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是一部叙述了麦克劳德的生平和思想的纪录片。通过对他的采访和演讲片段的展示,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媒体学家的独特见解和理念。麦克劳德的观点独到而深刻,引发人们对当代媒体和社会现象的深思。
读懂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影评(一)
我其实并不知道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在他的海滨小屋里是什么样子。
在加拿大国家电影局投资拍摄的纪录片《读懂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里,我们只能看到他大清早穿好衬衫,提上公文包,好像任何一个普通上班族即将迈入任何一个大都市CBD的写字楼,接下来却穿过荒野,走向海边悬崖上一座孤零零的小木屋,神态自若,就好像西西弗斯接受了日复一日推石上山的命运。
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是一个低产得惊人的作家,直到78岁病逝,只写了15个短篇小说和一个长篇小说,一共三本书:《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当鸟儿带来太阳》《布雷顿角的叹息》。没了。纪录片里,他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大意是作家们常常不得不在孩子和作品之间做出选择,他很庆幸自己成为少数两样兼得的人。对了,在他的人生天平另一边,是六个孩子和无数个孙辈。
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娶了一个胖乎乎、乐呵呵、一看就擅长家务的太太,可想而知,他不用做太多家务。但是要养那么大一个家庭,在温莎大学教授英文和写作的工作肯定是不敢轻易辞掉的,尽管年轻时的他也曾放纵不羁爱自由,满世界打工,做过伐木工、煤矿工人和渔夫。
即便是对自己的家庭生活有着再高的满意度,但人生中依然需要独处的时光。一年一度回布雷顿角岛世代居住的老家消夏,每天一早,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都会穿戴整齐,提上包,独自穿过荒野,去海滨小屋,一个人呆着。他的作品大多诞生于那里。
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海滨小屋,像极了他们加拿大另一个作家艾丽丝·门罗的厨房。众所周知,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同时还是一个家庭妇女,总有很多个孩子、孙子要照顾,只能在孩子们上学之后,做家务的间隙,见缝插针开始写作。身边有那么多的杂务、琐事、喧嚷,只能逼着自己写快一点,再快一点,大概正因为此,门罗和麦克劳德更倾向于短平快的创作——短篇小说。
他们这种独处的性质,和下了班在停车场放空的上班族还是有很大区别,后者是消极的逃避,而作家们无疑是主动在家庭生活和创造性的精神生活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古印度传说中,悉达多给甫出生的儿子取名为罗睺罗,意思是系缚、束缚,他认为这个孩子会把他禁锢在家庭生活中,对于有的人来说,精神生活高于一切,首先要摆脱家庭生活的羁绊,然后才能专注于精神领域的探寻求索。可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认为:“花一辈子去做自己厌烦的事,比永远自私地追逐梦想、随心所欲,要勇敢得多。”(《船》)
现代人大抵很难做到僧侣那般决绝,对人世和人情各自都有诸般眷恋。我们需要走路,就像鸟需要飞一样。我们需要他人的陪伴。我们需要美。我们需要接触大自然,也需要不被社会排斥、孤立。
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海滨小屋高高地立在那里,位于家庭生活和个体精神生活之间、群居和独处之间、束缚与自由之间、出世和入世之间、可能与不可能之间。他可以从容地穿行,如他笔下那些了不起的人物,拥有直面生活和死亡的力量。
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说:没有人说过人活着是容易的事情。但既然我们都得活着,愿大家都能像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一样幸运,找到独属于自己的海滨小屋,确保自己可以随时从铁板一块的生活里抽离,上来透口气。
读懂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影评(二)
#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是永远的神!#
【布雷顿角,有16则短篇】
心心念叨很久的《读懂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终于在今天带着学生达成的圆满,我依然自认为很认真带着电脑去笔记,因为不知道下次有这样的机会可以接着着一种方式走进作家的世界是什么时候。
以纪录片的立场来看,其实是很寻常的方式,作家和家人聊聊自己的职业和生活;亲朋和其他作家读阿利斯泰尔的作品,分享自己的观点。但是看完之后就是很喜欢他。
