是能量,脑海中满是向往。希望这样的美食,这样的文字,不要因为岁月的流逝而被商业的大潮所淹没。

真真担心, 像@食家饭这样了解上海海派文化的食家,怕是快没有了吧!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