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读后感1000字

《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04 09:30:22
《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6-04 09:30:22   小编:

《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这篇文章通过对英国社会阶级的分析,揭示了现代社会中阶级差距的存在和影响。文章指出,尽管英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社会阶级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分割线。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财富和机会差距导致了社会不平等和社会流动性的下降。文章提醒我们,要关注和解决这一问题,以实现更公正和平等的社会。

《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读后感(篇一)

你知道连环计吗?《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这本书就像介绍英国社会阶级故事的连环计,一环扣着一环。而且这个的故事跌宕起伏,时不时引人入胜的。有地图有表格有数据。也许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是介绍英国的阶级故事。它有点像英国版的《仗卷走天涯》。内容丰富,不仅仅适用于对社会学的有兴趣的读者。里面的奥秘待你们自己去揭开谜底和探索。探索的过程特别有趣,文中的金句满满,总有一句说到你的心坎儿里去,引起共鸣。

《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读后感(篇二)

当我看这本书的时候,看到这个书名。我特别的感兴趣。什么是社会阶级,我怀着激动又好奇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这本书。同时我也带着疑问在书中寻找答案。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时候,那种一环扣一环的章节结构,引人入胜。我的胃口一下子被吊了起来了,以至于收到书的第二天就把书看完了。文中大量的表格和地图又是另一个特色。看这个书的时候,时不时会有金句出现。而文中的金句总是引起作为读者我的共鸣。作者引用的一些词总是那样的有趣且丰富的形象。比如阶级计算器、登山等等。

书中有三部分。而这个三个部分似乎每一个部分都至关重要的。缺少的部分仿像是缺少了什么的东西一样的。像文中我收藏了很多金句就是。中产阶级被定位为上层阶级和多数工人阶级踢来踢去的皮球。这多么有趣,一下子中产阶级的形象在生动浮现在脑海里。就像连环计一样,文中介绍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然后三者再加起叙述。当我看到作者提到礼物的时候。我就觉得特别亲切这个知识。教师节我们到底该不该送礼物一下子找到答案,在后面的章节也可以再次论述中找到答案。

我觉得第二章是特别现实且贴近生活的。当我读到希尔斯的报告所指出的"经济上的优势和劣势会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不断加强,而且往往会影响下一代。"我个人表示很诧异的同时又觉得非常有道理。因为第二章也写到人们不一定非要有钱才能成为"上层阶级,"相反,有钱也并不一定"给"你上层阶级的身份,或让你变得比别人优秀。还有“新钱"和"旧钱"的说法,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过这个说法的。

当我读到第六章时文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社会科学格言一一机会平等只有与普遍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越不平等两极之间的社会流动性就不容易实现。这又是为什么呢。看完这章我得到答案。

第七章还有一个问题是(大学)轨道的另一边?问题不在于你上不上大学,而在于上哪所大学。这又是为什么呢?

21世纪英国的教育不平等和空间不平等,这一系列问题,让我觉得很亲切,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社会化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是由人构成的。每个人都可以在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当我们好奇的发现社会有阶级的时候,你会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社会的现象错综复杂又有趣,我们该如何穿透现象的表象去捕抓现象背后的本质。这种洞察力是一种直觉。我个人觉得很神奇,也许这个社会学的魅力。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刚刚好也在看《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两本简直是绝配。好啦,那就以此做为长评的结尾。

《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读后感(篇三)

社会分层与流动一直是社会学关注的重要议题,而人们对于社会阶级的划分一直是一种敏感而暧昧的态度。《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这本书主要的关注点在于社会阶级在21世纪的英国是否仍然重要?答案是肯定的,作者在此展现了阶级的回归。而阶级之所以会回归,是因为螺旋式上升的不平等重新建构了当今英国的社会阶级。故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代英国社会的阶级分布是怎样的,以及人们是如何看待这种阶级分化的?

这两个问题颇为经典,作者也将其对阶级的划分定位在传统的对于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考察上。但是与传统脉络不同之处有二:一是纳入了一些新兴的现象;二是采用潜变量模型对三种资本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从而展现出多维交错关系。这种交互分析所得出的七种阶级划分也成为了该书随后分析的基础。作者的基本结论为,阶级在根本上被重构了。新的秩序在区分顶层和底层时更加明确,但中间层次却变得更为模糊和复杂。

除去一些传统的分析范式,该书还回应了一些颇具时代性的议题。例如,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进入大学读书,这是否意味着阶级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呢?实际并非如此,更高教育不意味着更平等。尽管优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大学参与率都非常高,但是优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差距实际上并没有缩小。作者一个更具启发性的结论在于,在高等教育普遍的情况下,问题不在于你上不上大学,而在于上哪所大学。也就是说,今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内部分化是非常大的。不同的大学提供了不同的进入阶级结构的通道,而教育扩张并不足以打破这种模式。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该书选用的分析数据十分有意思。GBCS这一数据主要来自与BBC的一项网络调查,这一调查让人们花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来回答关于收入、储蓄和房产价值以及文化兴趣和社交网络的几个问题,然后他们就能够通过“阶级计算器”被告知自己属于什么阶级。这份调查反响空前,英国人既对阶级感兴趣,也对阶级感到不安。最为有趣的是,这份调查数据本身是有偏的,受访者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与族群差异,参与调查的更多的是社会上层。这种样本偏差本身就非常具有启发性,当然作者也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进行了补充分析。但是这种方法值得尝试,如果有机会我们也可以讲中国的情况进行对比。

(书的设计很英伦了)

《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读后感(篇四)

“我们正在创造的不是一个阶级,而且一群从摇篮到坟墓都被束缚的人。”

所谓阶级,指的是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所谓阶层,指的是处于同一阶级的不同层次。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社会宣告“社会阶级死亡”而兴起的是“后现代社会”。相比于处在中间层的大量群体,引人注目的是上下的极端两层,也就是所谓的“精英群体”和“不稳定的无产者群体”。阶级概念经常被政治群裹挟,而极端的精英体制与严重的不平等现象的产生密切相关。当我们从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不同角度剖析时,我们会发现,一些隐形的东西将这个世界逐渐改变并塑造。

布迪厄认为阶级特权与获取他所谓的“资本”息息相关,他把资本定义为“对未来拥有优先购买权”,所以:只有当优势扩大超越任何特定交易的方式而持续存在时,不平等才被允许具体化为阶级。故社会阶级从根本上是与历史包袱的存储和优势的积累相关,从而巧妙的掩盖了很多人之间的各种界限。正是我们中国人经常所说的“赢在起跑线上”。

