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民主四讲读后感100字

民主四讲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31 09:30:41
民主四讲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8-31 09:30:41   小编:

《民主四讲》是一本讲述民主的重要性和实践的书籍,它强调了民主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分析,书中指出了民主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加强民主建设的途径和措施。这本书值得每个人认真阅读和思考。

《民主四讲》读后感(篇一)

民主是什么?什么才是民主?民主的历史是什么?什么制度才是真正民主的制度?我觉得这本书可以给出答案 我觉得这本书每一个自称为民主主义者的都应该读一读。 但是这本书有一个弊端,书内的各种数据基本都是十几二十几年前的,小部分甚至有三十几年前的数据,我相信这几十年来肯定有许多变化和发展,但是书中的基础理论不会变。 此书有一章节具体讨论了各种民主制度并且剖析了美国民主,指出了美国民主的弊端,同时认为,这种民主决不能移花接木到其他地区。同时列举了很多事实上操控民主选举,比如乱划选区等等。值得一读

《民主四讲》读后感(篇二)

以下内容和批评虽然可能会有失偏颇,但我认为在一个所谓的“大家”中这应该是怎么都不会发生的观点――抽签?

《民主四讲》的核心观点正如王绍光自己所言:在于对西方民主的反思和批评――这种民主是被阉割了的、打了折扣的以及有利于精英分子的“选主”民主(这些术语都是原文而非我创)!全书分为四大部分(即四讲),每一讲页码数都比较大但是中心还是比较明确的:第一部分在讲西方民主并不一直是个好东西――从西方雅典到近现代,回应了俞可平教授的《民主是个好东西》。第二部分在于关涉民主的诸多主流已经论定了的几大因素: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社会资本,阶级等,但作者认为其实它们可能确有联系但并非必然。第三部分即目前西方“现代民主”实施情况当然注重的是其不足之处(他自己说是从民主的原则和实践来考察)。第四部分肯定就是阐述自己所理解的“真正民主”――人民当家做主以及补救措施。关于内容和形式上,简要提两点:第一,作者的学术功底还是不容置疑的,无论是阐述论证还是援引;第二,为什么和怎么能没有参考文献了?(个人觉得这不是仅仅是严谨的问题)