当时加拿大国际电影局拍摄这部片子的时候恰好有一个歌剧家把阿利斯泰尔的作品改编成歌剧,于是也放进了片子中——于是,加拿大东北部那个遥远的美丽的布雷顿角,苏格兰裙彰显的悠扬小调和被现代化的歌剧很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海边的老人迎风走着,但是他可爱又生气,那是一种和《福尔摩斯先生》所显示的老年孤寂完全不一样的味道。想到后面阿利斯泰尔在自己的办公室乐呵呵地介绍自己的手稿:“以后我的手稿会送到渥太华图书馆,然后我的办公室会变得崭新,这里会放上我高高的威士忌酒瓶和部分手感。”他完全可以料想到自己百年之后故居、纪念馆之类的模样,但是他坦然接受,也没有说要赶kpi,六个孩子就留十六个短篇,有才华的人,永远年轻,也永远活着。
他人眼中的阿利斯泰尔的作品和人也很有趣。罗素·班克斯说“他从来不修改”真的充分说明了一个天才的天资有多么可怕,阿斯伍德的“音符论”也是即坚定又浪漫。还有万万没想到那么喜欢叶芝的托宾,他老早就知道有一个只写了13部短篇(当时)的作家,但是他不会相信一个只写出13则短篇的作家可以保证每一则的质量都是精品。
但是他做到了。
影片结束之后彭伦老师让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一个北京赶过来的小姐姐说看他的作品就是“站在小木屋的门前看窗外斜风细雨,没有期望也没有失望,但是我就想这么站着”,真是诗情画意的观点,彭伦老师说阿利斯泰尔不动声色地把痛心的东西写出来,然后让我们在里面感受到他的慈悲。我想也许这就是丽萨·摩尔说的,读他的作品,“无法描述他所写的文化的消逝,但是他可以同时把温柔与残忍写出来。”
我依然深深记着19年读《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时心里那种如果海边礁石般的触动,是不断被浪潮击打的震撼。我当时觉得他是太“恨”的一个人,那么淡淡的文字,直面死亡、剖析尸体,可纪录片中的他,明明是一个“对比孩子,写作肯定没有孩子重要”的幸福小老头。彭伦老师注意到我一直都在笔电记录,问我是怎么想的,的确是和他们不一样的看法。
和在场那些大城市奋斗着的忙碌的人相比,我是蜗居在常住人口没有四十万的小城啊。这里太安逸,日子也太平顺。高中时我写过一篇文字表达了对于小城的热爱,工作性质也让我可以时常在工作日出去浪荡,我并不觉得这样的日子是荒唐的,因为我知道我的每一次外出,最后的结果是我都会回来。杰克·麦克唐纳说“布雷顿角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但是上帝不希望我们在这里过度繁衍。”年轻人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走了,就好像我叫我读学生们出去走走、看看,到达更遥远的地方。我当然觉得小城美丽,但是他们有更好的我不会去拼的那种未来。所以看完纪录片之后,我似乎能理解了阿利斯泰尔的这种温柔的残忍。因为他知道他永远不会离开自己的布雷顿角,所以他写这里的伤痛,他写这里的忧伤,那是他不会因为触碰到就觉得心里难掩悲伤的感触,反而因为这样的记录,有了新的启发。就好像他的大儿子亚历山大说的那样:“他早期的短篇是世界上最好的短篇。我在这些作品中读到了一个人对于站新事物的探索,读到了他对于人生头几次伤口的深刻描写。我欣赏这种直接。”
坦坦荡荡的人生,没必要拐弯抹角的。他就是爱那条去乱岑角的路,他就是永远爱着自己的布雷顿角。他就是只想写16个短篇故事。
所以啊,懒癌人设的我,并不想站在小木屋的门前感叹他的文字有多么厉害,我想看他拿出钱包里的照片介绍他家族每一个成员的名字,然后和这个可爱的老头一起去海边散步,开着小船去钓鱼。
因为他的16则短篇,都是布雷顿角岛,真的不能再本岛了。
PS:其实很妙的是今天在看这个纪录片之前看了冈田DD的《夏威夷男孩》,也是小岛上的故事。真的很凑巧。还有看《退稿图书馆》,夫人不知道丈夫写了小说,阿利斯泰尔的太太却说她读过最好的故事就是阿利斯泰尔的(当然她极力否认了这是她和他结婚岛婚姻),真是有趣的互相对比~
读懂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影评(三)
2018年,我担任上海高中生书评大赛的评委。我读到了一个女孩的评论文章,评论的是加拿大作家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短篇小说集《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那篇略显幼稚但写得情真意切的文章,读得我等不及地下单买了一本被她说得很好的那本书。果然。
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两部短篇小说集费解吗?一点儿也不。
200多年前,一群爱尔兰人在家乡实在呆不下去后,下定决心乘上海船,他们历经艰险远渡重洋,来到了加拿大靠近大海的一个叫布雷顿角的地方安顿下来,从此以后,他们下海捕鱼、下井挖矿,付出最艰辛的劳作,得以在布雷顿角生生不息。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描述祖辈的生活史时,摈弃了20世纪以降世界文坛上此起彼伏的文学新潮流,就这么直截了当地陈述,有什么读不懂的道理?但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短篇小说写得太像一位见证者的娓娓道来,反而让阅读者心存疑虑:作家是不是在文本里暗藏了玄机?
