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京华》读后感:这是一部令人心生敬畏的小说,通过揭示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扭曲,引人深思。作者以精湛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充满绝望和痛苦的京华之夜,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无情。小说给人带来的震撼和思考是深远的,让人不禁反思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以及自己作为一个个体在其中的责任和担当。
夜阑京华读后感(一)
合上书的那一刻,像做了一场大梦,这个叫《夜阑京华》的梦里,军阀割据,战火纷飞,百花深处胡同里的海棠还开着,北平德胜门早已不复往日模样…
从清政府落幕开始
夜阑京华读后感(二)
墨宝非宝这篇民国文的质感非常沉重,和《十二年,故人戏》算是姊妹篇,家国大义在先,儿女情长在后,故事背景都是发生在那个风雨飘摇、时局动荡的民国时代。
尘缘起于逊帝溥仪和婉容大婚之日的北平,百花深处,何家航运掌门人何未错认初次见面的少年将军谢骛清是自己的未婚夫,不曾想这时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
虽然大家总是调侃男主是史上最穷的军阀将军。可在我这里,他的军人傲骨和满腔的爱国热血却是独一份的,从最初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到后来的抗日战争,打了这几十年,在这途中有太多人放弃了自己的初心,有为一己私利的、有为保命而倒戈的。而他一直都是一心为家国的谢少将军,是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英雄。他说:“我来这里,是为山,为海,为收回华夏每一寸土地。〞
她是何家航运公司的当家人,在乱世之中拥有一颗滚烫的爱国之心,是谢少将军坚强的后盾,那艘满载物资的轮船是给他的生辰之礼,亦是救国物资。她常年斡旋于多方势力之间,只为山河统一之路可以好走些,人生短短数十载,他们聚少离多,但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拯救那个风雨飘摇的国家。
民国历史无疑是悲剧且悲壮的,但就是这样一群爱国的战士们用他们的血肉、累累白骨撑起了我们现在的和平年代,何未与谢骛清只是那个时代下很多人的缩影,现在回看依旧感慨万千。
感谢二宝通过用绵长感情线来淡化历史的沉重感,最终给了我们一个HE的结局。
“何为山海,烟火人间”
夜阑京华读后感(三)
百花深处,是谢少将军的烟火人间,是何二小姐的“骛卿”终身。
明知是作者的有意安排,从初逢误认,到后来的暧昧沉沦,以及难得的重逢,所有的美好温存,都恰好发生在“百花深处”,贯穿了几十年的岁月,依旧难以拒绝这样的安排,这样的浪漫。像是一种命运齿轮的推动,像是清冷世事里一抹温暖的慰藉。只要百花深处在,西府海棠在,希望就永远会在。
戎马一生矢志不渝的谢少将军,为华夏每一寸土地奔走的谢山海,在南方的战场上颇具盛名的谢卿怀,在北方孤身为质、风流倜傥的谢家小公子,……他,谢骛清,有很多名号,很多身份,很多传闻,却只有一个盛世清平的信念,一个相知相守的女子,从少时至暮年。
骛清,骛,纵横奔驰;清,清平盛世。他终身谋求的,是河清海晏。
误卿,战友们的笑谈,说他误过多少女子的情意。却也似暗语,正应了与未未“不敢误”“终是误”“并非误”的整段苦中带甜、苦尽甘来的岁月。
山河破碎,身世浮沉,如此大背景下,几多危机,几多诱惑,几多磨难,能自始至终坚守信念,为国为民者,无论是否名垂青史,无论葬身在哪一块土地,都值得被铭记。
故事写的,其实不仅仅谢骛清,而是一群志士仁人“热血难凉”的奋斗史。仅谢一人,便让人想起1900以来五十年间的许多人。
而其他,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二爷、九爷、七先生,真的很喜欢九爷,虽然差着辈分,却真心想和谢少将军称兄道弟的人啊!七姑姑和祝先生的往事,也一样历经世事,念念不忘。
还有郑渡,从一个纨绔公子,到留守战场守卫故土,他那件改小肩线的西装,记得每一位觉醒的男子汉。
还有召应恪,在流言蜚语里,与何二小姐牵扯了大半辈子;在不同阵营里,仍“恪守”仁义礼智信。上海的那场戏,让人刮目相看。
还有林骁,从林副官到林营长,从来说得少、做得多。没有主角光环,没有殷实家底,默默在一个个战功里丰厚生命。
还有谢家的几位姐姐,何家的两位婶婶,郑家的三小姐,还有眼神清亮的京报记者,还有同样奔赴理想和使命的各地军官,还有振臂高呼的青年学生……是许许多多个人物,构成了整个故事的底色。有无奈,有愤怒,有悲痛,也有感动和振奋!
虽然,战争的场面、历史的描画,能感受到作者有一些些吃力,毕竟原本就是擅长的言情。但是,因着优秀的文字功底,和宏大的叙事格局,还是很有感染力的。
最后,一点私心的补充。
在男女主的诸多刻画中,我最喜欢的,是谢少将军那些玩笑话。贯穿全文的“是谢某求而不得了”,每一次,都勾得人心痒又心疼。
用笑言,去化解离别相思之苦;用传言,摘去重重的危险以护她周全。甜言涩意,是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里,独有的情意。
另一,便是谢骛清寥寥数笔的电言:
“桂树成林,是为桂林。”
“金陵四月槐香盛,盼一会。”
“江城冬寒梅香起,盼一会。”
一城一树一相思,文人气的浪漫。让你相信,有的人,上马能杀敌,下马能赋诗。无论何时相逢,都会为之倾倒。
洋洋洒洒千言,似犹未尽意,难言欢喜。
铭记于心,砥砺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