年长者总是比年轻人拥有更多资本,不论是经济还是文化资本。房子的所有权让很多人拥有了一些“资本”,并且它成为了生活保障之一。文化资本更是使其分化开来。20世纪中期,社会向上流动有显著增加,然而某些阶层中,变化却根本不大。机会平等只有与普遍平等联系在一起时,才能真正实现。社会越不平等,两极之间的社会流动性就越不容易实现。如果年轻人无法从代际转移中得到一些“资本”,那么文凭就作为向上流动的“最好出路”。可惜上层和下层的人们还是有着巨大的差距,因为拥有的资源不同,其社会背景和资源的互构又一次将阶级或者阶层固化。

人类社会对底层的概念都是统一的:低薪、“肮脏”、“懒惰”…一系列词语使其污名化。弱势群体的待遇为何这么糟糕?最贫穷的人能活下来,为何只能是依赖当地的家庭邻居和朋友之间的社会网络?为何他们不信任基本制度甚至憎恨?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英国还是中国,城乡问题都成为了一个重要节点。而中国的二元制度要更为复杂和固化。当同一圈子形成了了特有的文化,我们如何能打破这个壁垒?如何寻找出路?我们走了了种族和肤色的歧视,如今又被困在了名为“阶级”的漩涡。新兴文化资本的形式推动了等级的分类整治,加剧了最不具备能力去对这些定义提出异议的人已背负的污名,这只会让他们未来的路更为糟糕和艰辛。

所谓的上层占据着社会研究和媒体的中心地位,那些不稳定的无产者慢慢淡出公众视野,这限制了我们对当今社会不平等和阶级分化的认识。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只有“看见”和“承认”,我们才能去解决问题。尽管很多人拒绝直接承认所处群体或者阶级,但是不平等的程度以及它不平等地塑造人们生活机会的方式,意味着阶级仍然深深地存在于人们的身份中。因为阶级意识往往不是通过理解我们是谁,而且通过理解我们不是谁而得到承认的。

《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读后感(篇五)

读了本书的主要感悟是:以前阶级划分大多是职业阶级,即以职业为阶级的主要划分依据。现我们更关注经济、文化、社会资本在阶级间的交互作用对划分阶级的作用,阶级是不同资本的结晶。作者将社会流动比作“登山”,我们应该看到那些处于半山腰的登山者明显比处于山脚下的登山者更有优势。这种优势不仅表现为资本的增长和积累比收入要高得多,即富人的资本增长率往往超过国民收入增长率,从而具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增长绝对总量和经济优势。同时还表现在社会资本中,由于人们的社会网络往往是与自己身份地位、价值观和所属阶级相同或相近的。所以精英阶级的社会网络大多是教育水平较高且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较高者,数量少而质优,相反不稳定无产者认识精英阶级的或中产阶级的少之又少,他们大多和自己同一阶级的人结识,交往数量较多但同质性较强。因家庭出身而产生的交往差异也在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资本。在文化资本层面上,老牌中产阶级大多喜欢去剧院、看芭蕾等文化形式展示着自己的阶级文化,相比之下21世纪的新兴中产阶级等多的展现出对新兴文化方式的吸引和赞同。如社交媒体、酒吧、俱乐部等。这表明了文化资本之间的代际冲突,文化具有非常直接的代际和阶级维度。随着“文化杂食者”的崛起,在美国工作的社会学家辩称这这证实了传统文化等级制度终结的开始,文化宽容度越来越高。那应该的社会阶级固化了吗?教育在社会流动中又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本书为我们展现了精英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区别。首先,进入这两类学校的学生家庭所处阶级有着明显的不同,精英阶级和贵族阶级的孩子更容易进入精英学校,而工人阶级的孩子大多都在普通学校。在21世纪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情况下,重要的不是你是否上大学,而是你上哪所大学,大学之间的分化和差异也愈加明显。在GBCS关于35-50岁不同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阶级调查中显示:牛津和剑桥大学是精英毕业生比例最高的两所学校。在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向上流动的过程中是起到了促进作用抑或是维持阶级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思考的。阶级也具有地理区域,英国的精英群体主要集中于英国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而英格兰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则形成了一个相反的集群,那里精英人口小于预期。阶级也正在以人民的住房条件、生活方式、居住社区等形式不断表现出来。试看现在中国的小区划分,富人区高档小区、政府福利住房的划分也值得我们思考着对于阶级融入和社会流动的作用。一个竞争性、开放性更强的社会会提供更多向上流动的渠道,相反一个更加封闭的社会则更容易造成阶级的固化。这里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应该精英阶级和不稳定无产者这两个极端位置的人群。越来越多的处于精英阶级英国人试图避免谈论自己所处于哪个阶级以及阶级带给他们的特殊的社会地位、自我优越感。越来越多的不稳定的无产者处于自我保护的意图也试图避免公开谈论他们所属于哪个阶级,但他们内心都清楚的知道他们现在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和境况,他们比任何一个阶级都心知肚明,只是将阶级更加隐晦起来,避免表露自己不利的社会地位和境遇。如果我们不确定人民是否属于哪个阶级,可以从相反的角度来看,看他不属于哪个阶级,这也许更加明晰我们的观点。阶级认同在英国也是存在的,且阶级与政治情感紧密联系起来。如工人阶级对自己的阶级又较强的认同,当这个社会不能给予他们公平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呼声时,就有能产生阶级冲突甚至是反抗革命。我们应该从更加广阔的角度认识阶级、阶级划分和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我们应该看到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三种资本在划分阶级中的作用,造成不平等的关键不在于你在某一时刻拥有了哪种资本,而在于资本长期拥有过程中带来的资本存量的增加。同时英国教育和空间的不平等、英国精英阶级和不稳定无产者的阶级分化和传统中产阶级的消亡也是值得我们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总之本书在数据支撑的基础上为我们展现了21世纪英国阶级划分的整体全貌。

《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读后感(篇六)