其次,回归到本文的“关注点”上来。一句话,无论民主怎么阐述怎么实践,怎么能用抽签呢??我分为两方面阐述,一是王绍光的基本看法。二是该观点的致命缺陷和极其不可能。前一点:1.不撇开政治因素的话,王有十足的“意识形态”观点以及对“政治的投其所好”(改点纯猜测也不能够证实或证伪)。2.作者的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这个定义虽然不与“人民主权”想排斥,但是其内容却变狭窄了。该定义注重参与无论形式与实质,但却不关注其必须要的制度架构和精神内涵,有功利和理想之嫌疑,一开始其视角就不能说很宽阔(那实施起来就更……)。3.“选举民主”确乎有很多缺点比如参与范围和时间过狭窄、金钱政治等等,但正如熊皮特所说“虽然它也许不能选举出最完美的领导人但是它可以避免选出最差的领导人”,王在批判的道路上走得过远让选举民主没有一丝“生机”。但是客观而论的话,其情怀也许是好的,但是过于偏激。在第一部分有“强证”民主不是好东西之嫌疑。从确立“选举民主”开始而且都是经过无数斗争与争取得来――并非是为了精英选主虽然它确实造成了这样的现象,比如他批判的“经过自由,宪政,代议制和选举的阉割之后”,但是如果现在把这些都扔掉,这个社会是个什么样子?――结果来反对初衷值得商榷――但是这也是我们的历史任务。4.在其所言的四条对策中,虽然对当前“选举民主”有所“增加”但并未根本解决问题甚至还是没有突破其体制和构想,就吸引力来讲,第一条“抽签倒是很吸引”,但其他老生常谈而且实施不力(比如协商在中国语境下,电子技术的引入政治)。最终结果:参与不是扩大而是错乱,仍旧需要“集中”和“选主”――该主此时没有了下限。那根本的问题在哪里??你需要某些东西或者目标但是你不能以此去定义它甚至刚性执行。正如萨托利所言“从自由可以走向平等,但是从平等出发却难以走向自由”,序列和方式同样很重要!肖滨教授关于民主的必备条件(《政党文明》)虽然不那么高深但是却很适用(对某东西下定义不如给其特点,语言的局限性):参与;竞争选举;保障公民权利。参与即广领域、多主体、深刻参与;竞争选举即条件限制下的民主必须添加剂――至少不能选出最低值;保障公民权利即无论参与与非参与不能强制、无论投票给谁权利自由;反对者以及落败者不能被强制同样拥有保留权利等。故而,按照“抽签”,那么就会发生哪些“可悲可怕”呢?第一点,抽签的范围确定,简单限制是可以的比如年龄啊之类的,但是在其他关涉价值观和技术层面上时呢?要么不顾,那很显然很荒谬,与暴政无所区别;如果要限制呢,那么那些人是可以入选这个“抽样框”?比如矛盾分歧而不断甚至引发秩序问题。第二点,参与分为想参与与不想参与,其原因必然很多,你这个抽样框必须要考虑这一点,钱和权都有人不喜欢更何况“政治参与了”(比如巴伯《总统性格分析》,大致是这个书名吧不爱翻了),这种结构性参与意愿问题不可谓不小,有的人就说,搞个APP不就解决了吗?是啊,想入选就当注册登录,但由此引发的实际问题更大更多:钱啊技术都不是事儿,那这个“抽样框”能有多大?“摇号”的吸引力有多大以及多正规(以及非去中心化的隐含危险)等等。第三,选出一群很不会政治或者“很不对口”的“主”应该怎么办?重选?磨合?培训?教育?(抽签是没有下限的,当然也可能选出精明能干之人,但从概率上来讲就已经失败)。第四,抽签确乎能够实行“人民当家做主”?很显然,非常值得怀疑,在不做非常严苛的“精选框”下――代表性?负责性?(选举多少还是有些责任的,抽签就转变成了运气等了)。第五,社会中的上层会有让你如此实施的可能性??(两个人都有政治博弈更何况N亿人)然后他们在旁边享受观摩?这并不是为他们辩护,只不过会引发重大的阶级对抗和分裂!无论从形式或实质,价值与事实,情感与理性,抽签要么在“有限框”内(条件非常严苛),要么在炼狱!

当然,民主的价值核心是“人”,不管形式与实质!

《民主四讲》读后感(篇三)

系列:上海三联当代学术系列,这套书相当不错。主题我都蛮感兴趣,装帧设计很棒,纸质也是最好的。

目录:主要分四个部分。分别对应民主的历史、与民主有关的标准、选举制度如何运行、美国的民主政体。个人比较喜欢第一讲与第二讲。

正文:书里面有许多社会研究结论,多是各种跨国调查,所以附有很多图表,蛮有意思。

—————————————

书评

小记《民主四讲》——8.2分

这本书为人诟病的应该是它的倾向性过于明显。尤其是第四讲,作者对美国的制度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将其称为假民主、有钱者的游戏。说实话,虽然作者说的都是事实,但是在我们普通读者看来,即使是作者眼里美国虚假的民主,也是我们不可及的东西。这就好像,自己家里吃糠咽菜,邻居吃炸鸡汉堡,还得批评对方炸鸡汉堡也不健康。关键是我们连炸鸡汉堡都没得吃呢!说这种风凉话,即使是事实,也够让人气愤的

读者其实可以看看前三讲。第一讲对民主历史的探索拓展了见识与理论知识,第二讲一些基本民主概念对读者的帮助也蛮大。第三讲非常有趣,大部分是对选举制度的科普。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