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同时代的北方》的读后感大全

《同时代的北方》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7 00:30:25
《同时代的北方》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5-17 00:30:25   小编:

《同时代的北方》是一篇极具思考性的文章。作者通过描绘北方人民的生活和命运,展现出了他们与同时代其他地区的鲜明差异。文章深入探讨了北方人民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并呼吁社会关注和支持。同时,文章也表达了对北方人民的敬意和钦佩之情。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让我对北方地区的现实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我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思考。

《同时代的北方》读后感(篇一)

提起东北,首先想到的就是黑土地,沃野千里,物产丰富。曾经语文课本里的“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就足以看出东北粮仓的壮观景象。东北之为“北方”的历史,同时是它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工业基地、文化工业基地和另类现代性前沿的历史。这本《同时代的北方》是文化研究学者刘岩教授的全新论著,以小说、评书、二人转、影视剧、喊麦、春晚小品、先锋艺术、城市改建等当代文化生产为主要媒介,结合长时段视野,探究“北方”历史经验的同时代性。 东北作为共和国“长子”,在新中国的发展建设中起到了不可磨灭、居功至伟的带头作用。曾经的白山黑水、大庆油田无不在倾诉着东北的辉煌。而现如今当我们在全国各地都能遇到东北朋友的时候,不得不发出一声感叹,很多的东北人背离了家乡,四处谋生。在去年哈尔并冰雪大世界的兴起,全国各地又再一次出现“闯关东”的热潮。作为一名北方人,为东北的再起复兴而感到骄傲。而作者刘岩教授通过这本书作者尝试反思近年流行的“东北文艺复兴”话语和被遮蔽的社群真实经验,力图面向未来发掘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历史遗产。 《同时代的北方》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好书,了解东北,走进东北,从历史中研读东北。

《同时代的北方》读后感(篇二)

提起东北,首先想到的就是黑土地,沃野千里,物产丰富。曾经语文课本里的“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就足以看出东北粮仓的壮观景象。东北之为“北方”的历史,同时是它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工业基地、文化工业基地和另类现代性前沿的历史。这本《同时代的北方》是文化研究学者刘岩教授的全新论著,以小说、评书、二人转、影视剧、喊麦、春晚小品、先锋艺术、城市改建等当代文化生产为主要媒介,结合长时段视野,探究“北方”历史经验的同时代性。 东北作为共和国“长子”,在新中国的发展建设中起到了不可磨灭、居功至伟的带头作用。曾经的白山黑水、大庆油田无不在倾诉着东北的辉煌。而现如今当我们在全国各地都能遇到东北朋友的时候,不得不发出一声感叹,很多的东北人背离了家乡,四处谋生。在去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兴起,全国各地又再一次出现“闯关东”的热潮。作为一名北方人,为东北的再起复兴而感到骄傲。而作者刘岩教授通过这本书作者尝试反思近年流行的“东北文艺复兴”话语和被遮蔽的社群真实经验,力图面向未来发掘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历史遗产。 《同时代的北方》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好书,了解东北,走进东北,从历史中研读东北。

《同时代的北方》读后感(篇三)

东北之为“北方”的历史,同时是它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工业基地、文化工业基地和另类现代性前沿的历史。 这本《同时代的北方》作为文化研究学者刘岩教授的全新论著,以小说、评书、二人转、影视剧、喊麦、春晚小品、先锋艺术、城市改建等当代文化生产为主要媒介,结合长时段视野,探究“北方”历史经验的同时代性。 在这一探究中,东北既是区域辩证的对象,也是尝试以经验克服景观、由记忆解放想象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作者尝试反思近年流行的“东北文艺复兴”话语和被遮蔽的社群真实经验,力图面向未来发掘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历史遗产。 东北作为工业基地和社会主义现代性前沿的意义,不在于自身的发展成就,而在于为新中国建设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所做的突出贡献,以及在全国各地区的工业化和均衡发展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大规模输送工业技术,设备、人员,乃至整体搬迁大厂。经历过垦荒的东北曾有着全国独一份的工业繁荣。 当然在上世纪90年代在市场化语境中发达与机会指向的“南方”、经济地位的此消彼长改变了东北的命运,当然有趣的是经济的凋零、人口的流出带来的结局不一定是完全不好。而对于文艺来说,这是另一片能开垦的土壤。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命运流转、人们经历了社会动荡变革的迷茫挣扎与苦难为之后的东北文艺复兴提供了深厚的素材和养料。我完全理解我喜欢的作家余华说,他比较欣赏的青年作家双雪涛、班宇等都来自于东北。苦难产生文学,这话是不假的。书中也评析了我同样喜爱的同样来自东北的梁晓声的作品《人世间》。 共和国长子的落败也带来了人的流亡。我很喜欢的朱亚文演的电影《诗人》感官氛围就是非常荒凉的悲调。片中几乎没配乐,贯穿该片始终的是无助、无奈和无力。甚至与一些同样讲述转型时代小人物故事的电影相比、以被抛弃的东北边缘的工业城市为背景的《诗人》里没有多少怀旧情绪,只见一种看透的悲凉,在封闭土地上的人如果不走出去,只会慢慢消亡。诗人的妻子走了,诗人死了,这在东北或许是个不意外的结局。

即使前有本山大叔的小品,后有大量流散漂泊的东北青年以自我喜剧化来实现自身人力资本的增值,“生产快乐”的同时很难不说其内心产生的自我厌恶与恶心。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我们看到的以自我调侃为幽默的那些东北人,拿出来当笑点的恰恰是他们的无根流亡与底层艰辛。书中用无父之地来形容很贴切。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