读了本书的主要感悟是:以前阶级划分大多是职业阶级,即以职业为阶级的主要划分依据。现我们更关注经济、文化、社会资本在阶级间的交互作用对划分阶级的作用,阶级是不同资本的结晶。作者将社会流动比作“登山”,我们应该看到那些处于半山腰的登山者明显比处于山脚下的登山者更有优势。这种优势不仅表现为资本的增长和积累比收入要高得多,即富人的资本增长率往往超过国民收入增长率,从而具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增长绝对总量和经济优势。同时还表现在社会资本中,由于人们的社会网络往往是与自己身份地位、价值观和所属阶级相同或相近的。所以精英阶级的社会网络大多是教育水平较高且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较高者,数量少而质优,相反不稳定无产者认识精英阶级的或中产阶级的少之又少,他们大多和自己同一阶级的人结识,交往数量较多但同质性较强。因家庭出身而产生的交往差异也在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资本。在文化资本层面上,老牌中产阶级大多喜欢去剧院、看芭蕾等文化形式展示着自己的阶级文化,相比之下21世纪的新兴中产阶级等多的展现出对新兴文化方式的吸引和赞同。如社交媒体、酒吧、俱乐部等。这表明了文化资本之间的代际冲突,文化具有非常直接的代际和阶级维度。随着“文化杂食者”的崛起,在美国工作的社会学家辩称这这证实了传统文化等级制度终结的开始,文化宽容度越来越高。那应该的社会阶级固化了吗?教育在社会流动中又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本书为我们展现了精英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区别。首先,进入这两类学校的学生家庭所处阶级有着明显的不同,精英阶级和贵族阶级的孩子更容易进入精英学校,而工人阶级的孩子大多都在普通学校。在21世纪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情况下,重要的不是你是否上大学,而是你上哪所大学,大学之间的分化和差异也愈加明显。在GBCS关于35-50岁不同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阶级调查中显示:牛津和剑桥大学是精英毕业生比例最高的两所学校。在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向上流动的过程中是起到了促进作用抑或是维持阶级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思考的。阶级也具有地理区域,英国的精英群体主要集中于英国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而英格兰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则形成了一个相反的集群,那里精英人口小于预期。阶级也正在以人民的住房条件、生活方式、居住社区等形式不断表现出来。试看现在中国的小区划分,富人区高档小区、政府福利住房的划分也值得我们思考着对于阶级融入和社会流动的作用。一个竞争性、开放性更强的社会会提供更多向上流动的渠道,相反一个更加封闭的社会则更容易造成阶级的固化。这里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应该精英阶级和不稳定无产者这两个极端位置的人群。越来越多的处于精英阶级英国人试图避免谈论自己所处于哪个阶级以及阶级带给他们的特殊的社会地位、自我优越感。越来越多的不稳定的无产者处于自我保护的意图也试图避免公开谈论他们所属于哪个阶级,但他们内心都清楚的知道他们现在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和境况,他们比任何一个阶级都心知肚明,只是将阶级更加隐晦起来,避免表露自己不利的社会地位和境遇。如果我们不确定人民是否属于哪个阶级,可以从相反的角度来看,看他不属于哪个阶级,这也许更加明晰我们的观点。阶级认同在英国也是存在的,且阶级与政治情感紧密联系起来。如工人阶级对自己的阶级又较强的认同,当这个社会不能给予他们公平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呼声时,就有能产生阶级冲突甚至是反抗革命。我们应该从更加广阔的角度认识阶级、阶级划分和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我们应该看到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三种资本在划分阶级中的作用,造成不平等的关键不在于你在某一时刻拥有了哪种资本,而在于资本长期拥有过程中带来的资本存量的增加。同时英国教育和空间的不平等、英国精英阶级和不稳定无产者的阶级分化和传统中产阶级的消亡也是值得我们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总之本书在数据支撑的基础上为我们展现了21世纪英国阶级划分的整体全貌。

《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读后感(篇七)

《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是一本基于“英国阶级大调查”对当代英国社会阶级分化状况展开研究的著作。

如今,人们对阶级的认识和学术界对阶级的研究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社会条件的改变,阶级分类的方法不再是最初“工人阶级”“中产阶级”的粗暴分类,也不再仅仅是由职业特征所划分的地位阶层。“在我们这样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消费社会,这种(以阶级文化标志划分的)自我优越感正在扩散(P41)。”因此,作者采用布迪厄的“资本、资产和资源”的阶级分析方法(CARs)来研究当代英国的社会阶级。

本书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英国社会阶级的分类图式——顶层少数财富精英和底层少数被忽视的“不稳定无产者”构成了社会阶级的两极,并且他们之间的差距正在迅速拉大,精英阶级的封闭性也持续增加。占社会大多数的中间部分的阶级分化状况和机制与过往人们的认识有很大的改变。无论是实际资源占有状况还是阶级意识的自我定位,中产阶级的存在状态变得很不稳定,阶级分化机制也变得复杂多元。他们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网络等多个维度进行激烈竞争,这种竞争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化。作者在与中产阶级对象的访谈中发现,他们普遍有一种“被夹在两个世界之间”的感觉,不“指导我适合哪里”,而是感觉“陷入了中间”。他们会有一种强烈的与“下层阶级”保持距离的意识,但也很难感受到自己是中产阶级的一员(P195)。

比作者对于英国当代社会阶级的实证分析更有趣的,是“英国阶级大调查”本身。调查中所呈现的某些细节,可能更为深刻地反映出了阶级分化过程中的社会机制。

第一,调查的异常火热。这项社会调查意外地在英国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关注。BBC和研究团队共同开发了“阶级计算器”(Class Calculator),能够可视化地呈现出受访者当前的社会阶级。上线一周之内,就获得了700万人(约占英国成年人口的1/5)的点击。人们对于自己应当被归类为什么阶级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兴趣。这种现象正表明了,“阶级”相关的议题在社会中从未消失,即便很长时间以来,学者和政治家们都在有意回避阶级问题,宣扬后工业的福利国家之中“社会阶级的死亡”和基于“个体化”的后现代社会秩序的兴起(P363)。作者认为本书的主要观点是:社会阶级再次成为大众想象中的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英国人意识到了阶级的存在,既对阶级感兴趣,也对阶级感到不安(P5)。

第二,调查对人们行为与心态的改变。有趣的是,“英国阶级大调查”对英国社会阶级的分类研究本身,也成为了阶级再生产中的一环。在调查过程中,某一类特征或行为方式属于某个阶级的研究结论所构建出来的分类系统,无疑道德化的。它将社会空间划分成了阶层化的、优劣分明的碎片,改变了人们对阶级的态度和行为,成为优越感、焦虑感的来源,以及道德判断乃至阶级排斥的工具。例如,在GBCS项目启动后的一周,伦敦的剧院门票需求量平均增长了191%。因为似乎很多人都对阶级计算器将去剧院的频率作为测量文化资本的指标所有反应,于是决定多去几次剧院(P5)。