年初,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唯一一本长篇小说中译本出版。译成中文后,原书名《没什么大不了的》被改成了《布雷顿角的叹息》。这一改,将这部长篇小说的基调尽数道来:只要可能,每逢周六,“我”就要开车去多伦多,去坐落在皇后西街上一栋破旧的大楼里看望一个人。这个人,来开个门身体都会控制不住地晃动,只有等到“我”拿出一瓶白兰地让他喝上几口,他才能控制住自己肢体……见他喝得那么痛快,又明白不能再给他烈酒,“我”只好下楼去买啤酒。一周一会终有别时,临别之际,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呼唤“我”“留下来陪我吧”……多么伤感的开头呀,就像《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和《当鸟儿带来太阳》中的男男女女一样,布雷顿角并没有因为他们来自遥远的爱尔兰而善待他们,贫穷、困顿是他们的生活常态,且又总是在他们不经意间就将亲人从他们的身边夺走,如果想侧耳倾听布雷顿角的叹息,那一定是凄苦的,甚至是凄惨的,可是,经由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选择,留在他书里的,都是他的祖辈被艰难的生活越挫越勇的故事。
该怎么解读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式的虚构呢?我想,我必须去看一次纪录片《读懂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了,便预约了5月30日下午在上海图书馆放映的那一场,我选择的理由是,那一场的解说嘉宾是我的好友、作家走走。
这是一部叙事风格非常奇妙的纪录片,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们也许会觉得导演拍摄得有些任性,仿佛拿着摄影机跟着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在随心拍。可一个半小时以后,当字幕缓缓升起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纪录片是经过导演精心构思的。片名不是叫《读懂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吗?影片就让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身边人朗读他的作品,这样的表现手法,除了呼应了影片的片名外,更让观众通过朗读者的表情和片言只语的评论,读懂了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
那么,影片都选择了谁来朗读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
身为大学教授的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婚后与妻子生活在布雷顿角。难以忘怀将他带到布雷顿角的祖辈,每天上午作家就拎着个公文包隐身到海边的小屋子里写作,两三个小时候再回到家里跟家人一起欢度时日。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说,假如要让他在孩子和写作之间选择,他选择孩子,所以,他有6个孩子,影片选择了女儿玛丽安、儿子亚历山大和杰克来朗读他们父亲的作品。除了最后出场的杰克读着读着潸然泪下外,玛丽安和亚历山大读完了父亲小说的片段后,都试图用平静来告诉镜头自己完成任务了,可转瞬之间写在他们脸上的忧戚和悲悯,掩饰不住地告诉我们,他们再一次被父亲的作品打动了。
这就是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作品!杰克说,许多人经历过的,父亲写得很有力量。加拿大著名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评论,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小说,写得很像民间故事,这种写法,比想象难多了。起先不相信只写过13篇短篇小说的加拿大作家能牛到哪里去,读过《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和《当鸟儿带来太阳》后,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说:他写的都是原始感情,这种感情最能触动人心。
“能让人一瞬间心揪紧的短篇小说不多。写生死的短篇小说很多,但把生与死每天的较量写得平静、尊严的,极少”,这是几天前走走再读《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后写在朋友圈里的留言。在出版物汗牛充栋的今天,得有多喜欢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走走才会放不下地一读再读他的作品?得读得多么入心,走走才会在影片刚一放完就识别出,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儿女们朗读的作品分别是选自《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中的《秋》和《船》。我们且来分享《秋》所写的故事,看看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是如何将许多人都经历过的事情,灌注以原始情感后,再讲故事般地写在书里,使之充满鼓舞读者的力量:
几乎读过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小说的读者就无法忘怀这位产量极少的加拿大作家?美国了不起的小说家、诗人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在为《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撰写的后记中,这么界定这本小说的世界性:“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布雷顿角无处不在。任何人只消跨一步便能进入”,所以,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塑造的,何尝不是我们周边那些不因为一时的困顿而向生活低头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