第三,调查的系统性偏误。因为是非抽样调查,所以样本的系统性偏差也颇值得玩味。样本偏差反映出的不同人群对阶级调查不成比例的参与兴趣,反而比处理有偏数据的技术性细节更值得讨论。通常我们会认为,大规模社会调查是不容易触及到精英阶层的,因为他们更敏感,对自己的隐私更为重视,调查员也不容易接触到他们。然而在GBCS项目中,作者却发现,受访者越是精英,就越有可能参与调查。高收入、就读于精英大学、生活在最富裕地区的群体拥有最高的参与率。不仅如此,这种现象并不是线性增长,而是指数增长(P287)。作者指出,这种现象可能一方面反映了精英阶层作为“技术专家”对社会调查这种科学化的、技术化的刻画方式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表明参与GBCS对个人来说是一个获得个人满足感的机会,事实上,这是一种私下里知道自己做得很好地方式,甚至不用公开承认自己是“精英”的一员(P289)。

《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读后感(篇八)

社会阶级已经死亡,基于“个体化”的后现代社会秩序已然兴起,这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诸多学者和政治家的主张。迈克·萨维奇、菲奥娜·迪瓦恩等学者通过《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一书,针对“社会阶级”这一概念重新发出了声音,力图重构当今英国的社会阶级。

阶级作为一个总是被政治问题裹挟的概念,作为中国读者,我们自然很容易会想起马克思及其后继者构建的新旧马克思阶级分析范式,除此之外,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社会学家戈德索普提出了一套新的职业阶级图式(即国家统计局社会经济分类,简称NS-SEC),以求弱化阶级分析中内涵的文化偏见。由于马克思的思想与政治经济学的密不可分,不论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范式,还是经由美国社会学家赖特改良的新马克思主义图式,都过分关注于经济因素在阶级分化中起到的作用,而戈德索普的阶级图式一方面仅将阶级与就业和职业相关联,忽视了阶级与性别、种族、民族等要素的联系,另一方面,戈德索普划分的服务阶级,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顶层阶级与中层阶级之间的界线。本书作者并未采用其中任何一套阶级分析范式,而是依据布迪厄的资本理论,通过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对当前英国的社会阶级进行了考查。

通过对当今英国社会阶级的描绘,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三个大社会阶层——位于顶层的财富精英,位于底层的不稳定无产者和为数众多的中间阶层。在这里,我们且不去讨论英国当前的社会阶级属于哪种社会结构,或者“阶级”与“阶层”的区分,因为这并非本书的重点所在。正如作者所总结的,我们应当去关注的是不平等是如何从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存在并发挥其作用的。虽然当前的英国社会仍然是一个允许流通的社会,但就如作者所发现的,这种社会流动更多地是发生在中间阶层,而且社会流动性作为一种政治焦虑的手段,其是否真实有用也受到了作者的质疑。但不论如何,作者依旧发现并批判了三种资本在代际间的积累及其导致的社会不平等。

除此之外,本书的精彩之处还在于对当下英国人否定“阶级”概念的心态的剖析,以及对不稳定无产者污名化现象的分析。

尽管如此,作者发现当下英国社会人们为了表现对优越感的自我疏离,否定“阶级”概念而努力地不让自己显得势利,但他们潜意识里的阶级意识却形成了一种矛盾的画面。这种画面致使作者带领我们去反思精英政治背后的资本积累和不平等现象,也让我们意识到人们表现的开放和平等主义精神与对底层阶级污名化之间的矛盾所在。

在最后,让我们笼统地回顾一下一系列学者关于社会阶级和阶层的研究。

与萨维奇等的观点不同,BBC于2013年报道《研究显示英国八百年来社会阶层几乎未改变》,指出英国社会阶层的高度固化。

而对于美国社会,首先本书译者也有译作《 新阶级社会:美国梦的终结?》,书中作者通过马克思阶级范式(即赖特的新马克思主义图式),构建了美国“双钻石型”社会结构,指出了美国社会阶级固化的趋势,进而证实了美国中产阶级的陷落和美国梦的终结。除此之外,美国政治学家帕特南诸如《我们的孩子》等作品,也为我们述说了美国梦的破灭和美国阶级固化的社会事实。

新阶级社会:美国梦的终结 ?(第四版)

8.2

〔美〕厄尔·怀松(Earl Wysong) 〔美〕罗伯特·佩卢奇(Robert Perrucci) 〔美〕大卫·赖特(David Wright) / 2019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我们的孩子

8.2

[美] 罗伯特·帕特南 / 2017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读后感(篇九)

本书的形成起源于两个主要事件。首先,进入现代社会后,人们普遍认为,旧日所谓的阶级已经早已被历史的车轮碾过抛在了身后,如今男的都称sir,女的都称lady,大家手拉手make Britain great again;与此同时,作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的教授的作者组织了一个全英范围内的网上在线阶级调查(简称GBCS),只需20分钟回答几个在线问题你就能知道自己是个什么垃。。阶级(说不定答题的时候手高手低的你就发现自己原来是个精英嘞)。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作者发现所谓阶级消失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21世纪的英国不但有阶级,甚至有7个阶级,不过 作者没有在书中详述不同阶级的特征差异,而是把重点放到分析造成这种分层的原因方面,而且揭露了两端阶级的贫富差距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

网上查找到相关阶级的特征

该调查先后调访超过16万人,是英国史上迄今为止就阶级分类问题所进行的最大规模的调研,且至今仍在不断有新的问卷补充,所以样本偏差应该是比较小的——但要注意,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人很少很少参加。 不过文中可以看出作者认定不同阶级一个占比非常大的参考是某人所从事的职业。这也很好理解,很难想象一个清洁工、出租车司机或是柜台销售能被称作精英。至于从这样的角度切入会不会有分析偏误留待社会学专业人士评价。

所以,决定一个人阶级的到底是那几个方面的因素?或者我们可以问一个具体的问题:要把一个人变成精英需要分几步?

答案跟把大象关进冰箱一样,也是三步:指定一个人-喊他精英-然后放出去使唤人。

……

其实是这三个方面: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

经济资本

早有古老的东方智慧告诉我们: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资本,或者说财富的占有率一定率先成为一个人阶层跃升的基础,而这个过程一般很难由一代人完成,这也就是为什么较高阶级的人很大概率祖上有城堡;从事的职业不仅仅体面,也能确实能带来高薪,比如CEO、医生、律师等。并且根据调查,这些职业在英国的封闭性非常强,许多从业者本来就来自上层阶级家庭。

此外,经济资本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房产。作者在书中也引用了对个别人的访谈记录。在身份为中间阶级的人中,对于自己房产的感受很多都是“安全”“安心”,这和当下中国上班族的房产观念也不谋而合。有趣的一点是,作者观察到许多经济资本不一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觉得自己属于中产阶级,这种情况作者认为也是贫富差距拉大造成的。虽然总体来说大家可能都更有钱了,但富人更有钱得多——现在的人如果想赶上最富有的人,要比三十年前的人多花3倍的努力才行。于是在这种比较下,即使有200万英镑房产的人也觉得自己并不富有,还是个打工的。

看来光有钱是不够的,想要有阶级认同还要有文化自信才行:),hence,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

古老的东方智慧又告诉我们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虽然文化资本一词是舶来品,但中国读者对其绝不陌生,对于“文化”的褒贬早就暗含在各种针对性的评判场景中。一会儿把有钱没文化的人叫做“暴发户”,认可文化的高级地位;一会儿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读傻了”,觉得不能赚钱的文化只是种无关痛痒的装饰。但布尔迪厄正是把文化资本作为“区隔”不同阶级的主要因素。没钱可以挣钱,没文化虽然可以再学,但和从小受艺术熏陶而对美的感受深入骨髓的人必然不同。正是对艺术品的了解与欣赏拉开了高雅与粗俗的距离——尽管精英阶级并非人人都好这口,但别忘了最大的区别是他们可以选择,而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不懂艺术很难说仅仅是因为他们自己不喜欢。

有趣的一点是,为了调查国人的文化热情,题目中设计了诸如你最近有没有看歌剧、戏剧,有没有逛展览一类的问题,而也许是为了让自己在填“是”的时候心不虚,一时间剧院门票竟然大卖。

但更重要的是,文化资本除了能提升个人的眼光与修养以外,更重要的是这些见识能带你进入精英的圈子,而在这些圈子里认识的人将会成为另一个资本的来源,即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人的人脉,你的关系网,古老的东方智慧再次登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天才总是成群地来,这是社会资本的最直观的一面。我们可以从文中看到从无业游民一直到科学家、CEO,不同身份的人之间互相认识的可能性呈现出截然的分野,工人就是更容易认识售货员而不是财政总监。

对于社会网络的计算也采用了社会资本研究的权威林南的方法,更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单独阅读林南的著作。

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

8.5

【美】林南 著 / 2020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这些资源结合起来互相促进能够发挥出大于3的优势。当然,这里没有全面总结书中提及的所有影响因素,比如教育,可以直接归为文化资本,但同时我们都清楚其对社会资本有着多么大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何从地理上看,各方面都最优区域总是那寥寥几个,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是伦敦……

有资产、有文化、有关系网,你离精英不远了,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很靠谱?别急,再等等,说不定还会有素未谋面的二大爷寄信告诉你有一个爵位需要继承……

《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读后感(篇十)

迈克·萨维奇(Mike Savage)著,袁博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0月,89.0元)

萨维奇是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教授,社会阶级研究领域的权威。出本书外还可以看到萨维奇的著作有《Sociology for a Changing World》、《Networked Urbanism Social Capital in the City by Talja Blokland Mike Savage》、《dentities and Social Change in Britain since 1940 The Politics of Method》、《New Directions in Elite Studies by Olav Korsnes, Johan Heilbron, Johs. Hjellbrekke, Felix Bühlmann》、《The Return of Inequality_ Social Change and the Weight of the Past》等,几乎都集中于现当代的社会阶层领域。

本书基于2013年公布的英国阶级大调查(GBCS)的数据,将当代英国社会阶层的分为精英、中产、工人以及不稳定无产者等几类,并从经济水平、文化素养与社会关系这三个维度描绘社会资本的积累与阶级的相互关系,对英国阶级的流动以及阶层的空间分布做了探究,随后作者对英国社会阶层的精英与不稳定的无产者两端再做深描,最后旗帜鲜明地指出:英国社会阶级并未消亡,阶级在不断地分化并造成或加剧新的不平等,阶级从根本上就与不平等联系在一起,因此作者也质疑竞争性、资本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的市场体系本身。

社会阶级始终是大众想象之中强大的力量,从英国社会的阶级问题可以窥探我们当下所处的世界坐标,认清我们自己在社会之中的位置。我们都对自己所处的阶层充满兴趣,然而恰如作者调查发现,往往人们对于自己所处阶层的认识往往是错位的。书中在调查之时以1-10分为自己的经济打分的时候,人们多数打分都徘徊在5周围,人们总是趋向于将自己放在中间的阶层,不论是精英阶层还是无产者他们都会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所处的阶层,这也是个人与社会之间认识的双重错位。

经济资本作为阶级评价的重要标准,作者带着我们看到英国在财富、储蓄、房产、房价这些经济指标上英国社会阶层的分化。虽然经济资本的积累对于社会阶层有着深远的影响,但作者也提醒我们

经济的绝对增长与社会中层复杂精密的层级掩盖了中产与工人之间的界限,经济资本也很难以单一的职业来判断,“经济资本积累的而主要受益者是更长期积累形式的结晶”,同时财富的普遍增长可能会降低人们对于自己阶层的认知。

当然对于社会其他人而言,经济资本是内在的,而外在展现在大众面前的——是不同阶层衣食住行所代表的文化资本,文化品味与活动是资本的一种表现形式。当然由于这内隐外显的缘故,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上海名媛”的奇葩行为,在缺乏内在经济资本的情况下以外在的文化符号来以假乱真。在英国,高雅文化与新兴文化之间差异巨大,薯条与剧院,印度菜与摇滚似乎都有自然而然的鸿沟,“奢侈品”、“贵族运动”都是高雅文化与精英阶层的符号,随之而生出高高在上文化的优越感。作者也提到文化杂食者的出现,显示出文化品味依旧不能简单地划分阶级,不过这些依旧无法撼动这些符号背后旧式的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往往是在社会关系、人际交往之中发挥出其价值的,精英与底层都在其他人的凝视之中。帕特南认为社会结构作为一个整体之时会更加强大,我更加倾向于布迪厄的观点社会资本仅仅是一种手段,往往只是正对于本阶层,我们所说的温情脉脉的“熟人社会”、“交际圈”就是这个道理,他很难为圈子之外的陌生人而服务。这种社会关系的不平等就在于上层可以轻易认识下层,而下层却很难认识上层。从另一个方面看,老年人往往相较于年轻人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这便是阅历与经验的意义,老人们总是乐此不疲的教训年轻人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要多”。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定义与描述阶层这三个标准往往交织在一起,作者由此将英国21世纪的社会阶层分为:精英阶级、老牌资产阶级、技术中产阶级、新富裕工人、传统工人阶级、新兴个人阶级、不稳定无产者七个阶层。虽然人们总是抱怨社会阶层固化,然而社会流动一直存在的,尤其对于中产阶层而言,既可以一夜暴富,也可以一夜回到解放前,上下的流动不也是社会的动态平衡吗?前进与退后的空间都很大嘛,虽然人们都在谈阶层的跃升,尤其是顶尖大学成为阶层飞跃的重要途径,人们也一直在对所谓“寒门出贵子”的问题辩论不休,对于底层的跃升显然寄予了更多的期待,其余的书中还有很对丰富的细节便不再一一论述。

正是因为选取了人们普遍关心并感兴趣的话题,并且进行了大量的调查采访,使得本书的数据、结论有着坚实的基础。全书一共绘制有50副各类的图标,直观展现出了英国社会阶级的分化,这些巨大的鸿沟还是非常有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书中也保留了很多与采访者的对话,也如实地展现出受访者的态度与价值取向。

当然作为历史系的学生,我在本书中感受到了很多的冲击,当我们埋首故纸堆中寻章摘句的时候,社会学家们在思考当今社会的问题,这些热点与迫切的问题。不过,非要说本书美中不足的话,便是对于现实问题的历史根源发掘还待深入,21世纪英国阶级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历史基础,经济资本的积累也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本书显然对当今的英国社会经济已经做了全面的描绘,但对于英国阶级产生发展的历史,如何从旧的阶级走向今天的阶级论之不详,或许还可以再做探索。

还记得第一次接触布迪厄、汤普森这两个陌生的名字是在陆扬先生《清流文化与唐帝国》一书之中,布迪厄用场域来说明“客观关系网络所构成之开放性结构”,也是“行动者争夺具有价值支配性资源的空间场所”,那会难知其意。萨维奇在这本书之中也频频引用且几乎全部支持布迪厄的观点,就像久别重逢,显然从社会阶级角度理解他们要容易一点。

突然想起来,恩格斯也曾在他的名篇《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之中描绘过19世纪英国的工人阶级,工人生活在穷困之中,不断被机器排挤,而又不断有被羊吃人驱赶而来的农民加入。

可是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止步不前,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人力在更多的领域被完全替代。200年之后的英国,诚然从历史的纵向来看,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已然飞跃,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然显著提高,不再是烟囱黑雾、机器轰鸣、混乱肮脏的雾都,日不落帝国也终究成为过去。可是可是,恰如萨维奇所言经济资本是历史积累的产物,整个社会的提升导致各个阶级界限随之提升,依旧还是在动态平衡之中,最广大的阶层依旧处于社会的中下层。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整体的进步没有意义,而是说阶级分化“水涨船高”的意思。

从始至终作者一直在强调“阶级从根本上与不平等联系在一起”,我也深以为然。卢梭说“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阶级似乎成为了维护各自领域与团体利益的工具。虽然现在几乎所有的官方层面都在极力的避免直接讨论阶级问题,以免引起阶级对立与冲突,而大肆宣扬那些逆天改命的底层人,缓和人们对于阶级固化的怨气。这是社会层面一直广泛关注与讨论的热点,又是人人相关的话题。所以面对着这永远存在的现象,我们总不能一直讳疾忌医。本书调查与写作的初衷正是希望开启公众广泛的讨论并直面这一挑战,一个没有高低贵贱、没有壁垒森严的世界,不好吗?

《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读后感(篇十一)

引子:本评论涉及的范围只是《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论述的英国社会,并无其它所指,切勿对号入座。

英国作为后工业社会的发达国家,一直以来充满了骄傲与自满,但随着经济上的不平等,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被马克思加以火药味极强的“阶级”这一概念再次引起了民众的巨大兴趣。

2011年由BBC主办,2013年公布结果的GBCS社会阶级大调查,出乎意料的不仅在英国本土,而且在全球范围都引起了巨大关注,本书便是在这种热度下的产物。以迈克·萨维奇为首的项目团队合著此书,让8800公里以外的我作为一个吃瓜群众惊掉了下巴,瓜碎了一地。

简单总结一下我的读书收获。

一、 社会阶级的变迁

英国自18世纪起就有了明确的阶级认同,但随着新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民主化进程,阶级这一概念似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然而通过调查,人们发现这一概念只是更加隐蔽的躲避在了人们的心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衡量自己在社会阶级中的定位,并审视别人;同时研究人员意识到人们满足于将自己定义为中产阶级——既不极度富裕,也不极度贫穷,其核心是自我优越感在作祟,他们只是在时间维度上看到了自己相比于父母那一代的起点有了更好的生活,因此出于虚荣心与错误的知识给自己做了主观的阶级定义。

事实上,这只是人们的自我欺骗。阶级早已不是人们印象中的上层阶级、中产阶级、工人阶级等与职业相挂钩的产物,而是一种经过无数积累和沉积过程的产物,它在当今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为了更好的说明,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

二、 资本与阶级的新面貌

研究人员提出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三个参数来定义阶级模型。经济资本是显性的;文化资本是符号化的;社会资本虽然隐性,但发挥着巨大作用。三种资本交互作用,但关系复杂,且它们都有着一个可积累的共同点。

在三种资本的影响下,阶级呈现了多样性与复杂性,但社会阶级的顶端和底端似乎是显而易见的,这进一步证明了阶级在当今社会中依然存在。

三、 阶级的流动性

人们为什么否认阶级,一方面与历史上对上层阶级的负面感观有关,人们更愿意承认自己只是普通社会的一员,这是一种自我疏离感,即我与“那些人”不同,我是一个独立的完全自我的个体;另一方面则与精英体制的兴起有关。

在新自由资本主义的精英体制的兴起下,似乎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等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同:有才能的人得到了与其能力相符的机会,下层社会就留给了那些能力较低的人。

真的是这样么?

书中给出了一个“登山”的类比举例。

“登山”导致人们在竞争过程中需要的是一个“狭隘”的技能,即只有对“登山”有利的才是优点,像对野生动物的生态意识、对环境的感知、对其他登山者的同情心等因此变得多余,并且格格不入。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竞争中,那些从最高级别的大本营出发加入精英路线的人,他们的前景就要好得多。

另外,我们不应该忘记有一些人能够调动和结合一切可能的优势,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使他们拥有更加有效的工具。

继续这个比喻。

登山的过程中,出现了四组人群,一组从高高的山口开始,一组在山腰开始,一组在谷底稍高位置,而另一组只能从谷底出发。

大的群组之间又会由很多小的群组分散组成,小的群组又会呈现不同的特点,有的互助排他,有的联系松散。所以有的时候一个人是可以凭借优势从下面的的群组进入到上面的群组的,只是他会面临一个完全陌生与格格不入的群体。

没错,阶级是会流动的,但对于跨越阶级的人来说,代价巨大,他们要面临的是新阶级的排斥与对旧阶级的背叛。

四、 教育和地域

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相比于过去有了飞跃的发展,人们也寄希望于知识改变命运。但很不幸,通过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人员惊奇的发现,大学名称相同的背后实质上出现了分类,即所谓的精英大学和普通大学。

精英教育路线的普及,让大量学生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其本身并没有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简单的说,或者从根本上说,让更多的人上大学并不会动摇社会阶级,反倒是加固了原有的阶级。

原因无它,更上流的社会阶级的子女在精英大学里的比例更大;而普通人则更有可能出现在普通大学里。

上流阶级的子女比普通阶级的子女更加聪明么,显然不是,估计也不会有人认同。

但精英大学显然会比普通大学提供给毕业生更多的资本,这就造成了不平等的进一步扩大化。

资本有积累的属性,这在空间上也发展成为阶级的体现,而更加可怕的是地域被道德化了。

下层阶级被蔑视的情况延伸到了他们居住的地方,这对他们的房产价值及其它经济估值带来了影响;商业行为更是推动了这一影响,社会空间分类被强化。

更进一步的,在英国这个范围内,形成了以伦敦为中心的辐射区,地域的发达程度甚至可以以距离伦敦的距离来衡量。

这一切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很简单,拥有资本越多的人会有更多的选择权,这进一步造成了社会和文化的分裂。

五、 英国各阶级现状

一个有趣的发现是GBCS的样本偏差,越靠近上层阶级的人参加GBCS调查的比例越大,这与他们在整个人口中的比例不相符。

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新精英阶层的自信心。公然展示自己的优越感显示会被等同于历史上的上层阶级,但越来越自信的新精英阶级显然想证明自己的高人一等,于是他们对GBCS这种科学化的工具展现了兴趣。

而社会底层的人面对被污名化的歧视,显然在逃避有可能被证实的风险。

另一个微妙的现象是在现在进一步调查后发现的,无论是无论是上层阶级还是下层阶级,他们都会声称自己是中产阶级。

而事实上,21世纪的英国各阶层并不像历史上的那个时期对自己所处的阶级有很强的认同感,他们通过对其他人的拒斥来衡量自己所在社会中的位置:新精英阶级不希望展示自己的沾沾自喜,下层阶级不希望自己被置于社会的最底层,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对阶级的否认与逃避,如果一定要落在一个阶级里的话,他们主观上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

人们也显然意识到了阶级的一些符号化特征,例如房产,收入,车辆,社会交际与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但人们在接受访谈时,上流阶级一直再谈论比自己更优秀的阶级,下层阶级一直在声称自己拥有的一些财产与对一些文化的热爱,也就是说人们是意识到了阶级的存在,但不认为自己是阶级里的一员。

这真的是解决现有不公平社会的最好方式么?我国古代有个成语叫掩耳盗铃,说的不就是这种社会现象么?

当今的阶级被贴上了与其不相符的过时标签,而其中的关键在于社会的自我认知,这造成了阶级概念的本身对一个人的自我意识造成了根本威胁。

人们花大量的时间与和自己阶级地位相同的人相处,进而逃避进阶存在的事实;同时因为如今阶级边界的复杂性,人们又常常通过对他人品头论足来获得自己的优越感,人们没有去消除阶级,反而将对这一焦虑转化为了对下层阶级的憎恨:我至少不属于那些人。

六、 结论

精英体制代替了平等主义思潮被认为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出于这种信念,政治任务就是确保不存在阻碍,让人们凭借自己真正的努力登顶社会。

然而精英所获得财富飙升真的是完全靠着他们的聪明才智与勤奋吗?这种精英体制的影响已经体现在了道德层面上,书中列举了一个凯迪·霍普金斯参加《今晨》访谈节目的例子,她公然宣称不想让自己的子女和“那些人”一起,这遭到了其他嘉宾与主持人的抨击,但在现实生活中这又不那么反常,霍普金斯只是说出了无法言说的、明确的阶级边界。

社会学家本身的工作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勇敢的质疑了竞争性的、资本主义的、新自由主义的市场体系本身,他们质疑了那些既得利益者鼓吹的机会均等以及对竞争失败者的污名化,更重要的是,社会科学家从这个充满了错误与假象的海市蜃楼社会表象中去伪求真,努力的从市场营销人员、顾问、记者和所谓的评论人员那里争夺话语权与权威。

七、 写在最后

社会学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门乏味的学科,甚至有人污蔑其为不是科学。然而社会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迈克·萨维奇的团队构建的社会模型真的令人惊叹,尤其是他们可以从初期不那么成功的社会调研中提炼出有效的数据,从而提出进一步的数据修正与针对性访谈。

感慨于科学家的严谨与睿智,也感谢出版公司的相关从业人员,读过此书,收获很多。

《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读后感(篇十二)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伟大的创举》, 1919年6月28日 ,《列宁选集》第4卷第10页)

阶级的划分总是与经济活动息息相关,在当下的语境,阶级往往代表着财富拥有量,与列宁对阶级的定义有所不同。

流行说着内卷的网络时代,“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并不少见,但总的来说“上层阶级、中产阶级、工人阶级”这样的三段划分影响更为深远。

而这本书——《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的作者迈克·萨维奇认为,这类传统的三段划分方式已不再适用21世纪的英国,传统意义上的中产阶级已消亡,社会阶级需要新的中间群体来反映中产阶级的社会流动的现状。

虽则其讨论的是英国的社会阶级,但对我们仍然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和书中采访到的人一样,相信读者中也有反对“阶级”的概念、反对将人以群划分的人,但以国内的成长背景,包括对马列的推崇,我们对阶级并不陌生,在这里则先不讨论“无阶级”的情况。

2011年,英国BBC启动“英国阶级大调查”(The Great British Class Survey),先后调访超过16万人,并于2013年公布调查结果。

这本书的研究便是基于GBCS调查数据展开,作者的团队由此建构了七个新阶级组成的新社会学模型——精英阶级、世家中产阶级、技术型中产阶级、新型富有工作者、传统型劳动阶级、新兴服务业工作者、不稳定型无产者这七大阶级。

但这并不是书的结论。

通读全书,可以发现书中认为划分阶级主要有四个考虑因素,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空间地域。

“社会阶级从根本上是与历史包袱的存储和优势的积累相关的。”

通俗地说,经济资本即财富的多寡,如金钱、房产等的持有量。

文化资本则包括教育、知识、技能的习得,日常的文化活动,文化品位和兴趣等。

社会资本,包括认识的人,社交网络,可以动用的人脉。例如从书的致谢名单就可以看出作者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本,才能与他们通力合作完成这份“恢宏、精彩且巨细无遗的”合著成果。

地域则是人长期居住的地方,例如伦敦、曼切斯特等(也可能根据情况再细分区域)。

书在第一部分就追溯了英国社会阶级的历史,并阐明旧的分类方式已不再有助于当今阶级的运作方式,社会需要一个不同的基础来重新思考当今的阶级。而通过访谈、各项数据材料的分析,在这四项因素中,书中认为阶级的新面貌,首先是由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拥有资本的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转化自己的优势。”

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作用不言而喻,哈佛大学哲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在其著作《精英的傲慢》里提到,对优绩制的信仰使得“精英们”利用金钱、动用人脉,为自己的子女购买进入顶尖大学(文化资本)的门票(包括合规与违规的)。

但处于信息时代,知识垄断变得不再容易,各行各业的人各显神通,像曾经被轻视的说唱、单口喜剧等艺术形式被搬上荧幕,也均在全球掀起热潮并被广泛接受。

前些日子广泛引起讨论的“农民工陈直与海德格尔”也让我们看到曾经被视作高雅的、晦涩或艰深的领域,也不再能轻易将普通人拒之门外。牛津大学辩论社还有一道反响热烈的辩题是讨论莎士比亚与KanyeWest谁更具现实意义?

信息技术、媒体设备的普及,不仅让文化变得触手可及,也让小众文化走向大众,它们让世界变得更加包容更加多元化,柔和了延续多年来王室贵族的阳春白雪与民间的下里巴人的界线。

不过数据也显示,精英阶级、世家中产阶级、技术型中产阶级、新型富有工作者、传统型劳动阶级、新兴服务业工作者、不稳定型无产者这七大阶级中,精英阶级拥有最多的经济资本,也拥有数量最多的文化资本与广泛的社会网络。而不稳定无产者则是这三种资本的持有量最低的群体。

中间的五个群体的关系相对来说更为错综复杂,年龄在其中表现出与阶级的关联也更突出,例如年轻群体更倾向于倡导新兴文化。

但这三种资本间确实存在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最后一个要讨论的主要因素是地域。

“阶级是地域性的,资本在特定地点积累、储存、传输和交换。”

依我看来,以地域划分阶级暗含着巨大的风险,可能会加剧地域歧视,就好像记者欧文·琼斯所言,“工人阶级不仅更普遍地成为公众想象中的蔑视对象,还延伸到他们所居住的地方。 ”这也是反对阶级概念的人常常抱有的理由,阶级没有让人团结起来而是走向分裂。

但不得不承认其有合乎理性的部分。即便不看书中列举英国城区的各项统计数据,以日常经验,超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不仅经济发达,其医疗资源、教育文化、人才(特别是显性能够衡量的学历、职称方面的人)聚集人数比例相对其他城市来说都是遥遥领先的。

群聚效应也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精英/人才/资源在一个地方到达一定量时,能够成为吸引精英/人才/资源到这儿来的动力。人们在这里建立社交网络,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等,再次巩固该地理位置的地位。

“只有当优势扩大到超越任何特定交易的方式而持续存在时,不平等才被允许具体化为阶级。”

全书翔实的数据里显现的不公平也相当彰彰。资本持有者显然拥有力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以《精英的傲慢》中提到的数据“美国最富有的1%的人,其收入比收入居于后50%的人的收入总和还要多”,与《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提到的财富绝对差距值的拉大,我们知道涓滴效应不起作用。

我不禁思考新的社会阶级或划分社会阶级,又有什么意义?对个人来说,它带来的消极影响是鲜明的。阶层划分底下微妙的社会压力假设,以及布迪厄提到的“象征性暴力”。

“这些世界具有强烈的意识特征,即人们能够意识到刻板印象是如何起作用的,以及它们所具有的的选择性和道德负载。”

作者以爬山进行比喻,拥有资本的人登顶前本就离山顶不远,而在山脚下的人要登顶,除去本就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还要面临之上对资源的占领、机会的剥夺与对之下的障碍设置、自信心的打压等。

书最终给出五大段的结论,我简单摘取如下——

1.我们对那些处于最底层阶级社会的人群的刻板印象提出质疑。

2.我们需要更直接地让处于最顶层的人进入视野(他们迅速增长的经济资本在多大程度上是合理的)。

3.在对社会分化的理解中,我们力求使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各种资本的积累问题变得更加重要。

4.我们需要更有效地拆解当代不平等与不同类型资本之间相互作用的关联方式,这种关联会导致一系列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

5.精英政治局限性。

这本书希望促成更多讨论以挑战目前存在的严重不平等现象。或许当下我们没有答案,但这些问题在我们脑海里有了锚定,我们开始意识到有问题存在,甚至开始尝试跳脱这个命题框架,对命题的存在作出质疑,我想是至关重要的。 (是时候我们这些打工人阶级要团结起来思考何去何从了。)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